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 中国糖尿病发病率高的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糖尿病发病率高的原因

在中国,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导致死亡的首要原因,该状况紧随快速的经济增长,人们预期寿命的延长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出现。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中国的糖尿病患病率高并且日益增高。

2007年6月至2008年5月,由北京中日友谊医院杨文英教授牵头的一项我国14个省市的46239名成年人的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进行调查研究,涉及一个有全国代表性的中国成年人样本,应该能够准确评估中国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状况。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普通成年人中,≥20岁的成年人中9.7%有糖尿病,其中60.7%之前未得到诊断。此外15.5%处于糖尿病前期。这些研究表明,相对于上世纪,我国的糖尿病患病率明显升高。

导致我国糖尿发病率明显升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经济发展带来的生活方式改变、人口结构的变化、人们对于糖尿病的认识没有随糖尿病患病率的提高同步提高等。这些原因导致我国的糖尿病患者逐年增加,对我国居民健康生活构成了严重威胁。

我国民族特征和民族经历导致患病率提高

世界上不同的人种之间糖尿病的患病率有很大的差异性,有些人种可能容易患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居住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毛里求斯、美国、加拿大及我国香港等地的华人中,糖尿病的患病率已达到l0%-15%,已达到或超过了其他人种的水平。这一方面说明了我国可能是对糖尿病遗传易感性较强的种族,另一个方面说明了我国内地之前糖尿病发病率不高的原因,不是由于中国人不容易患糖尿病,而是因为经济比较落后,生活水平相对较低,大部分人仅处于温饱状态,体形较瘦,即便是有易患糖尿病的遗传基因,却由于营养相对缺乏,没有具备患糖尿病的营养条件。

我国人种的特点,相对西方国家来说,绝对肥胖者并没有西方那么严重,部分肥胖者体重指数可高达40甚至50kg/m2以上,我国体重指数超过35kg/m2的也不多见。虽然不及他们肥胖,患病率却增长迅速,这还与我国人群特性有关。亚洲人群特性中,胰岛β细胞数量与功能的代偿均不及西方人群。在同样遗传背景下,我国人种在后天生活方式从营养不足到营养过剩的变化中,我们对肥胖的耐受程度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调控能力可能更差,因此即使在同样体重指数下,亚洲人群更容易患糖尿病。我国肥胖和超重较2002年增加1倍,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患病率较上世纪末增加了3倍。

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增高与该人群经历生活方式的剧变有密切联系。传统或土著民族在城市化过程中往往伴有2型糖尿病的增多,而保留传统或封闭居住方式的人则维持很低的患病率。过去20年,中国人的膳食结构和饮食行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居民平均每天动物性食品的摄入量由66克增加到160克,动物性脂肪增加非常快。高脂、高蛋白、高热量饮食和少动等现代行为生活方式必然会导致超重或肥胖,而肥胖是导致糖尿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国生活水平提高导致生活方式的不良改变

两个地区的经济条件不同,但如果两个地区的生活条件均达到城市生活条件,则这两个地区的糖尿病患病率无差异。这一结果显示,糖尿病患病率必将随着中国经济和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而更加迅速地增加。70年代以前,食物来源、营养供给比较匮乏,体力活动多,那个年代糖尿病的遗传因素就是主导,糖尿病的易感现象并没有显现出来。据统计,上世纪80年代初时,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还只有0.67%,不到1%,这与现在将近10%的差别是非常惊人的。这主要还是与我国30年来社会巨大变迁、物质生活的丰富及后天环境的变化带来的影响有关。

近30年来,我国社会面貌、人民生活状况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如城市化工业化的进展速度,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体力活动逐渐被现代生活工具所代替。在脑力劳动为主的人群,糖尿病发病率较体力劳动人群高,研究发现体力活动越少,糖尿病的患病率越高。此类糖尿病的患者很多有慢性社会心理应激,心理和社会压力可通过神经内分泌途径引起胰岛素

抵抗,甚至糖尿病。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营养过剩,吃多动少越来越普遍,加重了肥胖的产生。值得注意的是,青年糖友越来越多,他们的生活、家庭、事业都处在人生的高峰期,然而这一人群的糖尿病发病的增长速度还超过了其他人群。不科学的生活方式。由于社会文化、风俗等方面的原因,全国公民中自我保健意识和科学保健知识还相对比较缺乏,生活方式不科学的人大有人在。再加上中国人是比较讲究饮食文化的民族。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人每天大块吃肉、大口喝酒,摄人的热量过多,但体力活动却越来越少,上楼乘电梯,出门坐小车,晚上不是看电视就是玩电脑,导致体形越来越胖,为糖尿病的发生提供了条件。此外,还有很多人,尤其是男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养成了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大量吸烟、饮酒亦是糖尿病可变的、非独立的危险因素,与年龄、缺乏运动和家族史等重要危险因素有明显的相乘交互作用,这亦可能与2型糖尿病在男性中发病率稍高有关。

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高危人群对糖尿病的重视程度不够

糖尿病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有不断增高的趋势。我国人均寿命不断增加,老龄人口所占的比例不断增加,这也是糖尿病患病率不断增加的一个原因。随着年龄段的增加患病率也在增加,患病率的高峰年龄在70岁以上。但另一个更需引起注意的突出特点是,青年患病率的增加非常明显,患病率已远远高于上世纪90年代,约为当时的6至8倍。

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在青年人群中高度流行,且多数未得到诊断。糖尿病已成为中国一个重要公共卫生挑战。糖尿病可增加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危险,造成患者过早死亡危险,以及巨大的经济负担。老年人对于糖尿病的关注热情明显要高于青年人,老年人只要有空都会到附近卫生服务站检测血糖。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很多都有疾病,因此对健康特别重视。青年人则不然,仗着身强体壮,不轻易生病,对疾病的预防认识远远不足,这也为糖尿病的发生创造了条件。现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只有想不到而误诊的糖尿病,绝没有查不出的糖尿病,如袖珍式血糖仪只需要一滴血就可以查出血糖值,使糖尿病的诊断准确率越来越高。

我国糖尿病人95%以上都属于2型糖尿病,在早期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是没有任何症状的。当发现有症状了,糖尿病恐怕就已进入中期,有些人甚至等有了并发症才去医院就诊发现已发展到糖尿病中晚期。定期做好血糖筛查是糖尿病早发现的最好办法。这种筛查非常简单,如通过手指血检测,凡是血糖有增高情况,就应到专科去咨询,做进一步的确诊检查。关键是我国居民这方面的意识是薄弱的,我国应该进一步将推广糖尿病科普知识的宣教工作,强化大众对此的关注程度,使得许多高危人群能够得到筛查及预防指导。

儿童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

儿童糖尿病发病率在我国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以上海地区为例,1997年至2000年间,1型糖尿病在儿童中的发病率为1.7/10万,而上世纪80年代该数字仅为0.61/10万,增长了近两倍。调查显示,在14岁以下的儿童糖尿病患者中,90%为1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大致有三点,饮食不当造成过于肥胖;呼吸道感染、腹泻引起病毒感染造成免疫系统紊乱,诱发糖尿病;父母可能存在的糖尿病基因在孩子身上体现出来。

我国糖尿病发病率仍然呈逐年上升趋势,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病虽然无法治愈,但是只要我们引起足够的重视,完全可以控制其发病率及其病情的发展。我国很多患者已经患有前期糖尿病病情,自己却不知情。如果现在糖尿病前期者的增长率高于糖尿病的增长率,那么今后糖尿病的发病率将增长得更高、更快。现在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应该进一步推广糖尿病的科普宣教工作和糖尿病的筛查工作,有效控制我国糖尿病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