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条式热水锅炉燃烧自动控制

链条式热水锅炉燃烧自动控制
链条式热水锅炉燃烧自动控制

燃烧控制系统的设计(DOC)

目录 一绪论...................................................................................................................................... 二燃烧控制系统的设计 2.1燃烧过程控制任务 2.2燃烧过程调节量 2.3燃烧过程控制特点 三燃料控制系统 ........................................................................................................................ 3.1燃料调节系统...................................................................................................................... 3.2燃料调节——测量系统...................................................................................................... 3.3给煤机指令.......................................................................................................................... 四600MW火电机组DCS系统设计 4.1 电源部分 4.2 通信部分 4.3 系统接地 4.4 软件部分 五结论................................................................................................................................... 参考文献...................................................................................................................................

链条锅炉的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

链条锅炉的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 摘要链条炉排能够控制煤层厚度和自行冷却的结构特点,锅炉的燃烧工况稳定,热效率较高,运行操作方便,劳动强度低,烟尘排放浓度较低等优点。在使用时应该加强点检,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本文针对链条炉排卡住停转、燃烧室炉墙及吊璇损坏、炉排面上燃烧不均匀等故障,进行原因分析,提出具体的维修方法。 关键词链条锅炉;运行故障;维修方法 链条锅炉是机械化程度较高的一种层燃炉。结构比较简单、制造和安装工艺要求不高,炉排不漏煤,因其炉排类似于链条式履带而得名,是工业锅炉中使用较广泛的一种炉型。链条的运行从头是收热和吸热区,在中段起煤释放出的热量,基本上对效益帮助不大。因此布煤、厚度、链条速度也很重要。下面就谈谈10 t 链条锅炉本体或辅机常发生的一些故障及排除故障的方法。 1链条锅炉的常见故障 1.1链条炉排卡住停止转动 链条锅炉炉排是转动的燃烧设备,由于工作条件不良,极易发生卡住停转现象。在日常应用中炉排的故障较多,维修量大,影响着锅炉的正常使用。发生故障时表现为:电动机电流突然增大,炉排安全弹簧跳动或保险离合器动作,发出不正常的撞击声。锅炉材质制造质量是造成炉排故障的重要原因。链条炉排两侧的链条调整螺钉调整不当,造成左右两侧链条长短不一,炉排前后轴的平整度影响着炉排行进阻力大小及应力均匀程度,易造成炉排跑偏、断片。炉排片折断,一端露出炉排面,当行至挡渣板处有时被挡渣板尖端阻挡;有时炉排片一整片脱落,当行至挡渣板处,使挡渣板尖端下沉顶住炉排。有碍炉排的正常运转,严重时会卡住或拉断炉排。例如:一台10 t/h锅炉链齿误差达12 mm,锅炉运行中炉排经常大面积撕裂,炉排轴弯曲,炉排两侧链条被煤中的金属等杂物卡住,链条炉排停止运转。 1.2链条锅炉燃烧室炉墙及吊璇损坏 炉墙的常见故障有结焦、裂纹、倾斜、砖块松动,局部脱落,炉管穿墙处被硬物卡死和密封石棉绳烧坏等。链条锅炉正常工作时,如果发生炉外空气进入炉内,使烟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降低,含氧量升高,燃烧室变正压;锅炉支架或墙皮发热甚至烧红,这说明炉墙有较多的裂缝、严重的漏风。炉墙内衬砖破裂或局部脱落,可能把燃烧室炉墙及吊璇损坏。产生的原因是:修后烘炉不当,升火或停炉方式不正确;耐火材料质量不良,施工质量差;设计不合理,炉墙阻碍受热部件正常膨胀,或热强度过高,吊璇冷却不充分;炉墙严重磨损,其磨损厚度超过原厚度的1/3,致使锅炉经常在正压下运行,炉膛温度过高,或炉墙挂焦严重,而打焦时将水喷到炉墙上。

锅炉燃烧过程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锅炉燃烧过程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 锅炉燃烧过程控制系统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锅炉燃烧调整总结

#2 炉优化调整 机组稳定运行已有3个多月,但在调试结束后我厂#2机组在3月份前在满负荷时床温在960℃左右,总风量大,风机电流大,厂用电率居高不下,一直困扰着我们。通过三个月的分析、调整,近期床温整体回落,总结出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一、煤颗粒度的差异。前一段时间负荷300MW时床温高炉膛差压在,下部压力,近期炉膛差压在,下部压力,这说明锅炉外循环更好了,分离器能捕捉更多的物料返回炉膛,同时也减少了飞灰含碳量,否则小于1mm的煤粒份额太多分离器使分离效率下降,小于1mm 细颗粒太多就烧成煤粉炉的样子,从而导致高床温细颗粒全给飞灰含碳量做贡献了,大于10mm煤粒太多就烧成鼓泡床了,导致水冷壁磨损加剧爆管、冷渣器不下渣和燃烧恶化等一系列问题,所以控制好入炉煤粒度(1—9mm)是保证燃烧的前提,当煤颗粒度不合适时只能通过加大风量使床温下降,在煤颗粒度不合适时加负荷一定要先把风量加起来,否则负荷在300MW时床温会上升到接近980℃,甚至会因床温高被迫在高负荷时解床温高MFT保护,如果处理不当造成结焦造成非停。所以循环流化床锅炉控制煤粒度是决定是否把锅炉烧成真正循环流化床最为重要的因素,可以说粒度问题解决了,锅炉90%的问题都解决了,国内目前最好的煤破碎系统为三级筛分两级破碎。 二、优化燃烧调整。3月份以来#2炉床温虽然整体下降,但仍不够理想,由于我厂AGC投入运行中加减负荷频繁,所以在负荷变

化时锅炉床温变化幅度较大,在最大出力和最小出力时床温相差接近200℃,不断的调整风煤配比使其达到最优燃烧工况,保证床温维持在850℃-900℃。负荷150MW时使总风量维持32万NM3/h左右,一次流化风量21万NM3/h,二次风量11万NM3/h左右,同时关小下二次风小风门(开度20%左右,减小密相区燃烧,提高床温)和开大上二次小风门(开度40%左右,增强稀相区燃烧,提高循环倍率),可使床温维持850℃左右,正常运行中低负荷时一次风量保证最小临界流化风量的前提下尽可能低可使床温维持高一点,以保证最佳炉内脱硫脱硝温度。负荷300MW时总风量维持62万NM3/h左右,一次风量27万NM3/h左右,二次风量35万NM3/h左右,同时开大下二次小风门(开度80%左右,增强密相区扰动,降低床温),关小上二次小风门(开度60%左右,使稀相区进入缺氧燃烧状态),因为东锅厂设计原因,二次上下小风门相同开度情况下上二次风是下二次风风量的三倍,所以加减负荷时根据负荷及时调整二次小风门开度对床温影响较大。高负荷时在床温不高的情况下尽量减小一次风,以达到减少磨损的目的,二次风用来维持总风量,高负荷时床温尽量接近900℃,以达到最佳炉内脱硫脱硝温度,同时加负荷时停止部分或全部冷渣器,床压高一点增强蓄热量可降低床温,减负荷相反,稳定负荷后3台左右冷渣器可保证床压稳定。 在优化燃烧调整基本成熟的基础上,配合锅炉主管薛红军进行全负荷低氧量燃烧运行,全负荷使床温尽量靠近900℃。根据#2炉目前脱硝系统运行情况,负荷150MW时根据氧量及时减减小二次风,

锅炉燃烧时时序控制工作原理

标题:锅炉燃烧时时序控制工作原理现代内燃机动力装置的船舶上,辅助蒸汽锅炉(简称辅锅炉)是对水进行加热而产生蒸汽的设备。锅炉自动控制环节主要包括:水位自动调节、蒸汽压力自动控制、燃烧程序控制以及报警和保护环节。其中水位自动调节的任务是保证锅炉给水量适应蒸发量的变化,使水位波动不超过一定范围。允许变化范围是60—120mm,一般采用双位控制;燃烧过程的自动调节主要任务是使锅炉气压维持在规定值或规定之允许的的范围内,同时为了保证工作良好必须使供风量与供油量相适应;报警环节是为了在锅炉运行过程中为了达到安全、可靠、无人值班的目的,除了对锅炉水位与燃烧采用自动控制外还必须对各种危险工况采取安全保护措施。 燃烧程序自动控制辅助锅炉燃烧时序程序控制是指给锅炉一个起动信号后,能按时序的先后自动进行预扫风、预点火、喷油点火,点火成功后对锅炉进行预热,接着转入正常燃烧的负荷控制阶段。同时对锅炉的运行进行一系列的安全保护。辅助锅炉燃烧时序控制框图如图3-1所示。按下锅炉起动按钮后,自动起动姗烧油泵和鼓风机,关闭燃油电磁阀使ilk油在锅炉外面打循环,此时风门开得最大,以大风量进行预扫风,防止锅炉内残存的油气在点火时发生冷爆。预扫风的时间根据锅炉的结构形式不同而异,炉燃烧时序控制框图一般20s-60s。达到预扫风的时间自动关小风门,同时点火电极给出电火花进行预点火,时间为3秒左右。然后打开燃油电磁阀,或开大回油阀,或让一个油头喷油工作,即以小风量和少喷油进行点火。点火成功后维持一段时间低火燃烧即进入正常的负荷控制阶段。在预定的时间内若点火不成功,或风机失压,或中间熄火等现象发生,会自动停炉,待故障排除后按复位按钮方能重新起动锅炉。 炉燃烧时序控制框图一般20s-60s。达到预扫风的时间自动关小风门,同时点火电极给出电火花进行预点火,时间为3秒左右。然后打开燃油电磁阀,或开大回油阀,或让一个油头喷油工作,即以小风量和少喷油进行点火。点火成功后维持一段时间低火燃烧即进入正常的负荷控制阶段。在预定的时间内若点火不成功,或风机失压,或中间熄火等现象发生,会自动停炉,待故障排除后按复位按钮方能重新起动锅炉。

链条炉在实际燃烧操作中的配风方法示范文本

链条炉在实际燃烧操作中的配风方法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链条炉在实际燃烧操作中的配风方法示 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链条炉燃烧操作原则配风方法有三种,即尽早配风 法,推迟配风法和强风后吹法。 1、尽早配风法 这种方法是根据燃料层对空气的消耗能力尽早配风。 在燃烧前期燃料放出大量的挥发物,此时就开始送人大量 空气,并且随着燃料温度的提高和燃烧的加强,尽可能加 大送风,直至燃尽。以五个风室为例:第一风室按燃煤挥 发分的高低适量送风,一般到第二风室就送人大风(全开), 第三风室也如此,直至第四风室,送风稍有减少。其后燃 料层的燃烧转入燃尽阶段,空气消耗量进一步减少,送风 量也随之大幅度减少,因此第五风室只需稍开或全关(供漏

风供风)。这种配风方式有如下特点: (1)尽早配风法适用于高挥发分的燃煤,前期燃煤吸收热量释放大量的挥发物,为使可燃气体(挥发物)得到充分的燃烧,需要送入大量空气,形成炉排前部燃烧强烈。 (2)由于前部燃烧强烈,前拱区容易结渣,甚至烧坏煤闸门,因此要注意控制前部送风量;同时由于前部燃烧强烈,烟气体积急剧膨胀,致使后拱内的烟气流出不畅,形成烟气在后拱出口处的闷塞。 (3)燃烧高温区在靠前部,炉排后部弱燃烧区面积较大,温度降低,难以维持焦炭燃尽,导致炉渣含碳量增加,降低了锅炉的燃烧效率。 2、推迟配风法 推迟配风法仍以五个风室为例:第一风室为引燃期,不专门送风(只靠风室漏风供风);第二风室已进入燃烧旺

锅炉燃烧控制系统仿真

锅炉燃烧过程控制系统仿真 目的:通过该项目的训练,掌握串级控制、比值控制、前馈控制在锅炉燃烧过程控制系统的综合应用。 原理简述: 燃烧过程控制系统:燃油锅炉的燃烧过程控制主要由三个子系统构成:蒸汽压力控制系统、燃料空气比值控制系统以及炉膛负压控制系统。 1 、蒸汽压力控制和燃料空气比值控制系统 锅炉燃烧的目的是生产蒸汽供其他生产环节使用。一般生产过程中蒸汽的控制是通过压力实现的,后续环节对蒸汽的生产用量不同,反映在蒸汽锅炉环节就是蒸汽压力的波动。维持蒸汽压力恒定是保证生产正常进行的首要条件。 保证蒸汽压力恒定的主要手段是随着蒸汽压力波动及时调节燃烧产生的热量,而燃烧产生热量的调节是通过控制所供应的燃料量以及适当比例的助燃空气的控制实现的。 因此,蒸汽压力是最终被控制量,可以根据生成情况确定; 燃料量是根据蒸汽压力确定的;空气供应量根据空气量与燃料量的合理比值确定。 2 、炉膛负压控制系统 锅炉炉膛负压过小时,炉膛内的热烟、热气会外溢,造成热量损失,影响设备安全运行甚至会危及工作人员安全;当炉膛负压太大时,会增加燃料损失、热量损失和降低热效率。 使外部大量冷空气进入炉膛,改变燃料和空气比值,

控制方案: 某锅炉燃烧系统要求对系统进行蒸汽压力控制。本项目采用燃烧炉蒸汽压力控制和燃料空气比值控制系统,并辅以炉膛负压控制的方案,控制系统框图如图所示。 已知控制系统传递函数: 燃料流量系统的数学模型:G(s)=s e s 31 122-+

空气流量模型:G(s)=s e s 21102-+ 引风量与负压关系模型:G(s)=s e s -+156 送风量对负压的干扰模型:G(s)=122 +s 并取: 燃料流量至蒸汽压力关系约为:G(s)=4 蒸汽压力至燃料流量关系约为:G(s)=1/4 燃料流量与控制流量比值:G(s)=2 空气流量与燃料流量比值:G(s)=1 实现步骤: 1、系统稳定性分析 作出伯德图,如果相角裕度Pm>0°或幅值裕度Gm>1,表示系统稳定。 (1) 燃料流量系统数学模型:G(s)=s e s 31122-+的伯德图: 空气流量数学模型G(s)=s e s 21102 -+的伯德图:

链条锅炉操作规程

链条锅炉操作规程 一、设备特性 设备型号:DZL4-1.25-AⅡ 锅炉编号:1057167 额定蒸发量:4t/h 额定蒸汽压力:1.25Mpa 安全阀整定压力:0.6MPa 锅炉运行规定压力:0.5~0.55 MPa 给水水箱运行水位:以水箱玻璃管水位计上标示的高低红线之间为准 汽包水位:保持在±30mm范围内 额定蒸汽温度:193℃ 设计热效率:76% 给水温度:20℃ 受热面积:102.8m2 设计燃料:Ⅱ类烟煤

二、结构简介 本锅炉为单锅筒纵置式水火管锅壳式锅炉,燃烧设备为链条炉排。炉膛左右两侧水冷壁为辐射受热面,炉膛两翼为对流受热面,锅筒内布置螺纹烟管对流受热面,前后拱采用耐热混凝土整体浇注捣制成型新工艺,锅炉主机外侧为立体形护板外壳。 三、锅炉的燃烧过程 燃料自煤斗落在炉排前部,随着炉排运转,煤经过预热干馏、着火、燃尽,煤渣落入渣斗,由除渣机随时排出炉外,烟气在前后拱间的喉部能形成涡流与空气充分混合,并加热前拱、改善着火条件,经过拱上部出口烟窗进入两翼对流管束,通过前烟箱进入螺纹烟管,经过省煤器、除尘器,由引风机引至烟囱排出。 四、锅炉的烘炉 1、烘炉前应具备的条件 1.1、锅炉及附属装置全部组装完毕并进行水压试验合格; 1.2、防腐和保温结束,并且烟道内杂物已经清除干净; 1.3、锅炉的热工仪表校验合格; 1.4、锅炉各个辅机试转完毕,具备启动条件。

2、烘炉方法及注意事项 2.1 火焰应在炉膛中央,燃烧均匀,不得时断时续; 2.2 炉排在烘炉过程中应定期转动,防止烧坏炉排; 2.3 烘炉升温根据炉膛出口处烟气温度来控制,每天升温不得超过80℃,后期烟温不应超过160℃; 2.4 耐热混凝土炉拱、炉墙应待三昼夜正常保养期满后方可开始烘炉; 2.5 烘炉时间一般为5天左右,第一天用木柴烘炉,第二天后逐渐加煤燃烧,间断地开启鼓、引风机进行机械通风。 五、锅炉的煮炉 1、煮炉的目的 煮炉的目的是在锅炉中加入NaOH和Na3PO4·12H2O进行化学处理,采用碱性煮炉法,把锅内油污、铁锈除去,以保证锅炉受热均匀、运行正常。 2、煮炉时的加药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以下表为准:

过程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课程设计课题: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 系别:电气与电子工程系 专业:自动化 姓名: 学号:1214061(44、32、11) 指导教师 河南城建学院 2010年12月29日

成绩评定· 一、指导教师评语(根据学生设计报告质量、答辩情况及其平时表现综合评定)。 二、评分(按下表要求评定) 评分项目 设计报告评分答辩评分平时表现评分 合计 (100分)任务完成 情况 (20分) 课程设计 报告质量 (40分) 表达情况 (10分) 回答问题 情况 (10分) 工作态度与 纪律 (10分) 独立工作 能力 (10分) 得分 课程设计成绩评定 班级姓名学号 成绩:分(折合等级) 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

一、设计目的: 通过对一个使用控制系统的设计,综合运用科学理论知识,提高工程意识和实践技能,使学生获得控制技术工程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应用能力。 二、设计要求: 设计一个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确定系统设计方案,画出系统框图,完成元器件的选择和调节器参数整定。 三、总体设计: 1.控制系统的设计思想 串级控制系统采用两套检测变送器和两个调节器,前一个调节器的输出作为后一个调节器的设定,后一个调节器的输出送往调节阀。前一个调节器称为主调节器,它所检测和控制的变量称主变量(主被控参数),即工艺控制指标;后一个调节器称为副调节器,它所检测和控制的变量称副变量(副被控参数),是为了稳定主变量而引入的辅助变量。整个系统包括两个控制回路,主回路和副回路。副回路由副变量检测变送、副调节器、调节阀和副过程构成;主回路由主变量检测变送、主调节器、副调节器、调节阀、副过程和主过程构成。 2 .加热炉控制系统原理 加热炉控制系统以炉内温度为主被控对象,燃料油流量为副被控对象的串级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的副回路由燃料油流量控制回路组成,因此,当扰动来自燃料油上游侧的压力波动时,因扰动进入副回路,所以,能迅速克服该扰动的影响。 由于炉内温度的控制不是单一因素所能实现的,所以,还要对空气的流量进行控制。空气的控制直接影响炉内燃烧的状况,不仅影响炉温,还直接影响了能源的利用率和环境的污染。所以,对空气的控制很有必要,其原理和燃料控制相同。

锅炉燃烧调整总结

锅炉燃烧调整总结-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2 炉优化调整 机组稳定运行已有3个多月,但在调试结束后我厂#2机组在3月份前在满负荷时床温在960℃左右,总风量大,风机电流大,厂用电率居高不下,一直困扰着我们。通过三个月的分析、调整,近期床温整体回落,总结出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一、煤颗粒度的差异。前一段时间负荷300MW时床温高炉膛差压在1.5KPa,下部压力2.6KPa,近期炉膛差压在2.1KPa,下部压力3.6KPa,这说明锅炉外循环更好了,分离器能捕捉更多的物料返回炉膛,同时也减少了飞灰含碳量,否则小于1mm的煤粒份额太多分离器使分离效率下降,小于1mm细颗粒太多就烧成煤粉炉的样子,从而导致高床温细颗粒全给飞灰含碳量做贡献了,大于10mm煤粒太多就烧成鼓泡床了,导致水冷壁磨损加剧爆管、冷渣器不下渣和燃烧恶化等一系列问题,所以控制好入炉煤粒度(1—9mm)是保证燃烧的前提,当煤颗粒度不合适时只能通过加大风量使床温下降,在煤颗粒度不合适时加负荷一定要先把风量加起来,否则负荷在300MW时床温会上升到接近980℃,甚至会因床温高被迫在高负荷时解床温高MFT保护,如果处理不当造成结焦造成非停。所以循环流化床锅炉控制煤粒度是决定是否把锅炉烧成真正循环流化床最为重要的因素,可以说粒度问题解决了,锅炉90%的问题都解决了,国内目前最好的煤破碎系统为三级筛分两级破碎。 二、优化燃烧调整。3月份以来#2炉床温虽然整体下降,但仍不够理想,由于我厂AGC投入运行中加减负荷频繁,所以在负荷变

化时锅炉床温变化幅度较大,在最大出力和最小出力时床温相差接近200℃,不断的调整风煤配比使其达到最优燃烧工况,保证床温维持在850℃-900℃。负荷150MW时使总风量维持32万NM3/h左右,一次流化风量21万NM3/h,二次风量11万NM3/h左右,同时关小下二次风小风门(开度20%左右,减小密相区燃烧,提高床温)和开大上二次小风门(开度40%左右,增强稀相区燃烧,提高循环倍率),可使床温维持850℃左右,正常运行中低负荷时一次风量保证最小临界流化风量的前提下尽可能低可使床温维持高一点,以保证最佳炉内脱硫脱硝温度。负荷300MW时总风量维持62万NM3/h左右,一次风量27万NM3/h左右,二次风量35万NM3/h左右,同时开大下二次小风门(开度80%左右,增强密相区扰动,降低床温),关小上二次小风门(开度60%左右,使稀相区进入缺氧燃烧状态),因为东锅厂设计原因,二次上下小风门相同开度情况下上二次风是下二次风风量的三倍,所以加减负荷时根据负荷及时调整二次小风门开度对床温影响较大。高负荷时在床温不高的情况下尽量减小一次风,以达到减少磨损的目的,二次风用来维持总风量,高负荷时床温尽量接近900℃,以达到最佳炉内脱硫脱硝温度,同时加负荷时停止部分或全部冷渣器,床压高一点增强蓄热量可降低床温,减负荷相反,稳定负荷后3台左右冷渣器可保证床压稳定。 在优化燃烧调整基本成熟的基础上,配合锅炉主管薛红军进行全负荷低氧量燃烧运行,全负荷使床温尽量靠近900℃。根据#2炉目前脱硝系统运行情况,负荷150MW时根据氧量及时减减小二次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过程自动控制的优化方法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2931 The Daily Operation Mode, It Includes All The Implementation Items, And Acts To Regulate Individual Actions, Regulate Or Limit All Their Behaviors, And Finally Simplify Management Proces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操作规程范本系列)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过程自动控制的优化方法详细版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过程自动控制 的优化方法详细版 提示语:本操作规程文件适合使用于日常的规则或运作模式中,包含所有的执行事项,并作用于规范个体行动,规范或限制其所有行为,最终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循环流化床锅炉CFB的控制系统的现状 目前,国内中、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CFB (Circulating Fluidize Bed)投运数量越来越多,这些电厂一般采用DCS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分散控制系统)进行机组运行控制。DCS控制系统应用于煤粉锅炉经验已经很成熟,而且自动化水平、安全性都比较高。对于国内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目前的DCS控制系统现状基本是套用煤粉炉的DCS控制逻辑,只是稍加改动;另外基于国内电厂基建现状,多数机组都是在抢工期的情况下投运的,

所以留给控制系统研究人员的研究时间几乎没有。然而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机理十分复杂,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尚处于经验设计阶段,系统中变量之间的耦合比较紧密,而且具有严重的非线性。循环流化床锅炉热工自动控制,特别是燃烧自动控制方面的问题已成为其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主要障碍,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运行自动化已成为其走向实用的关键之一。 在机组基建调试期间,大家对于控制系统一般都是只要能保证锅炉正常启动和停运就行了,至于控制系统的优化、逻辑的优化、自动的投入与优化、锅炉保护的设定等都是简单地在煤粉炉的控制理念下做一些简单修改。然而,循环流化床锅炉和煤粉锅炉从燃烧机理上说有很大的区别,这就决定了控制逻辑及理念应该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套用煤粉锅炉的控制理念往往不能适合循环流化床锅炉。这也就是目前为

锅炉燃烧过程控制系统的Simulink仿真 (2)

锅炉燃烧过程控制系统的Simulink仿真 燃烧过程控制系统概述 燃烧蒸汽锅炉的燃烧过程主要由三个子系统构成:蒸汽压力控制系统、燃料空气比值控制系统和炉膛负压控制系统。[6]如图1是燃烧过程控制系统示意图,图2是原理方框图,图3是燃烧过程控制特点。 图1燃烧过程控制系统示意图

图2原理方框图 图3 燃烧过程控制特点 2.1蒸汽压力控制系统和燃料空气比值系统 燃油蒸汽锅炉燃烧的目的是为后续的生产环节提供稳定的压力。一般生产过程中蒸汽的控制是通过调节压力实现的,随着后续环节的蒸汽用量不同,会造成燃油蒸汽压力的波动,蒸汽压力的波动会给后续的生产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维持蒸汽压力恒定是保证生产正常进行的首要条件。 保证蒸汽压力恒定的主要手段是随着蒸汽压力波动及时调节燃料产生的热量,而燃烧产生热量的调节是通过控制所供应的燃料量以及适当比例的助燃空气实现的。因此,各个控制环节的关系如下:蒸汽压力是最终被控量,根据生成量确定;燃料量根据蒸汽压力确定;空气供应量根据空气量与燃料量的比值确定。控制量如图4所示。图5为燃烧炉蒸汽压力控制系统和燃料空气比值控制系统结构简图。图6为燃烧炉蒸汽压力控制系统和燃料空气比值控制系统框图。

图4控制量示意图 图5燃烧炉蒸汽压力控制系统和燃料空气比值控制系统框图

图6燃烧炉蒸汽压力控制系统和燃料空气比值控制系统框图 2.2炉膛负压控制系统 所谓炉膛负压:即指炉膛顶部的烟气压力。炉膛负压是反映燃烧工况稳定与否的重要参数,是运行中要控制和监视的重要参数之一。炉内燃烧工况一旦发生变化,炉膛负压随即发生相应变化。当锅炉的燃烧系统发生故障或异常时,最先将在炉膛负压上反映出来,而后才是火检、火焰等的变化,其次才是蒸汽参数的变化。因此,监视和控制炉膛负压对于保证炉内燃烧工况的稳定、分析炉内燃烧工况、烟道运行工况、分析某些事故的原因均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大多数锅炉采用平衡通风方式,使炉内烟气压力低于外界大气压力,即炉内烟气负压,炉膛内烟气压力最高的部位是炉堂顶部。当炉负压过大时,漏风量增大,吸风机电耗,不完全燃烧损失、排烟热损失均增大。甚至使燃烧不稳定甚至灭火炉负压小甚至变为正压,火焰及飞灰将炉膛不严处冒出,恶化工作燃烧造成危及人身及设备安全。故应保持炉膛负压在正常范围内。[7] 保证炉膛负压的措施是引风量和送风量的平衡。如果负压波动不大,调节引风量即可以实现负压控制;当蒸汽压力波动较大时,燃料用量和送风量波动也会很大,此时,经常采用的控制方法为动态前馈-反馈控制,如图4所示。前馈控制的基本概念是测取进入控制过程的干扰信号,在炉膛负压控制系统中,由于蒸汽压力波动较大时,燃料用量和送风量的波动会较大,所以通过测取引风量,就可以的到干扰信号,利用反应较快的动态前馈控制,就可以很好的减小干扰信

锅炉自动燃烧控制系统

锅炉自动燃烧控制系统 1、实时数据采集 能够对锅炉本体和辅助设备各种运行数据(包括总供回水温度、压力、流量、省煤器进出口水温度﹑压力烟气温度、除尘器进出口烟气温度压力、鼓引风压力、炉膛温度压力含氧量、煤层厚度、室外温度、鼓引风炉排电机频率速度电流状态、除渣除尘状态) 等信号通过总线进行动态采集,控制中心能够实时监控到锅炉本体﹑锅炉上煤﹑除渣等辅助设备的运行情况。 2、完整的报警机制 当锅炉调节系统发生异常情况时或报警时,上位机人机界面自动接受控制系统器发送报警信号,将报警状态及异常点在上位机上进行显示,并诊断提出相应问题大概原因,提供相应的处理办法提示,系统自动能把报警分为高中低三种报警级别,低级别的报警只做提示用,当发生低级别报警时不影响燃烧自动调节,中级别报警发生时需要做相应处理,高级别报警发生时系统能立即连锁停炉,并发出尖锐声光报警和相关提示信息,等待工程师处理后再次投入运行,所有报警系统会自动的写入永久数据库备份,供以后随时查询和故障诊断和决策处理。 报警内容有: 系统报警 包括DCS控制器自诊断硬件或致命软件命令错误

自动启动燃烧失败 通讯建立连接失败 数据报警 炉膛温度超高低报警 炉膛负压超高低报警 锅炉出口温度超高低报警 锅炉出口压力超高低报警锅炉回水温度﹑压力超高低报警 引风机风压高低报警 鼓风机风压高低报警 高级别报警 引风机变频器(电流﹑电压﹑故障)超速等报警 连锁控制保护报警 鼓风机变频器(电流﹑电压﹑故障)超速等报警 上煤系统综合保护报警 炉排机变频器(电流﹑电压﹑故障)超速等报警 除渣系统综合保护报警 3、循环水控制系统 循环水是锅炉系统与外界交互的接口,循环系统通过泵不断的把热水源源不断的输送给用户或热站,把经过热释放后的二次低温水循环到锅炉系统再加热。我们采用保持循环水进、出口温差恒定,通过改变循环流量来控制热负荷的方式,是一种新方式。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过程自动控制的优化方法

编号:AQ-JS-09119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过程自动 控制的优化方法 Optimization method for automatic control of combustion process in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boiler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过程自动控制 的优化方法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 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循环流化床锅炉CFB的控制系统的现状 目前,国内中、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CFB (CirculatingFluidizeBed)投运数量越来越多,这些电厂一般采用DCS(DistributedControlSystem:分散控制系统)进行机组运行控制。DCS控制系统应用于煤粉锅炉经验已经很成熟,而且自动化水平、安全性都比较高。对于国内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目前的DCS控制系统现状基本是套用煤粉炉的DCS控制逻辑,只是稍加改动;另外基于国内电厂基建现状,多数机组都是在抢工期的情况下投运的,所以留给控制系统研究人员的研究时间几乎没有。然而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机理十分复杂,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尚处于经验设计阶段,系统中变量之间的耦合比较紧密,而且具有严重的非线性。

循环流化床锅炉热工自动控制,特别是燃烧自动控制方面的问题已成为其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主要障碍,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运行自动化已成为其走向实用的关键之一。 在机组基建调试期间,大家对于控制系统一般都是只要能保证锅炉正常启动和停运就行了,至于控制系统的优化、逻辑的优化、自动的投入与优化、锅炉保护的设定等都是简单地在煤粉炉的控制理念下做一些简单修改。然而,循环流化床锅炉和煤粉锅炉从燃烧机理上说有很大的区别,这就决定了控制逻辑及理念应该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套用煤粉锅炉的控制理念往往不能适合循环流化床锅炉。这也就是目前为什么许多循环流化床锅炉很多自动投不上、许多保护不敢投,从而造成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运行人员数量多,劳动强度高,效率低下等,而且锅炉的运行也极为不稳定。这就给我们的制造厂、电厂及试验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个课题:如何使DCS控制系统更加适合循环流化床锅炉。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过程自动控制的特点 循环流化床锅炉不同于煤粉炉,其控制回路多,系统比较复杂,

链条炉燃烧操作原则配风方法有三种

链条炉燃烧操作原则 配风方法有三种,即尽早配风法,推迟配风法和强风后吹法。 1、尽早配风法 这种方法是根据燃料层对空气的消耗能力尽早配风。在燃烧前期燃料放出大量的挥发物,此时就开始送人大量空气,并且随着燃料温度的提高和燃烧的加强,尽可能加大送风,直至燃尽。以五个风室为例:第一风室按燃煤挥发分的高低适量送风,一般到第二风室就送人大风(全开),第三风室也如此,直至第四风室,送风稍有减少。其后燃料层的燃烧转入燃尽阶段,空气消耗量进一步减少,送风量也随之大幅度减少,因此第五风室只需稍开或全关(供漏风供风)。这种配风方式有如下特点: (1)尽早配风法适用于高挥发分的燃煤,前期燃煤吸收热量释放大量的挥发物,为使可燃气体(挥发物)得到充分的燃烧,需要送入大量空气,形成炉排前部燃烧强烈。 (2)由于前部燃烧强烈,前拱区容易结渣,甚至烧坏煤闸门,因此要注意控制前部送风量;同时由于前部燃烧强烈,烟气体积急剧膨胀,致使后拱内的烟气流出不畅,形成烟气在后拱出口处的闷塞。 (3)燃烧高温区在靠前部,炉排后部弱燃烧区面积较大,温度降低,难以维持焦炭燃尽,导致炉渣含碳量增加,降低了锅炉的燃烧效率。 2、推迟配风法 推迟配风法仍以五个风室为例:第一风室为引燃期,不专门送风(只靠风室漏风供风);第二风室已进入燃烧旺期,但仍送小风或中风;在燃烧中期(第三、四风室)送强风;第五风室已处于炉排末段,只需很小风量,一般以保证炉排的可靠冷却为宜,因此风门全关,靠邻近风室漏风供风。 推迟配风法的特点是: (1)推迟配风法与尽早配风法的主要差别在于第二风室的配风量:推迟配风法是故意压减其送风量,而尽早配风法则是按可燃气体需要量送入大量空气。由于故意压减其风量,前部大量释放出的可燃气体形成一个缺氧的“饥饿”空间,极需炉排后部的过量空气及炉膛漏风供氧燃烧,有效地降低总的过量空气系数。 (2)由于燃煤层进入后拱后才送以强风,必然在后拱出口处或炉排中部形成一个高温区。这个高温区向前冲的高温风流容易深入前拱起着引燃的作用,对于向后通过辐射加热保持了燃烬区的高温,促进焦碳的燃尽,形成了“烧中间、促两头”的燃烧方式。 (3)推迟配风法的使用是有条件的,那就是要求炉拱的混合性能好,以保证后部富氧的烟气和前部较多燃气的烟气充分混合,达到可燃气体燃尽的目的。 3、强风后吹法 这是一种极端推迟的特殊配风法。从新煤进炉起的一段很长的炉排下不送风,直至最后一、二个风室才送以强风。此时因燃煤温度已较高,见风立即着火并强燃烧。后吹的强风将后部燃烧区大量灼热细粒煤从炉排煤层中吹起,随烟气向前飞去,撒落在前部的新煤上,形成一灼热煤粒覆盖层。这一覆盖层对新煤持续地加热,直至一、二风室处完成引燃。 这种配风法主要特点: (1)送风的极端推迟和后吹强风,创建了一个灼热煤粒覆盖层,目的是促进燃料的引燃,即所谓“烧后部、促前头”。 (2)强风后吹法的主要优点可以燃烧低挥发分无烟煤,是福建地区为燃烧当地无烟煤而提出来的。它的主要缺点是由于送风过于集中,燃烧强度大幅度增高,容易导致火床严重结渣,破坏后部燃烧区煤层,导致过量进风,影响正常燃烧。另外由于新煤上的覆盖层过厚,影响新燃料吸收辐射热,反而使着火恶化。

分段送风对链条炉燃烧的影响

文章编号:C N23-1249(2002)03-0057-02  收稿日期:2002-03-14  作者简介:鞠占英(1966-),女,黑龙江人,1988年毕业于哈锅职工大学,助理工程师,从事锅炉工艺编制及锅炉设计服务工作。 分段送风对链条炉燃烧的影响 鞠占英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哈尔滨150046) 摘 要:分析了分段送风对链条炉燃烧和提高锅炉效率的影响。通过采用相应措施:如分风室送风;调节好各风室的风挡板;各风室的开度等措施,提高了锅炉热效率,从而解决了链条炉热效率低的问题。关键词:分段送风;风室的数量;风室档板;煤种;热效率中图分类号:TK 227.1 文献标识码:B I nflunce of Staging Air to Chain Boiler Combustion JU Zhang -ying (Harbin Boiler C o.,Ltd.,Harbin 150046,China ) Abstract :The influnce of staging air to chain boiler combustion is researched ,and s ome methods are taken to im prove the boiler heat efficiency. K eyw ords :staging air ;com partment am ount ;com partment flap ;coal s ort ;heat efficiency 0 引 言 链条锅炉是国内应用最广泛的火床炉。目前我国生产的工业锅炉如10t/h ,20t/h ,35t/h 锅炉的燃烧设备绝大多数是采用链条炉排。链条锅炉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热效率很低,很大一部分链条锅炉的燃烧效率只有60%左右,除了煤质差等客观因素外,在设计和运行方面也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仅就分段送风对链条炉燃烧和热效率的变化问题加以讨论。 1 链条炉的燃烧过程 在链条锅炉中,煤沿炉排由前向后运动,空气从下向上供入炉内,空气与煤构成交叉供应方式,随着炉排不断向后运动,依次发生了着火、燃烧、燃尽等各个阶段。燃烧情况沿着炉排长度方向是分段、分区进行的,煤在炉排上燃烧过程中火床层 厚度和通风阻力的变化如图1-1和1-2所示。由于燃烧过程的发展,火床层厚度沿炉排走向逐渐降低,到炉排尾部形成渣层。随着火床层厚度的降低,通风阻力也逐渐减少 。 图1 炉排上火床层和通风特性 2 链条炉的送风特性 煤在炉排上的燃烧是分段、分区进行的,所以 沿炉排长度方向所需的空气量也就不同。在燃料的预热干燥时,可以完全不需要空气,在挥发物析出区,有一部分可燃气体已经开始着火,因此需要 第3期2002年8月 锅 炉 制 造BOI LER MANUFACT URI NG N o3 Aug.2002

锅炉燃烧自动控制系统毕业研发设计

第1章前言 1.1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锅炉微机控制,是近年来开发的一项新技术,它是微型计算机软件、硬件、自动控制、锅炉节能等几项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我国现有中、小型锅炉30多万台,每年耗煤量占我国原煤产量的1/3,目前大多数工业锅炉仍处于能耗高、浪费大、环境污染严重的生产状态。提高热效率,降低耗煤量,降低耗电量,用微机进行控制是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工业控制自动化技术是一种运用控制理论、仪器仪表、计算机和其它信息技术,对工业生产过程实现检测、控制、优化、调度、管理和决策,达到增加产量、提高质量、降低消耗、确保安全等目的的综合性技术,主要解决生产效率与一致性问题。虽然自动化系统本身并不直接创造效益,但它对企业生产过程有明显的提升作用。目前,工业控制自动化技术正在向智能化、网络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 1.2 锅炉控制系统的总体流程 根据设计要求将整个锅炉运行控制的全过程分成多个阶段:运行参数的初始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调用系统启动的函数;燃烧室中燃烧器的控制过程;废液输送泵、酸碱液喷嘴、风机等执行机构的控制;通信过程;故障的处理过程;模拟量信号的采集过程。锅炉燃烧自动控制系统流程图如图1-1所示。 PLC控制锅炉的工艺流程 1.启动:按一定的时间间隔起燃。起燃顺序是:燃油预热---间隔1分钟----送风,子火燃烧,母火燃烧-间隔5秒钟-----子火,母火同时关闭。 2.停止:停止燃烧时,要求:燃油预热关闭,喷油关闭,送风(将废气,杂质吹去)-------间隔20秒----送风停止(清炉停止)。 3.异常状况自动关火:燃油燃烧过程中,当出现异常状况时(即蒸汽压力超过允许值或水位超过上限,或水位低于下限),能自动关火进行清炉;异常状况消失后,又能自动按起燃程序重新点火起燃。即:异常状况----燃油预热关闭,喷油

燃气锅炉燃烧控制系统.docx.

燃气锅炉燃烧控制系统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锅炉燃烧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在设计过程中介绍了锅炉燃烧控制系统的控制任务和控制特点,对于燃烧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根据不同的控制任务分别设计了蒸汽压力控制和燃料空气比值控制以及防脱火回火选择性控制系统,并在设计中给出了不同的设计方案,以对比各自的优缺点,选择最优的控制。然后,把分别设计的控制系统组合起来,构成完整的锅炉燃烧过程控制系统。最后,对设计好的控制系统进行仪表选型。 关键词:燃气锅炉,燃烧系统,比值控制,脱火回火

目录 1.引言 (3) 2.锅炉燃烧控制系统概述 (4) 2.1 燃烧控制的任务 (5) 2.1.1 维持蒸汽出口压力稳定 (5) 2.1.2 保证燃烧过程的经济性 (5) 2.1.3 保证锅炉安全运行 (6) 2.2 燃烧控制的特点 (6) 3.燃烧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6) 3.1 蒸汽压力控制和燃料空气比值控制 (6) 3.1.1 基本控制方案 (7) 3.1.2 改进控制方案 (8) 3.2 防脱火回火选择性控制系统 (9) 3.2.1 防脱火选择性控制系统 (9) 3.2.2防脱火回火混合型选择性控制系统 (11) 3.3 燃烧控制总体方案 (12) 4. 燃烧控制系统的仪表选型 (13) 5. 总结 (14) 参考文献 (15)

1.引言 大型火力发电机组是典型的过程控制对象,它是由锅炉、汽轮发电机组和辅助设备组成的庞大的设备群。锅炉的燃烧控制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影响因素众多,并且具有强耦合,非线性等特性。 锅炉的自动化控制经历了三、四十年代的单参数仪表控制,四、五十年代的单元组合仪表,综合参数仪表控制,直到六十年代兴起的计算机过程控制几个阶段。尤其是近一、二十年来,随着先进控制理论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加之计算机各项性能的不断增强及价格的不断下降使锅炉应用计算机控制很快得到了普及和应用。 电厂锅炉利用煤或煤气的燃烧发热,通过传热对水进行加热,产生高压蒸汽,推动汽轮机发电机旋转,从而产生强大的电能。在锅炉燃烧系统中,燃料供给系统,送风系统以及引风系统是燃烧控制系统的重要环节。锅炉生产燃烧系统自动控制的基本任务是使燃料所产生的热量适应蒸汽负荷的需要,同时还要保证经济燃烧和锅炉的安全运行。具体控制任务可分为三个方面:一,稳定蒸汽母管压力。二,维持锅炉燃烧的最佳状态和经济性。三,维持炉膛负压在一定范围(-20~-80Pa)。这三者是相互关联的。另外,在安全保护系统上应该考虑燃烧嘴背压过高时,可能使燃料流速过高而脱火;燃烧嘴背压太低又可能回火。 本次课程设计的题目为燃气锅炉燃烧控制系统的设计。主要内容包括燃烧控制系统的概述;燃烧控制系统的基本方案;以及燃烧控制系统的仪表选型。设计方案为以主蒸汽压力控制系统为主回路,燃料量与空气量比值控制系统为内回路,燃烧嘴防脱火回火选择控制系统为辅助安全保护系统。为节省篇幅,炉膛压力控制系统在这里暂不涉及,但在实际控制系统中炉膛压力控制系统是锅炉燃烧控制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