全国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启动
土地变更调查及遥感监测成果检查办法

土地变更调查及遥感监测成果检查办法(试行)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二O一O年十一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一条目的 (1)第二条适用范围 (1)第三条检查制度 (1)第四条检查的依据 (1)第五条检查程序 (2)第六条检查的要求和职责 (3)第七条提交检查的成果 (3)第八条检查内容 (5)第二章检查方法 (7)第九条检查方法 (7)第十条县市自查 (8)第十一条地州(市)复查 (9)第十二条自治区抽查 (11)第十三条巡查 (12)第十四条地方复核 (13)第三章质量评价 (13)第十五条评价 (13)第四章其它 (13)附录1 土地变更调查成果检查确认表 (14)附录2 报告模板 (15)附录3 检查表格 (16)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了保证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及遥感监测成果质量,杜绝地方上报的变更调查成果存在技术或人为因素造成数据失真,瞒报虚报情况,确保土地变更调查及遥感监测成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制定本方法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及遥感监测成果的质量检查。
第三条检查制度对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及遥感监测成果实行自检、复查、抽查及地方复核制度。
检查工作分别由各级国土资源局负责,县级负责自检、地方复核,地州(市)级负责复查,自治区负责成果抽查。
另由自治区国土资源规划研究院负责对各地土地变更调查及遥感监测各阶段成果实施巡查。
第四条检查的依据1、《土地调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18号2、《土地调查条例实施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第45号3、《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 1014—20074、《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5、《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与编号》GB/T 13989-19926、《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TD/T 1016—200717、《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基本农田调查技术规程》TD/T 1017—20078、《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 73-19979、《利用DEM确定耕地坡度分级技术规定(试行)》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10、《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底图生产技术规定》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11、《土地变更调查技术要求》国土资源部地籍管理司2010年10月12、《土地调查数据库更新技术要求》国土资源部地籍管理司2010年10月第五条检查程序(一)县级自查各县市国土资源局组织建设用地、规划、耕地保护、执法监察、地籍等相关科室及调查承担单位,对内外业调查成果进行全面自检,并形成自检报告,填写确认表,并签字盖章,做为调查成果上报。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4年城市国土空间监测工作的通知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4年城市国土空间监测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自然资源部•【公布日期】2024.04.28•【文号】自然资办发〔2024〕20号•【施行日期】2024.04.2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4年城市国土空间监测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办发〔2024〕2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然资源局,部有关直属单位:为保持城市国土空间监测成果现势性,按照2024年自然资源工作会议确定的重点工作,部决定开展2024年城市国土空间监测工作,重点聚焦城市国土空间治理中公共服务、生活宜居、交通便捷、安全韧性等情况,为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提供支撑。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
以2023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成果为底图,依据2024年6月底之前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最新的相关专题资料,结合实地调查等工作,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其他城市、建制镇及相关行政区域可参考执行,同步开展)组织开展城市国土空间监测工作。
监测工作以土地利用现状为依据,在变更调查成果地类基础上进一步细化相关地类,确定监测要素的空间位置、占地范围、面积(长度)、相关属性等,并监测其变化情况,掌握城市建设总量、用地结构、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等情况,支撑城市建设用地细化、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及实施监督、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和用途管制等国土空间治理工作。
二、精心组织实施。
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司会同国土空间规划局部署组织监测工作,在工作开展中共同进行督促指导,在结果形成后共同指导各地的应用工作,推动城市国土空间监测与国土空间规划等工作建立联动机制,制度化成果应用。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并会同国家测绘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负责质量抽查;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负责监测成果与国土变更调查成果整合、国土调查云保障;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负责推送符合时相要求的卫星遥感影像、监测成果与“城区范围”的叠合分析工作。
2015年全国土地变更调查成果内业核查细则

行政区划县区总个数相对较少的省市,如北京市、天
津市、上海市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等,适当减少抽样检 查县区的个数。
(一)样本县区抽取
(一)样本县区抽取 2. 样本县确定 (1)样本县起点确定 按照行政区划代码,将全省的行政县区按自然数顺 序排列,由2个人分别抽取自然数顺序的百位十位和个 位后,进行组合,确定样本县区的起点。比如:某省
)、D二级类,11类的监测图斑。
自动套合叠加:将上述遥感监测图斑与增量数据和
基础数据库中的建设用地、设施农用地以及临时用地 图层叠加,计算重叠部分占监测图斑面积比例。
(一)遥感监测图斑检查 2.推填土及简易临时建筑遥感监测图斑检查 检查方法:
(1)地方已变更或部分变更为建设用地、设施农用
地或按临时用地上图的,通过检查。
③ 对按照设计范围整段变更为公路或铁路用地,影
像表现为分段施工建设的,可通过检查;对道路变更
宽度为影像量测路面宽度130%以上的,记录为错误图 斑。
(三)耕地图斑检查 1. 检查新增耕地图斑变更正确性。依据遥感影像, 检查新增耕地图斑与影像的一致性。对检查图斑明显
为非耕地的,记录为错误图斑。
(三)耕地图斑检查 2.对地方标注为“土地整理田坎等新增耕地”(ZZL) 的图斑,不在土地整治项目区内的,记录为错误图斑。
图斑核实记录表》中“省级部门审核意见”栏填写“实地
已拆除,通过审查”的,国家级内业检查予以直接通过, 否则记录为错误图斑。
(二)新增建设用地图斑检查 依据遥感监测图斑和部综合监管平台备案信息,检 查地方报送的新增建设用地图斑变更的正确性。将新
增建设用地图斑与遥感监测图斑和部综合监管平台中
的建设用地审批备案信息套合,计算重叠部分占变更 图斑面积比例。
第2章土地变更调查的流程与内容

国内外常用土地调查遥感数据源
航天遥感(星载遥感)
常见的高分辨率卫星
传感器 IKONOS 发射时间 1999 国家 美国 波段 红、绿、蓝、近 红外 空间分辨率 全色:1m 多光谱:4m 重返周期 1.5-2.9
成图比例尺 1:500 1:1000 航摄比例尺 1:2000 – 1:3000 1:4000 – 1:6000 影像地面分辨率(m) <0.04 0.08
1:2000
1:5000 1:10000 1:25000 1:50000
1:8000 – 1:12000
1:10000 – 1:20000 1:20000 – 1:40000 1:25000 – 1:60000 1:35000 – 1:80000
3亩(2000m² ) 10亩(6666.67m² )
400-107
320-80 267-67
2.2 资料收集与准备
地物类型 最小监测图斑面积(mm² )
城镇村及工矿用地
耕地、园地及其他农用地 林地、草地
2-4
4-6 10-15
具有宽度的线状地物,如河流、道路等,一般成图规则是: 图上宽度大于2mm的线状地物提取图斑 水库、湖泊、坑塘一般全部成图。坑塘要求面积大于图上 1mm² 。 图件汇编及解译过程中,要注意小图斑的合并问题。
3.1 土地调查的数据形式与用途
3.1 土地调查的数据形式与用途
2.2 资料收集与准备
1、制定方案 数据结构 空间数据一般采用分层管理方式,地类图斑为主要数据, 栅格数据:
土地利用存储在一层,且栅格数据一般仅表示矢量面数
据(即图斑),栅格值表示土地利用类型。
2.2 资料收集与准备
1、制定方案 数据组织方式——属性数据的组织 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通过唯一的标识符联系,土地类 型以代码和名称两种形式分别存储,其中代码按照建 立的分类体系结构进行编码,此外还需记录权属(按 省、市、县、乡、村的顺序记录,往往以代码形式记 录)、面积、周长、图斑编号等信息。进行土地变更 调查时,需要记录变更前土地利用类型(包含代码和 名称)、变更后土地利用类型(包含代码和名称)、 变更前后的行政单元、变更日期、变更记录号等。如 果土地调查或变更调查以地形图为单位开展,还需在 属性表中记录采用的地形图图幅号。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利用2024年季度卫片监测成果开展日常执法工作的通知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利用2024年季度卫片监测成果开展日常执法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自然资源部•【公布日期】2024.02.26•【文号】自然资办发〔2024〕4号•【施行日期】2024.02.2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利用2024年季度卫片监测成果开展日常执法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办发〔2024〕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然资源局,中国地质调查局及部有关直属单位,各派驻地方的国家自然资源督察局,陕西、黑龙江、四川、海南测绘地理信息局,部机关各司局: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第二次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会议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的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等原则,以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为契机,坚持守住耕地这个命根子,保持坚决整治乱占、破坏耕地违法行为的定力,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
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持续推进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的有关要求,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提升行政执法效能,切实减轻基层负担,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以高水平执法促进高质量发展。
现就利用2024年卫星遥感季度(第一季度到第三季度,下同)监测成果严格保护耕地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标以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为契机,推动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
按季度开展卫星遥感监测工作,聚焦耕地保护,突出工作重点,辅助地方早发现、早处置。
落实关于耕地和生态保护“长牙齿”硬措施工作机制要求,严肃查处重大典型案件,查处一案、教育一片。
与年度土地卫片执法工作有效衔接,提升行政执法效能。
二、工作任务(一)开展季度卫片监测,提取下发变化图斑。
1.按季度开展卫星遥感监测。
部组织有关单位按照相关要求开展季度卫片监测,优先使用亚米级遥感影像,其他地区使用2米级遥感影像进行补充。
2011年度全国土地变更调查实施方案

2011年度全国土地变更调查实施方案为准确掌握2011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实际变化情况,保持土地调查数据的现势性,充分发挥土地管理参与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等土地管理制度,按照《土地管理法》、《土地调查条例》规定,部署开展2011年度全国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目标任务以2010年度土地变更调查结果为基础,通过开展2011年度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工作,全面汇总形成全国(除港、澳、台地区)31个省(区、市)年度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及时更新土地调查数据库,保持全国土地调查数据的现势性,扩大土地变更调查成果应用范围,实现国土资源“以图管地”的精确调查与有效监管,满足国土资源“一张图”建设和“批、供、用、补、查”日常监管的需要,为国土资源管理及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基础资料。
按照《2011年度全国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实施方案》(见附件,以下简称“实施方案”),2011年度全国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工作主要任务包括:遥感监测,土地变更调查,土地变更调查成果核查,数据库质量检查与更新以及数据汇总、统计与分析。
(一)遥感监测。
部统一采购覆盖全国的最新遥感影像数据;以县区为单位,加工制作2011年度土地利用遥感正射影像图;与2010年度遥感影像底图和土地变更调查成果叠加,监测2011年新增建设用地情况,形成2011年度遥感监测成果。
分发各地辅助开展年度土地变更调查。
(二)土地变更调查。
2011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包括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和用地管理信息两个方面的调查工作。
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应以县(市、区)为单位,以日常变更为基础,结合年度新增建设用地遥感监测成果,调查年度各类土地利用的实际变化情况,实地核实监测图斑变化情况;结合本年度建设用地审批、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农业结构调整、国土综合整治以及执法监察等国土资源日常管理工作情况,收集掌握各类用地管理信息。
按照土地变更调查的有关要求,以2011年12月31日为统一时点,实地调查并填写《土地变更调查记录表》、《遥感监测图斑信息核实记录表》,整理汇总形成2011年度土地变更调查结果数据。
卫星遥感影像土地执法监测相关业务解析

五、省级变更调查数据上报后 的主要任务
(一)系统填报。
1.填报主 体。 2.例行督 察地区的 填报。
3.基本要求:
数据真实 准确
符合填报 内容详实
规则
到位
4.以今年卫片检查为例解析。 分为两步:确定分母,确定分子。
最终确定的新增建设 用地
最终确 定的分
子
B本年批准 本年占用
PJ往年批准 本年占用
次年2月 18日前
3月10日 3月25日
前
前
3月31日 前
4月30日 ... … 前
(二)图斑核查。 1.县级。
2.市级。 指导、调度、督促、审核、核查。
3.省级。 内业审核 和外业抽 查。
(三)整 改查处。 做到“六 个该”。
该罚款的必须罚款, 该没收的必须没收, 该拆除的必须拆除, 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或联合执法处 置的必须执行到位, 该向纪检监察机关提出处分建议的 必须提出, 该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必 须移送
我省监测图斑的主要分辨率
(二)卫片检查对象和主要任务。
1.卫片检查的对象是,国土资源部下发的土地变 更调查遥感监测变化图斑中的新增建设用地。
2.卫片检查的主要任务
督促查处整改,维护土地管理秩序 检查责任落实,评估地方管理状况 检验日常执法,推动执法方式转变
(三)卫片检查发展简史
1999
首次 开 展, 共66 个城 市, 含南 昌市
利用
规划
征地
地籍 耕保
疏堵结合 标本兼治
3.及时反 馈制度设 计和管理 上存在的 问题,推 进了管理 制度改进 和改革。
4.加快国土资源信 息化建设进程,提 升了综合监管能力 和水平。
5.锤炼队伍,提升 素质,地方国土资 源主管部门执法能 力得到了强化。
全国年度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实施方案(共23页)

附(Fu)件:2021年度全国地盘(Di)变动查询拜访与遥感监测实施方(Fang)案为准确掌握2021年度全国地盘操纵变化情况,保持第二次全国地盘查询拜访〔以下简称“二次查询拜访〞〕成果现势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盘打点法、地盘查询拜访条例及实施方法,在二次查询拜访成果根底上,采用卫星遥感、地舆信息系统等技术,在全国范围开展地盘变动查询拜访与遥感监测工作,更新地盘查询拜访数据库。
为包管本项工作顺利开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Yi)、工作目标通过开展(Zhan)全国地盘变动查询拜访与遥感监测工作,掌握2021年度全(Quan)国31个省〔自(Zi)治区、直辖市〕土(Tu)地操纵变化情况,更新地盘查询拜访数据库,保持二次查询拜访成果的现势性;适应“一张图〞建设和“批、供、用、补、查〞的国土资源打点新形势,满足地盘打点日常业务的现实需求,实现监管方式从“以数管地〞到“以图管地〞的重大转变;进一步扩大查询拜访成果应用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地盘根底数据资料的社会化效劳程度,有效保障地盘有效参与国家宏不雅调控,满足经济社会开展的迫切需要。
二、工作任务〔一〕遥感监测。
国家统一采购2021年8月至2021年1月覆盖全国的最新遥感数据,组织加工制作遥感正射影像图;与2021年二次查询拜访尺度时点遥感正射影像图叠加阐发,提取年度新增建设用地监测图斑;将2021年遥感正射影像和监测图斑等信息,分期分批分发处所,为处所开展年度地盘变动查询拜访提供根底资料。
〔二〕地盘变动查询拜访。
各地操纵部(Bu)下发的遥感监测成(Cheng)果,结合本年度建设用地审批、地盘整理复垦开发等情况,以2021年12月31日(Ri)为统一时点,按照地盘变动查询拜访的有关要求,实地(Di)查询拜访并填(Tian)写地盘变动查询拜访记录表。
全面查清2021年度内全国各类地盘操纵变化情况,重点掌握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耕地等变化情况;结合当前新一轮地盘操纵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更新底子农田上图成果,掌握年度的底子农田现状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