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纳洛酮注射液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的疗效分析

合集下载

盐酸纳洛酮注射液救治急性乙醇中毒的安全性评价

盐酸纳洛酮注射液救治急性乙醇中毒的安全性评价
表 1 坠落、 车祸损伤部位
损伤部位 颅脑 例数
பைடு நூலகம்
胸部
腹部 9 5
脊柱 8 7
四肢 其他 8 0 5 28 .
13 9 2 8
百分 比( %) 6 . 5 . 5 . 4 . 4 . 83 44 28 83 44
2 坠落 与 车祸伤 的院 前急救
点, 院前急救医生还应对非着力部位可能发生 的损 伤进行 固定处置 , 以防加重病情 , 造成不必要的新损 伤。 23 院前 急救 中的快速 转运 .
论 酮咯 酸氨 丁三 醇肌 注是 1 安全 、 种 高效 、 良反 应 小的 肛肠 手 术后 镇 痛 方 法 , 以替代 哌 替 啶 不 可
收稿 日期 :0 1 1 0 2 1 —1 — 2
盐 酸纳 洛酮 注射 液救治 急性 乙醇 中毒 的安全 性评 价
张 志 平
( 州市钟 楼 区五星街道社 区卫生服务 中心 , 常 江苏 230 ) 103
[ 摘要 ] 目的
评价 盐酸纳洛 酮 注射 液抢救 治疗 急性 乙醇 中毒疗 效的安 全性 。方法
在 常规
治疗的基础上 , 应用盐酸纳洛酮注射液 O4 24 g . — . 。结果 盐酸纳洛酮注射液救治 乙醇中毒快 , m 无明显副作用。结论 盐酸纳洛酮注射液是社区医疗机构救治急性 乙醇中毒安全、 有效之 药物。 [ 关键词] 社区医疗机构; 盐酸纳洛酮注射液; 急性 乙醇中毒
内抢救时机。院前急救受许多客观条件 的限制 , 比 如没有 各项辅 助检 查 仪器 对 伤 者进 行 检 查 , 明确 损 伤情况。所 以, 院前急救医生在有限的条件下 , 如何 为院内救治做好准备 , 防止对伤者造成二次损伤尤 为重要 。院前 急 救 医生 应 先 了解 伤 者受 伤 过 程 , 预 测 可能发生 损伤 的部位 , 例如对 高 坠伤者 , 应先 向 目 击者 了解情况, 结合伤者体表损伤判断其着力部位 , 并 根据 坠落伤特 点判断 其可 能发生 损伤 的部位 及程 度, 在搬运过程中做到重点保护。如高坠伤者臀部 着地时 常会发生 脊柱损 伤 、 骨盆骨 折等 多发性 损伤 , 所 以在搬 运过程 中应重 点保护 及处 置这些 可 能发生 损伤 的部位及脏 器 , 防止顾此 失彼 。 2. 院前急救 中的固定 2

纳络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62例患者效果分析

纳络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62例患者效果分析

纳络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62例患者效果分析目的观察纳络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疗效。

方法将12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纳络酮加常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观察患者清醒时间。

结果纳络酮加常规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并具有统计学学习意义P<0.05。

结论纳络酮能显著缩短患者的意识障碍期,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治疗手段。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herapy effect of Naloxone for patients with acute alcoholism.Methods 124 patients were devided randomizly into two groups,Naloxone plus regular therapy group and regular therapy group,record the time of consciousness recovering.Results The effect of Naloxone plus regular therapy group significantly superior to that of regular therapy group,P<0.05.Conclusion Naloxone,can shorten the time of the sufferer’s unconsciousness dramaticly,is an effective and ecnomic method.【Key words】Naloxone;Acute alcoholism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压力的增大,酗酒越来越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

急性酒精中毒成为急诊的常见病。

我科将从2002年1月至2005年2月就诊的124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分别使用纳络酮加常规治疗和常规治疗,疗效差异显著。

现报告如下。

纳洛酮和醒脑静联合用药在急性酒精中毒急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纳洛酮和醒脑静联合用药在急性酒精中毒急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纳洛酮和醒脑静联合用药在急性酒精中毒急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急性酒精中毒是急诊科常见的一种危急疾病,患者因过量饮酒引发中毒而出现意识模糊、呕吐、心律失常等严重症状。

在急诊治疗中,常规采用纳洛酮和醒脑静联合用药进行治疗。

本文旨在对纳洛酮和醒脑静联合用药在急性酒精中毒急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依据。

一、纳洛酮和醒脑静的药理作用纳洛酮是一种阿片样受体拮抗剂,可逆地与阿片样受体结合,阻断阿片受体的激活,从而减轻阿片类药物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

醒脑静是一种镇静催眠药,具有促进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增强意识、改善认知功能的作用。

在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中,纳洛酮可通过阻断酒精的作用,减轻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使患者逐渐清醒。

醒脑静则可以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提高患者的警觉性,改善认知功能。

纳洛酮和醒脑静联合使用,可以缩短患者从昏迷状态到清醒的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1.治疗效果纳洛酮和醒脑静联合用药可以显著改善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临床症状,加快患者的清醒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临床研究表明,联合用药组的患者平均清醒时间明显短于单药治疗组,且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2.安全性纳洛酮和醒脑静联合用药在急性酒精中毒急诊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临床观察发现,联合应用两药在患者中产生的不良反应较少,而且多数不良反应症状轻微、短暂、可以忍受,对患者并没有明显的影响。

3.临床应用前景纳洛酮和醒脑静联合用药在急性酒精中毒急诊治疗中的应用前景较为可观。

目前,国内外已有多项临床研究证实联合应用两药在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1.制定规范的用药方案在临床应用中,应制定规范的用药方案,明确纳洛酮和醒脑静的剂量、用药途径和用药时间,避免药物滥用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2.密切监测患者情况在给予患者联合用药的过程中,医生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认知功能和神经系统状况,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确保患者的安全。

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35例临床分析

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35例临床分析
b u le . M eh d :Th rs u eo o ma tr s eu e sme s r db S o tse p to s ep e s r fn r l mate sh sd wa a u e y X- ENS OR y tm. Deinn u n b d n i s se s ig h ma o y e g— g n eig mates n ot ep e s r e ta an Reut : P e s r n fa o e n p ig fa d mate si a l t ih r e r tr s ,a d d h rs u ets g i. n sl s r su eo ltwo db d a d S rn -o me tr s s i l hg e. te Ne d sg e trs a p e d b d ih fetv l n a i m au s hp fp e s r so twe er c r e n tep st n w e in dma te scn s ra o y weg tefcieya d M xmu v le ( i)o rs u e ni r eo d di h o io i
脉 注射 0 4 O 8 , 隔 3 mi . ~ . mg 每 0 n静脉 注 射 1次 , 复 使 用 至 临床 症 状 消 失 。 结果 : 部 患者 l 反 全 d内治愈 。 结论 : 酸 纳洛 酮 治 疗 乙醇 盐
中毒 具有催醒快 , 疗程短 , 副作 用小等优点 , 对伴 有昏迷 者效果更好。
关键词 : 乙醇中毒; 纳洛酮 ; 药物治疗
乙醇 中毒 是 内 科 急 诊 中较 常 见 的 急 性 中 毒 , 由于 一 次 过 是
氧舱辅助治疗 。呼吸有 抑制者 可加 用 呼吸兴 奋 剂 。呕 吐频 繁 者予 胃复安 1mg肌 肉注射等对症处理 。 0

盐酸纳洛酮治疗酒精中毒30例临床分析参考模板

盐酸纳洛酮治疗酒精中毒30例临床分析参考模板

盐酸纳洛酮治疗酒精中毒30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观察纳洛酮用于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5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判断从患者就诊到神志清醒的时间。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85%(P<0.01)。

结论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安全有效,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临床疗效;酒精中毒;纳洛酮急性酒精中毒在基层卫生院是一种常见病,纳洛酮在抢救急性酒精中毒方面已取得较好的效果,我院在门急诊室从2006年1月~2007年8月共收治急性酒精中毒患者50例,分别采用纳洛酮注射液作为治疗组和采用能量合剂作为对照组进行治疗,对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神志清醒时间进行比较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急性酒精中毒50例,其中纳洛酮治疗组30例,对照组20例。

纳洛酮治疗组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18~55岁,平均36岁;饮酒量300~650ml;浅昏迷18例,深昏迷8例,合并休克4例;饮酒至就诊时间1~3h。

对照组中男13例,女7例;年龄17~56岁,平均35岁;饮酒量320~600ml;浅昏迷12例,深昏迷7例,合并休克1例;饮酒至就诊时间1~2.8h。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饮酒量及就诊时病情程度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所有患者均详细询问病史,检查血、尿常规,并做肝功能检查。

1.2 治疗方法两组均给予催吐、利尿、常规补液等治疗,对呼吸抑制、低血压、休克等给予对症治疗。

治疗组:轻度中毒患者给予纳洛酮(北京四环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0.4~0.8mg加入50%葡萄糖注射液20~40ml静脉推注;重度中毒首剂纳洛酮用量为0.8mg 加入50%葡萄糖注射液20~40ml静脉注射,再将纳洛酮1.2~1.6mg 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在1h内静脉滴注完成。

对照组:给予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加入能量合剂(每支含胰岛素4u,ATP 20mg,辅酶A100u)2支,维生素B6注射液200mg,维生素C注射液3g静脉滴注。

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50例疗效观察

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50例疗效观察

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50例疗效观察(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关键词】纳洛酮急性酒精中毒疗效观察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酒人数急剧增加,急性酒精中毒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

2008年1月至2008年6月我院急诊科应用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共50例,疗效明显,无1例死亡,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至2008年6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5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为观察组,男35例,女15例;年龄20~52岁;饮白酒量500~1 500mL(按酒精含量40%计算约相当于乙醇200~600g);饮酒后就诊时间在0.5~4小时;昏睡26例,浅昏迷21例,深昏迷3例。

对照组为本院急诊科2004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经回顾性随机抽样50例,男33例,女17例;年龄19~48岁;昏睡22例,浅昏迷24例,深昏迷4例;饮酒后就诊时间及饮白酒量与观察组基本相似。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就诊时间、饮白酒量、意识障碍程度等临床指标均具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均予吸氧,监测生命体征,并予静脉补液、高渗糖、胰岛素、维生素C、维生素B6、呼吸兴奋剂、胃黏膜保护剂等,呕吐频繁的给予胃复安等对症处理。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盐酸纳洛酮注射液治疗。

昏睡者首剂纳洛酮0.5mg加5%葡萄糖注射液20mL静脉注射,昏迷者首剂纳洛酮1.0mg加5%葡萄糖注射液20mL静脉注射,继之给予纳洛酮1.5~2.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纳洛酮最大剂量用至4.0mg。

1.3 疗效观察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后均监测呼吸、心电图、血压、瞳孔、神志等,主要观察两组患者神志情况。

每20分钟观察记录意识状况1次,记录从治疗开始直至患者神志转清、能正确识别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时间,即意识清醒时间。

盐酸纳洛酮与盐酸纳美芬用于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疗效

盐酸纳洛酮与盐酸纳美芬用于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疗效

盐酸纳洛酮与盐酸纳美芬用于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疗效
盐酸纳洛酮(Naloxone hydrochloride)和盐酸纳美芬(Nalmefene hydrochloride)是目前常用于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治疗的药物。

它们属于酒精拮抗剂,可以通过阻断酒精在
中枢神经系统(CNS)的作用来减轻或逆转中毒症状。

下面将分别从药理学、临床应用和疗效评价三个方面来探讨这两种药物的疗效。

盐酸纳洛酮是一种μ-阻断剂,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阿片受体,可以阻断酒精对阿
片受体的激活作用,从而减少或逆转酒精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效应。

它的作用起效迅速,疗效持续时间较短。

盐酸纳美芬也是一种阿片受体拮抗剂,但与盐酸纳洛酮相比,它的作
用持续时间更长。

这两种药物都可以通过静脉注射给药,而盐酸纳洛酮还可以通过肌肉注
射给药。

在临床应用方面,盐酸纳洛酮和盐酸纳美芬常用于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

在行
为上,酒精中毒患者常出现昏迷、呼吸抑制、心率下降等症状,及时使用这两种药物可以
迅速逆转中毒症状,恢复患者的意识和生命体征。

它们还可以通过激活中枢神经系统的神
经元,增加患者的警觉性和自主呼吸,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疗效评价方面,在临床应用中,盐酸纳洛酮和盐酸纳美芬对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疗效
良好。

研究表明,这两种药物能够迅速逆转中毒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和预后。

它们
还可以减少酒精中毒患者需要重症监护和机械通气的时间,减少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的支出。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两种药物治疗酒精中毒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要受到患者个体差异和
用药剂量的影响,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盐酸纳洛酮注射夜有什么作用

盐酸纳洛酮注射夜有什么作用

盐酸纳洛酮注射夜有什么作用关于《盐酸纳洛酮注射夜有什么作用》,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盐酸纳洛酮注射夜这类注射液主要是,用以拯救亚急性乙醇中毒或是是患者由于拮抗该类药引发的呼吸抑制及其昏迷等问题,自然我们都了解,一般而言注射液的应用都是是去医院开展的,因此病人还要留意依据自身的具体情况,恰当的服药,防止欠佳影响。

一、适用范围本产品为阿片类蛋白激酶拮抗药。

1. 用以阿片类药物复合型麻醉剂手术后,拮抗该类药引发的呼吸抑制,促进患者清醒。

2. 用以阿片类药物过多,彻底或一部分大逆转阿片类药物造成的呼吸抑制。

3. 拯救亚急性乙醇中毒。

4. 用以亚急性阿片类药物过多的确诊。

二、使用方法使用量因本产品存有显著的个别差异,运用时要依据病人详细情况由医师明确给药使用量及是不是需数次给药。

本产品可静脉滴注、注射或肌内注射给药。

静脉注射见效更快,合适在门诊时应用。

由于一些阿片类物质功效持续時间可能超出本产品,因此,解决病人持续监测,必要时,应反复给与本产品。

静脉滴注静脉滴注本产品能用盐水或葡萄糖溶液稀释。

把2mg本产品添加500ml的以上一切一种液體中,使浓度值做到0.004mg/ml。

溶液应在24钟头内应用,超出24钟头未应用的剩下溶液务必丢掉。

依据病人反映控制滴注速率。

三、副作用1.手术后病人应用本产品的副作用少许:低血压、高血压、室性心跳过速和纤颤、呼吸不畅、肺水肿和心脏停搏,报导其并发症有身亡、昏迷和脑病。

手术后病人应用本产品过多可能大逆转感觉神经缺少并造成病人兴奋。

2.大逆转阿片类抑止忽然大逆转阿片类抑止可能会造成恶心想吐、呕吐、流汗、心悸较为亢奋、血压上升、哆嗦、癫痫发作、室性心跳过速和纤颤、肺水肿及其心脏停搏、乃至可能造成身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盐酸纳洛酮注射液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的疗
效分析
[摘要] 目的总结盐酸纳洛酮注射液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的疗效,寻找适合急性乙醇中毒病人的最佳治疗方案。

方法该次研究资料选取2012年3月-2014年9月期间在该院接受诊治的66例急性乙醇中毒病人,以随机法将其划分成两个小组,即实验组以及对照组。

其中,33例对照组研究对象接受注射用能量合剂治疗,而33例实验组研究对象则接受盐酸纳洛酮注射液治疗,同时对比及分析两组研究对象治疗效果、催醒时间、病症消失时间以及显效时间等基本信息。

结果本次研究发现,实验组研究在治疗效果、催醒时间、病症消失时间以及显效时间等方面都存在着绝对性优势,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以及排除指标
纳入标准:所有研究对象都符合急性乙醇中毒各项诊断标准,均存在着饮酒过量等情况,检查后发现呕吐物以及呼吸中存在着刺激的酒精味道;病人中枢神经系统呈现出抑制状态或者是兴奋状态,存在着昏睡、共济失调、昏迷等症状;所有病例均存在着鼾音、呼吸变缓、小便失禁以及血压异常降低等症状。

排除指标:所有研究对象都已经排除脑血管疾病、心
血管疾病以及药物中毒等严重性病症,同时已经排除精神类疾病病例和其他因素所致昏睡病人、昏迷病人。

1.3 治疗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都接受常规催吐、补液、利尿以及洗胄等脂肪方案,对于休克病例、低血压病例以及呼吸抑制病例,均予以针对性治疗方案。

与此同时,对照组研究对象接受注射用能量合剂治疗,即把VC注射液3g+VB6注射液200 mg+能量合剂2支(含40 mg腺嘌呤核苷三磷酸、4U胰岛素、100U 注射用辅酶A)等加入至500 mL葡萄糖注射液10%中,给予病人静脉滴注。

实验组研究对象接受盐酸纳洛酮注射液治疗。

其中,对于轻度中毒病例和中度中毒病例,需要将盐酸纳洛酮注射液0.6mg直接加入至30 mL葡萄糖注射液20%中,给予病人静脉推注;对于重度中毒病例和中度中毒病例,首先需要将盐酸纳洛酮注射液0.8 mg直接加入至250 mL葡萄糖注射液10%中,给予病人静脉注射,再把盐酸纳洛酮注射液1.6 mg 直接加入至250mL葡萄糖注射液5%中,给予病人静脉滴注,并严格控制滴注时间,将滴注时间控制在1 h之内。

1.4 观察对象以及疗效判定指标
观察对象:对比并且分析两组研究对象治疗效果、催醒时间、病症消失时间以及显效时间等临床信息。

疗效判定指标:①治疗效果。

如果病人治疗2h之内
意识处于清醒状态,能够自主回答医师提出的问题代表痊愈;如果病人治疗6 h之内意识处于清醒状态,能够自主回答医师提出的问题代表效果显著;如果病人治疗8h之内意识处于清醒状态,能够自主回答医师提出的问题代表效果一般;如果病人治疗8h之后意识处于模糊状态,仍然自主回答医师提出的问题代表无效。

②催醒时间。

催醒时间即病人接受治疗直至其神志清醒之间的时长。

1.5 统计方法
通过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以及处理本组研究数据,通过(x±s)代表一般资料,通过X2检验组间计数资料的对比,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 结果
2.1 两组研究对象治疗效果对照
该研究发现,两组研究对象在治疗效果方面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表1所示。

2.2 两组研究对象病症消失时间对照
该研究发现,实验组研究对象病症消失时间是(4.3±2.1) h,对照组病症消失时间是(7.1±1.3) h,因此两组研究对象在病症消失时间方面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表2所示。

2.3 两组研究对象显效时间对照
本次研究发现,实验组研究对象显效时间是(1.5±1.2)h,对照组研究对象显效时间是f3.2±1.6)h,因此两组研究对象在显效时间方面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表3所示。

2.4 两组研究对象催醒时间对照
该次研究发现,两组研究对象在催醒时间方面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表4所示。

3 讨论
一般情况之下,如果人体吸收的乙醇剂量偏小,当乙醇对机体大脑细胞的突触后膜产生作用之后,会对4-氨基丁酸形成抑制作用,同时对机体脑部也会产生抑制作用。

与此同时,如果机体吸收了大量乙醇,其血液中乙醇的浓度会迅速升高,对小脑产生直接作用之后,就会出现共济失调等症状,而如果对网状结构产生直接作用,就会导致昏迷或者是昏睡等情况的发生。

如果机体吸收的乙醇浓度过高,还会对机体呼吸中枢系统产生抑制作用,以至于出现循环衰竭或者是呼吸衰竭等情况。

基于急性乙醇中毒基本机制而言,临床上普遍认为是由于机体中毒之后,其各个器官组织均会表现出应激状态,垂体中大量内源性的阿片肽会被释放出来,使阿片物质的整体释放量剧增,对于心血管功能以及呼吸功能等都会产生抑制作用。

胡敏等人认为,对于急性乙醇中毒病人的治疗,临床上以盐酸纳洛酮注射液为主要药物,该药物属于环丙甲羟二氢吗啡酮类衍生物,同时还是一种特异性的吗啡类受体拮抗剂,可以直接抵抗中枢神经的抑制作用,可用作麻醉药物使用过量、中毒病人的治疗中。

与此同时,盐酸纳洛酮注射液能够直接通过机体的血脑屏障,在阻断吗啡类物质的同时,还能和受体进行结合,使吗啡作用被直接阻断,以防出现乙醇中毒等症状,对于已经乙醇中毒的病人也起到催醒作用,这与大量文献资料研究结果基本相符。

该研究实践结果发现,实验组研究对象总有效率是93.94%,对照组是66.67%;实验组研究对象病症消失时间是(4.3±2.1) h,对照组病症消失时间是(7.1±1.3) h;实验组研究对象显效时间是(1.5±1.2)h,对照组研究对象显效时间是(3.2±1.6) h;实验组研究对象兴奋阶段是(1.58±0.37) h、共济失调阶段是(5.16±2.35) h、昏迷阶段是(14.59±4.33)h,对照组的分别是(3.98±1.53)h、(9.96±5.51) h、(26.49±9.62) h。

因此两组病人在治疗效果、催醒时间、病症消失时间以及显效时间等万面均优于对照组病例,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此可见,盐酸纳洛酮注射液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的疗效较为显著,具有副作用偏小、催醒速率较快、疗效确切、安全性能高以及治疗疗程相对较短等优势,已经成为临床上治疗急
性乙醇中毒病人的首选药物,建议推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