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讲解不等式的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

知识讲解不等式的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
知识讲解不等式的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

《不等式》全章复习与巩固

【学习目标】

1.能正确的记忆和灵活运用不等式的性质;

2.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和二元一次不等式组,提高数学建模能力;

3.掌握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一元二次不等式,这三个“二次”的联系,会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4.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的几何意义,能用平面区域表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些简单的二元线性规划问题,并能加以解决;

5.会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大(小)值问题,注意基本不等式适用的条件. 【知识网络】

【要点梳理】

要点一:不等式的主要性质 (1)对称性:a b b a (2)传递性:c a c b b a >?>>, (3)加法法则:c b c a b a +>+?>;

d b c a d c b a +>+?>>,

(4)乘法法则:bc ac c b a >?>>0,;

bc ac c b a 0,, bd ac d c b a >?>>>>0,0

(5) 乘方法则:0n n

a b a b >>?>(*1)n N n ∈>且 (6) 开方法则:0a b >>?

>(*1)n N n ∈>且

不等式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面区域

基本不等式

最大(小)值问题

简单的线性规划

要点诠释:不等式性质中要注意等价双向推出和单向推出关系的不同. 要点二:三个“二次”的关系

一元二次不等式2

0ax bx c ++>或2

0ax bx c ++<(0)a >的解集:

设相应的一元二次方程2

0ax bx c ++=(0)a >的两根为2121x x x x ≤且、,ac b 42

-=?,则不等式的解的各种情况如下表:

0>?

0=?

0

二次函数

c

bx ax y ++=2(0>a )的图象

一元二次方程

()的根

00

2>=++a c bx ax

有两相异实根)(,2121x x x x <

有两相等实根

a

b x x 221-== 无实根

的解集)0(02>>++a c bx ax

{}2

1

x x x x x ><或

????

??-≠a b x x 2

R

的解集

)0(02><++a c bx ax

{}21

x x x

x <<

?

?

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步骤

(1)先看二次项系数是否为正,若为负,则将二次项系数化为正数:2

A ax bx c =++(0)a > (2)计算判别式?,分析不等式的解的情况:

①0?>时,求根12,x x (注意灵活运用因式分解和配方法); ②0?=时,求根a

b

x x 221-==; ③0?<时,方程无解 (3)写出解集.

要点诠释:若0a <,可以转化为0a >的情形解决. 要点三:线性规划

用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区域

二元一次不等式Ax+By+C >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直线Ax+By+C=0某一侧所有点组成的平面区域.(虚线表示区域不包括边界直线)

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哪个平面区域的判断方法

由于对在直线Ax+By+C=0同一侧的所有点(y x ,),把它的坐标(y x ,)代入Ax+By+C ,所得到实数的符号都相同,所以只需在此直线的某一侧取一特殊点(x 0,y 0),从Ax 0+By 0+C 的正负即可判断Ax+By+C >0表示直线哪一侧的平面区域.(特殊地,当C ≠0时,常把原点作为此特殊点)

线性规划的有关概念: ①线性约束条件:

如果两个变量x 、y 满足一组一次不等式组,则称不等式组是变量x 、y 的约束条件,这组约束条件都是关于x 、y 的一次不等式,故又称线性约束条件.

②线性目标函数:

关于x 、y 的一次式z=ax+by(a ,b ∈R)是欲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所涉及的变量x 、y 的解析式,叫线性目标函数.

③线性规划问题:

一般地,求线性目标函数在线性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值或最小值的问题,统称为线性规划问题. ④可行解、可行域和最优解:

在线性规划问题中,满足线性约束条件的解(x,y )叫可行解.由所有可行解组成的集合叫做可行域. 使目标函数取得最大或最小值的可行解叫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 要点诠释:求线性目标函数在线性约束条件下的最优解的步骤 (1)设变量,建立线性约束条件及线性目标函数; (2) 由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做出可行域; (3)求出线性目标函数在可行域内的最值(即最优解); (4)作答.

要点四:基本不等式 两个重要不等式

①,R a b ∈,那么2

2

2a b ab +≥(当且仅当a b =时取等号“=”);

②基本不等式:如果,a b 是正数,那么2

a b

+≥(当且仅当a b =时取等号“=”). 算术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

算术平均数:

2

b

a +称为,a

b 的算术平均数; 几何平均数:ab 称为,a b 的几何平均数;

因此基本不等式可叙述为: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 基本不等式的应用

,(0,)x y ∈+∞,且xy P =(定值)

,那么当x y =时,x y +有最小值; ,(0,)x y ∈+∞,且x y S +=(定值)

,那么当x y =时,xy 有最大值2S 4

1. 要点诠释 :在用基本不等式求函数的最值时,应具备的三个条件 ① 一正:函数的解析式中,各项均为正数;

② 二定:函数的解析式中,含变数的各项的和或积必须有一个为定值; ③ 三取等:函数的解析式中,含变数的各项均相等,取得最值. 几个常用变形不等式:

①2

2

2

()a b 2

a b ++≥(当且仅当a=b 时等号成立);

②(a+b )2≥4ab (当且仅当a=b 时等号成立); ③

()02>?≥+b a a

b

b a ;特别地:()021>≥+a a

a ;

④b

a a

b ab b a b a +≥

≥+≥+22222 (),a b R +∈. 【典型例题】 类型一:不等式的性质

例1.若,a b 为实数,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若01ab <<,则1a b <

或1

b a > B. 若01ab <<,则1a b >或1

b a

<

C. 若1a b <或1

b a >,则01ab <<

D. 若1a b >或1

b a

<,则01ab <<

【思路点拨】利用不等式的性质,逐项进行判断.

【解析】若01ab <<,则,a b 同号.

当0,0a b >>时,由1ab <得1a b <; 当0,0a b <<时,由1ab <得1

b a

>.

所以A 项正确,B 项错误. 由1a b <

得10a b -<,即1

0ab b -<,所以0,1.b ab >??

b ab ? 同理,由1b a >

得0,

1.a ab >??>?或0,1.

a a

b

【总结升华】解答此类问题应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1)准确理解不等式的性质;

(2)掌握作差法比较大小这种最基本的方法; (3)了解符号的运算规律;

(4)灵活利用特殊数值对结论进行检验. 举一反三:

【变式1】已知0,0,a b c >><求证

c c a b >。 【答案】因为0a b >>,所以ab>0,1

0ab

>.

于是 11a b ab ab ?>?,即11

b a >

由c<0 ,得c c

a b

>

【变式2】已知,m n R ∈,则11

m n

>成立的一个充要条件是( )

A.0m n >>

B.0n m >>

C.()0mn m n -<

D.0m n << 【答案】C

例2.已知函数2

()f x ax c =-,满足4(1)1f -≤≤-,1(2)5f -≤≤,那么(3)f 的取值范围是 .

【思路点拨】将(3)f 用(1)f 及(2)f 表示出来,再利用不等式性质求得正确的范围.

【解析】

解法一:方程思想(换元):

由???=

-=-)2(4)1(f c a f c a ,求得[]1(2)(1)3

41(1)(2)33a f f c f f ?=-????=-+??

∴ )2(3

8

)1(359)3(f f c a f +-=-= 又 3

40)2(3838,320)1(3535≤

≤-≤-≤f f ∴ 20)2(3

8

)1(351≤+-≤-f f ,

即20)3(1≤≤-f 。 解法二:待定系数法

设f(3)=9a-c=mf(1)+nf(2)=m(a-c)+n(4a-c)

5-493

()---18

3m m n m n n ?

=?+=??????=??=??

下略 解法三:数形结合(线性规划)

-4(1)-1-4--1

-1(2)5-14-5f a c f a c ≤≤≤≤????

?≤≤≤≤??

所确定区域如图:

设9-z a c =,将边界点(0,1)(3,7)代入即求出.

【总结升华】利用几个不等式的范围来确定某个不等式的范围是一类常见的综合问题,对于这类问题要注意:“同向(异向)不等式的两边可以相加(相减)”,这种转化不是等价变形,在一个解题过程中多

次使用这种转化时,就有可能扩大真实的取值范围,解题时务必小心谨慎,先建立待求范围的整体与已知范围的整体的等量关系,最后通过“一次性不等关系的运算,求得待求的范围”,是避免犯错误的一条途径.

举一反三:

【变式】已知15a b -≤+≤,13a b -≤-≤,求32a b -的取值范围。 【答案】[-3,10] 类型二:不等式的求解

例3.已知函数2

()(,)f x x ax b a b R =++∈的值域为[0,)+∞,若关于x 的不等式()f x c <的解集为

(,6)m m +,则实数c 的值为_______.

【解析】

2()f x x ax b =++的值域为[0,)+∞,

204

a b ∴-=,22

2()()42a a f x x ax x ∴=++=+,

()f x c <的解集为(,6)m m +,6m m a ∴++=-,

1

32

m a ∴=--,

22

11()(3)(3)9224

a c f m a a a ∴==--+--+=.

【总结升华】解决本题的关键是(1)准确把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2)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一元二次函数的零点三者之间的关系,根据需要进行彼此的互化.

例4. 已知关于x 的方程2

20x ax --=的两根为12,x x ,试问是否存在实数m ,使得不等式

21m lm ++≥ 12x x -对任意实数a ∈[-1,1]及l ∈[-1,1]恒成立?若存在,求m 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

说明理由.

12121212212222||[1,1]||1||[1,1][1,1]13[1,1]20[1,1]x x a x x x x a x x m lm x x a l m lm l m lm l ∈≥∈∈≥∈≥∈【解析】由题意有+=,=-,所以-因为-,

所以-要使不等式++-对任意-及-恒成立,

当且仅当++对任意-恒成立,即+-对任意-恒成立.

()222

212(2)1201202 2.

1||[1,1][1,1](2][2)g l ml m g m m g m m m m m m lm x x a l m ?(-)=--≥?()=+-≥?≤≥≥∈∈∞∞设=+-.由,解得-或故存在实数,使得不等式++-对任意实数-及-恒成立,且的取值范围是-,-,+.

【总结升华】

①在含参不等式问题中,二次不等式恒成立的充要条件的理论依据: ax 2+bx+c>0对任何x ∈R 恒成立?a>0且Δ=b 2-4ac<0; ax 2+bx+c<0对任何x ∈R 恒成立?a<0且Δ=b 2-4ac<0。 ②与不等式恒成立相互依存,相互支撑与相互转化的最值命题: μ<f(x)恒成立?μ<f(x)的最小值 μ>f(x)恒成立?μ>f(x)的最大值 举一反三:

【变式】在R 上定义运算?:x ?y=x(1-y),若不等式(x-a )?(x+a)<1对任意实数x 成立,则( ) A .-1

D. 2

1

a 23<<- 【答案】由所给定义(x-a )? (x+a)<1对任意x ∈R 成立

?(x-a )(1-x-a)<1对x ∈R 恒成立 ?x 2-x+(1-a 2+a)>0对x ∈R 恒成立 ?Δ=1-4(1-a 2+a )<0 ?4a 2-4a-3<0 ,2

3

a 21<<-

? 故应选C 【变式2】若对于任意x ∈R 恒有3x 2+2x+2>m (x 2+x+1)*

(m N )∈,求m 的值 【答案】对任意x ∈R 恒有3x 2+2x+2>m (x 2+x+1)成立

?对任意x ∈R 恒(3-m )x 2+(2-m)x+(2-m)>0成立

2

3m 0

(2m)4(3m)(2m)0->?∴??=----??

又因m ∈N *,∴m=1

类型三:二元一次方程(组)与平面区域

例5.不等式组260

302x y x y y +-≥??

+-≤??≤?

表示的平面区域的面积为 ( )

A .4 B.1 C.5 D.无穷大 【答案】B

【解析】如图,作出可行域,△ABC 的面积即为所求,由梯形OMBC 的面积减去梯形OMAC 的面积即可.

【总结升华】正确的画出可行域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

举一反三:

【变式】不等式组000101

x y x y x y ->??+≥?

?<

A .四边形内部 B. 三角形內部 C.一点 D.空集 【答案】B

类型四:求线性目标函数在线性约束条件下的最优解

例6.已知点P (x ,y )满足条件0

20x y x x y k ≥??

≤??++≤?

,(k 为常数),若x +3y 的

最大值为8,则k =________.

2x + y – 6= 0 = 5

x +y – 3 = 0

O

y

x A B

C M y =2

【答案】

-6

【解析】 作出可行域如图所示,

作直线l 0:x +3y =0,平移l 0知当l 0过点A 时,x +3y 最大,由于A 点坐标为,33k k ??

-- ???

. ∴83

k

k -

-=,从而k =-6. 【总结升华】注意线性规划问题的求解步骤,含有参数的问题注意变化的范围,多结合图形解决问题. 举一反三:

【变式1】 某公司招收男职员x 名,女职员y 名,x 和y 需满足约束条件51122,239,211,

x y x y x -≥-??

+≥??≤?

则1010z x y =+的最大值是( )

A .80

B .85

C .90

D .95 【答案】C

【变式 2】某饼店制作的豆沙月饼每个成本35元,售价50元;凤梨月饼每个成本20元,售价30元。现在要将这两种月饼装成一盒,个数不超过10个,售价不超过350元,问豆沙月饼与凤梨月饼各放几个,可使利润最大?又最大利润为多少?

【答案】设一盒內放入x 个豆沙月饼,y 个凤梨月饼,利润为z 元

则x ,y 必须满足10

5030350,x y x y x y +≤??

+≤??∈?

N ,

目标函数为z =15x +10y

在可行区內的顶点附近z =f ( x ,y ) 的最大值,

(,)x y (0,10) (1,9) (2,8) (3,6) (4,5) (5,3) (6,1) (7,0)

所以,一盒内装2个豆沙月饼8个凤梨月饼或4个豆沙月饼5个凤梨月饼,可得最大利润110元。

类型五:均值不等式求最值及应用

例7.已知正数x y 、满足3xy x y =++,试求xy 、x y +的范围。

【思路点拨】利用均值不等式化归为其它不等式的求解或者转化为函数最值的求解. 【解析】 解法一: 由0,0x y >>,

则3xy x y =++3xy x y ?-=+≥,

即2

30-≥

13≤-≥(舍),

当且仅当3x y xy x y ==++且即3x y ==时取“=”号,故xy 的取值范围是[9,)+∞. 又2

3(

)2

x y x y xy +++=≤ 2()4()120x y x y ∴+-+-≥

解得2()6x y x y +≤-+≥舍或,

当且仅当3x y xy x y ==++且即3x y ==时取“=”号,故x y +的取值范围是[6,)+∞ 解法二:

由0,0x y >>,3(1)3xy x y x y x =++?-=+知1x ≠, 则31x y x +=

-,由3

0011

x y x x +>?>?>-,则:

2233(1)5(1)44

(1)51111

x x x x x xy x x x x x x ++-+-+=?===-++----59≥=, 当且仅当4

1(0)31

x x x x -=

>=-即,并求得3y =时取“=”号, 故xy 的取值范围是[9,)+∞。

314441(1)2261111x x x y x x x x x x x x +-++=+

=+=++=-++≥=----, 当且仅当4

1(0)31

x x x x -=

>=-即,并求得3y =时取“=”号, 故xy 的取值范围是[9,)+∞。

【总结升华】利用均值不等式求函数的最值,除了抓住均值不等式的使用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外,还要灵活变换函数式,配凑均值不等式,并正确应用均值不等式求解函数最值问题.

举一反三:

【变式】(1)设a,b,c 是RtΔABC 的三边,c 为斜边之长,且a+b+c=4,试求C 的取值范围; (2)设三个数a,b,c 成等比数列,且a+b+c=1,试求b 的取值范围。 【答案】(1)由已知得c 2=a 2+b 2 ① 4-c=a+b ② a,b ∈R +且满足2(a 2+b 2)≥(a+b)2 ③ ∴将①,②代入③得2c 2≥(4-c)2

2c 8c 160c 4?+-≥?≥ ④

∵a+b>c ?a+b+c>2c 又a+b+c=4 ∴c<2 ⑤

于是由④、⑤得4c 2,≤≤

∴所求C 的取值范围为)

4,2?-?

(2)由已知得b 2=ac ① 1-b=a+c ② 由题设知a 、c 同号

(i )当a,c 同为正数时,ac 2c a ≥+(当且仅当a=c 时等号成立) ∴由①得a+c≥2|b|

∴再由②得1-b≥2|b|?2|b|+b≤1 ③ ∴若b>0,则由③得3

1

b 0≤

<; 若b<0, 则由③得 -1≤b<0

∴由③解得-1≤b<0或3

1b 0≤

< (ii)当a,c 同为负数时,ac 2)c ()a (≥-+-

a c ∴+≤- ④

∴由②、④得1-b≤-2|b|?2|b|-b≤-1,无解

于是综合(i )(ii )得所求b 的取值范围为[-1,0)∪(0,

3

1

] 例8.求函数

2216

32y x x =+

+的最小值.

【思路点拨】

221632x x +

+是二项“和”的形式,但其“积”的形式不为定值. 而21

2x +可与22x +相

约,即其积为定积1,因此可以先添、减项6,即

2216

3662y x x =++

-+,再用均值不等式.

【解析】

220x +>,

222216

32

16

366

2

y x x x x ∴=+

+=++-+

2216

3(2)62

x x =++

-+

6≥

6=

当且仅当2

2

163(2)2

x x +=

+

,即2

2x =-时,等号成立. 所以y

的最小值是6. 【总结升华】为了创造条件利用均值不等式,添项是常用的一种变形技巧;为了保证式子的值不变,添项后一定要再减去同一项.

举一反三:

【变式1】求2(3)(03)y x x x =-<<的最大值. 【答案】

03,30x x ∴-<<>且

为常数

2392(3)2(

)22x x y x x +-∴=-≤?=(当且仅当3

3,2x x x =-=即时取等号) ∴当3

2

x =

时,max 92

y =. 【变式2】已知0,0x y >>,且满足3212x y +=,求lg lg x y +的最大值. 【答案】

2232132112

0,0,lg lg lg()lg

lg[()]lg[()]lg 666262

x y x y x y x y xy ?+>>+==≤== 当且仅当32x y =,即2,3x y ==时等号成立。所以lg lg x y +的最大值为lg 6

例9.为了在夏季降温和冬季供暖时减少能源损耗,房屋的屋顶和外墙需要建造隔热层.某幢建筑物要建造可使用20年的隔热层,每厘米厚的隔热层建造成本为6万元.该建筑物每年的能源消耗费用C (单位:万元)与隔热层厚度x (单位:cm )满足关系:()35

k

C x x =

+(0≤x ≤10),若不建隔热层,每年能源消耗费用为8万元.设()f x 为隔热层建造费用与20年的能源消耗费用之和.

(1)求k 的值及()f x 的表达式;

(2)隔热层修建多厚时,总费用()f x 达到最小,并求最小值.

【思路点拨】(1)由题意知C (0)=8,代入()f x 的表达式即可求出k 的值,求()f x 的表达式时需注意定义域;(2)利用均值不等式即可求解.

【解析】(1)设隔热层厚度为x cm ,由题设,每年能源消耗费用为C (x )=35

k

x +,再由C (0)=8,得k =40,因此40

()35

C x x =

+. 而建造费用为1()6C x x =.

最后得隔热层建造费用与20年的能源消耗费用之和为

140800

()20()()20663535

f x C x C x x x x x =+=?

+=+++(0≤x ≤10).

(2)800800

()62(35)1010703535f x x x x x =

+=++-≥=++. 当且仅当

400

3535

x x =++,即x =5时取“=”所以当隔热层修建5 cm 厚时,总费用达到最小值70万元.

【总结升华】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解决实际应用题,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弄清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确定是求什么量的最值(即题中的y);其次,分析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建立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y f x =(x 一般为题目中最后所要求的量);最后,利用不等式的有关知识解题.

举一反三:

【变式1】建造一个容积为8m 3,深为2m 的长方体无盖水池,如果池底和池壁的造价分别为每平方米120元和80元,那么水池的最低造价为 元.

【答案】设水池池底的一边长为xm ,则另一边长为

4

m x

, 则总造价y 为:4448080(22)2480320()y x x x

x

=+?+??=++

4

480320480320221760x x

≥+??

=+??=(元) 当且仅当4

x x

=

即2x =时,y 取最小值为1760. 所以水池的最低造价为1760元.

【变式2】某汽车运输公司购买了一批豪华大客车投入营运,据市场分析每辆客车营运的总利润y (单位:10万元)与营运年数x (x ∈N +)为二次函数关系(如下图所示),则每辆客车营运的年平均利润最大时,营运了( )

A .3年

B .4年

C .5年

D .6年

【答案】由题图可得,营运总利润2

(6)11y x =--+,则营运的平均利润

25

12y x x x

=--+, ∵ x ∈N +, ∴

25

2122y

x x x

≤-+=, 当且仅当25

x x

=

,即x =5时取“=”. ∴ x =5时营运的年平均利润最大.

故选C.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

一、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易错题培优(难) 1.如图所示,水平直杆OP 右端固定于竖直墙上的O 点,长为2L m =的轻绳一端固定于直杆P 点,另一端固定于墙上O 点正下方的Q 点,OP 长为 1.2d m =,重为8N 的钩码由光滑挂钩挂在轻绳上处于静止状态,则轻绳的弹力大小为( ) A .10N B .8N C .6N D .5N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几何关系得到两边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再根据竖直方向的平衡条件列方程求解. 【详解】 设挂钩所在处为N 点,延长PN 交墙于M 点,如图所示: 同一条绳子拉力相等,根据对称性可知两边的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相等,设为α,则根据几何关系可知NQ =MN ,即PM 等于绳长;根据几何关系可得: 1.2sin 0.62 PO PM α= ==,则α=37°,根据平衡条件可得:2T cos α=mg ,解得:T =5N ,故D 正确,A 、B 、C 错误.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是考查了共点力的平衡问题,解答此类问题的一般步骤是:确定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然后建立平衡方程进行解答. 2.内壁光滑的球体半径为R ,一长度小于直径的轻杆两端固定质量分别为m A 、m B 的小球A 、B 。将轻秆置于球体内部后。最终静止在图示位置不动,球心O 与轩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过球心O 竖直向下的半径与杆的交点为M ,2 R OM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A B m m < B .球体内壁对A 球的支持力A A 2N m g = C .轻杆对B 球的支持力有可能小于B 球的重力 D .若增大m A ,θ角会增大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假设两球质量相等,则杆应处于水平位置,现A 位于B 的下方,可知m A >m B .故A 错误; B .以A 球为研究对象,A 球受到重力m A g 、球体内壁对A 球的支持力N A 、杆的压力F 。由平衡条件知,m A g 与F A 的合力与N A 等大、反向。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力的合成图如图。 根据三角形相似得: A A N m g OA OM = 由OA =R ,OM 2 R =,解得 N A =2m A g 故B 正确; C .以B 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受力情况如图。根据几何知识有 β>α,则在图中,一定有 F B >m B g ,即轻杆对B 球的支持力一定大于B 球的重力,故C 错误; D .若增大m A ,A 球下降,θ角会减小,故D 错误。 故选B 。

基本不等式知识点归纳

1.基本不等式2 b a a b +≤ (1)基本不等式成立的条件:.0,0>>b a (2)等号成立的条件:当且仅当b a =时取等号. [探究] 1.如何理解基本不等式中“当且仅当”的含义 提示:①当b a =时, ab b a ≥+2取等号,即.2 ab b a b a =+?= ②仅当b a =时, ab b a ≥+2取等号,即.2 b a ab b a =?=+ 2.几个重要的不等式 ).0(2);,(222>≥+∈≥+ab b a a b R b a ab b a ),(2 )2();,()2(2 222R b a b a b a R b a b a ab ∈+≤+∈+≤ 3.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 设,0,0>>b a 则b a ,的算术平均数为2 b a +,几何平均数为a b ,基本不等式可叙述为:两个正实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的几何平均数. 4.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问题 已知,0,0>>y x 则 (1)如果积xy 是定值,p 那么当且仅当y x =时,y x +有最小值是.2p (简记:积定和最小). (2)如果和y x +是定值,p ,那么当且仅当y x =时,xy 有最大值是.4 2 p (简记:和定积最大). [探究] 2.当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大(小)值时,等号取不到时,如何处理 提示:当等号取不到时,可利用函数的单调性等知识来求解.例如,x x y 1 + =在2≥x 时的最小值,利用单调性,易知2=x 时.2 5min = y [自测·牛刀小试] 1.已知,0,0>>n m 且,81=mn 则n m +的最小值为( )

C .81 D .243 解析:选A 因为m >0,n >0,所以m +n ≥2mn =281=18. 2.若函数)2(2 1 )(>-+ =x x x x f 在a x =处取最小值,则=a ( ) A .1+ 2 B .1+ 3 C .3 D .4 3.已知,02,0,0,0=+->>>z y x z y x 则 2 y xz 的( ) A .最小值为8 B .最大值为8 C .最小值为18 D .最大值为1 8 4.函数x x y 1 + =的值域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与函数x x f 2 )(=的图象交于P 、Q 两点,则线段PQ 长的最小值是________. 利用基本不等式证明不等式 [例1] 已知,0,0>>b a ,1=+b a 求证:.9)11)(11(≥++b a

高中不等式知识点总结

1.不等式的解法 (1)同解不等式((1)f x g x ()()>与f x F x g x F x ()()()()+>+同解; (2)m f x g x >>0,()()与mf x mg x ()()>同解, m f x g x <>0,()()与mf x mg x ()()<同解; (3) f x g x () () >0与f x g x g x ()()(()?>≠00同解); 2.一元一次不等式 ax b a a a >?>=≠()或ax bx c a 200++<≠?()分a >0 及a <0情况分别解之,还要注意?=-b ac 2 4的三种情况,即?>0或 ?=0或?<0,最好联系二次函数的图象。 4.分式不等式 分式不等式的等价变形: )()(x g x f >0?f(x)·g(x)>0,) () (x g x f ≥0??? ?≠≥?0 )(0 )()(x g x g x f 。 5.简单的绝对值不等式 解绝对值不等式常用以下等价变形: |x|0), |x|>a ?x 2>a 2?x>a 或x<-a(a>0)。 一般地有: |f(x)|g(x)?f(x)>g (x)或f(x)?()()()11当时,a f x g x >>; ()()()201当时,<<?(1)当a >1时, g x f x g x ()()()>>?? ???0;(2)当0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0Ax By C ++=某一侧所有点组成的平面区域。我们把直线画成虚 线以表示区域不包括边界直线。当我们在坐标系中画不等式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知识点总结 一、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1、力和力的图示 2、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3、力能力物体发生形变 4、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1)、施力物体(2)受力物体(3)力产生一对力 5、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6、重力:由于地球吸引而受的力 大小G=mg 方向:竖直向下 重心:重力的作用点 均匀分布、形状规则物体:几何对称中心 质量分布不均匀,由质量分布决定重心 质量分部均匀,由形状决定重心 7、四种基本作用 (1)万有引力(2)电磁相互作用(3)强相互作用(4)弱相互作用 二、弹力 1、性质:接触力 2、弹性形变:当外力撤去后物体恢复原来的形状 3、弹力产生条件

(1)挤压(2)发生弹性形变 4、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 5、常见弹力 (1)压力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物体 (2)支持力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支持物体 (3)拉力:沿绳子收缩方向 (4)弹簧弹力方向:可短可长沿弹簧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6、弹力大小计算(胡克定律) F=kx k 劲度系数N/m x 伸长量 三、摩擦力 产生条件: 1、两个物体接触且粗糙 2、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静摩擦力产生条件: 1、接触面粗糙 2、相对运动趋势 静摩擦力方向:沿着接触面与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大小:0≤f≤Fmax 滑动摩擦力产生条件: 1、接触面粗糙

2、有相对滑动 大小:f=μN N 相互接触时产生的弹力 N可能等于G μ动摩擦因系数没有单位 四、力的合成与分解 方法:等效替代 力的合成:求与两个力或多个力效果相同的一个力 求合力方法:平行四边形定则(合力是以两分力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对角线,对角线长度即合力的大小,方向即合力的方向) 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1、合力可以比分力大,也可以比分力小 2、夹角θ一定,θ为锐角,两分力增大,合力就增大 3、当两个分力大小一定,夹角增大,合力就增大,夹角增大,合力就减小(0<θ<π) 4、合力最大值F=F1+F2 最小值F=|F1-F2| 力的分解:已知合力,求替代F的两个力 原则:分力与合力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本质: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找分力的方法: 1、确定合力的作用效果 2、形变效果

七年级一元一次不等式知识点及典型例题

一元一次不等式 考点一、不等式的概念(3分) 1、不等式:用不等号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不等式的解集:对于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任何一个适合这个不等式的未知数的值,都叫做这个不等式的解。 3、对于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它的所有解的集合叫做这个不等式的解的集合,简称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4、求不等式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5、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方法 考点二、不等式基本性质(3~5分) 1、不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2、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3、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4、说明:①在一元一次不等式中,不像等式那样,等号是不变的,是随着加或乘的运算改变。②如果不等式乘以0,那么不等 号改为等号所以在题目中,要求出乘以的数,那么就要看看题中是否出现一元一次不等式,如果出现了,那么不等式乘以的数就不等为0,否则不等式不成立; 考点三、一元一次不等式(6--8分) 1、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一般地,不等式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是1,且不等式的两边都是整式,这样的不 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1)去分母(2)去括号(3)移项(4)合并同类项(5)将x项的系数化为1 考点四、一元一次不等式组(8分) 1、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2、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它们所组成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3、求不等式组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组。 4、当任何数x都不能使不等式同时成立,我们就说这个不等式组无解或其解为空集。 5、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 (1)分别求出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 (2)利用数轴求出这些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即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 6、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不等式:①用符号〉,=,〈号连接的式子叫不等式。②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③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者除以一个正数,不等号方向不变。④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方向相反。 7、不等式的解集: ①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②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③求不等式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知识点与典型基础例题 一不等式的概念: 例判断下列各式是否是一元一次不等式? -x≥5 2x-y<0 二不等式的解: 三不等式的解集: 例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X=2是不等式x+3<2的解。 X=2是不等式3x<7的解。不等式3x<7的解是x<2。 X=3是不等式3x≥9的解 四一元一次不等式: 例判断下列各式是否是一元一次不等式 -x<52x-y<0≥3x 例五.不等式的基本性质问题 例1 指出下列各题中不等式的变形依据 1)由3a>2得a> 2) 由3+7>0得a>-7 3)由-5a<1得a>- 4)由4a>3a+1得a>1 例2 用>”或<”填空,并说明理由 如果aa x7 5x<1+4x -x>-1 2x+5<4x-2 例4 已知实数a/b/c/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则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A cb>ab B ac>ab C cb

不等式知识点汇总

不等式知识点汇总 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②(传递性),a b b c a c >>?> ①(对称性)a b b a >?> ④(可积性)bc ac c b a >?>>0, bc ac c b a 0, ⑦(开方法则)0,1)a b n N n >>?∈>且 ③(可加性)a b a c b c >?+>+ (同向可加性)d b c a d c b a +>+?>>, (异向可减性)d b c a d c b a ->-?<>, ⑤(同向正数可乘性)0,0a b c d ac bd >>>>?> (异向正数可除性) 0,0a b a b c d c d >>< ⑥(平方法则)0(,1)n n a b a b n N n >>?>∈>且 ⑧(倒数法则)b a b a b a b a 110;110>?<<> 2、几个重要不等式 ②(基本不等式) 2 a b +≥ ()a b R +∈,,(当且仅当a b =时取到等号). 2 .2a b ab +??≤ ??? 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积定和最小,和定积最大),要注意满足三个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 ⑤3 3 3 3(0,0,0)a b c abc a b c ++≥>>>(当且仅当a b c ==时取到等号). ①()2 2 2a b ab a b R +≥∈,,(当且仅当a b =时取""=号). 变形公式: 22 .2 a b ab +≤

④()2 2 2 a b c ab bc ca a b R ++≥++∈,(当且仅当a b c ==时取到等号). ③(三个正数的算术—几何平均不等式) 3 ()a b c R + ∈、、(当且仅当 a b c ==时取到等号). ⑥0,2b a ab a b >+≥若则(当仅当a=b 时取等号)0,2b a ab a b <+≤-若则(当仅当a=b 时取等号) ⑧220;a x a x a x a x a >>?>?<->当时,或 2 2 .x a x a a x a >>>,,规律:小于1同加则变大, 大于1同加则变小. ⑨绝对值三角不等式.a b a b a b -≤±≤+ 3、几个著名不等式 ①平均不等式: 112a b a b --+≤≤ +()a b R + ∈, (当且仅当a b =时取 ""=号).(即调和平均≤几何平均≤算术平均≤平方平均). 变形公式:2 22 ;22a b a b ab ++??≤≤ ??? 222 ().2a b a b ++≥ ②幂平均不等式:222212121 ...(...).n n a a a a a a n +++≥+++ ③≥1122(,,,).x y x y R ∈ ④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2 2 2 2 2 ()()()(,,,).a b c d ac bd a b c d R ++≥+∈当且仅当 ad bc =时,等号成立. ⑤三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2222222 123123112233()()().a a a b b b a b a b a b ++++≥++ ⑥一般形式的柯西不等式:222222 1212(...)(...) n n a a a b b b ++++++

必修五-不等式知识点总结

不等式总结 一、不等式的主要性质: (1)对称性:a b b a (2)传递性:c a c b b a >?>>, (3)加法法则:c b c a b a +>+?>; d b c a d c b a +>+?>>, (4)乘法法则:bc ac c b a >?>>0,; bc ac c b a 0, bd ac d c b a >?>>>>0,0 (5)倒数法则:b a a b b a 110,> (6)乘方法则:)1*(0>∈>?>>n N n b a b a n n 且 (7)开方法则:)1*(0>∈>?>>n N n b a b a n n 且 二、一元二次不等式02>++c bx ax 和)0(02≠<++a c bx ax 及其解法 有两相异实根 有两相等实根注意:一般常用因式分解法、求根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顺口溜:在二次项系数为正的前提下:大于型取两边,小于型取中间 三、均值不等式

1.均值不等式:如果a,b 是正数,那么 ).""(2 号时取当且仅当==≥+b a ab b a 2、使用均值不等式的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 3、平均不等式:平方平均≥算术平均≥几何平均≥调和平均(a 、b 为正数),即 2112a b a b +≥+(当 a = b 时取等) 四、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 1.绝对值的几何意义:||x 是指数轴上点x 到原点的距离;12||x x -是指数轴上12,x x 两点间的距离 2、则不等式:如果,0>a a x a x a x -<><=>>或|| a x a x a x -≤≥<=>≥或|| a x a a x <<-<=><|| a x a a x ≤≤-<=>≤|| 3.当0c >时, ||ax b c ax b c +>?+>或ax b c +<-, ||ax b c c ax b c +?∈,||ax b c x φ+?-<<,|| (0)x a a x a >>?>或x a <-. (2)定义法:零点分段法; (3)平方法:不等式两边都是非负时,两边同时平方. 五、其他常见不等式形式总结: ①分式不等式的解法:先移项通分标准化,则 ()()0() () 0()()0;0()0 () ()f x g x f x f x f x g x g x g x g x ≥?>?>≥??≠? ②无理不等式:转化为有理不等式求解 ()0()0()()f x g x f x g x ?≥????≥?? ?>? 定义域 ???<≥?????>≥≥?>0 )(0)()] ([)(0)(0)()()(2x g x f x g x f x g x f x g x f 或 ??? ??<≥≥?<2 )] ([)(0 )(0 )()()(x g x f x g x f x g x f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知识点总结

复习:第三章相互作用 知识点总结: 一、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1、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1)、施力物体(2)受力物体(3)同时产生一对力 2、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或使物体发生形变 3、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4、力和力的图示 5、重力:由于地球吸引而受的力 (1)、大小G=mg (2)、方向:竖直向下(3)、重心:重力的作用点 二、弹力 1、弹力产生条件 (1)挤压(2)发生弹性形变 2、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 3、常见弹力(1)压力: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物体 (2)支持力: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支持物体(3)拉力:沿绳子收缩方向 (4)弹簧弹力方向:可短可长沿弹簧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 4、弹力大小计算(胡克定律):F=kx a、k 劲度系数 N/m ;b、x 伸长量 三、摩擦力 1、摩擦力产生条件:a、两个物体接触且粗糙;b、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2、静摩擦力产生条件:1、接触面粗糙2、相对运动趋势 3、静摩擦力方向:沿着接触面与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大小:0≤f≤Fmax 4、滑动摩擦力产生条件:a、接触面粗糙;b、有相对滑动 大小:f=μN 静摩擦力分析 1、条件:①接触且粗糙②相对运动趋势 2、大小 0≤f≤Fmax 3、方法:①假设法②平衡法 滑动摩擦力分析 1、接触时粗糙 2、相对滑动 四、力的合成与分解 方法:等效替代 力的合成:求与两个力或多个力效果相同的一个力 求合力方法:平行四边形定则(合力是以两分力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对角线,对角线长度即合力的大小,方向即合力的方向) 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1、合力可以比分力大,也可以比分力小 2、夹角θ一定,θ为锐角,两分力增大,合力就增大 3、当两个分力大小一定,夹角增大,合力就增大,夹角增大,合力就减小(0<θ<

初中人教版七年级不等式知识点总结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 考点一、不等式的概念 1、不等式:用不等号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不等式的解集:对于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任何一个适合这个不等式的未知数的值,都叫做 这个不等式的解。 3、对于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它的所有解的集合叫做这个不等式的解的集合,简称这个不等式 的解集。 4、求不等式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5、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方法 考点二、不等式基本性质(3~5分) 1、不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2、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3、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4、说明:①在一元一次不等式中,不像等式那样,等号是不变的,是随着加或乘的运算改变。②如 果不等式乘以0,那么不等号改为等号所以在题目中,要求出乘以的数,那么就要看看题中是否出现一元一次不等式,如果出现了,那么不等式乘以的数就不等为0,否则不等式不成立; 考点三、一元一次不等式(6--8分) 1、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一般地,不等式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是1,且不等式的 两边都是整式,这样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1)去分母(2)去括号(3)移项(4)合并同类项(5)将x项 的系数化为1 考点四、一元一次不等式组(8分) 1、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2、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它们所组成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3、求不等式组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组。 4、当任何数x都不能使不等式同时成立,我们就说这个不等式组无解或其解为空集。 5、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 (1)分别求出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 (2)利用数轴求出这些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即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 6、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不等式:①用符号〉,=,〈号连接的式子叫不等式。②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③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者除以一个正数,不等号方向不变。④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方向相反。

基本不等式知识点归纳

向量不等式: 【注意】:同向或有; 反向或有; 不共线.(这些和实数集中类似) 代数不等式: 同号或有; 异号或有. 绝对值不等式: 双向不等式: (左边当时取得等号,右边当时取得等号.) 放缩不等式: ①,则. 【说明】:(,糖水的浓度问题). 【拓展】:. ②,,则; ③,; ④,. ⑤,. 函数()(0)b f x ax a b x =+ >、图象及性质 (1)函数()0)(>+ =b a x b ax x f 、图象如图: (2)函数()0)(>+ =b a x b ax x f 、性质: ①值域:),2[]2,(+∞--∞ab ab Y ; ②单调递增区间:(,-∞ ,)+∞; 单调递减区间:(0, ,[0). 基本不等式知识点总结 重要不等式

1、和积不等式:(当且仅当时取到“”). 【变形】:①(当a = b 时,) 【注意】: , 2、均值不等式: 两个正数的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算术平均数、均方根之间的关系,即“平方平均算术平均几何平均调和平均” *.若0x >,则1 2x x + ≥ (当且仅当1x =时取“=” ); 若0x <,则1 2x x +≤- (当且仅当1x =-时取“=”) 若0x ≠,则11122-2x x x x x x +≥+≥+≤即或 (当且仅当b a =时取“=”) *.若0>ab ,则2≥+a b b a (当且仅当 b a =时取“=”) 若0ab ≠,则 22-2a b a b a b b a b a b a +≥+≥+≤即或 (当且仅当b a =时取“=” ) 3、含立方的几个重要不等式(a 、b 、c 为正数): (,); *不等式的变形在证明过程中或求最值时,有广泛应用,如:当0>ab 时, ab b a 222≥+同时除以ab 得 2≥+b a a b 或b a a b -≥-11。 *,,b a 均为正数,b a b a -≥22 八种变式: ①222b a ab +≤ ; ②2 )2(b a ab +≤; ③2)2( 222b a b a +≤+ ④)(22 2 b a b a +≤+;⑤若b>0,则b a b a -≥22;⑥a>0,b>0,则b a b a +≥+4 11;⑦若a>0,b>0,则ab b a 4)11( 2≥+; ⑧ 若0≠ab ,则2 22)11(2111b a b a +≥+。 上述八个不等式中等号成立的条件都是“ b a =”。 最值定理 (积定和最小)

高中数学不等式知识点总结

弹性学制数学讲义 不等式(4课时) ★知识梳理 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①(对称性)a b b a >?> ②(传递性),a b b c a c >>?> ③(可加性)a b a c b c >?+>+ (同向可加性)d b c a d c b a +>+?>>, (异向可减性)d b c a d c b a ->-?<>, ④(可积性)bc ac c b a >?>>0, bc ac c b a 0, ⑤(同向正数可乘性)0,0a b c d ac bd >>>>?> (异向正数可除性)0,0a b a b c d c d >>< ⑥(平方法则) 0(,1)n n a b a b n N n >>?>∈>且 ⑦(开方法则)0(,1)n n a b a b n N n >>?>∈>且 ⑧(倒数法则) b a b a b a b a 110;110>?<<> 2、几个重要不等式 ①()222a b ab a b R +≥∈,,(当且仅当a b =时取""=号). 变形公式:22 .2a b ab +≤ ②(基本不等式) 2a b ab +≥ ()a b R +∈,,(当且仅当a b =时取到等号). 变形公式: 2a b a b +≥ 2 .2a b ab +??≤ ??? 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积定和最小,和定积最大),要注意满足三个条件“一正、二定、

三相等”. ③(三个正数的算术—几何平均不等式) 33a b c abc ++≥()a b c R +∈、、(当且仅当a b c ==时取到等号). ④()222a b c ab bc ca a b R ++≥++∈, (当且仅当a b c ==时取到等号). ⑤ 3333(0,0,0)a b c abc a b c ++≥>>> (当且仅当a b c ==时取到等号). ⑥0,2b a ab a b >+≥若则(当仅当a=b 时取等号) 0,2b a ab a b <+≤-若则(当仅当a=b 时取等号) ⑦b a n b n a m a m b a b <++<<++<1,(其中000)a b m n >>>>,, 规律:小于1同加则变大,大于1同加则变小. ⑧220;a x a x a x a x a >>?>?<->当时,或 22. x a x a a x a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知识点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知识总结 一、不等式的概念 1.不等式:用不等号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不等式的解集:对于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任何一个适合这个不等式的未知数的值,都叫做这个不等式的解。 3.不等式的解集:对于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它的所有解的集合叫做这个不等式的解的集合,简称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4.解不等式:求不等式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5.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二、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不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2.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3.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说明: ①在一元一次不等式中,不像等式那样,等号是不变的,是随着加或乘的运算改变。 ②如果不等式乘以0,那么不等号改为等号所以在题目中,要求出乘以的数,那么就要看看题中是否出现一元一次不等式,如果出现了,那么不等式乘以的数就不等为0,否则不等式不成立。 三、一元一次不等式 1.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一般地,不等式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是1,且不等式的两边都是整式,这样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1)去分母(2)去括号(3)移项 (4)合并同类项(5)将x项的系数化为1 四、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

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2、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它们所组成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3、求不等式组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组。 4、当任何数x都不能使不等式同时成立,我们就说这个不等式组无解或其解为空集。 5、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 (1)分别求出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 (2)利用数轴求出这些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即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 练习题:P133

最新高中数学不等式知识点归纳汇总

最新高中数学不等式知识点归纳汇总 知识点一:绝对值三角不等式 1.定理1:如果a ,b 是实数,则|a +b|≤|a|+|b|, 当且仅当ab ≥0时,等号成立. 2.定理2:如果a ,b ,c 是实数,那么|a -c|≤ |a -b|+ |b -c|,当且仅当(a-b)(b-c) ≥0时,等号成立.知识点二: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1.不等式|x|a 的解集: 不等式 a>0a =0a<0|x|a {x|x>a ,或x<-a}{x|x ≠0}R 2.|ax +b|≤c(c>0)和|ax +b|≥c(c>0)型不等式的解法: (1)|ax +b|≤c?-c ≤ax +b ≤c; (2)|ax +b|≥c?ax +b ≤-c 或ax +b ≥c. (3)|x -a|+|x -b|≥c(c>0)和|x -a|+|x -b|≤c(c>0)型不等式的解法: 巩固专区:典例 [例1].函数y=|x+1|+ |x+3|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 解析:由|x+1|+ |x+3|≥|(x+1)-(x+3)|=2,故y 的最小值2。 [例2].不等式|2x-1|0的解集是________. 解析:∵|x|2-2|x|-15>0,∴|x|>5或|x|<-3(舍去),∴x<-5或x>5. 答案:(-∞,-5)∪(5,+∞) [例4].若存在实数x 满足不等式|x -4|+|x -3|

高中不等式知识点总结(2020年九月整理).doc

1 1.不等式的解法 (1)同解不等式((1)与同解; (2)与同解,与同解; (3)与同解); 2.一元一次不等式 情况分别解之。 3.一元二次不等式 或分及情况分别解之,还要注意的三种情况,即或或,最好联系二次函数的图象。 4.分式不等式 分式不等式的等价变形: )()(x g x f >0?f(x)·g(x)>0,) () (x g x f ≥0????≠≥?0 )(0 )()(x g x g x f 。 5.简单的绝对值不等式 解绝对值不等式常用以下等价变形: |x|0), |x|>a ?x 2>a 2?x>a 或x<-a(a>0)。 一般地有: |f(x)|g(x)?f(x)>g (x)或f(x)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0Ax By C ++=某一侧所有点组成的平面区域。我们把直线画成虚线以表示区域不包括边界直线。当我们在坐标系中画不等式 0Ax By C ++≥所表示的平面区域时,此区域应包括边界直线,则把 直线画成实线。 说明:由于直线0Ax By C ++=同侧的所有点的坐标(,)x y 代入 Ax By C ++,得到实数符号都相同,所以只需在直线某一侧取一个特 殊点00(,)x y ,从00Ax By C ++的正负即可判断0Ax By C ++>表示直

1 线哪一侧的平面区域。特别地,当0C ≠时,通常把原点作为此特殊点。 (2)有关概念 引例:设2z x y =+,式中变量,x y 满 足条件43 35251x y x y x -≤-?? +≤??≥? ,求z 的最大值和最 小值。 由题意,变量,x y 所满足的每个不等式都表示一个平面区域,不等式组则表示这些 平面区域的公共区域。由图知,原点(0,0)不在公共区域内,当 0,0x y ==时,20z x y =+=,即点(0,0)在直线0l :20x y +=上, 作一组平行于0l 的直线l :2x y t +=,t R ∈,可知:当l 在0l 的右上方时,直线l 上的点(,)x y 满足20x y +>,即0t >,而且,直线l 往右平移时,t 随之增大。 由图象可知,当直线l 经过点(5,2)A 时,对应的t 最大, 当直线l 经过点(1,1)B 时,对应的t 最小,所以, max 25212z =?+=,min 2113z =?+=。 在上述引例中,不等式组是一组对变量,x y 的约束条件,这组约束条件都是关于,x y 的一次不等式,所以又称 为线性约束条件。2z x y =+是要求最大值或最小值所涉及的变量,x y 的解析式,叫目标函数。又由于2z x y =+是 ,x y 的一次解析式,所以又叫线性目标函数。 一般地,求线性目标函数在线性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值 或最小值的问题,统称为线性规划问题。满足线性约束条件的解(,)x y 叫做可行解,由所有可行解组成的集合叫做可行域。在上述问题中,可行域就是阴影部分表示的三角形区域。其中可行解(5,2)和(1,1)分别使目标函数取得最大值和最小值,它们都叫做这个问题的最优解。 O y x A C 430x y -+= 1x = 35250x y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知识点与试题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本章知识点: 1、不等式:用>或<号表示大小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Shu 53 2、不等式的解:把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3、解集:使不等式成立的x 的取值范围叫做不等式解的集合,简称解集。 4、不等式的性质: 1、不等式两边同时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 向不变。a+c>b+c,a-c>b-c 2、不等式两边同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如果a>b,并且c>0,ac>bc,a/cb,c<0,ac,当bc ac <时,c 0 (3)若b a >,则c a -c b -(4)若b a -<2,则a 2-b (5)若0,0<>a ab ,则b 0 (6)a b a >-,则b 0 (7)若a b a ><,0,则ab 2a (8)若b a <,则3a b a 2 一、画出数轴,在数轴上表示出下列不等式的解集: (1)?>2 13x (2)x ≥-4. (3)?≤5 1x (4) -2x<5 解下列不等式,并把它们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1、3(x+2)>4(x-1)+7 2、 312-x ≤6 43-x 二、选择 1、下列数中是不等式x 3 2>50的解的有( )

一元一次不等式知识点汇总

一元一次不等式知识点汇总 【知识点一】不等式的有关概念 1、不等式定义:用符号“<”、“≤”、“>”、“≥”、“≠”连接而成的数学式子,叫做不等式。这5个用来连接的符号统称不等号。 2、列不等式:步骤如下 (1)根据所给条件中的关系确定不等式两边的代数式; (2)正确理解题目中的关键词语,如:多、少、快、慢、增加了、减少了、不足、不到、不大于、不小于、不超过等确切的含义; (3)选择与题意符合的不等号将表示不等关系的两个式子连接起来。 3、用数轴表示不等式 (1)x a <表示小于a 的全体实数,在数轴上表示a 左边的所有点,不包括a 在内。 (2)x a ≥表示大于或等于a 的全体实数,在数轴上表示a 右边的所有点,包括a 在内。 (3)()b x a b a <<<表示大于b 而小于a 的全体实数。

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基本性质1:若a b <,b c <,则a c <。(不等式的传递性) (2)基本性质2: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到的不等式仍成立。 ①若a b >,则a c b c +>+,a c b c ->-;②若a b <,则a c b c +<+,a c b c -<-。 (3)基本性质3:①不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都除以)同一个正数,所得的不等式仍成立; 若a b >,且0c >,则ac bc >, a b c c >。 ②不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都除以)同一个负数,必须把不等号的方向改变,所得的不等式成立。 若a b >,且0c <,则ac bc <,a b c c <。 2、比较等式与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不等号的两边都是整式,而且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一次。 2、不等式的解集: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的全体叫做不等式的解集,简称不等式的解。 3、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步骤如下 (1)去分母:在不等式两边同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根据基本性质3) (2)去括号:把所有因式展开;(根据单项式乘多项式法则) (3)移项:把含未知数的项移到不等式的左边,不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不等式的右边;(根据基本性质2) (4)合并同类项:将所有的同类项合并,得ax b >或ax b <(0a ≠)的形式; (5)系数化为1:不等式两边同除以未知数的系数,或乘未知数系数的倒数。(根据基本性质3) 4、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解有关应用题步骤如下 (1)审题:认真审题,分清已知量、未知量及其关系,抓住题设中的关键字眼,如“大于”、“不小于”等; (2)设:设出适当的未知数; (3)找:找出不等关系; (4)列:根据题中的不等关系,列出不等式; (5)解:解出所列不等式的解集; (6)答:写出答案,并检验答案是否符合题意。

一元一次不等式知识点总结

四、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有: 1、审清题意:应认真审题,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问题所在。 2、设未知数:用字母表示题目中的未知数时一般采用直接设法,当直接设法使列方程有困难可采用间接设法,注意未知数的单位不要漏写。 3、找等量关系:可借助图表分析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关系,列出等式两边的代数式,注意它们的量要一致,使它们都表示一个相等或相同的量。 4、列方程: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列出的方程应满足三个条件:各类是同类量,单位一致,两边是等量。 5、解方程:求出方程的解. 方程的变形应根据等式性质和运算法则。 6、检验解的合理性:不但要检查方程的解是否为原方程的解,还要检查是否符合应用题的实际意义,进行取舍,并注意单位。 7、作答:正确回答题中的问题。 五、常见的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 1、和差倍分问题: (1)增长量=原有量×增长率; (2)现在量=原有量+增长量 2、等积变形问题: 常见几何图形的面积、体积、周长计算公式,依据形虽变,但面积不变。 (1)圆柱体的体积公式 V=底面积×高=S ·h = r 2h (2)长方开的面积 周长=2×(长+宽) S=长×宽 3、数字问题: 一般可设个位数字为a ,十位数字为b ,百位数字为c 。 十位数可表示为10b+a , 百位数可表示为100c+10b+a 。 然后抓住数字间或新数、原数之间的关系找等量关系列方程。 4、市场经济问题:( 以下“成本价”在不考虑其它因素的情况下指“进价” ) (1)商品利润=商品售价-商品成本价 (2)商品利润率=商品利润商品成本价 ×100% (3)售价=成本价×(1+利润率) (4)商品销售额=商品销售价×商品销售量 (5)商品的销售利润=(销售价-成本价)×销售量 (6)商品打几折出售,就是按原标价的百分之几十出售,如商品打8折出售,即按原标价的80%出售。或者用标价打x 折: 折后价(售价)=标价×10 x 计算。 5、行程问题:路程=速度×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速度=路程÷时间。 (1)相遇问题: 快行距+慢行距=原距 (2)追及问题: 快行距-慢行距=原距 (3)航行问题:顺水(风)速度=静水(风)速度+水流(风)速度 逆水(风)速度=静水(风)速度-水流(风)速度 抓住两码头间距离不变,水流速和船速(静不速)不变的特点考虑相等关系. 6、工程问题: (1)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2)完成某项任务的各工作总量的和=总工作量=1 (3)各组合作工作效率=各组工作效率之和 (4)全部工作总量之和=各组工作总量之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