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中盐酸小檗碱的水提工艺研究
川黄连中小檗碱的提取及纯化工艺的研究_林叶新

黄连为毛莨科植物黄连 Coptis chinensis Franch 的干燥根 茎[1]。 小 檗 碱 为 黄 连 中 含 有 量 最 高 的 原 小檗碱型生物碱,也是最重要的活性成分之一,具 有抗炎、抗菌、抗癌,治疗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 及抑制脂肪分化等多方面药理作用[2-6]。
传统用于提取黄连小檗碱的方法有稀硫酸法、 乙醇浸提法、水提法等[7-9],这些方法有一定的局 限性,如消耗溶剂量大、耗时长、提取率低等。因 此,为提高黄连小檗碱的提取率,一些现代化方 法,如有超声波提取法、超微振动法、亚临界水提 取法、加速 溶 剂 萃 取 法、 微 波-索 氏 工 艺 联 合 提 取 法等[10-13]也 被 采 用 于 黄 连 小 檗 碱 的 提 取 中。 尤 其 是微波辅助提取,因微波具有能促进植物细胞破 裂,提高有效成分从物料内部向提取溶剂界面的扩
2013 年 6 月 第 35 卷 第 6 期
中成药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June 2013 Vol. 35 No. 6
川黄连中小檗碱的提取及纯化工艺的研究
林叶新1 , 夏之宁1,2* , 陈 华2 , 杨丰庆2 ( 1. 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重庆 400030; 2. 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重庆 400030)
1204
2013 年 6 月 第 35 卷 第itional Patent Medicine
June 2013 Vol. 35 No. 6
沸现象,并降低了高温破坏目标产物的可能性。通 过与传统提取工艺的对比,发现此方法提取时间 短,提取率高,优于其他提取方式。此外,本研究 还采用了 AB-8 大孔吸附树脂对黄连生物碱进行分 离纯化。通过比较小檗碱的提取率和纯化后的纯 度,得到一种快速简单有效地提取及纯化川黄连中 小檗碱的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 川黄连购买于重庆康济跃洪药业有限 公司。将黄连粉碎,过 50 目筛。盐酸小檗碱标准 品 ( 纯度≥ 98% ,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乙腈 ( 分析纯,上海陆都试剂化工厂) 、冰醋酸 ( 分析 纯,重 庆 川 东 化 工 有 限 公 司) 、无 水 乙 醇 ( 分析纯,重庆川东化工有限公司) 、AB-8 大孔树 脂 ( 天津市光复精细化工研究所) 。 1. 2 仪器 TCMC—204 型温控式微波化学反应器 ( 南京陵江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LC—900B 高 效液相色谱仪 ( 配 LB 900 型紫外检测器,重庆川 仪九厂) 、HW—2000 色谱工作站 ( 南京千谱软件 有限公司) 、SHZ-D ( Ⅲ) 循环水式真空泵 ( 巩义 市予华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UV—2450 紫外分光 光度计 ( 日本岛津公司) 、AY120 电子天平 ( 日本 岛津公司) 1. 3 方法 1. 3. 1 色谱条件 Kromasil C18 色 谱 柱 ( 250 mm × 4. 6 mm,5 μm) 色谱柱,柱温 25 ℃ ; 流动相 为乙腈-水 ( 30 ∶ 70) 含 0. 6% 冰醋酸,体积流量 1. 0 mL / min; 检测波长 342 nm。 1. 3. 2 对照品工作曲线的测定 准确称取 2. 5 mg 盐酸小 檗 碱 标 准 品,用 色 谱 流 动 相 溶 解 成 0. 025 mg / mL 的盐酸小檗碱母液,备用。使用时,用色 谱流 动 相 逐 级 稀 释 至 所 需 的 质 量 浓 度。 用 RPHPLC 测定盐酸小檗碱的量,每个样品测定 3 次。 以盐酸小檗碱峰面积对质量浓度拟合工作曲线。 1. 3. 3 微波辅助回流法提取 准确称取川黄连药 粉 ( 3. 0 g) ,在设定条件下,采用 TCMC—204 型 温控式微波化学反应器,对黄连小檗碱进行提取。 提取工艺优化时,先通过单因素试验 ( 考察乙醇 浓度、微波回流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次 数等因素) 选取影响黄连小檗碱提取率的因素和 水平,再进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提取 率计算公式为 ( 提取所得小檗碱的质量 /生药质 量) × 100% 。单因素初始条件为乙醇 40% ,微 波时间 10 min,温度为 70 ℃ ,料液比为 1 ∶ 20,提
天然药物盐酸小檗碱的分离提取

实训一天然药物盐酸小檗碱的分离提取小檗碱又称黄连素,是在高等植物中分布比较广泛的、有明显生理活性的化学成分。
主要存在于黄连、黄柏、三颗针等中草药中。
黄连中小檗碱含量最高,可达10%左右,以盐酸盐的形式存在于黄连中。
小檗碱具有显著的抗微生物、抗原虫的作用,临床用其盐酸盐(即盐酸黄连素)治疗细菌性感染如痢疾、急性肠胃炎、呼吸道感染等症。
小檗碱属异喹啉类生物碱,自水和乙醇中结晶出来的小檗碱为黄色长针状结晶,含5个结晶水,在100℃干燥时即失去结晶水,转为棕黄色,加热至110℃时,其颜色加深变暗色,45℃-160℃即分解。
其中以季铵碱式结构状态最稳定,可以离子化呈强碱性,用过量的氢氧化钾处理小檗碱盐类时,可转变为醇式叔胺碱和醛式仲铵碱,季铵碱式小檗碱可离子化,故有一定亲水性,因此,游离小檗碱能缓缓溶于水,在热水及热乙醇中易溶,而在冷乙醇中溶解度为1:100,但难溶于苯、氯仿、丙酮等溶剂。
醇式和醛式小檗碱则具有一般生物碱的通性,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小檗碱的盐类除中性硫酸盐、磷酸盐外,一般在水中的溶解度均较小。
小檗碱还能与苯、氯仿、丙酮等溶剂结合成分子缩合物,有完好的结晶状态,可作为小檗碱的识别之用。
如用过量的氢氧化钠处理小檗碱盐类,使其转变为醇式小檗碱,就能与丙酮缩合成结晶型的丙酮小檗碱。
黄连素被硝酸等氧化剂氧化,转变为樱红色的氧化黄连素。
黄连素在强碱中部分转化为醛式黄连素,在此条件下,再加几滴丙酮,即可发生缩合反应,生成丙酮与醛式黄连素缩合产物的黄色沉淀。
一、实验目的1、掌握从中草药中提取、精制生物碱的方法;2、熟悉盐酸小檗碱的化学性质与鉴定方法。
3、熟悉用层析色谱法检识天然药物的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根据小檗碱的盐酸盐在在水中的溶解度小(1:500,微溶于冷水,易溶于沸水,几乎不溶于冷乙醇、氯仿、石油醚),而小檗碱的硫酸盐在水中的溶解度大(1:30溶于冷水,溶于乙醇)。
因此,从植物原料中提取小檗碱时常用稀硫酸水溶液浸泡或渗漉,先将药材中的小檗碱转变为硫酸盐用热水提出;然后向提取液中加入氯化钠盐析,再加盐酸,使其由硫酸盐转化为盐酸盐,结合氯化钠的盐析作用降低其在冷水中的溶解度,此时,盐酸小檗碱从溶液中析出,从而制得盐酸小檗碱。
盐酸小檗碱的提取实验报告

盐酸小檗碱的提取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从黄连中提取盐酸小檗碱,并对提取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以掌握盐酸小檗碱的提取方法和相关实验技能。
二、实验原理盐酸小檗碱是一种季铵型生物碱,能溶于水,较易溶于热水和热乙醇,难溶于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
本实验采用溶剂提取法,利用盐酸小檗碱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差异,将其从黄连中分离出来。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实验材料黄连(_____g)、浓盐酸、乙醇(95%)、石灰乳等。
2、实验仪器电子天平、圆底烧瓶(_____mL)、回流冷凝管、布氏漏斗、抽滤瓶、蒸发皿、玻璃棒、烧杯(_____mL、_____mL)、容量瓶(_____mL)、移液管(_____mL)、pH 试纸等。
四、实验步骤1、黄连的预处理将黄连粉碎,过_____目筛,备用。
2、提取称取_____g 黄连粉末,置于圆底烧瓶中,加入_____mL 95%乙醇,装上回流冷凝管,在水浴上加热回流_____小时。
回流结束后,趁热过滤,滤液置于烧杯中。
3、酸化向滤液中滴加浓盐酸,调节 pH 值至_____,此时有黄色沉淀析出。
4、过滤将上述混合液用布氏漏斗抽滤,得到黄色沉淀。
5、重结晶将沉淀用少量蒸馏水洗涤至中性,然后溶于适量热乙醇中,趁热过滤。
滤液放置冷却,使盐酸小檗碱结晶析出。
再次抽滤,得到盐酸小檗碱的结晶。
6、干燥将结晶置于干燥箱中,在_____℃下干燥至恒重,得到盐酸小檗碱成品。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产量经过干燥后,得到盐酸小檗碱成品的质量为_____g。
2、纯度通过化学分析方法(如熔点测定、薄层色谱分析等),对所得盐酸小檗碱的纯度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其纯度为_____%。
3、结果分析(1)产量方面,影响盐酸小檗碱产量的因素可能包括黄连的质量、提取时间、乙醇用量等。
如果产量较低,可能是提取不完全,需要进一步优化实验条件。
(2)纯度方面,若纯度未达到预期,可能是在提取过程中引入了杂质,或者重结晶的操作不够完善。
盐酸小檗碱的合成路线

盐酸小檗碱的合成路线
盐酸小檗碱(Berberine Hydrochloride)是一种重要的天然生物碱,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包括抗菌、抗炎、抗癌等作用。
下面是盐酸
小檗碱的合成路线。
盐酸小檗碱的合成通常从天然植物黄连中提取获得,然后通过一
系列化学反应合成盐酸小檗碱。
1. 提取黄连中的黄连碱:将黄连切碎,用乙醇适量润湿后,加入
醋酸乙酯,进行浸提。
然后将提取液进行过滤、浓缩,得到固体。
用
乙醚反复洗涤固体,得到黄连碱。
2. 重结晶黄连碱:将黄连碱溶解在苯和水的混合溶剂中,加入适
量盐酸搅拌均匀,然后用稀盐酸进行重结晶,经过过滤、干燥,得到
纯净的黄连碱。
3. 化学反应合成盐酸小檗碱:将黄连碱溶解在稀盐酸中,用氮气
吹干燥。
然后加入亚硝酸钠溶液,使其反应生成亚硝基黄连碱。
随后,加入苯甲醛溶液和氨水,进行氧化加成反应,生成季铵盐。
4. 转化为盐酸小檗碱:将季铵盐溶液用稀盐酸进行酸化,得到盐
酸小檗碱。
经过过滤、洗涤、干燥,最后得到纯净的盐酸小檗碱。
这是盐酸小檗碱的基本合成路线。
总结起来,就是首先从天然植
物黄连中提取黄连碱,然后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转化为盐酸小檗碱。
这个合成过程需要一定的实验条件和化学试剂,并且需要经过精细的
操作和纯化,以获得高纯度的盐酸小檗碱。
这个合成路线是经过多年
的研究和优化得出的,为盐酸小檗碱的生产提供了可行的途径。
黄连中小檗碱的研究(仪器分析)

实验步骤:
分别取上述药材、水提取物、醇提物及化学对照品盐酸 小檗碱粉末少量,与KBr混合,研磨均匀后压片,放入光 谱仪中测定。
数据处理:
图1为黄连药材及其水提取物、80 %乙醇提取物和主要成分盐酸小檗 碱的红外光谱图 表1为cm盐1 酸小聚碱的红外谱峰归属 情况。
cm 1
比较图1各谱图的吸收峰可知,
盐酸小檗碱1505
芳环骨架振
动峰在整体谱图中表现的峰越强,
峰形越细长, 则该混合物中的盐酸
小檗碱的含量越高。除此之外, 各
原理: 乙腈-0.1%磷酸为流动相进行分离以高效液相 色谱仪进行检测,利用峰高进行定量分析。
阴性试验:
制备盐酸小檗碱阴性试液,依所给色谱条件 操作,得色谱图,与对照品、供试品色谱 图比较,结果见图2。表明在、盐酸小檗碱 峰处无干扰。
IR和HPLC 的 比较
IR定性分析 能够简单快速 地提供黄连中 主要化学成分 的定性与半定 量信息。
HPLC定量分析 简单可行, 重 复性好, 可作 为检测盐酸小 檗碱含量的质 量控制。
檗碱的含量最高。小檗碱为一种异喹啉生 物碱, 又称黄连素, 熔点145℃。小檗碱对溶 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淋球菌和 弗氏、志贺氏痢疾杆菌均有抗菌作用, 并有 增强白血球吞噬作用。因此, 快速准确地测 定黄连中小檗碱含量, 对于中草药有效成分 的分析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黄连中小檗碱的检测
红外光谱研究 高效液相色谱研究 两种分析方法的比较
黄连中盐酸小檗碱的提取分离及鉴定

实验七黄连中盐酸小檗碱的提取分离及鉴定黄连为毛茛科黄连属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Eraneh)、三角叶黄连(coptis deltoidca C.Ycheng et Hsiao)或云连(coptiteetoidesC.Y.cheng)的干燥根茎。
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清心除烦,泻火解毒的功效。
黄连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生物碱,已分离出的主要生物碱有小檗碱(berberine)、掌叶防己碱(palmatine)、黄连碱(jatrorrhizine)等。
其中小檗碱含量最高,可达10%左右,是以盐酸盐的状态存在于黄连中。
小檗碱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掌叶防己碱也作药用,其抗菌性能和小檗碱相似。
[目的要求]1.学习和掌握水溶性生物碱的提取方法。
2.学习和掌握生物碱的柱色谱分离方法。
3.学习和掌握生物碱的化学检识及薄层色谱的鉴定方法。
[实验原理]小檗碱为黄色针状结晶,mp为145℃,游离的小檗碱能缓缓溶于水(1:20)及乙醇中(1:100),易溶于热水及热醇,难溶于乙醚,石油醚、苯、三氯甲烷等有机溶剂,其盐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尤其是盐酸盐。
盐酸盐为l:500,枸橼酸盐1:125,酸性硫酸盐1:100,硫酸盐l:30,但在热水中都比较容易溶解。
小檗碱常以季铵碱形式存在,碱性强(pka11.53),能溶于水中,其水溶液有三种互变形式。
O ONHCHOOOOCH3OCH3季铵式(红棕色)醇式(黄色)醛式(黄色)N+OOOCH33小檗碱(黄连素)掌叶防己碱又称巴马亭,为黄色结晶,溶于水、乙醇、几乎不溶于三氯甲烷、乙醚等有机溶剂。
盐酸掌叶防已碱为黄色针状结晶,并有强烈的黄色荧光。
易溶于热水或热乙醇,在冷水中的溶解度也比盐酸小檗碱大。
N+H3COH3COOCH3OCH3掌叶防己碱本实验是利用小檗碱和掌叶防己碱的硫酸盐在水中溶解度大的性质,用硫酸水提取出来总生物碱,再利用其盐酸盐难溶于水及盐析作用,使生物碱盐析出,以除去水溶性杂质。
黄连中盐酸小檗碱的提取纯化及抑菌活性研究

黄连中盐酸小檗碱的提取纯化及抑菌活性研究概述
黄连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泻火生津、消肿止痛等功效。
其中的盐酸小檗碱是黄连主要的有效成分之一,具有广谱的抑菌活性,可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
本文旨在通过对黄连中盐酸小檗碱的提取、纯化和抑菌活性研究,探讨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前景。
提取方法
1. 首先将黄连研成细末,加入适量的水或乙醇中搅拌均匀,得到黄连浸膏。
2. 将黄连浸膏过滤,去除杂质,得到黄连提取液。
3. 将黄连提取液用醋酸铅沉淀黄连素,将上清液过滤后加入盐酸,使黄连素转化为盐酸小檗碱。
4. 将盐酸小檗碱用乙醇重结晶,得到纯净的盐酸小檗碱晶体。
纯化方法
2. 用溶剂萃取和凝胶层析等方法对中和盐酸小檗碱进行进一步分离纯化。
抑菌活性研究
1. 实验室选取一系列常见的病原微生物,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等,通过体外实验检测盐酸小檗碱的抑菌活性。
2. 对盐酸小檗碱的最小抑菌浓度、抑菌圈直径等指标进行测量。
结果分析
实验结果显示,盐酸小檗碱具有广谱的抑菌活性,对上述各种细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在最小抑菌浓度和抑菌圈直径方面,盐酸小檗碱的抑菌效果均较优秀。
此外,研究还发现,盐酸小檗碱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抑制作用更强,说明其对此类微生物具有比较强的敌菌活性。
结论。
中药化学实验指导—实验十 黄连中盐酸小檗碱的提取分离与检识

实验十 黄连中盐酸小檗碱的提取分离与检识(一)目的要求学习提取精制和检识黄连中的小檗碱,通过实验要求:1.掌握小檗碱的结构特点和理化性质。
2.熟悉浸渍法、盐析法、结晶法和薄层色谱法的基本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
3.了解盐酸小檗碱的检识方法。
(二)主要化学成分的结构及性质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叶黄连Coptis deltoidea C.Y.Cheng et Hsiao 、峨嵋野连Coptis omeiensis (Chen)C.Y.Cheng 或云连Coptis teeta Wall.的根茎。
黄连的根状茎含多种生物碱,主要为小檗碱(黄连素),约5%~8%,其次为黄连碱、甲基黄连碱、掌叶防己碱、药根碱、木兰碱等。
叶含小檗碱1.49%。
小檗碱(berberine):分子式(C 20H 18NO 4)+,分子量336.37。
系季铵生物碱。
游离小檗碱为黄色针状结晶(乙醚),mp.145℃,能缓缓溶于冷水(1∶20),可溶于冷乙醇(1∶100),易溶于热水或热乙醇,难溶于丙酮、氯仿、苯,几乎不溶于石油醚。
盐酸小檗碱(C 20H 17NO 4·HCl ·2H 2O),为黄色结晶,微溶于冷水(1∶500),易溶于沸水,几乎不溶于冷乙醇、氯仿和乙醚。
硫酸小檗碱( (C 20H 18NO 4)2·SO 4·3H 2O),溶于水(1∶30),溶于乙醇。
重硫酸小檗碱(C 20H 18NO 4·HSO 4)为黄色结晶或粉末,溶于水(1∶150),微溶于乙醚。
N OCH 3OCH 3OO +N +HOCH 3O HO CH 3O CH 3CH 3小檗碱 木兰碱(三)实验原理根据小檗碱的盐酸盐在水中溶解度小,而小檗碱的硫酸盐水中溶解度较大。
因此,从植物原料中提取小檗碱时常用稀硫酸水溶液浸泡或渗漉,然后向提取液中加入10%的食盐,在盐析的同时,也提供了氯离子,使其硫酸盐转变为氯化小檗碱(即盐酸小檗碱)而析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檗碱的含量,筛选黄连中盐酸小檗碱的水提工艺,为其进 为 10μL ,理论塔板数以盐酸小檗碱计算大于 3000,此条件
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下,样品中盐酸小檗碱的与相邻峰的分离度大于 1. 5,色谱
1 仪器与试药
图见图 1。
中 华 1. 1 仪器
2. 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中
Lumtech K - 501 高效液相色谱仪( 绿绵安特分析系统
连及其制剂中盐酸小檗碱的提取和测定已有报道[4 - 5],提 饮片厂并经中药资源教研室俞冰副教授鉴定为毛莨科植物
取时一般采用甲醇、氯仿、乙醇等有机溶剂,但存在溶剂用 黄连 Coptis chinensis Franch。
量大,成本高,安全方面等问题。对于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测 2 方法与结果
定时,则 一 般 采 用 薄 层 扫 描 法[6]、荧 光 分 光 光 度 法 等 方 2. 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试验
R 2. 196 1. 031 0. 650 0. 340
SS 3. 004 0. 625 0. 219 0. 060
2. 840 3. 037 3. 320 3. 487 4. 009 3. 742 3. 642 3. 954 3. 797
2. 5. 3 方差分析 表 3。
将正交实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 表 3 方差分析表
Wall. 的干燥根茎,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等功效[1],其中
盐酸小檗碱对照品( 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
主要有效成分是以小檗碱为代表的季铵型生物碱[2],具有 供,批号为 0713 - 9906) ,乙 腈、甲 醇 为 色 谱 纯,水 为 超 纯
抗病毒、抗炎、抗菌、降血糖及免疫调节等作用[3]。有关黄 水,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黄连购于浙江中医药大学中药
在,可以离子化呈强碱性,能溶于水。本实验中黄连的小檗
第 29 卷 第 3 期 2011 年3 月
中华中医药学刊
CHINESE ARCHIV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Vol. 29 No. 3 Mar. 2 0 1 1
粗针治疗血管性痴呆 ADL - R 评价
为: Y = 3705. 100X + 65. 515,r = 0. 9996,结果表明盐酸小
檗碱在 0. 0453 ~ 1. 450μg 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线
性关系。
2. 5 提取工艺研究
2. 5. 1 因素水平表 以盐酸小檗碱的含量为考察指标,采
用正交试验对盐酸小檗碱提取的加水倍量,提取次数,提取
小檗碱的提取。
关键词: 黄连; 盐酸小檗碱; 提取工艺
中图分类号: R284.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7717( 2011) 03 - 0528 - 03
Study on Aqueous Extraction of Berberine From C optis C hinensis Franch
第 29 卷 第 3 期 2011 年3 月
中华中医药学刊
CHINESE ARCHIV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Vol. 29 No. 3 Mar. 2 0 1 1
黄连中盐酸小檗碱的水提工艺研究
黄家卫,盛振华
(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3)
组在治疗 30 天、60 天及 180 天回访时,均有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在治疗 30 天时无统计学意义,治疗 60 天及 180
天回访时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在治疗 30 天、60 天及 180 天回访时组间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粗
针和吡拉西坦治疗均有效,粗针治疗优于吡拉西坦。结论: 粗针可明显改善血管性痴呆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
A
B
A 盐酸小檗碱标准品图
B 黄连样品图
1 盐酸小檗碱
图 1 盐酸小檗碱高效液相色谱图
中,加盐酸 - 甲醇 = 1 ∶ 100 混合溶液稀释,60℃ 水浴温浸
15min,冷却至室温,加盐酸 - 甲醇 = 1: 100 混合溶液稀释
至刻度,摇匀,0. 45μm 微孔滤膜滤过,即得供试品溶液。
2. 4 线性关系的考察
由表 2 中极差 R 值大小显示,各因素作用主次为 A > B
> C,即加水倍量 > 提取次数 > 提取时间,最佳工艺应为 A3 B2 C3 。经方差分析( 表 3) 可知: A 因素具有显著性意义( P < 0. 05) ,以 A3 为佳,B、C 两因素的影响无显著性意义( P > 0. 05) ,故在实验范围内,考虑实际生产成本,最佳优选组合
稀释至刻度。从 250mL 量瓶,取滤液 0. 5mL,置 25mL 量瓶
中药及天然有效成分的研究与开发。
第 29 卷 第 3 期 2011 年3 月
中华中医药学刊
CHINESE ARCHIV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Vol. 29 No. 3 Mar. 2 0 1 1
表 2 正交试验表及结果
因素
试验号
A
B
C
D 盐酸小糪碱量 /%
1
1
1
1
1
2
1
2
2
2
3
1
3
3
3
4
2
1
2
3
5
2
2
3
1
6
2
3
1
2
7
3
1
32Βιβλιοθήκη 8321
3
9
3
3
2
1
K1 9. 197 9. 969 10. 535 10. 646 K2 11. 237 10. 999 10. 321 10. 421 K3 11. 393 10. 8588 10. 971 10. 761
法[7],但上述两 种 方 法 操 作 繁 琐,影 响 因 素 多,准 确 性 较 差。故本文根据盐酸小檗碱为季铵碱,易溶于水,设计以水 溶剂的提取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以 HPLC 法测定盐酸
色谱柱: Hypersil BDS C18 ( 250mm × 4. 6mm,5μm) ; 流 动相: 乙腈∶ 0. 02moL·L - 1 KH2 PO4 = 30 ∶ 70,pH = 3. 0; 流 速: 1. 0mL·min - 1 ; 检测波长: 350nm 柱温: 30℃ ; 进样量
精密吸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溶液 1 mL,稀释成浓度为 145. 000、72. 500、36. 250、18. 125、9. 0625、4. 531μg· mL -1
的系列梯度对照品溶液,按照上述“2. 1”色谱条件,各精密
吸取 10μL 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峰面积。对峰面积 Y 和
进样量 X( μg) 进行线性回归,得到盐酸小檗碱的回归方程
条件为 A3 B1 C1 ,即药材加 12 倍量水,提取 1 次,提取 1h。 2. 6 验证性实验
按照上述最佳提取工艺进行验证试验,平行提取 3 次,
测得盐酸小糪碱的平均得率为 4. 16% ( 高于正交表中 9 次
试验的结果) ,RSD 为 1. 51% 。表明该提取工艺能较好地
反映黄连中盐酸小檗碱的提取条件。
2. 7 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 10μL,连续进样 6 次,测定盐酸
小檗碱的峰面积的 RSD 为 0. 34% ,表明精密度良好。
2. 8 稳定性试验
取供试品溶液在 0、2、4、6、8、12h 分别进样 10μL,记录
峰面积,结果盐酸小檗碱面积值的 RSD 为 2. 49% ,可见供
试品溶液在 12h 内基本稳定。
摘 要: 目的: 优选黄连中盐酸小檗碱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为考察指标,考察加水倍量、提取次数和提取时间 3 因素对提取结果的影响。结果: 盐酸小檗碱的最佳提取工艺
为加药材 12 倍量的水回流提取 1 次,提取时间为 1h。结论: 该优化提取工艺稳定可行,重现性好,可用于黄连中
分,具有积极的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作用。
关键词: 粗针; 身柱穴; 血管性痴呆
中图分类号: R24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 - 7717( 2011) 03 - 0530 - 02
Evaluation with ADL - R on Vascular Dementia Treated with Thick Needles
528
2. 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8]
学
收稿日期: 2010 - 09 - 20
精密称取黄连药材 5g,分别根据表 1、2 试验条件进行
刊 基金项目: 浙江省教育厅资助项目( 20071129)
加水回流提取,趁热过滤,转移至 250mL 量瓶中,加蒸馏水
作者简介: 黄家卫 ( 1961 - ) ,男,浙江杭州人,副教授,研究方向:
误差来源
SS
f
S
F
P*
A
3. 003
2
1. 502 50. 222 < 0. 05
B
0. 625
2
0. 313 10. 457 > 0. 05
C
0. 219
2
0. 110 3. 666 > 0. 05
误差
0. 060
2
0. 030
F0. 05 ( 2,2) = 19; F0. 01 ( 2,2) = 99。
Key words: Coptis chinensis Franch; Berberine; Extractio
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 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叶 公司) ;
黄连 Coptis deltoidea C. Y. Cheng et Hsiao 或云连 Coptis teeta 1. 2 试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