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酸酯类胶粘剂

合集下载

丙烯酸酯类胶粘剂合成方法

丙烯酸酯类胶粘剂合成方法

丙烯酸酯类胶粘剂合成方法
材料:
1.丙烯酸酯单体:包括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等。

2.交联剂:例如聚异氰酸酯类化合物。

3.稳定剂:例如聚合稳定剂、抗氧化剂等。

4.反应溶剂:例如甲苯、二甲基甲酰胺等。

步骤:
1.准备丙烯酸酯单体:在一个干燥的反应容器中,按一定的比例混合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乙酯。

2.加入交联剂:在丙烯酸酯单体中加入适量的交联剂。

交联剂的种类和用量可以根据胶粘剂的需求进行选择。

3.加入稳定剂:加入适量的聚合稳定剂和抗氧化剂,以提高胶粘剂的稳定性和抗氧化性能。

4.加热反应:将反应容器置于对应的加热设备中,加热反应温度一般在70-100°C之间,持续反应一定时间。

该反应称为聚合反应,通过引发剂将丙烯酸酯单体和交联剂进行共聚合反应。

5.反应结束:当胶粘剂的粘度适合需求时,停止反应。

常见的判断方法是通过流变仪等设备进行测试。

6.除去溶剂:将反应溶剂(如甲苯)通过蒸馏等工艺除去,得到溶剂去除后的胶粘剂产品。

7.包装贮存:将胶粘剂产品进行包装和贮存,以便进一步使用,注意避免胶粘剂的过热、过冷等不利环境。

需要注意的是,丙烯酸酯类胶粘剂的合成方法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进行调整。

例如,可以根据需要引入其他功能性单体,如改善胶粘剂的附着性能、增加耐高温性能等。

同时,合成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避免接触到有毒有害物质,保证实验室的通风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丙烯酸酯胶粘剂作用机理

丙烯酸酯胶粘剂作用机理

丙烯酸酯胶粘剂作用机理丙烯酸酯胶粘剂是一种常见的胶粘剂,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

它的作用机理主要涉及物理和化学两个方面。

从物理方面来说,丙烯酸酯胶粘剂通过表面黏附力和内聚力实现粘结。

在接触面上,胶粘剂的分子与被粘结物质的表面分子发生相互作用,形成物理吸附或化学键,从而产生黏附力。

这种黏附力足以使胶粘剂与被粘结物质紧密结合,形成粘结。

同时,胶粘剂内部的分子之间也会发生相互作用,形成内聚力,使胶粘剂自身保持一定的粘度和固体强度。

物理作用力的大小取决于胶粘剂和被粘结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从化学方面来说,丙烯酸酯胶粘剂在固化过程中会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交联结构,增强胶粘剂的粘结性能。

一般来说,丙烯酸酯胶粘剂是通过光敏引发剂或热敏引发剂引发的自由基聚合反应进行固化的。

在引发剂的作用下,丙烯酸酯胶粘剂中的双键会发生开环反应,形成自由基,进而引发单体之间的聚合反应。

聚合反应使得胶粘剂分子之间形成交联结构,从而增强了胶粘剂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化学反应的发生与引发剂的选择、固化条件(如光照或加热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密切相关。

丙烯酸酯胶粘剂作为一种优秀的胶粘剂,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它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可以在不同的材料表面上实现可靠的粘结。

其次,丙烯酸酯胶粘剂固化后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能够在各种环境条件下长期保持粘结性能。

此外,丙烯酸酯胶粘剂还具有优异的耐化学性和耐温性,能够在各种化学介质和高温环境下稳定工作。

最后,丙烯酸酯胶粘剂的固化过程可以通过控制固化剂的选择和条件来实现快速固化,提高生产效率。

然而,丙烯酸酯胶粘剂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丙烯酸酯胶粘剂对表面的要求较高,需要粘接表面干净、平整,并且无油污等污染物。

其次,丙烯酸酯胶粘剂在低温下的粘接性能较差,容易出现失效现象。

此外,丙烯酸酯胶粘剂固化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挥发物,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

丙烯酸酯胶粘剂作为一种常见的胶粘剂,其作用机理主要涉及物理和化学两个方面。

丙烯酸压敏热熔胶

丙烯酸压敏热熔胶

丙烯酸压敏热熔胶
丙烯酸压敏热熔胶是一种以丙烯酸酯类聚合物为主要成分的压敏胶粘剂,具有热熔胶的特点。

这种胶粘剂通常在常温下为固态,加热后会变为液态,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润湿性。

当胶粘剂涂布在被粘物表面后,经过压合和冷却,可以形成牢固的粘接。

丙烯酸压敏热熔胶具有以下特点和优点:
1. 快速固化:由于热熔胶的特性,它能够在短时间内固化,提供快速的粘接效果。

2. 高粘性:丙烯酸压敏热熔胶通常具有较高的粘性,能够在各种材料表面形成强力的粘接。

3. 良好的压敏性:它能够在轻微的压力下产生粘接,对于一些需要暂时固定或定位的应用非常适用。

4. 耐候性和耐久性:丙烯酸压敏热熔胶通常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和耐久性,能够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保持稳定的粘接性能。

5. 广泛的适用性:它可以用于各种材料的粘接,如塑料、纸张、金属、织物等。

丙烯酸压敏热熔胶广泛应用于包装、标签、汽车、电子、医疗等领域。

它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可靠的粘接解决方案。

丙烯酸酯类胶粘剂合成方法

丙烯酸酯类胶粘剂合成方法

丙烯酸酯类胶粘剂合成方法
首先,原料准备。

丙烯酸酯类胶粘剂的主要原料包括丙烯酸酯单体和
聚酯酯化剂。

丙烯酸酯单体通常选择丙烯酸酯(如甲基丙烯酸甲酯、乙基
丙烯酸甲酯等),聚酯酯化剂通常选择聚碳酸酯或聚异丁酸酯。

其次,酯化反应。

在反应釜中加入适量的丙烯酸酯单体和聚酯酯化剂,并加入一定量的酸催化剂(如硫酸)。

通过加热反应釜进行酯化反应,将
酸和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丙烯酸酯酯化产物。

然后,脱水反应。

在酯化反应过程中,水分是一个副产物,需要通过
脱水反应进一步去除。

通常采用加入干燥剂(如分子筛)的方法,吸附水分,使反应体系中的水分含量降低,提高酯化反应的效率和产物质量。

接下来,聚合反应。

酯化反应完成后,通过加入适量的自由基引发剂(如过硫酸铵)和引发剂活化剂(如电子光引发剂)进行聚合反应。

加热
反应釜进行聚合反应,丙烯酸酯单体自由基聚合,形成聚合产物。

最后,产品精制。

通过过滤、洗涤、烘干等工艺,将聚合产物进行精
制处理,去除不溶性杂质和余留的催化剂等,以提高产品的纯度和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丙烯酸酯类胶粘剂的合成过程需要严格控制反应条件
和原料配比,确保反应的顺利进行和产物的稳定性与质量。

同时,在实际
生产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对胶粘剂进行相应的改性和调整,以满足不同领域的使用要求。

总之,丙烯酸酯类胶粘剂的合成方法主要包括原料准备、酯化反应、
脱水反应、聚合反应和产品精制等几个步骤。

通过合理控制反应条件和原
料配比,可以获得高质量的丙烯酸酯类胶粘剂产品。

丙烯酸酯胶黏剂

丙烯酸酯胶黏剂

3
α1. α-氰基丙烯酸酯胶黏剂
1947年 Goodrich公司首次合成 公司首次 1947年,B. F. Goodrich公司首次合成 了氰基丙烯酸酯,但并不知道它具有胶接性。 了氰基丙烯酸酯,但并不知道它具有胶接性。 直到1950年,Eastman Kodak在鉴定其单体 Kodak在鉴定其单体 直到1950年 1950 不小心把阿尔贝折光仪的棱镜粘在一起, 时,不小心把阿尔贝折光仪的棱镜粘在一起, 才发现它是一种瞬间强力胶黏剂。 才发现它是一种瞬间强力胶黏剂。 瞬间强力胶黏剂
4
1958年 Kodak公司正式推出了世界上 1958年,Eastman Kodak公司正式推出了世界上 第一种α 910。由于α 第一种α—胶—Eastman 910。由于α—胶有快速发 生胶接作用的特点,特别是它能胶接人体组织而引起 生胶接作用的特点, 人们的广泛注意。 人们的广泛注意。
5
目前生产氰基丙烯酸酯胶黏剂中酯基主要有甲 目前生产氰基丙烯酸酯胶黏剂中酯基主要有甲 氰基丙烯酸酯 基、乙基、丙烯基、丁基、异丁基等。其中以乙酯 乙基、丙烯基、丁基、异丁基等。其中以乙酯 (502胶)为主,占销售量的90%以上。 502胶 为主,占销售量的90%以上。 90%以上 美国的Eastman Kodak公司以最早研制成功并 美国的Eastman Kodak公司以最早研制成功并 大规模生产氰基丙烯酸酯胶黏剂而驰名。乐泰公 大规模生产氰基丙烯酸酯胶黏剂而驰名。乐泰公 司(Loctite)后来居上。 Loctite)后来居上。
14
2.1 压敏胶的特点
(1)轻轻指压就能实现可靠的胶接; 轻轻指压就能实现可靠的胶接; (2)几乎对所有的材料都有一定的胶接力; 几乎对所有的材料都有一定的胶接力; (3)能够重复使用; 能够重复使用; (4)不污染环境,不伤害人体,使用安全; 不污染环境,不伤害人体,使用安全; (5)使用非常方便。 使用非常方便。

丙烯酸酯类胶的化学式

丙烯酸酯类胶的化学式

丙烯酸酯类胶是一种常用的粘合剂,广泛应用于各种材料的粘接,如玻璃、金属、陶瓷、木材等。

它的化学式如下:C6H5COOC(CH3)2CH2CH(CH3)CH2 这个化学式表示丙烯酸酯类胶的主要组成。

其中,C6H5COO-是丙烯酸根离子,它与苯环相连,形成一个酯的结构。

而(CH3)2CH2CH(CH3)CH2是丙烯酸酯的链状结构,其中包含多个碳原子和氢原子。

丙烯酸酯类胶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其不饱和双键和酯基。

由于存在不饱和双键,它可以与其他不饱和物质发生聚合反应,形成高分子聚合物,从而提高粘合强度和耐久性。

而酯基的存在使得丙烯酸酯类胶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粘附力,可以适应各种材料的粘接需求。

在实际应用中,丙烯酸酯类胶通常以液态形式存在,使用时需要将其涂布在粘接表面上,待其干燥后即可形成一层粘性薄膜,将两个材料紧密粘合在一起。

为了获得最佳的粘合效果,使用前需要清除粘接表面的油污、水分和其他杂质,确保表面干燥、清洁、平整。

需要注意的是,丙烯酸酯类胶虽然具有优良的粘合性能和广泛的适用范围,但它也具有一定的毒性和刺激性,使用时需要佩戴手套、口罩等防护措施,并保持通风良好的工作场所。

此外,丙烯酸酯类胶易燃易爆,应远离火源,存放在阴凉、干燥、避光的地方。

综上所述,丙烯酸酯类胶是一种具有优异粘合性能和广泛适用范围的粘合剂。

了解其化学组成和性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使用它来解决各种粘接问题,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也需要注意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保护操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丙烯酸酯聚合物类胶粘剂的分子量

丙烯酸酯聚合物类胶粘剂的分子量

丙烯酸酯聚合物类胶粘剂的分子量丙烯酸酯聚合物类胶粘剂的分子量1. 引言胶粘剂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类材料。

它们具有黏性和粘着性,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包装和各种工业制造领域。

其中,丙烯酸酯聚合物类胶粘剂在市场上占有很大比例。

了解丙烯酸酯聚合物类胶粘剂的分子量对于我们深入了解其特性和性能至关重要。

2. 丙烯酸酯聚合物类胶粘剂的分类我们需要明确丙烯酸酯聚合物类胶粘剂的分类。

根据其聚合物的组成和结构,丙烯酸酯聚合物类胶粘剂可以分为单体型和共聚物型。

单体型丙烯酸酯聚合物类胶粘剂主要由单一的丙烯酸酯单体聚合而成,而共聚物型丙烯酸酯聚合物类胶粘剂则由多种丙烯酸酯单体及其他共聚单体共同聚合而成。

3. 分子量与性能的关系分子量是丙烯酸酯聚合物类胶粘剂的一个重要参数,对其性能具有显著的影响。

一般来说,分子量较高的丙烯酸酯聚合物类胶粘剂具有更好的力学强度和黏附性能,但其黏度也会相应增加。

分子量较低的丙烯酸酯聚合物类胶粘剂则具有较低的粘度和流动性,适用于需要较高流动性的应用场景。

4. 分子量测定方法常用的测定丙烯酸酯聚合物类胶粘剂分子量的方法有几种,包括凝胶渗透色谱法(GPC)、粘度法和光散射法等。

其中,GPC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方法,可以在溶液中测定高聚物的分子量分布。

通过这些测定方法,我们可以了解丙烯酸酯聚合物类胶粘剂的分子量范围和分子量分布情况。

5. 个人观点和理解我个人认为,在选择丙烯酸酯聚合物类胶粘剂时,分子量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较高的分子量可以提供更好的力学性能和黏附性能,但也会增加黏性和黏度。

根据具体应用场景的需求,我们可以选择合适分子量的胶粘剂,以实现最佳的性能表现。

6. 总结与回顾本文主要讨论了丙烯酸酯聚合物类胶粘剂的分子量对其性能的影响。

我们介绍了丙烯酸酯聚合物类胶粘剂的分类,并深入探讨了分子量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通过了解分子量测定方法,我们可以更全面地评估丙烯酸酯聚合物类胶粘剂的特性。

我分享了个人对这个主题的观点和理解。

丙烯酸酯聚合物类胶粘剂安全技术说明书

丙烯酸酯聚合物类胶粘剂安全技术说明书

丙烯酸酯聚合物类胶粘剂安全技术说明书丙烯酸酯聚合物类胶粘剂是一种常见的工业粘合剂,广泛应用于制造、建筑、家具、纺织和汽车等领域。

然而,由于其在制备和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来确保操作人员的健康和环境的安全。

本篇文章将对丙烯酸酯聚合物类胶粘剂的安全技术进行说明和探讨。

1. 聚合剂的选择与储存1.1 正确选择聚合剂的品种和规格,根据具体需求选择相应的合成方法和催化剂。

1.2 储存聚合剂时,应避免高温、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保持储存容器密封,并定期检查储存条件。

2. 原材料的安全操作2.1 在处理丙烯酸酯等有机溶剂时,应保证通风良好,避免溶剂蒸气的吸入。

2.2 避免将有机溶剂和其他易燃物质放置在靠近火源的地方,以免发生火灾和爆炸。

3. 聚合反应的安全控制3.1 在聚合反应过程中,严格遵守温度控制要求,避免反应温度过高引发聚合剂的分解或爆炸。

3.2 建议在聚合反应中加入适量的稳定剂和抗氧剂,以延缓聚合剂的老化过程。

4. 使用胶粘剂的安全注意事项4.1 在配制和使用胶粘剂时,戴好防护手套、眼镜和口罩,避免接触皮肤和吸入胶粘剂蒸气。

4.2 尽量保持操作区域通风良好,防止胶粘剂蒸气积聚,避免引发火灾和中毒事故。

4.3 避免将胶粘剂接触到火源或高温物体,以防止其燃烧或爆炸。

5. 废弃物处理与环境保护5.1 将废弃的胶粘剂和容器妥善处理,不随意丢弃或倾倒,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

5.2 胶粘剂的废水排放应符合环境保护要求,避免污染水源和土壤。

以上仅为丙烯酸酯聚合物类胶粘剂的安全技术说明书的简要概述,实际使用中还需参考相关标准和法规要求,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措施。

我们应牢记安全第一,加强安全意识,注重职业健康,以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和操作人员的健康。

丙烯酸酯聚合物类胶粘剂的安全技术说明书概述(续)6. 防止胶粘剂引起火灾6.1 存放胶粘剂时,应远离火源和高温物体,以免发生燃烧或爆炸事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份 100 3 1 3 0.1 0.5
各组分作用 单体 增稠剂,提高粘度 稳定剂,延长储存期 增塑剂,改善胶层脆性 稳定剂,提高储存稳定性 偶联剂,提高粘结强度
2007-4-82021/1/8
15
§6.3 氰基丙烯酸酯胶粘剂(10)
●配方技术 1)H2C C COOR中烃基对胶的性能影响很大。
2007-4-82021/1/8
19
§6.3 氰基丙烯酸酯胶粘剂(14)
4.降低刺激性和白化性 ➢使用氰基丙烯酸丁酯; ➢使用新型单体:烷氧基氰基丙烯酸酯
(无臭、几乎无白化)。 5.改善粘度 6.改善固化性:
➢使用碱性底胶、加入皇冠醚、硅烷冠醚等。
7.改善储存稳定性:
➢膦嗪类化合物与对苯二酚混合,室温储存期达
10
§6.3 氰基丙烯酸酯胶粘剂(5)
三.氰基丙烯酸酯胶粘剂组成和固化原理:
1.胶粘剂的组成
(1)主要成分: H2C
C
COOR
CN
R C = 3 , C H 2 C 3 H ,C H 2 C 2 H C 3 H ,( H C 2 ) 3 3 H C
● -R 结构对性能的影响:-R越长,胶层韧性 越好,耐湿性越好,但粘接强度变差,工业上现 多用甲、乙酯。
2)加入耐热粘合促进剂:弱酸性物质如: 羧酸、酸酐、酚类化合物等。
2007-4-82021/1/8
18
§6.3 氰基丙烯酸酯胶粘剂(13)
2.改善耐水性 ➢加入交联剂 ➢加入共聚单体 ➢加入表面硅烷偶联剂如:KH-507
3.改善耐冲击性 ➢加入增塑剂:内增塑,引入塑性单体;外增 塑,加入增塑剂。 ➢加入弹性体:如聚氨酯橡胶、丙烯酸酯橡胶。
➢不足点:
①耐水性差,湿度大易白化;胶层脆,抗冲性 差,剥离强度低。
②耐热性,耐久性不理想(未经改性仅在70-80 度以下使用)。
2007-4-82021/1/8
8
§6.3 氰基丙烯酸酯胶粘剂(3)
③固化快,使用期短,难用于大面积胶接,故产 量小,多用于临时性粘接。 ④价格高,贮存期短,一般为半年左右。 国方典型品种有:501、502、504、661等胶种。
须加入对苯二酚,通入二氧化硫气体。但若阻聚 剂含量过高,酸性过大,储存过程中,水与阻聚 剂结合,可引起单体的水解,生成固化缓慢的羧 酸。使定位时间变长,或失去粘接性。
为保证固化速度和储存稳定性,一要控制负 离子和自由基两种聚合反应的阻聚剂;二要采用 先进的方法制备纯度较高的单体;三要改进包装 的密封性。
CN
R- 抗拉(钢-钢) 抗剪(钢-钢)
/MPa
/MPa
用途
甲基
34
乙基
26
丙基
19
异丙基
31
丁基
17
异丁基
18
23
14
金属、非金
11
属的粘结
15
5
医用
12
医用
2007-4-82021/1/8
16
§6.3 氰基丙烯酸酯胶粘剂(11)
2)单体中阻聚剂的含量对胶液性能影响很大。 为提高瞬干胶的制备产率和储存稳定性,必
2007-4-82021/1/8
9
§6.3 氰基丙烯酸酯胶粘剂(4)
二.氰基丙烯酸酯胶粘剂的合成原理

O
+ ● HC C CN H C OR
CN H2C C COOR
+ + HC C CN CO
R OH
CN H2C C COOR
此法反应时间短,成本低。 日本松本制药公司研制
2007-4-82021/1/8
2007-4-82021/1/8
6
§6.3 氰基丙烯酸酯胶粘剂(1)
一.氰基丙烯酸酯胶粘剂的性能和特点
1.基本性能
●透明单组分低粘度胶,可在200-1000Pa·s 范围内变动。
●温室下5-180S固化。固化迅速,被称为“ 瞬干强力胶”

使用方便,应用极其广泛。
●无固化剂,无溶剂,固化收缩率低,环境污染小。
2007-4-82021/1/8
11
§6.3 氰基丙烯酸酯胶粘剂(6)
(2)助剂(改善胶粘剂的贮存性和使用性)
稳定剂:常用的是SO2、对甲苯磺酸等可防止阴 离子聚合。
阻聚剂:对苯二酚(防止自由基聚合) 增稠剂:PMMA粉、聚丙烯酸酯、聚氰基丙烯酸
酯等。 增塑剂:二丁酯、二辛、磷酸、三甲酚酯
2007-4-82021/1/8
13
§6.3 氰基丙烯酸酯胶粘剂(8)
四.氰基丙烯酸酯胶粘剂的制备
CN
N
H2C COOEt
100℃
SOCl2


2007-4-82021/1/8


OH
OH
14
§6.3 氰基丙烯酸酯胶粘剂(9)
五.氰基丙烯酸酯胶粘剂典型配方分析及配方技术
●典型配方分析:
配方 氰基丙烯酸酯 聚氰基丙烯酸酯 对苯二酚 二丁酯 二氧化硫 KH-550
§6.2 丙烯酸酯类胶粘剂原料合成方法(3)
5.三元调节合成法
H3C O
(n+1)R(OH)2 +nR'(COOH)2+2H2CC C OH
+ H3C O
O
O
OCH3
H2C C
C OR O C
R' C O n
R O CC
CH2
(2n+2)H2O
类似的产品还有:
H 3C O
O C H 3
H 2CC CO C2 H C2 HOn C C C H 2
2007-4-82021/1/8
12
§6.3 氰基丙烯酸酯胶粘剂(7)
2.固化原理
CN H 2O nH 2CCCOO O H R -
CN
H O C2HC
H
n
பைடு நூலகம்
COOR
➢阴离子聚合机理(本体聚合)。
➢实际上,所有材料表面都吸附有湿气,氰基 丙烯酸酯胶粘剂与吸附水接触,使碳阴离子快 速产生,并迅速聚合固化。
到6个月,性能不变。
2007-4-82021/1/8
20
§6.3 氰基丙烯酸酯胶粘剂(15)
七.氰基丙烯酸酯胶粘剂配方实例 ➢502胶配方:
2007-4-82021/1/8
17
§6.3 氰基丙烯酸酯胶粘剂(12)
六.氰基丙烯酸酯胶粘剂的改性 1.改善耐热性
氰基丙烯酸酯固化后是热塑性结构,并含 有较多的残留单体,玻璃化温度不高,一般只 能耐热80℃左右,常需改性。 ●常用的方法有:
1)加入交联剂:双氰基丙烯酸酯、氰基丙 烯酸烯丙酯、氰基戊二烯酸酯。
●被粘物表面不需要特殊处理
●固化后胶层透明无色,外观平整,特别适合工艺品、
贵金属、 精密仪器的胶接。
●耐侯性耐寒性耐药品性能良好、抗拉强度高(与环氧相近)。
●毒性小,在医学上可用于皮肤、血管、骨组织粘合。
2007-4-82021/1/8
7
§6.3 氰基丙烯酸酯胶粘剂(2)
2.特点 ➢单剂型、低粘度、固化快、高强度; ➢透明好、毒性小、易使用、用途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