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人人都享有人格尊严权导学案

第四课人人都享有人格尊严权导学案
第四课人人都享有人格尊严权导学案

学习重点:人人享有尊严权,法律维护我们的名誉权 自主探究(填一填,记一记) 一、知识填空

1. 人格尊严权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

)两个方面。

2. 人格尊严权具体体现为 _________ 、 __________ 、__

3. 名誉是

2、阅读教材p36页,

(1)、品行优良者就一定会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吗?

(2)面对不公正的评价你该怎么办?

学习目标( 1、 知道人格尊严的含义与具体内容 2、 知道侵犯人格尊严权的后果 1、 了解名誉的含义和作用 2、 知道名誉权的含义和主要表现 3、 举例说明侵害公民名誉权行为的后果

第四课人人都享有人格尊严权 导学案

读一读)

4. 名誉权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表现为(

5. 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名誉权不受侵害,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 _ 侮辱行为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诽谤行为有:

。良好名誉首先取决于 他

人。

)。

一人格尊严不可辱 二维护名誉是我们的权利

1、 人格尊严的含义

2、 人格尊严权的具体内容有那些?

1、 名誉的含义及其作用分别是什么

2、 什么是名誉权?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

3、 侵害公民名誉权行为有哪些?这些行为会带来什么后果

二、学习提纲

(请把提纲写在课文相应地方)

合作探究(议一议,写一写)

1留学与英国的一个中国高材生毕业后到各大公司求职,均通过了各种测试,但最后都遭到了拒 绝。原

因是在于她的信用记录曾有三次公交车套票记录。 请你谈谈对此事的认识?

.这一权利表现为

等。

3、阅读教材P38页材料和漫画,回答: (1)对此你有什么看法?理由是什么?

)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类似的现象?把有关内容填入下表

课堂巩固训练

1.

人格权中的核心权利是( )

A.肖像权 B .人格尊严权 C .人身自由权 D .荣誉权

2 .我国宪法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

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这说明( )

①我国法律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

②人格尊严权在公民的人格权中居于首要地位③人格尊严不

可辱④侵犯他人的人格尊严权,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A.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3 ?滨江一中高二学生林强想竞选学校学生会主席,但他的“威望”不及何辉同学,为了竞选成 功,他道听途说,

添油加醋,捏造事实背后中伤、诋毁何辉,林强的行为侵犯了何辉的(

A.政治权利和自由 B 荣誉权

4 .良好的名誉首先取决于个人的(

A.地位身份

B ?良好表现

C

5 ?人格尊严权集中体现为(

①生命健康权 ②自由权 ③名誉权 ④肖像权 ⑤姓名权 ⑥隐私权

A.①④⑤⑥

D .①③④⑤

c .③④⑤⑥ D .②③⑤⑥

6 .小马为了表示对你的不满,当着你和其他同学的面,撕毁你的照片,并扔在地上乱踩。小马 的行为(

A.是合法行为B 、侵犯了他人的名誉权 C .侵犯了他人的肖像权 D .侵犯了他人的姓名权

7 ?名誉权主要表现为(

①名誉获得权

②名誉利益支配权

.隐私权 D .名誉权

学历 D .学业成绩

③名誉维护权 ④名誉收益权

A .②③

B .①②

C 8 .侵犯公民名誉权的表现有

①?公然辱骂他人

③.往他人身上泼脏东西

A .①②③

B .①②

二、简答题

某校女生张某、李某去某百货商场购物,商场保安怀疑她俩偷了化妆品, 便对她俩进行责问、

盘查、搜包,但未发现“赃物”。继而又要搜身,这生提出反对。但保安仍然将两名女生非法扣 留达两个小时。事后,两名女生向人民法院状告该商场侵权。法院经审理,判决该商场向两名女 生赔礼道歉,恢复名誉,消除影响,并向两名女生付精神损失抚慰金

1 .商场保安的行为侵犯了两名女生的哪些权利 ? _______

2 .法院的判决说明了什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你从这一事件中受到了什么启示 ?

三、论述题

小智因皮肤黝黑,有同学给他起了个“黑炭头”的外号,并且在同学中散播。其他同学一见到 小智都叫他“黑炭头”,小智的心里很不好受。

1 ?该同学的这一做法侵犯了小智的什么权利 ?

2 .如果你是小智面对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

课后作业

1、 林浩被授予“抗震救灾英雄少年”称号,表明他依法享有( )

A.姓名权

B. 名誉权

C. 荣誉权

D. 人身权

2、 某镇张某家门锁被撬,柜中 500元不翼而飞,柜前留下一个脚印。张某怀疑是邻居中学生小赵 所为。众目睽

睽之下,张某把小赵找来,责令他踩脚印。小赵无奈,边哭边踩脚印。张某经比较 后认定小赵就是贼。6天之后小偷自首。小赵愤然走上法庭…张某的行为侵犯了小赵的(

A.生命健康权

B.肖像权

C. 名誉权

D. 荣誉权

3、 小明腿部患有残疾,同学小张老是嘲笑他,还给他取了个绰号叫“跛子明”。小张的行为侵犯 了小明的( )

A 荣誉权 B

、名誉权

C

、姓名权

D 、生命健康权

4、 某学校一学生寝室丢失了物品,老师怀疑是本学校的 学生所为,经过调查在毫无结果的情况下,

让同学在班级投票“选小偷”。这种做发(

A 保护了同学的财产所有权

B 、能够迅速有效地解决问题

C 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权

D 、是同违法行为作斗争的手段

5、众目睽睽之下,在自己的班级的教室里,徐艳被同班

4名女生拳打脚踢,继而又被拽进女厕所

.③④ D.①④ ( )

②?无中生有,捏造事实在背后中伤他人 ④?大庭广众之下讽刺、嘲笑、挖苦别人

C .①②③④ D. ①④

4000 元。

“教训”了近2个小时,被打了几十个耳光,还磕了4个头。这份屈辱如今深深地烙在徐艳的心

头,成为她挥之不去的阴影。“我不想读书了,再也不上学了。”女儿的哭喊刺痛了妈妈的心。这是发生在镇江技师学院的一则校园暴力事件。

①这4名女生侵犯了徐艳的哪些权利?

②如果你是徐艳的好朋友,你准备怎样帮助徐艳走出阴影?

6、小张和小林是同班同学,有一天小林自修课吵,被小张记下后受到老师的批评。于是小林怀恨在心,想寻机报复。碍于面子他既不敢和小张正面吵,又怕打架受处分,终于想了一个操作简单的万全之策:在网上臭骂小张。小林骂的解气,越骂越过瘾,可第二天小张难过了,面对同学们的指指点点,他是有口难辩,心灵受到很大的伤害,最终请病假在家休息。小林还得意的说:“我君子动口不动手,骂死了也不犯法。”

讨论:小林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精品】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 第四课 臧戏(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六年级(下)第四课臧戏 学习目标: 1、读读记记“脱缰、咆哮、吞噬、发誓、恐怖、婀娜、雄浑、优哉游哉、哄堂大笑、能歌善舞、赞叹不已、开山鼻祖、青面獠牙、别无所求、随心所欲”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悟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3、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学习重点: 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悟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学习难点: 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学习准备: 搜集关于藏戏的图片、音乐、文字资料;搜集感兴趣的其他剧种的资料。 我能行:

一、把词语补充完整。 哄()大笑两面三()()心所欲()哉悠哉 二、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歌声()的容貌 ()的舞姿()的江水 三、按要求改写句子。 1、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换一种说法) 2、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换一种说法) 3、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缩句) 四、摘抄课文中你印象深刻的词语或句子。 [来源:Z§xx§https://www.360docs.net/doc/7e11346705.html,] 五、根据原文回答问题。

1、哪儿到哪儿写的是藏戏的形成?哪儿到哪儿写的是藏戏的特色? 2、回顾全文,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3、有感情朗读,感悟一下本文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 4、“唐东杰布在山南琼结,认识了能歌善舞的七位兄妹……走到另一个架桥工地。”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来源:学+科+网Z+X+X+K] 参考答案

一、哄(堂)大笑两面三(刀)(随)心所欲(优)哉悠哉 二、(优美)的歌声(俊俏)的容貌(婀娜)的舞姿(咆哮)的江水 三、1、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 2、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 3、唐东杰布留下了铁索桥。 四、略 五、1、第4—7自然段介绍藏戏的形成;第8—20自然段介绍藏戏的特点。 2、从内容看,本文侧重介绍藏戏的形成及艺术特色;从表达顺序看,本文以事物的不同方面为序;从表达的方法看,本文主要采用*喻、反问、象征、夸张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从结构上看,本文采用了总分总的写法,使文章更有层次感,更完整。 3、表现出藏戏的特色、对拥有藏戏感到自豪。[来源:学科网ZXXK] 4、这句话表达出对那些献出爱心的人们的赞美。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03

鸡西市第四中学2012—2013年度上学期初三政治导学案 第二课第一框题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 备制人:李吉媛复核人:使用时间:2012年9月10 日编号:03 【课型】预展课 【授课模式】目标导航双主高效 【学习目标】了解人格尊严权的含义及内容,找出侵犯名誉权的主要表现并识记;能够判断出侵犯权利的行为,并能够维护自己的名誉和形象,学会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 【重难点】重点:侵犯名誉权的行为及表现。 难点: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 【学习活动安排】 新闻播报----搜集新闻材料时,要抓住新闻中的时间、特定的地点、特定的人物和特定的事件,注意多关心热点新闻,更要注意新闻的时效性、真实性、准确性。 目标展示----注意目标的解读,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自主学习----自主学习要仔细阅读课本相对应的部分,然后根据自学问题,找到关健词和句子,并组织答案。(参照教材P12——P16) 1.什么是人格尊严权。 2.人格尊严权的具体体现。 3.什么是名誉权。 4.良好的名誉取决于什么?

5.名誉权的主要表现: 对个人: 6.侵犯名誉权的危害: 对社会: 轻者: 7.侵犯名誉权的后果: 严重: 合作探究-----合作探究要运用自主学习中的的知识处理,解决生活中的困惑,注意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并开展小组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1. 侵犯名誉权的行为及具体表现: 2.八年级学生小光想竞选校学生会主席,但他的威望不及小超。为了

竞选成功,他道听途说,添油加醋,捏造事实中伤、诋毁小超。(1)小光的行为侵犯了小超的什么权利? (2)你是怎么判断出来的? 3. 某校八年级的学生邓某与张某同住一间寝室。一天早上,邓某起床后,找不到自己的手表,便认为是张某偷了。为了找回自己的手表,邓某强行搜查了张某的身体和皮包,结果还是没找到。早餐过后,邓某在教室向全班同学说张某是小偷,给张某造成了很大的精神压力。当天下午,邓某在自己的书桌中找到了自己的手表。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 (1)邓某侵犯了张某的哪些权利? (2)如果你是张某,你将如何处理此事? 中考链接能力提升-----整理本节课的思路,运用已学知识进行练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导学案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导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人格尊严和名誉权的内容,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荣誉权;明确公民不得侵犯他人的名誉权。 水平目标:提升分辨是非的水平,能够准确区分哪些是侵犯公民人格尊严权、荣誉权的行为。提升依法维权水平。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懂得珍惜自己的名誉,维护自己的尊严,增强自尊心。懂得尊重他人,维护他人的名誉,增强依法维权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多媒体表现材料:广州白云机场有一个乞丐在行乞时,又一个乘客鄙夷地将施舍的钱物用力地人在乞丐的脸上,该乞丐不满这种施舍态度,认为有伤他的自尊,他说:宁可饿死、冻死也不需要这种施舍,根据这件事,很多网友发表了评论。请你以“乞丐有尊严吗?”参与讨论。 教师小结:你能够不去施舍,但你绝不能因为施舍了别人钱物就有权利去侮辱别人的尊严。哪怕他仅仅一个乞丐,哪怕他在伸出乞讨的双手时已经轻贱了自己的人格与尊严,但是你,作为一个旁人,均无权所以而雪上加霜,去侵犯他仅剩下的一点人格尊严。 二、学案引导自主学习 1、人格尊严权的含义:任何人都有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尊重的权利,这就是人格尊严权,表现为自尊和他尊两个方面。 2、人格尊严权的具体体现体现为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3、名誉的含义:人的名誉是对特定人的品德、才干、信誉等方面的客观社会评价,这些社会评价综合起来构成一个人的名誉,名誉权集中体现了人格尊言。 4、名誉的作用:客观公正的社会评价能够使我们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有良好名誉者不但能够获得更多的社会尊重,还能够获得经济利益。 5、法律确认名誉权的必要性:良好的名誉首先取决于个人的良好表现,但是人的名誉权常常会受到侵害。侵害名誉的行为不但践踏了他人的人格尊严,而且混淆是非、颠倒黑白、破坏社会道德、危害社会秩序。所以各国法律毫无例外赋予公民保护自己名誉的权利。 6、名誉权主要表现为名誉利益支配权和名誉维护权。我们有权利用自己的良好声誉获得更多利益;有权维护自己的名誉免遭不正当的贬低;有权在名誉侵害时,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7、侵害名誉权的形式和后果形式: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侮辱或诽谤他人,侮辱表现为公然谩他人,大庭广众下讽刺、嘲笑、挖苦他人,往他人身上泼赃物等;诽谤表现为无中生有,捏造事实中伤他人等。后果:侵权轻者则受到舆论的谴责,严重的要承担法律责任。 三、聚焦主题合作探究 探究一:人格尊严不可辱 活动一:不食嗟来之食春秋时齐国连年灾荒,有个叫黔敖的富户在路边设了一个粥摊来周济逃荒的穷人。一天,黔敖看见一个人用袖子蒙着脸,拖着鞋子,没精打采的走过来,就高声喊道:“喂,来吃粥。”来人抬眼看着黔敖说:“我因为不吃嗟来之食才落到这样的地步。”说完他辞谢了黔敖又向前走了,终于饿死在路边。 【小组讨论】1、谈谈你如何看待“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的这种行为? 2、材料说明什么道理? 【归纳】尊严,通常与人格的尊重相联,以相互间的尊重为前提。尊严,是人的一种情感需要,不容冒犯。拥有尊严的人,是做人有原则的人,是有骨气的人。他不因饥饿而食嗟来之食,不因

侵犯人格尊严权案例

侵犯人格尊严权案例 案情回顾: 近日,浦东新区法院对该案作出一审判决,李先生应向陈小姐书面赔礼道歉(内容须经法院审查),并赔偿陈小姐精神损害抚慰金3 万元,这也是上海首例侵犯贞操权案。 “老公”竟是有妇之夫 2013年9月,双方感情急剧升温,两人频繁约会,在微信中亲 昵地互称“老公”、“老婆”。面对李先生的热烈追求,陈小姐一 直认为他是一个处于单身状态、无人照顾的单身汉。不久,李先生 邀请陈小姐去新加坡,提前熟悉他的事业,期间双方发生了性关系。此后李先生又承诺会给陈小姐一个惊天动地的求婚。之后,双方多 次发生性关系。 2013年12月开始,李先生逐渐疏远李小姐,表示要中断恋爱关系。今年2月3日,由于无法联系到李先生,陈小姐便撬门进入他 位于金桥的家,正好撞到李先生及其妻子从斯里兰卡度假归来。陈 小姐这才知道,李先生已在2013年1月结婚,而且之前他已经离过 一次婚了。此时,陈小姐如梦初醒。 状告侵犯贞操权、健康权 今年3月26日,陈小姐以李先生采取欺骗手段侵犯其贞操权和 健康权为由向浦东新区法院提起诉讼。 李先生的委托代理人辩解,陈小姐所述无事实与法律依据,不予认可。李先生确实追求过陈小姐,但是双方未建立恋爱关系,也没 有发生性关系。 在审理中,法院要求李先生本人到庭陈述相关事实,但其未出庭。 索赔医疗费未获支持

法院审理后认为,所谓贞操是指男女性纯洁的良好品行,其主要表现为性的不可侵犯性,以使民事主体保持自己性的纯洁性。而贞 操权作为一种独立的以人的性自由、性安全、性纯洁为特定内容的 人格权,应当由法律予以保护。根据侵权责任法规定,行为人因过 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而侵害贞操权可能会导 致受害人身体、健康、自由和名誉等方面的损害,上述损害在行为 人具有过错的情况下应当予以赔偿。 本案中,李先生隐瞒已婚的事实,并以结婚为目的与陈小姐交往,诱使女方与其发生性关系,显然已侵犯陈小姐的贞操权。现陈小姐 要求被告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符合法律规定,予以支持。然而,陈小姐主张的精神损害抚慰金50万元过高,法院根据本 案事实酌定为3万元。 对于陈小姐关于相关医疗费用的诉求,鉴于提供的证据不能证明其支出的医疗费与李先生的侵害行为存在因果关系,所以要求李先 生就此赔偿的诉请,不予支持。 在审理过程中,法院曾多次联系李先生,要求对方到庭陈述相关案件事实,但李先生始终拒绝到场,法院也就此认定其应当承担相 应的法律后果。综上,法院依法作出上述一审判决。 法院判决: (诉辩部分及事实查明部分因涉及隐私省略) 根据侵权责任法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而侵害贞操权可能会导致受害人身体、健康、自由和 名誉等方面的损害,上述损害在行为人具有过错的情况下应当予以 赔偿。对于是否侵犯贞操权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衡量,包括存 在贞操权被侵害的事实;侵害行为具有违法性;侵害行为与损害事实 具有因果关系,行为人主观上具有过错等。本案中,被告隐瞒了已 婚的事实,以结婚为目的与原告交往,诱使原告与其发生性关系, 显然已侵犯原告的贞操权。原告要求被告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害 抚慰金,符合法律规定,本院予以支持。但是,原告主张精神损害 抚慰金500,000元过高,本院根据本案事实酌情确定为30,000元。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 一、单项选择题 1.同学们对下面漫画中违反班级规定的处罚方式,有不同的看法。你认为正确的看法应该是( ) A.这种规定的出发点是好的,应该接受 B.这是一种侵犯学生人格尊严的规定 C.这种规定可促进学生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D.这种处罚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 2.我国宪法明文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这说明( ) ①我国法律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 ②人格尊严权在公民的所有权利中居于首要地位 ③人格尊严不可辱 ④侵犯他人的人格尊严权,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3.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可辱。下列行为不属于侵犯人格尊严的是( ) A.小华眼睛高度近视,戴着眼镜,同学们便喊他“四眼”加以取笑 B.小陈上网聊天,假冒他人姓名,在网上辱骂同班同学 C.小超攀爬围栏的照片被公布在网上 D.小红母亲了解小红思想动向的方法是经常跟小红沟通,有时也会瞒着小红查看她与同学之间的书信

4.2011年6月6日《京华时报》报道:公安大学刑事科学技术系系主任罗女士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和女贪官扯上关系。因为和辽宁女贪官罗亚平重名重姓,媒体报道罗亚平的恶劣行径时配上了罗女士的照片,给罗女士带来了很大的烦扰。罗女士遂将陕西《三秦都市报》告上法院。对罗女士起诉陕西《三秦都市报》的原因认识正确的是( ) ①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名誉权不受侵犯 ②公民要勇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③有助于提升个人的知名度,获得经济利益 ④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他人的人格尊严权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5.据2011年5月19日的《珠江晚报》报道,北师大珠海分校保卫中心将开学来抓获的12名小偷照片汇集并印刷成海报,在学校宣传栏及学生宿舍张贴。近日,“小偷海报”被人翻拍后放到了微博上,随即引发网友热议。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保卫中心的做法侵犯了小偷的人格尊严权 B.这些小偷的行为是违法行为,应该受到这种处罚 C.保卫中心的做法是敢于同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的表现 D.保卫中心的做法是正确的,可以告诫人们不要违法犯罪 6.老师在班会上批评中学生刘某成绩差,比猪还笨。刘某大声申辩:“士可杀不可辱!”老师又以不服教育为由,罚刘某面壁而站。对此,

人格尊严权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人格尊严权以及名誉权的具体内容;明确侵犯名誉权以及人格尊严权的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学会运用法维护自己的人格权利。 能力目标: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和对生活实例及现象的剖析,提高、辨析侵犯他人名誉权的行为,在体验、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依法维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珍爱自己的名誉、尊严,同时尊重和维护他人的人格尊严,依法行使人格尊严权。 教学重点: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法律维护我们的名誉权。 教学难点:侵害名誉权的表现,依法维护人格尊严权和名誉权。 情景导入 故事:学生表演 师:上课 生:老师好 师:怎么还有一个同学没有来 甲:老师,我100块钱不见了,刚才去外面找了很久都没有找到。 师:你钱放哪里不见了。 甲:我钱夹在书本里的,去上了个厕所就回来就不见了 丙:老师,肯定被乙拿去了。我看他刚才翻过他的书呢 乙:不要乱说,我是看作业本答案呢,没有看到钱,再说丁刚才也翻过这个作业本呢。。 甲:对对对,甲平常经常翻我的作业,肯定是他,看到钱就拿走了。 顿时,周围的同学议论纷纷,指指点点。 乙:急忙说:我没有拿,你们别乱说。 在他们争吵的过程中,甲也一直在翻看自己的衣服裤子口袋。突然,他摸到上衣口袋里有样东西,拿出来一看:啊,找到了找到了。原来放在这里呢。甲尴尬地笑了。 新课教学 师:很遗憾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大家对刚才这件事情怎么看。 甲:我不应该没找仔细就怀疑别人 乙:他们冤枉我,我很难过 师: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我们怀疑是小偷。不仅在情感上伤害了他。在法律上,这其实是侵犯了他的什么权利。 名誉权(板书) 师:什么是名誉权?你们凭什么说甲侵犯了乙的名誉权 生:名誉权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 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名誉权不受侵害,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侮辱和诽谤他人。侵害他人的名誉权主要就是两类:侮辱、诽谤。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第四单元导学案设计含答案

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导学案 一、单元学习目标 1.阅读浅显的文艺论文,把握核心概念,理清概念间的关系,理解作者观点。 2.梳理文章的论述思路,学习辩证分析问题的方法,提升思维品质。 3.发现疑难问题,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拓展阅读相关资料,有自己的见解。 4.学习文中介绍的读书和鉴赏方法,迁移运用,提高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获得读书的乐趣。 学习重点: 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理解作者观点。 学习难点: 激发学生对读书的兴趣和思辨能力,培养审美情趣,提升思维品质。 学法指导: 预习法、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比较阅读法 课时安排:5课时 二、单元导航 作者简介:1.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1621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此后居家著书。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随笔》是其文学方面的主要著作,开创了英国随笔这一特有体裁。 2.马南邨(1912—1966)邓拓的笔名,当代作家、杂文家、历史学家、著名新闻工作者,福建闽侯人。主要著作有:文论集《论中国历史的几个问题》、杂文集《燕山夜话》、《三家村札记》以及《邓拓散文》、《邓拓诗选》等。 3.李可染(1907—1989),江苏徐州人。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诗人,画家齐白石的弟子。李可染自幼即喜绘画,13岁时学画山水。43岁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49岁为变革山水画,行程数万里旅行写生,晚年用笔趋于老辣,擅长画山水、人物,尤其擅长画牛。 4.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安徽桐城人。朱光潜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也是第一个在中国广泛介绍西方美学的人。他以自己深湛的研究沟通了西方美学和中国传统美学,沟通了旧的唯心主义美学和马克思主义美学,沟通了“五四”以来中国现代美学和当代美学。他是中国美学史上一座横跨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是我国现当代最负盛名并赢得崇高国际声誉的美学大师。

4.1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

哈哈,他是差生! 教学课题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 主备人 周煜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1 总课时数 上课日期 二次备课审批人 二次备课审批时间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珍爱自己的名誉、维护自己的尊严,能自觉地尊重他人,承担维护他人人格的义务。 知识目标:了解人格尊严和名誉权的内容,明确法律保护人格尊严和名誉权。 能力目标:提高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和他人人格尊严和名誉权的能力。 学习重点 人人享有尊严权,法律维护我们的名誉权 学习难点 我们享有法律规定的名誉权的同时要履行维护他人名誉 权的义务 教学准备 学习过程 二、温故互查:(5分钟) 公民行使健康权有哪些方式? 三、新课导入: 我们每个人都有人格和尊严,任何人,无论其年长还是年幼,聪慧还是愚钝、富有还是贫穷,也无论其是高官还是平民,是自由人还是在押犯,都享有人格尊严的权利,这也是我们这节课要一起探讨的问题: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 四、学习探究: (一)、设问导读: 1、阅读教材第一目内容“人格尊严不可辱”,合作探究以下问题: (1)人格尊严权的含义、表现、地位、内容分别是什么? (2)侵犯人格尊严权要承担什么责任? 2、阅读教材第二目内容“维护名誉是我们的权力”,合作探究以下问题: (1)什么是名誉?享有好的名誉的意义是什么? (2)良好的名誉取决于什么? (2)什么是名誉权,名誉权的主要表现? (3)侵犯他人名誉权的表现及后果、危害分别是什么? 设计理由:以问题的形式细化教材,以问题引领学生的学习。 使用说明:学生自己完成,教师帮助学困生的学习。师生共同整理知识点,记忆本节课的知识点。 (二)、自学检测 【2014?武汉】18.被他人起了侮辱性绰号后,殷某心里很不好受。起侮辱性绰号的行为侵犯了殷某的【A 】 A .人格尊严权 B .生命健康权 C .人身自由 D .隐私权 【2014?泉州】17.下列行为属于侵犯他人人格尊严权的有( D ) ①故意给别人起不雅的绰号 ②犯罪嫌疑人的照片被印在通缉令上 ③商场保安强行检查顾客的背包 ④医院未经患者同意将其姓名和病情发布在网上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14?丽水】16.秦志晖(网名“秦火火”),在网络上造谣生事,诽谤全国残联主席张海迪等社会名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2014年4月,法院以诽谤罪、寻衅滋事罪判处秦志晖有期徒刑三年。这说明【 A 】 ①公民要学会依法自律 ②法律维护公民的人格尊严 ③网络上没有言论自由 ④法律对名人实施特殊保护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014?临沂】23.漫画《校园“冷暴力”》提醒我们【A 】 ①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 不能因成绩差而嘲笑别人 ②嘲笑别人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 ③嘲笑别人是侵犯他人的人格尊严的行为 ④嘲笑别人是犯罪行为,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⑤嘲笑别人能激发人的进取心,促使该同学 奋发向上,值得提倡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⑤ D .③④⑤ 【2014?潍坊】7.近来,一份有关学习外号的详细名单在微博、微信上疯传。根据成绩排名、学习状况、个人风格,同学们被称呼为学魔、学神、学霸、学民、学弱、学渣、学残等。对此,你想对同学们说的是 【A 】 ①这种行为侵犯了他人的人格尊严权 ②这样做能激励我们努力学习,更好地履行

初中政治知识点总结:人格尊严权

初中政治知识点总结:人格尊严权 1、人格尊严权:(1)含义:公民的名誉和作为一个人应当受到他人最起码尊重的权利。 (2)具体包含:肖像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 2、肖像权:(1)含义:肖像是肖像人的人格标志。肖像权包括肖像制作权、使用权和获酬权。 (2)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肖像权。 (3)侵犯肖像权的表现:①未经本人同意,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②恶意损毁、玷污、丑化公民的肖像;③利用公民肖像进行人身攻击。 3、姓名权:(1)含义:公民依法享有决定、使用、变更姓名,并且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 姓名包括正式姓名、笔名、艺名等 (2)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姓名权。 (3)侵犯姓名权的表现:干涉他人行使姓名权,盗用、冒用他人姓名等。 4、荣誉权:(1)含义: (2)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荣誉权。禁止非法剥夺公民的荣誉称号、荣誉证书和奖章。 5、名誉权:(1)含义: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 (2)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名誉权。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的名誉。 (3)侵害名誉权的表现:①侮辱:公然谩骂他人,讽刺、嘲笑、挖苦他人,往他人身上泼脏物等;②诽谤:无中生有、捏造事实中伤他人等。 (4)后果:侵权者轻则受到舆论的谴责,严重的要承担法律责任。 6、隐私权: (1)含义:公民隐瞒不危害社会个人私事,未经本人允许不得将其公开的权利。 (2)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①我国法律规定,公民的隐私权不受侵犯。侵犯隐私权是违法行为。 ②尊重他人的隐私,是公民应有的道德品质,也是法律的要求。侵犯他人隐私,既要受到道德的谴责,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③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3)尊重他人隐私有何重要性: ①尊重他人的隐私,是公民应有的道德品质,也是必须遵循的公共准则。 ②我们只有尊重他人的隐私权,自己的隐私权才能受到他人的尊重。 ③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尊重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是建设文明社会的重要前提, 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 (4)如何维护未成年人的隐私权: ①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②父母、老师也要尊重未成年人的隐私权。未经本人允许,偷看未成年人的日记、信件,尽管可能是出于善意,但这是违法的,侵犯了未成年人的隐私权。 (5)青少年应如何依法维护自己的隐私权: ①当我们的隐私权受到侵害时,应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能忍气吞声,也不能非法报复。 ②要心平气和地告诉父母,未成年人也拥有自己的隐私权,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偷看日记、信件是违法的。 ③要多和父母交流沟通,让他们了解自己的思想动态,努力学习,不要让父母担心等。 7、青少年应如何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权:

八年历史下第4课导学案及习题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历史下第4课社会主义的确立导学案及习题答案 课型:展示反馈课执笔:邹平审核:政史地备课组时间:2012-02 学习目标 1. 知道过渡时期的含义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2.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内容及成效,标志和意义。 3.认识到应该为社会主义祖国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学习流程】 一、自学与交流:(10分钟) (一) 自学提示: 1、学生自学教材 2、重点: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3、问题: (一)1.1953年中国共产党公布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内容? 什么叫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是什么? 2.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3.“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和意义分别是什么? (二)个人默学课本(8分钟) (三)小组交流(2分钟)讨论—展示—交流 二、展示与质疑:展示问题⑴至(4) 三、归纳与点拨 教学反思: 四、检测与反馈: 1.1953年,中国共产党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这个过渡时期是指() A、1949年--1950年 B、1949年--1953年 C、1949年--1956年 D、1949年--1952年 2.第一个五年计划指出() A、集中力量发展军事工业 B、集中力量发展民用工业 C、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D、集中力量发展轻工业 3.20世纪50年代,我国“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A.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B.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C.变革生产资料私有制 D.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4.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于 ( ) A.解放战争时期 B.“一五”计划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新时期 5.三大改造的完成在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最突出的意义在于( ) A.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B.极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C.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基础 D.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6.随着工业化起步,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也迅速迈开了步子,这次改造的主要行业有() ①农业②手工业③资本主义工商业④官僚资本⑤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④ 7.中国共产党制定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在() A.1950年 B.1951年 C.1952年 D.1953年 8.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抗美援朝的胜利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9.阅读下列材料: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请完成: (1)上述材料的名称叫什么?公布于何年? (2)我国对农业的改造是通过什么道路? (3)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形式和方式是什么? 学习后记:

第四课 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权

第四课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权 力目标:提升使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和他人人格尊严和名誉权的水平。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珍爱自己的名誉、维护自己的尊严,能自觉地尊重他人,承担维护他人人格的义务。 一、情境导入,明确目标情境导入, 二、预习讨论自主学习 1.人格尊严权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这个权利表现为()与()两个方面。 2.人格尊严权具体体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名誉权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表现为________和_______。 4.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名誉权不受侵害,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________或_______他人。 三、展示交流合作探究 受? 探究二:阅读教材P37 页材料议一议:你对上述观点怎么看,为什么?你会采取大江的做法吗? 探究三:阅读教材P38 页材料和漫画,回答:(1)对此你有什么看法?理由是什么? (2)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类似的现象?把相关内容填入下表 侵害名誉权的行为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具体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造成的危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承担的后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检测反馈学以致用 1、小明腿部患有残疾,同学小张老是嘲笑他,还给他取了个绰号叫“跛子明”。小张的行为侵犯了小明的() A、荣誉权 B、名誉权 C、姓名权 D、生命健康权 2、某学校一学生寝室丢失了物品,老师怀疑是本学校的学生所为,经过调查在毫无结果的情况下,让同学在班级投票“选小偷”这种做发。() A、保护了同学的财产所有权 B、能够迅速有效地解决问题 C、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权 D、是同违法行为作斗争的手段 第二框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 1.知识目标:懂得姓名的作用,姓名权的含义和内容,侵害姓名权的表现形式与后果;懂得肖像的含义及作用,肖像权的内容,侵害肖像权的表现形式与后果。

2018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学案:第四单元第16课过秦论含答案

第16课过秦论 学习重点 1.积累文言词汇及文言知识,积累文中名句。2.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探究文中的叙议关系,了解作者对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的分析及情感。 文本名句 1.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2.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3.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4.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震四海。 5.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6.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7.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高,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而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8.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9.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合而响应,赢粮而景从。 10.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 文本导学 1.词语理解 (1)通假字 ①孝公既没.: ②合从.缔交,相举.为一: ③赢粮而景.从: ④百有.余年矣: (2)一词多义

①亡????? 追亡. 逐北,伏尸百万: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已困矣: 吞二周而亡. 诸侯: 河曲智叟亡.以应: ②利????? 因利. 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信臣精卒,陈利. 兵而谁何: 金就砺则利. : ③固?????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汝心之固. ,固不可彻: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 以怪之矣: (3)古今异义 ①以致..天下之士 古义: 今义: ②宽厚而爱人.. 古义: 今义: ③才能不及中人.. 古义: 今义: ④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古义: 今义:

人格尊严

人格尊严权 人格权中的核心权利 具体表现 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等 集中表现 名誉权 基本概念 何谓人格尊严权?立法和司法上并未有规定或解释,因为人格尊严本为抽象。民法学理上,有认为人格尊严是具有伦理性品格的权利,是主体对自己尊重和被他人尊重的统一,是对个人价值主客观评价的结合。也有认为人格尊严是一般人格权的内容之一,也是一般人格权的最重要内容,是指民事主体作为一个“人”所应有的最起码社会地位并且受到他人和社会的最基本尊重,是民事主体对自身价值的认识与其在社会上享有的最起码尊重的结合。这几种认识基本一致认为人格尊严具有基本性和主客观价值复合性。因此,判断自然人人格尊严是否受到侵害,不能仅考虑该自然人的主观自尊感受,更要从客观角度考虑其在通常社会范围内所享有的作为“人”之最基本尊重是否被贬损;如果是,则其人格尊严遭受侵害。 人格尊严权具体表现为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荣誉权。 人格尊严权集中表现为名誉权。 宪法规定 宪法对其的规定: 《宪法》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人格尊严是指与人身有密切联系的名誉、姓名、肖像权不容侵犯的权利。基本内容包括:(1)公民享有姓名权。公民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法律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2)公民享有肖像权。《民法通则》第100条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3)公民享有名誉权。名誉权是公民要求社会和他人对自己的人格尊严给予尊重的权利。(4)公民享有荣誉权。公民因对社会有所贡献而得到的荣誉称号、奖章、奖品、奖金等,任何人不得非法剥夺。(5)公民享有隐私权。隐私是公民个人生活中不想为外界所知的事,他人不得非法探听、传播公民的隐私。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教学设计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教学设计 严进艳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人格尊严和名誉权的内容,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荣誉权;明确公民不得侵犯他人的名誉权。 能力目标: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能够正确区分哪些是侵犯公民人格尊严权、荣誉权的行为。提高依法维权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懂得珍惜自己的名誉,维护自己的尊严,增强自尊心。懂得尊重他人,维护他人的名誉。增强依法维权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人人享有尊严权,法律维护我们的名誉权。 教学难点:我们享有法律规定的名誉权的同时要履行维护他人名誉权的义务。 三、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情感体验、合作探究法 课时: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人格尊严不可辱】 1、视频导入,引出话题 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社会主义国家,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我们同学们坐在教室里学习,你们的爸爸妈妈通过工作获得收入,老师生病打针吃药,分别享受到的是什么权力?(生答) 是的,国家宪法和法律保护公民的各项权力不受非法侵害,但是我们生活中仍存在这样一些不良现象和违法行为,(描述)广州白云机场有一乞丐在行乞时,有一个乘客鄙夷地将施舍的钱用力地扔在乞丐的脸上,该乞丐不满这种施舍态度,认为有伤他的自尊,他说:宁可饿死、冻死也不需要这种施舍。 多媒体播放视频“拾荒者”。 教师活动:提问引导学生,通过“乞丐有尊严吗?”“对待拾荒者的方式合法吗?”这两个个问题。让学生回答出: (1)说明人人都有尊严权,它不分地位高低、贵富贫贱、年龄大小;(人格尊严

权的含义及表现) (2)法律保护人格尊严权 (3)学会尊重自己,尊重他人。 【多媒体展示相关连接的内容,了解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 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师小结:1、人格尊严权的含义及具体表现 2、侮辱人格尊严权要承担法律责任 【维护名誉是我们的权利】 展示雷锋和光头强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问:我们在评价一个人的品行时,往往会用哪些词语来描述?(完成下列表格,并思考问题。) 处在这种评价中,而且,我们总是希望得到好的评价,如诚实、正直、善良、聪明等等,有了好的名誉,也就有了人的尊严,因为名誉集中体现了人格尊严。问题一:名誉对一个人会有什么影响?(可联系小故事:在日本打工的学生和卖瓜的小男孩:得出好的名誉能获得尊重和经济效益;坏的名誉使人寸步难行。) 小结:1、名誉的含义及良好名誉的影响 2、创设情境,落实重点 问题二:品行优良者一定会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吗?多媒体展示周某侵害黄某名誉权案例,请学生回答。 小结:2、名誉权的含义及表现 师生交流,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现象?(家长、老师语言不妥,同学之间歧视性侮辱性外号) 教师注意引导:外号有善意的、褒奖的,也有歧视性的、侮辱性的,我们谴责的是后者。为了收到好的效果,教师可以课前个别指导。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导学案+习题(含答案)

第四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导学案 一、知识储备,复习测评 1、唐朝以色彩艳丽、纹饰精美冠于全国的是() A、湘绣 B、蜀锦 C 海南岛锦 D、浙锦 2、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其中类雪似银称誉的是() A、越窑青瓷 B、邢窑白瓷 C、唐三彩 D、景德镇瓷器 3、唐朝时期改进和创制的新的生产工具有() A.水排、筒车 B.曲辕犁、筒车 C.灌钢法、提花机 D.翻车、提花机 4、唐朝时期陶瓷业高度发达,其中因造型美观,釉色绚丽,被誉为世界工艺的珍品,它是() A.越窑青瓷B.邢窑白瓷C.唐三彩D.彩陶 5、唐朝时诗人辈出,其中被称为诗仙的是() A、白居易 B、杜甫 C、李白 D、苏轼 6、唐朝书法家辈出,属于子端正劲美、雄浑敦厚的书法风格的是() A、颜真卿 B、柳公权 C、欧阳询 D、苏轼 二、明确目标,提出任务 学习目标: 1.掌握唐朝和日本的关系、遣唐史和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 2.鉴真和尚东渡日本的情况; 3.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三、自读文本,预习评价 1、日本派遣唐使的目的是什么?概括派遣唐使对于日本的影响。 2、鉴真东渡 ⑴时期:________时(2)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目的地:_________________ (4)重要贡献: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玄奘西游(1)时期:_________年间(2)出发地:_______________ (3)目的地:______________(4)游学地点:佛学最高学府——_____________ (5)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写成《_____________》,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1、唐朝对外交往为什么会频繁? 2、玄奘西游和鉴真东渡都体现了唐代密切、友好的中外交往关系,他们有哪些共同之处? 五、学习小结我的问题与收获:

6.2维护人格尊严权

6.2 维护人格尊严 1、人格尊严权包括哪些权?P37 人格尊严权包括:肖像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侵犯公民的这些权利,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赢(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侵犯肖像权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1)以赢(营)利目的使用公民肖像,侵权与否取决于是否取得本人同意;(2)虽未以盈(营)利为目的,但恶意使用公民肖像。如:丑化、故意损毁公民肖像和对公民肖像进行人身攻击。 注意:现实生活中的刑事侦查拍照,新闻摄影以及反映社会上不道德和违法行为的现场拍照等,从法律角度不能视为侵犯公民的肖像权。如某某同学翻越马路护栏行为被拍事件,不能视为侵犯他的肖像权。 名誉权——就是一个人的名声,是社会成员对某个公民的品德、声望、信誉等方面的评价。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名誉权,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的名誉。 荣誉权——是国家、社会、组织授予公民的一种美称或称号(是一种组织行为)。如:“三好学生”、“劳动模范”等, 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荣誉权,禁止非法剥夺公民的荣誉称号、荣誉证书和奖章。 姓名权—这是区别于其他公民的称号或代号。一般情况下,还包括公民的曾用名、别名、笔名等。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和假冒。 2、为什么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受法律特殊保护?P38 这是因为未成年分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人格尊严受到侵害,其精神健康将受到巨大的损伤。 3、如何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P39 当人格尊严受到侵害时,我们不能因为自己年纪尚小,害怕遭到报复而放弃应有的权利,要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同样,我们也要自觉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是一个文明的人所应具备的素质。

八年语文下第四单元导学案答案

八(下)年语文学案答案 17、的歌会 1.第一部分:山野对歌。第二部分:山路漫歌。第三部分:村寨传歌。 要点提示:2.重点分析:第二小节的结合课后练习二比较两种人物描写在写法上的不同。说说你更喜欢哪一种,及其原因。 文中的二小节,以工笔描绘为主,刻画细腻真实,作者的态度隐藏在字里行间。这段文字用一系列短句,如同一幅人物肖像:写面容、写牙齿、写衣饰,笔笔如在眼前,着色浓重、艳丽。 《边城》中对主人公翠翠的描写,中在描写人物的神韵气度,流露出作者强烈的情感倾向。为了写出人物在的精神风貌,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意在写出人物空灵动人的精神之美。因此这段文字显得飘忽灵秀。 这两段人物描写各有千秋,文中的二小节以写实为主,写出了人物的面目神态;课后练习二中的第二段侧重写虚,写出了人物的精神面貌。 5、第四段用很多笔墨写进城一路的景色,想一想路上的景色、小鸟的歌唱和“赶马女孩子的歌唱”有什么关系呢,你觉得作者这样写有什么意图? “赶马女孩子的歌唱”是这一段的主要容。但是作者并没有直奔主题来写这些容。首先是一种写实:确实有着如此美丽的风光,也有如此动人的赶马女孩,作者此时所做的只是据实而录——慢慢描绘,为读者画出了一幅充满自然情趣的山野风光,然后再在自然地写到女孩的歌唱。其次为“赶马女孩子的歌唱”创设了一个动人的场景。生花烂漫,山鸟齐唱,这又是何等的生机活泼,而生活在其间的女孩儿日日领略,潜移默化,在性格气质上早已渐渐沾染了如此美好的自然真趣。第三,山鸟或悠扬或朴质的鸣唱与干“赶马女孩的歌唱”交相应和,互为呼应,交织成一片动人的田园交响曲。 6、通过第五段学习场面描写。文章中的场面,一般是指情节发展过程中的某一时间和环境中,人物同人物相互发生关系而构成的生活画面,即“一个或多个人物,在某一境界中,占若干连续的时间而有所活动”。因此,场面描写是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动”的描写。它往往是叙述描写等方法的综合运用,是自然景色、社会环境等描写手段的集中表现。它要求通过人物的活动写出全场的气氛。它既有全场的鸟瞰也穿插有个别人或事的特写。 16的歌会2 1.踞和譬熹讳淳 2.xìng huì zuò 3.略4.略 5、(1)氛(2)矮(3)箍(4)习 6、D 7、D(A.应为“充满”;B.应为“选择组织”;C.删掉“培养和” 8、B 9、见景生情,即物起兴;提问对答;互嘲互赞。 10、细节描写、肖像描写。 11、工笔描绘,刻画细腻真实。如同一幅人物肖像:面容、牙齿、衣饰,栩栩如生,如在眼前 12、(.1)即物起兴(2)提问对答 17端午的鸭蛋1 2.解释下列词语。门楣:门框上的横木。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籍贯:祖居或个人出生的地方。城隍:迷信传说中指主管某个城的神。肃然: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曾经沧海难为水:经历过沧海,对别处的水就难以看上眼了。与有荣焉:因而也感到荣幸。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教学设计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人格尊严权及具体内容,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名誉权;明确侵害公民人格尊严和名誉的行为应承担法律责任;增强学生尊重、保护自己人格尊严和名誉的意识,引导学生尊重爱护他人的人格权。 能力目标: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是非辨别能力,能正确区分侵犯公民人格尊严权的具体行为表现;使学生关注自身尊严、关注他人人格尊严和名誉,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和他人的人格权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增强维护人格权的法律意识,懂得珍爱自己的名誉、维护自己的尊严、增强自尊心的同时,自觉承担维护他人人格尊严的义务,提高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公民人格权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人人享有尊严权,法律维护我们的名誉权。 教学难点:我们享有法律规定的名誉权的同时要履行维护他人名誉权的义务。教学方法:讲授法、阅读法、体验教学法、案例分析法。 导入新课: 广州白云机场有一乞丐在行乞时,有一个乘客鄙夷的将施舍的钱用力的扔在乞丐的脸上,该乞丐不满这种施舍态度,认为有伤他的自尊,他说:宁可饿死、冻死也不需要这种施舍。这件事被挂在了网上,许多网友发表了评论,为乞丐要尊严而喝彩,这说明人人都有人格尊严。今天我们学习第四课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的第一框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 一、人格尊严不可辱(板书) 活动:小光的案例分析 目的:通过对分析,使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有人格尊严,都有受人尊重的要求。要求:学生阅读材料(见教材34页),思考并回答问题: (1)小光父亲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2)班主任郭老师的行为侵害了小光的什么权利? (3)谈谈你对此事件的看法? (4)如果你是小光,会有什么感受? 教师指导,总结:人格尊严权是人格权中的核心权利,它是作为“人”应该享有的最起码的底线权利。在现代社会中,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尊重和权利,它集中体现为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人格尊严不可侮,侮辱者必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学生看“相关连接”的内容,了解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 二、维护名誉是我们的权利(板书) 1、公民享有名誉权的意义(板书) 导读P35有关信用审查制小字资料,边看边思考,用自己的话谈谈人格尊严权中的名誉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教师小结:人的名誉是对特定人的品德,才干,声望等方面的客观的社会评价,名誉集中体现了人格尊严。材料里是大家对市民信用信誉的评估,名誉越好,贷款越容易等。客观公正的社会评价,可以使我们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良好的名誉不但可以获得社会和他人更多的尊重,而且还可以获得经济利益。 2、公民的名誉权不受侵犯(板书) 活动:“大江作弊”案的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