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教案
主题班会教案之《青少年毒品依赖预防教育》教案

主题班会教案之《青少年毒品依赖预防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 了解毒品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危害- 培养学生拒绝毒品的意识和能力- 提高学生对毒品预防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二、教学内容1. 青少年毒品依赖的定义和特征2. 毒品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危害3. 常见的毒品种类和特点4. 如何拒绝毒品的策略和方法5. 毒品依赖预防教育的重要性和方式三、教学过程1. 导入- 利用图片或短视频引发学生对毒品问题的思考和讨论,激发研究兴趣。
2. 毒品依赖的定义和特征- 通过讲解和展示实例,介绍毒品依赖的定义和特征,让学生明确什么是毒品依赖,以及毒品依赖的表现形式。
3. 毒品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危害- 通过图片、视频和案例,向学生展示毒品对身体和心理的不良影响,让他们深刻认识到毒品的危害性。
4. 常见的毒品种类和特点- 介绍常见的毒品种类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各类毒品的形态、危害程度和常见特征,增强他们对毒品的辨识能力。
5. 如何拒绝毒品的策略和方法- 分析学生可能面对的拒绝情境,提供一些实用的策略和方法,如言辞坚决、找借口、寻求帮助等,帮助学生学会拒绝毒品的正确方式。
6. 毒品依赖预防教育的重要性和方式- 强调毒品依赖预防教育的重要性,并介绍常见的教育方式,如课堂教学、家庭教育、社会宣传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推广毒品预防教育活动。
7. 总结与反思- 辅导学生总结本次主题班会的研究收获,反思自己的观念是否有所转变,以及对毒品依赖预防教育的态度和行动计划等。
四、教学评估1. 提问- 针对教学内容进行提问,检查学生对毒品依赖预防教育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案例分析- 呈现一些毒品依赖的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评估他们对毒品依赖预防教育的应用能力。
3. 学生自评- 让学生对自己的研究效果进行自我评估,反思自己在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改进的方向。
五、教学资源- 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 案例资料和实例展示- 毒品预防教育宣传资料六、教学反思本次主题班会教案以教育青少年毒品依赖预防为主题,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旨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毒品的危害,提高他们拒绝毒品的意识和能力。
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禁毒教案一 为什么要禁毒

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高中)教案第一课为什么要禁毒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禁毒工作的严峻形势,从而了解我国禁毒工作的重要性;2、让学生了解毒品与人生的发展,树立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意识;3、让学生了解禁毒与大家存在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意识。
二、教学手段:多媒体、图片、手机及网络等。
三、教学形式:学生网络搜索禁毒相关内容;讨论、交流、师生互动。
四、教学过程:1、在黑板上写出题目:为什么要禁毒?(教师讲解)列出数据:2018年6月26日,联合国最新发布的《世界毒品报告》指出,毒品市场正在扩大,可卡因和鸦片产量达到绝对纪录高点,在多个方面构成多重挑战。
因此,对全世界来说,禁毒形势都不容乐观!2、我国禁毒工作形势严峻数据:截至2017年底。
全国现有吸毒人员255.3万名(不含戒断三年未发现复吸人数、死亡人数和离境人数),同比增长1.9%,增幅较上一年下降5个百分点。
(1)中国毒品来源于境外输入和国内制造。
(2)合成毒品变异加快,新型毒品不断出现。
(3)贩毒手段更智能,互联网成贩毒人员交易平台。
(4)毒品不断更新换代,宣传力度不够或者不及时,很多人对毒品认识不足,容易上当受骗而吸毒。
(学生活动)根据大家收集的资料,请说说你所知道的毒品有哪些?你所了解的哪些场所容易有人吸毒?你所了解的毒品对人体有哪些危害?你所了解的有哪些人因为吸毒而导致其人生发生转变?(教师讲解)3、毒品与人生发展全世界每年有20万人死于吸毒,1000万人因吸毒失去劳动能力。
吸毒者的平均寿命比一般人短10--15年,25%的吸毒成瘾者会在开始吸毒10--20年后死亡。
吸海洛因的人平均可活时间为3--5年,体质差的不到一年就毙命。
案例:(1)柯震东吸毒(2)陈宇凡吸毒(3)宁财神吸毒影响与代价4、禁毒与你我息息相关世界三大人类公害:毒品、恐怖主义、艾滋病我们为什么要坚定地禁毒?因为禁毒是人类面对自身生存时的一坚决的选择,是人类的生本能与死本能之间的战争,是帮助人类的未来不被粉碎的重要使命。
青少年毒品预防 教案精编版

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教案——抵制毒品健康成长教学目标:1、通过案例分析,学生活动,让学生了解青少年吸毒的原因;2、让学生学会如何抵制毒品,用健康正确的观念引导自己健康成长。
教学重点:如何抵制毒品,健康成长。
教学方法:案例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过程:导入:案例一:2005年末,我国有超过100万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加上隐性吸毒者,估计中国实际存在的吸毒者有远超出这个数字。
在册吸毒人员中,以青年人为主,近69.3%是青少年,其中16岁以下的就有1万多人,最小的不到10岁。
问: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师:我国目前吸毒人员数量较多,而且呈低龄化的趋势。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毒品对我们有百害而无一利,因此,让青少年更加深刻地认识毒品的危害,对于提高青少年的抵制毒品的意识就显得至关重要。
新课:青少年处于人生的转折期,辨别能力较弱,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
那么,到底有哪些因素会导致青少年吸毒呢?一、青少年吸毒的原因漫画赏析:朋友之间的(课件展示)(请同学从中归纳原因)生:(略)师:交友不慎。
如果在较密切的朋友中有吸毒的人,则青少年吸毒的可能性就比其他青少年要大。
案例二:据江苏某所统计,在朋友的引诱下,因好奇而吸毒的青少年占收治人员的45%。
昆明市强制所曾调查过205名25岁以下的的吸毒原因,结果因“好奇”吸毒的约占70%。
案例三:罗琦9岁时,父母离婚,她与外婆一起生活,连妈妈都很少见到。
13岁喜欢上霹雳舞,辍学进了一个私人组织的歌舞团。
1992年,17岁的罗琦独自到闯天下,很快成为一个乐队的主力歌手。
第二年,因与人争执,左眼被打瞎,仅仅两个月后,她就以一首《选择坚强》,重新回到歌坛。
正当她红遍全国时,在圈内朋友的影响下,她开始吸毒了。
根据这两个案例,请同学们归纳导致青少年吸毒的原因。
生:(略)师:这两个案例体现了:盲目好奇;解除烦闷,摆脱困境这两个原因。
除此以外,还有不良家庭及的影响、摆阔气,赶时髦、追求,寻求刺激等等。
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教案

小学禁毒教育《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清毒品的危害性。
2、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培养禁毒意识,提高学生拒绝毒品的心理防御能力和自觉性。
3、结合社会现象,提高自我辨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与涉毒违法犯罪作斗争。
二、教学重难点1、认识毒品及毒品的危害2、认识吸毒行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三、教学过程(一)讨论一:图片导入,讨论两张图片是否为一个人?她经历了什么?引入“吸毒”话题,从而导入新课,什么是吸毒?。
(二)什么是吸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 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三)毒品的种类通过图片和音频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直观深入地了解毒品的主要种类,加深印象。
(四)毒品的危害从对自身、家庭、社会三个方面入手谈毒品的危害。
1、毁灭自己吸毒严重摧残人的身体;吸毒扭曲人格,自毁前程;吸毒引发自伤、自残、自杀等行为;吸毒容易感染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
2、祸及家庭吸毒对家庭成员的精神摧残;吸毒导致倾家荡产、家破人亡、众叛亲离;吸毒贩害后代;一个吸毒人员自己总结败家的四步曲:花光积蓄,卖尽家产,借遍亲友,男盗女娼。
3、危害社会吸毒诱发犯罪,影响社会稳定;吸毒吞噬社会巨额财富;吸毒毒害社会风气;吸毒影响国民素质。
(五)讨论二:通过一组图片,讨论如过遇到这些情况,你该怎么办?探讨如何拒绝毒品诱惑。
并通过观看教育短片深入了解拒绝毒品的方法,培养禁毒意识,提高学生拒绝毒品的心理防御能力和自觉性。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的方法。
(六)教师总结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牢记:“珍惜生命,远离毒品”。
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
时刻记住,一旦惹上毒品,必将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
《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教案

《青少年预防教育》教案一、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使青少年学生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本教案适用于初中阶段学生,共计十五个章节。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的定义、种类和危害。
2. 让学生认识到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
3. 培养学生拒绝的意识和能力。
4. 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的定义与分类1. 的概念2. 的分类3. 的伪装形式第二章:的危害1. 对身体的危害2. 对心理的危害3. 对社会的危害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的定义、种类和危害。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危害的实例,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的危害。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防范意识。
4. 角色扮演法:模拟诱惑的场景,培养学生拒绝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认识程度。
4. 课程总结:让学生写出自己对预防教育的感悟和体会。
六、教学活动设计活动一:观看危害宣传片1. 组织学生观看危害宣传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的危害。
2. 观看后进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分享感受和看法。
活动二:案例分析1. 教师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
2.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避免类似情况发生,提高防范意识。
七、教学实施步骤步骤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的危害,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 提问:你们对有什么了解?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
步骤二:讲解知识1. 教师详细讲解的定义、种类和危害。
2. 学生认真听讲,记录重要信息。
步骤三:案例分析1. 教师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关注案例中的关键信息。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步骤四:小组讨论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2. 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防范意识。
青少年毒品预防教案

青少年预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的定义、种类和危害性。
2. 培养学生自觉抵制,健康成长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识别、防范侵害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的定义、种类、危害性及预防措施。
2. 教学难点:学生如何在生活中拒绝,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的定义、种类、危害性及预防措施。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的危害。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如何拒绝、防范侵害展开讨论。
4. 实践活动法:引导学生参与模拟情景,提高识别、防范侵害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内容:1. 第一节:的定义与危害a. 的概念b. 的种类c. 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2. 第二节:的预防a. 掌握拒绝的方法与技巧c. 家庭、学校、社会在预防中的作用3. 第三节:典型案例分析a. 分析典型案例,了解的危害b. 引导学生从中汲取教训,增强自觉抵制的意识4. 第四节:如何识别a. 的常见伪装形式b. 识别的方法与技巧c. 提高防范侵害的意识和能力5. 第五节:拒绝,从我做起a. 讨论如何在生活中拒绝b. 制定个人拒绝的计划c. 实践活动:模拟情景,提高识别、防范侵害的实践能力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典型案例的分析能力。
3. 讨论活动: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及观点阐述。
4. 实践活动:观察学生在模拟情景中的表现,评估其识别、防范侵害的能力。
5.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巩固情况。
六、教学内容:6. 第六节:的传播途径a. 了解传播的常见途径b. 掌握预防传播的方法c. 认识新型的特点和传播趋势7. 第七节:法律法规与a. 学习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b. 了解的法律后果c. 增强法律意识,自觉抵制8. 第八节:家庭在预防中的作用a. 分析家庭环境对青少年预防的影响b. 学习家长如何正确引导孩子拒绝c. 家庭与孩子共同成长,预防侵害9. 第九节:学校在预防中的作用a. 探讨学校教育在预防中的责任b. 分析学校如何开展预防教育c. 学生与老师共同营造无毒校园氛围10. 第十节:青少年心理健康与预防a. 了解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b. 分析青少年易受侵害的心理原因c. 学习提高心理素质,自觉抵制七、教学评价:6.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传播途径和相关法律法规的掌握程度。
毒品预防教育课教案

毒品预防教育课教案标题:毒品预防教育课教案引言概述:毒品预防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至关重要,为了有效地进行毒品预防教育,需要设计一份系统完善的教案。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详细介绍毒品预防教育课的教案内容,匡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毒品预防教育工作。
一、教案目标设定1.1 确定教学目标:明确毒品预防教育的核心目标,包括匡助学生认识毒品的危害、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培养拒绝毒品的能力等。
1.2 制定具体目标: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特点,设定具体可操作的教学目标,如了解各类毒品的名称、外观、危害等。
1.3 设定评价标准:建立评价体系,确保学生能够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评价方式可以包括考试、问卷调查、小组讨论等。
二、教学内容设计2.1 了解毒品知识:介绍各类毒品的名称、外观、成份、危害等内容,匡助学生全面了解毒品的危害。
2.2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教授学生如何保护自己免受毒品侵害,包括拒绝毒品的方法、寻求匡助的途径等。
2.3 进行案例分析:通过真实案例展示毒品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引导学生深刻认识毒品的危(wei)险性。
三、教学方法选择3.1 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生动展示毒品的危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互动教学: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参预到教学中,增强学习效果。
3.3 实地参观:组织学生参观戒毒康复中心、警察局等地方,让学生亲身感受毒品的危害和警方的工作。
四、教学资源准备4.1 教材准备:选用权威的毒品预防教育教材,确保内容准确、权威。
4.2 辅助工具准备:准备PPT、视频等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提高教学效果。
4.3 实物展示准备:准备各类毒品的实物样本,让学生亲眼看到毒品的外观,加深印象。
五、教学评估与反馈5.1 定期考核:设立定期考核机制,检验学生对毒品预防知识的掌握情况。
5.2 学生反馈:定期采集学生对毒品预防教育课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5.3 教师总结:每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及时总结教学效果,做好教学反思,为下节课的教学提供参考。
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课教案

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课教案课题:珍爱生命快乐成长课型:讲授课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懂得毒品对社会和个人的危害。
2、教育和引导学生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增强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预防毒品的基本能力。
教学重点:青少年如何提高对毒品的预防能力教学难点:如何抵制毒品,健康成长教学手段:借助图片、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形式:师生互动,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一、出示题目。
(珍爱生命快乐成长——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二、什么是毒品?毒品有哪些种?1.谈话: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毒品,那什么是毒品呢?毒品都有那些呢?谁能说一说呢?2.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常见和最主要的毒品有:(让学生看图片)鸦片、可卡因、吗啡、海洛因、冰毒、摇头丸、K粉、咖啡因、酣乐欣、橙汁跳跳糖等。
这些毒品长期吸食都会成瘾,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易感染疾病。
如长期服用或服用过量,则可导致死亡。
3、出示一些人类吸食毒品后造成危害的图片和视频,并拿出毒品样本,让学生进行辨认。
4、看了这些图片和视频,来谈谈毒品的危害是什么?(讨论作答)三、介绍毒品的危害。
(结合图片和视频学习毒品的危害)问:毒品有那些危害呢?1.毒品毁人危害人体健康。
(1)摧毁人的消化功能。
(2)摧毁人的神经系统。
(3)摧毁人的呼吸及循环系统。
(4)易患传染性病、艾滋病及其它疾病等。
2.毒品令家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1)丧失工作能力。
(2)倾家荡产。
(3)给家人带来无尽的折磨。
3.吸毒导致堕落、犯罪。
4.吸毒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
四、青少年如何做好毒品预防(一)分析青少年吸毒的原因。
(学生讨论作答)1. 对毒品的认知能力差。
2. 在不正当的好奇心驱使下涉毒。
3. 交友不慎被拉下水。
4. 出入一些公共的娱乐场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教案
青春健康俱乐部
一、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了解毒品的一些基本知识;使学生了解预防毒品的一些基本知识;懂得毒品对社会和个人的危害。
提高学生对毒品的警惕性;增强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预防毒品的基本能力。
2.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能力。
二、学习重点
青少年如何提高对毒品的预防能力。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合作讨论。
四、教学过程:
毒品问题已成为全人类面临的一大挑战。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毒品时刻威胁着大家。
我们青少年就是吸毒的高发人群。
所以同学们及时行动起来,共同对付这个恶魔。
(一)毒品已成为当今世界一大危害。
观看短片《毒品的危害》
禁毒的宣传在现实生活中已经相当普及,不知同学们这方面了解多少。
接下来老师提一个问题。
一方面看大家对禁毒了解情况,另一方面看看大家的表达能力如何。
这个问题是:你对毒品有哪些认识?着重谈谈其危害性。
毒品的危害性可以用12字来概括“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
“海洛因,白骨精。
毁人类、耗经济。
”朗朗上口的“戒毒三字经”诉说着仅属于吸毒人员的血泪史。
(二)毒品的基本知识
老师做一个随堂调查,“你知道毒品的种类有哪些”?
学生举例,老师在黑板上写出来。
最后,看幻灯片介绍几种毒品。
毒品是指能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目前最常见、最主要的毒品有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杜冷丁、甲基苯丙胺(冰毒)、可卡因、摇头丸、K粉等。
(三)青少年如何进行预防
学生展开活动探究:青少年如何拒绝毒品
[教师过渡:我们青少年处于一个特殊的时期,青少年成为吸毒的高发人群。
所以,增强自身的防御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
自我防范六点:
1、懂得“吸毒一口,掉入虎口”的道理。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
3、不听信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
4、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
5、进歌舞厅要谨慎,决不吸食摇头丸。
6、在被引诱、欺骗吸毒一次后,千万不要再吸第二次。
在现实生活中,青少年吸食摇头丸的情况比较严重。
许多人认为,摇头丸不是毒品。
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观看短片《摇头丸的危害》,告诫大家:警惕摇头丸!
(四)小组合作设计
各小组成员合作设计以“拒绝毒品”为主题的一幅宣传画、一个宣传口号。
完成后,老师将大家的作品在黑板上进行展示,评出优胜小组。
五、小结
不少青少年对毒品的认识还很幼稚,青少年的禁毒形势还很严峻。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坚信通过全社会的努力不让任何可疑分子有机可趁,依靠相互信任、众志成城一定能阻击各个可疑犯罪渠道。
最终看到一个无污染、人民共享美好和平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