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数模论文

合集下载

中 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对策分析论文

中 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对策分析论文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对策分析论文《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对策分析论文》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生育率降低和人均寿命延长导致的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

近年来,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呈现出以下几个显著的现状特点。

老年人口规模庞大。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我国 60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已经超过了 2 亿,占总人口的比例逐年上升。

这一庞大的老年人口规模给社会养老、医疗、护理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老龄化速度加快。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速度更快。

在较短的时间内,老年人口比例迅速增长,使得社会在应对老龄化问题上准备不足,面临诸多挑战。

地区差异明显。

经济发达地区的老龄化程度往往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

城市和农村之间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农村地区由于大量年轻劳动力外流,老龄化问题更为严峻。

高龄化趋势加剧。

不仅老年人口数量增多,而且 80 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高龄老人通常需要更多的医疗护理和生活照料,对社会服务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空巢化现象突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家庭结构的小型化,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独自生活或与配偶生活,空巢老人的比例不断上升,他们在精神慰藉、生活照料等方面面临困境。

二、中国人口老龄化产生的原因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

长期以来的计划生育政策在控制人口增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家庭规模的缩小,年轻人口比例相对减少。

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医疗条件改善,人均寿命延长,这是人口老龄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人口迁移流动。

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农村年轻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使得农村地区的老龄化程度加剧。

观念转变。

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婚育观念发生了变化,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的观念逐渐普及,导致生育率下降。

三、中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养老保障压力增大。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养老金的支付压力日益沉重,养老保障体系面临可持续性的挑战。

人口老龄化问题相关论文

人口老龄化问题相关论文

人口老龄化问题相关论文人口老龄化是一种世界趋势,我国由于70年代之前人口的飞速增长及计划生育政策对人口迅猛增长的叫停,使得我国的老龄化问题更加突出。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相关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人口老龄化问题相关论文篇1浅谈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老龄事业发展[摘要]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一系列社会问题也随之而来,老龄事业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解决不好则会衍生出更多的问题。

城市化的进程,独生子女政策,人口的有序流动,产生了大量的留守空巢老人,传统的养老方式也越来越难适应社会的发展,如何应对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是政府、公益团体及个人都必须面对的。

根据各自不同的地域特点、经济状况来解决相应的问题,找到比较实际的老龄事业发展路径,文章以涪陵区为例做了简单的阐述,也不失为地方解决老龄化相关问题的有益尝试。

[关键词]老龄化老龄事业发展(一)涪陵区人口老龄化现状随着人口老龄化形势的加剧,预计到2015年,重庆市60岁以上老年人数将占到人口总数的20%,即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老人,这是重庆面临的现实问题和挑战。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涪陵区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发展:截止2010年底,全区60岁以上老年人19.87万,占全区总人口的17.18%,老龄化率超全国全市3.0和1.8个百分点,空巢老人家庭超过5万户,空巢率达50%,农村超过70%。

特别是人口高峰期间实行计划生育的独生子女父母一代正在步入老年,加速了人口老龄化进程。

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趋势,是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

老年人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群体,由于他们的年龄、学历、职业、职务、经济收入、居住环境等不同,需求差别也很大。

在经济欠发达、城乡居民还不富裕的情况下就出现了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的趋势,势必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二)老龄事业发展现状1.通过强化宣传,营造了浓烈的敬老养老氛围。

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台、政府公众信息网等媒体,开设敬老养老专栏、老年专题节目、老龄工作专页等,广泛宣传老龄工作方针政策。

我国老龄化问题(5篇范文)

我国老龄化问题(5篇范文)

我国老龄化问题(5篇范文)第一篇:我国老龄化问题我国老龄化问题养老问题凸显,完善社保体系随着我们国家开始进入到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养老金还可以不可以在提高,养老床位可以不可以再增加,养老双轨制在什么时候可以消除,老百姓期待着在这次的两会有更好的消息传出。

不单单是养老问题,社会保险异地接续、统筹城乡低保以及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群众期待社会保障体系可以愈加的完善,为群众生活打造起一道稳定牢固的“安全网”。

养老问题凸显,完善社保体系伴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备受关注。

养老金还能不能提高,养老床位能不能更加充足,养老双轨制何时消除,人们期待在两会传出更多好消息。

不仅仅是养老,社保异地接续、统筹城乡低保、完善社会救助……人们期待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为百姓生活构筑起一道坚实的“安全网”。

作为世界老年人口最多、老龄化情况最特殊的国家,必须将应对人口老龄化提高到基本国策的高度加以重视和解决。

中国养老体制运行十多年来,对深化改革,维持社会稳定,实行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然而,由于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养老制度时间不长,本身还不是很成熟,而快速的老龄化又给我国的养老体制带来了新的问题。

本文探讨我国养老体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养老体制存在的问题1、城乡、区域间医疗资源分布不合理。

医疗资源分布向城市及经济发达地区集中,特别是医疗卫生技术人才明显集中在城市及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卫生院很难留住人才。

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基础设施落后,群众看病难、看病贵。

2、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流通秩序混乱,价格过高。

患者经常被多用药、用贵药,甚至虚报药价。

3、医疗保障体系与医疗公平不相适应。

现有医疗保障覆盖率低,全国只有享受国家公费医疗保障的少数人得到了较实在的医疗保障,其他均处于一种较为脆弱的医疗保障之中,居民看病自费比例逐年攀升,个人负担加重,医疗公平明显不足。

1、养老保险覆盖率低。

在我国,纳入基本社会养老保险的人群只占总人口的15%,低于20%的国际最低标准。

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论文

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论文

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论文人口老龄化是当前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

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和老年人数最多的国家,人口快速老龄化带来的老龄问题必将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下文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论文篇1 浅析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及对策一、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我国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在2005-2009年间,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的比重由11.1%上升到12.5%,老年抚养系数由10.69%上升到11.60%。

此外,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口数量由2005年的10.2%上升到2009年的11.4%。

这一系列数据表明,我国人口正逐步向老龄化发展。

老年人口增多将带来一系列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1.老龄化将削弱目前人口结构带来的人口红利众所周知,处于16-64岁的劳动人口是劳动适龄人口。

近年来我国每年供给的劳动力总量约为1000万,劳动人口比例较高,正处在人口红利的阶段。

其实自1965-1970年间我国的人口红利就开始显现,从那时起至今,我们正在享受这种人口结构给我们带来的人口红利。

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抚养负担轻、是经济增长的有力助推剂。

但是,据资料显示,伴随老龄化的到来,在2012-2017年间,我国劳动人口将开始下降,而同时老年人口保持上升。

从而导致社会抚养比不断提高,消费性人口比例提高、生产性人口比例降低,严重影响劳动生产率,人口红利获利期即将结束。

这必将阻碍我国经济的继续发展,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实施。

2.老龄化将带来养老负担的增加中国的21世纪将是老龄化的世纪,老年人在年轻的时候为家庭和社会创造财富,在年老逐步丧失劳动能力之后,更加需要子女和社会的关心。

尤其是老年人口中的高龄人口更是需要如此。

有数据显示,我国80岁以上的高龄人口正以每年5.4%的速度增长。

老年人养老问题日益凸显。

自1980年以来,为了控制人口数量我国倡导一对夫妻只生育一个子女。

人口老龄化数模论文

人口老龄化数模论文

A 题:计划生育政策调整对人口数量、结构及其影响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近年来人口数据资料的统计整理,分析出中国人口变化趋势,并建立灰色预测模型及动态差分模型,预测了我国政策修改后未来30年的各年龄段人口数量以及变化趋势。

针对问题一,通过收集1990-2010年间实施计划生育后各年龄段人口数据资料,我们绘制出在政策修改前隔5年一个阶段的人口金字塔,明显观察到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现象的严重,然后初步建立灰色预测模型:a u e a u x t xat +⎥⎦⎤⎢⎣⎡-=+-)1()1()0()1( 从而计算得:到2040年65岁以上人口将达到29869万人,其所占比重为当年总人口数的25.39%针对问题二,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开放单独二孩政策,针对深圳市进行计划生育新政策后的人口数量、结构的数学分析。

我们同样绘制出隔5年一个阶段的人口金字塔,明显观察到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现象的有所减轻,然后初步建立指数增长模型:r t e x t x 0)(=针对问题三,我们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主要从退休与生育政策两个方面,提出应对当前人口结构老龄化问题的方案:(1)建立弹性退休制度(2)适度提高妇女生育率,放宽生育政策。

这样将使未来的人口结构趋于稳定,同时带动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人口金字塔 灰色预测模型 指数增长模型 弹性退休制度一 问题重述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据调查发现中国人口的出生率为1.3和正常出生率相差甚多。

人口数量与结构的合理性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各个领域,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为此,国内外许多人口专家都提出了一些应对人口结构不合理的方法,如延长退休年龄以及完善社会化养老体系,调整生育政策、下面就单独二孩政策详细分析。

(1)收集有关数据,给出我国实施计划生育人口结构现状的统计结果;(2)试建立模型,预测在实施单独二胎政策后,我国未来30年人口数量及结构的变化趋势;(3)结合我国实际,给出应对我国人口数量、结构不合理的具体方案,并预测该方案的效果。

数学建模人口老龄化问题论文

数学建模人口老龄化问题论文

数学建模人口老龄化问题论文摘要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地球上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中国人.在20世纪的一段时间内,我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过快,有效地控制我国人口的增长,解决养老金制度面临一胎化政策、人口老龄化、及通膨加剧、社保基金收益低等一系列问题,不仅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需要,而且对于全人类的美好理想来说,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本文中通过查询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1;东方早报,南方都市报,等各个网站的数据,并对所查信息进行分析,通过模型建立与分析,以解决以下几个问题;针对问题一我们利用Leslie模型来预测的,首先我们将人按年龄大小等间距的分隔,建立Leslie矩阵,建立Leslie模型,通过Matlab的程序运算,预测中国未来40年内的各个年龄段的人口数量,通过Excel分析预测中国未来的40年内人口的结构:青少年与中年人的数目相对平衡,而老龄人占大多数,老龄化速度加快;针对问题二我们对所搜集到的数据用最小二乘法来分析用残差平方和来度量测量值与回归直线的接近或偏差程度。

利用MatlAB程序求解,并作出养老金累计结余金额实际测量值与回归值的拟合曲线图作出判断,并且运用MatlAB程序预测未来养老金数额,得到结论:未来养老金数额呈直线上升趋势,也就是说未来养老金规模将逐渐变大。

针对问题三我们采用拟合曲线来分析未来四十年的人均收入,再根据资料取通货膨胀率k=3% 10% 15% 20% 条件下判断未来养老金是否能保障退休水平。

针对问题四我们从生育问题、国民经济总值、个人税收三个方面提出未来“养老难”的可行性方案。

针对问题五问题重述一、分析中国未来 40 年内的人口结构和中国老龄化的速度;二、对未来的养老金规模进行预测;三、分析在不同水平的通货膨胀率下未来养老金是否能真正保障退休水平(收入为当时居民收入的平均收入水平或一些保证生活所需的收入水平);四、提出解决未来“养老难”的可行性方法;五、如果将退休年龄从60岁推迟到65岁将会对中国有什么利弊;问题一一、模型假设1、假设人口的出生率与死亡率不随时间段k变化,只与年龄组有关。

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及对策论文

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及对策论文

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及对策论文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不仅反映了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且也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及对策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及对策论文篇1浅析从人口老龄化论我国养老保障问题论文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养老保降;社会养老论文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高潮的到来,养老保降问趁已经甘益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应该根据我国的国情,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体系,即以社会养老为基抽,家庭养老作重要补充,其它养老方式并存的多支柱、多层次的养老保雌体系。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

早在一个世纪前,它就引起了西欧一些国家的关注,但人类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强烈感受到老龄化的冲击,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所讲:“我们正面临着一场无声的革命,它已超出人口学的范畴,对经济、社会、文化、心理和精神等各方面有着重大的影响。

这场革命将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更大的冲击。

因为世界上大多数老年人口生活在发展中国家,且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老龄化速度更快。

发达国家已进人人口老龄化社会并在解决老龄问题上取得了程度不小的成功。

但是,发展中国家在面临人口老龄化的同时还面临许多其它全面性的挑战。

因此,它们所面临的老龄化形势就更加紧迫。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从24世纪74年代以来。

其人口老龄化趋势已十分明显。

在新世纪来临前夕,我国跨人了老年型社会(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4%为老年型社会的划分标准),如果说上个世纪最后24年的时间,我国把解决人口数量问题作为最紧迫任务的话,那么21世纪中国面临的问题则是结构性问题,最为突出的就是人口结构的老龄化。

因此,弄清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征,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建设幢康的老龄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人口老赞化的特征(一)老年人口绝对数贵庞大,且潜势迅猛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不仅是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问题,更重要的是老年人a的绝对数量问题。

剑18人口老龄化范文

剑18人口老龄化范文

剑18人口老龄化范文你知道吗?现在这个世界上啊,人口老龄化就像一场悄悄来临的大浪潮。

咱先说说啥是人口老龄化呢?简单来讲,就是一个地方老人的数量越来越多,而且占总人口的比例也越来越大。

就好比一个大家庭,以前年轻人一大堆,小孩子也不少,老人就那么几个。

现在呢,好家伙,老人的数量蹭蹭往上涨,年轻人相对就少了。

这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影响可不少。

先说社会层面的,你看啊,养老金就是个大问题。

以前可能几个年轻人交养老金,养着少数的老人,那还轻松点。

现在老人多了,年轻人压力就大了,就好像一个小马拉大车,费劲得很。

而且啊,医疗资源也被挤占了不少。

老人们身体或多或少有点毛病,他们需要更多的医疗照顾,医院就变得更拥挤了。

再说说家庭方面吧。

以前是三世同堂甚至四世同堂,老人在家里还能帮着带带孩子啥的,现在呢,很多家庭变成了“4 2 1”模式,四个老人,两个年轻人,一个孩子。

年轻人忙工作,老人还需要照顾,这可就有点手忙脚乱了。

不过呢,咱们也不能光看着问题发愁。

对于人口老龄化,也有不少应对的办法。

从社会角度来说,要鼓励老年人再就业。

你可别小瞧这些老人,他们有丰富的经验呢。

比如说一些老工匠,他们的手艺那可是一绝。

让他们继续发挥余热,不仅能减轻社会的负担,对他们自己来说,也觉得自己还有用,心里也舒坦。

还有啊,发展老年产业也很重要。

专门为老年人打造的旅游项目、适合他们的健身器材等等。

这就好比给老年人量身定做了一个新的世界,让他们的老年生活更丰富多彩。

从家庭角度来讲,要提倡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

虽然年轻人忙,但是也要多关心老人。

社区呢,可以多组织一些活动,让老人不那么孤单。

像建立社区老年活动中心,老人们可以在里面下棋、聊天、跳广场舞,多开心。

总之呢,人口老龄化虽然是个挑战,但只要我们社会和家庭齐心协力,把老人当成宝,充分发挥他们的价值,也能把这个挑战变成一个让社会变得更温暖、更人性化的机会。

就像一群人一起爬山,虽然山有点陡,但是大家互相拉一把,就能爬到山顶,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题: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摘要本文通过对近年来人口数据资料的统计整理,分析出老年人口变化趋势,并建立动态差分模型,预测了我国未来30年的各年龄段人口数量,最后制定了应对老龄化问题的方案。

针对问题一,通过收集1990-2010年间各年龄段人口数据资料,我们绘制出隔5年一个阶段的人口金字塔,明显观察到我国老龄化现象的严重,然后初步建立指数增长模型:rt ex t x 0)(= 利用Matlab 拟合出近十年来,老年人口增长趋势,得65岁以上人口增长率已达到总人口的三倍多。

针对问题二,统计从 2000 年到 2010 年各年龄段的男女比例,妇女生育率和自然死亡率,建立动态差分模型预测全国人口发展,利用公式:)()(t P A m t P m=+进行迭代,从而计算得:到2040年65岁以上人口将达到29869万人,其所占比重为当年总人口数的25.39%针对问题三,我们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主要从退休与生育政策两个方面,提出应对当前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方案:(1)建立弹性退休制度(2)适度提高妇女生育率,放宽生育政策。

这样将使未来的人口结构趋于稳定,同时带动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人口金字塔动态差分方程弹性退休制度一问题重述目前,中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而且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21世纪以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社会压力不断加大。

众所周知,人口老龄化是个重大问题,它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各个领域,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为此,国内外许多人口专家都提出了一些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方法,如调整生育政策、延长退休年龄以及完善社会化养老体系等。

(1)收集有关数据,给出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的统计结果;(2)试建立模型,预测在目前政策体系下,我国未来30年人口老龄化的变化趋势;(3)结合我国实际,给出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具体方案,并预测该方案的效果。

二模型假设1.假设收集的数据均真实有效。

2.因为《中国人口统计年鉴》公布有关人口数据的滞后性,我们假设选取的数据对本论文不构成影响。

3.假设一些重大事件,如战争,自然灾害等对人口老龄化预测的影响暂不考虑。

4.假设未来几年内国家的人口政策没有太大变动。

三定义与符号说明四问题背景与分析(一)问题背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60岁以上的人口占该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总数的10%或以上,或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65岁以上的人口占该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总数的7%或以上,那么,该国家或地区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依照人口年龄结构的标准根据上图我国在2000年已经进入了老龄化国家行列。

我国 2000年的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0-14岁的少年儿童占总人口的22.89%,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1.3亿,占总人口的10.41%,其中65岁及以上的为8811万人,占6.96%,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0-14岁的少年儿童占总人口的比例是16.60%,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3.26%( 17764.7万),其中,65岁及以上占总人口的8.87%(11883.3万)。

而80年代“婴儿潮”期间出生的人口也将在未来十年或二十年成为主要的生人,将在 2020 年前后陆续进入老年阶段,中国的人口老龄化进程会突然加速而逐渐达到人口老龄化高峰。

(二)问题分析针对问题一,首先,就我国在人民生活水平、物质生活条件、医疗卫生服务等方面的发展的分析,发现人口预期寿命日益延长,老年人口逐年增加,得出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结论.其次,通过收集1990年—2010年各年龄段人口数量,绘出人口年龄金字塔,可以明显看出我国老龄化现象的严重,最后初步利用指数增长模型,来观察近年来各个年龄阶段人口的增长趋势及增长率。

针对问题二,通过统计从2000 年到2010 年各年龄段的男女比例,妇女生育率和自然死亡率,利用动态差分方程预测全国人口发展,进而可以得出更为精确的老年人口数量及其发展趋势。

针对问题三,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就影响人口老龄化的两个主要因素,我们采用弹性退休制度和调整生育计划政策来来应对人口老龄化。

五模型的建立与求解问题一我国老龄化现状(1)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在人口统计中,为了形象地说明和分析人口年龄构成的类型,通常与性别分组结合起来,用几何图形表示。

图形可根据各年龄组男女人数绘制,也可根据男女各年龄组构成比绘制,人口统计学称之为人口年龄金字塔。

人口年龄金字塔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个年龄段和性别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

利用人口普查和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我们画出了几个年份的我国人口年龄金字塔(如下页图1)。

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图12010年图中左边的柱型为特定年龄组男性人口占全部人口的百分比,右边为女性人口的百分比。

从图形的变化可以看到,早些年份的人口年龄结构形成的金字塔具有宽大的底座和比较狭长的顶尖,意味着比较年轻的人口结构。

而到了90年代以后,人口金字塔的底座已经缩小,顶尖变宽,表明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减小,老年人口比重增大,人口结构趋于老化.(2)人口增长趋势根据《中国人口统计年鉴》中的资料我们整理得如下数据:表1-1可以看到截止2010年我国的老少抚养比总和已经达到33%,也就是说平均每三个15~64岁的人便要抚养一个没有劳动能力的人这将非常不利于资金积累及国民收入的合理分配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而且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 , 老年抚养比不断升高 ,对我国的代际关系、 养老保险和社会稳定等一系列社会问题都会带来重大影响 。

使劳动人口的抚养负担加重, 引起净收入减少, 社会收入减少又会引起消费需求降低,长远看将严重音响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所以改变人口政策的问题应该尽快的提到日程上来了。

为对比今年来总人口数与上述三个年龄段人口的增长速率,我们初步建立人口指数增长模型,来大致了解近年来的变化趋势,直接利用:rt e x t x 0)( (1)其中,)(t x 为t 时刻的人口,0x 为初始时刻的人口数,r 为我们假设的人口增长率。

然后将(1)式中的参数0x 和r 用表1-1的数据估计,利用最小二乘法解得各阶段的人口增长率如下:图2在上图中我们可明显观察到15-64岁人口增长趋势与总人口增长趋势保持一致,0-14岁人口的减少与65岁以上人口的增长,都是人口老龄化的体现。

同时通过比较各阶段人口增长速率,近年来65岁以上人口增长率已达到总人口的三倍多,可见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日益严重。

问题二预测未来30年人口老龄化的变化趋势由于2000年之前强制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不允许生二胎,生育率下降速度比较快,2000年之后随着独生子女群体结婚高峰的到来,按照我国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这一群体允许生育第二胎,但这一政策还没有起到明显的效果,生育率仍然很低,近几年,社会科技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死亡率迅速降低,因此老龄化水平在不断提高。

在这里我们运用动态差分方程模型,通过研究2000年以来近十年是人口数值,进而预测我国未来人口老龄化的变化趋势。

我们将全国人口按照年龄由小到大分为若干段(假设分为n 段,n 足够大),记为[0x ,1x ],[1x +1,2x ],...[1-n x +1,n x ].设第t 年第i个阶段的妇女生育率为()i b t ,()i r t 为性别比例函数,则有生育率为)(1)()(t r t b t a i i i +=,第t 年第i 段人口记为()i P t ,第t 年岁数为i x 人口数与()i P t 的比值为)(t k i ,第t 年第i 段人口自然死亡率为()i t λ,通过分析我们容易看出,第i 段人口在相邻两年之间的人口变化来自: 当i=1时两个途径:①i x 岁的人口转到[i x +1,1+i x ]阶段以及自身的死亡;②其他年龄段中妇女生育的小孩;当i>1时两个途径:①i x 岁的人口转到[i x +1,1+i x ]阶段以及自身的死亡;②上一年1-i x 岁人口转化而来.即有:111112(1)[(1())()()()](1)ni i P t k t P t a t P t t λ=+=-++∑11(1)[(1())()()()](1)i i i i i i P t k t P t k t P t t λ--+=-++ 2,3,...i n = 写成矩阵形式如下即: )()1(t AP t P =+于是递推得:)()(t P A m t P m =+这样只要知道t=1时的人口数据就能依次得到以后每年各个年龄段的人口数据,这样进而可以预测未来老年人口数量,育龄妇女的年龄一般是从15~49岁,将60~90岁的人口算作老龄人口,这里将模型简化,令n=4,将全国人口分为0~14,15~49,50~59,60~90四个年龄段.此时有:()()()()()[]Tt P t P t P t P t P 4321,,,=取2000年到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通过计算发现()t a i ,()t k i ,()t i λ十一年里有微弱的增长变化,因而我们可以对其取平均值得到:910923.0)(k -11≈t ,21()0.975893k t -≈,31()0.926511k t -≈, 41()0.995261k t -=2() 1.8403a t ≈1()0.998851t λ≈ 2()0.998585t λ≈3()0.994558t λ≈4()0.969361t λ≈ 进而有: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2000年的数据得到60~90岁预测数据以及通过对数据的拟合得到的图.(单位:万)年份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真实数据13807 14736 15204 15355 15536 15717 16080 16364 16740 17561 预测数据13872 14181 15149 15661 15817 15871 16296 16695 16696 17316图3经过计算,动态差分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0.0175,起到了较好的模拟效果,也更符合人口发展规律,接下来我们用它来预测未来30年的全国人口总数及四个年龄段的人口,如下图(处理数据在附录):图4 图5图6根据上述三图可以观测出,在国家政策基本维持不变的情况下,中国的老龄化人口将持续增加,并且在三十年之内没有放缓的趋势。

在10年我国的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数比例达到14%,老少比超过80%,老年负担系数达到20%,这三项指标明确显示,在2010年前,我国已跨入人口老龄化国家的行列了,而且情况已经相当严重。

各项动态指标都显示,在未来30年内,如果国家在计划生育的政策上没有大的调整的话,到了2040年65岁以上人口的比例将超过25%,老少比将超过236%,而负担系数将令人震惊的达到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