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浙江省茶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杭州茶叶调研报告

杭州茶叶调研报告引言杭州作为中国著名的茶叶产区之一,在传统茶文化的庇荫下,茶叶产业长期以来持续发展。
为了进一步了解杭州茶叶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我们进行了一次茶叶调研,并撰写此报告,以便于各阶层对杭州茶叶产业有更全面的认识。
调研方法我们通过参观茶叶生产基地、采访茶农和茶叶经销商等方式,获取了第一手的调研资料。
此外,我们还参考了相关统计数据、市场研究报告以及茶叶产业专家的意见。
杭州茶叶市场现状茶叶品类丰富杭州茶叶市场的品类非常丰富,主要包括龙井茶、铁观音、西湖龙井、绿茶、红茶等。
其中,龙井茶作为杭州茶叶的代表,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杭州茶叶以其独特的香气、口感和健康价值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茶叶产业链成熟杭州茶叶产业链非常完善,从茶树的种植、采摘、加工到销售,各个环节相互衔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杭州茶叶的特色是生产工艺精细、品质优良,其源头管理和加工工艺在国内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市场发展趋势向好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茶叶作为一种天然、健康的饮品,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杭州茶叶市场近年来稳步增长,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增长势头。
此外,随着杭州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茶叶的国内外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扩大。
杭州茶叶产业面临的挑战品质与安全问题茶叶作为食品,其品质和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杭州茶叶产业在面临竞争压力的同时,更应注重产品的品质和安全,采取严格的管理措施,加强茶叶质量监控和安全检测,消除消费者对茶叶品质和安全的疑虑。
品牌建设与宣传尽管杭州茶叶在国内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但在国际茶叶市场上的竞争仍然很激烈。
要实现品牌国际化,杭州茶叶产业需要更加注重品牌建设和宣传,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产业升级与创新茶叶产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不断进行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
杭州茶叶产业应加强科技合作与创新研发,培养专业人才,引进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以提高茶叶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杭州茶叶产业发展策略加强品质管理杭州茶叶企业应注重全程的品质管理,从茶树的种植到茶叶的加工和包装,严格控制每个环节的品质要求。
2018茶叶产业大数据报告

2018茶叶产业⼤数据报告时间已经到了11⽉,回顾2018这⼀年,中美轮番上演贸易⼤战,茶⾏业产能过剩、市场竞争激烈等诸多问题摆在了各位茶客的眼前。
作为吃⽠群众、资深茶友⼀枚,我们除了看看热闹、喝喝茶,着实该关⼼⼀下⼿中的这杯茶啦!⾃古以来,“柴⽶油盐酱醋茶”就围绕着⼈们的⽣活,⽽茶也与柴⽶油盐等并列成了⼈们⽣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因此,茶叶价格的涨跌牵动着每⼀位茶客⼿中的这碗茶。
今年9⽉份举办的中国乡村投资发展⼤会上,中商产业研究院董事、执⾏院长杨云以“2018茶叶茶叶⼤数据报告与差率模式研究”为主题做了相关报告。
我们将从这项最新的茶叶产业⼤数据报告⼊⼿,从中洞悉今年以来最新的茶叶⾏情,并从中得到⼀些启发。
全球茶叶⼤数据1.全球茶叶产量⼩幅增长数据显⽰,2014年-2018年间,全球茶叶产量呈现稳定⼩幅增长趋势。
2017年全球茶叶产量568.6万吨,增长幅度为2.2%。
亚洲作为世界主要的茶叶产区, 2017年茶叶产量493万吨,占⽐86.7%,⾮洲茶叶产量64.5万吨,占⽐11.4%。
2.全球茶叶进⼝总量⼩幅下降与茶叶产量呈现增长趋势相反的是,全球茶叶进⼝总量呈现⼩幅下降的趋势。
在过去的2017年⾥,全球茶叶进⼝总量达169.3万吨,同⽐下降2.2%。
其中,巴基斯坦、俄罗斯、美国、英国位列全球茶叶进⼝总量前四名,巴基斯坦位列第⼀,茶叶进⼝总量在2017年达到17.5万吨,同⽐上升0.7%;俄罗斯位居第⼆,进⼝16.0万吨,同⽐持平;美国位居第三,进⼝12.6万吨,同⽐下降3.8%;英国进⼝总量实现⼩额增长,进⼝总量达10.9万吨,同⽐上升1.6%。
各国主要的供求关系:3.全球茶叶出⼝总量⼩幅下降数据显⽰,2017年,全球茶叶总出⼝量为177.8万吨,同⽐下降1.1%。
肯尼亚为世界上最⼤的茶叶出⼝国,2017年出⼝量为41.6万吨;中国是世界上第⼆⼤茶叶出⼝国,出⼝量为35.5万吨,同⽐上升8.1%;斯⾥兰卡位列第三,出⼝量为27.8万吨。
浙江茶业发展总结汇报稿

浙江茶业发展总结汇报稿浙江茶业发展总结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向大家汇报浙江茶业的发展情况。
浙江作为中国传统的茶产区,茶叶种植与加工业一直是浙江农业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在过去的一年里,浙江茶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和进展。
一、茶叶产量稳步增长作为中国茶叶产区,浙江茶叶种植业在过去的一年中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增长态势。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在全省范围内,茶叶种植面积达到了15万亩,比去年增加了8%,并且茶叶的总产量也较去年增长了6%。
这主要得益于浙江省政府对茶农的政策支持以及种植技术的不断提升。
良好的自然环境和有利的气候条件也为茶叶产量的增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茶叶品质不断提升浙江茶业在过去的一年中,不仅茶叶产量有所增长,茶叶品质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通过改良茶叶种植技术和加强茶叶加工工艺的研究,我们成功地提高了茶叶的质量和口感。
同时,对茶叶的有机栽培和绿色种植也得到了更多的推广和应用。
我们的茶叶在市场上有着良好的口碑和竞争力,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和喜爱。
这对于促进茶叶行业的发展和提高茶叶产业的附加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茶叶出口贸易持续增长浙江茶叶的出口贸易也是近年来取得了可喜的增长。
通过拓展国外市场和加强茶叶出口贸易的合作和交流,我们成功地将浙江的茶叶产品推广到了全球范围内。
茶叶出口贸易额比去年增长了20%,目前浙江的茶叶已经出口到了东南亚、欧洲、美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这不仅提升了我们的茶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也为浙江的茶叶产业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机遇。
四、茶旅融合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茶旅融合成为了浙江茶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通过发展茶园旅游和茶文化传承,茶叶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为地方经济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浙江的茶园景区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消费者,茶文化旅游已经成为当地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
茶叶产业带动了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同时也提升了农民的收入和生活质量,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018年度浙江省茶园面积、产量、产值均创新高

CHINATEA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抹茶:GB/T34778—2017[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7.[2]王镇,尹福生.抹茶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C]//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福建省人民政府.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二卷),2010:4.[3]尹春英,刘乾刚.抹茶溯源及其利用[J].茶叶科学技术,2008(2):13-15.[4]施建平,宋炜.抹茶粉的开发及应用[J].上海茶叶,2006(1):22.[5]黄媛媛,王煜,胡秋辉.抹茶冰淇淋,抹茶奶茶和抹茶面条的研制[J].食品科学,2004(4):122-124.[6]姜勇.抹茶蛋糕的生产方法:201310643355.8[P].2015-06-10.[7]吴素萍.茶味饼干生产技术探讨[J].食品技术,2002(8):12-13.[8]张新富,王玉,杨绍兴,等.绿茶曲奇饼干的研制[J].食品工业科技,2009,30(5):278-279,282.[9]杨晓萍,周立亭,崔建国,等.超微绿茶粉蛋糕加工工艺研究[J].食品工业,2006(6):16-18.[10]吴咏芳,赵雯俊,俞素琴,等.抹茶酸奶工艺初探[J].蚕桑茶叶通讯,2018(2):16-18.[11]方祥,李斌,吴菲,等.一种抹茶酸奶及其制备方法:201410063885.X[P].2014-07-16.[12]王国宇,张维,张铁,等.抹茶奶茶固体饮料研制[J].福建茶叶,2014,36(4):16-19.[13]政雨.2019中国抹茶行业报告:抹茶产业里,会诞生下一个喜茶么[EB/OL].(2018-10-31)[2019-02-11]./84792549/wemedia.shtml.[14]峰瑞资本.抹茶产业里会出现下一个星巴克吗[EB/OL].(2018-10-31)[2019-02-11]./v/7f557e.[15]早川智,浅野绘里香,栗原暖,等.粉末茶饮料:201380058094.1[P].2015-07-08.[16]马珂.面膜的“膜”力[J].绿色中国,2007(22):120-123.[17]丁兰.抹茶护肤[J].清洗世界,2003(8):42-43.[18]左小博,孔俊豪,苏小琴,等.响应面法优化抹茶凝胶面膜的开发[J].农产品加工,2017(13):1-6.[19]王奕.超微绿茶粉在化妆品和食品中的应用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0.[20]唐李晨.一种抹茶手工皂:201410113357.0[P].2014-3-26.据浙江省茶叶业务主管部门统计,2018年全省茶园面积20.03万hm2,同比增长0.33%;茶叶产量18.6万t,同比增长3.51%;农业产值190亿元,同比增长6.73%;茶园面积、产量、产值均创历史新高。
“一带一路”背景下浙江茶叶对外贸易现状及对策研究

1 “一带一路”背景下浙江茶叶出口的现状“一带一路”朋友圈遍布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拉丁美洲,涉及65个国家,总人口超过44亿,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茶叶生产地和消费地。
根据浙江省茶叶业务主管部门的统计数据,2018年,浙江省茶叶出口总量及出口金额分别约为16.85万吨和5.2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39%和5.81%。
2012年,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前,浙江省茶叶出口总量约为15.53万吨,出口金额约为4.76亿美元。
经过六年的政策实施,出口总量和出口总额都有了明显的提升。
2 “一带一路”背景下浙江茶叶出口存在的问题2.1 生产成本提高,劳动者素质低茶叶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主要依靠大量使用劳动力。
而劳动力成本上升是浙江省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日益凸显的问题。
茶叶的采摘期有限,在合适的温度条件下,芽头迅猛茁壮,就需要在短期内招募大量的采茶工进行采摘,不然嫩茶叶就会很快变老。
在2010年,采茶工的工资还只有40元每天,到现在2019年,已涨到150每天。
从三五十元到上百元,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
短期内大量劳力的需要,年轻人不愿干、老年人没事闲着干的态度,以及一些名优茶仍需要人工采摘的现状等,导致劳动力成本只增不减。
另外,浙江省茶叶出口企业为达到发达国家对茶叶进口的越来越苛刻的农药残留标准,应对绿色壁垒,增加对高科技精密仪器的购入,在加工、包装、仓储、运输等方面都投入了大量资金,大大提高了生产成本。
同时,以农户散种为主的浙江茶叶生产招收的劳力多是周边老年人和来自安徽、贵州等地的外地工人,这批非熟练工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茶叶品质的降低,削弱了国际竞争力。
2.2 品牌建设薄弱,出口缺乏名牌中国茶叶是世界一绝,但到现在都还没有一个世界著名的茶叶品牌。
英国有川宁、立顿,美国有Tazo、共和国茶,斯里兰卡有锡兰红茶八大品牌,可中国呢?浙江作为中国最大的产茶省份之一,有西湖龙井、大佛龙井、开化龙顶茶、安吉白茶、武阳春雨等,但我们要知道,地区载体不等同于品牌载体。
浙江茶业发展情况汇报材料

浙江茶业发展情况汇报材料
浙江是中国的茶叶产区之一,茶叶种植历史悠久,品种丰富,质量优良,一直以来都是中国茶叶的重要产地之一。
近年来,浙江茶业发展迅速,茶叶产量和质量不断提升,茶叶产业链不断完善,茶叶品牌影响力逐渐扩大,成为浙江农业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首先,浙江茶叶的产量稳步增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浙江茶叶的总产量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其中,龙井茶、铁观音、碧螺春等名优茶品种的产量更是节节攀升,成为当地茶农的经济支柱。
同时,茶叶种植面积也在不断扩大,茶叶产业的发展势头良好。
其次,浙江茶叶的品质不断提升。
浙江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合茶叶生长,加之当地茶农对种植技术和加工工艺的不断改进,使得浙江茶叶的品质不断提高。
茶叶的外形、色泽、香气、滋味等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国家标准,并且部分优质茶叶还获得了国际认证,出口量大幅增加。
再者,浙江茶叶产业链逐步完善。
除了传统的茶叶种植和加工环节外,浙江茶叶产业链还不断延伸,涉及茶叶物流、包装、营销等多个环节。
一大批茶叶加工企业和茶叶品牌在浙江崛起,为当地茶叶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最后,浙江茶叶的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
浙江茶叶以其独特的品质和口感,逐渐赢得了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
一些知名的茶叶品牌如西湖龙井、武夷岩茶等更是成为了国际茶叶市场的热门品牌,为浙江茶叶的国际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浙江茶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茶叶产量和质量不断提升,产业链逐步完善,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
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茶叶产业的转型升级,打造更多知名茶叶品牌,助力浙江茶业实现更加可持续、高质量的发展。
浙江省茶叶生产现状分析

浙江省茶叶生产现状分析一、生产优势浙江省位于中国东部偏南位置,山地和丘陵土地面积比较丰富,降水充沛、光照条件好、年温差小、日夜温差大、土质偏酸,这些自然条件都有利于茶树的生长。
茶最早传入浙江可追溯到汉朝,迄今已超过2000年历史。
经过漫长岁月的演变和发展,栽培技术不断改进,制茶工艺日臻完善,品种品类丰富齐全,产业链条不断延长。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茶产业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迅速恢复并大力发展茶叶生产。
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促进浙江茶叶再上新台阶,全省广大茶区在落实茶叶产业政策、提高茶叶科技水平等方面作出了不懈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生产现状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
从古代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茶船古道,到如今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茶穿越历史、跨越国界,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茶叶生产国和消费国。
2014-2019年中国茶叶种植面积及产量均呈上升走势,2019年中国实有茶园面积3104.8千公顷,较2018年的2985.8千公顷同比增长0.42%;2019年中国茶叶产量为277.7万吨,较2018年的261万吨同比增长1.15%。
浙江省是中国茶叶主产地之一,茶产业是浙江农业的支柱产业,在浙江省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新农村建设和出口创汇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茶产业是实现“建设山上浙江,发展山区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
浙江茶园面积呈波动式增长,茶叶产量保持稳定;2019年浙江茶园面积为201.36千公顷,茶叶产量为17.72万吨。
《2021-2027年中国茶叶行业产业运营现状及战略咨询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浙江省茶园面积占全国茶园面积的6.49%,浙江省茶叶产量占全国茶叶产量的6.38%。
从2019年浙江省各地区茶叶种植情况来看,杭州市茶叶种植面积全省排名第一,种植面积达14544公顷,产量达19543万吨;种植面积排名第二的是安吉县,种植面积达13579公顷,产量为3943万吨。
杭州茶叶调研报告

杭州茶叶调研报告杭州茶叶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近年来,茶叶市场竞争激烈,杭州作为中国著名的茶叶产地之一,茶叶产业在当地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杭州茶叶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茶叶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调研方法和过程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我们设计了一份问卷调研表,涵盖了茶叶品种、市场需求、消费习惯、品质要求等方面的内容,并在杭州茶叶批发市场进行了面对面的调查。
同时,我们还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了线上问卷调查,以扩大调研范围。
在收集了足够的问卷数据后,我们对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并结合实地走访的结果进行综合研究。
三、调研结果分析1. 茶叶品种调研结果显示,龙井茶、西湖龙井和铁观音茶是杭州茶叶市场上最受欢迎的品种,分别占调查样本的30%、25%和20%。
此外,绿茶、红茶、花茶等茶叶品种也吸引了一定程度的市场需求。
2. 市场需求调研结果显示,个人消费者是杭州茶叶市场的主要消费群体,占调查样本的80%以上。
此外,企事业单位、茶叶批发商和餐饮行业也是茶叶市场的重要消费者。
消费者对茶叶产品的需求更加注重品质和口感,对茶叶的产地和工艺也有一定的关注。
3. 消费习惯调研结果显示,杭州茶叶市场的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散装茶叶,约占调查样本的50%。
此外,消费者对包装精美的礼盒茶和礼品茶也有一定的需求。
消费者购买茶叶的渠道主要包括茶叶专卖店、超市和网上购物平台。
4. 品质要求调研结果显示,茶叶的质量是消费者购买时最重要的考虑因素,占调查样本的70%以上。
消费者对茶叶的新鲜程度、香气、口感和外观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
此外,消费者对茶叶的价格也比较敏感,过高的价格会影响购买意愿。
四、调研结论和建议根据以上调研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 深挖龙井茶、西湖龙井和铁观音茶等畅销品种,提高其产量和市场份额。
2. 加强茶叶品质管理,提高茶叶质量,以满足消费者对品质的要求。
3. 加大对茶叶的宣传力度,向消费者介绍茶叶的产地、工艺和品质特点,提高消费者对茶叶的认知和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经营型企业 数( 个) 2273 2340 2473 2530 — —
注: 2012 ~ 2015 年的数据来源于 《 中国茶业年鉴 2013 ~ 2016》 ; 2016、 2017 年的数据根据浙江 省农业厅的数据计算。
图 1 2012 ~ 2017 年浙江省茶园面积及茶叶产量
优质的茶树种质资源是优质茶叶生产的基础, 为了保护和发展浙江 省茶树品种资源, 浙江省推出了 “ 十三五” 种植业的发展规划, 提出要 建立 “浙江省茶树种质资源圃”, 资源圃的建设由浙江丽水市农科院承 担。 项目从 2016 年开始筹划建设, 预计可在 2021 年完成。 浙江省茶树 种质资源圃预计投入资 金 达 550 万 元, 建 成 后 资 源 圃 占 地 面 积 将 达 到 218 亩。
2018年浙江省茶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摘 要: 2017 年浙江省茶园面积达 299������ 5 万亩, 同比增长 1������ 35% ; 茶 叶产量达到了 17������ 9 万吨, 同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长 4������ 07% 。 通过改革合作 社, 进一步提高了茶叶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提升了产品的市 场竞争力, 形成集成优势, 近几年积极推广茶叶生产的标准 化和规模化颇有成效。 除此之外, 茶叶线上销售继续蓬勃发 展, 茶文化活动内容、 形式丰富, 对浙江省茶叶推广有积极 作用。 浙江省仍然位居绿茶出口的霸主地位, 但是从量和价 上来看均呈下降趋势。 目前, 浙江省采茶工短缺造成经营成 本上升, 获利空间受到挤压, 而通过提高机械化程度、 开展 “茶 + N” 与茶旅游等多种产业融合的发展方式, 可以进一步 增加茶业的利润。 气候是茶叶产量与品质的主要影响因素, 浙江省政府近年来把 “茶叶低温冻害保险” 列为省级特色农 业保险试点产品, 缓解企业与茶农的损失。
(一)茶叶种植与加工
2016 年浙江省的茶园面积达到了 295������ 5 万亩, 茶叶产量 17������ 2 万吨, 出 口量超过 14������ 7 万吨。 其中, 名优茶 ( 以龙井茶为主) 产量 7������ 66 万吨 ( 占 总产量的 44������ 53% ) 。① 浙江省生产的茶类约 99% 为绿茶, 其他 1% 是红茶、 乌龙茶和紧压茶等。
农业产值 ( 亿元) 114������ 7 114������ 7 130������ 5 144������ 1 155������ 0 175������ 0
平均价格 (元 / 千克)
65������ 7 67������ 9 79������ 1 83������ 5 90������ 1 97������ 8
表 3 2012 ~ 2017 年浙江省茶叶生产统计∗
年份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茶园面积 ( 万公顷)
18������ 3 18������ 4 19������ 6 19������ 5 19������ 7 20������ 0
产量 ( 万吨)
17������ 5 16������ 9 16������ 5 17������ 3 17������ 2 17������ 9
从产值上看, 2016 年浙江省茶叶生产的农业产值为 155 亿元, 同比增 长 7������ 6% ; 名优茶的农业产值为 125 亿元, 占农业产值的 80������ 65% 。 2017 年 浙江省茶叶生产农业产值达 175 亿元, 比上年增长 12������ 9% ; 其中名优茶产 值 145 亿元, 同比增长 16% 。
关键词: 浙江省 合作社 绿茶 茶文化 低温保险
一 浙江省茶产业概况
浙江省历来是中国最重要的产区之一, 也是绿茶生产和出口的重要省
份, 其中龙井茶一枝独秀。 浙江茶产业结构复杂, 既有传统一产的茶园及茶 厂, 也有大量的茶叶产销企业和机构, 还有深厚的茶文化和茶叶科学部门作 为产业发展强有力的后盾。 2016 年浙江省茶产业发展稳中有升, 新技术、 新模式也在不断涌现。
2017 年茶叶 产量( 万吨)
17������ 9
2016 年茶叶 产量( 万吨)
17������ 2
较 2016 年增 减(% )
+ 4������ 07
2017 年茶叶 产值( 亿元)
175
2016 年茶叶 产值( 亿元)
155
较 2016 年增 减(% )
+ 12������ 9
① 数据来源: 浙江省农业厅。
浙江省近几年积极推广茶叶生产的标准化和规模化, 截至 2017 年年底, 全省有 128 家标准化名茶厂。 浙江省 6000 多家茶厂中, 能入选浙江省标准
化名茶厂的, 必须在企业规模、 产品品牌、 环境、 加工车间与设施、 配套设 施、 管理等方面符合基本条件。 其中, 全程连续化、 自动化生产线作业是评 选的首要条件之一。
2017 年浙江省茶园面积 299������ 5 万亩, 同比增长 1������ 35% ; 茶叶产量达到 了 17������ 9 万吨, 同比增长 4������ 07% 。 其中, 名优茶产量达 8������ 5 万吨, 同比增长 10������ 97% 。 2017 年浙江省茶园种植面积、 产量均创历史新高。
表 4 是 2017 年新增的标准化名茶厂名单。
表 4 2017 年新增 19 家浙江省标准化名茶厂名单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县( 市、区) 建德市 建德市 宁海县 海曙区 泰顺县 泰顺县 文成县 永嘉县 永嘉县 安吉县 安吉县 安吉县 安吉县 长兴县 磐安县 新昌县 天台县 松阳县 景宁县
浙江省茶产业一些详细数据见表 1 ~ 表 3 及图 1。
表 1 2016 ~ 2017 年浙江省茶园面积情况
2017 年茶园面积( 万亩) 299������ 5
2016 年茶园面积( 万亩) 295������ 5
较 2016 年增减( % ) + 1������ 35
表 2 2016 ~ 2017 年浙江省茶叶产量和产值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