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中考议论文阅读练习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一、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诚”与“成”肖凌之①“诚”与“成”,两个我们常见的字,我们仔细想过他们的因果关系吗?②“诚”,乃真实、真挚、真情、真意,是一种优良的态度、作风和品质;“成”,则是成绩、成果、成效、成就,是一种符合预期的结局、结果和状态。
“诚”是“成”的必备和基础,“成”是“诚”的投入与结局。
可以说,若要在某一方面有所成就,就需以真诚待之。
③孔子在多个场合提到“人无信不立”;《韩非子·说林上》讲到“巧诈不如拙诚,惟诚可得人心”;《礼记·中庸》谈到“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这些古训告诉我们的道理是,“诚”既是人安身立命之本,也是人应秉承的行为操守,“诚”能助人走向“成”、接近“成”、实现“成”,人要有所“成”,就不能忽略“诚”的存在与作用。
④常人都有心想事成的美好愿望。
但是,无“诚”则不“成”是铁的定律。
在现实具体的求“成”实践中,总有人把“诚”束之高阁,要么投机取巧,要么瞒天过海,要么出尔反尔,要么掺杂使假……凡此种种,都是以“欺”和“诈”的手段盗取功名。
这种“成”,是不踏实的“成”,以不“诚”而求“成”,其结果不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就是丢失信誉,断送根本。
⑤一个人拥有了“诚”,就有了待人处事的真,就能获得理解、信赖和尊重,得到配合、支持与帮助,得来成事的各种条件和基础。
“诚”能帮愚者变聪、弱者变强。
现实中,以“诚”为人做事,也可能有一时无“成”的现象。
但是,有了“诚”的投入,人们的心灵便有了纯洁与高尚、坦然与无悔,也就收获了精神上的“成”。
“诚”者终究能“成”,在具体的行业与领域,以“诚”待学而成学、以“诚”待艺而成艺、以“诚”待业而成业的事例举不胜举。
“诚”不仅最能打动人心,而且永远是开启成功的“金钥匙”。
⑥人与人相处,无处、无时、无事不需“诚”。
“成”,是每个奋发进取者的良好心愿,社会发展需要每个成员都有“成”。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试题(有答案和解析)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试题(有答案和解析)一、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1.现代文阅读知足①“知足常乐”这一古老的命题,在当今纷繁杂乱、诱惑多多的世界里,我看应是我们立身处世、自制自律的金玉良言。
②曾读过“齐人攫金”的故事,说齐国有个财迷,整天想着要有许多金子。
一天,他来到集市上,看到一家金店,直奔柜台,揣起金器就跑。
几个路过的巡吏将他抓住。
县官审问他:“当着那么多人,你竟敢去抢别人的金子!”那人这才清醒过来,答道:“我拿金子的时候,只看见了金子,除此之外,什么也没有看到。
”③明代的刘元卿曾撰写《王婆酿酒》的寓言,读来颇为有趣。
王婆以酿酒为生,有个道士常到她家借宿,喝了几百壶酒也没给钱,王婆也不计较。
一天,道士说,我喝了你那么多酒也没钱给你,就给你挖一口井吧。
井挖好后,涌出的全是好酒,王婆自然发财了。
以后道士又问王婆酒好不好,王婆说,酒倒是好,就是没有用来喂猪的酒糟。
道士听后,笑着在墙上提了一首打油诗“天高不算高,人心第一高。
井水做酒卖,还道无酒糟。
”写完之后,这口井再也不出酒了。
④这些故事、寓言告诉我们,当一个人该知足而不知足时,就会目眩神迷于五色之惑不能自拔,成为贪欲的奴隶。
古人总结教训“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就是说知道满足的就不受辱,知道适可而止的就不危险,可以保持长久。
“人贪酒色,如双斧伐孤树,未有不仆者!”一个人,尤其是执掌权力的人,一旦对自己的地位、待遇不知足,欲壑难填,迟早会出事。
那么,如何识高低、知满足?这道问题确实考验着每个人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⑤现实生活中,知足之乐是以忍痒换来的。
权力、地位、金钱、美色,对人的诱惑和杀伤力极大,见之“心痒”可以理解,关键是对非分之利要忍痛煞痒。
有位县官死后留下一只小木箱,后人打开一看,是满箱血迹斑斑的草纸,以及一封信件。
原来这位县官生前面对贿银,内心也曾一次次发痒。
为戒贪拒贿、煞住心痒,他以锥刺股,以纸拭血,久而久之,集满木箱。
信末,他以苏轼名言告诫儿孙:“忍痛易,忍痒难!”⑥极少数位高权重的“聪明人”,书读得比别人多,见识比别人高,可关键时刻,忘记了祖宗的良言,忘记了前车之鉴,见利便如蚁挠心,奇痒难支。
中考考点小测卷之议论文论题和论点(原卷版+答案版)

【备战2023】中考考点系列小测卷(解析版)专题1 议论文论题和论点(满分:80分时间:60分钟)一、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完成下面小题(3分)①《2022国民专注力洞察报告》显示,当代人的连续专注时长,已经从2000年的12秒,下降到了8秒。
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数据也显示,一个人每天面对屏幕至少150次,平均每6.5分钟看一次手机。
②必须承认的现实是,在网络时代,专注力越来越像一种“稀缺品”。
人们的时间与注意力被不断地切割,保持长久的专注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难得的品质。
③但细细想来,这又并不是那么奇怪。
打开电脑和手机,微博、微信、短视频、门户网站、搜索引擎……太多东西可以夺走我们的注意力,光是用手指在屏幕上划来划去,就可能用掉我们大半天的时间。
④浮光掠影的浏览和专心致志的阅读、学习,有本质上的区别。
正因为我们在每一个项目、每一个页面上停留的时间都比较短,所以我们往往还来不及建构起真正重要的意义,就匆匆赶往下一个目的地。
这也就是我们每天似乎看了很多东西,但回想起来却没有多少感悟的重要原因。
⑤同样是观看,同样是经由双眼,但看的对象和方法不同,效果就会大不相同。
不管是微信、微博还是网络上的短视频,抓住人们的往往不是内容和思想,而是从中体现出来的感官刺激和娱乐价值。
人们看到的画面快速切换,思考留白却所剩无几。
“掩卷长思”这种传统的思考方式,在视觉化阅读的语境里不太容易实现。
⑥更重要的是,不管我们怎么看,从大小屏幕里传递出来的东西只能让我们被动接受。
我们每天都沉浸在海量的信息之中,却缺少主动的取舍和过滤。
真正的阅读、学习,应该是自由、自主的,我们可以对接收到的内容进行分析、理解,如此才能建立有质地的对话关系。
⑦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我们的注意力难以集中。
因为我们总是忙不迭地被各类信息牵着鼻子走,从而在不知不觉中丧失了自我。
我们接触了很多信息,却并不感到充实。
这更像信息的冲刷,而非咀嚼。
⑧因此,我们更要强调专注力的重要性。
中考议论文阅读训练(选择题)(含答案)

中考议论文阅读训练(选择题)(含答案)①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但发展的高碳特征也非常明显。
高碳不仅加剧气候变暖,而且与污染有强相关性。
今天我们已认识到,光讲发展是不够的,还要讲发展方式、选好发展路径。
如果中西部地区沿袭东部一些地区过去的发展路径,我国经济发展就会更高碳。
为了可持续的未来,我国转向低碳发展已刻不容缓。
②从能源经济学的角度看,发达国家可分成两类:一类是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现在年人均能耗近10吨标准煤;另一类是欧洲和日本等国家,现在年人均能耗是5吨标准煤左右。
两类国家人均能耗相差一倍之多,而人均碳排放相差还不止一倍。
一些人经常以美国的发展为标准,但如果世界其他国家都达到美国那样的人均能耗水平,那就得4个地球才能养活人类。
所以,美国这种高能耗发展模式是不能模仿、不可推广的。
对我国来说,控制总量,坚持高效、洁净、低碳,是低碳发展非常重要的内涵。
可再生能源、核能、天然气是低碳能源的“三匹马”,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需要并驾齐驱、形成合力。
惟有如此,才能更多地替代煤炭。
③在我国,目前已有许多低碳发展方面的实践。
近些年,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很大,淘汰落后产能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十一五”期间,我国能源强度下降19.1%,2014年碳强度下降5%;工业余热替代北方传统供暖规模试点成功;低碳城市试点初见成效;等等。
低碳发展使经济增长更理性、质量效益更高。
所以,国际和国内的实践都表明:低碳发展之路可以通向现代化。
低碳发展以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重塑经济,实现高质量、高效益的发展。
走低碳发展之路,既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更是为了国家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④事实上,低碳发展不仅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还会带来社会治理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深刻变革,促进形成低碳社会。
低碳社会的基础是城乡一个个低碳“细胞”,包括低碳社区、低碳企业、低碳乡村、低碳家庭等。
如果每个“细胞”都能达到低碳水平,就会带来社会治理、公民素质、人们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深刻变革,意义非常重大。
云南省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 议论文阅读

专题十四议论文阅读针对训练第1讲标题作用、论证方法、论据、迁移运用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1分)醉左朝胜①醉,是一种形态,也是一种境界。
从微醺到酩酊,是一个很奇妙的过程。
看似混沌,实则严密。
一步一步,环环相扣。
从心声初露,到飞天流云;从欲言又止,到酣畅淋漓;从投石问路,到披肝沥胆……非饮者不解其妙。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②问题是,如何饮?怎样醉?③古代饮者,当推李白。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仅此一举,秒杀今日天下酒徒。
独酌独饮,“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直喝到“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不知今日,还有几人?④惭愧得很,我也是爱酒之人。
几十年来,酒却越喝越怯了。
独酌独饮独歌独醉的饮酒境界,几乎没有。
更多的却是聚众而饮——不知这算不算是饮者的败落?⑤好歹能够守住的底线是:劝酒而不勉强,敬酒却不执着,请酒自掏腰包,醉酒不得独行。
⑥干了半辈子的“自由职业”,时而借酒放达一番。
好在常聚的酒友,大都是为了喝酒而喝酒。
无论身份地位,无论精英草民,无论在职赋闲,无论贫富穷达……一入酒桌人人平等。
座位安排,序齿而论。
年纪最大的自然首席,其余类推,各落其位,相安无事。
⑦先是规定动作,共饮三杯。
而后就是自由活动,基本是您敬人酒,人恒敬之。
还有许多“我干您随意”的即兴节目,有人喝得兴起即席吟诗唱歌,尽管荒腔走板,也不得不举杯鼓励一下……人人都自觉地视死如归,哪里还需要“劝酒”?⑧当然,一个优秀的酒徒,完全可以把握“喝好不喝倒”的尽兴。
⑨有人评价“茶是水中君子,酒是水中小人”。
其实,是君子还是小人,无关乎酒。
相反,酒可能是人类生活中一个无可替代的发明。
中国到了汉代,就有美酒和相对系统的酒文化了。
大将军霍去病西征大胜,汉武帝赐酒嘉奖。
霍去病遂倾酒入金泉,由全军将士共饮。
从那时起,金泉改名为酒泉。
两汉时期皇上还多次赐酒以崇德务本、慰劳嘉许、抚恤孤弱。
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几乎不可无酒,酒文化在中华文明中也是一颗闪闪发光的珍珠。
云南省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议论文阅读17篇(2003—2018)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汇编云南省议论文阅读17篇(2003—2018)给“理想”建个朋友圈陈焱①“你长大了想干什么?”“你的理想是什么?”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都回答过许多次类似的问题。
我的答案始终都是“科学家”。
那么,年轻人,你的答案是什么?你将怎样实现理想呢?②我的秘诀是给“理想”创建一个朋友圈。
③第一位好友是“赤子之心”。
孟子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即有大成就的人都有一颗婴儿般单纯、善良、天真的心。
但是,社会上,许多人的理想是从功利的角度出发的。
年轻人选择职业时,往往只看到行业的光鲜和较高的收入,但却看不到背后的辛苦和巨大的压力。
这种基于功利的理想一旦遇到困难往往就会灰飞烟灭了,而赤子之心则能赋予我们建立理想的基石和追求理想的执着。
④第二位好友是“兴趣激情”。
我们知道,兴趣与理想是相辅相成的,对理想的事业感兴趣,就算困难重重,也不觉得多苦,反而更能充满激情地去努力。
假如你想成为一名科学家,你将面对的是未知的科学问题或未解的技术难题,这样的创新工作不会一帆风顺,注定是一个反反复复不断探索的过程,一个失败与成功交替前行的过程。
只有保持兴趣与激情,才能在充满挑战的工作中坚持理想。
⑤第三位好友是“踏实合作”。
实现理想的过程是一条漫长的道路,其间布满了各种各样不可预期的的困难。
抱着“一切从零开始”“细节决定成败”的心态,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做好手中的每一件事,才能始终朝目标不断迈进。
⑥最后一位好友是“责任使命”。
当今对于青年人来说是最好的时代,祖国给了我们很大的舞台,年轻人在唱主角,前辈们在默默支持、推动我们进步,祖国给予我们厚望。
年轻人的奋斗承载着国家的未来,年轻人应乘势而为,树立起远大的志向抱负,担当起历史的责任使命,秉持立身养德的坚守、立志报国的追求、胸怀天下的担当,才能不辱时代赋予的使命。
⑦有了这四位好友,“理想”的朋友圈就会吸引和聚集更多的正能量,托举起我们的理想信念,也托举起我们的“中国梦”。
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一、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也说颜值①过去,我们夸奖一个人长相英俊、风度潇洒,喜欢用“一表人才”。
现在,网友们又发明了一个热词:颜值。
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颜值”呢?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相貌从未被大家忘记,“貌比潘安”的赞誉流传至今。
但潘安被称赞并不单单因为他的相貌,他的德行、他的才华、他对妻子的专情才是他被后人记住的关键所在。
所以,颜值高固然是优势,但仅有高颜值是远远不够的。
③颜值高,让人易于在社会生活中占得先机。
在人类的进化史中,真的难以彻底剔除人性中的“爱美”基因。
放眼当今世界,相貌甚至被当成了一种商品或一个消费符号。
在职场、社交场以及婚恋场上,颜值高的人都比颜值低的人更加如鱼得水;而那些颜值不高的人,却不太容易在第一时间得到别人的垂青。
于是,很多人吐槽说:对这个看脸的世界失望了!④如果仔细研究人类发展史,颜值不高的人,对这个世界大可不必失望。
就长远发展来说,一个人更重要的是拥有德行和才华。
⑤貌因德而美。
外表是皮囊,德行才是核心,若非如此,再好的相貌也没有价值。
汪精卫长相英俊,气度不凡,可谓“颜值高”,但这样一位相貌出众的热血青年后来却做了汉奸,至今仍遭到中国人的唾弃。
德不配颜,徒有“颜值”之虚名,其“高颜值”反倒成了一个笑话。
⑥才补颜不足。
颜值低是一种“先天不足”,才华却是弥补这种“不足”的营养剂。
英国人戈登在他的著述中对晚清大臣曾国藩有如此描述:个子中等,身材肥胖,脸上皱纹密布,脸色阴沉,目光迟钝;穿着陈旧,衣服打皱,上面还有斑斑的油迹。
可以看出,曾国藩的外貌并不“漂亮”,可谓“颜值不高”,但他却在大风大浪中凭借过人才华,成就一番事业,名留青史,令人敬仰。
⑦古语云“腹有诗书气自华”,现在也有流行语“欣赏一个人,始于颜值,敬于才华,终于人品”。
无论是一个人如何风华绝代,最后沉淀下来值得祢道的只有两样——德行和才华,然后才可能说,这个人还有“颜值”。
云南省2017年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第13讲议论文阅读复习练习

第13讲议论文阅读一、(2016·昆明)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14分)道是缺憾却完美①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既然太阳上也有黑点,人世间的事情就更不可能没有缺憾。
”是的,缺憾是人生的一种常态,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正因为有不完美,人们才会不断地弥补、完善。
我们应该正视缺憾,追求完美。
②身体的病残是一种缺憾。
对待这种缺憾,有的人恨,恨它们破坏了本该有的完美,恨它们破坏了本该有的幸福。
可转念想想,如果霍金拥有健康的身体,如果邰丽华能言善听,如果史铁生可以向着大海奔跑……完美,就真的存在了吗?因疾病缠身的缺憾,霍金用超凡的意志在轮椅上,给现代物理科学添了完美的一笔;因听说障碍的缺憾,邰丽华在舞蹈方面逐渐显露天赋,给舞台艺木添了完美的一笔;因双腿瘫痪的缺憾,史铁生爱上了写作,他的《命若琴弦》《我与地坛》给文学艺术添了完美的一笔。
由此可见,身体病残的人也可以创造人生的完美。
③人生的不如意也是一种缺憾。
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向往美好,排斥缺憾,但出现错误,遭受挫折和失败,往往是难以避免的事情。
面对这些缺憾,有的人徘徊不前,半途而废;有的人唉声叹气,急流而退;有的人甚至自暴自弃,悲观绝望。
④“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西楚霸王“无颜见江东父老”的乌江自自刎,是不是令人潸然?其实,胜败乃兵家常事,不会有谁认为项王渡江而逃有失颜面,不会有谁认为这是项王人生中的一个缺憾,除了他自己。
他因为这所谓的缺憾迷失了方向,因为这所谓的缺憾放弃了梦想。
因为这所谓的缺憾,给本可以完美的明天画上了休止符。
⑤项王拒绝缺憾,放弃梦想,将自己的人生结束在了缺憾中,他永远跨不到那个叫“完美”的殿堂。
其实在人生这场戏中,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只要能正视人生的不如意,就可能将缺憾转变为完美。
⑥1868年,美国3M公司发明了一种胶水,却不是很成功。
这种胶水看上去很粘,可就是粘不牢东西。
这一缺憾一直困扰着工程师福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中考议论文阅读练习
①也许你貌不惊人,也许你语不出众,也许你没有别人的才华:也许你没有辉煌的过去:也许你有先天的缺陷——也许你为此而伤感,为此而自卑、自弃——不,朋友,请别
这样,请接纳自己,珍惜自己。
②佛经里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位年老的富翁,非常担心他庞大的家产将来被娇纵的
儿子败坏。
于是,他说服独生子去寻找宝物,在艰苦的奋斗中增长自己的勇气和才干。
青
年驾着大船远渡重洋,最后在一片热带雨林找到一种树木。
这种树木高10余米,砍倒它,经过一年时间让其外皮朽烂,木心变黑,会散发无比的香气,而且放置水中会沉入水底。
此木名叫香木。
青年说:这真是无比的宝物呀!他把香木运到市场出售,可是无人问津。
青年隔壁的摊位上有人在卖木炭,销量很大。
开始的时候,青年意志坚强,不为所动。
然
而日子一天天过去,青年渐渐丧失了信心,于是他把香木烧成木炭很快就卖完了。
青年颇
为自己的灵活多变而沾沾自喜。
老父知道,这被烧成木炭的香木,正是世界上最宝贵的树木——沉香,切下一点点,价值就超过一车的木炭。
③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最容易随波逐流,狗苟蝇营,最容易放弃自我,艳羡他人。
人生在世,各有各的禀赋,各有各的奇珍,每个人都是大自然的杰作,每个人都有别人所
无可比拟的长处。
但是我们往往缺乏耐心,信不过自己,把到手的沉香当作木炭一般贱卖了,这是多么惨痛的事实呀!
④记得有这么一句格言:你要欣然接纳自己。
你是骆驼就不要去唱苍鹰之歌,驼铃同
样具有魅力。
是呀,接纳自己,你也有值得欣赏的地方。
如果你觉得自己拥有的只是缺点,那是因为你没有真正认识你自己,请用另一种眼光看自己,为自己“提价”,就会多发现
一个“原来如此”。
⑤朋友,请接纳自己的语不惊人,请为自己的生命歌唱。
生命的歌本来就是唱给自己
听的,即使没有别人的鲜花和掌声,也用不着为此伤感,至少,我们拥有了自己的鼓舞和
慰藉。
⑥朋友,请接纳自己平凡的过去,去创造美好的将来。
不要去羡慕别人已站在山顶,
而要接受自己,即使还在山脚下,只要我们不失攀登高峰的勇气,不要去羡慕别人已站在
成功的辉煌旁边,而要接纳自己,即使自己起步在零点上,只要不乏进取的自信,前进的
步伐也不会停止。
⑦朋友,接纳自己的不幸,耕耘自己的人生。
世界既然有了我们的存在,就一定会有
一条属于我们的路,我们就要走下去。
不要为自己的不幸而自卑,世界不会因为我们而失
去光彩,所以,请接纳自己,珍惜自己,那样,你就会发现,我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青春。
我们青春的花朵都是一样的鲜艳。
我们要用双手拿起青春的画笔,给自己的生
活上色,用它,充实自己的青春,丰富我们的人生。
⑧不要和别人比较吧,你看那小草,那野花,都不放弃自己。
朋友,接纳自己吧!
20、全文阐述的中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1、文中第⑤⑥⑦段分别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明中心的?3分
第⑤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⑥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⑦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文章第②段引述佛经里的故事有何作用?3分
23、文章第③段“人生在世,各有各的禀赋,各有各的奇珍,每个人都是大自然的杰作”中的“禀赋”指___________;“奇珍”比喻___________4分
24、请在第④段省略号处,再补写出两句,以增加文章的气势。
4分
你是骆驼就不要去唱苍鹰之歌,骆驼同样具有魅力;你是_________;你是______。
20、2分接纳自己,珍借自己。
21、3分接纳自己的语不惊人,为自己的生命歌唱;
接纳自己平凡的过去,去创造美好的将来;接纳自己的不幸,耕耘自己的人生。
22、3分答题要点:举例子从反面论证不要对自己丧失信心,要相信自己,接纳自己。
23、4分个性特点优点或才华
24、4分答案示例:你是小草就不要羡慕参天大树,小草同样富有生命;你是星星就不要艳羡耀眼的太阳,星星同样光芒四射。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