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粉改性沥青

合集下载

橡胶粉改性沥青

橡胶粉改性沥青

橡胶粉改性沥青定义及特点橡胶粉改性沥青定义橡胶粉改性沥青(Asphalt Rubber,简称AR)是一种新型的优质复合材料。

他在重交沥青与废旧轮胎橡胶粉和外加剂的共同作用下,橡胶粉通过吸收沥青中的树脂,烃类等多种有机质,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变化,是胶粉湿润,膨胀,粘度增大,软化点提高,并兼顾了橡胶和沥青的粘性,韧性,弹性,从而提高了橡胶沥青的路用性能。

“橡胶粉改性沥青”是指把废旧轮胎制成的胶粉,作为改性剂添加到基质沥青中,在一个专门的特殊设备中,经高温、添加剂和剪切混合等一系列作用制成的黏合材料。

橡胶粉改性沥青的改性原理是轮胎橡胶粉粒在充分拌合的高温条件下与基质沥青充分熔胀反应形成的改性沥青胶结材料。

橡胶粉改性沥青对基质沥青的使用性能有很大的改善,且优于目前常用的改性剂SBS、SBR、EV A等制成的改性沥青。

鉴于它优良的使用性能和对环保的巨大贡献,有专家预言:橡胶粉改性沥青有望取代SBS改性沥青。

橡胶粉改性沥青的特点用于改性沥青的橡胶是具有高弹性的高聚物,在基质沥青中加入硫化胶粉,能达到甚至超过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改性沥青同样的效果。

胶粉改性沥青的特点包括:2.1、针入度减小,软化点提高,黏度增大,说明沥青高温稳定性提高,对夏季行车的路面车辙、推挤现象有改善。

2.2、温度敏感性降低。

在温度较低时,沥青变脆使路面发生应力开裂;在温度较高时,路面变软,受承载车辆作用而变形。

而用胶粉改性后,沥青的感温性得到改善,抗流动性提高,橡胶粉改性沥青的黏度系数大于基质沥青,说明改性后的沥青有较高的抗流动变形能力。

2.3、低温性能得到改善。

胶粉可提高沥青的低温延度,增加沥青的柔韧性。

2.4、黏附性增强。

由于石料表面黏附的橡胶沥青膜厚度增加,可提高沥青路面抗水侵害能力,延长路用寿命。

2.5、降低噪声污染。

2.6、增加车辆轮胎与路面的抓着性,提高行驶安全。

2橡胶粉改性沥青设备介绍配备进口高速剪切胶体磨(与美国壳牌公司使用的胶体磨相同),胶体磨沿径向有多层刀齿,转子和定子相互咬合,从而使聚合物在刀齿周围平面部位被高速研磨,在刀齿侧棱处被高速剪切。

橡胶沥青及橡胶粉改性沥青技术指标要求

橡胶沥青及橡胶粉改性沥青技术指标要求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橡胶粉改性沥青在我国公路与防水行业已经有应用研究,当时胶粉生产行业尚未形成,生产的胶粉粒径粗,相关技术不配套,未达到实用化阶段。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国有了胶粉的产品标准,常温粉碎胶粉工业化生产技术已处于国际水平,胶粉改性沥青的加工技术逐渐成熟,应用国产胶粉改性沥青铺筑路面在10多个省已有了不同程度的推广,有些省市还提出了废胶粉改性沥青路面技术规程,胶粉改性沥青的应用已是大势所趋。

通常我们讨论的橡胶沥青是指将胶粉(或活化脱硫胶粉)按配方剂量加入到180℃~200℃的沥青中,高速搅拌后即制成橡胶沥青。

而橡胶粉改性沥青是指将胶粉(或活化脱硫胶粉)按配方剂量加入到180℃~200℃的沥青中搅拌,然后加入适当的添加剂并进入胶体磨或高速剪切机中加工处理后制成的产品。

1 国内标准制定动态21世纪以来,北京、天津、江苏等不少地区的公路部门也有了自己的废胶粉改性沥青施工规程,但至今我国尚无正规的有关废胶粉改性沥青技术规范的行业标准正式出台。

在发展循环经济,逐步建立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强化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的推动下,橡胶沥青及胶粉沥青混合料在我国公路建设中的应用方兴未艾,为适合这一发展形式的需要,中石化和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分别先后提出了自己的标准,但两者对废橡胶粉改性道路沥青的界定,技术要求等有着明显的差异。

1.1 中石化标准中石化于2008年10月提出《废橡胶粉改性道路沥青》(送审稿)石油化工行业标准,该标准规定了由沥青、废胶粉和其他添加剂组成的道路用废胶粉改性沥青胶结料规格,其废胶粉重量含量至少为15%,在施工使用前必须充分搅拌混合,促使沥青和胶粉的相互作用。

该标准定义橡胶改性沥青为道路沥青和废轮胎胶粉拌和以后发生物理变化的混合物,允许其它添加剂包括其它类别的橡胶颗粒加入,并明确指出本标准为湿法加工的废胶粉改性产品标准,按软化点系列分为三类并测定175℃粘度,技术要求(见表1),硫化橡胶粉物化技术指标(见表2)。

橡胶沥青及橡胶粉改性沥青重点技术指标要求

橡胶沥青及橡胶粉改性沥青重点技术指标要求

橡胶沥青及橡胶粉改性沥青重点技术指标要求1.黏度:橡胶沥青及橡胶粉改性沥青的黏度指标主要是为了确保其在施工过程中的易于施工性和粘附性。

在20℃下,橡胶沥青的黏度应在3000-6000mPa·s之间。

2.软化点:橡胶沥青的软化点是指其在受热后开始变软的温度。

软化点的合理范围能够保证橡胶沥青的附着性和抗沥青流淌性。

合格的橡胶沥青的软化点应在50-80℃之间。

3.硬度:硬度指标主要用于评估橡胶沥青及橡胶粉改性沥青的强度和耐久性。

常用的硬度测试方法有杜氏硬度(DU)和钢球压痕硬度(TPH)。

杜氏硬度一般要求在25-35之间,而TPH硬度要求在20-70之间。

4.粘附性:橡胶沥青及橡胶粉改性沥青的粘附性是指其在路面上的粘附程度。

良好的粘附性能可以确保材料与路面的牢固结合,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

合格的橡胶沥青及橡胶粉改性沥青在潮湿条件下的剪切粘附性要达到0.6MPa以上。

5.可反应性:橡胶沥青及橡胶粉改性沥青中的橡胶颗粒需要与沥青基质发生反应,以提高材料的弹性和耐久性。

橡胶粉改性沥青的反应程度可以通过测量沥青和橡胶粉研磨后的质量损失来评估。

质量损失不超过2%能够符合可反应性要求。

6.抗老化性:橡胶沥青及橡胶粉改性沥青应具有较好的抗老化能力,能够在使用寿命内保持稳定的性能。

一种常用的老化指标是延伸硬化度(RTFOT)。

在RTFOT测试中,橡胶沥青的硬化度应不超过100%,以确保其良好的抗老化性。

7.动态剪切粘度:动态剪切粘度是指橡胶沥青及橡胶粉改性沥青在受力下的流变性能,主要用于评估材料的变形能力。

合格的橡胶沥青的动态剪切粘度应在1000-5000Pa·s之间。

总结起来,橡胶沥青及橡胶粉改性沥青的重点技术指标要求包括黏度、软化点、硬度、粘附性、可反应性、抗老化性和动态剪切粘度。

这些指标的要求可以保证橡胶沥青及橡胶粉改性沥青具有良好的性能和耐久性,提高道路的使用寿命。

2024年橡胶粉改性沥青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橡胶粉改性沥青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橡胶粉改性沥青市场发展现状引言橡胶粉改性沥青是一种将橡胶粉料添加到传统沥青中,通过热混合和机械力作用使其混合均匀的改性沥青产品。

近年来,橡胶粉改性沥青在道路建设、防水工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2024年橡胶粉改性沥青市场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

橡胶粉改性沥青的应用领域橡胶粉改性沥青可以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 - 道路建设:橡胶粉改性沥青可以提高道路的抗裂性、抗水性和耐久性,减少路面噪音,延长道路使用寿命。

- 防水工程:橡胶粉改性沥青可以用于地下室、水池、隧道等防水工程,提高防水效果,增强施工材料的耐候性和耐腐蚀性。

- 人行道和自行车道:橡胶粉改性沥青可以用于人行道和自行车道的建设,提高路面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橡胶粉改性沥青市场发展趋势随着道路建设规模的扩大和对道路品质要求的提高,橡胶粉改性沥青市场发展迅猛。

以下是橡胶粉改性沥青市场发展的几个趋势:1.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随着橡胶粉改性沥青在道路建设和防水工程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市场需求逐渐增长。

根据行业数据显示,橡胶粉改性沥青市场规模在过去几年内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

2. 技术不断创新为了提高橡胶粉改性沥青的性能和施工效果,相关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例如,一些企业研发了能够提高橡胶粉与沥青的相容性和分散性的改性剂,进一步提高了改性沥青的性能。

3. 环保意识增强橡胶粉改性沥青具有回收利用废旧轮胎、减少对天然资源的依赖等环保优势,符合社会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在一些地区,相关政府部门提供橡胶粉改性沥青的补贴和支持,进一步推动了市场的发展。

4. 国际市场的拓展橡胶粉改性沥青的成功应用和发展在国际市场上也得到了认可。

一些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出口橡胶粉改性沥青产品,增加了行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挑战和发展前景尽管橡胶粉改性沥青市场发展前景广阔,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其中包括原材料的供应不稳定、技术标准的统一以及成本控制等方面的问题。

为了进一步推动市场发展,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应加强合作,制定行业标准,推动技术创新,降低生产成本。

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指南

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指南

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生产、运输、施工指南一、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生产采用间歇式拌合机每盘生产周期不少于50s-60s(其中干拌时间不少于15-20s)1.集料加温温度:190℃-200℃2.橡胶沥青温度:180℃-195℃3.出料温度:大于180℃4.废弃温度:210℃二、橡胶粉改性沥青的混合料的存贮运输1.存贮:根据国外的施工经验和我国现有的规范要求,橡胶沥青混合料应即拌即用不宜长时间贮存。

2.运输:①任何运输传统沥青混合料的货车均可用于运输橡胶沥青热拌混合料,运料车每次使用前后必须清扫干净,货车底板需要涂抹隔离剂以避免粘结混合料,但不得有余液积聚在车厢底板;②从拌和机向运料车上装料时,应多次挪动货车位置,平衡装料,以减少混合料离析。

运输途中应避免车辆颠簸造成混合料离析;③除非运距特别短,否则运输车辆必须加盖篷布以保证橡胶沥青混合料到达现场的温度在175℃左右,避免混合料表面结硬,如外界气温较低还要适当提高到场温度。

每天最先生产的混合料到场温度应适当提高到180—185℃左右;④为了保证连续摊铺,在保证橡胶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的前提下,开始摊铺之前,现场应有尽量多的待卸料车,一般每台摊铺机前不少于五辆;⑤运输车辆进入待铺路面后应尽量慢行,严禁急刹车和急转弯,避免带起透层油和粘层油;⑥其它运输要求可参照国内沥青路面施工规范进行。

三、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摊铺1. 使用常规沥青混合料摊铺设备进行摊铺。

摊铺之前应检查基层质量,确保基层平整度必须达到要求,压实合格,然后将工作面清扫干净,透层油的洒铺参照国内沥青路面施工规范进行,必须确保均匀足量,如因施工通车洒铺石屑,摊铺之前应将滚动的石屑清扫干净,确保路面各层次之间的粘结。

2. 摊铺机在开始摊铺前一小时,就应加热摊铺机的分料器和熨平板等有关装置。

开始受料前应在料斗内涂刷少量柴油或肥皂水,以防止粘料。

3. 由于橡胶沥青热拌混合料比传统的热拌混合料的粘度高,因此只能在最佳地表温度和气候条件下摊铺,一般地表温度应该大于13℃。

废橡胶粉改性沥青应用与设计

废橡胶粉改性沥青应用与设计

废橡胶粉改性沥青应用与设计废橡胶粉改性沥青是指将废橡胶粉与常规沥青混合,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进行改性处理,以提高沥青的性能和功能。

废橡胶粉改性沥青具有一系列优良的性能,可以广泛用于道路、桥梁、机场跑道、停车场等不同场合的施工。

本文将介绍废橡胶粉改性沥青的应用和设计方案。

一、废橡胶粉改性沥青的应用领域1.道路建设:废橡胶粉改性沥青可以应用于城市道路、高速公路、农村公路等各类道路的建设和维护。

其改性后的沥青能够提高道路的耐久性、抗裂性和抗老化性能,延长道路使用寿命。

2.桥梁工程:废橡胶粉改性沥青可用于桥梁路面的建设。

由于桥梁受到的荷载和振动较大,一般沥青路面会出现裂缝和坑洞,严重影响通行安全。

而废橡胶粉改性沥青可以有效提高桥梁路面的抗裂性和抗变形能力,减少路面维修次数。

3.机场跑道:废橡胶粉改性沥青在机场跑道的施工中具有重要作用。

由于飞机起降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和摩擦力较大,常规沥青路面容易受损。

而废橡胶粉改性沥青可以提高路面的耐久性和抗冲击能力,减少路面磨损。

4.停车场:废橡胶粉改性沥青在停车场路面的应用也较为广泛。

停车场往往承受大量车辆的行驶和停靠,路面容易出现磨损和沉陷。

而废橡胶粉改性沥青的高弹性和耐久性可以有效减少路面破损和变形。

二、废橡胶粉改性沥青的设计方案1.沥青和废橡胶粉的配比:在废橡胶粉改性沥青的设计中,沥青和废橡胶粉的配比是一个重要的参数。

一般来说,废橡胶粉的用量一般在沥青总质量的5%~20%之间。

根据具体的使用要求和工程条件,可以通过试验和经验确定最佳的配比。

2.混合工艺:废橡胶粉改性沥青的混合工艺也是一个关键环节。

通常采用两种方法混合:干燥混合和湿法混合。

干燥混合是将沥青和废橡胶粉分别干燥,然后再进行混合;湿法混合是将沥青和废橡胶粉同时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进行混合。

选择合适的混合工艺可以更好地发挥废橡胶粉的改性效果,并保证混合后的材料质量。

综上所述,废橡胶粉改性沥青的应用和设计在道路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胶粉改性沥青知识

胶粉改性沥青知识

废橡胶粉改性沥青应用与设计作者:发布于:2012-6-27 12:35:59 点击量:15一、名词解释1、胶粉沥青——国际材料与测试协会标准ASTM D8-88 中定义为采用15%以上橡胶粉粒的沥青改性材料,在美国一般比例为18~22%,橡胶粉粒能全部通过10#筛,180~200℃温度下至少反应45min分钟;在沥青与橡胶充分熔胀,同时硫化橡胶粉粒还没有大面积降解前使用,改性后的胶结料还能显著体现硫化橡胶的特性。

2、橡胶粉(CRM)——指轮胎橡胶经过粉碎形成的粉末,用于沥青改性的材料。

3、小汽车轮胎——小汽车、敞篷小车和轻型卡车的外直径小于660毫米的轮胎。

4、卡车轮胎—卡车和公交车上用的外径大于660mm、小于1520mm的轮胎。

5、常温粉碎法——将废橡胶轮胎在室温下或略高于室温的环境下进行粉碎的方法。

常温粉碎法一般能够产生形状不规则的、表面积较大的颗粒,有利于和沥青的相互作用。

6、冷冻粉碎法——使用液氮来冷冻废橡胶轮胎,使得废轮胎变得易碎,然后用锤磨机来打碎这些冷冻橡胶的方法,这种方法能够生成表面积较小的光滑颗粒。

7、脱硫橡胶——粉碎后经过加温加压,或者掺加软化剂改变了橡胶材料性质。

8、稀释剂——轻质石油产品,做碎石封层时,在喷洒之前添加到橡胶沥青中,使橡胶沥青容易喷洒均匀,在没有引起橡胶沥青的性质较大改变之前挥发掉。

因为轻质成分要挥发,所以稀释剂不用于拌制混合料的橡胶沥青中,也不推荐用于90天内铺筑罩面的夹层中。

9、废轮胎橡胶——用过的汽车、卡车或者公交车的轮胎经加工得到的橡胶。

生产过程中应排除不当轮胎料源,如实心轮胎、铲车轮胎、飞机轮胎和挖土机轮胎以及其他非汽车轮胎,这些材料的成分不适合橡胶沥青反应。

10、应力吸收层(SAMI)——一种碎石封层,用热橡胶沥青喷洒在现有的路表面,然后立即撒布单一粒级的封层集料,再进行碾压,将集料嵌入沥青膜。

其厚度通常介于5到15毫米之间,取决于覆盖骨料的尺寸。

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指南

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指南

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指南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是一种以沥青为基础材料,通过添加适量的橡胶粉进行改性的路面材料。

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具有很好的耐久性和弹性,能够减少路面的裂缝和反射裂缝的形成,提高路面的防水性、抗水损伤性和抗老化性能,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本指南将详细介绍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配比设计、材料选择、施工工艺和应用场景等方面的内容。

一、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配比设计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配比设计主要包括沥青基质的选择、橡胶粉的加入量、骨料的种类和配比、添加剂的选择等方面。

首先,选择合适的沥青基质是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成功的关键。

一般来说,采用高黏度的橡胶改性沥青有助于提高沥青和橡胶粉的相容性和稳定性。

其次,确定橡胶粉的加入量。

过多的橡胶粉会导致混合料的粘度升高、难以施工,而过少的橡胶粉则不能发挥良好的改性效果。

一般来说,橡胶粉的加入量为沥青质量的5%~20%比较合适。

然后,根据工程要求和骨料特性,选择合适的粗骨料、中骨料和细骨料,并按照一定的配比进行混合。

最后,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选择添加剂,如改性剂、粘结剂等。

二、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材料选择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主要材料包括沥青、橡胶粉、骨料和添加剂等。

沥青是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基础材料,选择合适的沥青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来说,采用高黏度的沥青能够提高混合料的抗剪性和抗变形性。

橡胶粉是改性沥青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优质的橡胶粉有助于提高混合料的弹性和耐久性。

骨料是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填充材料,选择合适的骨料种类和配比有助于提高混合料的强度和稳定性。

添加剂是改善混合料性能和施工工艺的重要辅助材料,选择合适的添加剂有助于提高混合料的成型性和施工效果。

三、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施工工艺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施工工艺主要包括预处理、配料、搅拌、成型和养护等步骤。

首先,对原料进行预处理,如清洗骨料、筛分、烘干等。

然后,根据配比设计,对沥青、橡胶粉和骨料进行称量和混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橡胶粉改性沥青定义及特点橡胶粉改性沥青定义
橡胶粉改性沥青(Asphalt Rubber,简称AR)是一种新型的优质复合材料。

他在重交沥青与废旧轮胎橡胶粉和外加剂的共同作用下,橡胶粉通过吸收沥青中的树脂,烃类等多种有机质,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变化,是胶粉湿润,膨胀,粘度增大,软化点提高,并兼顾了橡胶和沥青的粘性,韧性,弹性,从而提高了橡胶沥青的路用性能。

“橡胶粉改性沥青”是指把废旧轮胎制成的胶粉,作为改性剂添加到基质沥青中,在一个专门的特殊设备中,经高温、添加剂和剪切混合等一系列作用制成的黏合材料。

橡胶粉改性沥青的改性原理是轮胎橡胶粉粒在充分拌合的高温条件下与基质沥青充分熔胀反应形成的改性沥青胶结材料。

橡胶粉改性沥青对基质沥青的使用性能有很大的改善,且优于目前常用的改性剂SBS、SBR、EV A等制成的改性沥青。

鉴于它优良的使用性能和对环保的巨大贡献,有专家预言:橡胶粉改性沥青有望取代SBS改性沥青。

橡胶粉改性沥青的特点
用于改性沥青的橡胶是具有高弹性的高聚物,在基质沥青中加入硫化胶粉,能达到甚至超过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改性沥青同样的效果。

胶粉改性沥青的特点包括:
2.1、针入度减小,软化点提高,黏度增大,说明沥青高温稳定性提高,对夏季行车的路面车辙、推挤现象有改善。

2.2、温度敏感性降低。

在温度较低时,沥青变脆使路面发生应力开裂;在温度较高时,路面变软,受承载车辆作用而变形。

而用胶粉改性后,沥青的感温性得到改善,抗流动性提高,橡胶粉改性沥青的黏度系数大于基质沥青,说明改性后的沥青有较高的抗流动变形能力。

2.3、低温性能得到改善。

胶粉可提高沥青的低温延度,增加沥青的柔韧性。

2.4、黏附性增强。

由于石料表面黏附的橡胶沥青膜厚度增加,可提高沥青路面抗水侵害能力,延长路用寿命。

2.5、降低噪声污染。

2.6、增加车辆轮胎与路面的抓着性,提高行驶安全。

2橡胶粉改性沥青设备介绍配备进口高速剪切胶体磨(与美国壳牌公司使用的胶体磨相同),
胶体磨沿径向有多层刀齿,转子和定子相互咬合,从而使聚合物在刀齿周围平面部位被高速研磨,在刀齿侧棱处被高速剪切。

具有独特的“内齿型”结构,专利设计,适合加工各种聚合物改性沥青、改性乳化沥青和普通乳化沥青。

与同类产品相比,效率更高。

其具有的“一次剪切研磨合格”功能,保证了超强的生产能力,被誉为“超级磨”。

胶体磨工作原理
原理图
(1)独特内齿型设计胶体磨,转盘与定盘相互咬合,沥青混合物通过胶体磨的转盘与定盘的高速运转实现研磨和剪切。

(2)磨盘按径向分布有多层刀齿,可形成环流和径向流实现多次剪切和研磨。

(3)转盘磨齿顶端平面与定盘磨齿底平面,及4个磨齿侧交汇面完成高速研磨。

转盘与定盘8条磨齿侧棱完成高速剪切。

(4)胶体磨以3000转/分的速度高速旋转,研磨区内流体的方向和瞬间速度不断改变,导致流体在受高速剪切的同时被高速研磨。

(5)沥青混合物在从中心甩向磨盘边缘的过程中,按螺旋S型路径运动,加大了进行路径的长度,增加了剪切和研磨时间及次数,被多次的重复剪切和研磨。

分子间剧烈摩擦、挤压、揉搓和撕裂,使分子链断裂,并使沥青混合物分子很好地重新分布并结合。

从而使改性剂在稳定剂的化学作用下在沥青中形成稳定的网络结构。

胶体磨性能优势
(1)专利设计,内齿结构,体积小,耗能低;电机功率仅55KW。

(2)进口部件,独特抗腐蚀抗磨耗材料,保证寿命20万吨以上。

(3)胶体磨电机采用变频器控制,电流冲击小,转速可调。

(4)胶体磨间隙可在0.1~5mm范围内调整。

(5)可使浓度高达20%的SBS、SBR、EV A、PE及废橡胶粉等各种聚合物沥青一次过磨成功。

(6)一次性剪切研磨后聚合物最小粒径可达0.1um,剪切研磨能力是普通胶体磨的4-10倍,大大缩短沥青在高温状
态下的停留时间,防止沥青高温老化。

胶体磨的降解工艺
胶体磨的连续式高剪切降解工艺优于传统热熔法
目前橡胶沥青有两种生产工艺:传统热熔法和高剪切法,再分别介绍:
方法一:传统热熔法
传统热熔法是将加热后的基质沥青和胶粉加入到混合罐中进行混合,然后泵送入反应罐进行高温溶胀,采用这种方法生产的橡胶沥青通常称之为沥青橡胶。

传统热熔法早在30多年前就已在国外开始应用,这种工艺比较简单,不过改性效果与所使用的胶粉粒径关系很大。

沥青橡胶因其高粘性在美国已成为用于OGFC(开级配磨耗层)的主要沥青结合料,其60℃粘度即可达高粘沥青要求(20000Pa.s)。

开级配磨耗层通常由大量单一尺寸的粗集料配合少许细集料组成跳跃级配,可获得约15% -20%左右的孔隙率,由于粗集料之间的空隙没有足够的细集料可填充,传统的低粘度沥青容易因重力导致垂流造成沥青含量的降低,而各种颗粒的沥青橡胶可有效地抵抗此状况。

开级配磨耗层具有较大的摩擦阻力以及大量的孔隙,使落在路面上的水能够迅速排除,确保路面的抗滑能力,增强路面的耐久性并可有效降低行车所造成的噪音;但多孔隙的特性导致其服务年限缩短,级配偏细,其内含孔隙容易被灰尘或砂石填塞而降低其透水性,被砂石淤积的孔隙所承接之水气使沥青结合料的老化作用加速发生,造成剥脱,甚至导致OGFC与下层混凝土的分离;而且清洗路面需要特殊的清洗设备,造价昂贵,因此OGFC不适用于落尘量大的道路,相对而言比较适合欧美等空气干净的国家,对我国部分地区尤其是灰尘较多、风沙较大、污染较重的地区要选择性地应用。

再者这种热熔法工艺中只是经过简单的机械搅拌,胶粉粒子较粗,使路面弹性较大,碾压比较困难,部分路面由于压实不足空隙率较大,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反而抵消了沥青橡胶的性能改善效果。

方法二:高剪切法
为了解决沥青橡胶路用性能的局限性,国内外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在橡胶沥青的生产工艺上有了重大改进,胶粉混入沥青中以后不仅仅通过简单的机械搅拌,还要通过胶体磨的剪切研磨,称之为高剪切法。

将加热后的基质沥青和胶粉及添加剂等在预混罐中搅拌混合后泵送至高剪切胶体磨,最后在发育罐中进行均匀的溶胀,采用这种方法生产的橡胶沥青通常称为橡胶改性沥青。

由于采用高剪切胶体磨,胶粉和沥青粒子被剪切研磨的很细,胶粉在沥青中的分散更加均匀,显著提高了改性效果及成品的储存稳定性。

连续式高剪切降解工艺制备的橡胶沥青样品分散状态与传统热熔法工艺制备的样品形态存在巨大差异,前者形成均匀的分布,而传统工艺分散不均匀,胶粉存在明显的团聚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