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专家共识

合集下载

年上消化道出血专家共识

年上消化道出血专家共识
ANVUGIB的病因诊断
生命体征和循环状况检测 液体复苏、早期应用静脉大剂量PPI
2018版诊治流程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循环衰竭 征象
内镜检查(24h内)
纠正循环衰竭




生命体征和循环状况检测 液体复苏、早期应用静脉大剂量PPI
2018版诊治流程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循环衰竭 征象
内镜检查(24h内)
心率 (次/min)
血红蛋白(g/L)
症状
休克指数
轻度
<500
基本正常
正常
无变化
头昏
0.5
中度
500-1000
下降
>100
70-100
晕厥、口渴、少尿
1.0
重度
>1500
收缩压<80
>120
<70
肢冷、少尿、意识模糊
>1.5
出血严重度与预后的判断
实验室检查:常用项目包括隐血试验…… 活动性出血的判断:症状好转、心率及血压稳定…… 预后的评估: 病情严重程度分级估 Rockall评分系统分级



低危
高危







2018版诊治流程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ANVUGIB的诊断
症状及体征:呕血 和/或 黑便 伴或不伴 周围循环衰竭征象
诊 断
症状及体征:呕血 和/或 黑便 伴或不伴 周围循环衰竭征象
呕血
黑便
周围循环 衰竭征象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断基本可成立
诊 断
症状及体征:呕血 和/或 黑便 伴或不伴 周围循环衰竭征象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诊治流程专家共识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诊治流程专家共识
血管的恶性肿瘤出血,严重基础疾病出血后对低血红蛋白耐受差的患者。
此外,还见于并发慢性肝病及抗凝药物应用等其他原因所致凝血功能障 碍的患者。凝血功能障碍(INR >1.5)是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 消化道出血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上消化道血病因
是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病因。 是由曲张静脉壁张力超过一定限度后发生破裂造成的,是上 消化道出血致死率最高的病因
” 。严重的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联合用药方案为:静脉应用

对于大多数患者这一方案可以迅速控制不同病因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 最大限度地降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当高度怀疑静脉曲张性 出血时,在此基础上联用血管升压素+抗生素 ,明确病因后,再根据
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基础治疗-----药物治疗
基础治疗-----药物治疗
止凝血治疗

可灌注

溶液(去甲肾上
腺素8 mg,加入冰生理盐水100 ~200mL)。
在肝硬化患者和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中预防性应用
显著减少
细菌感染,减少全因死亡率、细菌感染死亡率、再出血事件和住院事件
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
生长抑素是由多个氨基酸组成的环状活性多肽,能够减少内脏血流,降
主要是上消化道肿瘤局部缺血坏死,或侵犯大血管所致
药物: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等; 血液病; 肝功能障碍
临床表现
大量呕血与黑便、 失血性周围循坏衰竭症状、 氮质血症、 发热、 血象变化
急诊临床处置
对以 的呕血、黑便或血便等表现就诊的患者,容易做出急性上消化道 出血的诊断。
低门静脉压力,抑制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抑制胃肠道及胰腺肽类激素
分泌等,是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流程专家共识2015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流程专家共识2015

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
病情严重度与失血量呈正相关。如根据血容量减少导致周围循环的改变 来判断失血量,休克指数(心率/收缩压)是判断失血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上消化道出血病情严重程度分级
分级
失血量 (ml)
血压
心率
血红蛋白
(mmHg) (次/min) (g/L)
症状
轻度
<500
基本正常
中度 500--1000
➢ 出血量少,生命体征平稳; ➢ 治疗原则: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给予抑酸、止血等对症处理 ,择期进行病因诊断和治疗
➢ 在24h内上消化道大量出血致 血流动力学紊乱、器官功能障 碍 临床占比15%~20%
根据 临床 实验室 内镜检查 指标
进行早期危险分层
高危 低危
这种早期危险分层有助于对患者在最初72h 内早期干预和密切监测后获益,以及患者在 内镜诊治后可安全出院
下降
重度 >1500 收缩压<80
注:休克指数=心率/收缩压
正常 >100 >120
无变化 70--100
<70
头昏
晕厥、口渴、 少尿
肢冷、少尿、 意识模糊
休克 指数 0.5
1.0
>1.5
是否存在活动性出血的评估
临床上出现下列情况考虑有活动性出血
1 呕血或黑便次数增多,呕吐物转为鲜红色或转为稀便或暗红血便,或伴有肠鸣音活跃
• 该评分基于简单的临床与实验室变量,无需内镜检查且 Blatchford评分 敏感性高,适合在急诊早期应用
• Child-Pugh分级是评价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病人肝储备 Child-Pugh分级 功能的最常用手段.有重要的预测预后价值
器官功能障碍评估
➢ (一)心血管功能障碍诊断标准: 1.收缩压<100mmHg 2.平均动脉压<70mmHg 3.发生休克、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流程专家共识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流程专家共识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流程专家共识一、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1.详细询问病史,包括出血症状的开始时间、程度、频率等。

2.询问患者是否有相关的病史,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食管静脉曲张等。

3.进行体格检查,包括查体、心肺听诊、腹部触诊等。

二、血常规检查:1.检查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指标,以评估出血的程度。

2.检查凝血功能,特别是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T)。

三、内镜检查:1.内镜检查是确诊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的关键步骤,可通过直视出血部位、病变类型和严重程度来指导治疗。

2.内镜检查主要包括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和结肠镜检查,根据病情需要选择相应的检查方法。

四、支持性治疗:1.维持患者的循环稳定,包括给予输血、纠正贫血、补充血浆和凝血因子等。

2.维持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给予适当的液体复苏和补充电解质。

五、止血治疗:1.药物治疗:可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PI)、血管收缩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血小板聚集抑制药物等。

2.内镜治疗:包括内镜下止血、内镜下注射和内镜下热凝等,根据出血部位和病因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3.外科手术:对于内镜治疗无效或无法实施的患者,可考虑进行手术治疗。

六、并发症的处理:1.再出血的处理:对于再次出血的患者,应重新评估病因、加强支持性治疗,并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再次内镜治疗或手术治疗。

2.感染的处理:如发生感染,应给予相应的抗生素治疗。

七、病因治疗:1.根据内镜检查结果和病理分析,对病因进行明确诊断,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食管静脉曲张等。

2.针对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如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内镜下治疗等。

在诊治流程中,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是第一步。

通过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和进行体格检查,可以了解出血症状的特点和程度,初步判断出血的部位和病因。

血常规检查是评估出血程度的重要手段,可以确定贫血程度和凝血功能的异常情况。

内镜检查是确诊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的关键步骤。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诊治流程专家共识(一)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诊治流程专家共识(一)

min需再次评估。
极低危 病情稳定,GBS≤1
0.5
随访
门诊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紧急处置
• 陈述3:高危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进行紧急处置(证
据水平:高,一致率:100%)。
• 常规措施“ OMI ”,即:
• 吸氧(oxygen)
• 监护(monitoring)
• 建立静脉通路(intravenous)。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诊断
• 陈述1:首先应评估患者意识,气道、呼吸和循环。在对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进行初步诊断与鉴别后,结合 GBS评分判断病情危险程度(证据水平:高,一 致率:100%)。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分层救治
• 综合临床表现可将患者危险程度分为5层,分别为极高危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紧急处置
• 初始药物治疗:
•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原因多为非静脉曲张出血,建议病因不
明确时在内镜前应用PPI。
• 肝病史或肝硬化患者由于不能排除溃疡出血,也建议在内
镜治疗前使用PPI。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紧急处置
• 初始药物治疗:

诊断
• 典型呕血、黑便或便血表现的患者,容易诊断。 • 胃液、呕吐物或大便潜血阳性提示可能为出血患者。 • 对以头晕、乏力、晕厥等不典型症状就诊的患者,特别
是生命体征不稳定、面色苍白及无法解释的急性血红蛋 白降低的患者,应警惕上消化道出血的可能性。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急诊上消化道出血专家共识pptppt课件

急诊上消化道出血专家共识pptppt课件

➢ 15%~20%的上消化道出血是危险性的
➢ 预测指标:• 难以纠正的低血压
• 鼻胃管抽出物可见红色或咖啡样胃内容物
• 心动过速
• 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或<80 g/L[3]。
-
8
[3] Lu Y, Loffroy R, Lau JY, et al.Br J Surg, 2014, 101(1): e34-50.
危险性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危险分层
低危因素 高危因素
• 尿素氮<18.2 mg/dl • 血红蛋白男性>13.0 g/dl、女性>12.0 g/dl • 收缩压≥110 mm Hg • 脉搏<100次/min • 不存在黑便、晕厥、心力衰竭、肝脏疾病
• 年龄>60岁
• 休克、体位性低血压
• 意识障碍加重
2015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急诊诊治流程专家共识
——解读
-
1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有效期至2016年11月 审批编号:
目录
1
2015版共识更新的原因
2
2015版共识更新的内容
3
2015版共识的核心内容
4
PPI的作用
-
2
疾病概述
概述
•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系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

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胆管和胰管等病变引起的出 血。
附表1 意识状态评分表(Glasgow评分)
评分
眼睛运动
语言
肢体运动
6
-
-
按要求活动肢体
5
-
准确对答
疼痛能定位躲避
4
自主睁眼
文不对题
疼痛躲避运动
3
呼唤时可睁眼

2015年消化道出血共识

2015年消化道出血共识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编辑部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消化内科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内镜中心 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 《中华医学杂志》编辑部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消化内科
陈旻湖 冯缨
郭学刚 Fock KM
揭志刚 李延青 令狐恩强 钱家鸣
任旭 孙明生 唐承薇 吴登雄 谢谓芬 杨云生 张澍田 周丽雅 邹晓平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 《中华消化杂志》编辑部
* 主笔;# 通讯作者
定义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cute nonvariceal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ANVUGIB)是指屈氏韧带以上 消化道非静脉曲张性疾患引起的出血,包括胰管或胆管的 出血和胃空肠吻合术后吻合口附近疾患引起的出血。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5,32(12)787-793.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生命体征和循环状况检测 体液复苏、PPI早期应用
2015版诊治流程
循环衰竭 征象
ANVUGIB的诊断
记录呕血、黑便和便血的频度、颜色、 性质、次数和总量,定期复查红细胞 计数、血红蛋白、Hct与血尿素氮等, 需要注意Hct在24~72h后才能真实反 映出血程度。
症状及体征:呕血 和/或 黑便 伴或不伴 周围循环衰竭征象
呕血
黑便 / 血便
周围循环
衰竭征象
头晕、心悸、面色苍白 心率加快、血压降低等
部分患者: 出血量较大、肠蠕动过 快,也可出现血便。
诊断
症状及体征:呕血 和/或 黑便 伴或不伴 周围循环衰竭征象
呕血
黑便
周围循环
衰竭征象
头晕、心悸、面色苍白 心率加快、血压降低等
少数患者: 仅有周围循环衰竭征 象,无显性出血,应 避免漏诊。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诊治流程专家共识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诊治流程专家共识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诊治流程专家共识
一、初步评估和处理
1.快速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评估患者的病情稳定程度。

2.保持呼吸道通畅,可采取头部高位半卧位,避免患者吞咽血液导致窒息。

3.快速建立静脉通路,以便输液和给药。

4.采集血液标本,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肝功能、血型和交叉等,以便后续处理。

二、血液稳定性评估
1.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评估出血量和出血速度,判断患者的血液稳定性。

2.根据患者的血压、心率、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等指标,将患者分为轻、中、重度出血。

三、止血措施
1.对于轻度出血的患者,可以通过非手术方法进行止血,包括药物止血和内镜止血。

2.药物止血常使用的药物包括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铋剂和抗纤维蛋白溶解药等。

3.内镜止血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首选方法,可通过内镜直接观察出血病灶,并进行止血处理。

四、手术治疗
对于中、重度出血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以止血。

手术治疗的方式包括:
1.血管介入治疗:通过导管插入血管,直接进行介入操作,包括栓塞术和栓塞剂的注入等。

2.手术止血:根据出血病因和出血部位的不同,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进行止血,如胃镜下止血术、切除术等。

五、术后处理和护理
1.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以及术后出血情况。

2.术后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包括中心静脉压和肺动脉压等指标的监测。

3.给予适当的输液和营养支持,维持患者的液体平衡和营养状态。

4.积极处理并发症,如感染、休克、电解质紊乱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紧急处置(2) 血容量充足及输血目标
收缩压90~120 mmHg;脉搏﹤100 次/min;尿量﹥40 ml/h、血Na+﹤140 mmol/L; 神智清楚或好转,无明显脱水貌。大量失血患者输血达到80g/L,血细胞比容 25~30%为宜,以免诱发再出血。
限制性液体复苏与液体控制
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血容量恢复要谨慎,避免过度输血或输液;避免仅 用生理盐水扩容;高龄、伴心肺肾疾病患者防止输液量过多引起急性肺水肿
可显著控制静脉曲张的出血,但不能降低病死率,且不良反应较多(心脏及外 周器官缺血、心律不齐、高血压、肠缺血等),临床上多联合使用硝酸酯类减 少不良反应,故常限定静脉持续使用血管加压素时间不应超过24h。

抗菌药物:肝硬化急性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活动性出血时常存在胃粘膜和食
管粘膜炎性水中,预防性使用抗菌素有助于止血,并可减少早期再出血及感染 。可使用喹诺酮类抗菌素,对喹诺酮类耐药者也可使用头孢类。
三次评估
器官功能障碍评估
(一)心血管功能障碍诊断标准: 1.收缩压<100mmHg 2.平均动脉压<70mmHg 3.发生休克、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 符合以上三项中的一项即可诊断心律失常、心肌梗死 (二)呼吸功能障碍诊断标准: 氧合指数<300mmHg即可诊断 (三)中枢神经功能障碍诊断标准: 1.意识出现淡漠或躁动、嗜睡、浅昏迷、深昏迷 2.格拉斯哥昏迷评分≤14分 具备以上两项中一项即可诊断

紧急处置(2) 常用复苏液体:生理盐水、平衡液、人工胶体和血液制品
输血
病情危重时,输液、输血相继或同时进行。以下情况考虑输血: 收缩压<90mmHg或较基础收缩压下降30mmHg;Hb<70g/L;血细
容量复苏 (先晶体 后胶体)
胞比容<25%;心率>120次/分。输注库存血较多时每输600ml
三次评估
器官功能障碍评估
(六)肾脏系统功能障碍 1.血肌酐>123.76umol/L 2.尿量<500ml/24h 具备以上两项中一项即可诊断 (七)胃肠功能障碍: 1.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2.胃引流液、便潜血阳性或出现黑便、呕血 3.腹内压(膀胱内压)≥11cmH2O 具备上述三项中的一项即可诊断
紧急处置
紧急处置(1)
吸氧(Oxygen) 监护(Monitoring)
常规OMI

建立静脉通路 (Intravanous)
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持续监测 对严重出血的病人,开放两条或以上静脉通路,必要时行中心静脉 穿刺置管,积极配血,液体复苏

规 处


意识障碍、排尿困难及所有休克患者留置尿管,记录每小时尿量 患者绝对卧床,意识障碍患者将头偏向一侧,避免呕血误吸 意识清楚,能够配合的病人可留置胃管并冲洗 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及配合度差的病人下胃管时慎重, 避免操作加重出血
作用 机制
流、降低门静脉阻力、抑制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抑制胃肠道及 胰腺肽类激素分泌等
临床 应用
பைடு நூலகம்
肝硬化急性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首选药物之一 急性非静脉曲张出血的治疗

紧急处置(6) 生长抑素
可迅速有效控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预防早期再出血的发生 有效预防内镜治疗后的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升高,从而 提高内镜治疗的成功率
实验室和辅助检查 血细胞分析、肝功能、肾脏功能和电解质、 凝血功能、血型、心电图、胸片、腹部超声
二次评估
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

病情严重度与失血量呈正相关。如根据血容量减少导致周围循环的改变 来判断失血量,休克指数(心率/收缩压)是判断失血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上消化道出血病情严重程度分级
分级
轻度 中度 重度
胃管抽出物有较多新鲜血
三次评估
再出血和死亡风险评估
• 临床上多采用Rockall评分系统来进行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Rockall评分 再出血和死亡危险性的评估39
• 该评分基于简单的临床与实验室变量,无需内镜检查且敏感性 Blatchford评分 高40,41,适合在急诊早期应用
• Child-Pugh分级是评价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病人肝储备功能的 Child-Pugh分级 最常用手段.有重要的预测预后价值42,43
不典型症状(头晕、乏
力、晕厥等)
紧急评估
胃内容物、粪便隐血阳 性
紧急评估(1)
患者意识丧失、呼吸停止及大动脉搏动不能触及
立即开始心肺复苏
意识 判断
A.气道
B.呼吸
C.循环
紧急评估(2)
意识 判断

对未出现呼吸心跳停止的病人,首先进行意识状态判断
Glassgow评分≤ 8分,表示病人昏迷,应对呼吸道采取保护措
三次评估
器官功能障碍评估
(四)凝血系统功能障碍诊断标准: 1.血小板计数<100*10^9/L 2.凝血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 延长或缩短,3P试验阳性 具备上述两项中一项即可诊断。 (五)肝脏系统功能障碍: 1.TBiL>20.5umol/L 2.白蛋白<28g/L 具备以上两项中一项即可诊断
谢谢!
特点
可显著降低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的手术率 对于高危患者,选用高剂量生长抑素在改善患者内脏血流 动力学、出血控制率和存活率方面均优于常规剂量
紧急处置(7) 生长抑素用法 用法
首剂量 250 µg快速静脉滴注(或缓慢推注)后,持续进 行250 µg/h 静脉滴注(或泵入),疗程5天

高剂量输注(500µg/h)生长抑素在改善患者内脏血流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或疑似)
紧急评估
紧急处置
二次评估
二次评估
在解除危及生命的情况、液体复苏和初始经验治疗开始后;或初次 评估判断病情较轻,生命体征稳定的病人,开始进行二次评估——全
面评估
病史
全面查体
详细询问病史有助于对出血病因的初步判断
重点注意血流动力学状态、腹部、慢性肝脏疾病或
门脉高压体征、直肠指诊
大多数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首诊于急诊科,病人多以
呕血黑便为主要表现,也有以头晕、乏力、晕厥等不典
型症状就诊
此共识的重点是针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情评估、稳 定循环和初始的药物止血治疗。并推荐使用本共识中的 流程对患者进行评估、治疗和管理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或疑似)
典型症状(呕血、黑便 伴或不伴有周围循环功 能衰竭)

意识状态评分表(Glassgow 评分)
眼睛运动 6 5 4 3 自主睁眼 呼唤时可睁眼 准确对答 文不对题 能说断续词语 语言 肢体运动 按要求活动肢体 疼痛能定位躲避 疼痛躲避运动 疼痛刺激肢体屈曲
2
1
刺痛时可睁眼
不睁眼
能发音,不成词
无语言
疼痛刺激肢体强直
无运动
紧急评估(2)
A.气道
气道是否通畅,出现气道阻塞时应当采取必要措施保持气 道开放 患者的呼吸、频率、呼吸节律是否正常,是否有呼吸窘迫 的表现(如三凹征),是否有氧合不良(末梢发绀或血氧 饱和度下降等),必要时实施人工通气支持
紧急处置(11) 急诊内镜检查和治疗 应尽快完成内镜检查,且药物与内镜联合治疗是目前首选 的治疗方式 治疗时机:相对12h内出现的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成功复苏 后24h内早期内镜检查适合大多数患者。在出血24h内,血 流动力学稳定后,无严重合并症的患者应尽快行急诊内镜 检查。对有高危征象的患者应在12h内进行;对怀疑肝硬化 静脉曲张出血的患者应在住院后12h内行急诊内镜检查。

物 治 疗
以上基础上联用
高度怀疑静脉曲 张性出血时
血管加压素+抗生素
明确病因后,再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紧急处置(4)
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

始 药 物 治
抑酸药物
常 用 药 物
血管加压素及其类似物
抗菌药物

止血药物
紧急处置(5) 生长抑素
生长抑素是由14个氨基酸组成的环状活性多肽,能够减少内脏血
动力学、出血控制率和存活率方面均优于常规剂量 可
高危 患者
根据患者病情多次重复250 µg冲击剂量快速静脉滴注,最 多可达3次
紧急处置(8) 生长抑素类似物
奥曲肽对非静脉 曲张出血的治疗 生长抑素 作用尚待进一步 类似物 研究证实
生长抑素类似物可作 为急性静脉曲张出血 的常用药物
奥曲肽是人工 合成的八肽生 长抑素类似物
紧急处置(12) 介入治疗
无法控制的患者应及早考虑 推荐等待介入治疗期间可采用药物止血(生长抑素+PPI) 以提高介入成功率,降低再出血发生率
紧急处置(13) 外科手术治疗
以上多种措施仍不能控制的出血患者,应及时手术干预 外科分流手术可有效降低再出血率,但可增加肝性脑病风 险,与内镜及药物治疗相比并不能改善生存率
定义: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 胆管
和胰管等)病变引起的急性出血
非静脉曲张性出血(80%-90%):
分类:
胃十二指肠消化性溃疡(20%~50%)、胃十二指肠糜 烂(8%~15%)、糜烂性食管炎(5%~15%)、贲门粘膜撕裂 (8%~15%)、动静脉畸形/GAVE(5%)、其他(Dieulafoy病 变、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等) 静脉曲张性出血
血时应静脉补充葡萄糖酸钙10ml;对肝硬化或急性胃粘膜损伤 的患者,尽可能采用新鲜血液。对活动性出血和血流动力学稳 定的 患者不要输注血小板;对活动性出血和血小板计数<
50*10^9/L的患者输注血小板;对纤维蛋白原浓度<1g/L或活化
部分凝血酶原时间(INR)>1.5倍正常值的好庁,给予新鲜冰 冻血浆。
紧急处置(9) 其它药物

抑酸药物:提高胃内PH值,促进血小板聚集和纤维蛋白凝块形成,避免血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