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黑山峡段“多级开发方案”亟待国家决策
黑山峡工程方案

黑山峡工程方案1. 项目概述黑山峡是中国境内一处山区峡谷地质景观,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三江乡,地处川东南峡谷生态保护区内,地质构造复杂,地灾频发,是乐山市“三区一峡两河”经济发展主要节点之一。
为了有效利用峡谷资源,改善峡谷地区基础设施,提升山区经济建设水平,有必要对黑山峡区进行工程开发。
本方案旨在对黑山峡展开综合工程开发规划和实施方案,进行详细阐述和说明。
2. 工程背景近年来,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山区地区的资源开发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黑山峡地处峡谷生态保护区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受地理环境限制,基础设施薄弱、交通不便、生活条件较差。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提升山区经济建设水平,有必要开展黑山峡综合开发工程。
3. 工程目标(1)提升黑山峡区基础设施水平,改善当地生活环境。
(2)挖掘峡谷资源,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3)实现峡谷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统一。
4. 工程内容(1)基础设施建设:对黑山峡区道路、桥梁、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进行提升和改善,完善山区基础设施建设。
(2)旅游开发:充分挖掘黑山峡的自然风光资源,开发旅游项目,提升当地旅游业发展。
(3)产业引进:引进符合当地特色的产业项目,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4)生态环境保护:结合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开发,保护并修复黑山峡自然生态环境。
5. 方案内容(1)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支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黑山峡地形复杂,道路交通不便,特别是在雨季时易发生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给当地居民生活带来很大不便。
因此,必须对黑山峡地区的道路、桥梁、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进行提升和改善。
我们计划在黑山峡区开展道路改善工程,包括修建新的水泥路面、加宽狭窄的山路、修复、加固山区桥梁、建设山区供水及供电系统等工程,以提升峡谷地区基础设施水平。
(2)旅游开发黑山峡地处峡谷生态保护区内,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资源。
工程计划充分挖掘黑山峡的自然风光资源,加强对峡谷地区的旅游资源的开发,并设立合理、合法的旅游项目开发规划。
黑三峡水利移民

李宁平:黑山峡水电亟待"陇宁合作"来源:中电新闻网日期:14.03.14 字体大小:大中小【打印】中国电力新闻网数据库用户名:密码:中电新闻网记者张振兴【新闻背景】黑山峡河段是黄河上游最后一个未开发的峡谷段,从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大庙村入峡,宁夏中卫市南长滩出峡,峡长71公里。
黑山峡河段每年可利用的水能资源至少相当于70亿千瓦时电量。
黄河黑山峡河段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论证至今,已历时半个世纪,却一直没有定论。
之所以搁置多年,关键问题是建坝的不同方案之争。
不同方案的焦点集中在淹没损失、移民安置、坝址条件、防凌冲沙等问题上。
贴在墙面的数据、布满桌子、床面的文字资料,让李宁平的“两会”住宿客房俨然成为一间资料室。
深度眼镜背后一双略带血丝的眼睛丝毫掩不住他内心深处压抑多年的渴望……和往年一样,今年的黄河黑山峡河段的水电开发再一次成为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电力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宁平的提案。
黄河黑山峡河段开发涉及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两地的协同规划、布局,同时移民、生态等一系列问题更让这个项目变成了一场漫长的“马拉松长跑”。
黄河黑山峡水电开发到底是一个怎样的项目?其背后又有着怎样的隐情?在全国两会召开之际,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电力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宁平,从他的言语间翻找黄河黑山峡河段水电开发的“前世今生”……记者:黄河黑山峡的水电资源禀赋如何?李宁平:黄河黑山峡河段位于黄河上游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的下端,地跨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包括靖远川、红山峡、五佛山和黑山峡,全长200㎞,天然落差约为137m,多年平均年径流量约为332亿立方米,可开发装机200万kw。
该河段是黄河上游龙羊峡至青铜峡的最后一个峡谷段,与龙羊峡、刘家峡一起构成黄河上游可修建高坝大库的三大峡谷。
目前,黑山峡河段的开发论证工作已经取得重要的成果,开发黑山峡河段水电资源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对黑山峡河段实施多级开发方案已经形成,我认为,开发黑山峡河段的水电资源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社会民生都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拉动作用。
黑山峡水利工程开发方案

黑山峡水利工程开发方案一、项目背景黑山峡水利工程位于中国西部地区,地处青藏高原和秦岭山脉结合部,由于地势险峻、地质构造复杂,这一地区水资源丰富但利用率低,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瓶颈。
黑山峡水利工程被认为是解决该地区水资源短缺和旱灾防治的重要项目,因此,制定合理的开发方案对于该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项目概况1. 基本情况黑山峡水利工程位于西部地区的碧水河流域,是一项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大规模工程,主要包括水库、引水渠、发电站等配套设施。
项目涉及的地理范围较大,主要包括黑山峡、碧水河和周边的山区村落。
2. 主要目标该项目的主要目标包括:(1)提高地区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解决旱灾防治问题,保障当地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需求;(2)改善电力供应,提高当地的能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发展;(3)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三、技术方案1. 建设水库建设黑山峡水库是该项目的核心内容,水库的主要功能是蓄水调控,解决当地的旱灾防治问题。
水库的设计容积应该考虑到当地的降雨情况和河流水位的变化,以满足不同季节和不同年份的用水需求。
水库的建设还需要考虑到地质构造和生态环境,做到兼顾保护和发展,确保安全稳定和可持续利用。
另外,水库的建设还需要考虑到水电发电的利用,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2. 构建引水渠为了将水库蓄水的水资源有效输送到需要的地方,需要进行引水渠的建设。
引水渠建设主要包括渠道的设计和施工,以便将水资源输送到下游的农田、居民用水和水电站。
同时,还需要考虑引水渠的防渗和节水等技术措施,确保输水的安全和有效。
3. 建设水电站为了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项目还需要考虑到水电站的建设。
水电站的建设需要充分考虑到水库的水位变化和引水渠的输水情况,确保水电站的发电效率和稳定性。
另外,还需要考虑到水电站的环保问题,做到以人为本,保护生态环境。
四、运营管理方案1. 成立专门的运营管理团队为了保证项目的运营管理和效益,建议成立专门的运营管理团队,负责项目的日常管理和技术维护工作。
黄河黑山峡河段开发的战略思考

面的作用和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认为黑山峡河段开发契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要求,对推动
重大国家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建议选择合适的开发方案,促进工程尽快立项建设,依托黑山峡河段开发打造多能互补基地。
【 黄河,2 ,鲁 俊1 ,张远生2
(1.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 郑州 450003; 2.天津大学,天津 300354)
摘 要:黄河黑山峡河段开发存在一些认识分歧,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后,需要从战略角度思考和审
Abstract:There are some divergences of understand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eishanxia reach of the Yellow River. After the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 raising to a major national strategy, it is necessary to think and examine the
sediment, ice flood control, water supply and power generation. The effect of the reg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was consider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ach is in line with the major national strategic requirements for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in
黑山峡开发与大柳树工程

黑山峡开发与大柳树工程黑山峡是黄河从青藏高原进入陕甘宁盆地间的峡谷河段。
该河段于甘肃省大庙村入峡,在宁夏中卫县小湾村出峡,全长71公里。
小观音坝址位于甘肃省景泰境内,在黑山峡进口以下27公里处;大柳树坝址位于宁夏中卫县黑山峡出口以上2公里处,两坝址相距48公里。
黑山峡河段的开发方案有两个,即大柳树高坝一级开发方案(以下简称大柳树)和小观音高坝加大柳树低坝两级开发方案(以下简称小观音)。
大柳树水利枢纽位于黄河干流黑山峡出口以上2km处、宁夏中卫市境内,距中卫市区30km,是黄河上游最后一个能建高坝大库的理想坝址。
坝址处控制流域面积25.2万km2,占流域总面积的33.6%;多年平均径流量336亿m3,占黄河总径流量的58%;多年平均输沙量1.6亿吨,约为黄河总输沙量的十分之一。
水多沙少,水资源开发条件十分优越。
枢纽建筑物由拦河大坝、两条泄洪洞、一条深孔排沙洞、一条表孔溢洪洞、五条发电洞和电站厂房组成。
拦河大坝采用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163.5m,坝顶长710m,总库容110亿m3,经水库冲淤平衡,50年后可永久保留56亿m3的调节库容。
电站装机容量200万kw,年发电量78亿kw.h。
施工工期7.5年,按2002年第二季度物价水平计算,总投资113.6亿元。
大柳树水利枢纽的开发任务是:优化配置黄河水资源,缓解下游断流;改善水沙条件,减轻河道淤积萎缩;为自流和低扬程灌溉创造条件,改善生态环境,帮助群众脱贫致富,保障粮食安全;发电;宁蒙河段防洪防凌;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进行水量调节等。
大柳树水利枢纽为黄河上游可建高坝大库而迄今尚未被开发的关键性工程,其位置适中,对利用黄河水资源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该工程综合效益好,建设投资低,淹没损失小。
它的开发建设,对充分利用黄河水利水能资源和干流综合治理,推动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改变西北地区干旱面貌和脆弱的生态环境以及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加强民族团结等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黄河流域综合规划修编的重点、难点、亮点浅析(一)

黄河流域综合规划修编的重点、难点、亮点浅析(一)黄河流域综合规划修编的重点、难点、亮点浅析(一)摘要:黄河流域规划修编所涉及的规划难点、重点也是流域今后工作亮点。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是历来治理黄河的主要问题,所以规划中的难点、重点也是紧紧围绕此开展:重点是水沙调控体系建设,流域治理开发的“红线”、“底线”设置与限制性约束条件,流域管理能力建设等;难点滩区治理模式研究、黑山峡河段开发方案论证等.笔者还认为坚持“上拦下排、两岸分滞”调控洪水和“拦、排、放、调、挖”综合处理泥沙的方针中的“挖”也可在内蒙古河段开展人工挖沙试验性工作;另外,西线南水北调也是不可回避的重点难点,继续开展前期工作不可有所放松。
关键词:流域综合规划重点;亮点;难点;人工挖沙试验;西线南水北调黄河特殊的河情决定了治黄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治理黄河,历来是中华民族安民兴邦的大事,当今社会是黄河治理开发利用的最好时期,总结和谋划好流域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黄河治理开发和管理的科学蓝图,也是指导流域治理开发和保护的纲领性文件。
根据黄河流域综合规划修编中各类例会与主任专题会议中提出或探讨的观念、理念作了一些大致总结,试图分析其规划所涉及的重要问题。
在各专业规划、专项规划和重要支流规划的基础上,充分考虑黄河的特殊性最大特点,分析黄河流域综合规划中的重点、难点以及亮点。
重点是水沙调控体系建设,流域治理开发的“红线”、“底线”设置、限制性约束条件、流域管理能力建设等;难点滩区治理模式研究、黑山峡河段开发方案论证等。
亮点:流域综合规划修编重点也是本次规划的亮点,尤其水沙调控体系与综合规划控制性指标及限制性条件,也是与历次规划不同之处,即所谓本次规划的创新点。
笔者还认为可在内蒙古河段开展人工挖沙试验性工作,坚持“上拦下排、两岸分滞”调控洪水和“拦、排、放、调、挖”综合处理泥沙的方针中的“挖”沙,一直是黄河治理很少使用的五字方针之一。
黑山峡可行性研究报告

黑山峡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本报告对黑山峡进行了可行性研究,旨在评估在该地区建设发电厂的可行性。
通过对地形、水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的调研和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
1. 引言黑山峡位于某某省某某市,地理优势明显,气候适宜,地形复杂,水资源丰富。
本报告将对黑山峡进行可行性研究,以评估在该地区建设发电厂的可行性。
2. 地形与气候黑山峡地形起伏,河道纵横,适宜发电厂的建设。
气候方面,年均温度适中,降水分布均匀,为发电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3. 水资源黑山峡附近存在多条河流,水量充沛,水质良好,可作为发电的重要资源。
通过水电发电的方式,不仅可以满足当地的用电需求,还可以对周边地区供电。
4. 环境影响评估在建设发电厂过程中,必须考虑对环境的影响。
黑山峡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保护意识高。
因此,在建设发电厂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5. 社会经济影响建设发电厂将对当地社会经济带来积极的影响。
首先,可以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居民收入增加;其次,发电厂的建设还将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提升当地经济水平。
6. 可行性评估综合考虑地形、水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影响等因素,本报告认为在黑山峡建设发电厂是可行的。
由于该地区地形复杂,建议选用水电发电方式,并严格按照环保要求进行建设,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7. 建设建议在建设发电厂过程中,需充分考虑不同利益相关方的利益,并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协调。
同时,应制定完善的环境管理与监测机制,确保建设和运营阶段对环境的影响在可控范围内。
结论本报告通过对黑山峡进行可行性研究,得出在该地区建设发电厂的可行性结论。
建设发电厂将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并促进能源可持续利用。
但在建设过程中,必须合理规划,加强环保意识,以确保发电厂的持续健康运营。
黄河黑山峡工程实施方案

黄河黑山峡工程实施方案1. 前言黄河是中国母亲河之一,她孕育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
然而,由于黄河流域的特殊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黄河流域一直面临着洪水、泥沙等问题,给流域沿岸的居民和农田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为了改善黄河流域的水文环境,保护生态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需要进行黄河黑山峡工程实施。
2. 工程背景黄河黑山峡工程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境内,是中国"西电东输"电网工程中甘肃段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在黑山峡段建设黄河跨径最大、技术难度最大的特高压输电线路,实现西北电网和南方电网的联网互补,解决西北地区电力紧缺问题。
3. 工程规划黄河黑山峡工程计划总投资约80亿元,涉及总占地面积约213hm2。
工程主要由特高压输电线路建设、变电站建设、支路建设、道路建设、施工区管理、工程环境保护等六个方面组成。
其中,特高压输电线路建设面积约193hm2,变电站建设面积约10hm2。
4. 工程内容4.1 特高压输电线路建设特高压输电线路是黄河黑山峡工程的核心部分,线路全长约450km,主要由黑山峡发电站至青海祁连县县城龙羊峡变电站,线路采用800kV特高压输电技术。
线路经过复杂地质、气候和生态环境,技术难度大,施工风险高。
因此,在线路的选择、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地质地貌、环境保护和施工安全等因素。
4.2 变电站建设黄河黑山峡工程共建设两座变电站,分别为黑山峡发电站和青海祁连县县城龙羊峡变电站。
黑山峡发电站为特高压输电线路的起点,主要负责将发电的电能转换成适合输送的高压电能。
龙羊峡变电站为终点,负责将输送的高压电能变成适合在南方电网中使用的电能。
4.3 支路建设在特高压输电线路建设过程中,需要建设一些支路,以便连接到线路的周边地区。
支路主要包括架空线、地下电缆和其他辅助设施。
支路建设需要考虑周边地形地貌、土质条件和环境因素,保证其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4 道路建设由于施工区域环境复杂,交通条件恶劣,需要在工程实施前规划修建适合的道路,以保障施工设备和建设人员的安全顺利进出施工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河黑山峡段“多级开发方案”亟待国家决策
发布者:张晟福发布时间:2010-8-6 8:12:00
内容摘要
黑山峡河段是黄河上游最后一个未开发的峡谷段,每年可利用的水能资源至少相当于70亿千瓦时电量,黑山峡河段开发之所以搁置多年,关键问题是多年来宁夏与甘肃的不同方案之争。
近30年来,由于黑山峡开发搁置,仅发电效益就损失了6000多亿元。
经院士、专家多次论证,黄河黑山峡河段实施多级开发符合科学发展观,当前,第二轮西部大开发在即,希望国家能尽早决策,使这一处宝贵资源能够早日开发获益。
正文
文字大小:大中小
2010年8月1日至3日,由中科院原常务副院长、中科院院士孙鸿烈率领的院士专家组一行21人(调研组成员有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刘昌明、陆大道、滕吉文,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所长、工程院院士王浩以及其他16名水资源研究和水利水电开发方面的专家),在甘肃就黄河黑山峡河段水电资源的开发工作进行了实地调研考察。
孙鸿烈院士表示,将通过此次调研考察黄河上游水资源开发和利用情况,慎重分析各种科学数据后,向国务院提交相关建议,为国家规划、决策黄河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方案之争开发搁置
黑山峡河段是黄河上游最后一个未开发的峡谷段,每年可利用的水能资源至少相当于70亿千瓦时电量,黑山峡河段开发之所以搁置多年,关键问题是多年来宁夏与甘肃的不同方案之争。
1955年7月,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确定在甘肃境内修建小观音高坝和在宁夏境内修建大柳树低坝二级开发方案;1974年年底,原国家计委将甘肃省黑山峡水电站工程正式列入1975年国家基本建设计划,并计划当年投资2000万元,进行施工准备。
后因水库淹没和移民安置问题而搁置。
此后,宁夏提出修建大柳树高坝的一级开发方案。
近几年,甘肃又提出了黄河黑山峡河段多级开发方案。
即:保留原规划的大柳树低坝不变,将甘肃境内小观音高坝分为小观音、五佛、红山峡三级低坝,形成包括宁夏大柳树在内的黑山峡河段多级开发方案,并于2O05、2O08年两次向国务院和国家发改委、水利部报请审批。
科学论证分析利弊
目前有关黑山峡开发还存在围绕不同建坝方案对灌溉、防凌、调蓄西线南水北调来水的作用等方面的一系列争论。
近30年来的历史证明,如果在黑山峡河段修建高坝大库,将会影响中、下游水库的蓄水,并造成黄河下游用水的困难局面。
根据多年来开展黄河黑山峡开发研究论证表明,无论在大柳树还是在小观音修建高坝,都将淹没甘肃省白银市的靖远、景泰、平川区的黄河两岸近10万亩最肥沃的土地和搬迁近9万人口,淹没214座各类提灌站,而且还将淹没甘肃黄河石林省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地质公园;另外被国务院确定的宁夏首个“全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卫市南长滩村也将淹没。
低坝方案虽然总发电量将减少10%左右,但淹没土地只有1万多亩,搬迁人口仅约5000人,且能保护历史文化遗迹和提灌站。
院士、专家们认为,多级开发方案有利于原有水生生物的繁衍,对自然生态环境不会产生大的不利影响,不会改变当地生态结构及其发展趋势。
因此,多级开发方案符合规划河段目前的实际情况,更有利于促进该河段的水电开发,具有更强的操作性和可行性。
再说,如果大量移民安置后出现经济和生活水平的下降,很可能引发社会发展、民族团结、社会治安等诸多社会问题,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此间,也有看法认为,只靠低坝,难以解决宁夏、内蒙河段冲淤问题。
持此观点者认为,在该河段,由于龙羊峡、刘家峡建成蓄水从而加速了泥沙淤积,因此,必须靠新建大柳树高坝蓄水冲淤。
然而,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对宁、蒙河段泥沙问题开展研究后却认为,其来源主要为附近风沙堆积、河道摆动导致的塌岸,以及来自沙漠的十大孔兑的冲积,泥沙径级多数在0.08毫米以上,这种就地形成的粗颗粒淤沙即使用大水冲刷也难以远距离搬运。
因此有关专家认为,解决宁蒙河段淤沙问题的关键,还是要靠当地的固沙和固岸措施。
当前,黑山峡河段工程地质及地震地质构造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大柳树坝址区地震地质条件与汶川特大地震区、青海玉树地震地区的地质构造背景具有突出的相似性,坝址区位于震级上限为8.0级的中卫潜在震源区内,未来百年内坝址区具各发生Ⅸ度及Ⅸ度以上强震的构造条件,修建高坝大库风险极大。
我国著名的地震专家李坪院士的最新研究结果表明: “大柳树坝址本身就位于F201发震断层之上,再加之F202断层的横截,两者的交点奠定了强震源的可能位置”。
早在2001年,我国著名的水电专家、两院院士潘家铮先生就明确指出“采用一级开发方式,将冒很大风险,付出很大代价,引起很大矛盾。
”
院士、专家一致认为在黑山峡河段进行多级低坝开发是适宜的选择,大柳树坝址与汶川地震区地质构造条件非常相似,修建高坝大库,诱发强水库地震及天然地震几率很大,一旦溃
坝将会产生灾难性后果。
万事俱备亟待决策
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必将掀起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热潮;生态扶贫是此次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课题,《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也是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科院寒旱所的研究成果表明,目前,黄河流经的青海、甘肃、宁夏、内蒙、陕西、山西等省区的大部分地区已成为我国生态脆弱区,其中包括引黄灌区在内的农牧交错带是我国北方主要的生态脆弱区,是全国的生态屏障。
在这些地区进行大规模的开垦,将破坏原有的地表植被和土层,造成被开垦区的沙漠化
和水土流失的迅速加剧,不仅对本地区而且对黄河下游,尤其是对首都北京的生态环境都会
造成很大的危害。
同时,如果将大量的水引向农牧交错带进行农业开发和其他供水,将加剧和激化各省区
之间的用水矛盾,对黄河流域经济的平衡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事实证明,高坝开发将会引起西北地区生态的进一步恶化,生态环境影响巨大。
原规划高坝开发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开垦灌溉,通过引黄灌区建设,发展粮食基地。
为此,我们应从全流域角度,重新认识大柳树、横口、古贤等尚未建设的大型骨干工程作用和引发的生态问题。
因此,无论制定发展战略、规划,还是研究生产力布局、确定重大发展项目,都应该把搞好环境保护、维护生态安全放在重要地位,这是促进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必然要求。
据介了解,近30年来,由于黑山峡开发搁置,仅发电效益就损失了6000多亿元。
综合分析,黄河黑山峡河段实施多级开发符合科学发展观,当前,第二轮西部大开发在即,希望国家能尽早决策,使这一处宝贵资源能够早日开发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