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黑山峡河段开发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研究(韩文峰等著)思维导图

合集下载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2册 区域发展 第三章 区域协调 第三节 黄河流域内部协作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2册 区域发展 第三章 区域协调 第三节 黄河流域内部协作
协作互利
3.措施 (1)实行 水量 统一调度。 (2)水沙调控。 ①原因:黄河 水沙 不协调是威胁黄河下游防洪安全的重要因素。 ②措施
河段 上游 中游 下游
措施 修建水库
做好水土保持工作,修建大型水库 开辟滞洪区
(3)流域生态治理。
①黄河流域中游地区大力开展 水土流失
防治。
②黄河流域各省份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努力改善水源地 水质 。
污染物主要来自工矿企业排放的废水和城镇居民生活污水,
水质污染
以及随地面径流进入黄河水体的农药、化肥和工业废渣、
垃圾中的有害物质等
[典例剖析] 典例1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A地是黄河流域重要的农业区,其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 ) A.热量 B.光照 C.水源 D.地形 (2)关于开发B河段可能带来的问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水生生物减少 D.会导致湿地面积减少
() A.降低河水的含沙量 B.防止利用河水灌溉 C.降低大风对农田的危害 D.防止农田径流汇入河流
答案 3.B 4.D 解析 第3题,读材料可知,该地位于我国新疆地区,气候干旱,蒸发旺盛。河 流沿岸的灌区水利基础设施落后,灌区排水不畅,地下水位上升,水分蒸发 导致水中盐分滞留在土壤表层,形成土壤盐渍化,B正确。第4题,材料“发现 河道自然与人为污染都很严重,且流域内生态问题也很突出”,说明在临河 农田的河边田头建高埂宽阔林带可以防止农业废水直接汇入河流,避免人 为污染加重,减轻化肥、农药对河流的污染,D正确。
探究二 黄河流域的内部协作
[问题探究]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 强调,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 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加强协同配合, 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第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黄河生态系统是一个有 机整体,要充分考虑上、中、下游的差异。上游推进实施一批重大生态保护修 复和建设工程,提升水源涵养能力;中游要突出抓好水土保持和污染治理;下游的 黄河三角洲要做好保护工作,促进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提高生物多样性。第二,保 障黄河长治久安。黄河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这是黄河复杂难治的症结 所在。要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个“牛鼻子”,完善水沙调控机制,解决九龙治 水、分头管理问题,实施河道和滩区综合提升治理工程,减缓黄河下游淤积,确保 黄河沿岸安全。

专题13 河流之河流开发(课件)-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精讲精练

专题13 河流之河流开发(课件)-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精讲精练
(3)你认为要振兴汉江航运可采取哪些措 施?
政策扶持,加大资金投入;疏浚航道;改建阻碍通 航的工程;港口设施机械化、现代化;船舶高速化 ;与陆运交通线联网;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修建调 水(引江济汉)、蓄水工程。
核心 知识
河 流 开 发 之 航 运
3 河流开发之水电开发 The influence of the sun on the earth
①从邻国(马来西亚)购买淡水。邻国(马来西亚) 面积较大,高温多雨,有较多淡水。两国之间 的海峡狭窄,输送淡水成本低。 ②海水淡化。该国经济比较发达,四周环海, 可选适当地点,建海水淡化厂,生产淡水。 ③废水(污水)回收利用。该国经济发达,人口 密度大,生活、生产废水(污水)产生量大。
解析 答案
2 河流开发之航运功能 The influence of the sun on the earth
(2)近代以来,汉江航运不断萎缩,简析 其原因。
新的运输方式(公路、铁路等)兴起并发展成为主要运输 方式;流域内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淤塞航道;水库、涵闸 和桥梁等工程建设阻碍通航;船舶大型化(轮船替代帆船 )使上游和支流(江窄水浅)的部分河段丧失通航能力。
过关 练习
【2019·江西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 列各题。 汉江全长1532千米,流域涉及鄂、陕、豫 、川、渝、甘6省市。汉江航运价值高,素 有“千里黄金水道”之称。
措施。
目录
Contents
01
河流的供水
02
河流的航运
03
河流水能开发
1 河流开发之供水功能 The influence of the sun on the earth
核心 知识
河 流 开 发 之 供 水
过关 练习

鲁教(五四制)七年级上册地理河流

鲁教(五四制)七年级上册地理河流

3、泥沙之最
呈现中游不同地区的黄河水的状况,学生观察
黄河水有何不同? 黄河中游著名旅游景点——壶口瀑布
黄河干流泥沙沿途的变化图
1、读图疑图,自己思考,提出值得思考的问题。 2、小组合作,讨论探究: ①黄河含沙量为何由河口到沙县剧增? ②黄河含沙量为何在下游却减少?
实验探究问题1:
材料准备:培养皿、粉笔末、针管;(学生动手实验 并观察)
第三节 河流
黄河干流图
科学界关于黄河源头的争论是否有必要?
一、水力之利
上游河源段谷歌浏览(视频)
上游峡谷段段谷歌浏览(视频) 借鉴长江上游开发经验,黄河在此河段的开发方向?
理论验证
宁夏平原谷歌浏览(视频) 材料准备:装有泥沙和水的矿水瓶; 中游治理措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上游峡谷段段谷歌浏览(视频) 黄河中游著名旅游景点——壶口瀑布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泥沙进入黄河中游 C、该地降水少 D、黄河是 “地上河” 宁夏平原谷歌浏览(视频) A、黄河穿行与峡谷中 B、黄河穿行与山岭上 材料准备:装有泥沙和水的矿水瓶; 材料准备:培养皿、粉笔末、针管; 结论:泥沙不断淤积,一直发生着海陆变迁,所以山东省的面积在不断增大。 材料准备:培养皿、粉笔末、针管; 黄河干流泥沙沿途的变化图 中游治理措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结论:出现沟壑,粉笔末随水流下去了。 下游治理措施:加固大堤,兴修水利工程. 结论:出现沟壑,粉笔末随水流下去了。 C、该地降水少 D、黄河是 “地上河”
“地上河 ”
下游
易发生洪
华北平原 涝灾害
实际验证问
中游治理措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下游治理措施:加固大堤,兴修水利工程... 治理黄河关键:治沙
黄河三角洲
1984年
2016年

黄河黑山峡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功能分析

黄河黑山峡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功能分析

第36卷第2期Vol.36 No. 2水利经济Journal of Economics of Water Resources2018年3月M ar. 2018D01:10.3880/j.issn.1003 -9511.2018.02.012黄河黑山峡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功能分析王旭强\周涛\袁汝华2,茅健华2(1.宁夏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前期工作办公室,宁夏银川750001;2.河海大学商学院,江苏南京211100)摘要:为了抢抓国家当前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加强中西部地区重大调水工程建设的历史机遇,加快黄河黑山峡河段开发,梳理分析了黄河黑山峡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在黄河调水调沙、水资源配 置、区域建设发展等方面的功能作用,分析了相关省区的发展作用并提出损益处理建议,以求多方 共赢,共同呼吁国家加快黄河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立项建设。

关键词:黄河;水利工程;功能分析中图分类号:TV87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 -9511(2018) 02-0059-03黄河黑山峡河段位于甘肃、宁夏交界处,是黄河 上游最后一个可以建设高坝大库的峡谷河段。

大柳 树水利枢纽位于黑山峡出口以上2 km的宁夏中卫 市境内,是《黄河近期开发治理规划》确定的黄河干 流七大控制性和三大关键性工程之一[1]。

工程建 设对加强西北地区生态建设保护,实现黄河长治久 安,保障国家生态、粮食、能源安全作用十分重大,对 促进该区域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和国家贫困地 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国 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反复强调加强中西部地 区重大调水工程建设,为抢抓历史机遇,加快黑山峡 河段开发和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本文在对黄河勘测 规划设计公司、河海大学等单位长期研究工作成果 梳理的基础上,对黄河黑山峡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 在黄河调水调沙、防洪防凌、水资源配置、区域建设 发展等方面的功能作用进行总结,分析了涉及工程 的甘肃地区损益关系,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关心 黑山峡河段开发建设的专家、学者提供参考。

中图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二 第三章 第三节 黄河流域内部协作

中图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二 第三章 第三节 黄河流域内部协作

第三节黄河流域内部协作课程标准以某流域为例,说明流域内部协作开发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义。

学习目标1.能结合示意图和相关资料,说出黄河流域及其相关概念的基本含义。

2.以黄河流域为例,学会说明流域内部协作开发水资源的方式和内容,进而能说明流域开发过程中保护环境的意义。

一、黄河流域概况1.自然特征(1)流域特征(2)水文特征①年均径流量大,但年内分配很不均匀,径流量集中在7~10月的汛期;②干流水能资源丰富,集中分布在玛曲至青铜峡、河口镇至花园口两个河段。

2.社会经济特征(1)黄河流域农业生产发展潜力大,华北平原、汾渭平原和河套平原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

(2)矿产资源尤其是能源资源十分丰富,中游地区的煤炭资源、中下游地区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

思考分析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

答案黄河下游流经华北平原,因地势平坦,流速降低,泥沙沉积,使河床抬高,形成“地二、黄河流域开发面临的问题1.黄河流域水资源开发问题(1)水资源短缺:受气候变化等自然因素影响,黄河上游降水偏少,而黄河流域及相关地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用水需求量依然很大,已超过黄河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2)黄河断流:黄河的断流不仅造成相关地区生活、生产供水危机,也破坏了河流生态系统和区域生态环境的平衡,给当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社会影响。

(3)黄河水电建设存在问题:水库大量拦蓄汛期水量,导致水库下游河道主槽泥沙淤积加剧;开发不平衡,上游开发较快,中游开发速度相对缓慢;小型水电站无序开发,破坏环境。

2.黄河流域环境问题(1)原因: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人类活动干扰强烈,水土资源开发过度,加上水资源量持续减少,水污染日益严重,河流连通性遭到破坏,导致黄河水生态功能退化。

(2)表现环境问题原因湿地面积减少受来水减少、人为干扰等因素影响,黄河流域湿地面积减少水生生物减少黄河水生生物种类和数量相对贫乏,许多特有土著鱼类具有重要保护价值。

受人类活动影响,特别是在水电资源开发集中的河段,鱼类生存环境发生较大改变,导致黄河珍稀濒危及土著鱼类资源严重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质污染污染物主要来自工矿企业排放的废水和城镇居民生活污水,以及随地面径流进入黄河水体的农药、化肥和工业废渣、垃圾中的有害物质等判断1.湿地有利于维持流域生态平衡和河流健康,是流域生态系统的优先保护对象。

人教高二地理必修三第三章第二节流域的综合开发第二课时讲课文档

人教高二地理必修三第三章第二节流域的综合开发第二课时讲课文档


(4)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天然气在一次能源中所占比重上升较
快,试分析原因
第二十一页,共22页。
(5)为了加快黄河中游地区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把资 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一些地方政府提出了下列两套方 案进行讨论。 你认为哪套方案的经济效益高?为什么? 要保证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还应采取 哪些有效措施?
第九页,共22页。
4、评价长江三峡工程的综合效益。
三峡工程
防 发 航 供 养 旅 南水 发展库 改善中下游 洪 电 运 水 殖 游 北调 区经济 的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效益
第十页,共22页。
综合效益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建坝前
建坝后
第十一页,共22页。


经济效益:产生防洪 、发电、航运、灌溉 和旅游等综合经济效 益
地形:既有高原、山地 、丘陵,又有盆地和平 原
气候:多数地区属亚热 带季风气候,降水自东 南向西北递减
水文:水量居我国首位 ,中下游河网密布、湖 泊密布
流域:干流横贯东西, 支流呈南北辐射状,流 域面积大
第六页,共22页。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铁矿和有色 金属矿产丰富
水能资源:流经三大阶 梯,落差大,水能丰富 ,集中在上游地区
(4)具有流量大、水位变化小、冬季不结冰的水文条件,具有江阔水深的河道特征 沿途是我国人口 密集、社会经济发达地区,货流量、人流量大
第十五页,共22页。
流域开发的背景分析
2.读“长江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两地区是长江水能资源集中的区
域,也分别是西电东送中线工程和南线工程的
配套重点开发地区,试分析A、B两地区水能资
源丰富的共同原因。

2020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专题4思维导图学案

2020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专题4思维导图学案

2020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专题4思维导图+学案微专题十四:地形(地质)之地质作用1.(2014·浙江文综,7)下图为我国某地沿北纬38.5°所作的地质构造、地貌剖面图,图中一般地势越高地下水埋藏越深。

读图,完成下题。

对图中四地地质构造成因、地貌外力作用方式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断裂抬升、黄河干流流水侵蚀 B.②地断裂下沉、黄河干流沙砾洪积C.③地断裂下沉、黄河干流泥沙冲积 D.④地断裂抬升、黄河干流泥沙堆积读河套平原周边地区图,完成2~3题。

2.据图推断河套平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断裂抬升、风力侵蚀B.断裂下陷、风力堆积C.断裂抬升、流水侵蚀D.断裂下陷、流水沉积3.距图示区域不远处,陕西省宜川县有黄河第一大瀑布——壶口瀑布,每年壶口瀑布都后退,关于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是下切侵蚀,变深后退所致B.主要是向河谷两岸侵蚀,加宽所致C.主要是溯源侵蚀,后退所致D.内力作用,断层相对下降所致4.(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桌山位于南非开普敦半岛北部,海拔1087米,多悬崖峭壁,因山顶如削平的桌面而得名,又叫“上帝的餐桌”。

只要天气晴朗,每天都会有大片云团环绕在桌山顶上,当地人形象的把它称为“上帝的桌布”。

桌山的奇特还在于这座由石灰岩构成的“餐桌”上,溪流几乎绝迹,呈现一片荒芜的戈壁滩景象,而它中部的洼地里却是一片生机盎然,其植株密度仅次于热带雨林。

下图为桌山位置示意图。

结合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推断桌山地貌的形成过程及依据。

5.(河北省唐山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队登山运动爱好者5月1日从秘鲁古城库斯科出发,乘车沿崎岖山路近5小时到达威尼坎加国家公园,然后开始徒步登山。

沿途景致优美,附近可见高耸的雪山徒步约10公里后到达海拔5050米的彩虹山。

指出彩虹山的地质构造,并推该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

黄河黑山峡大柳树坝址区最大潜在地震变形及地震应力模拟预测

黄河黑山峡大柳树坝址区最大潜在地震变形及地震应力模拟预测

黄河黑山峡大柳树坝址区最大潜在地震变形及地震应力模拟预

王爱国;石玉成;柳煜
【期刊名称】《地震工程学报》
【年(卷),期】2007(029)004
【摘要】在分析黄河黑山峡大柳树坝址处的中卫活动断裂带潜在地震危险性及地质、地球物理条件基础上,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模拟计算了该断裂带内F201断层发生6.5级、7.0级和7.5级地震时大柳树坝址区的潜在地震变形及地震应力.结果表明,F201断层发生中强以上地震(Ms≥6.5)时,其南侧至少3 km范围内的地震变形及地震应力将超出地壳岩石的破裂变形极限,大柳树坝址的地震应变量值更是大于10-4,地震应力也将达到几兆帕,存在工程上尚难以处理的地震抗断问题.
【总页数】6页(P314-318,329)
【作者】王爱国;石玉成;柳煜
【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兰州科技创新基地,甘肃,兰州,730000;甘肃省地震局,兰州,730000;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兰州科技创新基地,甘肃,兰州,730000;甘肃省地震局,兰州,730000;甘肃省地震局,兰州,73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315.9
【相关文献】
1.黄河黑山峡大柳树坝址区F201和F7(8)断层的活动性 [J], 郭进京;杜东菊;韩文峰;柴寿喜;梁收运
2.黄河黑山峡大柳树坝址若干地震地质问题的研究 [J], 陈国星;田勤俭;周本刚;闵伟;刘保金;高战武
3.对黄河黑山峡大柳树坝址地震基本烈度的讨论 [J], 张加桂
4.黄河黑山峡大柳树坝址区软弱层带渗透变形分析 [J], 曹东盛;韩文峰;李树德
5.黄河黑山峡大柳树坝址区地应力模拟计算及破裂危险性评价 [J], 王爱国;杨斌;周俊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