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9.1美苏争锋课件(共25张PPT)

合集下载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九:第1课 美苏争锋(共27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九:第1课 美苏争锋(共27张PPT)

表现4.古巴导弹危机
2.局部热战: 表现①朝鲜战争
表现②越南战争
美国投下800万吨炸 药,超过二战各战场投 弹量的总和,造成越南 160多万人死亡和整个印 度支那1000多万难民流 离失所;
美国自己也损失惨 重,战争历时十几年, 5.6万余人丧生,30多万 人受伤,耗资4000多亿 美元。
3.影响: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B.马歇尔计划 C.丘吉尔“铁幕演说” D.杜鲁门主义
解析:丘吉尔“铁幕演说”对冷战的兴起起 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拉开了冷战的序幕;D项杜 鲁门主义的出台是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B项马 歇尔计划是冷战在经济上的表现;A项是美国推 行霸权主义的工具。
答案:C
材料一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里雅斯
美国:经济军事大国。 苏联:政治军事大国。


2.“冷战”对峙的形成过程:
(1)丘吉尔“铁幕”演说,揭开美国对苏联“冷战”序幕
(1(924)6政年治) 上对抗:
美国: 提出“杜鲁门主
苏联: 成立“共产
义”(1947年、内容、特点两.)极对峙(党冷和工战人)党情报局”
(3)经济上封锁:材料 格局最终形成
美国: 推行“马歇尔计划”
苏联:成立经济
(内容、目的、作用、实质)
互助委员会
(4)军事上扼制:
美国: 建立“北约”组
苏联:建立 “华约”组

(主要国家、性质织、影响)
二、 “冷战”局面下的国际关系
表现①美苏之间军备竞赛
1.全面冷战
项目 原子弹
热核炸弹 洲际弹道导弹(ICBM ) 潜艇发射的弹道导弹 多弹头导弹(MRV) 反弹道导弹(ABM)
解析:二战后,美国实行马歇尔计划,旨 在控制和扶植西欧,对付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 国家,这造成了欧洲的分裂。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九第1课 美苏争锋 课件(共16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九第1课 美苏争锋  课件(共16张PPT)

原子弹
1945 1949
热核炸弹
1952 1953
洲际弹道导弹(ICBM ) 1958 1957
“北约”近600万兵力,“华约”约600万兵力处于 战略对峙状态。美国 1626枚战略导弹和苏联的1910枚战略导弹,相互瞄准着对方的各种目标, 处于待机“按电钮”之势。
总结美苏冷战的影响
• 消极:冷战同热战相交织,世界长期不 得 安宁。
目步的发展(,实为其质以后)的:军备稳竞定赛提资供本了基主础。义, 材遏“料制美二 国共的马产援歇助尔主计明划义确必告,须知基参是于加冷共复产兴战党计政不划暗的策中国破的家坏 重和要援助部使分用得。当。对此不满意我们可能终止计
划”。因此计划实施后,西欧的一些国家,其 资产阶级在美国的怂恿下,先后将共产党赶出 了政府。
比较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异同
目的: 稳定资本主义,遏制共产主义,实现称霸世界。 同
地位: 同为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领域: 前者属于政治领域,后者属于经济领域。 异
手段: 前者用公开的方式,而后者使用隐蔽的经济手段实现其他目的。
探究冷战的影响
越战中的美军
志愿军赴朝
项目
美(年) 苏(年)
1、雅尔塔体制确立了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
2、美苏之间存在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上的差异。 3、美国试图领导世界,苏联成为唯一能够同美国相抗衡的政 治军事大国。
总结美苏冷战的措施
政治 经济 军事
美国Leabharlann 苏联杜鲁门主义 (1947.3)
马歇尔计划 (1947.6)
北约(1949)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 报局(1947、9)
课标 • 是什么? • 为什么? • 怎么做? • 影响

人民版 必修一 专题九 第一课美苏争锋(共28张PPT)

人民版 必修一 专题九 第一课美苏争锋(共28张PPT)

综合下面四则材料分析冷战的影响
材料一:德国的分裂
材料二:原子弹爆炸
材料三:侵越战争
材料四:火箭上天、美国登月
三、两极格局形成的影响
积极影响
1.客观上两强竞争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2.在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消极影响
1.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世界分为两部分 2.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下 3.破坏了世界的和平,爆发了局部的“热战”
在所有这些东欧国家原来都很弱小的共产党,已经 上升到同它们党员人数远不相称的主导的、掌权的地 位,到处争取极权主义的控制。几乎在每一处,都是 警察政府占了上风。到目前为之,除了捷克斯洛伐克, 根本没有真正的民主。
——丘吉尔
2、冷战开始的标志(杜鲁门主义)
今日世界已面临严重局势,使余有出席参、 众两院联席会议之必要,美国之外交政策及国 内安全均休戚有关。
1、雅尔塔体制勾画基本轮廓(美苏为主导)
2、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 盾(根本原因)盟友反目成仇
3、美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力图“领导 世界”; 苏联成为唯一与之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极 力扩张势力。
1、奠定基础:雅尔塔体制勾画基本轮廓
(1)雅尔塔体系:是对1945年-1991年间国际政治格 局的称呼,得名于1945年初美、英、苏三国政府首 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雅尔塔(今属乌 克兰)举行的雅尔塔会议。 (2)雅尔塔体制的实质是美、苏、英根据实力划分 势力范围,对世界秩序重新安排。
3、具体表现:
政治 经济 军事
美国冷战 “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北约”
苏联反击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经济互助委员会 “华约”
“北约”和 “华约”的成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 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即两极格局 正式形成。

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民版:9.1 美苏争锋 课件(共30张PPT)

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民版:9.1 美苏争锋 课件(共30张PPT)

战后共同敌人的消失。美苏两国 在国家利益上存在冲突。

一、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 雅尔塔体制确立,实质美苏根据实力划分 势力范围,为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形成奠定 了基础。

1、历史背景:
(2)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 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加剧(根本原因)
工业生产量占世界2/3 黄金储备量占世界3/4 49年前垄断了原子弹 拥有1200多万军队 材料一:美国是“经济世界的巨人,全世界应该采 30艘航空母舰 取美国制度”。 近500个军事基地 —— 杜鲁门 经济总量排世界第二 材料二:“谁占领了地盘,谁就能把他的那套社会 相当于美国的 30% 制度推行到他的军队所能到达的地方去。” 苏军总数达 1140万 扩展了60万平方公里疆土 —— 斯大林 49年试验原子弹成功 53年试验氢弹成功

2、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过程:

(1)揭开美国对苏联冷战序幕:丘吉尔“铁幕”演说 (2)政治上对抗: 美国: 杜鲁门主义 (3)经济上对抗: 美国: 马歇尔计划 1949年1月,莫斯科,社 会主义世界市场 苏联: “共产党和 工人党情报局”
苏联:经济互助 委员会

2、两极格局的形成过程:

(1)揭开美国对苏联冷战序幕:丘吉尔“铁幕”演说 (2)政治上对抗: 美国: 杜鲁门主1947、3 (3)经济上对抗: 美国: 马歇尔计划(1947年) (4)军事组织上对抗: 美国: 北约(1949年) 苏联: “共产党和工人 党情报局”1947、9 苏联:经济互助委 员会:(1949年)
转折点:杜鲁门主义;意味着美国要称霸世界,充当世 界警察。 目标:遏制社会主义苏联,称霸世界

2、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过程:
(1)揭开美对苏冷战序幕:丘吉尔“铁幕”演说

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九第一课美苏争锋 (共27张PPT)课件

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九第一课美苏争锋 (共27张PPT)课件



两极形成格局过程 1、冷战序幕: 2、冷战标志: 3、具体表现
美国
政治 经济 军事组织
苏联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经济互助委员会 “华约”(1955年)
“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北约”(1949年)
“北约”和 华约”的成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 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垄断了原子弹, 拥有1200多万军队, 30艘航空母舰 1000多艘其他战舰 近500个军事基地 工业生产量占世界2/3 外贸出口额占世界1/3 黄金储备量占世界3/4
美国白宫
控制操纵联合国
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 整个军事实力仅次于美国; 驻军欧亚许多地区; 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的 重大贡献,使它在全世界 赢得了很高的威望。 1949年苏联爆炸了第一颗 原子弹,1953年苏联氢弹 爆炸成功。
1945年9月2日 日本投降
战争结束了,孩子们得到快 乐吗?是否迎来了真正的和67年,越南
展鹏县
1952年,朝鲜
曾经的盟友,正义的象征
一、从盟友到对手
——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
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 败共同敌人的共同目标。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 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国分裂。 ——斯大林
1972年,德国柏林
一个小女孩子站在 铁丝网前眺望远方 的亲人
(2)亚洲:朝鲜的分裂
2004年4月3日,朝鲜金刚山, 韩国探亲者洒泪告别朝鲜亲人
2006年,分离50多年的兄妹 短暂重逢
(3)美洲: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
u-2飞机拍摄到的苏联运送 导弹的船只,导弹被大胆 地成排放在甲板上
掰手腕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九第1课 美苏争锋 课件(共31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九第1课 美苏争锋  课件(共31张PPT)
攻击苏联,主张对苏联的扩张不能妥协,
英美要结成同盟联合反抗
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
“……今天希腊这个国家的生存,受到共产党领 导的数千武装人员恐怖活动的威胁,他们在很多 地点,特别是沿着希腊北部边境,对抗政府的管 辖 ……如果我们在这个关系重大的时期不去帮助 希腊和土耳其,其影响不仅殃及西方,而且远及 东方。我们必须采取立即的和果断的行动……我 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现在宣布, 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 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 ——杜鲁门
B( )
B.美国政府制定了马歇尔计划
C.美国政府提出了杜鲁门主义
D.法国等欧洲六国成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
1949 年初,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在联合国大会上发
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
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
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为此,苏联和东欧国
家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一.美苏争锋 冷战为主,热战为辅
概念解析
(1)世界政治格局:指在国际社会中各种政治力 量,包括主权国家、国家集团和国际组织等多种行 为主体在国际舞台上以某种方式和规则组成一定的 结构,由各种政治力量对比而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 的态势和状况。 (2)冷战:1947—1991,指二战后美国采取除战 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遏制苏联、遏 制共产主义的政策。是雅尔塔体系下两极格局对抗 的主要形式,“冷战”的加剧又促进了两极格局的 形成。 (3)热战:用战争形式遏制社会主义,不是冷战
主要原因是
B( )
A.战后欧洲力图重建其中心地位
B.美、苏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加剧
C.战后新的经济体系形成刺激了贸易竞争
D.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掀起高潮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9.1-美苏争锋(共30张PPT)[优秀课件][优秀课件]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9.1-美苏争锋(共30张PPT)[优秀课件][优秀课件]
“我希望贵国采取必要措施,以期恢 复时期的常态。” 10.25
“从您的信中,我感到您对当前的形势有所了解 并意识到其严重性,我很珍视这一点” 10.26
尽管我们的阶级对抗是不可调和的,肯尼迪和我 在防止军事冲突的问题上,却找到了共同的立场 和共同的语言——赫鲁晓夫回忆录
古巴导弹危机 H-bomb 1亿吨TNT当量氢弹

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 的多极化趋势
美 苏 争 锋
问题一:昔日盟友为何反目成仇?
二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
同敌人的共同目标。
----斯大林
背景:战后初期美苏实力对比
工业生产量占世界2/3 黄金储备量占世界3/4 1949年前垄断了原子弹 拥有1200多万军队 30艘航空母舰 近500个军事基地
越战中逃难的儿童
美军赢了战斗,输了战争(1975)
1945年,美国第一颗原子弹爆1炸0%成功 1949年,苏联第一颗原子弹也爆炸成功 1957年,苏联将人造地球卫星发射上太空。 1958年,美国也成功发射了人造地球17卫% 星。 1961年,苏联“东方1号” ,首次环绕地球飞行。 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登上了月球。 1981年,美国发射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 1983年,苏联进行了首次小型航天飞机试验,
材料二:1947年3月12日美 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宣读咨 文: 要求美国援助“受共 产主义威胁的希腊和土耳 其”,并公开宣称,美国要 在世界一切地方与苏联和共 产主义对抗,此即“杜鲁门 主义”。
问题:马歇尔计划的意义? 马歇尔计划与杜鲁门主义的异同?
(1)同:在全球范围内扩张美国的势力,推行稳定资本主义、遏制共产主义 的冷战策。 (2)异:杜鲁门是冷战政策政治上的表现,马歇尔主义是冷战政策在经济上 的表现。杜鲁门主义是公开的反共反苏,而马歇尔计划是采用隐蔽的经济手 段控制西欧,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共反苏。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1专题九教学课件:9.1 美苏争锋(共21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1专题九教学课件:9.1 美苏争锋(共21张PPT)

6.北约 1949年4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12国外长在华盛顿签 订了《北大西洋公约》,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简称“北约”; “北约”成为战后初期美国“遏制” 苏联、推行“冷战”政策和争夺世界霸权的工具。
7.华约 为了对付美国咄咄逼人的扩张和威胁,苏联于1955
年5月与东欧7国代表在华沙缔结了《华沙条约》,
不同点: 杜鲁门主义 直接 “希土危机” 原因 内容 政治、经济援助 地反共反苏 马歇尔计划 二战后西欧经济凋敝、政局动 荡、资本主义秩序面临威胁 经济援助 主义资本
合西欧反共反苏
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影响 标志着美国的对外政 一方面有利于西欧经济的 策已突破以本土安全 恢复和政局的稳定,另一 为主的孤立主义,由 方面也有利于美国控制西 局部扩张转向全球扩 欧,同时也带动了美国经 张,标志着“冷战” 济的增长 的全面开始
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一课 美苏争锋
课堂导入
美苏街面对峙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战时共同对敌,并肩浴血奋战的反法西斯同盟瓦解,出现 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 营的两极对峙。 美苏两国为什么由盟友变成了敌人?什么是“冷战”? “冷战”的表现有哪些?美苏“冷战”格局的形成对世界 造成了什么影响?
的结果,属于“冷战”影响的一部分。二者的相同之处
在于都是为了遏制共产主义,导致了世界的动荡不安。
2.柏林危机 德国无条件投降后,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德国。1948 年6月,美英法决定在合并后的德国西占区和柏林西占区 实行货币改革。这个行动成为引发“柏林危机”的导火 线。作为反击措施,苏联于6月24日起全面切断西方占领 区同西柏林的水陆联系。1948年的柏林危机由此产生。 这是战后东西方关系出现的第一次“冷战”高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49年北大西洋 公约组织成立 1955年华沙条约 组织成立 标志:两极格局最 终形成
“冷战”下的国际关系 -----总体上:全面“冷战”,局部 “热战”,冷热交织。 表现: (1)对德国的争夺
(2)朝鲜战争 (3)古巴导弹危机
(4)越南战争
1972年,德国柏林 一个小女孩子站在 铁丝网前眺望远方 的亲人
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 整个军事实力仅次于美国; 驻军欧亚许多地区; 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的 重大贡献,使它在全世界 赢得了很高的威望。 1949年苏联爆炸了第一颗 原子弹,1953年苏联氢弹 爆炸成功。
苏联克里姆林宫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两极对峙形成原因
1、雅尔塔体制勾画出战后世界格局的基本轮廓 2、美苏两国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 3.美国经济、军事实力急剧膨胀,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 国,力图“领导世界” 4.苏联的军事实力空前壮大,是唯一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政 治军事大国。
“铁幕”指的是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 阵营的界限;主张遏制苏联对抗共产主 义运动。
丘吉尔
二、今日对手如何剑拔弩张——两极对峙格局形成过程 1、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 2、冷战开始的标志:“杜鲁门主义”
材料阅读与思考 P158 •“极权主义”指的是什么?
社会主义制度
•“自由国家”指什么国家?
1、冷战信号是谁最初发出的?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 2、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美国之所以发起冷战, 它的目的是什么? 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进而向全世界扩张
二、今日对手如何剑拔弩张——两极对峙格局形成过程 1、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 2、冷战开始的标志:“杜鲁门主义” 3、冷战的具体表现
二、今朝对手如何剑拔弩张——两极对峙格局形成过程
对峙的方式:冷战
“冷战”的概念(Cold war) 是指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 营之间展开的除战争以外 的政治、军事、外交、意 识形态、经济等方面的较 量和对抗。
思考:双方均有超强的军事实力,为 何不直接武力对抗?
二、今日对手如何剑拔弩张——两极对峙格局形成过程 1、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 1946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访问美国, 在富尔敦发表演说:“从波罗的海的什 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 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 这条线的背后,座落着所有中欧和东欧 古国的首都……所有的这些名城及其居 民无一不处于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受 莫斯科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 ——《和平砥柱》 其中“铁幕”指的是什么?有什么主张?
VS
美苏争锋
曾经的盟友,正义的象征
请思考:二战中美苏均为正义而战, 并肩战斗,为人类和平创造了条件, 为何战后双方却形成对峙?
一、昔日盟友缘何反目成仇——两极对峙形成原因
1、雅尔塔体制勾画出战后世界格局的基本轮廓
雅尔塔体制:是美、 苏、英三国首脑通过 雅尔塔等一系列会议 确立的世界秩序和政 治格局的基本蓝图。 雅尔塔体制是大国相 互妥协的产物,为战 后两极格局的建立奠 定了基础,为美苏两 个超级大国争夺开了 先河。
被隔开的东西柏林
它只是一堵墙 因为它,对面的亲戚和邻 居都不能往来 近30年间有239人试图翻 越而被处死
三、无形的对抗,有行的伤害——两极对峙造成的影响 1、全面冷战:朝鲜的分裂
2004年4月3日,朝鲜金刚山, 韩国探亲者洒泪告别朝鲜亲人
2006年,分离50多年的兄妹 短暂重逢

3.美国经济、军事实力急剧膨胀,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 国,力图“领导世界”
美国白宫
垄断了原子弹, 拥有1200多万军队, 30艘航空母舰 1000多艘其他战舰 近500个军事基地 工业生产量占世界2/3 外贸出口额占世界1/3 黄金储备量占世界3/4 控制操纵联合国
4.苏联的军事实力空前壮大,是唯一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政 治军事大国。
战后,美苏两国战后实力的增强
1943年德黑兰会议时丘吉尔曾说:“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 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 ,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战后欧洲的形势非常严峻:生产凋敝, 物质奇缺。英国从往昔的世界霸主降落 为二流国家,法、德两国经济面临崩溃 的边缘。


资本主义国家
•“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 服企图”指的是什么?
来自苏联的高压和控制
•材料表明了美国外交政策的什么 特点? 公开干涉其他国家内政,在全球夸张
冷战的开始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国会宣读咨文: 要求美国援助“受共产主义威胁的希腊和土耳其”, 并公开宣称,美国要在世界一切地方与苏联和共产主 义对抗,此即“杜鲁门主义”
VS
美国冷战
政治 经济 军事
苏联反击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经济互助委员会 “华约”
“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北约”
1、关于“马歇尔计划目的”的图示: 复兴欧洲经济 控制西欧 稳定资本主义秩序 遏制苏联
推行霸权政策 实现称霸战略
2、“马歇尔计划”和“杜鲁门主义”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马歇尔计划是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实质都是要遏制 苏联,稳定资本主义秩序,确立美国的霸权地位; 杜鲁门主义是公开的反共反苏,而马歇尔计划是采用隐蔽的 经济手段控制西欧,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共反苏。
雅尔塔三巨头
2、美苏两国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
“战时, 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 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目标, 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 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 往往会使同盟分裂。” (斯大林· 1945于雅尔塔)
“没有永恒的盟友,也没有永恒的仇敌,只有 永恒的利益。” ——英国前首相 帕默斯顿(1784~1865)
三、无形的对抗,有行的伤害——两极对峙造成的影响 1、全面冷战:德国的分裂和柏林墙的修筑 柏林分区占领 德国一分为二
德 意 志 民 主 共 和 国
德 意 志 联 邦 共 和 国
三、无形的对抗,有行的伤害——两极对峙造成的影响 1、全面冷战:德国的分裂和柏林墙的修筑 全长169.5公里。墙高约3.6米。 沿墙修建了253个了望塔、136个 碉堡、270个警犬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