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排水PPT幻灯片课件

合集下载

给排水工程施工PPT课件

给排水工程施工PPT课件

移交确认
建设单位对移交资料进行确认,并签署移交 接收单。
06
安全防护措施与环境保护 要求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回顾
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职责,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生产责任 体系。
制定安全施工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结合给排水工程施工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施工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如高处作业、 临时用电、动火作业等安全管理制度。
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
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得到有效执行。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和应对措施制定
危险源辨识
01
对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如高处
坠落、物体打击、触电、中毒窒息等。
风险评估
02
针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制定相
应的防范措施。
应对措施制定
03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如加强安全防护措
施、配备安全防护用品、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等。
节能减排政策在给排水工程中应用推广
1 2 3
推广节能技术和设备
在给排水工程施工中,积极推广节能技术和设备 ,如采用高效节能水泵、优化管道设计、减少管 网漏损等。
实施水资源节约措施
面。
功能测试
对给排水系统进行功能测试, 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验收结论
根据检查结果和测试数据,给 出验收结论,并填写验收记录
表。
竣工资料整理移交流程
资料收集
收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所有资料,包括设计 图纸、变更通知、施工记录等。
资料整理
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类,编制资料目 录清单。

《建筑给排水工程》PPT课件

《建筑给排水工程》PPT课件
排水系统故障
如排水管堵塞、地漏反味等,需清理管道、检查地漏密封 性。
卫生器具故障
如马桶漏水、水龙头滴水等,需更换损坏零件、调整水压 等。
预防性维护与保养策略
定期检查
定期对给排水系统进行 全面检查,及时发现潜 在问题。
水质管理
加强水质监测和处理, 防止水垢、腐蚀等问题 发生。
备件储备
提前储备易损件和关键 零件,确保故障发生时 能及时更换。
课程内容与结构
01
02
03
04
热水供应系统
介绍热水供应系统的组成、加 热方式、管道布置、保温措施
等。
消防给水系统
重点讲解消防给水系统的设计 要求、消防栓、自动喷水灭火
系统等知识。
雨水排水系统
简要介绍雨水排水系统的组成、 设计要点等。
课程实验与设计
通过实验和设计环节,加深学 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排水量计算 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和卫生器具的设置情况,计算排水 量。
排水管道的水力计算 包括管道的水力半径、流速、流量等参数的计算,以确定 管道的排水能力和阻力。
排水系统的通气设计 为保证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设置通气管道或通气设 备,以平衡管道内的气压。通气设计应根据建筑物的层数 和卫生器具的设置情况来确定。
管、复合管等)。
给水管道设备
02
包括水泵、水箱、水池、水表、阀门等。
材料与设备选择原则
03
根据水质、水压、水温等要求,以及建筑物性质、使用要求和
投资等因素综合考虑。
给水管道布置与敷设
给水管道布置原则
满足供水安全、经济合理、 技术先进、管理方便等要 求。
给水管道敷设方式
包括明装和暗装两种方式, 根据建筑物性质和使用要 求选择。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全套ppt课件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全套ppt课件

03
特点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具有自动探测火灾、自动报警和自动喷水的功能,灭
火效率高、反应速度快,能够有效降低火灾损失。同时,该系统还具有
结构简单、维护方便等优点。
06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施工图识 读
施工图纸组成和内容介绍
施工图纸的组成
封面、目录、设计说明、图例、平面图、系 统图、详图等。
内容介绍
包括工程概况、设计范围、给水排水系统说 明、主要设备材料表、施工安装要求等。
法兰连接、焊接等
水泵、水箱等附属设备选型及安装
水泵选型
根据设计流量和扬程选择 合适的水泵型号和数量, 并考虑备用泵的设置
水箱选型
根据设计水量和水压要求 选择合适的水箱容积和材 质,并考虑水箱的安装位 置和连接方式
其他附属设备
包括阀门、止回阀、减压 阀、水表等,根据设计要 求选择合适的型号和规格 ,并正确安装和使用
常用图例、符号识别方法
常用图例
水嘴、阀门、管道、卫生器具等。
符号识别方法
掌握各种管道、阀门、设备的图形符号和文 字标注,理解其代表的含义和作用。
平面图、系统图识读技巧
要点一
平面图识读技巧
了解平面图的比例和方位,识别管道走向和布局,查看管 道规格和连接方式,注意管道附件和设备的配置情况。
要点二
系统图识读技巧
污水处理方法及设备选型
污水处理方法
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等,根据污水水质、水量和处理要 求选择。
污水处理设备选型
格栅、沉砂池、初沉池、曝气池、二沉池等,根据处理工艺 和规模选择适当的设备类型和规格。同时要考虑设备的性能 、效率、能耗、维护等因素。
04
热水供应系统设计
热水供应系统组成与分类

市政工程排水管道设计及施工PPT课件

市政工程排水管道设计及施工PPT课件

(l/s)
式中: Q设-设计污水量(l/s)
K总-总变化系数
F-流域面积(ha)
q-面积比流量市政工程排水管道设计及施工
21
第三节 管渠水力计算简介
一、水力计算公式
现行设计规范规定,水力计算按谢才-曼宁公式
计算:
v
1
2
R3
1
i2
QAv
n
式中:Q——流量,m3/s;
A——过水断面面积,m2;
v——流速,m/s
市政工程排水管道设计及施工
12
第三节 排水系统的组成
排水工程系统中包括接受、排除、处理、利用 等几部分。其基本组成是:室内排水设施、室 外排水管网及其附属构筑物、泵站与压力管道、 污水处理构筑物以及尾闾工程等五部分。
市政工程排水管道设计及施工
13
第三节 排水系统的组成
• 进行管道布置时,要考虑下列原则:充分利用 地形,主要干线要布置在地形高程较低的低谷 区,以便最大限度地接入支干管渠。同时要考 虑尽量沿城市街道布置在人行道下或慢车道下, 以减小动荷载和便于检修。当街道宽度较大时, 应考虑在街道两侧各设一条,以减少过街管; 还要尽量避免地上地下交叉。避免小流量长距 离的管道。在布置雨水管时,要充分利用地形, 就近排入水体。
市政工程排水管道设计及施工
34
第三节 雨水管渠系统及共布置
在排水流域面积内,不可能为单一种类的地面,
因此在设计计算时需要按加权平均法求得综合 的迳流系数。
1F1
F1
式中:-设计时所采用的迳流系数。 1 -各种不同各类地面的相应迳流系数。
市政工程排水管道设计及施工
25
第四节 设计管段与管段设计流量
一、设计管段 设计管段的意义是两个检查井之间的一个管段, 如果设计流量、坡度都不变,则可取同一管径, 称为一个设计管段。

建筑给排水PPT教学课件(图文丰富)

建筑给排水PPT教学课件(图文丰富)
建筑给排水PPT教学课件(图文丰 富)
2024/1/30
1
目录
2024/1/30
• 建筑给排水概述 • 给水系统设计 • 排水系统设计 • 热水供应系统设计 • 消防给水系统设计 • 建筑给排水施工与验收规范
2
01
建筑给排水概述
Chapter
2024/1/30
3
建筑给排水定义与分类
定义
建筑给排水是研究建筑内部给水、排水、热水供应 、消防给水等系统的工程设计、施工安装和运行管 理的科学。
24
室内外消火栓布置原则
室内消火栓布置原则
应保证有两支水枪的充实水柱同时到达室内任何部位。消火栓应设在明显易于取用的地点,栓口离地 面高度应为1.1m,其出水方向应便于消防水带的敷设。
室外消火栓布置原则
应沿道路设置,且宜靠近路口。消火栓间距不应大于120m,保护半径不应大于150m。
2024/1/30
节水措施
在热水供应系统中采取节水措施,如使用节水型淋浴器、水龙头等卫浴设备,减少无效用 水和浪费现象。同时,加强用水管理和宣传教育,提高用户节水意识。
21
05
消防给水系统设计
Chapter
2024/1/30
22
消防给水系统组成及功能介绍
2024/1/30
消防给水系统组成
包括消防水源、消防水泵、消防 给水管网、室内外消火栓、自动 喷水灭火系统等。
03
消防给水系统
包括消防水池、消防 水泵、消防水箱和室 内消火栓等。
04
热水供应系统
包括热水加热设备、 热水储存设备、热水 管道和热水用水设备 等。
2024/1/30
5
建筑给排水设计原则
采用符合规范的管材、阀门和附 件,确保系统安全可靠,防止漏 水、渗水等事故发生。

《室内给水排水施工》课件

《室内给水排水施工》课件

增压设备与储水设备
增压设备
储水设备
选择依据
安装要点
水泵、气压罐和变频器 等。
水塔、水箱和地下水池 等。
供水需求、楼层高度和 用水量等。
设备安装位置、管道连 接和维护保养等。
03 室内排水系统施工
CHAPTER
排水管材的选择与安装
塑料管材
PVC、PP-R等塑料管材轻便、耐 腐蚀、水流阻力小,是常见的排 水管材。安装时需注意管道的承 插连接和热熔连接,确保连接牢
《室内给水排水施工》PPT课 件
目录
CONTENTS
• 室内给水排水系统概述 • 室内给水系统施工 • 室内排水系统施工 • 室内给水排水系统的维护与管理
01 室内给水排水系统概述
CHAPTER
室内给水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给水管道
负责将外部水源引入室内,满 足居民生活和工业用水的需求 。
水龙头及淋浴设备
清洁与消毒
定期对给水系统进行清洁和消毒,以防止细菌、 病毒等微生物滋生。
更新设备
及时更新老化的管道、阀门和水表等设备,确保 给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排水系统的维护与管理
定期疏通
定期对排水系统进行疏通,确保管道畅通无阻,防止堵塞和溢水 。
防漏与防臭
对排水管道进行密封处理,防止渗漏和异味散发,保持室内环境卫 生。
提供方便的用水接口,用于日 常洗涤、沐浴等用途。
总结词
室内给水系统的组成部分和各 自的功能
水表
用于计量用水量,是供水部门 进行水量计费和管理的依据。
增压设备
在供水压力不足的情况下,增 压设备可以提高供水压力,确 保供水正常。
室内排水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总结词
室内排水系统的组成部分和各自的功 能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全套课件ppt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全套课件ppt

二、气压给水设备
调节和贮存水量并保持所需的压力。
§1-8 建筑给水管道的设计流量
一、按卫生器具同时作用系数确定设计秒流量
qq n0*q
1、管网中某管段的输配量为:(L/S) n0:室内某段及其以后管段的某一种卫生器具数; q:该种器具的额定流量(L/S) 修正系数: A:不同类型卫生器具同时作用百分数b1; B:同类型卫生器具同时作用百分数b2; C:考虑卫生器具配水龙头出流特性影响的流量降低百分 数Cg。则上式为:
目录
第一章 建筑给水系统 第二章 建筑消防给水系统 第三章 建筑排水系统 第四章 建筑中水
第一章 建筑给水系统
§1-1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组成和分类 §1-2 建筑内部的给水方式 §1-3 高层建筑给水系统 §1-4 管材、附件和水表 §1-5 建筑给水管道布置和敷设 §1-6 建筑给水设备——水泵、贮水池及吸水井 §1-7 建筑给水设备——水箱和气压给水设备 §1-8 建筑给水管道的设计流量 §1-9 建筑给水系统水力计算
H2:最不利配水点。Kpa H3:水表水头损失。Kpa H0:资用水头,即引入管连接室外管网的最小压 力——不得小于100 Kpa。 Z1:水泵吸水几何高度。(贮水池最低水位标高) Z2:最不利标高。Kpa
3、水泵类型选择
1)优先选择离心式水泵; 2)根据建筑内用水量的大小和变化情况及水 压,选择水泵台数、型号; 3)水泵变速运行。
式:Zx;高位水箱最低水位的标高;m Zb:最不利配水点或消火栓的标高;m Hc:最不利配水点或消火栓的流出水头;KPa Hs:水箱出口至最不利配水点或消火栓的管道总 水头损失。Kpa
(四)水箱容积计算
1、单设水箱的容积
Vs Q1*t1
式::由水箱供水的最大连续平均小时用水 量;m3/h t1:由水箱供水的最大连续出水小时数;h Vs;水箱的调节容积。m3

《给排水工程施工》课件

《给排水工程施工》课件

清洗效果的检测与评估
定期对管道进行检测和评估,确保清洗效果 达到设计要求。
管道调试技术
管道调试的目的
调整管道系统的运行参数,确保供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调试内容
包括流量调整、压力控制、水锤预防等。
调试前的准备工作
检查仪表和设备的完好性、了解调试方案和安全措施等。
调试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例如,严格控制调试参数、观察管道系统的运行状态等,确保调试过程的安全。
质量改进
针对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采取 有效措施进行改进,提高施工质量 。
施工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制度建立
01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施工安全。
安全培训与教育
02
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安全检查与整改
03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确保施工安全无
05
给排水工程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城市给水工程施工
总结词
大型市政工程、管线复杂、施工难度高
详细描述
该案例介绍了某城市给水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包括施工前的准备、管线的测量与定位、沟槽的开挖、 管道的安装与连接、回填与夯实等环节。由于管线复杂,施工难度较高,需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和 安全保障措施,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感谢观看
《给排水工程施 工》ppt课件
目录
• 给排水工程概述 • 给排水工程施工流程 • 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 • 给排水工程施工管理 • 给排水工程案例分析
01
给排水工程概述
给排水工程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给排水工程的定义、特点
详细描述
给排水工程是负责提供和排放生活和工业用水的工程,其特点包括系统性、复杂性、专业性和实践性。给排水工 程涉及多个子系统,包括原水取水、净水处理、输配水管网、排水系统等,需要多学科知识综合运用。同时,给 排水工程需要遵循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规、规范和标准,以确保供水安全和环境保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涌水量计算
1.管沟、基坑处于一般地段或干河床时
Q 1.36KH2 lgR ( r0)lgr0
• Q——总渗水量,m3/昼夜; • K——土壤渗透系数,m/昼夜,见表2-1 • H——稳定水位至基坑底深度,m; • R——渗水影响半径,m;见表2-1 • R0——沟、坑计算半径,m。
综合反映土体渗透能力的指标,又称水力传导系数。 在数值上等于水力坡度为 1时,通过单位面积的渗流
4)抽水设备布置
• 抽水设备应布置在地下水流的上游,并设在总
管中部,以发挥其最大效能。一套抽水设备所
能带动的总长度大约在100m左右
24
5)观察井的布置 • 为了观察水位降落情况,应在降水范围内设置
若干个观测井, • 观测井的位置:降低水位不利点,一般在基础
中心、总管末端、局部挖深处等控制点 • 观测井由井点管做成 ,只是不与总管相接。
• 在基坑周围或一侧埋入深于基底的井点滤水管 或管井,以总管连接抽水,使地下水低于基坑 底,以便在干燥状态下挖土
• 井点降水按降深不同、抽吸原理和抽吸设备的 不同,包括多种方法,其适用范围见表2-3。
11
一、轻型井点
井点降水原理视频
总管
弯联管
原有地下水位线
降低后地下水位线
井点管
滤管
水泵房
12

13
向坡度不小于0.1%,坡向集水井 3.集水井位置:井底距槽底1-2米,间隔30-40米 4.集水井尺寸:直径或宽度为0.7-0.8米
2.2 水泵的选用
1.流量:为管沟、基坑渗水量的1.5~2.0倍。 2.水泵的扬程=高差+摩阻损失(实际扬程的
15%~30%估算)
7
排水沟、集水井断面尺寸和水 泵流量选择的依据
2
lg( )
r0
式中D——管沟基坑离河岸距离,m;
9
2.4 明沟排水法的适用范围
– 开挖基础不深或水量不大的沟槽或基坑 – 适用于粗粒土层、渗水量小的粘性土; – 当土为细砂和粉砂时,地下水渗出会带走细粒,
发生流砂现象,导致边坡坍塌、坑底隆起、施 工困难,此时采用井点降水法。
10
第二节 人工降低地下水位
14
(一)轻型井点系统的组成 • 管路系统:井点管(包含滤管)、弯联
管、总管和附件(过滤器、阀门等) • 抽水设备及其它附属设备:真空泵、离
心水泵、气水分离器等。
1—井点管;2—弯联管;3—总管;4—过滤器; 5—气水分离器;6—真空表;7—离心泵;8—真空泵
15
1.滤水管 • 位置:井点管下端,埋入含水层 • 规格:Φ38—55mm,L=1-2m • 材质:无缝钢管 • 结构:粗钢丝保护网、滤水网(内外两层)、
螺旋形细钢丝、钢管(5—12mm孔眼) 2.井点管 • 位置:下端与滤水管用管箍连接,上端与总管通 • 规格:直径与滤水管相同,长度视埋深而定 • 材质:无缝钢管
16
避免滤 孔淤塞
井点管
粗铁丝保护网 粗滤网 细滤网 缠绕的塑料管 管壁上的小孔 钢管 铸铁头
17
3.弯联管 • 位置:连接总管和井点管 • 规格:Φ38—55mm • 材质:加固橡胶管、钢管弯头 4.总管 • 位置:与抽水设备相连 • 规格:Φ100—150mm,L=4-6m • 材质:钢管 • 结构:管壁上短管
21
22
23
2)井点的布置
• 井点管要靠近沟坑,但是距沟坑壁不小于 1.0m,防止局部漏气,影响抽吸效果。
• 井点管间距一般采用0.8~1.6m,应根据土质, 设备条件或通过计算确定。靠近河流处井点应 适当加密。
3)总管的布置
• 比井点管更靠外一些(1.5米),并沿水流方 向以2.5‰——5‰的坡度上仰,多个抽水设备 将总管分段
2、确定高程布置方案
• 总管的布置标高应尽量接近原有地下水位线。 • 井点管埋设深度必须将滤管埋入储水层内,可
三、施工排水的方法
2
含水层分布示意图
3
第一节 明沟排水
地面截水 明沟排水
坑内排水
一、地面截水 适用条件:排除地表水和雨水。 施工方法:利用施工及开挖基坑或沟槽挖出的土 沿施工现场四周或迎水一侧、二侧构筑0.5~0.8m高 的土堤。 注意事项:与已有建筑物保持一定安全距离;
尽量保留、利用天然排水沟道。
第二章 施 工 排 水
1
概述
一、地下水的影响
• 地下水:自由水、结合水
• 潜水:第一个稳定隔水层顶板以上~地面以下
• 承压水:两个稳定隔水层顶板之间
• 开挖基坑或沟槽时的地下水:A影响正常施工; B造成地基承裁力降低;C 边坡坍塌事故。
二、施工排水的任务
• 排出土层中的自由水——重点是潜水
• 排出地面的地表水——施工用水、生活用水、 雨水、雪水
4
二、坑内排水
原理:在坑底随同挖方一起设置集水井,并沿坑底 的周围开挖排水沟,排水沟可设置在坑内底四周或 迎水一侧、二侧,使水流入集水井内,然后用水泵 抽出坑外。 看视频
水泵
排水沟
集水井
5
6
2.1 排水沟、集水井的布置
1.排水沟及集水井一般应设置在基础范围以外。 2.排水沟的尺寸:一般底宽及沟深设备:真空泵、离心水泵、气水分
离器等;设备复杂,可靠性低 • 射流式抽水设备:抽水深度9-11m,设备简单,
工作可靠,压力损失小;缺点是效率低
(二) 轻型井点设计
• 设计步骤:确定平面布置方案——确定高程布 置方案——井点系统涌水量计算(Q)——井 点管数量计算(n)——井距计算(D)——井距和 井点管数量的调整(D、n)——抽水设备的选择
量。渗透系数愈大,透水性越强,反之越弱。
8
• • •
计算半径R0的确定
对矩形基坑: R0
不规则基坑:
L
4
B
R0
F /
L、 B—基坑的平均长度和平均宽度,m;
F—不规则基坑的平均面积,m。
2.管沟、基坑靠近河边时( DL (R R0 ) / 2 )
Q

1 .36 KH 2D
19
射流泵系统
喷口
总管进水
射流器
排水口
出 水
加压泵
20
1.确定平面布置方案 1)系统形式选择
• a.单排:在沟槽上游一侧布置,每侧超出沟槽≮B – 用于沟槽宽度B≤6m,降水深度≤5m。
• b.双排:在沟槽两侧布置,每侧超出沟槽≮B。 – 用于沟槽宽度B>6m,或土质不良,以便快速将水抽
• c.环形布置:在基坑四周布置,可以封闭,也可以在基 坑下游侧留一段不封闭。用于基坑面积较大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