逊克县五道林地区区域地质背景及成矿条件分析

合集下载

黑龙江逊克高松山金矿成因模式

黑龙江逊克高松山金矿成因模式

黑龙江逊克高松山金矿成因模式唐忠;叶松青;杨言辰【摘要】高松山金矿是在黑龙江省北部地区新发现的一个低硫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位于天山-蒙古-兴安造山带和环太平洋构造带的重叠部位.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和岩石地球化学数据综合分析认为高松山金矿产于岛弧或陆缘环境的中基性火山岩中,其成矿模式为中-晚白垩世太平洋-欧亚板块的相互作用由挤压转变为伸展的过程中,陆内碰撞晚期或碰撞后阶段形成的岩浆热液与中基性的钙碱性火山岩发生反复的水岩反应,最终在火山机构断裂和区域断裂的交汇部位沉淀并富集成矿.【期刊名称】《世界地质》【年(卷),期】2010(029)003【总页数】8页(P400-407)【关键词】低硫型;浅成低温热液;地球化学;成因模式;高松山【作者】唐忠;叶松青;杨言辰【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130061;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130061;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130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3“浅成低温(epithermal)”热液矿床是指赋存于陆相火山岩中,由岩浆热液或岩浆驱动大气降水热液活动(可混有岩浆热液)形成的矿床,其温度〈300℃,压力为n×107Pa[1]。

20世纪80年代,Hedenquist将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划分为低硫化型和高硫化型[2],Heald等将其划分为明矾石--高岭石型(酸性硫酸盐型)和冰长石--绢云母型[3,4]。

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全球已探明的该类型矿床金属储量达万吨以上,是金的重要来源[5]。

环太平洋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带和蒙古—鄂霍次克带是这类矿床重要的分布区带[6,7]。

高松山金矿是中国东北地区新发现的一个浅成低温热液矿床,位于天山—蒙古—兴安造山带与环太平洋构造带的重叠部位。

该区近年来已发现很多大、中小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矿床,成为中国地质研究的热点地区之一。

但是,由于这一地区地质研究工作起步较晚,大面积森林覆盖,地质研究程度较低,目前对其成矿模式及具体类型的认识缺乏更多的分析讨论。

黑龙江省逊克县翠宏山铁多金属矿成矿背景分析

黑龙江省逊克县翠宏山铁多金属矿成矿背景分析

黑龙江省逊克县翠宏山铁多金属矿成矿背景分析彭丽;刘明【摘要】翠宏山铁多金属矿位于黑河市逊克县境内,属大型矽卡岩型矿床,由11条主矿体、4条分支矿体以及91条从属矿体组成.地质报告提交铁矿石总储量6834.6万吨,钼储量9.39万吨,钨储量12.16万吨,锌储量51.37万吨,铜储量3.21万吨,还有伴生硒252吨,铟341吨,镉2936吨,银195吨矿产,潜在经济价值近千亿元.【期刊名称】《黑龙江科技信息》【年(卷),期】2011(000)012【总页数】2页(P66,118)【关键词】翠宏山;铁矿;成矿背景【作者】彭丽;刘明【作者单位】龙煤矿业集团培训中心,黑龙江鸡西,158100;黑河市国土资源局罕达气分局,黑龙江黑河,164300【正文语种】中文翠宏山矿区所处大地构造位置,属新华夏系张广才岭隆起带之西北缘。

区域内所见老地层有下泥盆统翠岗组和中泥盆统宏川组及上二迭统五道岭组与红山组。

中生代地层,区内见有上侏罗统火山岩与火山碎屑岩类和零星分布的白垩系陆相沉积物。

区域内广泛发育有以中深成花岗岩类为主的侵入岩。

海西早期侵入的碎裂白岗质花岗岩与区域内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化有关,在接触带形成矽卡岩及铁多金属矿。

矿区出露的地层只有下泥盆统翠岗组的碳酸盐岩类、碎屑岩和第四系全新统的河流与湖沼松散沉积物。

下泥盆统翠岗组呈残留体被花岗岩所包围。

按其岩性和蚀变矿化的差异分为三个岩性段。

①结晶白云岩段,以富含Mg质为特征,常被交代成Mg质矽卡岩,矿化以Cu、Mo、Pb、Zn等硫化矿物为主。

②结晶灰岩段分布在翠岗地段南部,岩石组合有含碳(白云)质结晶灰岩、深灰色薄层状含泥质灰岩、灰黑色Ca(Si)质板岩,其中板岩普遍含黄铁矿和磁黄铁矿,矽卡岩化较弱。

③结晶灰岩、砂板岩段沿翠宏山地段呈NNW向断续出露,下部以含白云质结晶灰岩为主,向上相变为结晶灰岩或角岩化粉砂岩互层产出,并在上部夹有白色块状结晶白云岩透镜体。

2.2.1 海西早期侵入的碎裂白岗质花岗岩、花岗岩和斜长花岗岩:碎裂白岗质花岗岩体受近SN向和EW向两组断裂控制,岩体规模不大,但岩石类型多变;岩体内的构造破碎和糜棱岩化比较发育。

逊克县2003-2012年森林资源动态分析

逊克县2003-2012年森林资源动态分析

2015年3月防 护 林 科 技M a r .,2015第3期(总138期)P r o t e c t i o nF o r e s t 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N o .3(S u m N o .138)文章编号:1005-5215(2015)03-0112-01收稿日期:2015-02-05作者简介:崔立军(1962-),男,大学,高级工程师,现从事林业监测规划工作.逊克县2003-2012年森林资源动态分析崔立军(黑龙江省林业监测规划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摘 要 逊克县林业局在2003年及2012年进行了2次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利用两次调查的数据对逊克县林业局所辖的森林资源动态进行分析,通过对两次调查期间各类土地类型㊁面积㊁蓄积㊁起源㊁龄组的变化,对森林资源的变化趋势进行较为全面和系统的分析,研究其变化规律,为科学合理地经营与生产提供可靠的依据㊂关键词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动态变化;动态分析中图分类号:S 757.2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13601/j.i s s n .1005-5215.2015.03.045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是为满足森林经营方案㊁总体设计㊁林业区划与规划设计的需要而进行的森林资源调查㊂森林资源是林业经营活动的主要对象,也是林业生态效益及经济的主体,森林资源的消长变化则反映出林业局在间隔期内经营活动的效果㊂利用逊克县林业局2003年及2012年2次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数据,在确定可比面积必须一致的前提下,进行各类调查数据的对比分析㊂1 各类土地面积动态变化1.1 地类增加情况在可比面积范围内,(按林地权属统计)有林地面积增加7769.84h m 2;未成林造林地面积增加48.81h m 2;苗圃地面积增加3.94h m 2;辅助生产用地面积增加27467.13h m 2㊂1.2 地类减少情况疏林地面积减少858.99h m 2;灌木林地面积减少4811.92h m 2;未成林地面积减少60.37h m 2;宜林地面积减少2842.71h m 2;林辅其他面积减少24350.6h m 2;林辅沼泽地面积减少2337.34h m 2;林辅水域面积减少28h m 2㊂有林地面积的增加主要是经过近10年生长期内的自然更新生长,大部分疏林地和灌木林地及宜林地变为有林地;无立木林地减少㊁辅助生产用地中沼泽地减少,大部分变为其他生产用地(林业耕地),少部分变为宜林地㊂2 各类面积蓄积动态变化可比范围内活立木总蓄积由2003年的10772176m 3增加到2012年的13852055m 3㊂其中林分面积蓄积分别增加了7779.11h m 2和2981751m 3;疏林地面积蓄积分别减少了852.99h m 2和8341m 3;散生木增加了106469m 3㊂在有林地蓄积中,幼龄林蓄积减少了1668680m 3,年平均减少166868m 3;中龄林蓄积减少7871.56m 3,年平均减少787.16m 3;近熟林蓄积增加3185945m 3,年平均增加318594.5m 3;成熟林蓄积增加1263214m 3,年平均增加126321.4m 3;过熟林蓄积增加了53874m 3,年平均增加5387.4m 3㊂由以上蓄积变化明显看出:间隔期内除幼㊁中龄林因正常过度为中㊁近熟林后导致蓄积大幅度减少外,近成过熟林蓄积均显著增加㊂3 资源动态变化3.1 林分按龄组面积动态变化合理的森林龄组结构,是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基础,是森林资源永续利用的基本条件㊂通过10年的经营,2003年幼龄林㊁中龄林㊁近熟林㊁成过熟林的面积比是:3.1ʒ6.5ʒ0.3ʒ0.1㊂现实的幼龄林㊁中龄林㊁近熟林㊁成过熟林的面积比是1.1ʒ5.9ʒ2.0ʒ1.0㊂经过10年的生产经营活动,虽然龄组还不近合理,但与2003年相比龄组结构调整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而且向着理想的方向发展,有利于森林的经营和可持续发展㊂3.2 林分按龄组蓄积动态变化2003年各龄组蓄积结构是2.3ʒ7.0ʒ0.4ʒ0.3,现实各龄组蓄积结构是0.6ʒ5.6ʒ2.6ʒ1.2㊂通过10年的生产活动,各蓄积龄组结构调整与合理的龄组结构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下转第114页)催根或者扦插前将插穗基部3c m左右在100ˑ10-6质量分数的A B T生根粉1号溶液中浸泡2h,可提高银中杨的扦插生根率㊂其芽萌发㊁展叶㊁发根比对照提前5~6d㊂也可以在扦插前进行催根㊂催根时,先在温床上铺5c m厚的河沙,然后将插穗倒置成捆分层摆放,每层之间要有3~5c m的河沙做隔层,最上层再覆5c m的河沙㊂以摆放2~3层为宜㊂层数过多,上下层催根效果差别太明显,影响催根效果㊂同时注意经常检查苗床温度,有条件的话,可以采用电热线法进行苗床上加温㊂5扦插扦插时间也是影响银中杨扦插成活的重要因素㊂研究证明,银中杨生根期比青杨派和黑杨派杨要长㊂在相同条件下,土培时银中杨比小黑杨长10 ~20d㊂在气温15ħ左右,地温10~13ħ的条件下,25d左右个别生根,30~35d普遍生根,40~50 d才能稳定成活㊂而小黑杨30d左右即可全部生根并稳定成活㊂由于银中杨的发根期长,造成发芽明显提前于生根,极易造成插穗水分流失而死亡㊂为防止水分缺失需要大量灌水,会影响土壤的透气性㊁降低土壤温度,延长发根期,造成插穗霉烂㊂扦插时间过早,由于气温和地温都很低,加上为避免扦插水分亏缺经常灌水也会降低地温,插穗迟迟不能生根,最后导致霉烂㊂扦插时间过晚,在6月高温季节,萌发展叶先于发根,叶表水分蒸发快,插穗未发根不能主动吸水造成水分亏缺而死亡,或是由于地表温度高,接近地表的幼茎灼伤猝倒而死亡㊂所以,扦插时间要因地㊁因气候条件而定㊂一般在气温达到14~17ħ,地表下10c m地温达到10 ~13ħ便可扦插㊂扦插时插穗要斜向插入,倾斜45ʎ左右,以使插穗不至于入土过深,防止低温影响生根㊂顶端要与垅表面一平㊂通过银中杨垄作插穗覆农膜与不覆膜的对比分析证明,覆农膜大大提高了银中杨的成活率,缩短了发根期,相对延长苗木的发育期,是一种技术简单并且效果非常好的技术措施,可提高成活率10~20个百分点㊂覆膜提高银中杨扦插成活的原因主要是增加土壤中温湿度㊂据测定覆膜的土温日夜平均可提高2~3ħ㊂当气温降2ħ,土温保持不变㊂农膜还能保证土壤一定湿润度,促使插穗上的芽提早萌发和生根,因而能提高苗木成活率㊂垄作覆膜扦插要先灌足底水,然后覆地膜进行扦插㊂插后3d左右灌水,以后每隔1~2周灌水1次,需要始终保持土壤湿润㊂也可以采用膜下微喷技术,效果更好㊂6抚育管理扦插成活后,要适时进行铲蹚,抹芽定干,加强肥水管理㊂株高30c m时结合灌水,追施1遍尿素,每667m2用量15k g左右,促使其快速生长出挺拔的主干及粗大的侧根㊂要注意病虫害防治㊂(上接第112页)但与2003年相比蓄积龄组结构有了很大的改观,而且向着理想的方向发展,有利于实现森林的永续利用和可持经营㊂4森林资源消长变化生长期n=10前期活立木总蓄积为M前=10772176m3;本期活立木总蓄积为M后=13852055m3;前期综合生长率为P前=4.52%;本期综合生长率为P后=3.93%;间隔期综合枯损率为P枯=0.76%㊂年综合生长率P综=[(M前ˑP前+M后ˑP后)/(M前+M后)]ˑ100%=4.19%年均净增率P净=W净/[(M前+M后)/2]ˑ100%=6.25%年均总生长量W年均=[(M前+M后)/2]ˑP综=515877.6m3年均净增量W年均净增=(M后-M前)/n= 307987.9m3年均采伐量W年均采伐=6314.9m3年均枯损量W年均枯=[(M前+M后)/2]ˑP枯=93572m3年均非正常消耗量W年非=W年均-W年均枯-W年均净增-W年均采伐=108002.8m3正常消耗与非正常消耗比例(W年均采伐+ W年均枯):W非=1ʒ1.085动态分析5.1有林地面积蓄积增加,林分面积蓄积分别增加了7779.11h m2和2981751m3㊂5.2单位森林蓄积增加,从2003年的53.5m3增加到2012年的65.8m3,10年间单位蓄积增加了12.3m3㊂5.3龄组结构还不近合理,但向着理想方向发展㊂5.4天然林面积大,占有林地96%以上,且以混交林为主㊂5.5非正常消耗相对比较大㊂411防护林科技2015年。

黑龙江省逊克县永续林场钼矿找矿远景分析

黑龙江省逊克县永续林场钼矿找矿远景分析

黑龙江省逊克县永续林场钼矿找矿远景分析该矿区构造复杂,岩石经过多次变质作用,岩浆侵入和蚀变作用。

成矿前后不同的矿化蚀变期,以及金属矿物组合分带发育较好。

标签:钼矿;找矿;矿区1 区域地质特征本区位于兴安岭-内蒙地槽褶皱区的东部,伊春-延寿地槽褶皱系(Ⅳ)的北段,结晶基底为下元古界东风山群含电气石的高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变质岩群。

下寒武统西林群铅山组海相镁质碳酸盐岩建造是早期盖层。

在矿区及周边地区有多期次花岗岩类侵入,特别是加里东中期和印支期花岗岩的出露与分布。

古生界地层常呈捕虏体出现,与成矿有关的寒武系下统铅山组地层,出露面积较小。

1.1 地层区域出露地层主要有古生界寒武系、泥盆系、二叠系,中生界白垩系,新生界第三系和第四系。

下寒武统铅山组(∈1q)白云岩、大理岩与花岗岩侵入接触带易产生接触交代等变质作用,是区域重要的含矿层位。

下寒武统铅山组(∈1q)地层不同岩性的接触面及层间构造破碎带也是热液型脉状矿体的赋矿部位。

1.2 侵入岩此外区域脉岩比较发育,主要有正长斑岩(ξπ)、花岗斑岩(γπ)、花岗细晶岗岩(γl)、细晶岩(l)等。

加里东中期混染花岗岩(?酌32)、印支晚期二长花岗岩(?浊γ15)、碱长花岗岩或碱性花岗岩(xγ15))与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关系密切。

印支期二长花岗岩(?浊γ15)岩基状岩体中燕山期岩浆活动形成的浅成侵入岩与斑岩钼矿关系密切。

1.3 构造区域构造位于五星-关松镇中间隆起带(Ⅳ2)的汤旺河-关松镇隆起(Ⅳ21)内。

与成矿关系密切的主要构造线方向为近南北向和北北东向,北东向、北西向和东西向断裂构造不甚发育。

a、北北东向复式褶皱构造时期为泥盆纪晚期,分布于翠宏山-翠北,宏川-新风林场,出露的中泥盆统宏川组和下寒武统铅山组地层,组成了北北东向复式褶皱。

其背斜轴大体上位于红旗山-对青和宏川-新风林场间,宽约10km,被印支期侵入岩体破坏。

残存的地层倾角60°~70°,岩层中次级褶曲发育。

黑龙江五道岭钼铁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黑龙江五道岭钼铁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Ge l g c la d g o h m i a ha a t rs i s a d g n ss o o i a n e c e c lc r c e itc n e e i
o ro lb e u d p s u a l g f e r moy d n m e oi i W d oi ,He o gin r vn e f tn n i n j gP o ic l a
史鹏会 ,杨 言辰 ,叶松青 ,韩世炯
吉林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 ,长春 10 6 301
摘要 :五道岭钼铁矿床是 小兴安岭一 张广才岭成矿 带 内典 型的矽卡岩 型矿床。矿体赋 存 于碱 长花 岗岩 的蚀 变产物一 黄铁 矿化石英斑岩与五道 岭组凝灰质砂岩 、酸性 凝灰岩接 触的矽 卡岩 带 内。矽卡岩矿 物
A s at b t c :Wu al gf o 0yd n m dp s pcl k r eoii L se ig nrn eZ a gu n — r d o n Ⅱ m l e u e oii a y ia sand p s esr n ’ g-h n ga g i e b ts t tn X a a
组合 为石榴 子石 、透辉石 、阳起石和绿 帘石等组成 ,矿体呈 不规则脉状 ,具分枝复合形 态特 征 ,矿石 类型 包括钼矿石 、铁矿石 和黄铁矿矿石 。与成矿 密切相 关的碱 长花 岗岩和石 英斑岩 为准铝质一 过铝质 、 高钾钙碱性 系列的 I 型花 岗岩 ;富集 R 、K b 、u等 大 离子 亲石元 素,亏损 P i 高场 强元素 ,具有 、T 等 与俯 冲带花 岗岩相似 的地球化 学特征 。锆石 I —C — P J IP MSU— b测年 结果表 明 ,石英斑 岩和碱 长花 岗 A
第 3 卷 第 2期 1 21 0 2年 6月

黑龙江省二十五站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远景分析

黑龙江省二十五站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远景分析

黑龙江省二十五站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远景分析赵越【摘要】本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大兴安岭-蒙古褶皱区额尔古纳地块,额尔古纳隆起与上黑龙江凹陷及大兴安岭火山岩带复合部位,处于漠河推覆构造的前锋带.通过地质工作,初步查明了工作区内的地质背景和岩石分布特征以及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工作程度达到预查阶段要求.【期刊名称】《世界有色金属》【年(卷),期】2017(000)017【总页数】2页(P91-92)【关键词】漠河县;矿床地质条件;找矿远景【作者】赵越【作者单位】黑龙江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七○三队,黑龙江哈尔滨150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51大面积分布在工作区内,周边延至区外。

主要由长石岩屑砂岩、岩屑长石砂岩、岩屑砂岩、砾岩、粉砂岩、少量安山岩等组成。

区域侵入岩主要为早白垩世甘河期潜火山岩(βk1g),仅在区域南部零星出露,次为花岗斑岩(γπ)小岩体,均呈形态规则的小岩株状产出。

本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大兴安岭-蒙古褶皱区额尔古纳地块,额尔古纳隆起与上黑龙江凹陷及大兴安岭火山岩带复合部位,属于漠河推覆构造的门都里-二十五站前锋带,区内断裂、褶皱构造发育。

本区最主要的控矿构造为发育于侏罗系地层中的低角度、近水平的层状构造,深部呈低角度层状、似层状产出,呈多层、分枝复合、沿基底起伏、收缩膨胀等特征,该组构造为侏罗世中晚期推覆构造形成的片理化糜棱岩带,为区域最重要的控矿构造。

工作区位于漠河推覆体中部和二十一站金成矿亚带衔接部位。

该区的地质历史漫长,地质构造复杂,沉积作用、火山作用较为发育,尤其是火山作用最为活跃,伴生的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目前已发现金及多金属、煤等矿床(矿点)多处,漠河推覆构造与金多金属成矿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

本区处于北疆—兴安地层大区,兴安地层区,额尔古纳地层分区。

该区的地质历史漫长,地质构造复杂,沉积作用、火山作用较为发育,尤其是火山作用最为活跃,伴生的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逊克县蒙古滩水毁工程修复地质条件分析

逊克县蒙古滩水毁工程修复地质条件分析

逊克县蒙古滩水毁工程修复地质条件分析作者:张立明来源:《科学与财富》2016年第25期摘要:地质条件对水利工程施工影响极大,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采取不同的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编制水利工程施工设计、方案之前,一定要对施工区域地质状况进行认真探查和分析,以确保工程安全。

一、工程概况逊克县黑龙江干流蒙古滩护岸工程位于黑龙江干流中游右岸,逊克县奇克镇高滩村境内,护岸起点为高滩村前鱼房子处,沿黑龙江干流向下游蒙古滩延伸。

护岸全长7km,该段护岸工程为七十年代修建,已经经过几次洪水考验,但2013年大洪水将护岸大部分干砌石冲毁。

如不及时采取措施,每遇洪水还将加剧岸坡坍塌后退,直接威胁附近村屯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故急需对冲毁段护岸进行水毁修复。

1、地质概况逊克县蒙古滩护岸位于小兴安岭东麓,黑龙江中游右岸的河谷冲积平原区,整个地势呈西高东低之势,倾向黑龙江,地形起伏较大,区内可划分为构造剥蚀丘陵、山前台地、堆积河漫滩三种地貌单元。

区域南为小兴安岭的剥蚀地形,坡度较缓;北为黑龙江河谷漫滩,地形平坦开阔;中间为垄岗状山前台地。

2、地层岩性及侵入岩本工程区南部的丘陵、台地主要分布第三系孙吴组的砂岩、砾岩、含砾砂岩。

第四系松散推积层分布于黑龙江沿岸,呈块状分布,成因以冲积、洪积为主,为上更新统、全新统的地层,岩性为粘性土、粉土、粉砂及级配不良的砂砾石层。

区内的侵入岩见有加里东中期混染花岗岩,仅在逊克县附近零星出露。

3、地质构造及区域稳定性本工程区位于兴安岭—内蒙地槽褶皱区小兴安岭—松嫩地块乌云—结雅新断陷带的北部边缘。

新构造差异运动不明显,地震活动不强烈,附近无大型断裂。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1:400万),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小于0.05g(相当于地震烈度小于VI度),区域稳定性较好。

可不进行液化判别和处理。

4、水文地质条件根据地下水埋藏类型,本区分布两种类型地下水,分述如下:(1)河谷漫滩区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浅水分布于黑龙江的河谷漫滩区,含水层为级配不良砂、砾。

新疆托克逊县野牛沟锰铁矿点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分析

新疆托克逊县野牛沟锰铁矿点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分析
通过对矿区所处的成矿带、地层、构造和已知矿 点综合分析,认为该矿区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
收稿:2021-04-30
1 区域地质特征
1.1 大地构造 矿区大地构造位于塔里木板块南天山早古生代
非岩浆型被动陆缘库米什早古生代被动陆缘褶皱 带。区内岩石组合及岩石类型复杂,岩浆活动发育, 构造运动强烈,东西向及北东、北西向断裂交汇复 合,构成区内较为复杂构造样式。由此为本区域的 成矿和控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1.2 地层
Ⅲ号锰铁矿化带宽 30~60 米,长约 5.3 千米,走向 近东西向,出露地层为下石炭统甘草湖组。矿化带 沿地层中部的断层分布,岩石严重破碎,褐铁矿化 强 ,矿 化 带 内 断 续 分 布 氧 化 锰 ,呈 细 粒 状 、小 透 镜 状。在该矿化带圈出 1 条锰铁矿化体,宽约 1~3 米, 长约 30~100 米,Mn 品位在 10%~20%,铁品位在 13%~ 22%。
矿区区域侵入岩较发育,其侵入活动与断裂有 关。区域侵入岩主要以华力西中期侵入岩为主。主 要出露于工作区以南大部分地区。工作区内侵入不 发育,整个工作区内未发现侵入岩侵入。
3 矿体特征
矿区内发现 3 条含锰、铁矿化带,主要沿古生界 石炭系甘草湖组(C1ga)与中生界侏罗系帕尔恰布拉 克 组(J1- 2p)的 角 度 不 整 合 接 触 带 内 及 断 裂 附 近 分 布。属于氧化锰、碳酸锰矿石;为含锰、铁灰岩、生物 灰岩风化形成的锰铁矿。含锰、铁矿化蚀变体沿其 角度不整合接触带呈带状、条带状、透镜体、豆夹状
层为主。其出露面积最为广泛的为古生界石炭系地 层,并且所发现的含锰、铁矿化体主要产于石炭系地 层(C1ga)干草湖组与中生界侏罗系地层(J1-2p)的不整 合接触带内及石炭系地层断裂带中。 2.2 构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住 3 叠 系 . 二
分选差 , 园度较好 , 磨 多为椭 圆状。
4全 新统 冲:主 要 出 露 在 西 克 林 北 、
分布于河床 中及两侧低 河漫滩上 , 主要为砂砾 石 , 局部上部
为亚 黏 土 或 亚砂 土 , 度 大 于 1m。 厚 0
逊 县 道 地 区 地 背 c 矿 件 克 五 柿 区 域 质 景2 条 5 成 / 市 厅


地 层

带 该 组 厚 8 m~9 m。 0 5
( ) 四系 六 第
( ) 一 下泥 盆 统 翠 岗组

零 星出露 于阿廷河 与库 尔滨河 交汇处 及鹿 护 汽河源头 处 , 内仅 出露 上部 , 区 受构造运 动及
( ) 岩 四 脉
层呈北东向, 倾角 l。 ~3 。。 0 O
( ) 垩系 四 白
区内所见脉岩有 闪长岩 脉 、 闪长玢岩脉 、 辉绿岩脉 、 正长玢岩
三 、 域 构造 区
主要 出露于西克林北 、 东克林东 4 08 3 .高地 、 二皮河经营所北 脉及花岗斑岩脉等 , 脉体不大 。
( ) 山早 期 侵 入 岩 三 燕
岩 、 纹 质 熔 结 凝 灰 岩 、 纹 质 熔 岩 及 其 凝 灰 岩 安金矿等地 , 流 流 由花岗闪长岩, 黑云母花 岗岩组成。
为主 , 局部夹安山岩。
2 绣 沟 组 . 红
仅 在 半 砬 山南 、二 皮 河 经 营 所 有 零 星 出露 。 地 , 由白岗质花岗岩 , 钾长花岗岩及 白岗岩等组成 。
下部 为陆相喷发 的酸性火山碎屑岩 ,主要岩性为凝灰 质砾岩 、 安 山岩 、 流纹质火山角砾 凝灰岩夹多层 薄层细凝灰 岩 , 细凝灰 岩 中 含植物化石夹煤层 ; 上部为岩性单一 的正常沉积岩 , 为泥岩 、 泥质 粉砂岩夹煤层。
3美 丰组 .
1白 岗岗 质 花 岗 岩岩 组 .
等地。
( ) 五 第三 系
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为茂林~木兰地槽褶皱带北端乌底河中, 新
上 第 三 系 孙 吴 组 : 系 地 层 较 发 育 , 占区 域 的 1 本 约 / , 要 断陷与五星—关松镇中间隆起带的汤旺河—关松镇隆起北端接界处。 4强 主
分布在西部及东北部。由于岩石胶结疏松 , 很易风化 , 而形成低缓
二 、 入 岩 侵
( ) 力 西早 期 侵 入 岩 一 华
亮 大志 新村西、 阿廷河林场西等 面 地, 积较大。 据 根
l 、岩性 特征 分为上 、 两部 分。上部主要 为安 山岩 下 及 其凝灰岩 、 角砾凝灰岩 ; 下部主 要为流纹 岩及
点 其凝灰岩 、 角砾凝灰岩 、 细凝灰岩 、 英安质熔 凝灰
岩 , 粉砂岩 、 质板岩。 夹 泥
( ) 罗系 三 侏
分 布在阿廷河 、 东克林 、 兴 、 志新村 、1 新 大 5 8高地 , 主要 由闪 长岩 、 花岗闪长岩 、 长花 岗岩 、 斜 碎裂 白岗质花 岗岩 、 碎裂混染蚀
变 花 岗岩 等 组 成 。
( ) 力西 晚 期侵 入 岩 二 华
1 更 新 统 大 熊 山 玄 武 岩 . 上
分布在 区内西南部及河谷两侧 。 岩石主要 为气孔状玄武岩及
岩浆 活动等 因素影 响变质程 度加强 ,出现变 粒 致密状玄武岩 , 据钻孔资料玄武岩最大厚度 6 . m, 21 九清河 Z 1 5 K2 厚 45 下部 为灰色致 7 岩、 角岩 、 卡岩等。岩性 以砂板岩为主 , 矽 主要有 孔上部为灰 色夹暗紫色气孔 状玄武岩 , 3 . m; 千枚 状板 岩 、 砂质 板 岩 、 质粉 砂岩 、 粉 变 斑点 板 密状 玄武 岩 , 2 . m。 厚 78 5 岩、 钙硅角岩 , 部出露变粒岩 , 局 角岩夹 条带状 大
理岩。
( ) 炭一二叠 系 二 石
2上 更 新 统 冰水 一 洪 积 层 .
分 布在九清河一松树沟公 社一带 , 为一套灰黄色 、 灰绿 色亚
黏土 、 白色砂夹大小 不等的冰积泥砾 。其砾石成分主要为玄 武 灰
岩, 部分为花 岗岩及酸性火 山岩块。砾石为次滚 园状 , 多为一面平
1 . 新兴村组
区内以库尔滨河一罗圈河 北东向隐伏 大断裂 为界 , E 两侧地
由岩 屑长 石砂岩 、 砂岩 、 砂质或凝 灰质 坦 , 粉 泥 另一 丽呈馒头状 、 马鞍状 , 扁平面上见“ 字型 鼠尾擦痕及压 丁” 砂 质砾岩 、 粉砂 质或泥 质板岩组 成 , 夹绿 泥石化 坑 , 也有波状层理及冰卷泥等现象 , 2Ot 2 . 厚 . ~ 1 m。 a 2
角砾岩 。 2变质 酸 性 火 山 岩 . 3全新 统 温 泉 河 组 .
见于逊河及西 克林一带河 流两侧高河漫滩上 , 一般高 出河床
m~ m, m~1m。主要为黄褐色一显褐色亚黏土 、 0 砂及 由糜棱岩化 、 帘石化流纹质凝灰熔 岩及其 3 7 少数达 7 绿 凝灰岩 、 棱岩化 、 云母 化流纹岩组成 , 部夹 砾石等 。砂多为 中—粗 砂 , 糜 绢 局 成份为石英 , 次为长石 , 砾石成份复杂 , 厂] 条带状灰岩透镜体。 _
1 烈 河组 . 结
在半 砬山南及阿廷河一带零 星出露 , 为一套
轻蚀 变 的酸 性 熔 岩及 其 碎 屑 岩 。岩 石 组 合 以 流纹
1 岗 岩 岩组 . 花
分布于新安西 、东 克林 、0 4 8高地 、7 . 43 9高地 、4 . 4 84高地 、 东 2白岗质花 岗岩岩组 . 分布于下道村 、 山 、 岗山 、 移 高 新兴村 、 克林 及大志新村 等 东
分布于半砬山 、 沾河达屯北等地 , 为小岩体 , 主要为石英二长岩 、 不等粒白岗质花岗岩 、 文象 白岗质花岗岩、 晶洞白岗质花岗岩等。
2斑 岩 岩组 .
主 要 见 于 阿 廷河 林 场 一 岩 泉 山一 线 以东 地 区 , 面积 较 大 。岩
仅分布于西克林北 , 由花岗斑岩 、 细晶花 岗岩等组成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