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香辛料提取物抑菌及抗氧化性能的研究
几种常见香辛料的抑菌作用研究

几种常见香辛料的抑菌作用研究郭红珍;杜鹃;史振霞;赵红玉【摘要】[ Objective ] To improve the application of spice in food industry. [ Method ] The inhibitory rate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ginger, cayenne and pepper extracts to E. coli, Bacillus subtilis and Staphylococcus aureus were determined by plate colony - counting method.[ Result] All the test samples showed certain inhibitory effect to E. coli, Bacillus subtilis and Staphylococcus aureus, and the inhibitory activity assumed rise trend with the increase of extracts concentration. Different kinds of spices were different in antibacterial effect. [ Conclusion ] Ginger, cayenne and pepper were endowed with anti -bacterial effect, which provided basis for the screen of spice in food industry.%[目的]促进香辛料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计算抑菌率,比较不同浓度姜、辣椒、花椒提取液对常见3种细菌大肠杆菌(E.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抑制作用.[结果]不同浓度香辛料提取液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且抑制效果随着提取物浓度的增加逐渐增强;不同种类香辛料的抑菌效果存在差异.[结论]姜、辣椒、花椒具有抑菌作用,生产中应根据需要选择香辛料抑菌.【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1(039)017【总页数】2页(P10273-10274)【关键词】香辛料;提取液;抑菌作用【作者】郭红珍;杜鹃;史振霞;赵红玉【作者单位】廊坊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河北,廊坊,065000;廊坊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河北,廊坊,065000;廊坊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河北,廊坊,065000;廊坊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河北,廊坊,06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81+.9香辛料一般指生长在热带的芳香植物的根、树皮、种子或果实,具有调味增香的作用,其中很多种类有不同程度的抑菌防腐作用[1]。
几种食用香辛料的抑菌活性研究

几种食用香辛料的抑菌活性研究杨倩,谭婷,吴娟娟,史娟!(陕西省催化重点实验室陕西理工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陕西汉中723000)摘要:采用浓度梯度法,研究花椒、辣椒、生姜和大蒜的乙醇提取物对马铃薯干腐病菌、番茄灰霉病菌、尖孢镰刀病菌、苹果灰疽病菌、水稻稻瘟病菌和苹果腐烂病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结果表明&种天然食用香辛料的提取物对以上植物真菌均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
其中,花椒提取物对6种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大蒜提取物对马铃薯干腐病菌、苹果腐烂病菌和水稻稻瘟病菌的抑菌作用较强,而对尖孢镰刀病菌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弱;生姜提取物对尖孢镰刀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弱。
4种香辛料提取物的抑菌效果均随其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
花椒、辣椒、生姜和大蒜均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可作为天然植物抗菌剂资源。
关键词:花椒'束椒;生姜;大蒜'是取物;抑菌活性中图分类号:T S264.3 文献标志码:A d o i:10. 3969/j.issn. 1000-9973. 2019. 04. 005文章编号:1000-9973(2019)04-0023-04Study on 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Several Edible SpicesY A N G Q ia n,T A N T in g,W U Juan-juan,S H I Juan!(K e y Lab oratory of Catalysis in Shaanxi P ro vin ce,College o f Chemical and E nvironm ental Science,Shaanxi U n iv e rs ity o f T e ch no log y,Hanzhong 723000, China)concentration gradient m ethod is used to study the antibacterial a c tiv ity of ethanol extracts of Zanthoxylum bungeanum,c h ili,ginger and garlic.The tested strains are Fusarium coeruleum,B otrytis cin trea,Fusarium o xy sp o ru m,Colletotrichum gloeo sp o rioid ss,=y ricularia grisea and Valsa ma—respectively.The results show th a t the extracts of the fo u r natural edible spices have obvious in h ib ito ry effects on the above several fu n g i.The extract o f Zanthoxylum bungeanum has the strongest inhibitory effect on the six kinds of fungi.The extract of garlic m aii and P yricu la ria grisea has strong antibacterial a c tiv ity,w hile the in h ib ito ry effect on Fusarium oxysporum is re la tive ly w eaker.The extract of ginger has the weakest in h ib ito ry effect on Fusarium oxysporum.The antibacterial effect of fo u r spices'extracts gradually increase w ith the increase of concentration.Zanthoxylum bungeanum,c h ili,ginger and garlic have good antibacterial a c tiv ity andcan be used as natural p lant antibacterial resources.;)%7〇「$5: ZanfhoxyZwm bungeanum;c h ili;g in g e r;g a rlic;e x tra c t;antibacterial a ctivity我国是传统的农业生产大国,农业经济是我国国 民经济的基础,也是农村居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食品中香辛料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食品中香辛料的抗氧化活性研究引言香辛料作为广泛应用于饮食中的调味品,不仅能赋予食物丰富的味道,还具备许多生物活性成分,如抗氧化剂。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对食物中香辛料抗氧化活性的研究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介绍食品中常见的几种香辛料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进展。
一、香辛料植物的简介1.大蒜大蒜是一种世界各地广泛栽培的蔬菜,具有独特的辛辣味道和强烈的气味。
大蒜具备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硫化合物和抗氧化物质,被广泛研究。
研究发现,大蒜中的硫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对人体健康具有积极影响。
2.姜黄姜黄,也称为小茴香,是亚洲国家常用的调味品。
姜黄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是姜黄素,它具有抗氧化、抗炎症和抗肿瘤等生物活性。
研究显示,姜黄素具有强大的抗氧化能力,可帮助减轻氧化应激对细胞的损伤。
3.丁香丁香是一种常见的香料,拥有独特的香味。
丁香中富含丁香酚,这是一种强效的抗氧化剂。
丁香酚能够中和自由基,减轻细胞损伤,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二、香辛料的抗氧化活性研究1.实验方法研究人员利用常见的实验方法,如DPPH自由基清除、过氧化氢清除和还原能力等测试,评估香辛料的抗氧化活性。
这些实验方法能够测定不同香辛料的抗氧化能力,并帮助了解它们对细胞的保护作用。
2.实验结果研究表明,大蒜、姜黄和丁香等香辛料中的活性成分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
这些成分能够清除有害自由基,减轻细胞氧化应激的损伤。
此外,香辛料中的抗氧化物质还具备抗炎症、抗肿瘤和降低胆固醇等作用。
三、香辛料的健康功效1.抗衰老细胞氧化损伤是导致衰老的重要因素之一。
香辛料中的抗氧化成分可以清除有害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的损伤,从而减缓衰老进程。
2.增强免疫力香辛料中的抗氧化物质具备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可以提高机体的防御能力,降低疾病发生的风险。
3.抗炎作用香辛料中的活性成分具有抗炎症作用,能够减轻慢性炎症疾病的症状,如风湿性关节炎、炎症性肠病等。
4.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香辛料中的抗氧化物质能够降低胆固醇、改善血液循环和血压,从而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天然香辛料抑菌效果探究

天然香辛料抑菌效果探究1. 背景介绍细菌是引起食品腐败和食品中毒的重要因素,因此开发具有抑菌效果的天然食品添加剂是一项热门的研究领域。
而在日常饮食中,人们也常常使用各种香辛料来调味烹饪食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一些具有天然香味的香辛料如大蒜、桂皮、丁香等具有很好的抗菌作用,成为了抗菌食品添加剂的研究热点。
2. 大蒜的抑菌作用大蒜是一种常见的香辛料,它含有强烈的辣味和气味,且富含多种药用成分。
大蒜中的蒜素、大蒜素等硫化物能够抑制多种细菌、真菌和病毒的生长繁殖。
其中蒜素的抑菌作用最为显著,可以直接破坏细菌的细胞膜和细胞壁,抑制其生长。
研究表明,大蒜提取物能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常见的致病菌产生抑菌效果。
3. 桂皮的抑菌作用桂皮是一种常用的调味料,其甜美的香味在烹饪中具有很好的提味作用。
同时,桂皮也是一种天然药物,其主要活性成分为肉桂酸和肉桂醛。
研究表明,桂皮中的肉桂醛能够对多种细菌产生抑菌效果。
实验结果显示,桂皮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等细菌的抑菌效果较为显著。
4. 丁香的抑菌作用丁香又称丁子香,是一种常用的调味料,具有浓郁的芳香气味。
丁香中含有丰富的萜类化合物、挥发油和酚类物质。
这些物质能够通过破坏细胞膜和细胞壁来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
实验结果显示,丁香提取物能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致病菌产生很好的抑菌效果。
5. 结论天然香辛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具有很好的抗菌作用。
大蒜、桂皮、丁香等香辛料中的活性成分能够直接破坏细菌的细胞膜和细胞壁,从而抑制其生长繁殖。
因此,在食品制作过程中加入适量的天然香辛料,不仅可以提升食品的口感,还能够保证食品的卫生安全。
3种香辛料提取物抑菌及挥发性成分的研究

3种香辛料提取物抑菌及挥发性成分的研究孟君;彭秀丽;张峻松;罗立强【摘要】选取常见的辛辣调味料花椒、八角、辣椒为材料,以乙醇为提取剂,采用普通蒸馏法进行提取,以3种常见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为供试菌,采用牛津杯法测定八角、辣椒、花椒提取液的抑菌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八角提取液对3种菌株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较好;辣椒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花椒提取液对3种供试菌均无明显的抑制作用.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提取物中主要挥发性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八角、花椒提取液中的主要挥发性有机成分各有27种,八角提取物的成分中存在多种同分异构体,有机成分中茴香脑相对含量为59.4568%,占一半以上;花椒提取物中茴香脑的相对含量为4.1965%,有机成分中大多以低分子量的烷烯为主;辣椒提取液中的挥发性主要有机成分有30种,含量最高的也是茴香脑,其相对含量为22.7613%,活性成分辣椒素的相对含量为12.5766%.【期刊名称】《中国调味品》【年(卷),期】2019(044)001【总页数】5页(P40-44)【关键词】香辛料提取物;抑菌活性;牛津杯法;气相色谱-质谱;挥发成分【作者】孟君;彭秀丽;张峻松;罗立强【作者单位】郑州轻工业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郑州450002;食品生产与安全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郑州450002;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药学系,郑州451460;郑州轻工业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郑州450002;上海大学化学系,上海 20044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01.3八角、辣椒、花椒属于天然食用香辛料,它们是常见的调味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富含大量的营养成分,是一类含有各种挥发性香气成分,能赋予食品香味的天然物质。
八角(Illicium verum)又名大茴香,是木兰科八角属植物,其干燥成熟果实为我国的特产香辛料和中药,也是居家必备的调料 [1]。
三种香辛料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 ) P H溶 液的 配 制 : 确 称 取 适 量 D P 配 1D P 准 P H,
制成 浓度 为 1 0 o L 备用 。 ×1 一m l , / ( ) P H清 除 率 的 测 定 准确 称 取 各 种 香辛 料 2D P 干燥 物 , 乙 醇溶 解 , 要 求 配 制 成 不 同 浓 度 的 溶 用 按
t re s ie a e b t r sa e gn c iiy o 02 h pc sh v et c v n i g a t t n H2 . e e v
Ke od : i s a tx at saeg gat i yw rs s c ; i in ; cvn n c vy p e n od i it
Pik ah l e . h eut h v e natie olw :11 sl idc t a tee t c ftres i s r y ) T ersl aeb e t n d a fl s 1er utn iae t t h xr t e pc c s e s a s o e d h a o h e
空过 滤 , 取液 经旋 转蒸 发仪 浓缩 至 干 。 提
氧化 组分 , 再通 过 D P 清 除率 测 定 、过 氧 化 氢 清 P H・ 除 率测 定 、 脂 质体 氧化 活性及 还 原 力 的测 定来 研 抗
常用天然香辛料抗氧化活性的比较研究

2010No.7Serial No.220China Brewing天然植物香辛料是人们的饮食生活不可缺少的,众所周知,天然香辛料可以改善食品风味,还可以提高食品的贮藏性,因此,香辛料是食品加工中的重要添加物。
研究发现,天然植物香辛料的化学成分主要有2类[1]:一类以辣味成分为主体,另一类以独特的芳香气味成分为主体。
而研究大多在天然香辛料改善食品风味方面,对其他方面的作用(如抗氧化作用方面研究不多,本研究采用DPPH 法对市售常用的16种天然植物香辛料的乙醇提取液进行了抗氧化活性测定,并研究了香辛料提取液对油脂的抗氧化特性,为天然植物香辛料的深加工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与仪器1.1.1材料与试剂原料:实验用的16种香辛料(见表1购于武汉市香港路中药店;猪油:自制。
试剂: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 、叔丁基羟基茴香醚(BHA 、维生素E (VE 等为分析纯,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 (BR ,亚油酸。
1.1.2主要仪器721分光光度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UV-240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RE-S2旋转蒸发仪(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DF110型电子分析天平(中国轻工业机械总公司常孰衡器公司,KQ-250型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1.2方法1.2.1天然植物香辛料中抗氧化物质的提取将购买的香辛料洗净,烘干,研碎成粉末状。
各称取 1.000g 分别放入干燥的圆底烧瓶中,加50mL 70%vol 乙醇,置于超声仪中强超声30min ,过滤,滤渣在同样条件下再浸提2次,合并3次滤液,用旋转蒸发仪蒸除溶剂即得提取物,干燥、称重。
再用70%vol 乙醇准确配制一定浓度的香辛料提取液,转移到棕色试剂瓶中保存,备用。
1.2.2天然植物香辛料提取物清除自由基的测定DPPH ·是一种稳定的有机自由基,其溶液具有特征的紫红色团吸收峰,当存在自由基清除剂时,由于与其单电子配对而使其吸收逐渐消失,褪色程度与其所接受的电子数成定量关系,因而可用分光光度法进行定量分析[2]。
几种香辛料抑菌防腐作用的研究

几种香辛料抑菌防腐作用的研究
叶欣儿;朱春梅;何嘉钰;莫紫娇;黎助;魏志明;王馨晨
【期刊名称】《现代食品》
【年(卷),期】2022(28)1
【摘要】本研究挑选八角、生姜、茴香、花椒和大蒜这几种日常烹饪中常用的香辛料作为材料,以水为溶剂,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挥发油,纸片法检测抑菌情况,研究各种香辛料中的挥发油成分对易导致食品腐败的金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酵母菌(Yeast)和变形杆菌(Proteus)的抑菌作用。
结果表明,八角的挥发油提取率高,但抑菌作用不明显;生姜的挥发油虽然提取率不高,但抑菌作用明显。
【总页数】4页(P225-228)
【作者】叶欣儿;朱春梅;何嘉钰;莫紫娇;黎助;魏志明;王馨晨
【作者单位】肇庆学院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64
【相关文献】
1.几种天然香辛料抑菌性能的研究
2.几种常见香辛料的抑菌作用研究
3.十三种天然香辛料的抑菌作用研究
4.香辛料提取物抑菌作用的研究
5.几种食用香辛料的抑菌活性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种香辛料提取物抑菌及抗氧化性能的研究缪晓平1,邓开野1*,谭梅唇2(1,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轻工食品学院,广州 510225;2.广西大学,南宁 530000)摘要:选取八角、肉豆蔻、花椒为原料,以乙醇为溶剂,经浸提得到提取物,通过体外抗菌试验探讨提取物的体外抗菌作用,然后对提取物DPPH 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提取物对猪油抗氧化作用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3种提取物菌对细菌、霉菌和酵母均有一定的抗菌作用,提取物均具有DPPH 自由基清除能力,此外提取物对猪油的自动氧化也有明显抑制作用。
关键词:香辛料提取物;抑菌;抗氧化作用中图分类号:T S26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9973(2010)10-0107-03 S tu dy on anti oxid ation an d antimicrob ial a ctivities of three spices extractsM IAO Xiao ping1,DENG Kai ye1*,TAN Mei chun2(1.Co lleg e of Light Industry and Food T echno logy,Zho ng kai U niv ersity of A gricultureand Eng ineering,Guang zhou510225,China;2.GuangXi University,Nanning530000,China) Abstract:Illicium,nutm eg,pepper w as ex tracted by ethanol solution.The antim icrobial effect of the ex tracts w as studied in vitro.T hen carr ying on study to the DPPH free r adical elimination ability and anti o xidation activities o f lard oil.Experiment result show ed that the three spices ex tracts have the antim icrobial activity to bacteria,m old,y east,and indicated the three spices ex tr acts have the DPPH elimination ability,in additio n it also has obvious inhibitor y action to lard oil anti ox idation. Keywords:spices ex tracts;antim icrobial activities;anti oxidation activities香辛料是一类具有芳香和辛香等典型风味的天然植物性制品,从植物花、叶、茎、根、果实或全草等提炼出来,是一类能够使食品具有各种辛香、麻辣、苦甜等典型风味的食用植物香料的统称[1]。
此外,香辛料还具有抑菌、抗氧化及生理药理作用,成为食品天然防腐剂及抗氧化剂的重要来源之一[2],从香辛料中提取有效成分作为食品天然防腐剂具有广阔的前景。
本文研究八角、肉豆蔻、花椒三种提取物对所选对象菌的抑菌效果及抗氧化性能,以期为这三种提取物作为食品天然保鲜剂的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与仪器1.1.1 材料与试剂八角、肉豆蔻、花椒、猪油,市售;乙醇、DPPH ,分析纯;Vc,食品级。
1.1.2 供试菌种金黄色葡萄糖球菌(S tap hy lococcus aureus)、大肠杆菌(E scherichia coli)、黑曲霉(A sp er gillum ni ger)、酿酒酵母(Sacchar moy ces cer ev isiae)。
1.1.3 主要仪器及设备紫外分光光度计、旋转蒸发器、生化培养箱、净化工作台。
1.2 方法1.2.1 提取物浓缩液的制备准确称取八角、肉豆蔻、花椒分别放入100mL的三角瓶中,然后在加入乙醇浸泡,收集过滤液后再提取1次,合并滤液,配成含生药100%(w/v)即1mL含1g原料。
1.2.2 菌悬液的制备将各菌种活化,制成菌悬液。
细菌使用平板计数收稿日期:2010-07-11 *通讯作者作者简介:缪晓平(1985-),男,广东汕尾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发酵工程;邓开野(1968-),女,吉林长春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发酵工程。
107法,霉菌、酵母使用显微镜直接记数法测菌体个数,调至浓度为含菌体为106~107个/m L的菌悬液,备用。
1.2.3 抑菌圈的测定制直径为8.5mm的圆滤纸片,灭菌后放入提取物浓缩液中浸泡2h。
将各种待测菌悬液各取0.15mL在相应的固体培养基上均匀涂布,制成含菌平板。
取浸泡过提取物浓缩液的滤纸片贴在含菌平板上,每皿贴3片。
细菌置培养箱中37!下培养24h,酵母置培养箱中28!下培养48h,霉菌置培养箱中28!下培养1周。
选取抑菌圈比较明显的平板测定抑菌圈直径,结果取三次重复实验的平均值。
1.2.4 最低抑菌浓度(M IC)的测定分别取灭菌试管8支,将提取物浓缩液1mL以灭菌生理盐水倍比稀释后(原液,1∀2,1∀4,1∀8,1∀16,1∀32,1∀64,1∀128)加入9mL琼脂培养基,充分混匀。
使其成不同浓度(1∀10,1∀20,1∀40,1∀80,1∀160,1∀320,1∀640,1∀1280);另用1mL生理盐水加入9mL琼脂培养基做对照,待完全凝固后加样器接种1 L微生物于平板上,细菌置培养箱中37!下培养24h,酵母置培养箱中28!下培养48h,霉菌置培养箱中28!下培养1周。
以肉眼观察,药物最低浓度管无细菌生长者,即为受试菌的MIC。
1.2.5 清除DPPH 自由基能力的测定[3]准确称取10mg DPPH 溶于100mL无水乙醇得储备液,冰箱避光保存。
用时稀释4倍得6.5# 10-5mo l/L DPPH 溶液,另将待测抗氧化剂配制成系列溶液,按表1加样,反应30min后1cm比色皿517nm下测定吸光值。
重复测定3次,结果取平均值。
然后按DPPH 自由基清除率:清除率(%)=[1-(A i-A j)/A o]#100%。
表1 DP PH 实验加样表吸光值加样量空白A o 2.5mL6.5#10-5mol/L DPPH 乙醇溶液+0.5mL空白溶剂A i 2.5mL6.5#10-5m ol/L DPPH 乙醇溶液+0.5mL样液A j 2.5m L无水乙醇+0.5mL样液1.2.6 提取物对猪油抗氧化能力试验取猪油样放入烧杯中,敞口,按一定量加入抗氧化剂,混合均匀,将油样放入60摄氏度恒温箱中强化保存,每隔24h搅拌一次,并交换它们在恒温箱中的位置,定期测定油样的过氧化值(POV)。
过氧化值(POV)的测定:称取1.00~ 3.00g试样于具塞碘量瓶中,加入30mL冰乙酸 三氯甲烷液,振摇,溶解,加入碘化钾饱和溶液1m L,摇匀,放暗处3m in,加水至100mL,立即用0.002m 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液滴定至淡黄色,加0.5%淀粉指示剂1m L,摇匀,再用0.002m ol/L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液滴定至蓝色消失为终点,记录数据计算POV。
过氧化值(meq/kg)=(V1-V2)#C#0.1269m#100#78.8。
V1为样液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液的体积;V2为空白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液的体积;C为硫代硫酸钠标准液的浓度(0.0020mo l/L);m为样品质量;0.1269为硫代硫酸钠标准液1mL相当于碘的克数;78.8为转换因子。
2 结果与分析2.1 提取物浓缩液对供试菌抑菌圈的测定结果按方法1.2.3的抑菌试验操作进行各提取物浓缩液的抑菌效力比较,每一提取物滤纸片3个重复,结果见图1。
图1 提取物对供试菌的抑菌圈直径抑菌素抑菌圈实验结果的判定标准是:抑菌圈直径>15mm为最敏感、10~15mm为中度敏感,7~9mm时为低度敏感,无抑菌者为不敏感[4]。
由图1试验结果显示,花椒、八角、肉豆蔻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直径处于15.29~ 2.28mm之间,属最敏感,花椒、八角、肉豆蔻提取物对黑曲霉和酵母的抑制,属中度敏感,花椒对大肠杆菌的抑制,属最敏感,八角和肉豆蔻对大肠杆菌的抑制,属中度敏感,试验结果表明花椒、八角、肉豆蔻提取物对细菌、霉菌和酵母均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2.2 提取物浓缩液的最低抑菌浓度(M IC)测定结果MIC是指抗菌剂抑制处于特定生长阶段的微生物生长的最低浓度,不同条件下M IC的值也不同,按方法1.2.4的抑菌试验进行操作。
结果见图2。
由图2试验结果显示,花椒、八角、肉豆蔻提取物对细菌、霉菌和酵母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花椒、八角、肉豆蔻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都有较强的抗性,而花椒和肉豆蔻对大肠杆菌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花椒108抑制黑曲霉的能力也很强。
图2 提取物对各种菌种的M IC 值2.3 提取物浓缩液对DPPH 的清除率试验结果与分析按照1.2.5的方法,测定花椒、肉豆蔻、八角提取物和Vc 对DPPH 的清除率。
结果见图3。
图3 提取物对DP PH 清除率曲线由图3可以看出,花椒、肉豆蔻、八角提取物对DPPH 自由基有明显的清除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其对DPPH 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增强。
花椒提取物对DPPH 自由基的清除率高于肉豆蔻和八角提取物,与Vc 相比,花椒、肉豆蔻、八角提取物对DPPH 自由基的清除率都低于Vc 。
2.4 八角茴香提取物对猪油抗氧化试验结果与分析按照1.2.6的方法进行对猪油的POV 测定,结果见图4。
图4 提取物对猪油的抗氧化作用试验结果表明,添加花椒、肉豆蔻、八角提取物的猪油的POV 均比空白为低,表明这几种香辛料对猪油均有抗氧化作用,花椒、肉豆蔻、八角提取物对猪油的自动氧化有明显抑制作用但其强弱有差异,其中以花椒提取物的效果最好,其次为八角,最后是肉豆蔻。
3 结论花椒、八角、肉豆蔻提取物对细菌、霉菌和酵母均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花椒、八角、肉豆蔻提取物具有DPPH 自由基清除能力,随着浓度的增加,提取物对DPPH 自由基的清除能力逐渐增强,但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都低于Vc 。
花椒、八角、肉豆蔻提取物对猪油的自动氧化也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中以花椒提取物的效果最好,其次为八角,最后是肉豆蔻。
参考文献:[1]汤晓君,刘井权,臧微.腐乳生产中香辛料的作用[J].江苏调味副食品,2006,23(3):1 3.[2]杨荣华,林家莲.香辛料的抗菌性[J].中国调味品,1999(12):2 4.[3]王威.黄酮类食用天然色素抗氧活性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1,22(5):26 28.[4]李春美,杜靖,谢笔钧.柚皮提取物的抑菌作用[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4(1):38 41.(上接第106页)[2]Chrubasik S,Pittler M H ,R oufog alis B D.Zingiber is r hizoma:A compr ehensive rev iew o n the ging er effect and efficacy pro files[J].P hytomedicine,2005(12):684 701.[3]Chan E W C,L im Y Y ,W ong S K ,et al.Effects o f differentdry ing methods o n the ant iox idant pr operties of leaves and tea of g inger species[J].Foo d Chemistry ,2009,113(3):166 172.[4]V illupanoo r A.Part hasar at hy ,Bhageer athy Chempakam.Chemist ry of Spices[M ].Indian Institute o f Spices Re search,2007:70 71.[5]熊华.不同提取方法生姜提取物中成分的比较研究[D].西华大学,2006:11 12.[6]彭秧锡.同时蒸馏萃取器及其使用方法[J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4,40(5):496.[7]杨再波,彭黔荣.同时蒸馏萃取/G C M S 分析蜘蛛香挥发油的化学成分[J].中国药学杂志,2006,41(1):74 75.[8]Paul Chidozie Onyenekwe,Seiji Hashimoto.T he compositionof the essential oil of dried N igerian g ing er (Zing iber officinale Roscoe)[J].Eur Food Res Technol,1999(209):407 410.[9]孙亚青.姜精油的G C/M S 分析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4,30(6),95 99.[10]G urdip Singh,K apo or I P S,P ratibha Sing h,et al.Chemistr y,antio xidant and ant imicro bial inv estigations o n essential oil and oleoresins o f Zingiber o f cinale[J].F oo d and Chemical T ox icolog y,2008(46):3295 33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