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典成语故事两则
经典成语故事(通用20篇)

经典成语故事经典成语故事(通用20篇)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接触过比较经典的句子吧,句子的组成部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六种。
你知道什么样的句子才能称之为经典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经典成语故事,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经典成语故事篇1汉高祖死后,吕后专权,对娘家的人封王封侯,排斥异己,诛杀功臣。
不久,吕后也死了,她在遗诏中指定内侄吕产为相国,吕禄统领京都禁卫军。
吕氏家族掌权,激起一批功臣不满,太尉周勃与丞相陈平密议对策。
他们巧使妙计,把吕党要人郦寄争取过来,由他去说服吕禄,把兵权还给周勃。
这时,大将军灌婴联合齐王刘襄等刘家军,回京师欲诛吕氏家族。
郦寄与吕禄本是知交,吕禄听了郦寄的话,终于把北军归周勃指挥。
前相国曹参的儿子曹窋(zhu)又配合朱虚侯刘章控制了南军,在未央宫杀死了吕产。
其余吕氏大官,也都被周勃派人抓获,一一斩首。
吕氏势力全被消灭后,周勃、陈平等大臣迎立代王刘恒为帝,就是汉文帝。
在诛吕这场斗争中,郦寄也出了力,所以袭父爵为曲周侯,但舆论说他出卖朋友。
《汉书》记载说:“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
”作者班固认为郦寄不属于“见利忘义”。
经典成语故事篇2春秋战国时期,齐恒公率军出征,却在途中因大雾迷失方向,找不到出路,靠一匹老马才能平安回国。
从此,齐国上下对这匹识途老马倍加宠爱,渐渐地,老马迷失了自我。
它常这样想,原来我有如此异能,我可是匹宝马啊!老马陷入了自我陶醉中。
过了一个月,齐恒公再次出征,为了防止迷路,齐恒公又带上了这匹老马。
老马得意极了,把头抬得高高的,连正眼也不瞧那些战马一眼。
不出齐恒公所料,途中又遇大雾,只好就地扎营。
、因大雾久久不散,粮食也吃完了,齐恒公只好率人回城取粮,又把老马牵了出来,让它带路。
老马心想:我有异能,肯定能带大王回去。
于是,老马随便选择了一条路,扬蹄前行,不料走了几个时辰,却发现是条死路。
齐恒公怒极之下,一刀杀了老马。
中国成语故事15篇

中国成语故事15篇中国成语故事1【释义】揭:举;竿:竹竿,指旗帜。
揭竿为旗,奋起反抗。
泛指人民起义。
【语出】汉?贾谊《过秦论》:“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人物】几百人一下子都表示情愿豁出性命跟着陈胜(今河南省方城县东孟洼村人)、吴广(今河南太康人)一块儿干。
大伙砍伐树木为兵器,高举竹竿为旗帜,对天起誓,同心协力,推倒秦二世(嬴姓,名胡亥,也称二世皇帝,秦始皇第十八子),替楚将项燕(项羽的祖父)报仇。
大家还公推陈胜、吴广做首领,一下子就把大泽乡(今安徽省宿州市南蕲县镇小刘村)占领了。
大泽乡的`农民一听陈胜、吴广他们起来反抗秦朝的暴政,青年子弟都纷纷拿着锄头、铁耙、扁担、木棍来营里投军。
中国成语故事2 神武挂冠【成语故事】南朝时期,梁国的陶弘景,自幼家贫,经过苦读而入仕,他没有当上大官,在一次求一个县官失败后,对官场的尔虞我诈十分厌倦,就于永明十年,他就脱下朝服挂在神武门,上表辞官。
辞官后,他就隐居山林。
【出处】南朝梁陶弘景“家贫,求宰县不遂。
永明十年,脱朝服挂神武门,上表辞禄”。
见《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
【解释】指辞官隐居。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成语示列】置吾兄于神武挂冠,华顶高服之间,而兄亦不受。
清·王夫之《石崖先生传略》中国成语故事3 鹬蚌相争赵国在战国末期出兵打燕国,苏代是燕国的谋士,他知道以后马上去见赵惠文王,并且跟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夏天,有一只河蚌在河滩上张开蚌壳晒太阳,这时有一只鹬鸟看见了就用嘴去啄河蚌的肉,河蚌急忙把壳给合上,结果鹬鸟的嘴被河蚌夹住了,鹬鸟支吾的说道:“快张开你的'嘴,要不几天不下雨的话你就会被太阳晒死的。
”河蚌说道:“我把你嘴夹住,若是几天不放你,你也要被活活的饿死的。
”于是它们始终不肯相让,这时侯一位渔翁从这里路过随手就把它们抓了回去。
说到这里苏代接着说道:“燕赵两国的势力相当,两国开战肯定互不相让,这样秦国就像那位渔翁那样可以不费一兵一卒就可以获利,即然如此,大王何必要去做这样的事情呢?”赵惠文王听了以后觉得苏代说的非常有道理,便马上放弃了进攻燕国的行动。
关于成语的优秀故事(精选15篇)

关于成语的优秀故事(精选15篇)关于成语的优秀故事(精选15篇)成语的优秀故事篇1从前宋国有位农夫,他美了一群小猪,到了冬天,他怕小猪受冻就捡来了许多干草,放进猪圈里,来为小猪取暖。
在一个漆黑的晚上,伸手不见五指,一只迷失方向小的小兔子,找不到了回家路,它觉得又冷又饿,浑身直打哆嗦,想赶紧找个暖和的地方住下这时它看见一个农家猪圈,里面有很多杂草,心想不如今日晚我就在这住一宿,有我最爱吃的食物,又能取暖。
等天亮再走。
余是,小兔子就偷偷的溜进了猪圈。
因为天太黑,兔子不小心掉进了猪粪坑里。
任凭它怎么折腾,始终没有跳出来。
第二天一大早,农夫来喂小猎,他看见掉进粪坑里的兔子,欣喜若狂,一蹦三尺高,心想:今天终于能吃上一顿荤的了,他捞起兔子,拿到房交给妻子,给他炒了一锅香喷喷兔肉,俩口子吃着这味香可口的免肉,心里盘算着,要是能天天吃到兔肉的话,那该多好呀!农夫想着想着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余是他天天守在猪粪坑旁,希望能每天吃到免肉,可是那有不劳而获的事呢光想着吃免肉,他也不精心养猪了,后来随着他的小懒情,小猪便一个个连冻带饿的都死掉了。
当邻居听到这件事以后,就给故事取了名子,叫守猪待兔,后来经过人们一传十,十传百,把守猪待兔改成了守株待兔,因为猪和株是同音,所以后来名扬天下的成语故事守朱待免,就是因这个故事而起。
成语的优秀故事篇2小猴子在树洞边玩耍,不小心掉进了树洞,他自己怎么也出不来,老猴子连忙赶过来救他,不料却把小猴子给淹死了。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有一天,老猴子到河边去喝水,看到两个小朋友在玩儿皮球,突然,其中的一个小朋友奋力一掷,皮球掉进了树洞里。
但他们并不急躁,马上去拿了桶到河边盛了水,再倒进那个树洞里,一会儿,水倒满了,皮球也浮了上来,他们拿到皮球,开开心心的到旁边去玩了。
老猴子认为这是一个救小猴子的好办法,于是,就像他们一样把水倒进了树洞里,小猴子果然浮上来了,可是他已经死了。
老猴子怎么也没想到,他的方法把小猴子给害死了。
中华成语故事100个

中华成语故事100个1. 杯弓蛇影故事:有一位名叫张琴的老人,他非常神经质,总是对身边的事物充满猜疑和恐惧。
有一天,他在山林里行走时,看到了一条弯曲的树枝,误以为是一条毒蛇,并立刻拔出了弓箭准备射击。
然而,当他正准备放箭时,发现弯曲的影子并不是真正的蛇,而是石头破损的影子。
他的恐惧原来是由于自己的错觉造成的。
寓意:形容人们因为多疑而引起的虚惊和自己的过度想象。
2. 铁杵磨成针故事:有一个人叫李进宝,他非常穷困,家里连针线都没有。
他每天只能到田地里劳作,过着艰辛的日子。
他决心要改变自己的困境,于是辞去了田间劳作,每天用石头磨一根铁杵。
李进宝坚持不懈地进行着这项艰苦的工作,直到铁杵磨成了一根细针。
他用这根针缝制了一套漂亮的衣服,出卖后赚了很多钱,从此过上了富裕幸福的生活。
寓意:形容人们通过坚持努力和毅力,能够克服困难,达到目标。
3. 杯水车薪故事:有一个人叫王大富,他非常宽宏大量,经常帮助他人。
有一天,他看到路边有一辆车被困在河中,他立即拿出一杯水去救车。
然而,车子仍然无法被拖出。
尽管王大富付出了善意和努力,但他的帮助相对于那台车来说微不足道。
寓意:比喻力量或帮助太微小,无法解决问题。
4. 守株待兔故事:有一个农夫种了一棵树,每天都在树下守株待兔,希望能够捉到和杀掉经过的兔子。
然而,每一天都没有兔子经过。
农夫的邻居告诉他,要想捉到兔子必须主动出击,而不是坐在树下等待。
寓意:比喻只是依靠等待和机会而不付出努力,不能成功。
5. 画蛇添足故事:在古代,有一位画家画了一幅栩栩如生的蛇。
当他的朋友看到画蛇后,觉得虽然画得很好,但是觉得少了点什么。
于是,画家在蛇的身边又增加了一只脚。
这样一来,蛇就变成了一只怪物,失去了原本的美感。
寓意:比喻做事过度,反而破坏了原有的完美。
这些都是中华成语故事的一部分,继续剩下的故事。
经典成语故事30个

经典成语故事30个小编通过阅读,认识了许多成语故事,成语故事包含了许多的人生哲理,可以让人受益终身,多认识成语,用成语点缀文章,还可以提高文章的整体水平哦。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经典成语故事,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经典成语故事30个1、一鼓作气(曹刿)出自《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释义: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
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2、一字千金(吕不韦)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释义:增损一字,赏予千金。
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3、一字之师(郑谷)出自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郑谷改僧齐己《早梅》诗:‘数枝开’作‘一枝开’。
齐己下拜,人以谷为一字师。
”释义:改正一个字的老师。
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4、一饭千金(韩信)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
”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释义: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5、东山再起(谢安)出自《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释义:指再度出任要职。
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6、图穷匕见(荆轲)出自《战国策·燕策三》:“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
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释义: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7、纸上谈兵(赵括)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
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
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释义:在纸面上谈论打仗。
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中华成语故事精选(7篇)

中华成语故事精选(7篇)1.中华成语故事: 三折其肱晋国时, 有范氏和中行氏两个集团的人, 准备起兵攻打晋定公;当时有人指出战事成功和失败的关键, 要看民众是否支持, 假如不能取得民众的信任和支持, 便将失败无疑。
范氏和中行氏起兵攻打晋定公是一种反叛行为, 民众自将不会支持也们的。
何况晋定公自己曾经伐君失败, 落得流居异国的田地, 可以说是经历过失败的过来人。
正如一个经过三次折伤手臂的人, 虽经医疗后获得痊愈, 但他已尝透了折臂的滋味;在几次三番的折臂和治疗的经历中, 他已了解到折臂的原因, 和治疗的经过与方法, 换句话说, 他已是个中的老手了。
所以“三折其肱”这句成语的含义, 是颇为深刻的。
不论何人, 只要他是经过多次挫折, 从艰苦中奋斗而得到成功的, 我们都可以说地是与困境奋斗过的“三折其肱”的人。
世界上的伟大人物, 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他一定是经历了不少挫折, 却仍不断地奋斗, 结果才得成功。
失败是成功之母, 我们正可以借用伟人们的“三折其肱”来勉人自勉。
2.中华成语故事: 两败俱伤战国时期, 有一个叫陈轸(zhěn)的人。
他非常聪明, 遇事总是能想出很多好办法。
有一次, 他受到楚王的派遣, 出使到秦国去。
当时, 韩、魏两国互相攻打, 打了一年多, 仍然没有分出胜负。
秦惠王打算出兵干涉, 可一时也拿不定主意。
秦惠王知道陈轸很有见识, 便向他请教。
于是, 陈轸讲了卞(biàn)庄子刺虎的故事。
从前, 有一个叫卞庄子的人看见两只老虎正要咬一头牛, 卞庄子见了, 马上拔出剑来, 想冲过去与老虎搏斗。
旁边的人劝他说: “这两只老虎正在争吃一头牛, 争着争着就会互相撕咬, 结果一定是小的被咬死, 大的也会受伤。
到那时, 你再去刺杀那只受了伤的, 一下子就把两只老虎都解决了。
”卞庄子觉得这个人讲得很有道理, 就远远地看着那两只老虎。
不一会儿, 两只老虎果然互相打斗起来, 小老虎被咬死了, 大老虎也受了很重的伤。
中国经典成语故事(精选20篇)

中国经典成语故事中国经典成语故事(精选20篇)中国是文化大国,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经典成语故事精选(精选20篇),欢迎阅读!中国经典成语故事篇1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
他以为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于是处处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越看越觉得那人像是盗斧的贼。
后来,丢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来是前几天他上山砍柴时,一时疏忽失落在山谷里。
找到斧子后,他又碰见了邻居的儿子,再留心看看他,怎么也不像贼了。
疑邻盗斧: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
中国经典成语故事篇2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总是嫌田里的庄稼长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觉得禾苗好像总没有长高。
他心想:有什么办法能使它们长得高些快些呢?有一天,他来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
一大片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费了不少的力气,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可是他心里却很高兴。
回到家里还夸口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好几寸!”他儿子听了,赶忙跑到田里去看,发现田里的禾苗全都已经枯死了中国经典成语故事篇3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
凡伯不但有诗才,而且善于治理国事。
后来,他在周厉王身边辅佐朝政。
可是,周厉王飞横跋扈,枉法断事。
奸臣则百般诌媚讨好。
凡伯直言相劝,列数朝政弊端,奸臣却在周厉王耳边说他的坏话。
周厉王对凡伯十分厌烦,从此,奸臣出入宫廷,不把凡伯放在眼里。
凡伯十分愤慨,写了一首诗,后来收入《诗经》。
诗中抨击奸臣说:“作恶多端,不可救药!”“不可救药”:病重到不能用药救活。
后比喻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中国经典成语故事篇4古代南北朝的时候,宋国有位将军姓宗名悫,他从小就很勇敢,也很有抱负。
有一天,宗悫的叔父问他有什么志向,宗悫回答道:“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意思是:我一定要突破一切障碍,勇往直前,干一番事业。
宗悫经过勤学苦练,努力奋斗,终于成为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
后来,人们就用“乘风破浪”来形容不怕困难,奋勇前进的精神中国经典成语故事篇5南北朝的时候,北方的北周和南方的陈国以长江为界。
十个经典的成语故事

十个经典的成语故事十个经典的成语故事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平平仄仄的韵调,撇捺横竖的姿态,古学成语更是看似简简单单却又意味深长。
今天呢,小编就为大家推荐十个经典的成语故事,希望能帮到大家哦~1、栩栩如生【成语故事】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
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庄子写出了这样一个故事:“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梦见自己变成一只美丽丽的.蝴蝶,比真的蝴蝶还美,活灵活现,在空中翩翩起舞。
2、三顾茅庐【成语故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
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刘备和关羽、张飞亲自到卧龙冈拜见诸葛亮,前两次都没见到,第三次终于见到诸葛亮,诚心请诸葛亮出山。
3、以一当十【成语故事】当:相当。
一个人抵挡十个人。
形容军队英勇善战。
公元506年,孙武率三万精兵攻打楚国,消灭20多万楚军,创造一个以一当十的战例。
4、道听途说【成语故事】路上听来的、路上传播的话。
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古时学者艾子的邻居毛空是一个不务正业的人,经常把外边听到的事情加以夸大说给艾子听。
一次他说:“一只鸭子一次下了100个蛋。
”艾子不信,他又说天上掉下一块二十丈长十丈宽的大肉,而且还信誓旦旦地说他亲耳听来的。
5、一片冰心【成语故事】冰心:清洁的心。
形容性情淡泊,不求名利。
诗人王昌龄官场屡屡失意,触犯了权贵豪门,一再被贬,但他仍以心地透明纯洁而zi慰,决心不与那些人同流合污,他在《芙蓉楼送辛渐》诗中流露出这样的情感:“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6、按图索骥【成语故事】按照画像去寻求好马。
比喻墨守成规办事;也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求。
春秋时期相马专家孙阳(伯乐)根据自己的相马经验写了《相马经》,他的儿子很想把相马的绝技学到手,熟读《相马经》,根据经书上的标准选出的“千里马”——一只癞蛤蟆回家向其父报喜,伯乐看后哭笑不得。
7、气壮山河【成语故事】形容气概豪迈,使祖国山河因而更加壮丽。
北宋时期,赵鼎21岁中进士受到宰相吴敏的赏识,调到都城开封任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经典成语故事两则
中国经典成语故事:群蚁观鳌
In the vast East China Sea, there was a huge turtle. It carried the
Penglai Fairy Mountain on its head, floated and swam in the great sea, sometimes soaring into the sky and sometimes diving
to the bottom of the sea.
浩瀚的东海里,有一只大鳌,它头顶着蓬莱仙山,在大海中浮游,有时飞腾跃上云霄,有时下潜沉人海底。
A red ant on land heard of the huge turtle's magnificent feat and was pleasantly surprised. Thereupon, it called together a big swarm of ants to come to the seashore to have a good look to
broaden their minds. They waited for over a month, but the huge turtle
did not appear on the sea. When they were about to return, the sea wind suddenly sprang up and great waves surged up,
shaking the land like thunder. The swarm of ants exclaimed:
陆地上,一只红蚂蚁听说大鳌有如此壮举,非常惊喜,于是约了一大群蚂蚁来到海岸边,想好好看看,开开眼界。
可是,它们等了一个多月,大鳌还没浮出海面。
群蚁将要回
去的时候,突然海风激荡,波涛万丈,雷鸣般地震撼着大地。
这群蚂蚁喊道:
"Ah, now the huge turtle is about to come out."
“啊,这回大鳌就要出来了。
”
A few days afterwards, the wind abated, the waves calmed down, and the sea was tranquil again. A mountain as high as the sky could be faintly seen rising from the surface of the water and
sometimes moving westward. The swarm of ants stretched their heads to watch it for a while, and then expressed their opinions:
几天以后,风平浪静,大海平静了下来,隐隐约约看到水平面上升起一座齐天的高山,时而还向西游动。
这群蚂蚁伸头探脑一阵,大发议论道:
"Why, 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its carrying a high mountain on its head and our carrying grains of rice on ours? We crawl along the ants' hill leisurely and freely, and return to our
hole to rest. That is: Each has a role to play. Why should we waste our energy and cover several hundred li to watch it?"
“嘿嘿,它头顶高山与我们头顶米粒有什么两样呢?我们逍遥自在地在蚁山上爬行,
回到洞里歇息。
这叫各得其所。
何必白费力气奔波数百里来看它呢?”
中国经典成语故事:井中捞月
A long time ago, there was a Bo Luo Nai City in the State of
Jia Shi. Outside the city was a large forest, where 500 macaques
lived.
很久以前,在伽尸国有一座波罗奈城。
城外有一片大森林,森林里生活着五百只称猴。
One night the 500 macaques wandered around and came to a
ni ju lu bodhi tree. Under the tree was a deep ancient well. The
water in the well was very clean and reflected the full moon in the
sky.
有一天晚上,五百只称猴到处游逛,来到了一棵尼俱律树畔。
树下,有一口很深的古井,井水清悠悠的,映出了天上的一轮圆月。
The leading macaque bent over the well and watched carefully
for a while. Then it jumped onto the edge of the well and said to
the others:
领头的称猴俯在井边仔细一阵,然后跳到井台上对大家说:
"Alas!Today the moon has died and fallen into this well.
Let us scoop it up together; otherwise the nights will be dark
forever."
“不好了,今天月亮死了,就落在这口井中。
让我们一起把它捞出来,不然的话,夜
晚就永远黑暗了。
”
All the macaques tweaked their ears and scratched their
cheeks, saying:"The well is so deep. How can we scoop up the moon?"
众猴听了,个个抓耳挠腮,说:“井这么深,怎样才能把月亮捞起来呢?”
The leading macaque had a sudden brainwave and said:
领头的称猴灵机一动,说:
"I have it! I will climb up the tree and grasp a branch, then
another one grasps my tail. In this way, one following another in
succession, can't we hang down into the well?"
“办法有了!我爬上树,抓住树枝,然后另一个抓住我的尾巴,这样一个一个接下去,不就可以垂到井里去了吗?”
When the other macaques heard this, they jumped with joy.
So they linked their heads and tails together, extending longer
and longer until they almost touched the surface of the well water.
At this moment, the branch broke with a big crack and all 500
macaques fell into the ancient well.
大家一听,都高兴得欢蹦乱跳。
于是,猴们头尾相连,越接越长,眼看就要碰到水面了。
这时候,只听见咔嚓一声巨响,树枝断了,五百只称猴统统掉进了古井。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