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考试试卷

初中数学考试试卷
初中数学考试试卷

七年级数学期末测试试卷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39分)

1.2-的相反数是()

A、1

2

- B、0 C、2 D、1 2.某市2010年元旦的最高气温为2℃,最低气温为-8℃,那么这天的最高气温比最低气温高 ( )

A.-10℃ B.-6℃ C.6℃ D.10℃

3.如果2

()1

3

?-=,则“”内应填的实数是()

A.3

2B.2

3

C.2

3

-D.32-

4.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 ).A.增加14% B.增加6% C.减少6% D.减少26% 5.下列各对数中,相等的是()

A. -6与-(-6)

B. -(-9)与+(-9)C.+(-2)与-(+2) D. -(-7)与+(+7)

6据媒体报道,我国因环境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高达680000000元,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A.0.68×910

B.6.8×810

C.6.8×710

D.68×710 7.下列式子书写正确的是( )

A.

B.

C.

D.

8.若1n 2ab 213-+与b a m 是同类项,则m+n= ( )

A 、-2

B 、2

C 、1

D 、-1

9.若有理数b a 、满足()0212

=-+-b a ,则=ab A.2 B.-2 C.3 D.-3 10下列各式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 A.

B.

=x+1 C.

D.=x-2

11. 如图所示的立体图形是由几个小正方体组成的一个几何体,这个几何体从上面看到的形状图是( ).

12.在解方程123123

x x -+-=时,去分母正确的是( ). A .3(x -1)-2(2+3x )=1 B .3(x -1)+2(2x +3)=1

C .3(x -1)+2(2+3x )=6

D .3(x -1)-2(2x +3)=6

13.某班把1400元奖学金按照两种奖项奖给22名学生,其中一等奖每人200元,二等奖每人50元,设获得一等奖的学生人数为x 人,其中列方程不正确的是( )

A .20050(22)1400x x +-=

B .

C .14002002250x x -=-

D .

50200(22)1400x x +-= 二、填空(每小题3分,共30分)

14 .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4,则这个数是_______

15.在51()3

-中,底数是 , 指数是 . 16.计算:|3|2--=_________

17.若2x =是关于x 的方程2310x m +-=的解,则m 的值为 18 把一根木条钉牢在墙上,至少需要2颗钉子,这是因为 _________

19、近似数1.460×105

精确到____位,

20.已知2|312|102n m ??-++= ???

,则2m n -=___________. 21.按一定的规律排列的一列数为,,,,,,182********…,则第n 个数为____________.

22.有理数a 、b 、c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

c b c a b a -+--+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

23.多项式132223-+--x xy y x x 是_______次_______项式

三、解答题.解答时应写出演算步骤

24:计算(每题6分)(-10)÷551???? ??- (2) 3()(84-?-23+1)3-

24先化简,再求值(8分):()()2225235a a a a --++。其中1a =-

25解方程(12分):

(1) 1-

21

-

x=2-

32

+

x

(2)3x-7(x-1)=3-2(x+3)

26(9分).如图,已知线段AB和CD的公共部分BD=1

3

AB=1

4

CD,线段AB、CD的中点E、F之间距离是10cm,求AB,CD 的长.

A E C

D B F

26、(10分)某车间22名工人生产螺钉和螺母,每人每天平均生产螺钉1200个或螺母2000个,一个螺钉要配两个螺母。为了使每天的产品刚好配套,应该分配多少名工人生产螺钉,多少名工人生产螺母?

初中数学考试试卷分析82813

初三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学年第一学期初三年级期末数学质量检测)2013-2012(本次数学质量检测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初三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他以激励他们投入到今后的数学学习中们所取得的进步和需要进一步改进的方面,掌握的知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获得的经验、初三数学检测试卷特别关注:去。情况;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以及需要改进的方面等。同时,还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等。 一、试题特点..突出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学生基础1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情况是否“达标”进行评估.并提出适当的、有发展性的要求..各部分内容所占比重应与相应内容在教材中所占课时相适应.2.内容的难易程度要基本类似于教材中的随堂练习、例题,习题中的中等难度3部分,个别难度较高的试题也应当把“难”定位于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对思维水平的考察、对探索规律过程的关注..考试重点为各章的主体知识和基本技能,繁难运算题较少.4题,目的是为了防止将答题变成一个29两卷,共B、A.题目的数量不大,分5 考查“记忆水平”的活动,给学生

留足思考的时间..提供有不同思维要求、能力要求 的问题串,使所有的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6 又为每一个学生发挥自己的才能留有空间..关注创新, 编制新题,几乎所有的试题都是自编题和改编题,注 重所学内容7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选取的情境新颖,设问巧妙,目的是创设一个公平、真实的测量环境.二、测试结果.初三数学考试成绩结果如下: 低分率优分率及格率人均分人数36.36% 18% 54.5% 69.36 11 每小题的 得分率如下: 10 9 8 7 4 6 5 3 2 1 0.94 0.89 0.79 0.83 0.93 0.78 0.96 0.87 0.93 0.70 12 11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0.80 0.79 0.85 0.78 0.74 0.64 0.81 0.84 0.74 0.83 29 28 27 26 25 24 23 22 21 0.22 0.59 0.67 0.75 0.58 0.64 0.73 0.46 0.59 全卷试题的难度比如下: 8 ∶19∶73容易题∶中档题∶较难题=从以上可以看到,初三学生在知识的识记、直接运用以及 基本运算方面掌握题、第22题、第21得比较好,有关形式运算方面的试题得分率偏低,例如第题; 背景相对陌生的试题以及要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 问题的试题的得分率24偏低。三、存在的主要问

初三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初三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第Ⅰ卷(共32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8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道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1.如果 53 2x =,那么x 的值是 A .15 2 B .215 C .103 D . 310 2.在Rt △ABC 中,∠C =90°,1 sin 3 A =,则 B cos 等于 A .13 B .2 3 C . D .3 3.把只有颜色不同的1个白球和2个红球装入一个不透明的口袋里搅匀,从中随机 地摸出1个球后放回搅匀,再次随机地摸出1个球,两次都摸到红球的概率为 A . 12 B .13 C .19 D .4 9 4.已知点(1,)A m 与点B (3,)n 都在反比例函数x y 3 =(0)x >的图象上,则m 与n 的关系是 A .m n > B .m n < C .m n = D .不能确定 5.如图,⊙C 过原点,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 、D 两点.已知∠OBA =30°,点D 的坐标为(0,2),则⊙C 半径是

A . 433 B .23 3 C .43 D .2 6.已知二次函数y =ax 2+bx +c (a ≠0)的图象如图所示,给出以下结论: ①因为a >0,所以函数y 有最大值; ②该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1x =-对称; ③当2x =-时,函数y 的值等于0; ④当31x x =-=或时,函数y 的值都等于0.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 .4 B .3 C .2 D .1 7.如图,∠1=∠2=∠3,则图中相似三角形共有 A .4对 B .3对 C .2对 D .1对 8.如图,直线4+-=x y 与两坐标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 边长为2的正方形OCEF 沿着x 轴的正方向移动,设平 移的距离为 (04)a a ≤≤,正方形OCEF 与△AOB 重叠 部分的面积为S .则表示S 与a 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A . B . C . D . 第Ⅱ卷(共88分) 二、填空题(本题共4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第8题 3 2 1 E D C B A y x -3 1 -2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x C 1 A O B y E F a O S 244 2a O S 24 2a O S 4 2 a O S 24 4 2

初中数学试卷分析范文.

初中数学试卷分析范文 初中数学试卷分析>范文(一) 这次数学试卷检测的范围应该说内容是非常全面的,难易也适度,比较能如实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应证了平常我对学生说的那句话:“书本知识真正掌握了,试卷的85分就能拿下了,还有的15分来源于你的理解、分析、拓展能力了。”而从考试成绩来看,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一、从卷面看,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基础知识,通过填空、判断、选择、口算、列竖式计算和画图以及操作题的检测。第二类是综合应用,主要是考应用实践题。无论是试题的类型,还是试题的表达方式,都可以看出出卷老师的别具匠心的独到的眼光。试卷能从检测学生的学习能力入手,细致、灵活地来抽测每册的数学知识。打破了学生的习惯思维,能测试学生思维的多角度性和灵活性。 二、学生的基本检测情况如下:总体来看,学生都能在检测中发挥出自己的实际水平,合格率都在96%以上,优秀率在55%左右。 1、在基本知识中,填空的情况基本较好。应该说题目类型非常好,而且学生在先前也已练习过,因此正确较高,这也说明学生初步建立了数感,对数的领悟、理解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学生良好思维的培养就在于做像这样的数学题,改变以往的题目类型,让学生的思维很好的调动起来,而学生缺少的就是这个,以致失分严重。 2、此次计算题的考试,除了一贯有的口算、递等式计算以外,最要的是多了学生自主编题、用不同方法计算的题型,通过本次测验,我认识到学生的计算习惯真的要好好培养。 3、对于应用题,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很关键。自己读懂题意,分析题意在现在来看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能力,很多学生因为缺少这种能力而在自己明明会做的题上失了分,太可惜了。 4、还有平时应该多让学生动手操作,从自己的操作中学会灵活运用知识。这方面有一定的差距。 三、今后的教学建议 从试卷的方向来看,我认为今后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 1、立足于教材,扎根于生活。教材是我们的教学之本,在教学中,我们既要以教材为本,扎扎实实地渗透教材的重点、难点,不忽视有些自己以为无关紧要的知识;又要在教材的基础上,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多了解生活中的数学,用数学解决生活的问题。而且在高段数学的教学上要有意识地与初中数学接轨。 2、教学中要重在凸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尤其是在应用题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展示,让他们自己来分析题目,设计解题的策略,多做分析和编题等训练,让有的学生从“怕”应用题到喜欢应用题。 3、多做多练,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要学生说题目的算理,也许不一定会错,但有时他们是凭自己的直觉做题,不讲道理,不想原因。这点可以从试卷上很清晰地反映出来。学生排除计算干扰的本领…… 4、关注生活,培养实践能力加强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的联系,让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多做一些与生活有关联的题目,把学生的学习真正引向生活、引向社会,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关注过程,引导探究创新。>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初中数学中考模拟试卷

初中数学中考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满分24分,共有8道小题,每小题3分) 1.(3分)﹣的相反数是() A.8 B.﹣8 C.D.﹣ 2.(3分)下列四个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B.C.D. 3.(3分)小明家1至6月份的用水量统计如图所示,关于这组数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 A.众数是6吨 B.平均数是5吨C.中位数是5吨D.方差是 4.(3分)计算6m6÷(﹣2m2)3的结果为() A.﹣m B.﹣1 C.D.﹣ 5.(3分)如图,若将△ABC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则顶点B的对应点B 的坐 1 标为()

A.(﹣4,2)B.(﹣2,4)C.(4,﹣2)D.(2,﹣4) 6.(3分)如图,AB是⊙O的直径,点C,D,E在⊙O上,若∠AED=20°,则∠BCD的度数为() A.100°B.110°C.115°D.120° 7.(3分)如图,?ABCD的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AE⊥BC,垂足为E,AB=,AC=2,BD=4,则AE的长为() A. B.C.D. 8.(3分)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经过A(﹣1,﹣4),B(2,2)两点,P为反比例函数y=图象上一动点,O为坐标原点,过点P作y轴的垂线,垂足为C,则△PCO的面积为() A.2 B.4 C.8 D.不确定 二、填空题(本题满分18分,共有6道小题,每小题3分) 9.(3分)近年来,国家重视精准扶贫,收效显著,据统计约65000000人脱贫,

65000000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10.(3分)计算:(+)×= . 11.(3分)若抛物线y=x2﹣6x+m与x轴没有交点,则m的取值范围是.12.(3分)如图,直线AB,CD分别与⊙O相切于B,D两点,且AB⊥CD,垂足为P,连接BD,若BD=4,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13.(3分)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ADC=90°,E为对角线AC的中点,连接BE,ED,BD.若∠BAD=58°,则∠EBD的度数为度. 14.(3分)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俯视图为正六边形,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三、作图题(本题满分4分) 15.(4分)已知:四边形ABCD. 求作:点P,使∠PCB=∠B,且点P到边AD和CD的距离相等.

初中数学试卷分析-精选范文

初中数学试卷分析 初中数学试卷分析(一) 该试卷考察除了考察初中数学相关内容之外,还考察了高中数学的相关知识,但是试卷总体来说题量不大,知识点考察的也不是很全面,只是对初中和高中数学中一些重要知识点的考察。不同的题型难度也不一样,总体来说都是对一些重要的概念及公式运用的考察,其中部分单选题和解答题的计算量稍微有点大,而填空题相对而言比较简单。 根据以上综合的了解,我们根据题型对卷子进行如下分析: 首先卷子总体上分为三个大部分: 2、填空题有5题,共20分,每题4分。填空题的第一题比较简单,考察的是抛物线的焦点坐标。第二题是**-**学年福建省宁德市高一下学期阶段性考试数学试题。该题也比较简单,考察的是复合函数的定义域。第三题是对完全平方公式的考察,该题难度也不大。第四题考察的是向量的坐标、向量积的坐标运算以及线性规划相关的知识,该题虽然比较简单,但是计算量不小。最后一题看似简单,但是由于要判断5个命题的真假,所以考察的知识点也比较多,需要逐一分析,分别考察了命题的否命题、函数的零点、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和充要条件及解不等式。填空题与选择题比较而言,填空题相对更简单,考察的是最基本的知识点,计算量也不是很大,因此只要考生平时认真复习,填空题的失分不会很多。

3、解答题4题,共40题,每题10分。解答题的第一题看似简单,但是计算量比较大,因此也容易丢分,考察的是向量积的坐标运算和函数单调性和周期性相关的知识。第二题考察的是相似三角形的知识,同样也是计算量比较大。第三题考察的是数列的知识,该题相对简单,最后一题考察的是函数的单调性和最值的内容,该题难度不是很大。总体来说,解答题考察的知识点不是很难,但是普遍存在计算量比较大的问题,这就要求考生平时在复习的过程中除了需要掌握基本的知识点之外,还要多加练习,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 总之,这次数学考试题量不是很大,难度适中,知识点考察的也不是很多,但是数列、函数、向量等知识点在整个试卷中涉及的考题相对较多,尤其是函数的知识在选择题、填空题以及解答题中都有较多的涉猎。因此,考生在备考时需抓住重点,有针对的进行复习。 初中数学试卷分析(二) 这次考试是中考前的适应性训练与平时复习有效结合的载体,它的意义是:一方面为了检验学生在中考第一轮复习后所取得的阶段性成绩,从中找到自身的不足,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能及时调整第二阶段复习的重点和目标;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应对**年中考中在分值、题型的数量与布局,难易比例设置以及首次使用机读卡等带来的多方面的变革,为下一步更有针对性的复习提供一些最新的思路和比较有价值的复习方向。从整张试卷反馈的各方

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试卷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单元质量测试卷 七年级数学(六)(期末考试) 学校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班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面几个问题可采用全面调查的是( ) A .长江水污染的情况 B .某班学生的视力情况 C .某市畜禽饲养情况 D .某厂家的一批次彩色电视机的使用寿命 2.如图,甲、乙两所学校,其中男女生情况可见下列统计图 , 甲学校有1000人,乙有1250人,则( ) A .甲校的女生比乙校的女生多 B .甲校的女生比乙校的女生少 C .甲校与乙校的女生一样多 D .甲校与乙校男生共是2250人 甲校 乙校 3.有下列说法: (1)无理数就是开方开不尽的数; (2)无理数包括正无理数、零、负无理数; (3)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4)无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 其中正确的说法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4.如图,下面推理中,正确的是( ) A .∵∠A+∠D=180°,∴AD∥BC B .∵∠C+∠D=180°,∴AB∥CD C .∵∠A+∠D=180°,∴AB∥C D D .∵∠A+∠C=180°,∴AB∥CD 5.如果将点M 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后,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点N (-3,4),那么点M 的坐标是( ) A. (-6,6) B. (4,-3) C. (0,-1) D. (-1,0) 6.小龙和小刚两人玩“打弹珠”游戏,小龙对小刚说:“把你珠子的一半给我,我就有10颗珠子”.小刚却说:“只要把你的 3 1 给我,我就有10颗”,如果设小刚、小龙的弹珠数分别为x 颗、y 颗, 则下列方程组正确的是( ) A .???=+=+303202y x y x B .???=+=+103102y x y x C .???=+=+103202y x y x D .???=+=+303102y x y x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7. 2 8x 应满足的条件是 . 9. 在349x y +=中,如果2y = 6,那么x = .

初一数学试卷分析

初一数学试卷分析 关于初一数学试卷分析 本套试题从整体看难度适中,知识覆盖面比较全。 二、学生的基本检测情况: 总体来看,学生都能在检测中发挥出自己的实际水平,合格率都在84%以上,优秀率在58%左右。 1、在基本知识中,选择的情况基本较好。应该说题目类型非常好,而且学生在先前也已练习过,因此正确率较高。这也说明学生 理解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学生良好思维的培养就在于做像这样的 数学题,改变以往的题目类型,让学生的思维很好的调动起来,而 个别学生缺少的就是这个,以致失分严重。 2、此次计算题的考试,是一贯有的代数式化简及求值的题,共 16分。大部分学生作的很好,个别学生审题不细心,第一步就用错 公式,例如孙景隆就因此丢掉8分。 3、对于《概率》和《变量之间的关系》应用题,学生在读题和 识图方面考虑不周,失分较多。因此,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很关键。自己读懂题意,分析题意在现在来看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能力,很多 学生因为缺少这种能力而在自己明明会做的题上失了分,太可惜了。 4、对于三角形全等的证明题共22分,学生做的很好。 三、今后的教学建议: 从试卷的方向来看,我认为今后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 2、教学中要重在凸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在平时的教学中,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创造

自主学习的机会。尤其是在实际应用题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的思维 得到充分的展示,让他们自己来分析题目,设计解题的策略,相互 交流,让有的学生从“怕”应用题到喜欢应用题。 3、多做多练,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要学生说题目 的算理,也许不一定会错,但有时他们是凭自己的直觉做题,不讲 道理,不想原因。这点可以从试卷上很清晰地反映出来。只有多做 多练,才能提高学生排除计算干扰的本领。 4、关注生活,培养实践能力加强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的联系, 让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多做 一些与生活有关联的题目,把学生的学习真正引向生活、引向社会,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关注过程,引导探究创新。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基础 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着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培养自觉发 现新知、发现规律的能力。这样既能使学生对知识有深层次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探索的科学方法。让学生的学习不 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初一数学试卷分析(二) 一、试卷情况分析 本次考试试题注重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同时关注了对学生推理能力、计算能力、读图分析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的 考查,试卷以新课程标准的评价理念为指导,以新课标教材为依据,特别在依据教材的基础上,考出学生的素质。突出的特点有: 1.知识点考查全面,让题型为知识点服务,每一个知识点无不被囊括期中,真正做到了覆盖全面。 2.形式灵活多样,并且注重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应用,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 3.题量和难度都不大,重点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及熟练程度。

2015年初中数学中考模拟试卷(含详细解答)

2015年初中毕业生数学考试卷 考生须知: 1. 全卷共4页,有3大题,24小题. 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 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题纸的对应位置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 3. 请考生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对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姓名、准考证号. 4. 作图时,可先使用2B铅笔,确定后必须使用0.5毫米及以上的黑色签字笔涂黑. 5. 本次考试不能使用计算器. 参考公式:二次函数y=ax2+bx+c(a≠0)图象的顶点坐标是 . 卷Ⅰ 说明:本卷共有1大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一、选择题(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 的相反数是 A

B C D 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6a-5a=1 B.(a2)3=a5 C. a6÷a3=a2 D.a2·a3=a5 3.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钓鱼岛最新消息”,能搜索到与之相关的结果个数约为4640000,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464×104B.46.4×106 C. 4.64×106 D.0.464×107 4.下图中几何体的左视图是 5. 如果分式 与 的值相等,则 的值是

A.9 B.7 C.5 D.3 6.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为140°,那么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为 A. 11 B.10 C.9 D.8 7.若x>y,则下列式子中错误的是 A.x﹣3>y﹣3 B. > C.x+3>y+3 D.﹣3x>﹣3y 8.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4,另一边长为8,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A.12 B.20 C. 16 D. 20或16 9. 矩形具有而菱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A.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B.对角线相等 C.对角线互相平分 D.两组对角分别相等

初中数学试卷分析

初中数学试卷分析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初中数学试卷分析模板一.数学试卷的难易程度及分析 十堰市的初中数学试卷分值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题型有3种: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各题的难易程度区分如下: 1.选择题。 选择题一般为10道题,由浅入深,难易程度一般为简单到中等难度,最后2道题目可能比较难。分值为10×3=30分。 2.填空题。 填空题一般为6道题,前4道题都是极其简单的类型,后2道题的难度稍大,一般为中等难度。分值为6×3=18分。 3解答题。 解答题的第一道一定为计算题,非常简单,分值在4-6分;第二道题,一般也为计算类型的题,难度一般,分值为4-6分。然后中间为三道小综合类题目,考察学生的各个知识点掌握情况,最后为两道大综合题目,第一、二问难度较低,3、4问难度较高,这是拉开考生分值的题目。 二.各题正确情况对照表

三、总评及辅导安排

根据教学经验,常出现的组合有以下几种,对策如下: 所有学生的心理辅导和考试技巧都是必要的。 类型一:A1B1C1,这类学生需要辅导吗?如果需要就是注意培养考试技巧,避免考试紧张和情绪波动。 类型二:.A1B1C2,这类学生需要做适当的题型突破专项训练,而且一般来说,这类学生比较聪明,会有较大的提升,有满分可能。 类型三:.A1B1C3(4),这类学生需要系统的复习和提高,一般来说,这类学生属于中上等,成绩有一定提升空间,但不会特别大,因为智力和习惯有一定局限性,适合长期培养,不适合短期突击。 类型四:A2B2C3.,这类学生如果学习态度好,此类学生提升空间非常巨大,有向类型三靠齐的趋势,但是也是适合长期培养,短期突击会有一定效果,但不会太大。如果学习态度有问题或者心理异常,必须先纠正习惯。 类型五:A3B3C3(4),这类学生提升空间非常大,但解决问题比较多,首先解决的是学习动机问题,然后是学习习惯,然后是系统的复习,短期能见到一定效果,但长期的预期效果是类型三。 类型六:A4B4C5,这类学生的基础漏洞非常大,因此提升空间巨大,但是学习习惯和动机都待纠正,但只要这类学生不是有智力上的问题,只要找到突破口,进步是无可限量的。在小学阶段,尤其是四年级以下,特别适合短期突击。 类型七:A1(2)B1(2)C6,这类学生一般比较聪明,但是习惯是个大问题,改正习惯是唯一的问题,但是这是一个长期而反复的过程,特别不适合短期突击。

初中苏科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百度文库

初中苏科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百度文库 一、选择题 1.如图,△ABC中,AB=AC,DE垂直平分AB,BE⊥AC,AF⊥BC,则∠EFC的度数为() A.35°B.40°C.45°D.60° 2.下列分式中,属于最简分式的是() A.6 2a B. 2 x x C. 1 1 x x - - D. 21 x x+ 3.小明和同学做“抛掷质地均匀的硬币试验”获得的数据如表: 抛掷次数100200300400500正面朝上的频数5398156202244 若抛掷硬币的次数为1000,则“正面朝上”的频数最接近() A.20 B.300 C.500 D.800 4.下列图形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B.C.D.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矩形的对角线相等垂直B.菱形的对角线相等 C.正方形的对角线相等D.菱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6.下列调查中,最适宜采用全面调查方式的是() A.调查某市成年人的学历水平B.调查某批次日光灯的使用寿命 C.调查市场上矿泉水的质量情况D.了解某个班级学生的视力情况 7.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B.两组邻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C.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D.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8.如果把分式 a a b - 中的a、b都扩大2倍,那么分式的值一定() A.是原来的2倍B.是原来的4倍 C.是原来的1 2 D.不变 9.如图,在周长为20cm的平行四边形ABCD中,AB≠AD,AC和BD相交于点O,

OE⊥BD交AD于E,则ΔABE的周长为() A.4cm B.6cm C.8cm D.10cm 10.如图,E是正方形ABCD边AB延长线上一点,且BD=BE,则∠E的大小为() A.15°B.22.5°C.30°D.45° 二、填空题 11.如图,为测量平地上一块不规则区域(图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画一个边长为2m 的正方形,使不规则区域落在正方形内,现向正方形内随机投掷小石子(假设小石子落在正方形内每一点都是等可能的),经过大量重复投掷试验,发现小石子落在不规则区域的频率稳定在常数0.25附近,由此可估计不规则区域的面积是__m2. 12.为了了解我市八年级男生的体重分布情况,市教育局从各学校共随机抽取了500名八年级男生进行了测量.在这个问题中,样本是指_____. 13.某口袋中有红色、黄色小球共40个,这些球除颜色外都相同.小明通过多次摸球试验后,发现摸到红球的频率为30%,则口袋中黄球的个数约为_____. 14.在一次数学测试中,某班50名学生的成绩分为六组,第一组到第四组的频数分别为6,8,9,12,第五组的频率是0.2,则第六组的频数是_______. 15.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ABE为等边三角形,连接DE,CE,延长AE交CD于F 点,则∠DEF的度数为_____. 16.如图,点A是一次函数 1 3 y x =(0) x≥图像上一点,过点A作x轴的垂线l,点B是l 上一点(B在A上方),在AB的右侧以AB为斜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BC,反比例函

初二数学期中试卷分析

2013—2014八年级数学期中试卷分析 贾伟华 一、试题情况分析 本次试题注重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同时关注了对学生推理能力、计算能力、做图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试卷以新课程标准的评价理念为指导,以新课标教材为依据,特别在依据教材的基础上,考出学生的素质。突出的特点有: 1、知识点考查全面。让题型为知识点服务。每一个知识点无不被囊括其中,真正做到了覆盖全面。 2、形式灵活多样,并且注重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应用,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 3、题量较大,选择题难度不太大,选项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重点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及熟练程度。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填空、选择题难度高不高,答题质量普遍较好,存在一些问题,如选择题4学生如果不根据图形分析很难找到正确的条件,第8题是对勾股定理考查,学生对学过知识分析能力差;这两题错误率高。填空题16部分学生对对勾股定理推导过程遗忘,错误率较多.17题较难,18题图形分析不够,需运用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及直角三角形。19、20是作图题,学生掌握得不好平时练得较少,解答题中21题求角的度数 ,运用外角和等腰三角形求解.22题运用三角形全等证明解决问题.24题(1)证明是直角根据平角,(2)是利用面积关系推出勾股定理.25题结规律推导. 26、27难度较大,学生对动点问题有较大的畏惧,仍是今后学习的难点。 三、抽样数据 四、年级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整体水平参差不齐,好多同学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在教学中对好坏的兼顾仍是思考重点。 主要失分原因:一是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掌握不到位,;二是学生审题不清、马虎大意,导致出错;三是某些思考和推理过程,过

初中数学中考模拟试卷(附答案)

初中数学中考模拟试卷(附答案) ……………………○○……………………线线……………………○○… _……___……___…_…:订号…考订…___…_…__…_…_:……级○班…__○_…___……__:……名……姓_…_装___装…___……___…:…校学………○○……………………外内……………………○○…………………… 1.已知△ABC中,AB=AC.如图1,在△ADE中,若AD=AE,且∠DAE=∠BAC,求证:CD=BE;如图2,在△ADE中,若∠DAE=∠BAC=60°,且CD垂直平分AE,AD=3,CD=4,求BD的长;如图3,在△ADE中,当BD垂直平分AE于H,且∠BAC=2∠ADB时,试探究CD2,BD2,AH2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2.如图1,已知?ABCD,AB∥x轴,AB=6,点A的

坐标为,点D的坐标为,点B在第四象限,点P是?ABCD边上的一个动点.若点P在边BC上,PD=CD,求点P的坐标.若点P在边AB,AD上,点P 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Q落在直线y=x﹣1上,求点P的坐标.若点P在边AB,AD,CD上,点G是AD与y轴的交点,如图2,过点P作y轴的平行线PM,过点G作x轴的平行线GM,它们相交于点M,将△PGM沿直线PG翻折,当点M的对应点落在坐标轴上时,求点P的坐标.3.如图,直线y=﹣2x+7与x轴、y轴分别相交于点C、B,与直线y=x相交于点A.求A点坐标;如果在y轴上存在一点P,使△OAP是以OA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则P点坐标是;在直线y=﹣2x+7上是否存在点Q,使△OAQ的面积等于6?若存在,请求出Q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试卷第1页,总14页4.如图,一次函数的函数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

最新初中数学考试试卷分析

初三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初三年级期末数学质量检测)本次数学质量检测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初三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他们所取得的进步和需要进一步改进的方面,以激励他们投入到今后的数学学习中去。初三数学检测试卷特别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获得的经验、掌握的知识情况;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以及需要改进的方面等。同时,还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等。 一、试题特点. 1.突出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情况是否“达标”进行评估.并提出适当的、有发展性的要求. 2.各部分内容所占比重应与相应内容在教材中所占课时相适应. 3.内容的难易程度要基本类似于教材中的随堂练习、例题,习题中的中等难度部分,个别难度较高的试题也应当把“难”定位于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对思维水平的考察、对探索规律过程的关注. 4.考试重点为各章的主体知识和基本技能,繁难运算题较少. 5.题目的数量不大,分A、B两卷,共29题,目的是为了防止将答题变成一个考查“记忆水平”的活动,给学生留足思考的时间. 6.提供有不同思维要求、能力要求的问题串,使所有的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又为每一个学生发挥自己的才能留有空间. 7.关注创新,编制新题,几乎所有的试题都是自编题和改编题,注重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选取的情境新颖,设问巧妙,目的是创设一个公平、真实的测量环境. 二、测试结果. 初三数学考试成绩结果如下:

人数人均分及格率优分率低分率1169.3654.5%18%36.36%每小题的得分率如下: 12 0.790.893 0.94456 0.8378910 0.70 0.930.870.960.780.93 11121314151617181920 0.830.740.840.810.640.740.780.850.790.80212223242526272829 0.59 全卷试题的难度比如下: 容易题∶中档题∶较难题=73∶19∶8 从以上可以看到,初三学生在知识的识记、直接运用以及基本运算方面掌握得比较好,有关形式运算方面的试题得分率偏低,例如第21题、第22题、第24题;背景相对陌生的试题以及要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问题的试题的得分率偏低。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周末上课学生的成绩两极分化较严重,最高与最低分之间相差76分.2.学生的数学成绩两极分化明显,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典型错误.

初中数学部编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卷

xx学校xx学年xx学期xx试卷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 一、xx题 (每空xx 分,共xx分) 试题1: 的相反数是() A. B. C. D. 试题2: 的角平分线AD交BC于点D,,则点D到AB的距离是()A.1 B.2 C.3 D.4 试题3: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B. C. D. 试题4: 到三角形三条边的距离都相等的点是这个三角形的() 评卷人得分

A.三条中线的交点B.三条高的交点 C.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D.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试题5: 一次函数的图象大致是() 试题6: 如图,已知中,,,是高和的交点,则线段的长度为()A. B.4 C. D.5 试题7: 计算:. 试题8: 如图,数轴上两点表示的数分别是1和,点关于点的对称点是点,则点所表示的数 是.

试题9: 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空气中的含氧量与大气压强成正比例函数关系.当时,,请写出与的函数关系式. 试题10: 因式分解:. 试题11: 如图,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A、B两点,则关于x的不等式的解集是. 试题12: 已知,则______________. 试题13: 如图,正方形卡片A类、B类和长方形卡片C类各若干张,如果要拼一个长为(a+2b)、宽为(a+b)的大长方形,则需要C 类卡片张. 试题14:

直线经过点和轴正半轴上的一点,如果(为坐标原点)的面积为2,则的值 为. 试题15: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点是轴上的一个动点,当是等腰三角形时,值的个数是. 试题16: 计算:. 试题17: 如图,有两个的网格,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每个网格中各画有一个梯形.请在图1、图2中分别画出一条线段,同时满足以下要求: (1)线段的一个端点为梯形的顶点,另一个端点在梯形一边的格点上; (2)将梯形分成两个图形,其中一个是轴对称图形; (3)图1、图2中分成的轴对称图形不全等. 试题18: 分解因式:. 试题19: 先化简,再求值:,其中. 试题20:

2018初中数学中考模拟试卷

. . 绝密★启用前 2018年04月21日lht112的初中数学组卷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如图.将矩形ABCD 绕点A 旋转至矩形AEFG 的位置.此时点D 恰好与AF 的中点重合.AE 交CD 于点H.若BC=.则HC 的长为( ) A . 4 B . C . D .6 2.在△ABC 中.∠BAC=90°.AB=2AC.点A (2.0)、B (0.4).点C 在第一象限内.双曲线y=(x >0)经过点C .将△ABC 沿y 轴向上平移m 个单位长度.使点A 恰好落在双曲线上.则m 的值为( )

A.2 B .C.3 D . 3.如图.四边形ABCD中.AB=4.BC=6.AB⊥BC.BC⊥CD.E为AD的中点.F为线段BE上的点.且FE=BE.则点F到边CD的距离是() A.3 B .C.4 D . 4.如图.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在BC.CD上.△AEF是等边三角形.连 接AC交EF于点G.过点G作GH⊥CE于点H.若S △EGH =3.则S △ADF =() A.6 B.4 C.3 D.2 5.如图.若抛物线y=﹣x2+3与x轴围成封闭区域(边界除外)内整点(点的横、纵坐标都是整数)的个数为k.则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是() A . B . C . . .

D . 6.已知正方形MNOK和正六边形ABCDEF边长均为1.把正方形放在正六边形中.使OK边与AB边重合.如图所示.按下列步骤操作: 将正方形在正六边形中绕点B顺时针旋转.使KM边与BC边重合.完成第一次旋转;再绕点C顺时针旋转.使MN边与CD边重合.完成第二次旋转;…在这样连续6次旋转的过程中.点B.M间的距离可能是() A.1.4 B.1.1 C.0.8 D.0.5 . .

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分析: 从试卷卷面情况来看,考查的知识面较广,类型比较多样灵活,同时紧扣课本、贴近生活。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把握的程度,又考查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计算、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顾及了各个层次学生的水平,又有所侧重。这份试题尤其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检测,以及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总的来讲,该份试题相对我们学校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学生对所考的知识点都把握不到位。 二、学生情况分析: 从本次考试成绩来看,与上学期的成绩相比,有所上升。全班有48人,参加考试的有47人,及格率是64%。最高分118分,最低分4分。主要原因是:学生基础差,做题粗心大意,不够细心,特别是计算题出错最多。后进生的基础太差,优生的成绩不够理想。 三、存在的问题 教师指导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方面还不够。学生不能透彻地理解数量关系。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分析题目,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认真读题、审题习惯方面还欠缺优生的学习习惯也不是太好,没有最大限度的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四、改进的措施: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特别注意知识的迁移,教给学生分析题目的方法,让他们懂得变通,将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进行解题,培养他们的分析、推理、逻辑能力。平时练习的设计多训练发散学生的思维。此外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使全班的学生得到均衡发展。 五、几点反思 通过前面对试题的分析,在今后的教学中除了要把握好知识体系,熟悉知识点覆盖面之外,还要认真钻研新课程理念,理解、研究教材,找到教材中知识与理念的结合点,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的嵌入点,凭借教学手段、方法,在教学数学知识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渗透、理解、掌握数学思想、数学方法,从而达到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最终目的。 六、几点建议: 根据考试结果来看,这两个班的数学成绩一般,比上年的平均分提高了一点,这说明试卷难易适中。但是从答题出现的问题来看,也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例如:较高档的试题和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试题。普遍失分较高。这说明我们在培养学生的能力方面还是一个薄弱环节。为了进一步推进中学数学的教学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20201初三数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1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word 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调研 数 学 2018.1 学校 姓名 准考证号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2分) 第1-8题均有四个选项,符合题意的选项只有一个... 1.抛物线()2 12y x =-+的对称轴为 A .1x =- B .1x = C .2x =- D .2x = 2.在△ABC 中,∠C =90°.若AB =3,BC =1,则sin A 的值为 A .1 3 B . C . 3 D .3 3.如图,线段BD ,CE 相交于点A ,DE ∥BC .若AB =4,AD =2,DE =1.5, 则BC 的长为 A .1 B .2 C .3 D .4 4.如图,将△ABC 绕点A 逆时针旋转100°,得到△ADE .若点D 在线段 BC 的延长线上,则B ∠的大小为 A .30° B .40° C .50° D .60° 5.如图,△OAB ∽△OCD ,OA :OC =3:2,∠A =α,∠C =β,△OAB 与△OCD 的面积分别是1S 和2S ,△OAB 与△OCD 的周长分别是1C 和2C ,则下列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A . 32 OB CD = B . 3 2 αβ= C . 12 32 S S = D . 12 32 C C = 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A 从(3,4)出发,绕点O 顺时针旋转一周,则点A 不. 经过 E B C D A D E C B A D O A B C

2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A .点M B .点N C .点P D .点Q 7.如图,反比例函数k y x = 的图象经过点A (4,1),当1y <时,x 的取值 范围是 A .0x <或4x > B .04x << C .4x < D .4x > 8.两个少年在绿茵场上游戏.小红从点A 出发沿线段AB 运动到点B ,小兰从点C 出发,以相同的速度沿⊙O 逆时针运动一周回到点C ,两人的运动路线如图1所示,其中AC =DB .两人同时开始运动,直到都停止运动时游戏结束,其间他们与点C 的距离y 与时间x (单位:秒)的对应关系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 图2 A .小红的运动路程比小兰的长 B .两人分别在1.09秒和7.49秒的时刻相遇 C .当小红运动到点 D 的时候,小兰已经经过了点D D .在4.84秒时,两人的距离正好等于⊙O 的半径 二、填空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2分) 9.方程220x x -=的根为 . 10.已知∠A 为锐角,且tan 3A = ,那么∠A 的大小是 °. 11.若一个反比例函数图象的每一支上,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则此反比例函数表达式可以是 .(写 出一个即可) 12.如图,抛物线2 y ax bx c =++的对称轴为1x =,点P ,点Q 是抛物线与x 轴的两个交点,若点P 的坐标为(4,0),则点Q 的坐标为 . 13.若一个扇形的圆心角为60°,面积为6π,则这个扇形的半径为 . 14.如图,AB 是⊙O 的直径,P A ,PC 分别与⊙O 相切于点A ,点C ,若∠P =60°,P A = 3,则AB 的长为 . 15.在同车道行驶的机动车,后车应当与前车保持足以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的安全距离.如图,在一个路口,一辆 长为10m 的大巴车遇红灯后停在距交通信号灯20m 的停止线处,小张驾驶一辆小轿车跟随大巴车行驶.设小张距大巴车尾x m ,若大巴车车顶高于小张的水平视线0.8m ,红灯下沿高于小张的水平视线3.2m ,若小张能看到整个红灯,则x 的最小值为 . 16.下面是“作一个30°角”的尺规作图过程. 已知:平面内一点A . 求作:∠A ,使得∠A =30°. 作法:如图, C D A O B

初中数学中考模拟试卷

中考数学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满分24分,共有8道小题,每小题3分) 1.(3分)﹣的相反数是() A.8 B.﹣8 C.D.﹣ 2.(3分)下列四个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B.C.D. 3.(3分)小明家1至6月份的用水量统计如图所示,关于这组数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 A.众数是6吨 B.平均数是5吨C.中位数是5吨D.方差是 4.(3分)计算6m6÷(﹣2m2)3的结果为() A.﹣m B.﹣1 C.D.﹣ 的坐标为()5.(3分)如图,若将△ABC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则顶点B的对应点B 1 A.(﹣4,2)B.(﹣2,4)C.(4,﹣2)D.(2,﹣4)

6.(3分)如图,AB是⊙O的直径,点C,D,E在⊙O上,若∠AED=20°,则∠BCD的度数为() A.100°B.110°C.115°D.120° 7.(3分)如图,?ABCD的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AE⊥BC,垂足为E,AB=,AC=2,BD=4,则AE的长为() A. B.C.D. 8.(3分)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经过A(﹣1,﹣4),B(2,2)两点,P为反比例函数y=图象上一动点,O为坐标原点,过点P作y轴的垂线,垂足为C,则△PCO的面积为() A.2 B.4 C.8 D.不确定 二、填空题(本题满分18分,共有6道小题,每小题3分) 9.(3分)近年来,国家重视精准扶贫,收效显著,据统计约65000000人脱贫,65000000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10.(3分)计算:(+)×= . 11.(3分)若抛物线y=x2﹣6x+m与x轴没有交点,则m的取值范围是. 12.(3分)如图,直线AB,CD分别与⊙O相切于B,D两点,且AB⊥CD,垂足为P,连接BD,若BD=4,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