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黑山峡不同开发方案对鱼类的影响
大坝建设对鱼类的影响及补偿措施

具体案例二
案例名称
某水电站建设对鱼类的影响
案例描述
某水电站的建设对当地河流的鱼类种群数量和分布产生了负面影响, 导致鱼类数量减少和种群结构的变化。
影响分析
水电站的建设改变了河流的水文条件,影响了鱼类的繁殖和生存环境 ,导致鱼类种群数量的减少。
补偿措施
水电站采取了生态补偿措施,如建设鱼类增殖放流站、实施生态修复 等,以恢复和保护鱼类资源。
02
大坝建设对鱼类影响的补偿措 施
建立鱼类通道
鱼类通道
在大坝建设时,应考虑建立鱼类通道,如鱼梯、鱼闸等设施,以便鱼类能够顺 利通过大坝,保持种群交流和生态平衡。
生态流量保障
确保大坝下游的生态流量,以满足鱼类繁殖、生长和栖息的需求,防止因大坝 建设导致的生态退化。
鱼类人工繁殖和放流
人工繁殖
通过科研机构和鱼类保护组织,开展鱼类人工繁殖技术研究,提高繁殖效率和种 群数量。
三峡大坝建设对鱼类的影响
案例描述
三峡大坝的建设对长江流域的鱼类种群数 量和分布产生了显著影响,导致鱼类栖息 地丧失和生态环境的改变。
影响分析
补偿措施
大坝的建设阻断了鱼类的自然迁徙通道, 导致鱼类种群数量下降,影响了生态平衡 。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Biblioteka 施,如建设鱼类通道 、实施生态补偿等,以减轻大坝对鱼类的 影响。
04
结论与建议
结论与建议
总结词
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大坝建设对鱼类的影响 机制,以及更加科学合理的补偿措施。
详细描述
目前对于大坝建设对鱼类的影响机制仍不完全清楚, 未来研究需要加强这方面的探索;同时,现有的补偿 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影响,但仍然存在一些 问题,如过鱼设施的效率不高、生态补偿的效果不显 著等,未来需要更加科学合理地设计补偿措施,以提 高其效果和可持续性。此外,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与 交流,共同推进大坝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
三峡大坝对下游洄游鱼类的影响

三峡大坝对下游洄游鱼类的影响摘要三峡大坝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境内,距下游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38公里;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发电工程——三峡水电站的主体工程、三峡大坝旅游区的核心景观、三峡水库的东端。
三峡大坝工程包括主体建筑物及导流工程两部分,全长约2309m,坝高185m,工程总投资为4954.6亿元人民币,于1994年12月14日正式动工修建,2006年5月20日全线修建成功。
三峡大坝建成10年后,中国三峡集团坚持在生态保护基础上有序开展项目建设与运营,注重工程保护与自然养护的协调统一,采取多种有效措施积极保护陆生生态和水生生态,全面开展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工作。
三峡工程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非常广,其中对库区的影响最直接和显著,对长江流域也存在重大影响,甚至还有人认为三峡工程将会使得全球的气候和海洋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关键词:三峡大坝,水生生态,鱼类1.水生生态1.1水质建库后,随流速的降低,水流扩散能力减弱,某些近岸局部区域污染物浓度会有所增加。
水库蓄水后,库水流速减小,滞留时间增加,有利于可降解有机污染物在水体中的降解净化;但同时库水的复氧能力减弱,降低对生物化学需氧量的接纳能力;由于入库生物化学需氧量的负荷远小于水库生物化学需氧量的容量,近期水库总体水质不致恶化。
就总体而言,水库不致出现富营养化问题;对干支流局部流速很缓的库湾水域,有发生富营养化的可能性。
1.2鱼类的影响三峡大坝的修建,使原有连续的河流生态系统被分隔成不连续两个环境单元,造成了生态景观的破碎,对鱼类造成的最直接的不利影响是阻隔了洄游通道。
这对生活史过程中需要进行大范围迁移的种类往往是毁灭性的;对在局部水域内能完成生活史的种类,则可能影响不同水域群体之间的遗传交流,导致种群整体遗传多样性丧失。
据统计,三峡库区原有鱼类108 种, 分属9 目20 科71属, 其中珍惜鱼类47种,经济鱼类30种, 铜鱼、圆口铜鱼、鲤鱼、草鱼、黄颖鱼(黄腊丁、嘎鱼、嘎牙子)、鲢鱼、南方大口鳃鱼、青鱼、鳙鱼等9种鱼类为主要捕捞对象,2种铜鱼的捕捞量最大, 占渔获物总量的36.4%。
黑山峡水利工程开发方案

黑山峡水利工程开发方案一、项目背景黑山峡水利工程位于中国西部地区,地处青藏高原和秦岭山脉结合部,由于地势险峻、地质构造复杂,这一地区水资源丰富但利用率低,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瓶颈。
黑山峡水利工程被认为是解决该地区水资源短缺和旱灾防治的重要项目,因此,制定合理的开发方案对于该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项目概况1. 基本情况黑山峡水利工程位于西部地区的碧水河流域,是一项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大规模工程,主要包括水库、引水渠、发电站等配套设施。
项目涉及的地理范围较大,主要包括黑山峡、碧水河和周边的山区村落。
2. 主要目标该项目的主要目标包括:(1)提高地区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解决旱灾防治问题,保障当地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需求;(2)改善电力供应,提高当地的能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发展;(3)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三、技术方案1. 建设水库建设黑山峡水库是该项目的核心内容,水库的主要功能是蓄水调控,解决当地的旱灾防治问题。
水库的设计容积应该考虑到当地的降雨情况和河流水位的变化,以满足不同季节和不同年份的用水需求。
水库的建设还需要考虑到地质构造和生态环境,做到兼顾保护和发展,确保安全稳定和可持续利用。
另外,水库的建设还需要考虑到水电发电的利用,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2. 构建引水渠为了将水库蓄水的水资源有效输送到需要的地方,需要进行引水渠的建设。
引水渠建设主要包括渠道的设计和施工,以便将水资源输送到下游的农田、居民用水和水电站。
同时,还需要考虑引水渠的防渗和节水等技术措施,确保输水的安全和有效。
3. 建设水电站为了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项目还需要考虑到水电站的建设。
水电站的建设需要充分考虑到水库的水位变化和引水渠的输水情况,确保水电站的发电效率和稳定性。
另外,还需要考虑到水电站的环保问题,做到以人为本,保护生态环境。
四、运营管理方案1. 成立专门的运营管理团队为了保证项目的运营管理和效益,建议成立专门的运营管理团队,负责项目的日常管理和技术维护工作。
三峡工程的对库区鱼类生态影响精品

三峡工程的对库区鱼类生态影响精品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它位于中国长江中游的三峡地区。
这个庞大的工程对沿江地区的水文和水生态环境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其中,对库区鱼类生态影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首先,三峡库区的水位变化对鱼类的繁殖和生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由于三峡水库的蓄水和放水调度,库区的水位不断变化,给鱼类的繁殖和生长带来了困扰。
一方面,库区水位的升降对鱼类的产卵地选择和卵的孵化都有一定的影响。
由于水库的蓄水和放水,导致了底栖动物和鱼类洄游的场所和路径发生了变化,影响了鱼类的繁殖和生长。
另一方面,水库的蓄水和放水还使水温、溶解氧和水中富营养物质的分布发生了改变,对鱼类的生长环境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其次,水库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捕鱼活动对库区鱼类资源的影响也不能忽视。
在三峡库区建设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库区的安全和航道的畅通,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捕鱼活动。
这些捕鱼活动对库区的鱼类种群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导致了库区鱼类资源的减少和种类的减少。
此外,三峡水库的水质变化对库区鱼类生态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由于水库的蓄水,库区的水质发生了变化。
水库的蓄水导致了水体的静止和富营养化,使得水中的氧气含量下降、水温升高,对鱼类的生存条件产生了不利影响。
此外,水库蓄水还导致了水体的淤积和富营养化,使得水中的浮游生物和底栖动物的数量增加,进而影响了鱼类的食物供应。
这些水质变化不仅影响了库区鱼类的生活和生长,还可能导致鱼类的疾病和死亡。
针对以上问题,三峡工程实施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例如,加强鱼类资源调查和监测,对鱼类的数量、种类和繁殖状况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建立科学的蓄水和放水调度制度,合理调整水位变化幅度和频率,减小对鱼类生态的影响;同时,进行生态修复和鱼类放流,增加库区的鱼类资源;加强水质监测和管理,减少富营养化和水体污染的风险。
总之,三峡工程对库区鱼类生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这些影响主要体现在水位变化、捕鱼活动和水质变化方面。
三峡水库对鱼类的影响

三峡水库对鱼类的影响三峡蓄水对四大家鱼的影响生命科学学院2011级2班苏恩俊 222011317011036摘要:三峡工程是长江中游干流最大的骨干工程,蓄水后下游水文情势发生明显改变。
分析水库运行后下游水文情势的改变情况,将为了解大型水利工程对河流健康状况的影响程度和开展生态保护提供有意义的信息和帮助。
本文选择宜昌站作为研究对象,四大家鱼为典型代表物种,研究三峡工程初期蓄水对下游生态系统的影响。
结果表明,三峡工程蓄水运行后,坝下宜昌站生态水文条件发生明显变化,主要表现为多年平均水温上升,多年平均流量、水位和含沙量下降;非汛期的水温以及汛期的流量、水位和含沙量月径流过程明显改变;下游生态水文条件的改变,四大家鱼产卵适宜度明显降低;栖息地内生态水文条件的变化是影响四大家鱼产卵行为的关键因素,而不是影响四大家鱼鱼卵孵化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三峡蓄水;生态影响;四大家鱼1、三峡工程及其蓄水情况简介长江是中国的第一大河,它发源于青藏高原,东流注入太平洋,全长 6 300 多km,流域面积 180万 km2,多年平均年径流量 9 616 亿 m3,多年平均年输沙量 4.32亿吨[1],是世界上长度第三、流域面积第九、年径流量第三和年输沙量第四的河流。
据不完全统计[ 2],截止到 2000 长江上游干流和支流已建水库的总库达 1 586 亿 m3,其中 134 座大中型水库的总库容占 1 064 亿m3,这些水库的修建改变了长江中下游的水文情势,影响了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
调查和评估水库运行对河流水体的影响可以为河流管理和修复提供至关重要的基础信息。
水库的调节作用改变了河流的天然水流情势,其下泄水体流量、水温、泥沙等过程的变化将会影响到下游河床的稳定,导致下游河床侵蚀,从而显著改变水生生物的物理栖息地和水质质量[3]。
因此,水利工程的修建将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新陈代谢、繁殖行为以及种群的结构和分布,并最终影响着水生生态系统的物种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结构以及功能。
黄河黑山峡段“多级开发方案”亟待国家决策

黄河黑山峡段“多级开发方案”亟待国家决策发布者:张晟福发布时间:2010-8-6 8:12:00内容摘要黑山峡河段是黄河上游最后一个未开发的峡谷段,每年可利用的水能资源至少相当于70亿千瓦时电量,黑山峡河段开发之所以搁置多年,关键问题是多年来宁夏与甘肃的不同方案之争。
近30年来,由于黑山峡开发搁置,仅发电效益就损失了6000多亿元。
经院士、专家多次论证,黄河黑山峡河段实施多级开发符合科学发展观,当前,第二轮西部大开发在即,希望国家能尽早决策,使这一处宝贵资源能够早日开发获益。
正文文字大小:大中小2010年8月1日至3日,由中科院原常务副院长、中科院院士孙鸿烈率领的院士专家组一行21人(调研组成员有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刘昌明、陆大道、滕吉文,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所长、工程院院士王浩以及其他16名水资源研究和水利水电开发方面的专家),在甘肃就黄河黑山峡河段水电资源的开发工作进行了实地调研考察。
孙鸿烈院士表示,将通过此次调研考察黄河上游水资源开发和利用情况,慎重分析各种科学数据后,向国务院提交相关建议,为国家规划、决策黄河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方案之争开发搁置黑山峡河段是黄河上游最后一个未开发的峡谷段,每年可利用的水能资源至少相当于70亿千瓦时电量,黑山峡河段开发之所以搁置多年,关键问题是多年来宁夏与甘肃的不同方案之争。
1955年7月,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确定在甘肃境内修建小观音高坝和在宁夏境内修建大柳树低坝二级开发方案;1974年年底,原国家计委将甘肃省黑山峡水电站工程正式列入1975年国家基本建设计划,并计划当年投资2000万元,进行施工准备。
后因水库淹没和移民安置问题而搁置。
此后,宁夏提出修建大柳树高坝的一级开发方案。
近几年,甘肃又提出了黄河黑山峡河段多级开发方案。
即:保留原规划的大柳树低坝不变,将甘肃境内小观音高坝分为小观音、五佛、红山峡三级低坝,形成包括宁夏大柳树在内的黑山峡河段多级开发方案,并于2O05、2O08年两次向国务院和国家发改委、水利部报请审批。
三峡工程的对库区鱼类生态影响 原创-PPT文档资料

库区生态现状概况
• 库区鱼类的生态现状
据统计,三峡库区有鱼类鱼类108 种, 分属9 目 20 科71属, 其中珍惜鱼类47种,经济鱼类30种, 铜
鱼(Coreius heterodon)、圆口铜鱼、鲤鱼、草鱼、
黄颖鱼(黄腊丁、嘎鱼、嘎牙子)、鲢鱼、南方
大口鳃鱼(Silurus meridionnalis)、青鱼、鳙
水利工程建设的生态影响
——以三峡工程对库区鱼类生态影响为例
内容提要
1
三峡工程概况
2 三峡库区的生态现状 3 三峡工程对库区的生态影响
4
生态措施
三峡工程概况
三峡水库坝址位于湖北省宜昌县三斗坪 镇,距下游已建成的葛洲坝水利枢纽约38km, 坝址控制水面积100万km2,多年平均流量 4510亿m3,水库正常蓄水位175m,防洪限制 水位145m,枯季消落低水位155m。
2.4库区鱼类密度
陶江平等人(2019),利用水声学探测法对库区的鱼类空间分布特征进 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从坝前到巫山-奉节江段,鱼类的平均密度都非常低,波 动范围不大,相差不到0. 1尾/m3;但是巫山-奉节到忠县-丰都江段,鱼类密 度增加非常快,平均密度从8. 12尾/dam3增加到2597. 06尾/dam3,变化 趋势很明显。因此从三峡水库的库首到库尾,鱼类密度总体上呈现不断上升 的趋势。支流中小江和长滩河密度相对较高,香溪河次之,抱龙河和大溪河 密度最低。
三峡工程对库区的生态影响
• 1.3蓄水后对库区干流水质的影响
三峡工程对库区的生态影响
• 2.鱼类资源的影响
• 2.1鱼类总数的年际变化
(王波,2009)
三峡工程对库区鱼类生态影响
2.2鱼类种数的变化
黑山峡水利枢纽对水风光互补基地的作用研究

黑山峡水利枢纽对水风光互补基地的作用研究
翟鑫;杨程皓;高冉冉
【期刊名称】《小水电》
【年(卷),期】2024()1
【摘要】黄河黑山峡水利枢纽所在的西北电网水风光资源丰富,随着“几字弯”多能互补清洁能源基地开发进程加快,新能源弃电严重。
从促进新能源开发、构建水风光互补基地的目的出发,分析黑山峡附近区域水风光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阐述黑山峡水利枢纽建设对开发河段水电清洁可再生能源及促进风光储新能源基地的开发与减少碳排放的重要作用。
【总页数】4页(P17-20)
【作者】翟鑫;杨程皓;高冉冉
【作者单位】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
【相关文献】
1.雅砻江流域风光水互补清洁能源基地建设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
2.雅砻江下游水能资源开发全面完成雅砻江公司着手打造风光水互补清洁能源示范基地
3.面向清洁能源消纳的流域型风光水多能互补基地协同优化调度模式与机制
4.澜沧江流域水风光多能互补基地建设实践探索研究
5.雅砻江能源基地水风光互补短期调度运行模式对比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利设施 的建设改变 了水域生态 环境 , 破坏 了鱼类 的 产卵 场 、 索饵场 、 越冬场及 洄游通道 , 而 导致一些 鱼 从 类数量不 断减 少甚 至 于绝迹 。黑 山峡 河段 是黄 河 上 游特有及 土著鱼类 主要 分布 区域 之一 , 是黄 河土著 鱼 类—— 北方铜鱼 的重要繁殖地 , 研究黄河黑 山峡水 电
・
9 - 2
的河 流 生态 系统 影 响 , 而 对 河 流水 体 中 的水 生 生 从
物 尤其 是鱼 类产 生影 响 。 黄河 黑 山峡 河 段 开 发 , 在 2 早 0世 纪 5 O年 代 就
北方平 原复合 体 , 如瓦 氏雅 罗鱼 ; 方平 原 复合体 , 南 如 黄黝鱼 、 氏栉缎虎鱼 。这 2 种鱼类 中有 1种保护 鱼 波 6 2 类, 均属于地方保护 鱼类[ ] 7 。黄河高 原鳅 属 于四川省 - 9
第2 7卷第 5期 2 1 : 1 年 9月 0
水
资
源
保
护
V0 . 7 No. 12 5 S .2 1 印 01
W ATER RES 0URCES PR r ECn0N
D :0 36 / . s .046 3 .0 10 .2 OI 1 .9 9 ji n 10 —93 2 1 .5 0 1 s
约 5 . k 五 佛距 小 观音 坝址 约 5 . k 小 观 音距 2 7 m, 3 2 m,
为 了保 护水 产 种 质 资 源 , 国家 相关 部 门在 土著
及 经济 鱼类 的产 卵 场 、 息地 、 游通 道 等主要 生 长 栖 洄
繁 育 区域依 法划 出一定 面积 的水域 滩 涂 和必要 的土
的下段 , 黄河 上 游 的著 名 峡 谷段 之 一 。从 甘 肃省 是 靖远 县大庙 村入 峡 , 宁夏 中卫县南 小 湾村 出峡 , 全长 7 m。该 河段 属高 原干 旱大 陆 性气 候 , 带半 干 旱 1 k 温 区 向干旱 区的过 渡带 , 降雨 稀少 , 照充裕 。黑 山峡 光
坝坝 址 与一级 开 发 方案 位 置 相 同 , 于宁 夏 中卫 县 位
境 内的 大柳树 , 常 蓄水 位 l 7 m。 四级 低 坝 开 发 正 0 2 方案 : 在小 观音 、 大柳 树 布 置 低 坝 , 小 观 音 坝址 上 在 游五 佛 、 山峡 增加 两座 低 坝 , 红 蓄水位 从上 往 下依 次 为 1 7 m、 3 8 1 0 。 红 山峡 坝 址 距 五 佛 坝址 4 1 3 2m 3 m、 3
黄 河黑 山 峡不 同开 发 方 案对 鱼类 的影 响
韩艳利 王新功 黄文海 黄道明2 , , ,
(. 1黄河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 河南 郑州 400 ; . 504 2 水利部中国科 学院水工程生态研 究所 , 湖北 武汉 4 07 ) 309
摘要 : 针对 黄 河黑 山峡 不 同开发 方案 , 已开展 了大量 的研 究和论证 工作 , 前人研 究基础 上 , 用类比分析 方 在 采
法, 根据 黄 河上游 已建 水利 工程对 鱼类 的影响 , 结合 黑 山峡 河段 的 鱼 类现状 , 分析 不 同开 发 方案 对 鱼 类的 影
响 , 分别提 出保 护对 策措施 和 建议 。 并 关 键词 : 山峡 ; 河 流域 ; 类 ; 态影响 ; 鱼设 施 黑 黄 鱼 生 过
中图分 类号 : 13 Q 4
a g me tt n h v e n c r e u o i ee td v lp n rg a .B s d o h s r vo ssu e n h fe t ru na i a e b e ar d o tfrdf r n e eo me tp o r ms a e n t e ep e iu tdis a d te e cs o i f o xsi g y ru i e gn e n Ol i h n h u sra fe itn h d a l c n i e f g i s i t e p te m p rin f h Yelw Rie . 山e n u n e o dfee t i f o t o te o l o vr if e c s f i rn l d v lp n p o rms n f h e eo me t r ga o i we e nay e u i g h a ao y a ay i me o a d c u eme s r s a d s r a lzd sn t e n lg n lss h t d, n o ntr a u n e r c mme d to swe ep tfr r eo n ain r u o wad. Ke r :Hes a r e;Yelw v rB sn;f h;e oo i a mp c ;fs a sg a i t s y wo ds ih n G g o l o Rie a i i s c lgc li a t i h p s a e fcl i ie
圆筒吻鲍属于甘肃省重点保 护野生动物 。 该河 段历 史 上 曾 经 分 布 北 方 铜 鱼l1 , 于 国 90 属 -J
家濒危 保 护野 生 水 生 动物 , 在 实 际捕 捞 和 走 访 调 但 查 中都没 有发 现 这种 鱼类 。 2 2 鱼 类保 护情 况 . 2 2 1 国家级 水 产种 质 资源保 护 区 . .
开 始勘 查研究 工 作 。长 期 存在 大柳 树高 坝一 级 开发
方案 和小 观音 高 坝 、 柳树 低 坝二 级 开 发 方 案 的 不 大 同意 见 , 关科 研 院 所 开展 了补 充 勘 测 和 论 证 研 究 有 工作 _ J有关 部 门对 开 发 方 案认 识 不统 一 , 1, 目前 又 提 出 4级开 发 方 案 l 。一 级 开发 方 案 : 址 位 于 宁 6 j 坝 夏 回族 自治 区 中卫 县 境 内的 大柳 树 , 于 黑 山峡 出 位 口上游 2k m处 , 常 蓄 水 位 1 8 正 0m。二 级 开 发 方 3 案 : 观音 高坝 坝址位 于 黑 山峡 峡 谷进 口下 游 2 m 小 1 k 处 , 于甘 肃省 景 泰县 境 内 , 常 蓄水 位 1 8 m; 位 正 0 低 3
度不 高 , 主要 以农 业 为主 。
1 2 不 同开 发方 案情况 . 黄河 黑 山峡 开 发 工程 是 水 电 开发 工程 , 工程 该
1 黑 山峡 河 段 及 不 同开 发 方 案 概 况
1 1 黑 山峡河段 概 况 .
通过 水资 源优化 配置 , 协调 黄河 水沙关 系 , 为 当地 并 提供工 农业 用水 及 生 活用 水 , 工程 建设 具 有 重 大 的 经济效 益 、 社会 效 益 和生 态 效 益 。 由于工 程 建 设会 改变 黄河水 文情 势 , 造成 上 游 、 区及 下游一 定河段 库
开发对 黄河鱼类 的影 响 , 出生态保 护及 补偿对 策措 提 施, 既是保 护黄河上游特 有土著鱼类 种质 资源及生 物 多样性 的需求 , 也是实 现可持续发展水 利的需要 。
以上 河 段 来 水 量 较 丰 富 , 占 黄 河 总 径 流 量 的 约 5 .% , 山峡河 段多年 平均 径流 量为 32亿 m , 59 黑 3 3多 年平均 输 沙量 14亿 t 河 段 的 土地 开 发 利 用程 . 。该
文 献标 识码 : B
文 章编号 :0 4 6 3 (0 10 —0 2 0 10 — 9 32 1 )5 09 — 5
s u y o m p cs o i e e tde eo m e r g a s o s n Hes a r e o t a n i a t fd f r n v lp ntp o r m n f h i ih n Go g尔 多斯段 黄河 鲶 国 家级 水 产 种 质 资 源 保 护 区 , 同开 不
发 方 案坝址 与 上述 国家 级水 产种 质 资源保 护 区 的位
置 关 系见 图 1 。
2 黄 河 黑 山峡 河 段 鱼 类 现 状
2 1 鱼类 组成 . 根据实地 捕捞 , 结合 以往 的调 查结 果 , 山峡 河 黑 段的鱼类 中实 际分 布 的 鱼类 有 2 种 , 河 段 的鱼类 6 该 可分为第三 纪 早期 复 合体 , 鲤 、 、 穗 鱼 、 州 鲇 如 鲫 麦 兰 等; 中国江河 平原复合体 , 如草鱼 、 鲢鱼 、 鳙鱼 、 餐条等 ;
Ab t a t e e pn h es a o g f te Yel ie S a ln s n ig p o lm, a d ma s e r sac d sr c :D v l ig te H i n G re o h l w R v r i o g t dn rb e o h o a n s i  ̄ e rh a v n
黄河 龙 羊 峡至 青 铜 峡 河段 水 力 资源 丰 富 , 水 是
基 金项 目: 利 部 公 益 性 行 业 专 项 (09 12 )黄河 水 利 委 员 会 水 利 前 期 项 目 水 200 00 ;
作 者简介 : 韩艳利 (94 )女 , 17 一 , 陕西宝鸡人 , 高级工程师 , 主要从事水资源保护及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 。Ema :y一 1@13 el — i hl0 0 6 .o l 8 n
地 , 以特殊 保 护和 管理 。根 据调 查 , 予 黄河 黑 山峡河
段下 游 分布 有 国家鱼类 种 质 资源保 护 区—— 黄 河卫 宁段 兰州 鲶 国家 水 产 种质 资 源保 护 区 、 河青 石 段 黄
・
大柳树 坝址 约 5 0k m。笔 者 将 以一 级 开 发 和 四级 开 发方 案为重 点 开展不 同方案 开发对 鱼类 影 响研究 。
和甘肃省重 点保 护野生 动 物名 录 , 北方 铜鱼 、 眼 鳟 、 赤 大 鼻吻鲍 、 兰州鲇属 于甘 肃省和 宁夏 回族 自治 区重点 保护野生 动物 名 录 , 鱼 、 鱼 、 鲤 铜 草鱼 、 白鲢 、 花鲢 属于 宁夏 回族 自治 区重点保护野 生动物名 录 , 氏雅罗鱼 、 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