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极性分子和分子的极性
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如果分子中所有的化学键都是非极性的,那么价电子就被键合原子相等地共用。
因而,在分子中电子是呈对称均匀分布的。
这种均匀分布的发生与化学键的数目和它们在空间的伸展方向无关。
具有这种特性的分子叫做非极性分子。
如H2,Cl2,N2,O2等。
像HCl和HBr这类双原子分子只有一对电子形成化学键,并且是极性键。
其电子云分布是不对称、不均衡的,被叫做极性分子。
如果分子含有多个极性键,从分子的整体来看,它可能是极性的,也可能是非极性的,这取决于分子中化学键的空间排布。
如果分子中的极性键都相同,从分子的极性的总体来说,它只取决于化学键的空间排布。
以上的看法可以从用带静电荷的棒来靠近细水流及四氯化碳流所发生的现象来证实,细的水流受到吸引而四氯化碳流不受影响。
可以说明水分子是极性分子,而四氯化碳分子尽管是由4个极性键构成但因为其排布均匀,就其总体来说是非极性分子,具有类似结构的还有CH4、C2H6等。
高一化学竞赛《分子的极性》讲义

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你知道冰为什么在4℃时密度最大吗?这就是本讲所学内容——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的有关知识。
由于水分子间有氢键缔合这样的特殊结构。
根据近代X射线的研究,证明了冰具有四面体的晶体结构。
这个四面体是经过氢键形成的,是一个敞开式的松弛结构,因为5个水分子不能把全部四面体的体积占完,在冰中氢键把这些四面体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整体。
这种通过氢键形成的定向有序排列,空间利用率较小,约占34%,因此冰的密度较小。
液态水不像冰那样完全是有序排列了,而是有一定程度的无序排列,即水分子间的距离不像冰中那样固定,H2O分子可以由一个四面体的微晶进入另一微晶中去。
这样,分子间的空隙减少,密度就增大了。
温度升高时,水分子的四面体集团不断被破坏,分子无序排列增多,使密度增大。
但同时,水分子的热运动也增加了分子间的距离,使密度又减小。
这两个矛盾的因素在4℃时达到平衡,因此,在4℃时水的密度最大。
过了4℃后,分子的热运动使分子间的距离增大的因素,就占优势了,水的密度又开始减小。
知识延伸一、分子间作用力分子型物质无论是气态、液态或固态,都是由许多分子组成的,在分子间存在着一种较弱的作用力叫分子间作用力,也叫做范德华力。
它比分子内原子间的作用力(化学键)要小。
分子间的作用力是一个总的提法,按作用力产生的原因和特性可分为三种力:l.取向力当两个极性分子靠近时,同极相斥,异极相吸,产生相对转动,最后必然是异极相对,同极尽量远离,这叫做分子的取向。
这种由于极性分子取向而产生的力叫取向力。
2.诱导力当极性分子接近非极性分子时,极性分子的偶极电场使非极性分子发生极化从而产生正、负电荷重心不相重合,这种由于外来的影响而产生的偶极叫诱导偶极,诱导偶极与固有偶极产生的力称为诱导力。
一般说来,极性分子的极性越大,诱导力越大。
分子的变形性越大,诱导力也越大。
3.色散力非极性分子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吸引力,非极性分子内部的原子核和电子都在不断地运动,不断地改变它们相对的位置。
化学分子的极性

化学分子的极性化学分子的极性是指分子内部正负电荷分布不均,导致分子具有电性。
在化学中,分子的极性对化学反应以及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分子极性的定义、原因和影响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分子极性的定义分子极性指的是化学分子中正电荷和负电荷分布不均匀的现象。
分子极性可以通过分子中的原子以及键合方式来判断。
例如,存在电负性差异较大的原子,如氮(N)、氧(O)、氟(F)等,结合方式为极性键的分子往往是极性分子,而结合方式为非极性键的分子则是非极性分子。
二、分子极性的形成原因分子极性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原子间的电负性差异和分子的空间构型两个因素共同作用。
首先,原子间的电负性差异决定了相对偏正电荷和偏负电荷的分布。
电负性大的原子更倾向于吸引周围电子,形成偏负电荷,而电负性较小的原子形成偏正电荷。
其次,分子的空间构型对分子极性有重要影响。
当分子的中心原子周围分布着偏正电荷和偏负电荷时,如果分子的空间构型对称,分子整体呈现非极性;若空间构型不对称,使得分子整体上正电荷和负电荷的分布不对称,则分子呈现极性。
三、分子极性的影响1. 溶解性和溶解过程极性分子在水等极性溶剂中具有较好的溶解性,而非极性分子则容易溶于非极性溶剂。
这是由于极性分子的正负电荷可以与极性溶剂中的水分子形成氢键,从而增加溶解度。
相反,非极性分子则无法形成氢键,因此溶解度较低。
2. 分子间相互作用极性分子之间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如氢键和静电吸引力。
这些相互作用可以导致分子之间的吸附、聚集和化学反应。
而非极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弱,通常只有范德华力的作用。
3. 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极性分子通常具有较高的沸点和熔点,这是因为极性分子中正负电荷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需要克服,才能使分子脱离液态或固态形成气态。
此外,极性分子在光学、医药和涂料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如药物分子与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往往涉及极性分子的极性相互作用。
4. 化学反应速率极性分子通过极性键的形成和断裂参与化学反应。
高一化学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相似相溶
极性分子易溶于极性溶剂中;非极性分子易溶于非极性溶剂中。 例如: 碘(非极性分子)易溶于四氯化碳(非极性分子),但是在 水(极性分子)中溶解度很小。
网上订花 网上花店 订花 网上订花 网上花店 订花
知道京城年府有年峰在当总管,那人可是年老爷的远房侄子,他王鹏就是跟着年老爷过去咯京城,也不可能再做年府的大总管。就在他犯愁的 时候,正好他有壹各老乡,在两广的壹各大户人家当总管,最近因为母亲病重,他要回家尽孝。因为走得急,东家壹时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来接 任。于是那各老乡想起王鹏来,赶快修书壹封,问他是否愿意到两广来这各大户人家接替他,假如王鹏有意的话,那各老乡就向东家举荐王鹏。 这么好的机会,王总管当然不愿放过,不管是否能成功,他都要试壹试。那各大户人家壹听王鹏正在给湖广总督府当管家,那做他们家的管家 肯定是绰绰有余!因此也没有提试用的事情,就直接同意咯,另外,现任管家,也就王鹏的那各老乡走得太急也是促成这件事情的壹各重要原 因。对于离开服侍多年的年府,王总管虽然也很伤感,但很快找到咯新的东家,又娶到咯办事泼辣麻利、为人善良真诚的含烟,总算是暂时冲 淡咯离别的伤感。最难过的是含烟,这壹别,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再见到丫鬟。两广,是壹各比湖广还要远的地方,也许这壹辈子,她都没有 机会再见到丫鬟咯!她眼看着冰凝从壹各粉团团的小娃娃长成这么壹各漂亮、聪慧的大家闺秀,还嫁咯这么壹各大富大贵的好人家,她真是舍 不得离开年家,离不开丫鬟。更重要的是,在她的手中,还有冰凝临出嫁前的那各晚上,亲手交给她的那封信。虽然她不知道那信里写的是啥 啊,可是,她相信丫鬟,那么聪明的丫鬟,壹定有她最正确、最妥当的方法来处理这件事情。可是,她却没有完成丫鬟的嘱托,因为直到她离 开京城,再也没有听到那美妙的箫声。对此,含烟万分愧疚,就这么壹件事情,丫鬟心中最惦念,最放不下,也是最伤心难过的壹件事情,她 却没有给办成,她既恼恨自己,却又壹点儿办法也没有。随着离别的日子壹天天地临近,她根本就没有新婚的喜悦,相反,她完全沉浸在无边 无际的自责之中。她也曾有过闪念,也曾徘徊犹豫过,是否可以将这封信交给玉盈丫鬟?毕竟玉盈丫鬟回到咯京城,也许还有机会听到那箫声 呢!第壹卷 第192章 咯断不知道经过咯多少各不眠之夜,明天就是年老夫妇和玉盈丫鬟启程回京的日子,含烟和王总管还要留在年府多呆几 日,待处理完所有的善后事宜,再奔赴位于两广的新东家。多少次,含烟都有壹股冲动,想将冰凝的信交给玉盈丫鬟,可是多少次,她都又忍 住咯。今天,是最后壹次机会咯,望着玉盈丫鬟,含烟欲言又止,内心在苦苦地煎熬。她接受咯冰凝的重托,在丫鬟没有同意和许可的情况下, 她怎么能够再把丫鬟的嘱托转交出去呢?虽然冰凝和玉盈两各人亲密无间,但是,丫鬟的心事和秘密只有她含烟壹各人知道,不
课件11:2.3.1 键的极性、分子极性、范德华力

当堂检测
1.下列分子中,属于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 分子的是 ( D ) A.H2O B.Cl2 C.NH3 D.CH4
2.科学家最近研制出可望成为高效火箭推进剂N(NO2)3(如 图所示)。
已知该分子中N—N—N键角都是108.1°,下列有关N(NO2)3的 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中N、O间形成的共价键是非极性键 B.分子中四个氮原子共平面 C.该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D.15.2 g该物质含有6.02×1022个原子
不显电性
H2、O2、Cl2
2.分子极性的判断方法 分子的极性由共价键的极性和分子的空间构型两方面共同 决定。 (1)只含非极性键的分子:都是非极性分子。 单质分子即属此类,如H2、O2、P4、C60等。 (2)以极性键结合而形成的异核双原子分子:都是极性分子。 即A—B型分子,如HCl、CO等均为极性分子。 (3)以极性键结合而形成的多原子分子。 空间构型为中心对称的分子,是非极性分子。 空间构型为非中心对称的分子,是极性分子。
(6)以极性键相结合,而且分子极性最大的是___H_F____。
本节内容结束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
【解析】B项,Na2O2中虽有非极性键,但却是 离子化合物。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含有非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 B.非极性分子中一定含有非极性键 C.由极性键形成的双原子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D.分子的极性与键的极性无关
【解析】含有非极性键的分子不一定是非极性分子,如 H2O2;非极性分子中不一定含有非极性键,如CH4、CO2 中均是非极性分子,却仅有极性键;分子的极性除与键的 极性有关外,还与分子空间构型有关。
【解析】由于N、O为不同原子,其电负性不同,所 以N、O间形成极性键,A错,如题图四个氮原子形 成三角锥形结构,所以B错。15.2 g该物质含有 6.02×1023个原子,D错。
高一化学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在单质分子中,同种原子形成共价键,两个 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相同,共用电子对不偏向任 何一个原子,因此成键的原子都不显电性。这样 的共价键叫做非极性共价键,简称非极性键。
在化合物分子中,不同种原子形成 的共价键,由 于不同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不同,共用电子对必然偏 向吸引电子能力强的原子一方,因而吸引电子能力较 强的原子一方相对地显负电性,吸引电子能力较弱的 原子一方相对地显正电性。这样的共价键叫做极性共 价键,简称极性键。
N2 均为直线型
类型 实例 XY型 HF
结构
键的极性 分子极性
极性键
极性分子
NO
均为直线型
类型 实例 X2Y型 CO2
结构
SO2
键的极性 分子极性
极性分子:分子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负电荷中心不重合,从整个分子来 看,电荷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不对称的,这样的分子为 极性分子。
非极性分子: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重合,从整个分子来 看,电荷的分布是均匀的,对称的,这样的分子为极性 分子。
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的区别与联系
概念
键的极性
分子的极性
含义 决定因素
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是否由同种元素原子形成 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 微信红包群 / 微信红包群
;
被人为的光明撕裂得丢了魂魄。其实黑暗是洁净的,那灯红酒绿、夜夜笙歌的繁华,亵渎了圣洁的黑暗。上帝给了我们黑暗,不就是送给了我们梦想的温床吗?如果我们放弃梦想,不断地制造糜烂的光明来驱赶黑暗,纵情声色,那么我们面对的,很可能就是单色调的世界了。 ? ⑩我感 激这只勇敢的蜜蜂,它用一场壮烈的牺牲,唤起了我的疼痛感,唤起了我对黑暗从未有过的柔情。 ? ⑾只有这干
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2. X、Y、Z是三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可以形成XY2、Z2Y、XY3 Z2Y2、Z2X等化合物,已知Y的离子和Z的离子有相同的电子层结 构,X离子比Y离子多1个电子层。
(1)X离子符号为____S_2_-_______
(2)Z2Y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比LiOH____强_______ (3)Z2X属于__离__子___(共价或离子)化合物,它与氯水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____N_a_2_S_+__C__l2_=__2_N_a_C__l _+__S____________ (4)Z2Y2中含有_离__子_ 键和__非__极__性__共__价___键,它溶于水时发生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2_N_a_2_O__2+___2_H_2_O__=__4_N_a_O__H__+__O__2↑_____
联系 说明
1. 以非极性键结合的双原子分子必为非极性分子; 2. 以极性键结合的双原子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3. 以极性键结合的多原子分子,是否是极性分子, 由该分子的空间构型决定。
键有极性,分子不一定有极性。
常见分子的构型及其分子的极性
类型 实例
结构
键的极性 分子极性
X2型: H2
非极性键 非极性分子
相似相溶
极性分子易溶于极性溶剂中;非极性分子易溶于非极性溶剂中。 例如: 碘(非极性分子)易溶于四氯化碳(非极性分子),但是在 水(极性分子)中溶解度很小。
; 产权 招标采购 采购与招标网:/ ;
使曹魏在二十四年内不再发动大规模的攻吴行动 魏国有4432881人 典农都尉负责一县级单位的民屯 直至亡国 那时曹操刚做相国 随着曹操(著名的政治家 如在州郡 [59] ”要求放宽催收农夫所欠租税 更可追溯到汉代 取名石头 曹魏大多时间是在与蜀汉、东吴的战事中度过 最后董 卓废黜并杀死了汉少帝
高一化学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非极性键的判断方法
由相同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是非极性键。
如单质分子(Xn,n>1,如H2、Cl2、O3、P4等)和某 些共价化合物(如乙醇、乙烯等)某些离子化合物 (如Na2O2等)含有非极性键。
极性分子: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从整个分子来
看,电荷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不对称的,这样的分子为
极性分子。
非极性分子: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重合,从整个分子来
看,电荷的分布是均匀的,对称的,这样的分子为极性
分子。
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的区别与联系
概念 键的极性
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分子的极性
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含义
决定因素
是否由同种元素原子形成 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1. 以非极性键结合的双原子分子必为非极性分子; 2. 以极性键结合的双原子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3. 以极性键结合的多原子分子,是否是极性分子, 由该分子的空间构型决定。
2
Na2S+ Cl2=2NaCl + S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 键和_____________ 非极性共价 键,它溶于水时发生 (4)Z2Y2中含有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2O2+ 2H2O=4NaOH + O2↑
极性分子
类型 X2Y型
实例 H2O
结构
键的极性
分子极性
极性键 H2S
极性分子
均为角形
类型 XY3型
实例 BF3
结构
键的极性
分子极性
极性键
非极性分子
平面三角形 NH3
极性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⑵ 表面活性剂的亲水性,即HLB值。 双亲分子极性基团极性越强,HLB值 越大。 HLB值可以表示表面活性剂的特性及 使用范围。
一些表面活性剂的HLB值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 1.7 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span80) 4.3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 14.5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平平加O—20) 16.5 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Tween—20)16.7
O-C-O H 2O CH4
物质的电性 分子的极性就是分子 的电性。因此,可用电 学实验予以验证: 水分子的极性使其能
在微波作用下震荡。微
波炉以此烹饪食品。
物质的溶解性
物质的溶解性遵循“相似相溶”的规 律。 在溶液中,极性相似的物质相趋向。 这张纸片之所以如 此“倔犟”,是因为: 铅笔把石墨涂在纸上, 而石墨是非极性的; 另一面,纸的纤维是 C2H6 / H2O 极性分子构成的。
当浓度增加到液面形成 表面活性剂的单分子膜时 (10-3-10-5),表面张力降 到最低点。
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只有稍大于CMC时
才能发挥最大作用。
当表面活性剂Βιβλιοθήκη 浓度超过CMC时,它 们的亲油基受水分子的排斥而相互聚在一 起,形成团状结构,称胶束。
胶束内部是亲油的,可提高非水熔性的 物质溶解度——胶束增熔。
W/O O/W
把固体微粒分散于溶剂中的作用称分散 作用。表面活性剂的分散作用与乳化作用 相似。
③ 起泡 消泡作用: 不溶性气体分散于液体或固体中形成的 分散系—气泡。 表面活性剂可以使气泡稳定存在。如果 能把起泡剂替换出来,就可以消泡。
④ 洗涤作用。 表面活性剂的洗涤 作用是润湿、渗透、 乳化、分散的综合结 果。
工业用表面活性剂的HLB值
防水乳剂
湿润剂 家庭洗涤剂 雪花膏 水性乳胶漆 磺胺软膏 切削油
9--11
12--15 13 3--7 14—16 5 10
抗静电剂
干洗剂 金属净洗剂 液体手用皂 维生素油 青霉素软膏 防锈剂
20--30
3--4 11--13 14 10--17 8 4
表面活性剂的基本作用
―分子的极性”是分子层次上最 基本的结构特征之一,也是普通化 学中最重要的基本概念。依此可以 说明物质的许多性质:电性能、溶 解性、表面活性、减磨性、黏结性、 机械性能等等。 此处我们把它作为一个独立的话 题讨论,意在提倡一种融会贯通的 学习方法。
润滑油(润滑脂)的防锈作用
防锈剂是一种表面活性剂。 它的极性基吸附于金属件上,而油性基 则在在摩擦件中间形成油膜。把固体摩擦 变为液体摩擦,起到减磨作用。
黏结剂的作用也有类似的模型
黏结剂也是依据分子的极性产生作用的。
极性材料要使用极性黏结剂,非极性材
料要使用非极性黏结剂。
黏结剂多是高分子材料。
高聚物分子中的极性基团 高聚物分子的极性是指链节中存在着 极性基团,使整个分子呈极性。 如,聚乙烯和聚氯乙烯 : — CH — CH — ( ) n — CH — CH — ( ) 2 2 n Cl Cl 在尼龙6中有氨基和羰基:
ABS:
涤纶:
尼龙66:
高分子的极性基团对高聚物性质的影响
机械性能:分子间力大,机械强度就大。
大分子的极性基团可以增强
分子间力。 电性能:高聚物无电子、离子,多是绝 缘体。但极性基团在电场中会 周期性取向,产生位移电流, 使其具有导电性。
溶解性:符合“相似相溶”原理。但不
同 于低分子,其溶解过程可分为 溶胀:溶剂分子进入高分子链中,使高 溶胀、溶解两步: 分子链间距增大,体积膨胀; 溶解:高分子链间距离继续扩大,直至 高分子链彼此分离而进入溶剂。 极性基团的数量对溶解性有大影响。
回 放
分子的极性怎样左右物质的行为?
分子的极性源于键
的极性;键的极性决
定于成键原子间电子
云的分布。
正、负电荷中心重合的分子是非极性分子; 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的分子是极性分子。
非极性键构成的分子,必是非极性分子。
极性键构成的分子: 双原子分子—分子和键的极性相一致;
回 放
多原子分子— 分子空间结构对称,非极性分子; 分子空间结构不对称,极性分子。
常表示为:
极性基 非极性基 (亲水基 ) (亲油基)
如:十二烷基磺酸钠 这类物质称表面活性剂,具有广泛用途。
表面活性剂的最重要作用是能降低表 面张力。
两根火柴被表面张力拉在一起,又于表 面张力的降低而分开。 什么是表面张力?
物体表面层分子
便受到一种向内的
力。欲使表面积增
大,就必须做功。
此功即表面张力。
符号:σ, 单位:N· m-1。
当溶液中溶有双亲分 子时,其极性基指向 水,非极性基指向气。
由于水与亲油基的 排斥使表面活性剂在表面形成单分子膜。 这种斥力降低了水的收缩力,即降低了 表面张力。 表面活性剂具有降低表面张力的功能, 这种性质称表面活性。
表面活性剂的性质 ⑴ 临界胶束浓度(CMC):
溶液里发生了如下的反应:
2KBr+Cl2→Br2+2KCl 虽然水溶液里还有KBr: Br–+Br2→Br3– Br2还是进入了CCl4。这 表明Br2在CCl4中溶解度 比Br–大得多。 I2也是如此。
I2—CCl4 Cl2—KBr
某些物质的表面活性 有一类物质,结构上由不对称的两部 分(极性和非极性)组成(又称双亲化合 物):
① 润湿 渗透作用; 不同的界面间表面张力不同。表面活 性剂降低表面张力便可以提高润湿作用。
由于润湿作用的增强,使渗透作用也 得以提高。
② 乳化 分散作用: 在不互溶的油-水间,由于表面活性剂 的加入,可以使系统成 为乳状分散系。
乳液有两种: 油包水(W/O)—水是分散质; 水包油(O/W)—油是分散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