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确定现象优秀课件2
2在重复试验中观察不确定现象PPT课件(华师大版)

25.1 在重复实验中视察不确定现象
华东师大版 九年级数学上册 教学课件
• 学习目标: 1.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 概念. 2.会用频率估计随机事件在每次实验时产生 的机会的大小.
• 学习重点:
1.理解随机事件的特点,会判断现实生活 中哪些事件是随机事件;
2.通过实验的方法来判断随机事件产生机 会的大小.
• 学习难点:
判断现实生活中哪些事件是随机事件.
新课导入
掷一枚正方体骰子,考虑以下问题: 掷得的点有几种可能的结果? 6种 掷得的点数会是1吗? 可能是 掷得的点数小于7吗? 一定是 掷得的点数会是0吗? 一定不是
必然事件:无需实验就能预先确定一定会 产生的事件. 掷得的点数小于7.
不可能事件:每次实验都一定不会产生的 事件. 掷得的点数是0.
估计
生的概率
课后作业
1.从教材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教学反思
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自然地引出必然事 件和不可能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相对于 随机事件来说,特征比较明显,学生容易判断, 把它们第一提出来,符合由浅入深的理念,容易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谢谢欣赏
概括
通过前面的实验,我们可以发现,虽然 每次实验的结果是随机、无法预测的,但随 着实验次数的增加,事件产生的频率会稳定 在某一个数值附近,所以我们可以用频率估 计随机事件在每次实验时产生的机会的大小.
随堂演练
1.下列事件中,属必然事件的是( B ) A.男生的身高一定超过女生 B.方程4x2=0有实数解 C.明天数学考试小明一定得满分 D.两个无理数相加一定是无理数
投掷一枚普通的正方体骰子,掷得的 数不是奇数便是偶数; 必然事件
可能性-不确定现象 优秀PPT课件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 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 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知缘斋主人 14.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 样子。 19.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 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20.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 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8不确定现象西师大版秋共12张PPT

抽签决定演讲顺序,猜一猜谁会抽到第1号呢?
小强
签盒
小红
小丽 小军
像这样可能出现的结果不止一种,而使人们 事先不能确定的现象就叫做不确定现象。
游戏:抛硬币
抛一枚硬币,你能猜出硬币落地后是哪面向上吗?
正面
反面
游戏要求:
1、每个同学在抛硬币前先猜一猜硬币落地后是正面向上? 还是反面向上?
2、小组同学每人抛1次,小组长将每次硬币落地的情况 记录在表格里。
可是,一心想害死张三的师爷却在两个签上都写了一 个“死”字。
幸亏张三的一位朋友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他。第二天,县 官在开堂时,让张三抽签。张三抽了一枚签,连忙吞进肚 子里。县官只好打开另一枚签,发现上面写着“死”字, 以为张三抽到的是“生”字签,就只好放了张三。
3、分别统计出硬币正面向上和反面向上的总次数。
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可能的结果就是不确定现 象,在描述这种现象时可用“可能”“也可能” 来描述。
摸彩球
小虎摸出的球一定是黄球,不可能是白球。 小猫摸出的球一定是白球,不可能是黄球。
像这种结果只有一种的现象叫确定现象,通常 用“一定”或“不可能”来描述。
说一说
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现象是确定现象?
4个黄球 4个白球
可能是黄球,也可能是白球。
试一试(连线)
考考你
请你用“一定”“可能”或“不可能”描述下列现 象。
太阳从西边落下。(一定 ) 没有水人类也能生存。( 不可能)
雨后出现彩虹。( 可能 ) 远距离投球进篮。( 可能 )
装球游戏
①
②
③
请在每个箱中装入7个球,要求:
(1)从①号箱中摸出的一定是红色的。
(2)从②号箱中摸出的可能是绿色的。
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在反复实验中观察不确定现象》课件(共24张PPT)

◆◇动手操作 同学们绘制在“抛硬币”游戏实验所获得的数据 统计表的折线图. 问题: 1.观察所绘制的折线统计图,回答:当抛掷次数很多 以后,出现正面的频率是否比较稳定? 2.如果换成其他的实验,大家是否也能发现类似的现 象 结论:虽然每次实验的结果是随机的,无法预测的, 但是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隐含的规律逐渐显现, 事件发生的频率逐渐稳定到某一个数值.
◆◇练习 1.书P124练习题. 2.填空 (1)任意抛掷一枚均匀的硬币,会出现______种结果,这几种 结果出现的可能性是______,都是______. (2)有大小两个正方体,每个正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标有数字 1、2、3、4、5、6,将两个正方体投掷在桌面上,向上的一面 数字之和为偶数的情形有___表11.3.1,绘制实验折线 图. 注意横坐标与纵坐标所表示的数字含义,横 坐标表示抛掷次数,纵坐标表示频率
◆◇动手操作 同学们绘制在“抛硬币”游戏实验所获得的数据 统计表的折线图. 问题: 1.观察所绘制的折线统计图,回答:当抛掷次数很多 以后,出现正面的频率是否比较稳定? 2.如果换成其他的实验,大家是否也能发现类似的现 象 结论:虽然每次实验的结果是随机的,无法预测的, 但是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隐含的规律逐渐显现, 事件发生的频率逐渐稳定到某一个数值.
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第11章 体验不确定现象
11.3在反复实验中观察 不确定现象(一)
●○学习目标 ①借助实验,进一步体会随机事件在每一次实验中 发生与否具有不确定性. ②体会重复实验的次数与事件发生的频率之间的关 系,了解用稳定后的频率值估计事件发生机会的合 理性. ③懂得展开实验,通过实验数据的累加、分析、对 比和讨论,探索规律. ●○学习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探索规律. 难点:认识实验结果的随机性和规律性.
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全部课件

后天要下雨。
水往低处流。 我能打中靶心。
不确定现象
月亮绕着 地球转。
确定现象
下周我们班会 获得卫生红旗。
课堂练习
根据图片信息判断。
(1)小猫可能摸到红球,也可能摸到蓝球。( √ ) (2)小猫一定能摸到红球。( х ) (3)小猫不可能摸到蓝球。( х ) (4)小猫能摸到红球也是确定现象。( х ) (5)小猫摸到蓝球是不确定现象。( √ )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可能性,同学们 要初步理解可能、不可能、一定等词的 含义,在摸球游戏中体会可能性的大小, 用学过的知识解释生活中有关可能性大 小的问题。
课后作业
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2.从课时练中选取。
西师大版 数学 四年级 上册
八、不确定现象
用“可能”描述随机现象
课前导入
想一想:两根绳子能结成一根绳子吗?
1.商场老总想,一定不能让参加活动的人中奖,你准备怎 样帮他设计。 2.参加活动的人想,一定要中奖,你准备怎样帮他设计。 3.商场经理想,只让其中一部分人中奖,你准备怎样帮他 设计。
某彩票发行公司发行了一种彩票, 一共10万张,设奖如下:
一等奖:3个 二等奖:10个 三等奖:100个 四等奖:1000个 刘老师买了1张彩票,可能出现哪些 结果?列举出来。
活动要求:
正面
反面
1.猜一猜硬币落地后向上的一面有几种情况,如果抛20
次正面向上的估计有多少次?
2.小组同学每人抛4次硬币,将每次硬币落地的情况记
录在表格里。
3.分别统计出硬币正面向上和反面向上的总次数。
组数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合计
正面次数 反面次数
1. 观察统计情况,你发现了什么?
部编四年级上数学《八 不确定现象》董知祥教案PPT课件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

《不确定现象》教学设计——董知祥一、教学目标1、认识生活中的不确定、确定现象,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词描述确定、不确定现象。
2、用生活中的实例和游戏让学生进一步明确确定、不确定现象概念。
3、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和理解生活中的确定、不确定现象,列出简单的随机事件的所有可能的结果。
二、重点难点重点:体验生活中确定、不确定现象。
难点:用比较规范的教学语言对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的分析。
三、教学准备:硬币、乒乓球、口袋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生:喜欢。
师:这节课董老师就陪大家一起玩游戏!首先我们来玩一个猜拳游戏,老师手里有一枚硬币请大家猜猜可能在哪个手吗?生:左手、右手。
|师:你能确定吗?生:不能。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不确定现象。
(板书课题)(二)小组活动探究活动1:抛硬币1.抛之前先猜一猜硬币落地后那一面向上。
2.小组同学每人抛1次硬币,注意观察硬币落地的情况。
3.你每次都猜对了吗?如果没有,为什么?活动2:摸球比赛1.活动过程中不能打开袋子偷看颜色。
2.小组内每人摸出一球,记住颜色后放回,统计出一共摸出几次白球。
(三)快乐闯关1、任意摸一球,一定是绿球。
2、任意摸一球,不可能是绿球。
3、任意摸一球,可能是绿球。
(四)探究学习通过上面的学习老师相信同学们已经清楚不确定现象和确定现象,现在我们一起去看看生活中的这些现象你能辨别吗?1、试一试,连线。
2、用“一定”“可能”或“不可能”描述下列现象。
3、“青蛙”跳水。
|(五)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确定现象?哪些不确定现象?(六)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存在哪些疑惑?有什么收获?六、板书设计不确定现象不确定确定可能……也可能一定……不可能教学反思:本堂课活动比较多,内容比较简单,把整堂课交给孩子整体效果还是比较好。
但有两点不足之处,其一是课堂中喜欢重复孩子回答问题的话;其二是课堂采用小组合作完成游戏的方式来学习,孩子过于兴奋显得纪律不是很好。
不确定现象优秀教案 (2)

不确定现象(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96页例1、例2,第97页例3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1.能在活动中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可能的,有些则是不可能的。
2.在具体的情景中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术语来描述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猜想、分析、判断、推理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具体的活动情景中体验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
教学难点:能用比较规范的数学语言对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进行分析描述。
【教学准备】硬币、抽奖箱、袋子、小彩球、磁力扣等【教学过程】一、游戏引入揭示课题:带领学生玩儿猜硬币的游戏,通过该游戏有效地激活课堂,同时以出现的不同结果引出即将学习的课题《不确定现象》。
二、新知探究(一)不确定现象1、定义呈现:硬币可能在左手,可能在右手,我们把这种事先不能确定的,并且事件的结果不止一种的现象叫做“不确定现象”。
2、学会描述:通常用“可能……也可能……”来描述。
3、再次描述:硬币可能在左手,也可能在右手。
4、抽签活动:同桌之间相互交流,选取代表进行阐述,注重引导完善,学生的描述可能不够完整,最后需进行总结:谁抽到第一个歌唱不能事先确定,可能是小东抽到第一个,也可能是小明抽到第一个,还可能是小芳抽到第一个,甚至可能是小梅抽到第一个。
5、复述:在一定条件下,一些事件的结果是不可以预知的,具有不确定性。
我们要学会用“可能……也可能……”来进行描述。
6、举例:结合对不确定现象的理解,举出生活中的不确定现象。
(明天可能会下雨;我可能会中500万;小明可能会赢,也可能会输……)(二)确定现象1、摸球比赛:选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代表进行摸球比赛,两名选手在箱子中各摸球三次,每摸一次要放回,其余的男生和女生做好各自队伍的记录,最后统计,谁摸出来的黄球多,谁就获胜。
(1)宣布XX队获胜;(2)请参赛者发言(另一队的队员猜测胜出队伍的盒子里都是黄球);(3)给予输掉的一方机会,让他们亲自看看盒子里面的小球的状况;(4)发现赢的队伍的盒子中全是黄球,借此发问:如果再去任意摸一个球,摸出的还是?(黄球)一定是黄球吗?(一定)谁能用一句话来描述这种现象。
不确定现象优秀教案-2

不确定现象(一)教学内容:教科书96页例1、例2、例3相关的课堂活动及练习。
不确定现象。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这些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抽签、抛硬币、摸彩球等活动,初步体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情的发生时不确定的,并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这些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帮助学生获得初步的概率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判断和推理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经历探索过程,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难点: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事情。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和学生交流:同学们,谁能说一下明天的天气情况。
预设:下雨、阴天、晴天……教师小结:生活中,有些事情我们可以确定它的结果,有的事情则不能确定它的结果。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板书课题:不确定现象设计意图:教师根据学生的猜测,引出不确定现象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存在与周围世界中,从而有利于学生体会可能性的应用价值。
(二)探究新知1、探究不确定现象(1)教学例1四个同学参加元旦文艺汇演,利用抽签的方法确定出场顺序,谁会抽到第1个呢?学生猜测师和学生交流:这是一道关于可能性的问题。
谁抽到1号,谁就第1个演讲。
但是谁抽到1号都有可能性,到底谁能抽到1号,不确定。
只有抽签之后才能确定谁第1个出场。
可能是小明抽到第1,也可能小芳抽到第1。
板书:可能……也可能……师:这个现象是不确定现象。
(2)教学例2师和学生交流:大家喜欢玩游戏吗?我们来玩一个转硬币游戏怎么样?转硬币之前请同学们猜一猜硬币停止转动后,是正面向上呢?还是反面向上?学生猜测。
学生分组进行转动硬币活动,注意记录和观察硬币停止转动后,是正面向上还是反面向上。
活动后请学生用语言描述硬币停止转动后,是正面向上还是反面向上,得出这件事是不确定的结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填表
组数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合计
正面次数
反面次数
1. 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2.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实验结果?
组内交流
根据刚才的两个活动,谈谈你对不确定现象的理解。
小结:两个活动的结果,都不能事先确定, 像这种有两种或者两种以上可能的结果,我们把 它叫做不确定现象,通常用“可能””也可能” 来描述。1. 猜手中有无硬币。p97
2. 游戏:石头、剪刀、布。
导学
3 摸彩球。
请你说说以下动物摸出的球是什么颜色?为什么?
小虎摸出的球一定是红球,不可能是白球。 小猫摸出的球一定是白球,不可能是红球。 这种只有一种结果出现的现象是确定现象,通常用“一 定”或“不可能”来描述。
说一说
1. 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现象是确定现象? 2. 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有什么不同?
不确定现象
导学
1 抽签。
小冬
小明
小芳
小梅
这4个同学将在六一庆祝会上参加演讲 比赛,在演讲前需要抽签来决定演讲的顺序, 请同学们猜一猜四个同学,谁会抽到第1个 呢?
验证
签盒里共有编号为的四张签,分别代表 演讲者的出场顺序。请4位同学代表演讲者来抽签, 验证一下你的猜想。
签盒
号签可能被4个演讲者的任何一个抽到,事先 不可以预知,具有不确定性。
2.时光一去不复返。
(一 定 )
3.这场比赛我们会赢。 4.明天会下雨。
(可 能 ) (可 能 )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还 有什么疑惑?
亲爱 的孩子 ,今天你的表现 可能
不是最出色的,但只要你在今后的学
习中多动脑、勤思考,你就不可能没
有进步。继续努力, 奋勇拼搏,老师相
信你 一定 是最棒的!
练习巩固
典题精讲
1.在括号里填上“确定”或“不确定”。
成语“守株待兔”所反映的现象是( )现象。
解题思路: 兔子可能撞在树桩上,也可能不 会撞在树桩上。
典题精讲
2.判断:太阳可能从西边升起。( )
解题思路:
太阳每天都是东方升起西方落下
小组活动
1.“青蛙”跳水。
乒乓球可能跳入盆中,也可能跳到盆外。
导学
2 抛硬币。
观察,你能猜出硬币落地后是哪面向上吗?
小组活动验证
我们把硬币有数字的一面为正面,另一面为反面。 在小组内抛硬币,研究硬币落地后的情况。
正面
反面
活动要求:
1. 猜一猜抛出的硬币落地后会出现什么情况?
2. 每个小组选三个同学每人抛6次硬币,将每次硬币落地的情况记
录在表格里。
3. 分别统计出硬币正面向上和反面向上的总次数。
判断
2. 根据图片信息判断。
(1)小猫可能摸到红球,也可能摸到蓝球。( √ ) (2)小猫一定能摸到红球。( х ) (3)小猫不可能摸到蓝球。( х ) (4)小猫能摸到红球也是确定现象。( х ) (5)小猫摸到蓝球是不确定现象。( √ )
拓展练习
一、用“一定”“可能”“不可能”填空。
1.我掷骰子的时候掷出了“7”。 (不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