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结合针灸治胃瘫
隔姜温针灸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案

体恢复和生活质量.笔 者 采 用 隔 姜 温 针 灸 法 治 疗 1 例
PGS 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分享验案如下.
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
1]丁玲,崔向宁 柴胡桂枝汤临床应用及研究概述[
J]
辽宁中
患者,男,
58 岁,
2018 年 8 月 16 日 初 诊. 主 诉:腹
胀,进食困难 10d.患者于 2018 年 8 月 4 日因胃癌到哈
布散周身.血脉充盈、心神得养,则患者周身气机和畅,
扶阳存阴 法 仲 景,临 证 疑 难 问 经 方. 经 方 为 医 方
之祖,组方严 谨,配 伍 巧 妙,药 少 效 宏,经 济 实 惠,值 得
发生机制尚 不 明 确,一 般 与 紧 张、焦 虑 等 不 良 情 绪,胃
变等有关 [2G3].PGS 一 旦 发 病 严 重 影 响 患 者 的 术 后 机
“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
” 二者为治疗气阴两
【关键词】 腹胀;
胃瘫综合征;
温针疗法;
隔姜灸;
胃肠蠕动
气,阴成形,心脏的搏动不仅依赖心气的鼓动,还依赖心
DOI:
10
19621/
cnk
i
11
G
3555/r
2020
0444
j
” «金 匮 要 略»曰:
日,心动 悸,脉 结 代,炙 甘 草 汤 主 之.
s
t
r
opa
r
e
s
i
ssyn
G
po
d
r
ome,
PGS)是腹部手术 后 早 期 出 现 的 并 发 症 之 一,多
子细辛汤合生脉饮、定心汤加减.此时选用麻黄附子细
针灸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进展

十 灸 治 疗 术 后 胃 瘫 综 合 征 的 临 床 研 究 进 展
● 林 培春 沐
摘 要
榕 ▲
术后 胃瘫综合 征 严重 影响 患 者术后 康 复 , 导致“ 壅木郁 ” “ 土 虚 木乘 ” 的 恶性循 环 , 致 使
胃蠕 动减 弱及排 空功 能障碍 针 灸治疗 本病 具有 疗效确 切 、 操 作 简便 、 方案 多样化 的优势 。本 文综述 近
5年 针 灸治疗 本病 的相 关研 究 , 以期优 化针 灸治疗本病 的临床 治疗 方案 关键 词 针 灸 术后 胃瘫 综合征 综述
术 后 胃瘫 综 合 ( p t  ̄ s t s u r g i c a | 巾 当属 “ 痞满” “ 胃反 ” “ 呕吐 ” 等 范 郁 滞 , 横逆乘 睥犯 胃, 脾 胃升 降 失
神聪 、 印堂 ) , 结 果表 明有 利 于缓 解 胃瘫 患 者 焦 虑 情 绪 , 减 少 治 疗 次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J o u r n a , ? 9
g a s t r o p a r e s i s s y n d r o me , P G S )是 以
畴 。 目前 多 数 医家 认 为 术 后 胃瘫 常 , 或忧 思 伤 脾 脾 气 受 损 , 胃 失 和
胃流 道 非 机 械 性 梗 阻 为 主 要 征 综合 征 的 发 生 是 在 患 者 正 气 不 足 降 , 气 机 不 畅 则 发 之 。究 其 本 源 , 象 的功能性 疾 病 , 其特 征 为 胃排 空 的基 础 上 。手 术 创 伤 从 两 个 方 面 本 病病 位 在 胃 , 与肝 、 脾 相 关 。病 延 迟 。P G S常 发 生 于 上 腹 部手 术 损 伤 正气 影响脾 胃功 能 : 一 是脉 络 机 可概 括 为 中焦 气 机 升 降 失 调 所 后, 患 者开 始绎 [ 1 进 食 或 由饮 水 过 受 损 , 气滞 血瘀 论 ; 二是 脾 胃受损 , 致 , 其 是 以 气 血 津 液 亏虚 为 本 , 渡 到进 食半 流 质饮 食 时 , 引 起 的上 水饮 内停 , 气机 受 阻 论 。李 成钢 气滞 血瘀 、 腑气 不 通 、 痰 湿 中阻 等
针灸配合中药敷脐治疗腹部手术后胃瘫30例的临床研究

1 . 3 . 2 治 疗 组 在 对 照 组 的 基 础 上 加 针 灸 、 中 药
敷脐 。
1 . 3 . 2 . 1 针灸
பைடு நூலகம்
① 取穴 : 第 一组 取 双 侧 足 三 里 、 上 巨
虚、 下 巨虚 、 天枢、 公孙 ; 第二组 取 双侧脾 俞 、 胃俞 、 大肠 俞; 两 组交 替使 用 , 一 日 1次 。②手 法 : 采 用 捻转补 法 。 ③ 操作 标准 : 按 照病人 左侧 穴位 顺 时针捻 转 , 右侧 逆 时 针 捻转 ( 天 津 中医药 大学 针 灸手 法 第 一定 义 ) 操作 , 每
1 . 2 诊 断标 准 术 后 胃瘫综 合征 目前 尚无 统 一标 准 , 参 照文 献 制 订如 下 诊 断指 标 筛 选 病人 : ① 术后 7天
关键词: 胃瘫; 针灸; 中药敷脐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3 . 8 9 1 4 . 2 0 1 3 . 0 1 . 0 6 4 文章编号 : 1 0 0 3 . 8 9 1 4 ( 2 0 1 3 ) 一 0 1 - 0 1 2 5 — 0 2
摘要: 目的 观察针灸配合中药敷脐治疗腹部手术后 胃 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 0 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1 5例, 两组患者均用西医基础治疗, 治疗组加针灸配合中药敷脐。结果 治疗组在胃肠减压; I 流量突然减少时间、 上腹部阻塞感突
然消失时间、 正常进食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 两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 0 5 ) 。结论 针灸配合 中药敷脐治疗腹部手术后 胃瘫疗效显著, 值得推广。
年龄 及 发 病 情 况 经 统 计 学 处 理 , P >0 . 0 5 , 无 明 显 差 异, 具 有 叮比性 。
中医治疗胃轻瘫经验

中医治疗胃轻瘫经验中医药是我国悠久历史和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古代历史文献中,记载了许多关于中医药的知识和经验。
在治疗胃轻瘫方面,中医药可以起到很好的疗效,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中医治疗胃轻瘫的经验。
第一步,确定病因胃轻瘫是指胃肠道动力障碍和胃排空功能下降的一种疾病,常见于老年人或胃肠道手术后。
在治疗胃轻瘫的过程中,首先要确定病因,以便有针对性地治疗。
第二步,中药治疗1、消食导滞法中药治疗胃轻瘫的方法比较多,其中,消食导滞法是很有效的中药治疗方法之一。
此法主要用于治疗胃肠道动力障碍引起的胃轻瘫。
具体做法为:将泽泻、苍术、木香、陈皮、枳实等中草药混合煎服,可以促进肠胃的蠕动和排空功能。
2、补益法对于一些营养失调的患者,中医药还可以采用补益法进行调理。
此法主要是以补脾胃为主,增强胃肠道消化和吸收功能。
常用草药包括枸杞、当归、黄芪、党参等。
这些草药具有滋阴补益、益气健脾的功效,可提高胃肠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第三步,针灸治疗针灸治疗也是一种很好的治疗胃轻瘫的方法。
针灸可以调节胃肠道的运动功能,增强胃肠道的神经调节能力。
同时,还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和代谢,对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促进病情的恢复有很好的作用。
总之,中医治疗胃轻瘫的经验主要是从病因入手,从中药治疗到针灸治疗,需要综合施治。
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坚持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药物治疗和针灸治疗,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
只有维持一种良好的心态,才能保证病情的稳定和康复。
针刺联合中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胃阴亏虚证)的理论探讨

针刺联合中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胃阴亏虚证)的理论探讨作者:张睿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年第14期【摘要】糖尿病胃轻瘫的重要病机是胃阴亏虚,治疗时应注意滋养胃阴、健脾;针刺联合中药治疗本病,具有滋阴养液、润燥生津之效,并有降血糖、促进胃肠蠕动、增强脾胃消化功能及胃动力、恢复脾胃功能等药理作用,故而采用针刺联合中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理想。
【关键词】糖尿病;胃轻瘫;胃阴亏虚证;针刺;中药;理论探讨【中图分类号】R5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14..01糖尿病胃轻瘫是糖尿病的最常见消化道并发症之一,以胃动力障碍、胃排空延缓、节律紊乱但不伴机械性肠梗阻等为主要特点,临床可表现为早饱、恶心、呕吐、腹胀、腹痛、食少、消瘦、乏力、体重减轻等[1]。
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呈升高趋势,糖尿病胃轻瘫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如一项国外研究表明本病的发病率高达30%~40%[2]。
中医药在治疗本病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且治疗方法丰富。
近年来笔者采用针刺法联合中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胃阴亏虚证)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试对其作用机制探讨如下。
1 中医学对糖尿病胃轻瘫病名及病因病机的认识1.1 病名糖尿病胃轻瘫可归属于中医学“消渴”、“痞满”、“胃痞”、“胃痹”、“呕吐”、“腹胀”、“胃缓”等病证范畴。
我国历代医学典籍中对本病的论述颇多,如《素问·奇病论》中有云:“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千金翼方》中云:“食不消,食即气满,小便数起,胃痹也。
”《丹溪心法》中言:“有中气虚弱,不能运化精微为痞者,有饮食痰饮不能施化为痞者。
”《证治汇补》中曰:“大抵心下痞闷,必是脾胃受亏”。
这些记载对病名、症状、病因病机等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1.2 病因病机根据患者的特点、临床表现,笔者认为,糖尿病胃轻瘫的发生主要是由于饮食不节,过食肥甘、辛辣、刺激性食物,导致湿热内生,灼伤津液,津液亏耗而发为消渴,消渴日久,损伤脾胃,致脾胃受损,胃阴亏耗而发为痞满等证。
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术后胃瘫综合征30例临床观察

05 , 入 5 . 加 g %葡 萄 糖 注射 液 2 0 L, 5 m 静滴 , 1次/ 日。 22 治疗 组 在 对 照组治疗 基础 上加 用复方 承气 汤 . 内服 。方药 组成 : 朴 2 g炒 莱菔 子 3 g 枳壳 9 , 川 0, 0, g 生 后下 1 g 广木 O, O, 2 番泻 中西 医结合 治 疗腹 部 术后 胃瘫 大 黄 ( ) 5 , 香 l g桃 仁 l g 当归 1g, 叶 1g 2 。加水 4 0 L. 煎 6 mL 半量径 胃管注入 。 0m 浓 0 , 夹 综合 征 3 0例 临床 观 察 闭 4 m n后 开放 . 5i 2次/ . 后 胃内无 明显 活动 性 出血 d术 即 开始使 用 。配合 中药 肛滴 , 中药组成 : 枳实 1g J 5 .『 l
关 键 词 术 后 并 发 症 胃 瘫 综 合 征 中 西 医 结 合 疗 法 复 方 承 气 汤
3 疗 效 观 察
31 观 察指标 .
文献标识码 A
中 图分 类 号 文章编号
R 7. 5 5 39 0
每 日平 均 胃液引 流量 、 置管 时 间、 肠 鸣 音恢 复时 间和 胃瘫恢 复 时间
杨 玉 国 戚 东 峰 杜 尚峰 王 世 和
朴 1 g生 大黄 ( 下 )5 , 硝 ( 1 g煎成 2 0 L 5, 后 1g 芒 冲)2 , 0m , 病人 右侧 卧 位 . 以细 肛管 插入 乙状 结肠 ( 自肛 门插 入
( 沛县 中 医院 , 江苏沛县 2 1 0 ) 2 6 0
1 c , 钟 6 滴 结合 针灸治疗 , 5 m)每分 0 强刺激 足三里 、 内庭 、 天枢 、 中脘 、 曲池 、 合谷 , 每次 留针 3 mi。 0 n
针药结合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分析

针药结合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分析张月;晏丽丽;周静;董艳;杨玉青;张媛媛;张英来;柳治【摘要】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中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
方法:将60例分为针药结合组30例和针刺组30例,两组均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皮下注射及针刺治疗,针药结合组加用中药治疗。
结果:总有效率针药结合组93.33%,针刺组64.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胃排空率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针药结合组高于针刺组(P<0.05)。
结论:针药结合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疗效较好。
【期刊名称】《实用中医药杂志》【年(卷),期】2016(032)010【总页数】2页(P963-963,964)【关键词】糖尿病胃轻瘫;针药结合;对照治疗观察【作者】张月;晏丽丽;周静;董艳;杨玉青;张媛媛;张英来;柳治【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中医院内分泌二科,河北唐山 063000;河北省唐山市中医院内分泌二科,河北唐山 063000;河北省唐山市中医院内分泌二科,河北唐山 063000;河北省唐山市中医院内分泌二科,河北唐山 063000;河北省唐山市中医院内分泌二科,河北唐山 063000;河北省唐山市中医院内分泌二科,河北唐山063000;河北省唐山市中医院内分泌二科,河北唐山 063000;华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河北唐山 06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71.917.5糖尿病胃轻瘫(diabetic gastcoparesis,DGP)是由于胃动力障碍所致,主要表现为早饱、上腹胀、嗳气、厌食,甚至恶心、呕吐,上腹有灼热疼痛感。
近年来,笔者用针刺及中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有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共60例,均为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12月门诊或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
针药结合组男12例、女18例,胃轻瘫病程(3.7±1.2)年,糖化血红蛋白(7.2±0.4)%。
针刺联合中药内服治疗胃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43例

针刺联合中药内服治疗胃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43例
纪凤双;翟秀芳
【期刊名称】《河南中医》
【年(卷),期】2015(35)12
【摘要】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中药内服治疗胃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疗效。
方法:选取胃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86例,随机分为综合组和西医组,每组43例。
西医组给予禁食、禁水,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胃肠外营养,应用胃肠动力药等对症治疗,综合组在西医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刺联合中药内服治疗。
结果:综合组胃肠减压量、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治疗时间均由于西医组(P<0.05);综合组有效率95.35%,西医组有效率81.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刺联合中药内服治疗胃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疗效显著。
【总页数】2页(P3124-3125)
【关键词】胃瘫综合征;胃部手术;针刺疗法;中药内服
【作者】纪凤双;翟秀芳
【作者单位】承德市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职工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9.733.9
【相关文献】
1.针刺联合治疗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临床观察 [J], 鲁跃英
2.探究胃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治疗 [J], 丁国良
3.超短波联合调制中频电疗对腹部非胃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J], 谭海群;张德元;罗权;张子怡
4.针刺“胃三针”治疗手术后胃瘫综合征临床研究 [J], 陈振虎;徐发彬
5.针刺“胃三针”治疗手术后胃瘫综合征20例 [J], 陈振虎;徐发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中药结合针灸治胃瘫
作者:刘宁春
来源:《祝您健康》2012年第10期
张先生是一位胃癌患者,医生给他做了“胃大部切除术”,切除了癌症。
但是术后半个月,腹胀难忍,时有恶心、呕吐症状。
为给胃肠减压,每日可引流出黄绿色消化液体600毫升左右,十分痛苦。
医生诊断他是“胃排空延迟症”,也称为“胃瘫”。
胃癌及各种腹部疾病的病人在接受手术后,经常会发生胃肠动力紊乱综合征。
可导致胃排空延缓,胃流出道非机械性梗阻。
称为“胃排空延迟症”,即“胃瘫”。
腹部肿瘤特别是胃癌、食管癌、胰腺癌、结肠癌等术后最易发生“胃瘫”。
呕吐为“胃瘫”的主要表现,日夜均可发生,一天一至数次。
呕吐物常为宿食,一般不含胆汁。
上腹饱胀和疼痛亦多见。
腹痛可为钝痛、绞痛或烧灼痛。
呕吐后症状可以暂时获得缓解。
急性患者可致脱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慢性患者则可有营养不良和体重减轻。
严重或长期呕吐者,因胃酸和钾离子的大量丢失,可引起碱中毒,并致手足抽搐。
治疗胃潴留的常规方法包括,一般治疗给予少渣饮食,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输液纠正水、电解质与酸碱失衡。
对症治疗,给予胃复安、吗丁啉等促进胃动力药物。
中医治疗,根据手术后胃瘫病人的病情虚实,胃潴留时的舌象、脉象进行辨证施治。
针灸采用补泻手法,选取曲池、内关、中脘、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等10余个腧穴,并配合电针予以一定强度的刺激。
在此基础上,针对病人的不同症状,辨证的分为脾胃瘀滞、胃气上逆、气滞血瘀、气血不足等多种证型,调配不同中药进行口服,改善胃瘫症状。
张先生经过针灸和中药汤剂治疗半个多月,胃气逐渐通畅,病、呕、胀症状也明显改善,顺利拔除胃肠减压管。
终于在术后1个月,重新品尝到久违的饭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