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翻译方法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论翻译法在警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论翻译法在警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符合学生实际的。 3 . 有助于克服标准化的测试给学生学 习带来 的不利影响 由于现在 的英语测试大都采用标准化的测试
手段 , 阅读理解的能力的考察也 以选择题的形式出 的不是伟大 的鼻子 , 而是敏锐 的嗅觉 , 有利于学生 现 ,这让学生在进行阅读理解时有这样 的误解 , 认 准确地理解原文 , 掌握 中西方文化表达的不同。 ( 2 ) 为做阅读就是做选择题 , 有时做错了也不知道错在 T h e y a l e l i v i n g ,b r e a t h i n g a n i ma ls w i h a t l l t he 哪里 , 做对 了有的时候也是猜的 , 对所读文章往往 p h y s i o l o g i c l a a n d p s y c h o l o ic g a l i m p l i c a t i o n s t ha t 不求甚解 。翻译法可以克服这些弊端 , 帮助学生正 g o t w i t h t he m. “ p h y s i o l o ic g l a a nd p s y c h o l o i g c l a 确地全面地理解所 阅读的文章。 i m p l i c a t i o n s ” 是专业术语 “ 生理 和心理 特点” , 如果 三、 翻 译法 在警 务英 语教 学 中的应 用 先 给出中文对应词语 , 然后再用英语解释 , 对学生 警务英语是高度专业化的语言 , 旨在培养公安 的记忆给予反复刺激 , 则效果更好。学生清除了每 院校 的学生毕业后从事行业 中的涉外业务英语交 个难句的阅读障碍 , 那么对课文整体篇章的理解 际能力 , 包括 专业 阅读 、 翻译 、 写作和 听说交 际能 也就顺畅许多。 力。 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 , 在实际教学中, 此外 , 警务英语练习课 , 很多处也要用翻译教 线教师是无法完全脱离翻译教学法 的。 学法。大量的英汉互译练习 , 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地 1 . 警务英语词汇方面的需要 掌握警务英语术语。 很多时候用英语讲通诸多语法 警务英语有很多专业词汇 , 如法律方面 , 刑侦 、 规则或特殊的语 言现象, 要费时费力很多 , 用 翻译 刑事技术 , 警用武器和仪器 , 警察组织机构 , 出入境 法则可以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管理 , 治安管理 , 高科技犯罪防范等。 用英语进行解 四、 运 用翻 译教 学 法需要 注意 的 问题 释的话 , 教师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把简单的英语说 在警务英语教学中 , 翻译教学法不失为一种有 清楚 , 这对于每周 只有 3 个小时课堂时间的警务英 效的教学方法, 但这并不是说翻译教学法就没有缺 语教学来说无疑是一种时间上的浪费。但是如果直 陷 , 在运用翻译教学法的过程 中, 应 当注意克服 以 接给出汉语译文 , 则学生学习英语的难度就降低了。 下 问题 。 如教授下列单词和短语 : l a w e n f o r c e m e n t( 执 首先 , 翻译法的教学过程往往过多地依赖教师 法) 、 a m e n d m e n t( 修正法案 ) 、 p o l y g r a p h( 测谎仪 ) 、 讲解 , 应多加提问 , 增强和学生的互动, 活跃课堂气 s u b j e c t( 被测试 人 ) 、 mb a i d e x t r o u s( 左右手都灵活 氛 , 使得机械记忆语法规则 、 背诵课文 、 例句和单词 的) 、 b r e a t h d e t e c t o r ( 呼吸测试仪 ) 、 I n t e r p o l ( 国际刑 不不那么枯燥。其次 , 翻译法采用双语互译的方式 警组织 ) 、 C i r m i n a l S q u a d( 刑侦队) 、 r a n s o m( 赎金) 、 进行教学 , 会使学生养成过分依赖母语 , 并把英文 d r u g r t a t t i c k i n g( 毒 品交 易 ) 、 t } l e

翻译在英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作用

翻译在英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作用

翻译在英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作用近几年来,外语教学上出现了层出不穷的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法。

外语教学法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前进。

从最初将翻译作为教学手段和终极目的的翻译法,到强调教学过程交际化的交际法。

翻译教学在我国中学英语课堂中曾经占有主导地位。

但是,随着交际法的引入,尤其是《新课标》的实施和高考指挥棒的作用,翻译教学不断受到批判和排斥,已逐渐退出中学英语课堂。

那么,翻译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是不是应该弃之不用呢?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把翻译定义为:“翻译是交际,其过程取决于听者或读者从译文中得到的消息。

”翻译不是语言之间的简单转换,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跨社会的交际活动。

因此,翻译不仅是一门技能,更是一项艺术。

在翻译实践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字、词、句型等有这扎实的功底,而且要反复斟酌,才能真正地把语言交流表达的清晰明白。

笔者认为在我国教育背景下的英语教学中,翻译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应贯穿于听说读写的教学过程。

1. 发挥母语的正迁移美国语言学家赛林克认为,“外语学习者会在母语和外语之间独自建构一个语言系统,这个系统就是学习者在学习新语言过程中所使用的一种既非母语也非目标语的过渡语言,即“中介语”。

实际上,不应该把母语对外语学习所产生的影响看作是干扰,而应该看作是一种认知过程、一种策略,或是一种调解。

对学习者来说,其主要任务不是去克服母语的干扰,而是在认知过程中,釆取有效的策略或调解手段,尽快掌握目的语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

因此,教师要解决的是如何帮助学生顺利地从中介语过渡的问题。

如何找出母语和外语的联系并恰当地应用这些联系必须成为外语教师关注的问题。

学生的汉语系统可以帮助他们比较母语和外语的异同,加深对于外语的理解和感受,从而顺利地从中介语过渡到英语。

2. 可加深学生对文化内涵的理解《新课标》明确提出对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课堂运用翻译手段可以景行中英文比较来增进对文化内容的理解。

试论语法翻译法与交际法相结合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

试论语法翻译法与交际法相结合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

试论语法翻译法与交际法相结合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作者:曾华来源:《教师·理论研究》2008年第05期摘要:外语教学法是一门反映外语教学客观规律、实用性很强的应用科学,它对提高外语教学效果关系重大。

在外语教学中,各种教学法也应运而生。

语法翻译法和交际法是在我国外语教学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两大教学法流派。

本文提出这两种教学法不应相互排斥,相互孤立,它们之间有很大的互补性,应将语法翻译法和交际法在外语教学中有机结合,互相补充。

关键词:语法翻译;交际法;外语教学一、语法翻译法与交际法1.语法翻译教学法语法翻译法(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也叫传统法,在所有的教学流派中具有最悠久的历史,也是外语教学界近年来争论比较多的一种教学方法。

语法翻译法,顾名思义,即以讲解语法为核心,以翻译为手段,翻译既是教学手段又是教学目的。

语法翻译法认为,学习外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习语法,语法是语言的核心。

语法既有助于理解、翻译外语,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语法翻译法在教学中的特点是语法讲授占主导地位,通过语法来帮助阅读和翻译,利用翻译进行操练。

其教学模式是讲授词法,讲授句法,再采用演绎法讲授语法规划,提供例句,然后做大量的翻译练习,学生通过母语与外语的互译来掌握语法规则和词汇记忆。

语法翻译法的优点在于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有助于语法使用的准确性,并有助于翻译技巧的掌握。

将母语与外语进行互译,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特别是对于英语中那些抽象的,具有深刻而微妙思想内容的词语,那些完全用英语解释难以奏效的句子、章节,语法翻译法的优势就更明显,不但可以使学生对英汉语法、句法结构的异同有较为明确的认识,而且在提高学生对语言结构的整体理解水平方面,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语法翻译法尽管受到人们的广泛指责,但在外语教学史上它一度占据着主导地位。

然而,语法翻译法也有其缺陷和局限性,从目前的课堂教学状况来看有以下几点:①把过多的精力放在要求学生掌握具体的语言知识,如语音、语法、词汇等,过多地注重句子层次的教学,忽视了语篇结构分析、衔接分析及语篇层次的教学,它强调了语言知识,但忽略了语言能力。

论翻译法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论翻译法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维普资讯
8罄 第 3期
辽 宁利 技学 院学 报
\I8 N . f. o3 1
20 06年9月
J U N LO IO IGISIU EO CE C N E H O O R A FLA NN TT T FS IN EA DT C N N
包括笔 者在 内的很 多写作 教师 都不难 在学生 的作文 中
见 到 “ nii nadf di s e. “ od go t y ad Ma o n o s t 1”;G o , ods d , n sr o e u
当成功” 的一种外语教学 方法 。它提 倡用 母语教 授外 语 ,
q im n” cet e 、“ s hl” 之后 将 原 文 发 给 学 生 , u et 、“r i ” a w oe 。 p av a
12 翻译法在我 国大学英语 写作教 学中存在 的合理性 . 我国的具体 国情 是 国 民整体 外语 水 平不 高 , 资条 件 师
差 , 学 逐 年 扩 招 , 生 班 额 常 常偏 大 。 因 此 , 法 翻 译 法 在 大 学 语
写 作 教 师选 取 几 个 中文 词 汇 及 词 组 要 求 学 生 将 其 翻 译
用于包 括写作在 内 的外 语 教学 的各个方 面。正象 周 流溪捉
到的那样 :“ 在世界各 国学 校的外 语课 中翻译 法依然 足很盛
行的一种教学方法” 。
为英文 。在翻译完成后 , 教师将含 有这些词 汇的英 文原文发 给学生 , 由教师进行 文章 及语境 分析 , 比原文 用词 与学 并 对 生 翻译 的差异 , 进而 引导 学生 在 明确搭 配差 异的 基础 , 对 同意词及其表达 方式进行 归纳 。 为了更好 的阐释 , 文章 选取 大学 体验英 语 ( x ei cn E pr nig e E gs) nlh 第二册 , i 第一 单元 的 “ x r n e i ” 写作 课 为 O f dU i mt 的 o v y 例。首 先老 师要求学 生 翻译 “ 支持 ” “ 施 ” 创 新 ”、全 、设 、“ “ 面” 。一个 成绩 良好的大二学生 给出的答 案为“ u pr 、 e sp ot “ — ”

论语法翻译法在我国外语教学中的适用性

论语法翻译法在我国外语教学中的适用性

如果 因为教学 方法 的问题而让 一部分 学 习者 失去对外 语学 习 的兴趣 , 不仅会 造成教 育上 的浪 费 , 会影 响素 更
质教 育的彻底 实施 。 四、 语法 翻译法在 我 国外语教 学中 的适 用性
这 种文字 写成 的各种 经 典作 品和 官方 文 书 , 于是 阅读 成 了当时外 语教 学 的首 要 任务 。在 当时 , 典 语 言教 古 学 的另一 个 目标 就是 对 学 习者 进行 智 力 和思 维训 练 。
为物质外壳存 在 的 。现 代 社会 的 国际交 往 E渐加 强 , t 急需大量 的 口语人 才 。显 然单纯 的语法 翻译法 无法完
成 这一教学 任务 。语 法 翻译 法 的另一缺 陷就是 学习者 容 易丧失外语 学 习 的积极 性 。在 教 学过 程 中 , 语法 翻 译 法是通过 大童机械 练 习来 巩 固学习效果 的 。单 调乏 味、 至是 为了语法 项 目而 人 为创 造 的一 些 无 意义 的 甚 练习 , 很容易 挫伤 学 习者 的学 习热 情 。除 了一 些有 耐 心 的学 习者外 , 好些人 因为 忍受 不 了这 种 枯 燥 的教 学
继 续教 育研 究
16 6
j X a uy nj i lj oy a i li u
21 0 0年第 3 期
论语法翻译法在我国外语教学中的适用性
常 宏
( 尔 滨 师 范 大学 , 龙 江 哈尔 滨 10 8 ) 哈 黑 50 0 摘 要 : 期 以来 在 中 国英 语 教 学方 面 占主 导 地位 的是 语 法 翻译 法 , 自 2 长 而 0世 纪 7 0年 代 末 传 人 了交 际 法 后 ,
外 语教 的核心概 念 , 交际 能 力 的培 养作 为外 语 教 学 的 主要 目的写 人 各 级 教 学 大 纲 。在 提 倡 素质 教 育 的今

外语教学方法之语法翻译法、直接发、听说法、交际法

外语教学方法之语法翻译法、直接发、听说法、交际法

几种外语教学方法比较(一)一、翻译法(TranslationMethod)翻译法,也有称它为语法翻译法,它的最简单的定义是:用母语教授外语的一种方法。

它的特点是: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母语与所学外语经常并用。

例如:老师说“apple”,学生马上说出“苹果”。

2、主张讲授语法知识,重视理性,注意磨练学生的智慧,强调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智力。

3、主张通过阅读外语名著学习外语,进而培养学生阅读外语的能力。

翻译法所遵循的教学基础原则:1、语音、语法、词汇教学相结合。

2、阅读领先,着重培养阅读与翻译能力,兼顾听说训练。

3、以语法为主,在语法理论指导下读译课文。

4、依靠母语,把翻译既当成教学手段,又当作教学目的。

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翻译法教学的教师,不必有流畅的外语口语,一般只要按照课文,逐词逐句地进行翻译讲解,用母语解释清楚所学语言的准确意思即可。

课堂教学过程比较好控制,选择对学生的测试方法也比较容易。

用这种方法训练学生的弱点是:外语口语表达能力弱,语音语调较差。

虽学了大量的语法规则,一旦用于实践,如写作,口头交谈,便会频频出现错误。

不难看出翻译法的缺点是:1、未能恰当地发挥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和过分强调语言知识的传授,忽视语言技能的培养,语音、语法、词汇与课文的阅读教学脱节。

2、过分强调用翻译法进行教学,容易养成学生在使用外语时依靠翻译的习惯,不利于培养学生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3、强调死记硬背,教学方式单一,课堂教学气氛沉闷,不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翻译法的优点是:1、在外语教学里利用文法,利用学生的理解力,以提高外语教学的效果。

2、重视阅读、翻译能力的培养,重视语法知识的传授以及对学生智慧的磨炼。

3、使用方便。

只要教师掌握了外语的基本知识,就可以拿着外语课本教外语。

不需要什么教具和设备。

4、在外语教学里创建了翻译的教学形式,对建立外语教学法体系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随着科学的进步,教学经验的不断丰富,翻译法吸取了其他教学法的一些优点,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在以阅读为主的情况下,兼顾听说和写作能力的培养。

翻译法直接法教学英语比较-最新教育资料

翻译法直接法教学英语比较-最新教育资料

翻译法直接法教学英语比较为了使我们的教师能自觉主动地驾驭各种教学法,提高教学质量,本文旨在向同行们介绍一下各种教学法产生的历史背景,理论基础,基本原则及其评价,目的在于提高对教学法理论的认识和加强对教学实践的指导。

一、翻译法(Translation Method)翻译法,也有称它为语法翻译法,它的最简单的定义是:用母语教授外语的一种方法。

它的特点是: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母语与所学外语经常并用。

例如:老师说“apple”,学生马上说出“苹果”。

翻译法是外语教学的原始方法,它是历史的产物,它的产生是外语教学发展的必然。

它培养了大批符合当时社会需要掌握阅读外语能力的人材。

它在外语教学法方面的主要成就是:1、创建了外语教学中利用母语的理论,在教学实践中把翻译既当成教学目的,又当成教学手段。

2、主张讲授语法知识,重视理性,注意磨练学生的智慧,强调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智力。

3、主张通过阅读外语名著学习外语,进而培养学生阅读外语的能力。

翻译法所遵循的教学基础原则:1、语音、语法、词汇教学相结合。

2、阅读领先,着重培养阅读与翻译能力,兼顾听说训练。

3、以语法为主,在语法理论指导下读译课文。

4、依靠母语,把翻译既当成教学手段,又当作教学目的。

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翻译法教学的教师,不必有流畅的外语口语,一般只要按照课文,逐词逐句地进行翻译讲解,用母语解释清楚所学语言的准确意思即可。

课堂教学过程比较好控制,选择对学生的测试方法也比较容易。

用这种方法训练学生的弱点是:外语口语表达能力弱,语音语调较差。

虽学了大量的语法规则,一旦用于实践,如写作,口头交谈,便会频频出现错误。

不难看出翻译法的缺点是:1、未能恰当地发挥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和过分强调语言知识的传授,忽视语言技能的培养,语音、语法、词汇与课文的阅读教学脱节。

2、过分强调用翻译法进行教学,容易养成学生在使用外语时依靠翻译的习惯,不利于培养学生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3、强调死记硬背,教学方式单一,课堂教学气氛沉闷,不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翻译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翻译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翻译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随着现代语言教学中偏重口语交际技巧和提倡更“自然”的第二语言,外语习得方法的方法和方法的发展,要求在课堂上进行翻译的方法被回避。

通过检查学生在解决问题任务中的表现,旨在证明ELT中“教学翻译”的有效性,特别是在本科阶段,它是人文学科英语阅读课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国外的古典语言教学将翻译置于教学学习过程的中心位置。

随着欧洲及其他地区现代语言教学方法和方法的发展,从19世纪开始,人们开始重视口语交际技巧,并提倡更“自然”的第二语言外语学习方法,要求在课堂上进行翻译的方法论被回避。

尽管如此,翻译作为一种资源,旨在帮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练习、对比分析和对书面文本的反思来提高他或她的外语知识,这种持续的实践导致翻译逐渐在语言教学中重新站稳脚跟,其他学科的创新有助于我们理解翻译并影响我们的教学实践,行为和电生理学数据表明,母语激活是第二语言理解的无意识关联,因此,翻译是外语理解中无意识和不可避免的元素,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很明显,翻译从来没有完全离开过语言课堂,尽管有人对在语言教学中使用翻译提出了人为的指责,但近年来有重要的呼吁是“恢复”。

此外,自从中世纪经院哲学和备受诟病的19世纪语法翻译方法论时代以来,翻译作为外语课堂中的一种语言学习活动就被赋予了许多名称,例如“学校翻译”、“教学翻译”和“学术翻译”到当前后交际认知范式中的较新术语,例如“翻译行为”,英语教学中的翻译(ELT)通过融入新技术不断更新,从纸质和电子手持资源和专业软件到在线平台和虚拟论坛,所有这些都可以用来促进“翻译行为”在教学学习过程中。

随着21世纪新技术的使用,通过检查大学生在解决问题任务中的表现,使用过程研究方法并借鉴发展学习理论,本章旨在证明“教学翻译”的有效性和相关性”在ELT中,尤其是在本科阶段,它是许多人文学科学习课程中英语阅读课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文学和语言学系,翻译本身并没有明确地作为目的来教授,而是作为完善外语阅读技能的一种手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翻译方法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摘要]对于翻译方法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历史上经历了一个由兴到衰再到重新认识的过程。

文章通过回顾与翻译相关的外语教学法及分析中国英语教学的特点和现状,希望能重新认识翻译方法在外语教学各方面的积极作用。

只要适时适度地加以利用,翻译完全可以作为一种有价值的教学手段融入到外语教学中,从而发挥母语环境下外语教学的优势。

[关键词]翻译;外语教学;EFL一、翻译与外语教学法1.语法——翻译法语法一翻译法的应用最早可以追溯到16世纪拉丁语作为欧洲社会生活统治语言的时代。

因其基本学习方法是靠记忆词汇、学习语法、进行翻译来完成的,故称为语法——翻译法。

其主要特点是学习一种语言先要细致分析其语法规则,然后运用语法知识完成对目的语文本进行翻译的任务。

课堂上比较典型的练习是把句子从目的语翻译成母语。

因此,翻译也便随之成为外语教学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和模式。

在这种方法的指导下,学习者在学习外语时,他的母语始终保持为一种参照系统。

由于这种方法对教师的教学技巧和外语口语表达能力要求不高,故而对教师而言这是一种比较容易操作的教学方法。

但是,对多数外语学习者来说,语法翻译法就意味着机械记忆语法规则、词汇和翻译晦涩的古典文学作品。

它完全忽视了语言的日常实际应用,很难全面培养学习者运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便逐渐不再受人青睐。

这种方法的主要弊端在于它使用了晦涩难解的语法规则和脱离语境的句子翻译。

2.直接法直接法是在19世纪后半叶作为语法——翻译法的对立物在西欧出现的,20世纪开始在美国流行。

所谓直接法,就是直接用外语教外语,不用学生的母语,不用翻译,也不注重形式语法。

学习外语以模仿为主,通过各种模仿手段重复所学的句子,养成习惯,达到自动化地步。

它的教学目标不是规范的书面语,而是外语口语。

这种教学法采用的是意义与目的语直接产生联系的原则,它提倡完全使用目的语解释词汇和语法而不依靠母语翻译的过程。

这样似乎可以使学生学会直接用外语思维。

但是,这种方法在课堂上的效果却常常事与愿违。

一方面,外语教师因为不能使用母语,便需要花费大量的课堂时间来迂回解释复杂、抽象的语法内容和词忙条目,而这些如果用母语解释本来可以更有效率。

而且,这种方法对教师水平要求较高,教师对外语的掌握要基本达到母语的感觉,而这在多数像中国这样的非英语母语国家其实很难做到。

3.社团学习法和暗示法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有两种翻译在其中起重要作用的教学方法比较流行:社团学习法和暗示法。

社团学习法意识到了外语学习中的感情因素,学习者使用母语,才能更清楚地领会教师的授课内容。

在课堂里,教师不断把学生想说的话翻译成目的语,学生可以从零起点开始,不断进行重复,慢慢熟悉外语,随着学生能使用的外语越来越多,就不用再借助翻译而可以直接使用外语说话了。

在这种方法中,翻译被用来帮助学习者在课堂上获得安全感,促进学习。

暗示法强调心情放松。

与社团学习法一样,它也强调翻译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

此方法经常使用的教学模式是:创造和谐舒畅的气氛,由教师发给学生对话材料,上面有外语同时也有相应的母语翻译。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对话内容的课堂活动。

在学习过程中借助母语翻译,使意思更加明了,通过对比两种语言的异同,开发学生的智力。

这两种方法的共同之处是意识到了翻译运用的优势,可以减轻学习者的心理紧张,使课堂学习更放松,更有效。

4.沉默法和自然学习法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同时有另外两种流行的外语教学方法,但它们一概都不认可翻译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

他们的支持者普遍认为,对外语学习者来说,十分重要的一点是尽量多用外语进行思考,避免母语使用,尤其是在教学的初期阶段。

在沉默法中,教师使用特殊教具来引发学生的反应。

很少使用语言示范,通常是靠学生的领悟力,而不用翻译来把意思搞明白;自然学习法强调先充分理解后再表达。

在帮助学生理解过程中,教师应该尽量使用目的语,重视自然的交际。

在这两种方法中,学习者的母语,也就是翻译,都被排除在外。

教师通常认为母语会对外语的学习造成影响,于是他们明确或暗示学生不使用翻译。

如此一来,学生自然也就会产生“翻译会对外语学习产生负面影响”的认识。

5.交际教学法(Communicative IAnguage Teaching)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根据语言学家韩礼德的理论形成的交际教学法(CLT)日渐流行,并逐渐成为全世界影响最大的外语教学流派。

它从根本上使语言教学从传授语言知识转向了培养语言交际技能。

它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采用真实、地道的外语材料,主张句型加情景来学习语言,鼓励学生多多接触和使用外语,在真实的交际活动中,学生只使用目的语,而他们的母语基本不起作用。

但是这种看似完美的教学法却在很多非英语国家的英语教学中遇到问题。

一旦母语和翻译在语言学习中遭到完全忽略之后,我们的外语教师,不再拥有利用母语的优势,而同时又很难达到精通目的语的交际课堂要求;而学生们,大多身处大班教学的课堂环境中,对目的语的处理能力有限,完全的外语交际不免令他们感觉困惑、紧张,虽然耗时耗力,却成效甚微。

我们不禁产生疑问:这些忽略母语和翻译使用的教学方法是否适用于我们的EFL教学实际情况呢?二、翻译与中国的EFL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搞清楚语言学习者是在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环境中,还是在英语作为一门外语的背景下学习。

在美国、加拿大这些国家对移民或留学生的ESL教学中,英语始终具有直接的社会交际功能,学习环境也是真实的英语文化、语言环境,教师大多是英语母语使用者,英语既满足日常交际的需要,同时也是未来生存的必要手段,因此,英语具有极高的日常应用频率;而在中国、日本这些国家对各层次的学习者进行的EFL教学中,学习目的多是为了完成学业和考试要求,英语并不具有直接的社会交际功能,师生普遍缺乏在课堂外使用英语的机会,因此缺乏真实的外语环境。

而且英语教师绝大多数为非英语母语使用者,文化背景和语言程度决定了他们很难有能力成功驾驭一个完全以外语交际为核心的课堂。

特别是中国高校的英语教学面临诸多实际情况,如人数达到40-60人的太班外语教学;以语法内容为主的各级考试要求;师资水平的欠缺;教学设备、材料的经费不足等,都造成类似于交际法的全外语教学无法充分实施。

因此,我们的语言研究者应该着力发展更适合于自己母语环境的交际教学方法。

这时,母语翻译的作用就应该重新加以审视。

只要教师善加利用的话,翻译完全可以成为一种有价值的教学方式。

Zohrevandi曾指出,在教师和学生使用同一母语的EFL 国家,“翻译可以成为适应学习者、课程目的、课堂氛围和需要的有效方式。

”事实上,对很多外语教师来说,在课堂上使用的翻译已经与传统的语法翻译法有所不同,它不是作为一种脱离文本的机械方法,而是作为一种有益的教学手段融入到范围更为宽泛的交际教学中,因为翻译本身就是一种复杂的交际行为,翻译的过程也是提高学习者交际技能的过程。

随着认知语言理论和转换——生成语言学的发展,研究者发现语言学习不仅仅是通过模仿进行的,它更应该是一个人用已有的知识来发现正在学习的语言的规律的过程。

近年来,各国学者对在外语教学中运用翻译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调查,其结果大多是积极肯定的。

三、翻译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1.翻译有助于词汇意义的理解和记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了解外语词汇在母语中的含义会使学习者获得一种参照,从而理解并自信地使用该词”。

外语学习者面对一个个的新词,他们迫切需要了解其准确含义,而翻译的过程就是寻求准确意义的过程,不管原语词的语义有多复杂、文化内涵有多深厚,译者都要在母语中找到相对应的表达法,从而理解该词的确切含义,进而能自信地使用这些词汇。

这种母语使用带来的安全感,也是提高英语学习动机的有效途径之一。

这里所说的翻译不是指脱离文本的孤立、刻板的字字对译,而是在具体的语境中,通过翻译的方法来确定词汇的准确意义,掌握该词汇的语法知识,并了解该词的使用语域。

经过这个过程之后,学习者自然能更好地记忆和使用词汇。

2.翻译有助于提高外语写作质量不少调查研究表明,外语写作过程中运用翻译进行母语思维对提高作文质量起了积极的作用。

例如,Lay在对四名中国学生的写作过程研究中发现他们会借助于把关键词翻译成母语来把文章的构思更有条理地联系在一起,而且借助中文越多的学生,在文章的组织、内容和细节方面质量会更高。

后来,Lav叉总结指出了翻译在外语写作过程中所具体起到的重要作用:(1)开拓思路;(2)提出问题;(3)离情复杂想法;(4)回忆过去经历;(5)评价文章结构;(6)加强表达;(7)增加词汇多样性;(8)展示文化敏感性,等等。

当然,我们知道外语写作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写作纯正外语文本的能力,当然应该鼓励学生尽可能用英文表达,过多使用翻译会阻碍英语写作的流畅性。

但这并不妨碍学习者在一定水平阶段用母语思考题目并作出写作提纲,然后译成英语。

这样可以更有效地帮助他们清楚地表达思路和想法。

3.翻译有助于外语阅读水平的提高Kerm通过研究英语学生阅读法语的过程,发现在心里面默默把文字翻译成母语对阅读产生了众多积极的效果,包括:帮助对篇幅长、句法复杂的内容确定意义;记忆上下文的信息;在母语环境下丰富读者的联想思路;检查理解正确与否;减轻情感方面的紧张程度,等等。

当然,他也同时指出了翻译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如:错误理解,忽略原文的篇章结构及形式。

所以说,翻译在外语学习中具有双重作用,审慎适度的使用是发挥其理想效用的关键。

因此,Husain通过研究提出了有效运用翻译进行外语教学应遵循以下几个主要原则:(1)学生应尽量多地接触目的语。

(2)母语在课堂中应明智审慎地加以使用。

(3)教师应该为翻译活动提供一个适当的上下文,而不仅仅翻译单句。

(4)翻译中应使用当代的真实材料。

(5)翻译被用来明示两种语言之间的异同。

Husain同时还提出翻译法总体来说可以促进语言学习,但只是对中、低级学习者效果更明显,对高级学习者效果不甚显著。

而Perkins 则指出通过翻译,“高水平学习者总能深入了解原语和目的语之间的不同,以及在句法、语义和文体层面的冲突,这些会最终帮助他们提高目的语水平。

”Titford也提出翻译是一种提高高水平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因为这些学习者更希望了解在一门外语背后所包含的原则。

因此,在高级阶段使用翻译更能帮助学习者搞清楚外语和母语之间的异同,使他们通过母语这个媒介来加深对外语的认识。

总之,大量对EFL环境下外语学习过程的研究都表明,审慎明智地运用翻译,并在语言学习的不同阶段进行有效的双语比较是一个有效的外语学习手段。

正如Catford曾如此评价翻译,“翻译并不是一种危险的技能,重要的是在于我们要理解翻译的本质,并适当掌握其在课堂中的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