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实用主义之詹姆斯

合集下载

第四章詹姆斯的实用主义心理学

第四章詹姆斯的实用主义心理学

7.詹姆斯的心理学思想与机能主义 的关系
反对元素主义和构造主义,把进化论的适应 观引入心理学; 强调心理活动,由静态心理学变为动态心理 学; 实用主义为机能主义发展应用心理学提供了 哲学基础;
8.评价
贡献: 美国心理学之父,意识流思想可以和需要层 次理论相媲美。 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紧密相关。 美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并开始进入垄断资本主 义时期。特别看重一个人的实际用处,看中 一个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2.思想背景
心理学思想的影响 英国的联想主义 法国沙可、让内关于癔病、催眠术的研究 德国的实验心理学
第二节詹姆斯实用主义心理学体系
1.心理学的性质 最初认为心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后又认为 这是一种理想化的假设。发展了心理学人文 主义的取向。 反对心理学是“道听途说和神学故事总汇” 的伪科学。 反对心理学是一门“纯科学”。 主张心理学是生物对环境适应的科学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生活的现象及其条件的科 学; 心理学是关于意识状态的描述和解释的科学;
意识流学说
意识不是割裂的片段和静止的状态,而是整 体的经验和川流不息的历程;人的心理和意 识是连续的整体; 意识的特征:(1)意识是私人的 (2)意识是常变的 (3)意识是连续不断的 (4)意识具有选择性 (5)意识必有它自身以外的对 象
5.情绪理论
情绪是对外界事物所引起的身体变化的感知; 丹麦心理学家朗格认为情绪源于三个因素: (1)先有影响个体的刺激; (2)因刺激而引起生理的或身体的反应; (3)因身体的生理变化而产生情绪;
6.研究方法
实验法 内省法 比较法:推动了各种应用心理学领域的发展。
4.习惯与本能

实用主义教育思潮

实用主义教育思潮
Page 2
实用主义
实用主义是真正地道的“美国精神”和美国哲学的代表。 “有用即真理”为基本原理 实用主义是美国民族脱胎于欧洲文化母体后创生出的一种具有鲜明美国特
征的哲学和伦理学,构成整个美国文化和美国精神的核心。 实用主义哲学领袖:皮尔士、詹姆斯、杜威
Page 3
实用主义代表人物(一)
Page 8
教育的目的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涉及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 根本问题。杜威强调教育过程本身就是教育目的,他承认教育目的,但他 认为教育目的就是社会改造。
教育是改造社会的根本手段。Page源自9实用主义教育思潮主要观点
教育的课程观:以主动作业为旨趣的活动课程与经验课程 传统课程观存在着缺弊,必须以新课程观取代。 1、以主动作业为旨趣的活动课程代替机械、死板的学科课程; 2、加强课程内容与现实社会生活的连结,是儿童的经验得以充分发展。
Page 11
实用主义教育思潮主要观点
道德教育论:以新个人主义为旨归的公民训练
杜威非常注重公民训练的道德教育意义,认为道德教育应该在培育儿童参与社会生活 的能力、与他人共同生活的能力、个人从自身生活寻求积极乐趣的能力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Page 12
小组讨论成果
我国现在的教育制度与大众教育观念存在问题,以应试教育为主流的教育 存在诸多弊端。
威廉 ·詹姆斯 实用主义阵营中具有承前启后地位的中心人物 起点:“彻底的经验主义” “实用主义方法的意义不过是:真理必须具有实际的效果。” 有用、有效的真理和价值的本源和标准——实用就是一切。
Page 5
实用主义代表人物(三)
杜威 John Dewey 实用主义哲学集大成者 现代最伟大的美国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批评家,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突

詹姆斯的实用主义心理学ppt课件.ppt

詹姆斯的实用主义心理学ppt课件.ppt

多元的宇宙
实用主义是在所有领域中确定真理的方法,包括哲学领域在内;通过考察詹姆 斯自己使用实用主义方法来解决一个实际的哲学问题,比如一元论和多元论的 问题,我们可以很好地理解实用主义方法的性质。詹姆斯发现多元论在实用方 面比一元论更值得青睐。他告诉我们,正是雷诺维叶对于多元论的大手笔的支 持,使得他得以从成长于其中的一元论迷信之下解放出来。“整块宇宙”,唯 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一元论的僵化的、决定论的体系,均不能使他感到满意: “如果一切事物,包括人在内,纯粹是原始星云或无限物质的效果,那么,道 德责任、行动自由、个人努力和抱负将是什么;的确,需求、确定性、选择、 新奇和奋斗将是什么?”个人岂不是成为了绝对实体手中的纯粹的傀儡吗?无 论是把绝对实体设想为宇宙物质还是宇宙精神,这样的体系不能够满足我们本 性的全部需求,因此也不可能是真的。
多元的宇宙
詹姆斯从另外一个方面,从激进的或纯粹的经验主义的方面得出了同样的结论,这 一角度既反对古典理性主义也反对英国古典经验主义。并不是说凡属理性的皆为真, 而是凡是经验过的皆为真。我们必须在经验受到概念思维的摆布之前将之原封接 受—纯洁而又质朴无辜的经验—如果我们能够通达实在的话。我们必须完全跨越概 念功能,并且在更为原始的感性生命流之中寻找实在的真实形态。哲学应该追寻这 种对于实在之活动的鲜活的理解,而不是徒劳地跟随着科学将其死寂结论的碎片缝 合起来。与其说哲学是逻辑的问题,不如说它是激情所见的问题,逻辑只为后来的 所见物找到原因。 对于德国唯心主义,詹姆斯赞成说科学理解损害了实在,并且我们的普通感官经验 并没有揭示出实在的原貌。但是,与布拉德雷不同,他把自己的信念置于鲜活的纯 洁的人类经验之中。
多元的宇宙
因此,上帝是善的,但并非全能的;詹姆,但任何哲学体系也都做不到; 任何一种都根基于信仰意志之中。信仰的本质不是情感或理智,而是意志,相 信那些不能被科学证明或反驳的事物的意志。

第四章 詹姆斯的实用主义心理学

第四章 詹姆斯的实用主义心理学

,他说心理学是一种“讨厌的小课题”,只要是人们 想知道的,它都不去研究。在他完成《心理学原理》 后不到两年时间内,他写道: 听到人们骄傲地谈论“新心理学”,看到人们在编写“心
理学史”,真是件奇怪的事情,因为这个词所涵盖的真实元素 和力量在这里根本就不存在,一点清晰的影子都找不着。只有 一串纯粹的事实;一些闲言碎语和不同意见的争执;仅只在描 述水平上的小小分类和综合;一种强烈的偏见,说我们有不同 的思想状态,说我们的大脑控制着这些状态;可是,根本就没 有任何规律可言,不像物理学能够给我们列出一些定律那样找 出规律来,没有一条命题可以拿出来用以从因到果地推断一个 结果出来。这不是科学,它只是一门科学的希望。
心理学研究方法
1、内省法,是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但 反对那种受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学家的内省 2、实验法 3、比较法
本能和习惯说
在本能问题上 1、强调本能受心理活动的调节,强调本能受 经验的影响而发生改变。 2、扩大本能的范围,把一切心理起因都归结 为本能行动。 在习惯问题上 认为习惯是物质受外力作用而产生的适应性变 化过程。 习惯有两种:一是本能,而是理性行为。
第四章
詹姆斯的实用主义心理学
威廉· 詹姆斯1842年出生于纽约市,他 家境富裕。 他个子矮小,身体瘦弱,蓝色的眼睛, 脸上有少许胡须,他长得眉清目秀, 还有一个有贵族气的前额,他喜欢穿 一些不那么正规的衣服,比如诺福克 夹克、浅色的衬衣和宽松的领带,这 跟他的教授身份不怎么相符。他为人 友善,风度迷人而且还喜欢外出经常 跟学生一起走过哈佛园,与他们谈话 非常投机,这景象让严肃的教授感到 害怕。作为一位讲课人,他又活泼, 又幽默,以至于一天上课时,一位学 生打断他的讲课,请他严肃一些。

哲学家詹姆斯是谁

哲学家詹姆斯是谁

哲学家詹姆斯是谁威廉·詹姆斯哲学家、心理学家,也是教育学家,实用主义的倡导者,也是美国心理学的鼻祖,也是机能主义心理学派创始人之一,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哲学家詹姆斯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哲学家詹姆斯的简介威廉·詹姆斯,1842年1月11日出生在美国纽约市一个有科学精神的牧师家庭,1910年8月26日卒于新罕布什尔州巢可乐(Chocurua)。

詹姆斯的祖父是爱尔兰人。

1798年移居美国,因投资开发伊利运河而成富豪。

詹姆斯的母亲叫玛丽-罗伯逊·沃尔什(Mary Robertson Walsh)。

父亲老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 Sr.,1811—1882)童年时因一次事故而失去一条腿,但未因此沮丧消沉。

1875年,建立美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1904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06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

2006年,詹姆斯被美国的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之一(第62位)。

代表作品有《心理学原理》。

哲学家詹姆斯的生平早年爱好绘画和科学,1858 年回美国罗得岛州新港市随亨特(William Morris hunt, 1824-1879)习画一年,1859-1860 年全家迁往瑞士日内瓦,他在日内瓦科学研究院学习科学,当时他希望成为画家,因此不久即返回新港市继续习画,但后来发现自己缺乏做画家的天分遂放弃了。

1861 年进入哈佛大学劳伦斯理学院在埃利奥特(Charles W. Eliot)指导下攻读化学,后又改学比较解剖学和生理学三年。

在这期间,他的老师怀曼(Jeffies Wyman)的进化论思想对他以后的学术观点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又因听著名动物学家阿加西斯(Louis Agassiz,1807-1873)的课,使他的兴趣从化学转向生物科学。

1864 年,詹姆斯转入哈佛医学院学医,1865 年还未毕业便随同阿加西斯去巴西进行自然考察。

william james教育心理学原理

william james教育心理学原理

william james教育心理学原理
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和哲学家,他的研究涵盖了许多领域,包括教育心理学。

尽管他没有撰写一本专门讨论教育心理学的著作,但他的观点对这个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以下是威廉·詹姆斯在教育心理学方面的一些原理:
1. 经验主义:詹姆斯认为学习和发展是通过经验和感知来实现的。

他强调学生应该通过亲身体验和观察来学习,而不仅仅是通过被动地接受知识。

2. 动机和激励:詹姆斯认为学习过程中的动机和激励因素对学生的参与度和成功至关重要。

他主张教育者应该了解学生的兴趣、需求和动机,以便能够提供适当的激励和支持。

3. 教育环境的重要性:詹姆斯认为教育环境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

他提出了“社会环境”和“个人环境”的概念,认为这两个因素都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产生影响。

4. 个体差异:詹姆斯强调个体差异的重要性,他认为教育者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特点来制定教学计划和方法。

他鼓励教育者要善于观察学生,并根据他们的需求和能力来进行个性化教学。

5. 实用主义:詹姆斯的实用主义思想强调学习的实际应用和实践,他主张教育应该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以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这些原理反映了詹姆斯对教育心理学的贡献,尽管他的观点可能会与其他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有所不同,但他的思想仍然对现代的教育心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实用主义及其意义简介

实用主义及其意义简介

• 方法论
实用主义方法论的根本原则,是一切以效果、功用
为标准。其目的在于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科学和 宗教等对立的理论。实用主义不同于传统哲学的特点之 一,是从方法入手讲哲学。思维方式不是就概念本身而 论概念,而是探究它会产生什么效果。实用主义方法反 对首先设定最先存在的事物、 .原则或范畴,它只关注 最后的事物。
查尔斯·皮尔士被认为是 “实用主义”的创始人
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 ,1842— 1910),美国心理学家和哲学家,美国机能主 义心理学和实用主义哲学的先驱,美国心理学 会的创始人之一。19 世纪 70 年代参加“形而 上学俱乐部”,认识了皮尔士,并接受其影响, 后一起建立了实用主义。1872 年开始在哈佛大 学讲授解剖学和生理学,由于研究神经生理以 及与心理学有关的其他生理学问题,他逐渐转 向心理学的研究。1875年, .建立美国第一个 心理学实验室。1904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 席,1906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
威廉·詹姆斯所著同名图书《实用主 义》是一本决定美国人行动准则的 书,被认为是美国的半官方哲学。
二、实用主义的主要论点:
• 强调知识是控制现实的工具,现实是可以改变的; • 强调实际经验是最重要的,原则和推理是次要的; • 信仰和观念是否真实,在于它们是否能带来实际效果; • 真理是思想的有成就的活动; • 理论只是对行为结果的假定总结 .,是一种工具,是
实用主义及其意义简介
一、定义
• 实用主义(Pragmatism)是从希腊词πραγμα(行 动)派生出来的。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的现代哲 学派别,在20世纪的美国成为一种主流思潮。对 法律、政治、教育 .、社会、.宗教和艺术的研究 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威廉·詹姆斯的《实用主义》

威廉·詹姆斯的《实用主义》

威廉·詹姆斯的《实用主义》"人的一生,就是在无边黑夜中的一跃。

"--《自由的意志信仰》詹姆斯说:"一个人完全可以不接受实用主义,但他仍旧是一个实用主义者。

"而我倒觉得这句话可以改为:一个人可以不接受实用主义,也不是个实用主义者,却不可回避"实用性"这个问题。

实用主义是行动者、冒险家的哲学,重视实践,相信过程,是开拓进取的美国人创造的哲学。

坦白来说,我在情感上并不太喜欢这样的论调,但我却不否认它依然拥有很多打动我的地方。

(一)气质决定哲学"哲学体系…不过是某个创造者个人的古怪趣味的倾泻。

""人是自己喜好的奴隶,永无逃脱之日。

"将不同的哲学理论归结于人的心理因素,这是我愿意赞同的观点。

詹姆斯将哲学家的气质分成了空想型和实用型两类。

而被他批判的理性主义无疑是前者的,因为他们幻想出一个单纯、干净和高贵的理性世界,俨如一座山巅上白色大理石庙宇,虽然美丽,却是并不真实存在的。

这种哲学的唯一价值,仅是对人心的一种安慰。

实证主义不相信"万物是普遍联系的",遥远的事物之间,总会存在断点。

"宇宙中许多个别的事物都是以孤立方式平等的存在着。

""这个世界充满了局部的故事,它们平行地相互作用。

"他们不相信一元的,整体统一的世界,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

不管是理性主义的"理念世界"还是佛教的至高境界,对实用主义者都没有吸引力。

他们说"人们习惯地、自然地相信'一',仅出去心理上安全意识的假想,理智上是荒谬的。

"实用主义者重视实证、实践、实效,却并不是唯物主义者。

他们认为"物质也好,上帝也好,都意味着同样的东西…就是这个世界。

"如果说理性主义是仰望天空的哲学,那实用主义,无疑是拥抱大地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讲实用主义之詹姆斯实用主义的起源、特征与命运(一)实用主义与传统的经验论1.实用主义与传统经验论的共同点:重经验和实践(1)实用主义和经验论都表现出对希腊智慧的偏离和批判。

培根:希腊智慧能够谈说,却不能生产;富于争辩,却没有实际效果。

结果:知识大多停留于语词之争,鲜有造福于人类的实用之效。

知识和力量陷于分离状态。

(2)杜威:希腊哲学的传统:寻求确定性。

人类寻求安全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在感情和观念上改变自己以适应世界(理论态度);另一种是通过发明各种艺术即通过行动改变世界(实践态度)。

自古希腊以来,受到人们推崇的就是理论活动,而实践则受到忽视甚至诅咒。

从哲学上看,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们对于绝对不变的确定性的寻求。

“完全确定性的寻求只能在认知活动中才得实现,这就是我们最悠久的哲学传统的意见。

”2.实用主义与传统经验论的区别(1)传统经验论多局限于狭隘的感觉经验,实用主义经验的范围则十分宽泛,它尤其强调科学实验。

杜威:区分经验性的经验(experience as empirical)和实验性的经验(experience as experimental),用素材代替对象。

对象总是最后的东西,是完备的和已完成的,而素材则是还需要进一步解释的题材,它们是征兆、证据、标志,某些尚未达到的事物的线索;它们是中间的而不是最后的;是手段而不是终极的事物。

(2)传统经验论往往根据当下的感觉经验理解某个概念的意义,而实用主义则着眼于将来的经验,即根据一种经验在将来产生的可能的后果来理解这个概念。

(3)传统经验论往往关注于分离的心灵实体或物质实体,实用主义则强调过程实在论,认为过程或关系是实在的根本方面。

“经验在它自身里面含有结合和组织的原理”,“生命所固有的组织无须一个超自然的和超经验的综合。

它作为经验内的一个组织因素,供给智慧的积极进化的基础和资料。

”“习惯可以完成人们认为康德的范畴所能做的一切。

”(杜威)实用主义强调经验的连续性、丰富性和复杂性,与现象学是同盟。

(4)传统经验论往往局限于二元分立(主体与客体、身与心、自然与经验等等),实用主义则试图超越传统哲学的二元对立。

杜威:非经验的哲学往往把反省的结果作为哲学的出发点,而反省就已经把经验的对象和经验的活动分裂为二了,这样,客体和主体、心和物乃是分开的和独立的。

实际上,反省经验并不是我们最原初的经验。

在此问题上,实用主义最接近现象学。

(5)传统经验论把经验看作被动的接受,看作镜式的反映,而实用主义则把经验视为行为和活动,视为人与环境的互动。

有机体向着环境动作,环境所产生的变化又反应到这个有机体和它的活动上去。

它经历和感受它自己的行动的结果。

这个动作和感受(或经历)的密切关系就形成我们所谓经验。

(杜威)(6)传统经验论仍然属于基础主义的传统,实用主义不承认人类知识中有任何安全可靠的基础。

皮尔士:认识就像在沼泽中行走,尽管在此过程中没有一点是绝对安全可靠的,但我们可以通过不断转换我们的位置使自己不下沉。

蒯因:认识就像在水中放木排:如果木排的不同部分相继出现毛病,我们可以依次置换其中的木板,而整个木排仍能安全地在水中漂流。

(二)古典实用主义(classic pragmatism)1.剑桥的“形而上学俱乐部”。

该俱乐部于1871年在波士顿的剑桥市成立,1879年解散,皮尔士、詹姆斯、霍尔姆兹和赖特等为主要发起人和成员。

“实用主义”一词和基本思想即酝酿于该俱乐部的活动中。

2.古典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

皮尔士、詹姆斯、杜威、路易斯和米德是古典实用主义的五大代表。

皮尔士最早提出了实用主义的原则,詹姆斯使实用主义得以流行,杜威则是实用主义的集大成者,将其广泛运用于社会、政治、教育、伦理等各个方面。

皮尔士的实效主义(pragmaticism)、詹姆斯的彻底经验主义(radical empiricism)和杜威的经验自然主义(empirical naturalism)。

(三)实用主义的复兴1.古典实用主义的衰落。

实用主义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一直居于美国哲学的核心,被称为美国的“国家哲学”,是“美国精神”的内核。

50年代以后,分析哲学逐渐成为美国的主导哲学,实用主义的影响减弱。

2.实用主义的复兴。

60年代开始,在分析哲学的背景下,出现了古典实用主义的复兴。

总的说,这种复兴是古典实用主义和其他哲学思潮相结合的产物。

其基本路径有两个:一条是把古典实用主义和分析哲学结合起来,出现了所谓“逻辑实用主义”;一条是把古典实用主义和欧洲大陆哲学特别是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哲学等结合起来。

3.蒯因的逻辑实用主义。

蒯因把逻辑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结合起来,开创了逻辑的实用主义。

4.罗蒂的后哲学。

罗蒂把古典实用主义和大陆存在哲学结合起来,实现了对哲学的解构。

5.罗森塔尔的思辨实用主义。

她把古典实用主义和大陆存在哲学、现象学结合起来,关注形而上学,关注系统的综合哲学,提出了思辨的实用主义。

6.对“新实用主义”的反对之声。

彼得•黑尔:罗蒂的新实用主义乃庸俗的实用主义。

罗森塔尔:新实用主义从分析哲学传统出发理解实用主义,其总体框架与古典实用主义完全不同,没有把握实用主义的真谛。

一、实用主义:调和的哲学(一)哲学中的两军对垒(二)实用主义:中间道路与经验主义实质1.实用主义具有广泛的包容性,可以把很多哲学倾向调和起来。

“我提出这个名称古怪的实用主义作为可以满足两种要求的哲学。

它既能象理性主义一样,含有宗教性,但同时又象经验主义一样,能保持和事实最密切的关系。

2.实用主义绝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中间路线”,它的血管里流淌的还是经验主义的血液。

“实用主义代表一种在哲学上人们非常熟悉的态度,即经验主义的态度,在我看来它所代表的经验主义的态度,不但比素来所采取的形式更彻底,而且也更少可以反对的地方。

”二、实用主义:解决形而上学争论的方法(一)很多形而上学争论纯属文字游戏传统哲学往往陷于空谈,于是,产生了很多二元对立,比如,有神论与无神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等等,这些争论从理论上是根本无法得到解决的。

(二)实用主义用效果和事实化解形而上学争论实用主义首先是一种方法,一种解决形而上学争论的方法。

“实用主义的方法,不是什么特别的结果,只不过是一种确定方向的态度。

这个态度不是去看最先的事物、原则、‘范畴’和假定是必需的东西;而是去看最后的事物、收获、效果和事实。

”例如:面对有神论和唯物论之争,实用主义的策略是:看看相信这个世界由上帝创造还是由物质演化而来对我们会有什么差别。

三、真理观(一)有用即真理1.传统真理观关心的是:观念是否与对象相符合。

实用主义关心的则是:“假定一个观念或信念是真的,它的真,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会引起什么具体的差别呢?”2.真理是有用的。

“‘真理’这名词几乎代表了我们生活中一切可贵事物的缩影。

所谓真的事物,就是和一切不安定的、一切实际上令人失望的、一切没有用的、一切虚伪和不可信的、一切不可证实和得不到证实的、一切矛盾和不一致的、一切不自然和不正常的、一切不实在或实际上不关重要的事物相反的事物。

这些就是我们所以要投向而且拼命要投向真理的实用主义的理由——真理能把我们从那种情况的世界中拯救出来。

”(二)实用主义与实在论1.一般说来,“有用性”和“满意”并不与实在论发生冲突,因为相信别人的心智、相信独立的物理现实、相信过去的事情、相信永恒的逻辑关系、相信一致性,这往往都是令人满意的,当然也是有用的。

2.虽然实用主义认为满意对于建构真理是不可或缺的,但“除非伴随着导向现实,否则满意是不充分的。

”(三)直接证实与间接证实从最终的意义上说,只有最终得到证实的观念才是真理。

但对于许多观念我们不必也不可能一一进行直接证实,指导我们生活的绝大多数真理都是未经直接证实的,所以,“间接证实和直接证实是同样地有效。

”(四)引申:杜威的真理观1.观念和真理都是操作性的和工具性的。

和所有的工具一样,其价值不在于它们自身,不在于对已经存在之物进行反映或再现,而在于它们的功效,在于是否把我们引导到有利于我们的结果。

2.“真的”、“真理”与“真地”。

“副词‘真实地’要比形容词‘真的’或名词‘真理’更为根本。

副词所表达的是一种途径,一种行动的方式。

一个观念或概念就是一项要求、一道命令或一个方案,要求我们按照一定的途径去行动”。

3.真理不是满足个人私利的工具。

当人们把真理定义为功效的时候,这种功效“包含着公共的、客观的条件”。

“把真理当作满足私人野心和权势的工具的概念是非常可厌的”。

相比较而言,詹姆斯的实用主义和彻底经验主义更偏重个人的经验,而杜威的实用主义则更关注经验的公共的、社会的维度。

“衡量一条路的用处的标准,并不是这条路便于拦路贼打劫的程度。

标准在于它实际上是否起了一条路的作用,是否起了便利公众交通运输的作用。

一个观念或假设的效用之为衡量它的真理性的标准,情形就是如此。

”四、彻底经验论(一)经验论哲学它首先诉诸的是事实或殊相,而不是原则或共相;它愿意从部分走向整体,而不是从整体走向部分。

(二)彻底地经验论1.关系实在论。

在彻底的经验主义眼中,实在不仅指分离的事物,也包括事物之间的关系,就是说,关系和事物一样具有实在性;这种关系就存在于事物和经验中,而不是从外面强加给事物的。

2.突出虚词的重要性。

过去的经验论主要关注实词,彻底的经验论则把虚词也纳入哲学研究的视野之中,比如“一起”、“附近”、“象”、“从”、“向”等等表示关系的词。

这样,经验和实在的范围都得到了扩大。

3.纯粹经验。

经验在其直接性中是一个完整的流,詹姆斯把这种直接的生活之流叫做“纯粹经验”,这是一个混沌未分的状态。

由于反思的理智的工作,纯粹经验的各个部分和元素被区分出来,并被赋予不同的名称。

正是这种操作习惯,使人们倾向于关注分离的事物,而忽略其间的关系。

4.多种关联(1)意识自身的关联即“共同意识的过渡”,这种过渡使属于同一自我的两个经验之中的一个过渡到另一个。

这种过渡是我们的感觉或“直接体验”可以直接“证实”的一种连接性的关系。

“在我的经验的后一个环节接续前一个环节时我所真正感觉到的是,虽然它们是两个环节,但是从这一个环节到那一个环节的过渡却是连续的。

连续性在这里是一个确定类别的经验,正如那种非连续性经验一样是确定的”。

(2)意识和意识对象的关联:“内”与“外”并不是经验所固有的两个特征,它们是后来我们为了特殊需要而加以归类的结果。

“思维和现实是用同一的材料做成的,这种材料就是一般经验的材料。

”所谓“主观的”即是“主观的经验”;所谓“客观的”即是“客观的经验”。

这样看来,困扰历代哲学家的主体、客体问题实际上只是经验内部的一种关系。

(3)心灵和心灵之间的的关联:在传统哲学中,不同的心灵也是不连续的,这些不同的心灵永远也不能汇合在同一个东西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