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野生水厥种质资源调查及其开发利用初探
景德镇野生水蕨培养研究

景德镇野生水蕨培养研究作者:万涛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中下旬刊》 2016年第8期万涛(景德镇学院,江西景德镇333000)摘要:水蕨为蕨类水蕨科水蕨属的一年生多汁草本植物,多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的淡水及沼泽中。
在我国的长江流域以南,如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四川、云南等省区均有分布。
水蕨不仅可以入餐、入药,还能因其特殊的生理结构为现代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用于实验研究。
然而水蕨在自然条件下较低的受精率及其分布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其对环境变化的影响十分敏感,以致濒于灭绝。
1999 年,在国务院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水蕨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本文通过对景德镇水蕨族群的研究和分析,并采集到的水蕨样本进行了组织培养实验,并记录了其生长与分化的基本情况。
关键词:景德镇;野生水蕨;培养研究中图分类号:G40-0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6)23-178-2课题项目:本文为:2015 年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项目名称:景德镇野生水蕨种质资源调查及其组培快繁体系的构建,项目编号:GJJ151278。
0 引言国内外对水蕨研究的重点是探讨其人工栽植模式。
由于水蕨濒危,而且是亚洲地区食用最为普遍的几种食用蕨类植物之一。
水蕨菜是森林蔬菜中独具特色的食用蕨品种,近年来水蕨菜作为蔬菜珍品倍受市场青睐,有限的野生资源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水蕨的人工栽培方法很多,有有性繁殖方法也有营养繁殖方法,有传统的蔬菜种植模式,也有现代高效的组织培养方式。
1 景德镇野生水蕨的生长环境1.1 景德镇的地理气候景德镇市,别名“瓷都”,因其盛产陶瓷而闻名世界。
景德镇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处于安徽、浙江、江西三省交界处。
地理上,景德镇座落在黄山、怀玉山余脉与鄱阳湖平原过渡地带,是典型的江南红壤丘陵区。
景德镇的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日照充足、降水充沛,温暖湿润,呈现四季分明的特点。
江西省景德镇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景德镇市地下水资源保护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江西省景德镇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景德镇市地下水资源保护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景德镇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12.30•【字号】景府发〔2021〕8号•【施行日期】2021.12.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资源正文江西省景德镇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景德镇市地下水资源保护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市直有关单位:《景德镇市地下水资源保护管理暂行办法》已经2021年12月28日市政府第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2021年12月30日景德镇市地下水资源保护管理暂行办法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规划第三章地下水保护第四章地下水开发利用第五章监测与监督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防治水污染和地质灾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地下水管理条例》《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江西省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对地下水资源的勘探、开采、利用、保护和管理,适用于本暂行办法。
本暂行办法所称地下水资源,是指赋存于地表以下的水。
第三条地下水资源属国家所有,不因其所依附的土地使用权不同而改变。
依法实行取水许可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
取水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缴纳水资源费。
第四条开采利用地下水资源应当遵循地表与地下水统一调度开发、统一规划、开源与节流相结合、合理开发、有偿使用、防止污染的原则。
开发利用地下水,应当符合地下水功能区划和地下水开采总量控制要求,防止地面沉降、水源枯竭、水质恶化和海水入侵。
第五条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所辖地区的地下水统一监督管理工作。
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所辖地区的地下水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工作。
自然资源和规划等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地下水调查、监测等相关工作。
景德镇木本色素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景德镇木本色素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作者:叶水英来源:《安徽农学通报》2018年第20期摘要:目的:调查景德镇木本色素植物资源,并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
方法:对景德镇地区进行全面实地调查,并查阅相关文献。
结果:景德镇木本色素植物共有33科、47 属、53种,其中裸子植物有 2科、2 属、2 种,双子叶植物有 30 科、44 属、50 种,单子叶植物有 1 科、1 属、1种。
结论:该研究可以为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景德镇木本色素植物资源提供参考。
关键词:木本色素植物;资源;调查;开发;利用中图分类号 S7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20-0120-3色素植物是指含有丰富天然色素的植物,从该植物体内提取的植物色素可用于各种食品、饮料的添加剂和药用、染料。
由于植物色素无毒害、无副作用,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已成为广大消费者的主要需求方向。
为了掌握景德镇市的木本色素植物资源,以便对其进行合理的利用,笔者进行了长期的调查与研究,并采集了大量的木本植物标本,整理鉴定出可提取色素的木本植物,为景德镇木本色素植物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1 景德镇自然地理概况景德镇市位于江西东北部,处于东经E116°57'~117°42',北纬N28°44'~29°56',市区内平均海拨高度32m。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全年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自然资源丰富,适合多数植物生长发育。
2 景德镇木本色素植物资源笔者通过长期对景德镇各类绿地、郊区、公路及道路两侧植物进行实地调查,并查阅相关色素植物文献资料。
经统计,景德镇木本色素植物共有33科、47属、53种,其中裸子植物有2科、2属、2种,双子叶植物有30科、44属、50种,单子叶植物有1科、1属、1种(见表1)。
其种类及主要用途见表2[1-9],由于城市建设和绿化的需要,有时也略有增减。
中国重点保护蕨类植物研究进展

在我国各地的分布 黔 粤 桂 琼 湘 赣 浙 闽
+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6 11 9 10 8 9 3 4 5 9 3 3 2 7 1 11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景宁畲族自治县主要野生木本赏花植物资源调查及利用研究

景宁畲族自治县主要野生木本赏花植物资源调查及利用研究周建青吴耀成徐洪峰陈丽花*(景宁畲族自治县生态林业发展中心,浙江景宁323500)摘要本研究对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主要野生木本赏花植物进行调查,得出共有该类植物32科88种。
其中,有杜鹃花、忍冬、蝶形花、蔷薇、绣球花、山茶等优势科6个,最大优势科为杜鹃花科,10个树种,占11.4%;其次是忍冬科、蝶形花科和蔷薇科,各有树种8种,各占9.1%。
在乔灌藤生活型中,灌木最多,41个树种,占46.6%;其次是乔木,35个树种,占39.8%;藤本最少,只有12种,占13.6%。
在常绿落叶生活型中,落叶类52个树种,占59.1%;常绿类36个树种,占40.9%。
有红色、粉红、黄色、淡黄、绿色、紫色、淡紫和白色8类花色系,最多是白色系,35个树种,占39.8%;其次是粉红系,18个树种,占20.5%。
花期分1—3月、3—6月、6—8月、8—10月、10—12月5类,其中3—6月开花最多,49个树种,占55.7%;其次是6—8月开花,23个树种,占26.1%。
按照通常利用方向进行分析归类,得出可用园林树种75个、庭院树种31个、美丽林相树种20个、四旁树种35个,同时提出各类利用方向的主推树种。
关键词野生木本赏花植物;资源调查;景宁畲族自治县中图分类号F32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23)15-0070-06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对美好生活需求不断提高,对周边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种花赏花成为人们越来越普遍的一种需求。
野生木本赏花植物观赏价值高、利用潜力大,但该类资源的利用程度非常有限,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美好环境的需求。
为此,本研究开展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后简称景宁县)主要野生赏花木本植物资源调查,摸清该类资源的基础数据,对当地该类资源的保护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基本情况景宁县地处浙江省南端,27°28'42″~28°10'52″N,119°13'40″~119°58'19″E。
九阜山观赏蕨类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九阜山观赏蕨类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魏开炬【摘要】为合理开发与利用观赏蕨类植物资源,对福建省尤溪县九阜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观赏蕨类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发现具有观赏价值的野生蕨类植物共有33科53属87种;对该区各种观赏蕨按观赏用途进行分类,对其种类组成、垂直分布、水平与生态分布、优势资源以及利用途径进行分析,并提出保护与开发利用建议.【期刊名称】《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年(卷),期】2010(000)002【总页数】2页(P84-85)【关键词】观赏蕨类;利用;九阜山自然保护区;尤溪【作者】魏开炬【作者单位】福建省尤溪第一中学,福建,尤溪365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8.2我国具丰富的蕨类植物资源[1~2],但对观赏蕨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力度远不及以种子植物为主的传统花卉。
九阜山位于福建省尤溪县西南部西城、新阳、坂面三乡(镇)交界处,系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省级自然保护区,面积2 308.2 hm2,非常适宜蕨类植物的生长,有蕨类植物35科58属113种1变种[3],分别占福建省蕨类植物46科112属382种(含变种)[4]的76.1%,51.8%,29.8%,其中不乏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种类。
本文报道该区具有观赏价值的蕨类植物,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该区的蕨类植物资源提供参考。
参照文献[4~11]对观赏蕨的评价标准和分类进行统计,九阜山具有观赏价值的蕨类植物共有33科53属87种(见表1),其科、属、种分别占福建省观赏蕨类植物34科74属197种[3]的97.1%,71.6%和44.2%。
资源较为丰富的科有鳞毛蕨科(4属12种)、金星蕨科(5属7种)、铁角蕨科(1属5种)、水龙骨科(6属7种)和卷柏科(1属5种),共35种,占总种数的40.2%。
资源较丰富的属有卷柏属5种、铁角蕨属5种、复叶耳蕨属6种、凤尾蕨属4种、里白属3种、鳞毛蕨属3种,共26种,占总种数的29.9%。
可将该区的87种观赏蕨划分为陆生、石生、附生、藤本、水生5种类型(见表2)。
闽东野生观赏蕨类植物资源及其利用

维普资讯
类资源, 开展野生观赏蕨类资源的调查与研究对于揭示 该地区的植物分布以及开发野生观赏蕨类资源具有重要
的意 义 。
影响, 该植被普查材料存在较多 的错误 , 以我们对原植 所 被普查材料进行了认真、 细致的甄别 , 对于名称与实物不 吻合 的、 非天然分布的等存在的错误进行了纠正 , 并利用
山地海 拔 在 20~ 0 之 间 , 地土壤 以红 壤 、 红壤 0 80m 山 黄
为主,、 类地比例较大 , ⅡⅢ 自然条件较适合林木生长。
2 资 料来 源及 调 查 方法
本 文 主要利用 18 18 95~ 96年在 宁德 市 开 展 的 植被 普查 材料 , 由于受 当时调 查时 间 、 术 、 技 人员 、 费等 因 素 经
摘
要: 根据历史资料并结合补充调查, 宁德 市有野生蕨 类植物 3 0科 5 3属 9 , 中不乏具有观 赏价值的种类 。通过 3种 其
对宁德市主要几种观 赏蕨 类植物资源的分布和习性的分析 , 出了该市观赏蕨类植物资源保护与开发 利用的建议。 提 关键词 : 宁德 市; 类植物; 蕨 观赏 ; 利用
GA n—m n , E io , HEN Hu —b , AN P n ‘ HU IXi i ‘ P NG B a 2 C i i W G e g . ANG X n—i i j n
( .Nnd o syB ra ,Nnd 5 10 C ia 2 ntueo ioy A p e eh o g , i d ece o ee Nnd 1 i eFr t ueu ige3 20 , hn ; .Istt fBo g pl d Tcnl y Nn eT ahr C l g , ige g er i l i o g s l 320 , h a3 Y nm in ao a Frs Fr f i u Xau3 50 ,hn ) 5 10 C i ;. ag e gN tnl o t a o a , i 5 10 C ia n i l i e m X p p
中国野生观赏植物种质资源及其应用前景

中国野生观赏植物种质资源及其应用前景作者:雷蕾雷镇泽洪键来源:《南方农业·下旬》2016年第01期摘要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观赏植物具有更高的要求,并逐渐重视观赏植物的生态功能和美化功能。
基于我国地域广阔,气候带分布较为复杂,因此为野生植物的生长提供便利条件。
针对中国野生观赏植物具体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将其同园林应用结合在一起,充分分析野生观赏植物园林应用前景。
同时,对出现的相应问题进行处理,便于野生观赏植物健康成长。
关键词野生观赏植物;种质资源;应用前景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01--02伴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高要求,传统观赏植物资源已经不能满足人们需求。
尤其是在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和风景园林设计等环境科学的快速发展后,人们对室内外植物的美化作用更加重视。
基于传统观赏植物资源的不足,人们逐渐引进大量外来品种,便于改变资源不足现状,此时人们会漠视乡土资源,最终出现观赏植物千篇一律现象,出现生物多样性减少的现象。
针对该种现象的出现,人们逐渐将视觉转向本土的野生观赏植物,充分发挥野生植物资源作用,便于满足人们精神文明需求[1]。
本文对中国野生观赏植物进行研究分析,将其充分应用到城市绿化中来,提高人们生活质量。
1 中国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现状基于中国具有广阔的土地资源,因此,野生观赏植物也相对较为丰富。
例如,在北方,根据园林用途可将野生观植物分为花坛类、地被类、岩生类、花境类、干花类、垂直绿化类和切花类等;根据野生观赏植物的植物学分为蔷薇科、石竹科、菊科、唇形科、十字花科和禾本科等;根据野生植物观赏部位不同将其分为观花类、观果类、观叶类和观姿类等。
从19世纪开始,大量中国野生观赏植物流失国外,相关学者研究显示,在美国观赏植物中超过1/2的品种来源于中国。
但中国近代野生观赏植物研究同美国相比较为落后,同时,还大量引进观赏植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景德镇野生水厥种质资源调查及其开发利用初探
野生水蕨是我国第一批纳入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因景德镇地区还存在野生水蕨这种植物,为了更加了解水蕨的特性,现已对景德镇部分分布区的现存水蕨种群和历史记载的曾经分布水蕨种群进行了野外调查,共调查了6个野生水蕨种群,发现绝迹种群所在地的原生境已遭到严重破坏,其中,人为因素是水蕨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对于数量正在急剧下降的水蕨物种,我们将搜集近年来我国对水蕨的研究技术相关资料,对水蕨的开发及利用进行初步的探究。
标签:野生水蕨;资源;生境;濒危;开发利用;保护
1 野生水蕨种质资源概况
水蕨是一种在水沟、水田及沼泽地生长的蕨类植物。
其生长环境特殊,水生或半水生草本植物,叶形多变,可作为观赏植物或净化水体的环境植物,根状茎短而直立,以须根固着于淤泥中。
叶簇生,二型,光泽无毛,叶柄绿色,肉质,中空,长度因水深而不同。
叶片多变,翠绿色,常不规则片状分裂或卷成粗条状,形似鹿角。
孢子囊群沿主脉生长在叶片背后,棕色。
不育叶直立或幼叶漂浮,狭矩圆形,长10~30cm,2~3回羽状深裂,末回裂片披针形或矩圆状披针形,宽约6mm;能育叶较大,矩圆形或卵状三角形,2~3回羽状深裂,末回裂片条形,角果状。
植物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不但因种而异,而且同一物种在不同发育阶段、不同的生境条件下也有明显差异。
水蕨种群分布格局类型为聚集分布型,但各种群聚集分布强度不同,种群的空间状况是衡量种群昌盛与否的重要指标,它还关系到种群的生存和进化,水蕨孢子及无性繁殖体近距离传播是造成其聚集分布的主要原因。
通过对景德镇野生水蕨的种质资源调查,所调查生境中水蕨植株长势良好,平均株高20cm,全株绿色,柔嫩光滑,茎发生叶5~8枚,簇生于短的根状茎上,根系浅,叶二型。
营养叶2回羽裂浅裂,裂片卵状三角形,孢子叶2回羽状深裂,裂片线形,裂片两侧边缘反卷,内着生孢子囊,初时绿色,成熟时变为棕色,且裂片展开,孢子散落。
供试水蕨生长地处于景德镇浮梁县地带,土壤肥沃。
表1中显示调查的6个水蕨种群所处的生长环境、种群面积、植株数等,并统计了调查数据和通过相关公式计算出了水蕨的盖度、多度和频度,调查时还采集了伴生种,其主要伴生种有:水竹叶、鸭舌草、异型莎草、水蓼、中华水芹等,伴生种中多度最大的是异型莎草、水竹叶、鸭舌草。
水蕨在各群落中的多度差别较大,其中在人工水池和河边,水蕨的多度高,处于优势种群。
2 景德镇野生水蕨濒危原因分析
经过调查研究表明,景德镇野生水蕨濒危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其一,因水蕨嫩叶可食用,因此当地人们把水蕨作为蔬菜,而野生水蕨被食
用的时期正是水蕨繁殖速率最快的时期,水蕨得不到大量的繁殖,因此数量大大减少。
其二,景德镇人群在水生生境周围的各种活动导致水蕨濒危,例如,稻田中人们使用农药导致土壤的pH发生变化,日常生活中人们会排放废水到浅水沟中污染水资源,人们为了使农作物的更好生长会使用除草剂和一些化学药物,这些都是水蕨在景德镇地区数量减少的重要影响因素。
其三,随着经济的发展,有许多人把原来的稻田、湿地、水沟等水蕨生存的生境开垦出来做房屋,这样就破坏了水蕨原本的生活环境,适应水蕨生存的地方就越来越少,从而导致野生水蕨濒临灭绝状态。
3 近年来野生水蕨的开发利用现状
3.1 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增大水蕨的数量
对于濒危物种水蕨,人们已经开始采取措施进行扩大水蕨的数量,其中,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就是繁殖水蕨的方法之一,如蔡汉权等人以孢子叶为外植体研究了水蕨离体培养获得再生植株的方法,建立了水蕨孢子叶离体萌发获得再生植株的培养体系,通过试管苗的移栽获得了健壮生长的盆栽苗;罗桃等人研究了水蕨菜根段离体繁殖技术;田华林等人进行了传统的蔬菜种植模式的研究等。
综合这些研究成果不难看出,利用组织培养不仅可以有效地对野生水蕨种质资源进行保护,而且还能利用该技术实现高效的快速繁殖和工厂化生产,这为今后深入开发利用该植物资源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针对组织培养技术,本人也开展了相关实验。
首先,利用不同浓度的激素和不同种类的激素的各种搭配进行实验,然后筛选出最好的能培养水蕨愈伤组织的一组激素。
其次,根据文献记载的实验方案,在其实验方案上做一些激素种类的更改或浓度的调整,探索是否能有更好的一组激素能在水蕨愈伤组织的水平上培养水蕨的生根。
最后,探究水蕨生根后的生长环境。
3.2 进一步探究繁殖水蕨栽培技术
因为组织培养技术繁殖水蕨时间较长,过程复杂,所以我们需要寻找更简便的方法繁殖水蕨,其中营养繁殖是水蕨最简易便捷的繁殖方式。
水蕨植株在老叶上常长出不定芽,即芽孢,芽孢可发育成新的植株。
这些小植株具有完整的根、茎、叶,是一个完整的植株。
长到3~4 片叶时,可将其剪下用普通、不渗水的容器如水杯进行培养。
在水杯底部垫置一层淤泥,将根部埋入泥中,然后向水杯中注入一层浅水即可。
为使植株生长迅速,可施用少量化肥促其生长。
日常管理水蕨属于水生型植物,人工栽培管理比较容易。
植株定植后处于一种放养状态,
可与一般的浅水生型植物如卤蕨、睡莲、菖蒲、水芋等一起种植,但应保证充足的供水。
由于植株有休眠特性,冬季其地上部位枯萎,可将枯萎部分直接埋入植株根部淤泥中,可供给来年的养分。
4 结论
目前,景德镇的水蕨生长良好,但受环境恶化影响已越来越严重,可能处在濒危状态,因此要保护好景德镇的水蕨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以下保护措施。
①动员当地农民保持一定面积芋田或蔬菜田,因水蕨是根生浅水生或湿生植物,在较为干燥的旱地上或较深的水体均不能生长。
水稻田虽然也有水,但可能水蕨幼苗期并不适应长期淹水,而且人们可能因农作物需要,会喷洒一些农药和除草剂,因此不能很好适应水蕨的生长。
所以只有适当面积的芋田或湿生蔬菜田为水蕨提供适宜的生境,水蕨才可以长期生存下去,从而达到就地保护的目的。
②选择合适的环境进行迁地保护。
在景德镇学院或景德镇植物园等单位建立水生植物区进行迁地保护。
③开展繁殖技术研究。
掌握有效的育苗技术,扩大种群规模,为水蕨保护提供技术保障。
④在解决育苗技术的基础上开展开发利用研究,尤其是作为水生蔬菜。
参考文献
[1] 郭忠海,陈贤兴,季来晓,厉朦朦,丁炳扬.水蕨——温州新发现的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444.
[2] 戴锡玲,曹建国,王全喜.水蕨孢子壁的形成和发育[J].植物学通报,2008(01):72-79.
[3] 孙锐,邓子厚,刘胜祥,李学宝,崔鸿,李娟.粗梗水蕨孢子无菌繁殖的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2008(04):62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