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性键与非极性键的区别
怎么区分非极性键和极性键

怎么区分非极性键和极性键
化学中的共价键可以被分为两种类型: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极性键是指在化学键中由于电子云分布不均而形成的部分正电荷和部分负电荷的化学键。
相反,非极性键是指在化学键中电子云分布均匀的化学键。
区分非极性键和极性键的方法如下:
1.分子几何形状:极性分子通常具有不对称的分子几何形状,例如水分子(H2O)是一个具有极性键的分子,因为氧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更强,所以它带有部分负电荷,而氢原子则带有部分正电荷。
相反,二氧化碳(CO2)是一个非极性分子,因为氧原子和碳原子之间的电子云分布是均匀的。
2.原子电负性差异:在一个化学键中,如果两个原子之间的电负性差异较大,则会形成一个极性键。
例如,氧气分子(O2)是一个非极性分子,因为两个氧原子具有相同的电负性,它们之间的电子云分布是均匀的。
而在水分子中,氢原子的电负性较低,因此与氧原子之间形成了一个极性键。
3.溶解性:极性分子通常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因为它们可以通过分子间的极性相互作用与其他分子进行相互作用。
相反,非极性分子通常只能溶解于其他非极性分子中。
举例来说,CH4是一个非极性分子,因为它的所有碳-氢化学键都是非极性键。
相反,氯气(Cl2)是一个非极性分子,因为两个氯原子之间的电子云分布是均匀的。
相反,HCl是一个极性分子,因为氢原子和氯原子之间的电负性差异会导致形成极性键。
含极性键的非极性物质

含极性键的非极性物质
1.区分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看原子的种类.同种为非极性键,如Cl2中Cl—Cl键是非极性键;不同种为极性键,如BF3中B——F键是极性键.
2.区分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如果由极性键构成的物质,还要看其排列,如果正电荷的中心和负电荷的中心重叠,那么他也是非极性分子原子种类不同的双原子分子,是极性分子,如HCl。
若为ABn型分子,中心原子A的化合价/最外层电子数是整数,是非极性分子,如甲烷CH4,四氯化碳CCl4。
不为整数是极性分子,如SO2.(此为经验方法)。
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定义

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定义
极性键是在化合物分子中,不同种原子形成的共价键,由于两个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不同,共用电子对必然偏向吸引电子能力较强的原子一方,因而吸引电子能力较弱的原子一方相对的显正电性。
这样的共价键叫做极性共价键,简称极性键。
当电子对两边的原子不同时,对电子的吸引力就不同,就会使电子对偏向于电负性大的原子。
形成极性。
当电子对两边的原子相同时,对电子的吸引了就相同,电子就不偏向哪边原子。
形成非极性。
极性键与非极性键的区别

极性键在化合物分子中,不同种原子形成的共价键,由于两个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不同,共用电子对必然偏向吸引电子能力较强的原子一方,因而吸引电子能力较弱的原子一方相对的显正电性。
这样的共价键叫做极性共价键,简称极性键。
举例:HCl分子中的H-Cl键属于极性键判别同种原子之间的是非极性键极性键存在于不同种元素间但是存在极性键的物质不一定是极性分子.区分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方法:非极性分子的判据:中心原子化合价法和受力分析法1、中心原子化合价法:组成为ABn型化合物,若中心原子A的化合价等于族的序数,则该化合物为非极性分子.如:CH4,CCl4,SO3,PCl52、受力分析法:若已知键角(或空间结构),可进行受力分析,合力为0者为非极性分子.如:CO2,C2H4,BF33、同种原子组成的双原子分子都是非极性分子。
不是非极性分子的就是极性分子了常见极性分子:HX,CO,NO,H2O,H2S,NO2,SO2,SCl2,NH3,H2O2,CH3Cl,CH2Cl2,CHCl3,CH3 CH2OH非极性键=由同种元素的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叫做非极性键。
同种原子吸引共用电子对的能力相等,成键电子云对称地分布在两核之间,不偏向任何一个原子,成键的原子都不显电性。
非极性键可存在于单质分子中(如H2中H—H键、O2中O=O键、N2中N≡N键),也可以存在于化合物分子中(如C2H2中的C—C键)。
非极性键的键偶极矩为0。
以非极性键结合形成的分子都是非极性分子。
存在于非极性分子中的键并非都是非极性键,如果一个多原子分子在空间结构上的正电荷几何中心和负电荷几何中心重合,那么即使它由极性键组成,那么它也是非极性分子。
由非极性键结合形成的晶体可以是原子晶体,也可以是混合型晶体或分子晶体。
例如,碳单质有三类同素异形体:依靠C—C非极性键可以形成正四面体骨架型金刚石(原子晶体)、层型石墨(混合型晶体),也可以形成球型碳分子富勒烯C60(分子晶体)。
极性和非极性.doc

极性与非极性是针对分子说的。
首先化学共价键分为极性键与非极性键。
非极性键就是共用电子对没有偏移,出现在单质中比如O2;极性键就是共用电子对有偏移比如HCl。
而当偏移的非常厉害之后,看上去一边完全失电子另一边得到了电子,就会变成离子键了,如NaCl再说极性分子与与非极性分子。
由于极性键的出现,所以就使某些分子出现了电极性,但是并不是说所有有极性键的分子都是极性分子。
比如CH4,虽然含有4个极性的C-H键,但是因为其空间上成对称的正四面体结构,所以键的极性相消,整个分子没有极性对与H2O,虽然与CO2有相同类型的分子式,也同样有极性共价键,但二者分子的极性却不同。
CO2是空间对称的直线型,所以分子是非极性分子,H2O是折线型,不对称,所以是极性分子,作为溶剂称为极性溶剂常用溶剂的极性顺序:水(最大) > 甲酰胺> 乙腈> 甲醇> 乙醇> 丙醇> 丙酮>二氧六环> 四氢呋喃> 甲乙酮> 正丁醇> 乙酸乙酯> 乙醚> 异丙醚> 二氯甲烷>氯仿>溴乙烷>苯>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环己烷>己烷>煤油(最小)常见问题1:两个相同的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一定是非极性键吗?问题:两个相同的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一定是非极性键吗?解答:两个相同的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不一定是非极性键.例如乙醇分子:两个碳原子两边结构不对称,两边对共用电子对的吸引能力不同,则共用电子对不在两个C原子之间的中心位置,即偏向一方,因而形成的共价键不是非极性键.常见问题2: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问题: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解答:1.键的极性键的极性取决于成键的两原子非金属性强弱.一般说,成键的两原子是同种元素的原子,键为非极性键.如果成键的两原子是不同种元素的原子,键为极性键.2.分子的极性在同一分子中,可以同时存在极性键和非极性键.分子的极性取决于键的极性和分子中的键的空间排列.双原子分子的极性与键的极性是一致的,即以极性键结合的双原子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以非极性键结合的双原子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对于多原子分子的极性除与键的极性有关系外,还与键的空间排列有关.若键的空间排列对称,为对称分子,分子中正、负电荷重心重合,则是非极性分子.如二氧化碳,四氯化碳等.若键的空间排列不对称,分子中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分子中出现了带部分正、负电荷的两极,则是极性分子,如水分子.常见问题3:分子极性的判断问题:分子极性的判断解答:判断是否极性分子,进行判断可从分子空间构型是否对称,即分子中各键的空间排列是否对称,若对称,则正负电荷重心重合,分子为非极性分子,反之,是极性分子。
极性键和非极性共价键ppt课件

[课堂练习]
•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 )
• A.O2分子间存在着非极性共价键 • B.CO2分子内存在着极性共价键 • C.SO2与H2O反应的产物是离子化合物 • D.盐酸中含有H+和Cl-,故HCl为离子化
作业:P24 2,3
非极性键和极性键的比较
特
组成
H2
同种原子
HCl
不同种原子
原子吸引电子对能力
共用电子对位置 征 成键原子电性
结论
相同
不相同
不偏向任何 偏向吸引电子能 一个原子 力强的原子一方
不显电性
显电性
非极性键 A-A
极性键 A-B
书写电子式,并在指出其中的化学键的类型:
• CS2(极性共价键)Na2O2 (离子键 非极性共价键)
• (3)极性键:共用电对偏向于成键原 子其中一方。
[课堂练习]
• 1、判断Cl2 、N2 、HCl、NH3 、NaOH、H2O2 分子中共价键的极性。
• 2、膦(PH3)又称为磷化氢,在常温下是一种 无色有大蒜臭味的有毒气体,电石气的杂质中
常 的含 叙之 述。正它确的的分是子 (是B三)角锥形。以下关于PH3
• HClO (极性共价键) NaOH(离子键 极性共价键)
Na+[﹕‥‥O﹕ H ]—
• 三核18电子的分子
H2S (极性共价键)
• 5核10电子的阳离子
+
NH4+ (极性共价键) H
[归纳与整理]
价键的种类:
• (1)配位键:共用电对由成键单方面 提供的共价键。
化学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

化学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化学键的极性是指在共享结构中电子的不均匀分布程度。
根据共享电子对的吸引能力差异,化学键可以分为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分子的极性则是指整个分子的电荷分布对称性。
一、化学键的极性化学键的极性是由于原子的电负性差异造成的。
电负性是用来描述原子吸引电子对的能力的化学性质指标。
原子的电负性越大,其对共享电子对的吸引能力越强,化学键的极性越大。
1. 非极性键非极性键是指原子之间电负性差异很小,共享电子对的分布均匀的化学键。
共享的电子对在两个原子之间均匀分布,没有明显的正负电荷分离。
例如氢气(H2)分子中两个氢原子的电负性相等,共享电子对不会偏向其中任何一方,因此H2分子的键是非极性的。
2. 极性键极性键是指原子之间电负性差异较大,共享电子对的分布不均匀的化学键。
共享电子对更倾向于电负性较高的原子,造成正负电荷分离。
例如氯化氢(HCl)分子中,氯原子的电负性比氢原子大,共享电子对更接近氯原子,使氯离子部分带负电荷,氢离子部分带正电荷,因此HCl分子的键是极性的。
二、分子的极性分子的极性由分子内键的极性和分子的几何结构共同决定。
分子的极性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 键的极性分子内的极性键对于分子的极性起重要作用。
如果分子中的所有化学键都是非极性键,那么整个分子也是非极性的。
但如果分子中只有一个或部分键是极性键,那么整个分子就有极性。
2. 分子的对称性如果分子中的化学键的极性相互抵消,整个分子可以达到对称分布,那么分子就是非极性的。
但如果分子中的化学键的极性不能相互抵消,那么分子就是极性的。
3. 分子的几何结构分子的几何结构对其极性也有一定的影响。
如果分子呈线性结构,即化学键的方向在一个直线上,那么分子很可能是非极性的。
而如果分子呈非线性结构,即化学键的方向不能在一个直线上,那么分子很可能是极性的。
总结起来,化学键的极性决定了分子的极性。
化学键极性越大,分子极性越明显。
分子的极性通过键的极性、分子的对称性和分子的几何结构来决定。
(完整版)极性键与非极性键的区别

极性键在化合物分子中,不同种原子形成的共价键,由于两个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不同,共用电子对必然偏向吸引电子能力较强的原子一方,因而吸引电子能力较弱的原子一方相对的显正电性。
这样的共价键叫做极性共价键,简称极性键。
举例:HCl 分子中的H-Cl 键属于极性键判别同种原子之间的是非极性键极性键存在于不同种元素间但是存在极性键的物质不一定是极性分子. 区分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方法: 非极性分子的判据:中心原子化合价法和受力分析法1、中心原子化合价法:组成为ABn 型化合物,若中心原子A 的化合价等于族的序数,则该化合物为非极性分子.如:CH4,CCI4,SO3,PCI52、受力分析法:若已知键角(或空间结构),可进行受力分析,合力为0 者为非极性分子.如:CO2,C2H4,BF33、同种原子组成的双原子分子都是非极性分子。
不是非极性分子的就是极性分子了常见极性分子:HX,CO,NO,H2O,H2S,NO2,SO2,SCI2,NH3,H2O2,CH3CI,CH2CI2,CHCI3,CH3CH2OH非极性键= 由同种元素的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叫做非极性键。
同种原子吸引共用电子对的能力相等,成键电子云对称地分布在两核之间,不偏向任何一个原子,成键的原子都不显电性。
非极性键可存在于单质分子中(如H2中H —H键、O2中O = O键、N2中N^N键),也可以存在于化合物分子中(如C2H2中的C—C键)。
非极性键的键偶极矩为0。
以非极性键结合形成的分子都是非极性分子。
存在于非极性分子中的键并非都是非极性键,如果一个多原子分子在空间结构上的正电荷几何中心和负电荷几何中心重合,那么即使它由极性键组成,那么它也是非极性分子。
由非极性键结合形成的晶体可以是原子晶体,也可以是混合型晶体或分子晶体。
例如,碳单质有三类同素异形体:依靠C—C 非极性键可以形成正四面体骨架型金刚石(原子晶体)、层型石墨(混合型晶体),也可以形成球型碳分子富勒烯C60 (分子晶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极性键
由于两个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不同,共用电子对必然偏向吸引电子能力较强的原子一方,因而吸引电子能力较弱的原子一方相对的显正电性。
这样的共价键叫做极性共价键,简称极性键。
判别
同种原子之间的是非极性键
极性键存在于不同种元素间
但是存在极性键的物质不一定是极性分子.
区分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方法:
非极性分子的判据:中心原子化合价法和受力分析法
1、中心原子化合价法:
组成为ABn型化合物,若中心原子A的化合价等于族的序数,则该化合物为非极性分子.如:CH4,CCl4,SO3,PCl5
2、受力分析法:
若已知键角(或空间结构),可进行受力分析,合力为0者为非极性分子.
如:CO2,C2H4,BF3
3、同种原子组成的双原子分子都是非极性分子。
不是非极性分子的就是极性分子了
常见极性分子:
HX,CO,NO,H2O,H2S,NO2,SO2,SCl2,NH3,H2O2,CH3Cl,CH2Cl2,CHCl3,CH3 CH2OH
非极性键:由同种元素的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叫做非极性键。
同种原子吸引共用电子对的能力相等,成键电子云对称地分布在两核之间,不偏向任何一个原子,成键的原子都不显电性。
非极性键可存在于单质分子中(如H2中H—H键、O2中O=O键、N2中N≡N键),也可以存在于化合物分子中(如C2H2中的C—C 键)。
非极性键的键偶极矩为0。
以非极性键结合形成的分子都是非极性分子。
存在于非极性分子中的键并非都是非极性键,如果一个多原子分子在空间结构上的正电荷几何中心和负电荷几何中心重合,那么即使它由极性键组成,那么它也是非极性分子。
由非极性键结合形成的晶体可以是原子晶体,也可以是混合型晶体或分子晶体。
例如,碳单质有三类同素异形体:依靠C—C非极性键可以形成正四面体骨架型金刚石(原子晶体)、层型石墨(混合型晶体),也可以形成球型碳分子富勒烯C60(分子晶体)。
同种原子之间的是非极性键
极性键存在于不同种元素间
但是存在极性键的物质不一定是极性分子.
区分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方法:
非极性分子的判据:中心原子化合价法和受力分析法
1、中心原子化合价法:
组成为ABn型化合物,若中心原子A的化合价等于族的序数,则该化合物为非极性分子.如:CH4,CCl4,SO3,PCl5
2、受力分析法:
若已知键角(或空间结构),可进行受力分析,合力为0者为非极性分子.
如:CO2,C2H4,BF3
3、同种原子组成的双原子分子都是非极性分子。
不是非极性分子的就是极性分子了!
极性分子
HX,CO,NO,H2O,H2S,NO2,SO2,SCl2,NH3,H2O2,CH3Cl,CH2Cl2,CHCl3,CH3CH2O H
非极性分子
Cl2,H2,O2,N2,CO2,CS2,BF3,P4,C2H2,SO3,CH4,CCl4,SiF4,C2H4,C6H6,PCl5,汽油
共价键是化学键中重要的一类,包括:极性键、非极性键、配位键、单键、双键、叁键、σ键、π键等类别。
(1)非极性共价键形成共价键的电子云正好位于键合的两个原子正中间,如金刚石的C—C键。
(2)极性共价键形成共价键的电子云偏于对电子引力较大的一个原子,如Pb—S 键,电子云偏于S一侧,可表示为Pb→S。
(3)配价键共享的电子对只有一个原子单独提供。
如Zn—S键,共享的电子对由锌提供,Z:+ ¨..S:=Z n→S
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键的物质是什么?
过氧化钠、过氧化钙、Br2等,只要在离子化合物中找具有相同的元素及原子个数相同的物质即可,离子化合物有:强碱、大多数盐及活泼金属化合物(氯化铝除外)及铵盐等
有强极性键构成但又不是强电解质的物质
HF 强极性键只受原子的影响,而强电解质还会受溶剂的影响。
如HF在水中受氢键的影响,使电离能力大为降低。
极性键和电解质是的关系
非极性键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而形成的化学键
共用电子对不发生偏移
相同非金属元素原子的电子配对成键
极性键共用电子对偏向一方原子
不同非金属元素原子的电子对配对成键
以极性键结合成的多原子分子可能是极性分子,也可能是非极性分子,这取决于分子中各键的空间排列。
如果分子能造成键的极性互相抵消的就生成非极性分子,如:CO2,如果整个分子的结构不能造成键的极性互相抵消,生成极性分子
1、以非极性键结合的双原子分子必为非极性分子,如Cl
2、H2等;
2、以极性键结合的双原子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如HCl、NO等;
3、以极性键结合的多原子分子,是否是极性分子,由该分子的分子空间结构决定,如H2O为极性分子,如CO2为非极性分子
【同种原子之间的是非极性键
极性键存在于不同种元素间
但是存在极性键的物质不一定是极性分子】
既有极性健又有非极性键的物质是
H2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