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2.2 内燃机学案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2.2内燃机导学案

2. 内燃机教材解读本节重点介绍汽油机的构造和工作过程,教材利用图例说明了汽油机的结构,并用四个参考图详细分析了汽油机的四个冲程,指出汽油机实际工作时,是靠外力使曲轴和飞轮先转动起来,带动活塞运动后汽油机才自己工作。
柴油机的教学比较简单,只是说明了其工作过程,并分析了它和汽油机的区别,指出了柴油机的应用。
教材最后还提出了问题,思考汽油机和柴油机在工作过程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知道内燃机中能量的转化;②知道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③常识性了解柴油机与汽油机在构造和工作过程中的异同点。
过程与方法①借助模型或挂图等媒体,了解汽油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②通过分析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构造及工作过程的异同,学习分析和比较的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内燃机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技术进步在工业文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重点难点重点: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难点:内燃机能量的转化情况,飞轮在内燃机中的作用。
教学建议本节如果利用挂图分析汽油机、柴油机的基本结构,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总结能力,所以在教学方法上有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比较,联系实际这些环节。
汽油机:利用挂图和实验仪器演示汽油机的四个冲程,使学生理解工作过程的内在逻辑联系,体会到汽油机的发明是人们智慧的结晶,在技术应用领域人类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柴油机:要注意比较教学,让学生自主分析柴油机和汽油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提高学生的甄别、判断、比较能力,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关于内燃机的资料,供学生阅读,增强信息处理能力。
学点 1 什么是内燃机(1)观察如图2-2-1所示的实验,在透明塑料盒上钻一个小孔,把电子式火花发生器的放电针插进孔中,打开盒盖,在盒中滴入几滴酒精,再将盒盖盖好,然后按下火花发生器的按钮。
图2-2-1思考:问题1:实验中,你将观察到的现象是:__塑料盒盖飞出去__。
问题2:影响实验成败的原因可能有许多,请你写出其中的一条:__塑料盒盖盖得太紧或酒精太少等__。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2.2内燃机 教案

对活塞做功,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并通过连杆带动轴转动。
此时进气门和排气门均关闭。
在做功冲程中,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运动的机械能。
④排气冲程:做功冲程结束,活塞继续向下向上运动,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燃烧后的废气被活塞推出缸外。
此后,活塞又由上向下运动,进入下一轮循环。
一个工作循环中有四个冲程,活塞往复两次,曲轴转两周,对外做一次功。
开始运转时,靠外力先使曲轴转动。
由曲轴通过连杆带动活塞运动,待汽油机发动起来,它才能自己工作。
四冲程内燃机的工作过程是由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组成的。
这四个冲程叫做一个工作循环。
在每个工作循环中,气缸内的活塞往复两次,曲轴转动两周。
在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是燃气对外做功,其他三个冲程是辅助冲程,要靠安装在曲轴上的飞轮的惯性来完成。
从能的转化角度:在做功冲程燃气对活塞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其余三个冲程靠消耗飞轮的机械能来完成。
(4)应用:汽油机转速高,质量小,噪音小,起动容易,制造成本低;柴油机压缩比大,热效率高,经济性能和排放性能都比汽油机好。
汽油机轻巧,它常用在汽车、飞机和小型动力机械上面。
三、柴油机:
教师引导学生由汽油机分析对比,得出有关柴油机的知识。
四、小结
板书设计教学后记。
2.1热机~2.2内燃机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物理教科版九年级上册

2.拓展要求
-要求学生选择一种拓展资源,进行阅读或观看,并撰写读后感或观后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鼓励学生参与到内燃机模型制作的过程中,通过动手操作来加深对内燃机工作原理的理解。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针对内燃机技术的未来发展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学术论文:介绍内燃机效率提升的最新研究,如“涡轮增压技术在内燃机中的应用”、“内燃机排放控制技术研究”等,帮助学生了解内燃机技术的发展趋势。
-视频资料:内燃机工作原理的动画演示,内燃机工厂的生产线视频,以及内燃机赛车比赛的精彩片段,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在线课程:推荐一些开放课程,如MIT的“内燃机原理”课程,供有兴趣深入学习的同学选择。
-实验操作
-问题解决
-课堂讲解
-互动式教学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提供内燃机和热机的原理介绍视频、工作流程图和相关的科普文章,要求学生提前观看和阅读。
-设计预习问题:提出问题如“内燃机的四个冲程是如何相互作用的?”、“热机效率的计算公式是什么?”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在线平台收集学生的预习笔记和疑问。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在家观看视频、阅读文章,了解内燃机和热机的基本概念。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在线上提交预习笔记和问题。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培养自主探索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共享资源,方便学生远程学习和交流。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2.2内燃机 教案

第二节内燃机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内燃机的基本原理2、了解汽油机的工作过程3、了解汽油机与柴油机的异同4、知道汽油机、柴油机是活塞式发动机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汽油机的四个冲程,了解活塞式发动机的工作过程2、了解不同热机的不同用途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内燃机和轮机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技术进步在工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激发学生是爱国热情和献身科学事业的精神教学重、难点对汽油机四个冲程的认识,弄清楚各个冲程的作用课型及课时安排新授课 1课时教学方法视频结合讲授教学过程赛车场上,一辆辆赛车发出阵阵轰鸣声,闪电般飞驰,或许你不知道,赛车的动力来自赛车内的一系列“爆炸”。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爆炸”是怎么发生的。
一、内燃机起源:第一台实际使用过的内燃机,是1859年法国工程师勒努瓦制造的。
这是一台煤气机,效率很低。
1876年德国工程师奥托制成了按四冲程原理工作的煤气机,称为奥托循环机,这是内燃机划时代的进步。
1892年,德国工程师狄塞尔提出了压缩点火式内燃机的设计原理,经过多次试验和改进,于1897年制成第一台压燃式内燃机,使用液体燃料,热效率比以前的内燃机都高。
内燃机的发明,使热机的效率由蒸汽机的10%左右,提高到了40%左右。
而且由于内燃机轻巧,适于用在交通工具上,对促进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起了关键的作用。
观察教科书P21图2-2-2:瓶中的酒精燃烧后产生的高温、高压燃气将瓶盖顶出。
根据这一现象制成了内燃机。
概念:燃料在汽缸内燃烧,产生的燃气直接推动活塞做功的热机叫活塞式内燃机。
原理:燃料字汽缸内燃烧,产生的燃气直接推动活塞做功。
种类:汽油机和柴油机内燃机按照使用燃料的不同,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他们的原理基本相似,我们今天一起来研究一下汽油机。
二、汽油机的工作过程播放flash认识内燃机的结构动画:展现汽油机工作的四大冲程及其连续工作过程,可以用按钮控制每个冲程动作。
结合模型。
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2.2内燃机教学设计

5.创新评价方式,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小组合作的有效性以及问题解决的能力。
6.强化课后辅导,针对学生在课堂上未掌握的知识点,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补充材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内燃机的核心知识。
(二)教学设想
1.利用多媒体和实物模型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将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形象化、具体化。通过动态图解和实体演示,帮助学生建立起内燃机工作过程的直观感受,从而加深对四个冲程的理解。
2.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数据和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进行性能参数的计算和分析。例如,可以让学生计算家里汽车的油耗,进而推算出其功率和效率,使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内燃机的认识,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结合课本内容,总结内燃机四个冲程的工作原理,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每个冲程的特点。
2.选取一种内燃机的应用实例,如汽车、摩托车等,分析其性能参数(如功率、效率等),并撰写分析报告。
3.针对内燃机的排放问题,设计一项节能减排的改进措施,要求具有可行性和创新性,并以书面形式进行阐述。
4.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教师总结并进行点评。
(四)课堂练习
1.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内燃机的功率、效率等。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辅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教师挑选部分学生的练习进行展示和讲解,分析解题思路和注意事项。
4.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辅导,确保学生掌握内燃机的核心知识。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2.2内燃机

第2节内燃机【仪器材料】内燃机演示模型,教学挂图。
【教学目标】
1.了解汽油机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2.了解四冲程内燃机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教学反馈】
本节利用挂图分析,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总结能力,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所以在教法上有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比较、联系实际这些环节。
“汽油机” 利用挂图和实验仪器演示汽油机的四个冲程,使学生理解工作过程的内在逻辑联系。
体会到汽油机的发明是人们智慧的结晶,在技术应用领域人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还可以提供一些关于内燃机的资料,学生阅读,增强信息处理能力。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2.2.内燃机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2.2.内燃机教案: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2.2内燃机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问题驱动和实验探究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从生活实例中感受到内燃机的重要性,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深入理解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内燃机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效率计算,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内燃机的构造和原理,能解释实际中的内燃机工作现象。
2. 掌握内燃机的四个冲程,能描述各个冲程的特点和作用。
3. 学会计算内燃机的效率,能分析影响内燃机效率的因素。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内燃机的构造和原理,内燃机的四个冲程,内燃机效率的计算。
难点:内燃机各个冲程的判断,内燃机效率的计算和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内燃机模型,示波器,计时器,测功仪。
学具:笔记本,笔,计算器。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汽车、摩托车等内燃机应用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内燃机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内燃机的兴趣。
2. 讲解内燃机的构造和原理:使用内燃机模型,讲解内燃机的四个冲程,解释内燃机的工作原理。
3. 实验观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内燃机的工作过程,记录各个冲程的时间和能量变化。
4. 数据分析: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内燃机的效率,分析影响内燃机效率的因素。
5.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实验结果和分析心得,讨论内燃机的性能优化方法。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内燃机的构造和原理,内燃机的四个冲程,内燃机效率的计算。
难点:内燃机各个冲程的判断,内燃机效率的计算和分析。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内燃机的工作原理,掌握内燃机的四个冲程和效率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在课后,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内燃机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探索内燃机的性能优化技术,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第二章2.2.内燃机教学设计

1.判断题:内燃机的压缩冲程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
-答案:错误。内燃机的压缩冲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
2.选择题: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内燃机的性能指标?()
a)功率b)效率c)速度d)排量
-答案:c)速度
3.计算题:某内燃机的功率为100kW,工作时间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小时,求该内燃机所做的功。
-答案:W = Pt = 100kW × 2h = 200kWh
(五)总结归纳,500字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将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对以下知识点进行梳理:
1.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及其四个冲程的能量转化过程。
-总结:“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包括进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其中压缩冲程和做功冲程是实现能量转化的关键环节。”
2.内燃机的性能指标及其测量方法。
-总结:“内燃机的性能指标包括功率、效率等,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测量这些指标,从而评估内燃机的工作效果。”
3.内燃机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总结:“内燃机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排放污染等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技术创新、环保措施等途径来解决这些问题。”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内燃机知识的掌握,培养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c)跨学科整合:将内燃机知识与化学、环保等学科知识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将采用以下方式引发学生对内燃机的兴趣和思考:
1.通过提问方式复习前一节课的内容,如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能量转化等,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提问:“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简单机械,那么请大家回顾一下,什么是能量转化?请举例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内燃机一、知识梳理(一)什么是内燃机1.如图所示是演示点火爆炸的实验装置,按动电火花发生器的按钮,点燃盒内酒精,盒盖被打出去.这是因为酒精燃烧产生的燃气对外______,燃气的______能转化为盒盖的______能.2.活塞式内燃机:工作时,燃料在______内燃烧,产生的燃气直接推动活塞______,叫做活塞式内燃机.3.种类:常见的活塞式内燃机有______机和______机.4.能量转化:化学能→______→______.(二)汽油机的工作过程1.主要构造:进气门、排气门、______、______、______、连杆、曲轴、______等.2.汽油机的工作过程冲程名称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示意图进气门______关闭关闭关闭排气门关闭关闭关闭______活塞向下____________向上作用吸入______与______的混合物.活塞对燃料_____,使其压强_____,温度______.在压缩冲程末,火花塞产生______,使燃料剧烈燃烧,产生__________.排出______轴连杆转与飞轮转______周,对外做功______次.四冲程内燃机只有______冲程自发完成,把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其它三个冲程是靠____________完成的.(三)飞向太空1.14世纪末,我国有一位官吏叫______,精心制作了一个以47支火箭作动力的装置,进行了“飞天”尝试,成为人类飞行史上的先驱者.2.火箭发动机工作时,通过燃烧将燃料的______转化为内能,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膨胀做功,将内能转化为______能.它是利用向后喷出气流使自身受力前进的,这是运用了力的作用是______的道理.3.我国不仅是火箭的发源地,还是一个航天大国,我国的______系列运载火箭,有着极佳的性能.二、易错分析汽油机与柴油机的异同点:启动时都是靠外力先使飞轮和曲轴转动起来.三、达标训练1.下面是汽油机工作时的各个冲程示意图,其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A.B.C.D.2.四冲程柴油机在工作过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3.使汽车获得动力的冲程是()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4.如图为汽油机工作过程中某一冲程的示意图,此冲程的名称及能量转化是()A.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压缩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做功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5.关于四冲程汽油机,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B.汽油机在吸气冲程吸入的是空气C.在压缩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四个冲程依次为吸气、做功、压缩、排气6.在四冲程柴油机的做功冲程中,汽缸内气体的()A.内能减小B.质量增大C.压强变大D.温度升高7.在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中,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运动做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燃气的内能减少,温度升高B.燃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C.燃气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D.燃气的内能增加,温度降低8.关于四冲程柴油机工作过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压缩冲程中,活塞对气体做功,气体的温度升高B .在做功冲程中,气体对活塞做功,气体的温度升高C .只有做功冲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 .在压缩冲程中,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9.汽油机和柴油机上都安装了一个笨重的飞轮,是为了( )A .提高效率B .节省燃料C .利用飞轮的惯性,完成吸气、压缩、排气三个辅助冲程D .可以做更多的功10.小明将铁丝快速弯折十余次,铁丝弯折处的温度会升高,以下四个事例中能量转化与之相同的是甲:活塞迅速下压,棉花燃烧 乙:按动电火花发生器按钮,盒盖飞出 丙:汽油机压缩冲程 丁:汽油机做功冲程A .甲、丙B .甲、丁C .乙、丙D .乙、丁11.如图所示,对于图片中所描述的物理过程,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 .厚玻璃内的空气被压缩时,空气的内能减少B .瓶子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时,空气的内能增大C .试管内水蒸气推动了塞子冲出时,水蒸气的内能减少D .汽缸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时,气体的内能增大1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走进了很多家庭,下列关于汽车的相关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A .汽车在加油时人能闻到汽油的气味,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B.汽车的汽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做功冲程C.汽车在刹车过程中,刹车片与碟盘摩擦使汽车减速,在摩擦的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汽车在冬天时挡风玻璃上会起雾,这是汽化现象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内能增加,它的温度一定升高B.汽油机在吸气冲程中吸入气缸的是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C.外界对物体做功,它的温度一定升高D.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比热容越大14.关于汽油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油机是把机械能转化成内能的机器B.汽油机和柴油机的结构完全相同,只是燃烧的燃料不同C.在完成压缩冲程的过程中,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D.使汽车获得动力的冲程是做功冲程15.一个四冲程热机的飞轮转速为1800r/min,它1s完成了()A.30个冲程,做了30次功B.60个冲程,做了60次功C.120个冲程,做了30次功D.60个冲程,做了15次功16.在公路上有一辆汽车和一台拖拉机发生故障,经检查都是蓄电池坏了,不能启动,有人建议,只要把它们推动以后就可以使发动机继续工作.你认为把它们推动以后()A.汽车和拖拉机仍能行驶B.只有汽车可以继续行驶,拖拉机不能行驶C.只有拖拉机可以继续行驶,汽车不能行驶D.都不能行驶17.在试管中装入适量的水,试管口用塞子塞住,用酒精灯对试管加热,如图所示.加热一段时间后,塞子冲出去了,则()A.塞子被冲出去时,试管口附近会出现白色的水蒸气B .能量的转化情况是:化学能→内能→机械能C .木塞冲出的过程中,能量转化情况与内燃机压缩冲程相同D .水蒸气膨胀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增加18.如图所示是演示点火爆炸的试验装置,按动电火花发生器的按钮,点燃盒内酒精,盒盖被打出去,这与四冲程汽油机的______冲程能量转化相同.19.水沸腾时壶盖被顶起,这个过程内能转化为______能,热机的______冲程中能量的转化形式与此相同.20.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当塞子从试管口喷出时,水蒸气的内能转化成塞子的_______能,这个能量转化过程与汽油机工作时_______冲程的能量转化过程一样,汽油机工作过程中需要用水来冷却发动机以确保其正常工作,这是利用了水的_________大的特点.21.在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甲、乙是课堂上看到的两个演示实验示意图;丙、丁是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的其中两个过程示意图.利用内能来做功的冲程是______图;与压缩冲程原理相同的是______图所示的演示实验.第20题图第21题图 第22题图第23题图22.世界上很多发明都是受到生活现象的启发而蒙生的创意,比如:蒸汽机和汽油机,它们工作时,能的转化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图中______是汽油机的工作原理图.23.如图所示,工作中的四冲程汽油机正处于______冲程,该冲程将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若该汽油机每秒完成40个冲程,则每秒它对外做功______次、飞轮转过______圈.24.一台四冲程柴油机的曲轴转速是3000r /min ,它1秒钟对外做功______次;它在吸气冲程中,吸入汽缸里的物质是______.25.央视二套“是真的吗”栏目播出:人站在风车下就能让它转动(如图).原理是人体可以加热周围空气,热空气密度变小会上升,导致风车转动.(1)人体加热周围空气,导致风车转动,其实质是内能转化为______;甲 乙 丙 丁甲 乙(2)若风车正下方站的人越多,则风车转动越______.26.科学家发明了一款单缸六冲程(一个工作循环有6个冲程)内燃机,它每一个工作循环的前四个冲程与教材中单缸四冲程内燃机相同,它在第四冲程结束后的瞬间,立刻向汽缸内喷出水雾,水在高温汽缸内迅速汽化成高温、高压水蒸气,推动活塞再次做功,在这个第五冲程(第二个做功冲程)的工作过程中水蒸气温度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其内能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这样燃烧同样多的燃料获得了更多的机械能,提高了热机的______,为进入下一个工作循环,这款内燃机第六冲程的工作过程是______.27.如图为四缸发动机工作原理:内燃机通过连杆把四个汽缸的活塞连在一根曲轴上,并使各汽缸的做功过程错开,在飞轮转动的每半周里,都有一个汽缸在做功,其他三个汽缸分别在做吸气、压缩和排气工作.(1)发动机在做功冲程里,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对外做功,同时将____能转化为____能;(2)有一台四缸发动机,其主要技术指标如图表所示.其中排量等于四个汽缸工作容积的总和,汽缸工作容积指活塞从上止点到下止点所扫过的容积,又称单缸排量,它取决于活塞的面积S和活塞上下运动的距离(既冲程长l).转速表示每分钟曲轴或飞轮所转的周数.①该发动机在1s内做功__________J,单缸排量V=______L.②在每个做功冲程里,发动机做功W=______J;(3)在做功冲程里,燃气对活塞所做的功可表示为W=pV,式中p表示燃气对活塞的压强,则p=____Pa;(4)如图为发动机在做功冲程中的示意图.下面给出了公式W=pV的证明,请将推导过程补充完整(要求各表达式均用S、l或p表示):设活塞的面积为S,冲程长为l,燃气对活塞的压强为p,则燃气对活塞的压力F=____,燃气对活塞所做的功W=____,又根据数学知识可知发动机的单缸排量V=____,故W=pV.四、能力提升28.“科技给我力量,创新伴我成长”.在刚刚结束的学校科技创新节活动中,“创新”学习小组的同学们用一只蜡烛使小汽艇开动起来,获得创意一等奖.同学们展示了制作过程:用中空铜管在高温下弯曲成螺旋状制成发动机,用双面胶发动机黏在塑料泡沫船体上.然后将铜管里注满水,把汽艇放入水池中,点燃放在螺旋状铜管下的蜡烛,铜管中的水被加热后管内压力变小,池中的水就会从管外流入管内.如此一来,铜管内的水再次被加热,反复进行,汽艇就不断前行.请你阅读上述“制作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蜡烛汽艇发动机把内能转化为______能;铜管内水沸腾后产生的水蒸气推动管内水猛烈向后喷出时,喷出去的水就会给汽艇一个向前的力,这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汽艇铜管中的水喷出后,管内压力变小,在______作用下,池中的水从管外流入管内.(2)如何提高汽艇运动的速度,请你给“创新”小组的同学们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_______________.2.21.D2.C3.C4.A5.A6.A7.C8.A9.C10.A11.C12.B13.B14.D15.D16.C17.B18.做功;19.机械、做功;20.机械能、做功、比热容;21.甲与丁、乙;22.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乙;23.压缩、机械能、内能、10、20;24.25、空气;25.机械能、快;26.降低、减小、效率、排水冲程;27.(1)内能、机械能;(2)1.2×105J、0.5L、600J;(3)1.2×106Pa;(4)pS、Fl、Sl;28.机械能、相互的、大气压、用两只蜡烛加热(增加铜管缠绕圈数、增大铜管直径、把汽艇的性状设计成流线型、选用更轻质的材料做汽艇、制作两个同样大的发动机一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