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利用方案.矿山初步设计.生产设计之间的关系

开发利用方案.矿山初步设计.生产设计之间的关系
开发利用方案.矿山初步设计.生产设计之间的关系

开发利用方案.矿山初步设计.生产设计之间的关系开发利用方案、矿山初步设计、生产设计之间的关系

一、开发利用方案

开发利用方案是行政许可的前提,有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为了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利

用前期的管理,严格把好资源利用的源头关,使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方案能够遵循科学、

合理、有效的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为同民经济建设发挥出最大的效益;二是实

施矿业权有偿授予,矿业权价款评估的重要技术经济依据;三是对矿山编制初步设计和相

关设计的宏观指导作用。

开发利用方案是作为审核建设单位是否有资格和条件进行矿井建设,开发利用方案的

审查包含了资源开发利用的科学性、产业发展的合理性、矿权设置的合法性、开发方案的

可行性,是行政许可的前提,目的是发证审查备案。

二、矿山初步设计

矿山初步设计是矿山设计的一个阶段,属于总体设计性质,目的在于解决未来企业的

主要原则性问题。主要内容为:确定矿山建筑场地及水源,主要建筑材料、辅助材料和动

力供应;确定矿山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建厂规模及其设备的选择;确定选(冶)厂生产

的工艺技术流程;确定矿床开拓方案、开采方法;确定工业储量分布范围和开采界线;划

分井区或开采区段;规定开采顺序;解决生产厂房及民用建筑场地和排土场、堆矿场、尾

矿场的配置,安排各种辅助生产及交通运输系统。

矿山初步设计可以提出新的设计思路,更合理的设计方案,但初步设计不能违背开发

利用方案所确定的资源总量、资源利用率、产品方向等要求,当这些内容出现较大改变时,必须重新编制开发利用方案并按程序报批。矿山初步设计是详细研究矿山建设的技术设计,目的是指导矿山建设施工。

初步设计经批准后,即开始矿山基建施工准备工作。

三、矿山开采(生产)设计

矿山开采设计,也即生产设计,是矿权人进行资源开采更具体更详细的设计,目的是

指导资源开采。

四、不能相互代替

开发利用方案不能代替矿山初步设计或其它阶段的设计,是由以下三点

决定的:

一是出发点和作用不一样。开发利用方案重点是研究和确定资源的利用方案、产品方向、利用率及效益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并从矿床开采、采选工艺、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方案,来实现已确定的资源利用目标。开发利用方案主要是提供给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审查其

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性。初步设计则是在矿区资源已探明,开发利用方案已确定的前提下,对资源的开采方式、工艺、矿山安全、设备选择等进行综合设计,是指导矿山建设的技术

文件;

二是设计深度要求不一样。开发利用方案主要是对资源的利用、开发效益、产品方向

进行重点论证,其它相关章节只是一个宏观设想方案。初步设计则对矿床开采、采矿方法、设备选型、通风与安全、环境保护以及经济预算进行详细研究,设计深度较高,矿山建设、安全评价都是以初步设计为依据的;

三是评审的内容和审查的方式不一样。初步设计的审查由矿业权人自行组织评审验收,主要由地质、采矿、总图、安全、暖通、机电、经济等相关专业技术权威担任专家。开发

利用方案的审查由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主持,由熟悉地矿行政管理,熟悉地矿法律和政策,

以及地质、采矿、选矿等方面的专家对方案进行评审。

冶金矿山初步设计内容和深度的原则规定

初步设计内容和深度的原则规定

原则要求 一、初步设计必须遵循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并根据批准的设计任务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所确定的内容和要求进行编制。 二、编制初步设计必须遵循国家和上级机关制定的有关建设方针和技术政策,执行有关规程、规范和标准。 三、编制初步设计,一般应具备下列文件和设计基础资料: 1.批准的设计任务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 2.批准的矿区地质勘探总结报告(对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区),还包括批准的水文地质勘探报告; 3.批准的选矿试验报告; 4.三废处理试验报告; 5.矿区气象、水文、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震烈度、地形测绘等重要的设计基础资料; 6.水、电、交通运输等基础资料和外部协作条件。 四、初步设计是项目决策后根据设计任务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要求所作的具体实施方案。在初步设计中,对业经批准的设计任务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所确定的主要原则方案,如厂址、规模、产品方案、开采方法、主要工艺流程、主要设备选型等,一般不应有较大的变动。当基础资料及情况发生变化,致使原确定的重大工艺方案有较大变动或初步设计概算大于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10%以上时,须经原审批设计任务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管部门的批准。 五、初步设计的内容和深度按国家计委指示“满足项目投资包干、招标承包、材料设备订货、土地征用和施工准备等要求”。 六、初步设计必须按照国家计委要求,注意企业的节能工作。编制的初步设计书,要在总论或有关专业章节阐明设计中采用节约能源的新工艺、新技术以及合理利用能源的有关内容。 七、本《原则规定》各章节的内容,不作为设计文件章节划分的唯一依据。各设计单位可根据项目的不同特点和不同要求,作必要的调整和增删。 八、本《原则规定》各章节的内容不作为各设计单位内部专业分工的依据,各设计单位可根据各自的习惯进行专业分工。

方案设计和初步设计

方案设计和初步设计 初步设计是建筑方案到建筑施工图的一个设计过程, 在建筑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和改善,使得建筑方案更具 有实施性,我们看看下面的方案设计和初步设计相关资料吧! 方案设计和初步设计方案设计是设计中的重要阶段,它是一个极富有创造性的设计阶段,同时也是一个十 分复杂的问题,它涉及到设计者的知识水平、经验、灵感 和想象力等。方案设计包括设计要求分析、系统功能分析、原理方案设计几个过程。该阶段主要是从分析需求出发, 确定实现产品功能和性能所需要的总体对象,决定技术系统,实现产品的功能与性能到技术系统的映像,并对技术 系统进行初步的评价和优化。设计人员根据设计任务书的 要求,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经验,选择合理的技术系统,构思满足设计要求的原理解答方案。 1、DBS3900RRU级联不能超过3级、BBU与最后一级RRU设备不能超过40千米。 2、现如今1个BBU下支持1个普通小区+1个共小区组网情况;多个普通小区和多个共小区在1个BBU下暂不支持。 3、共小区目前软件版本最大支持6位置组*6载波配置,不支持4*9、12*8的配置。

4、主RRU和辅RRU地理位置上应属于同一BSC和LAC 区内。 建筑有不同的风格,当然,园林也会有不同的风格。但我这里所说的“园林风格”并不仅仅是指同事口中的“风情园林”,更多的是指其所处的地域的整体环境的特色。如中国皇家园林有它自己独有的“风格”,西方皇家园林也有它自己独特的“风格”;苏州私家园林有它自己独有的“风格”,西方的私家庭院也有它自己独特的“风格”。 在这些“风格”的背后有着很多的载体的支撑,这些载体包括地理因素、历史背景、宗教背景、建筑物的特色、人文特色……所以,这些“园林风格”所体现出来的,更多的是其所处的地域的整体环境特色。 确定设计方案,首先要清楚设计的目的和所要达到的效果。 由此引出了另一个话题:我们在做一个方案的时候,首先考虑的问题是什么。 做设计,打造“某国风情园林”这样的设计思路是会首先被枪毙的。因为我们认为这样的打造是没有意义的。首先,我们的设计人员都没有到过“某国”;再者,如上文所说的,这样的风情园林并不是单靠一个楼盘项目的园

煤业有限公司露天煤矿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 精品

+ 山西XX煤业有限公司 露天煤矿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 说明书 设计项目文件审定出版会签 XX煤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2010年6月

前言 “山西汾西正茂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正茂露天煤矿”系按原山西晋煤重组办发〔2009〕32号文件,由山西交口昌平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和交口县桃红坡镇马蕊沟煤矿重组整合而成,主体企业为“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0年2月8日,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关于山西中阳联盛苏村煤业有限公司等六处煤矿企业重组整合调整方案的批复》文件(晋煤重组办发〔2010〕16号)同意将该重组整合主体企业由“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山西XX煤业有限公司”整合保留;矿井能力由0.30Mt/a调整为1.20Mt/a;山西XX煤业有限公司将矿山名称由“山西汾西正茂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正茂露天煤矿”改为“山西XX煤业有限公司XX露天煤矿”。矿区范围调整为22个坐标点,整合后矿田包括扩大区域其总面积为17.876km2。 原高家焉煤矿、马蕊沟煤矿矿田面积合计为5.6769 km2,其中交口县高家焉煤矿改扩建井3.4419 km2,交口县马蕊沟煤矿2.235 km2;整合前保有储量10.20Mt,其中: 高家垣煤矿改扩建井5.71Mt、交口县桃红坡镇马蕊沟煤矿4.49Mt。整合后矿田面积扩大为17.876km2,整合后经山西地

科勘察有限公司补堪,完成的《山西XX煤业有限公司露天煤矿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显示,其总保有资源储量为79.24Mt。整合后批准其生产能力调整为1.20Mt/a。该矿田煤层埋藏较浅,经初步计算,该矿田平均剥采比14.57m3/t,从资源回收、生产安全、技术经济效益等条件,该矿适于露天开采,公司决定对该矿田进行露天开采。 为此,山西XX煤业有限公司委托我单位编制《山西XX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露天煤矿初步设计》。 项目投资主体为山西XX煤业有限公司,山西XX煤业有限公司的上级公司是XX世纪投资集团公司,该公司主要业务有能源、通讯、地产等。 “XX集团”积极响应山西省政府关于煤矿兼并重组整合号召,于2009年投资了12亿元人民币作为兼并主体企业,重组和全部兼并了原山西交口县昌平煤业有限公司、山西交口县高远煤业有限公司、山西交口县桃红坡镇马蕊沟煤矿。 下属全资煤矿公司——山西XX煤业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亿元,目前批准井田面积约为18平方公里,露天开采性质,产能120万吨/年。煤质为主焦煤,平均热量超过5500大卡。 下属全资煤焦子公司——山西交口县道尔煤业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6亿元,该公司拥有80万吨的焦化厂、3x6和2x3千瓦发电厂和400万吨的洗煤厂。道尔煤业目前有员工900人,随着重组结束和煤矿生产恢复正

初步设计方案编制要求

北京地下空间信息基础平台初步设计方案编制要求 背景 随着北京城市建设的深入发展,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需求不断增长,地下设施的数量、体量不断上升,尤其是经过“十一五”期间北京城市中心与副中心地区发展、城市交通设施、世博园区、城市防灾设施、城市绿地、“架空线入地”等项目建设,北京地下空间建设令人瞩目,在中心城区已经形成与地面空间紧密相连,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线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基本格局。 地下设施总量不断增长,一方面,综合性强、体量大的地下工程越来越多,地下设施与人以及周边环境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另一方面,土地资源的限制和进一步的发展需求,决定了在“十二五”期间乃至今后,北京还将持续进行地下空间的开发。在这种情况下,围绕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安全风险越来越高。不仅对开发技术提出更高要求,也对建设和运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与地面空间相比,地下空间和地下设施是无法直观看见的。要使有限的地下空间资源得到合理应用;避免新建工程对已有地下设施的影响;保障已有地下设施安全运行,应对危及公共安全的灾害事故,重要的基础条件之一就是通过信息化手段掌握地下空间的现状,应用信息化系统的分析功能辅助管理和决策。 基于这样的需求背景,北京于2005-2009年启动并完成了科教兴市重大项目《北京地下空间信息基础平台及其关键技术研究》(以下简称“平台研究项目”)的研究工作。平台研究项目对北京地下空间信息基础平台建设的技术路线、实施方法和工作模式进行了的深入探索和实践,为地下空间信息基础平台的整体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平台建设研究项目取得成果的基础上,《北京地下空间信息基础平台》(以下简称“平台项目”)于2011年被列为北京智慧城市三年行动计划的重要项目之一。 本初步设计方案将用于平台项目整体实施的控制和指导。 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建设的总目标是:按照建设“智慧城市”的总体部署,以北京市中心城区(外环线为界)为主要实施范围,建立以地下管线、地下构筑物、地质地层等为主要对象,基于北京城市统一坐标系与地面空间信息紧密结合的地下空间信息基础数据库和共享应用平台,为北京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和城市运行安全保障提供信息和技术的支撑。 项目建设涉及数据建设、功能建设和示范应用三个方面,具体目标是: 数据建设:通过汇聚实施范围内包括地下管线和以交通类基础设施为主的地下构筑物数据,补充完善地质数据,初步形成对北京城市重要地下设施安全运行、安全监控的信息支撑。 功能建设:通过建立以地下空间数据共享、交换为主导的平台管理服务功能,使平台初步发挥地下空间综合信息服务中枢的作用,为北京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和城市地下设施安全运行提供信息服务。 示范应用:通过完成地下管线综合管理和地下空间建设风险管理两方面的示范应用,探索建立平台信息服务与管理应用需求紧密结合的关联关系,推进北京地下空间信息化应用的发展。项目具体建设内容、现状基础等其它基本情况介绍参见《北京地下空间信息基础平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附件。 设计方案编制要求 内容要求 根据项目建设内容,本设计方案覆盖整个项目的建设内容,至少应该包括下列内容: 需求分析

矿山初步设计

1 总论 1.1矿山概述 1.1.1矿区位置及交通条件 矿区位于谢通门县城NE45°直距约90㎞处,中心坐标:东经88°53′00″,北纬29°53′,属谢通门县则许乡管辖。南林木-申扎公路从矿区东侧普当乡通过,日喀则至南林木县城70㎞为柏油路面公路,南林木县城至普当乡50㎞为沙石路面简易公路,普当乡至矿区28㎞为简易公路,雨季时,简易公路局部路段有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造成交通中断或者堵塞,给工作带来一定困难。矿区至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公路运距约150㎞,至首府拉萨火车站约364㎞,交通较为方便。 1.1.2矿区自然地理及经济条件 1.1. 2.1自然地理 矿区位于著名的冈底斯山脉东部南缘,属侵蚀切割较为强烈的高山地貌,地势总体为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矿区最高海拔5325m,最低处为则学藏布河,海拔4325m,相对高差大约为1000m左右。区内水系属雅江水系,主要河流为则学藏布,河宽50-100m,呈东西向贯穿全区,自西往东流入湘曲直达雅鲁藏布江。一、二级水系较为发育,呈南北向展布,主要以大气降水为主,其次以冰雪融水方式补给,受季节性控制较为明显,夏涨东歇,一、二级水系均流入则学藏布中。 本区高原半干旱季风气候,干燥、缺氧、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空气稀薄,气候寒冷。旱、雨季节分明,年均降水量500-1000mm;11月至次年2月为寒冷季节;2-4月多风沙;6-9月为雨季,多暴雨和冰雹;月均气温9℃,年均气温10℃左右,最高气温32℃,最低气温-29℃;每年9月高山区开始下雪,终雪期为翌年5月。 由于受特殊地形、气候条件影响,区内植被出现较为明显的垂直分带现象。海拔5000m以上属高山岩屑带,气候寒冷,植被不发育,仅生长有少量高山草甸;4500-5000m为高山草甸带;4500m以上有少量灌木生长。 区内主要地质灾害有泥石流、山体滑坡、岩石崩塌、雪灾,另外有气候灾害—

项目实施方案(初步设计)编写大纲

实施方案(初步设计)编写大纲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建设背景 从区域发展及企业自身发展角度简要阐明项目提出的的主要依据及理由。 1.2建设规模及产品(或经营)方案 如种植项目之种植面积、作物种类、产量等;畜禽养殖项目之畜(禽)舍面积,养殖种类,畜禽存栏数、出栏数等;加工项目之车间面积,年生产能力等;流通类项目之库容、配送能力等。 1.3项目建设目标和任务 预期实现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1.4项目设计依据和设计范围 第二章工艺设计 2.1工艺技术方案 2.1.1项目工艺技术选择的原则或路线 2.1.2项目工艺技术方案 2.1.3工艺流程说明 包括工艺流程框图、各工艺环节的技术参数或说明。 2.1.4工艺技术可靠性和可得性 阐述所选工艺技术的先进性、成熟性、可靠性及经济实用性。 2.2设备方案

221 设备选型 根据项目类别、工艺技术要求、建设标准选择配置相应的仪器设备,阐述拟选工艺设备和附属配套设备的依据和理由。 2.2.2设备清单 编制仪器设备清单,将已有和新增分别列表;仪器设备清单内容包括设备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及主要技术参数说明等。 2.2.3设备来源 第三章建筑、结构设计 3.1设计依据及设计要求 3.2设计范围 3.3设计内容及主要建筑(构筑物)清单 3.4总图布置及主要技术指标 第四章给排水、采暖及通风设计 4.1给排水、采暖及通风设计方案 4.2给排水、采暖及通风建设内容 第五章电气设计 5.1电气设计方案 含供电、电力、照明、防雷接地设计等。 5.2电气设施设备建设内容 第六章农业生产措施及基础设施设计 6.1基础设施设计

含田间工程、育秧大棚、网室、附属工程设计等。 6.2机械选型说明 含田间耕作机械等选型说明。 第七章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设计 7.1环境影响 说明并分析项目建设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 7.2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措施 对于有污染的项目,要提出具体处理技术方案及措施,污染物处 理后能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 农产品加工项目要对有可能发生威胁人身、生产设施安全的因素进行分析和描述。 第八章工程概算和资金筹措方案 8.1投资概算 8.1.1投资概算内容 包括概算说明和总投资概算表、单项工程投资概算表、仪器设备投资概算表的编制。 8.1.2投资概算编制说明 要分别对总投资概算、单项工程投资概算表和仪器设备投资概算表中的工程量核定、建筑工程的结构类型(仪器设备指规格)、单价(或单位工程造价)及各种税费费率的取值依据和理由做逐一说明。 8.1.3编制投资概算表

煤炭工业露天矿设计规范标准

煤炭工业露天矿设计规

1 总则 1.0.1 为贯彻执行国家发展煤炭工业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推广应用露天煤矿行之有效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科技进步,保持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提高露天煤矿经济效益,实现安全生产和合理开采煤炭资源,特制定本规。 1.0.2 本规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大、中型露天煤矿的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和工程设计。小型露天煤矿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及工程设计可参照执行。 1.0.3 露天煤矿建设工程项目构成,应精干主业并坚持专业化协作和社会化服务的原则。 1.0.4 露天煤矿工程设计,应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并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高产高效为目标,采用现代化的技术装备,实行信息化管理,贯彻集中生产、减轻环境负担的方针。处理好近期与远期、以近期为主体的工程关系。 1.0.5 露天煤矿预可行性研究及可行性研究,应根据矿田资源条件、外部建设条件、可能采用的开采工艺、技术装备、地下水控制方法及市场需求、资金筹措、投资效果等全面分析研究露天煤

矿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合理性。 1.0.6 露天煤矿工程设计,必须贯彻综合利用的方针,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资源。对其共生、伴生矿产资源应加以回收利用或保护。 1.0.7 露天煤矿工程设计,对环保工程、水土保持工程和土地复垦工程,必须做到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1.0.8 露天煤矿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和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规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2 基本规定 2.1 开采境界 2.1.1露天煤矿的经济剥采比,应根据煤层赋存条件、剥离物特性、煤质、技术装备、资源回收率、生产成本、产品售价等条件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褐煤、非焦煤、焦煤的经济剥采比分别不宜大于6m3/t、10m3/t、15m3/t; 2 开采经济价值较低的低热值煤,应按其产品售价计算经济剥采比; 3 开采多种有用矿物的露天煤矿,应按其综合价值计算经济剥采比。 2.1.2露天采掘场境界,应按境界剥采比小于或等于经济剥采比确定。对煤层赋存条件和地形复杂的露天煤矿应以平均剥采比进

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写提纲

附件6 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建设项目 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写提纲 (征求意见稿) 二〇一一年十月

目录 1 设计依据 (1) 1.1 建设项目依据的批准文件和相关的合法证明 (1) 1.2 国家有关安全的法律、法规、规章 (1) 1.3 采用的主要技术规程、规范、标准 (1) 1.4 其他设计依据 (1) 2 工程概述 (1) 2.1 矿山概况 (1) 2.2 设计概况 (1) 2.3 影响矿山安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1) 2.4 初步设计中对安全预评价提出主要意见的落实情况 (1) 3 矿区地质 (2) 3.1 矿区地质特征 (2) 3.2 矿区水文地质特征 (2) 3.3 岩土工程特征 (2) 3.4 矿区地质灾害 (2) 4 矿床开采安全可靠性分析 (2) 4.1 开拓运输系统 (2) 4.2 选用的采矿方法 (3) 4.3 露天采场边坡 (3) 4.4 露天采场排水及防洪系统 (3) 4.5 爆破作业 (3) 4.6 作业场所防尘 (3) 4.7 露天矿井巷工程 (3) 4.8 联合开采矿山安全对策措施 (3) 4.9 特殊开采条件下的安全对策措施 (4) 5 总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 (4) 5.1 露天矿爆破危险区界线圈定 (4) 5.2 工业场地选址及布置 (4) 5.3 建(构)筑物防火距离 (4) 5.4 排土场 (4)

6 矿山机械安全可靠性分析 (4) 6.1 露天开采机械设备 (4) 6.2 其它设备 (5) 7 矿山供配电与通讯系统安全可靠性分析 (5) 7.1 电源及供配电系统 (5) 7.2 电气安全保护措施 (5) 7.3 通讯系统 (5) 8 矿山供排水系统安全可靠性分析 (5) 8.1 采场及地表供水系统 (5) 8.2 矿区地表防排水系统 (6) 9 矿山安全管理 (6) 9.1 矿山安全机构及安全教育培训 (6) 9.2 矿山安全管理制度 (6) 9.3 矿山保健辅助设施 (6) 9.4 矿山救护 (6) 9.5 矿山安全设施投资 (6) 10 存在问题和建议 (6) 11 附图 (6)

初步设计方案纲要

1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方案第一部分说明书 一、设计原始资料 (一)概况 (二)设计原始资料 1、水量资料 2、水质资料 3、气象资料 4、工程地质资料 5、水文资料 6、管网资料 二、工艺的选择 三、总平面布置 四、厂区竖向设计 五、处理设备设施的主要参数设计 第二部分计算书—主要构筑物的计算 一、设计流量 二、闸门井 三、粗(中)格栅 四、细格栅 五、曝气沉砂池 六、氧化沟设计/其他 七、消毒池 八、污水计量设备 九、污水浓缩池 十、贮泥池 十一、其他构筑物的计算 十二、高程的计算 十三、污水泵站的计算 设计参考资料

4000吨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初步设计方案 第一章概况 1工程简介 1.1工程名称 1.2工程规模 1.3项目准备和编制过程 2编制的依据、原则和范围 第二章拟建项目背景 1、建设污水处理厂的必要性 2、污水处理厂处理程度 2.1 进水水质 2.2出水水质 2.3 污泥出路 3 污水处理厂厂址选择 4、工程懂点和难点分析 第三章处理工艺方案选择 1、工艺方案选择原则 1.1常规处理工艺(SS、BOD,.COD的去除) 2

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一总论 1、项目背景 2、编制依据和技术标准 3、设计规模及要求 二、污水处理工艺 1、生化处理方案论证 2、消毒工艺的确定 3、污泥处理工艺方案论证及最终处置 三、污水处理厂设计 1、流程设计 2、总体布局 3、工艺单元介绍 4、主要构筑物 5、主要工艺设备 6、建筑结构 7、电气、仪表 8、给、排水 9、热力 10、通风 四、运行成本分析 1、设计处理规模 2、设计处理程度 3、劳动定员 4、运行成本分析 五、附件

最新市政道路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pdf

市政道路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1 设计说明书 1.1概述 1.1.1 道路地理位置图 示出道路在地区交通网络中的关系及沿线主要建筑物的概略位置。 1.1.2设计依据 设计委托书、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方案设计)的批复意见、相关评审报告、规划、地形等相关资料。 1.1.3对可行性研究报告(方案设计)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 如技术标准、规模有重大变化,应予以论证并履行报批手续。 1.1.4采用的规范和标准 1.1.5测设经过及设计过程简述 1.1.6需要说明的其它事项 1.2 现状评价及沿线自然地理情况 1.1.1道路现状评价 1.2.2现状交通量及技术评价 交通量、车辆组成、路口交通流量与流向特征及路口、路段饱和度等。 1.2.3沿线基本情况 沿线(控制性)建筑、河流、铁路及地上、地下管线情况。 1.2.4水文地质、气象等自然条件 如河流设计水位、流速、地下水位、气温、降雨、日照、蒸发量、主导风向、风速等。 1.2.5工程场地自然条件 1.3 工程概况 1.2.1工程地点、范围及规模 1.3.2建设期限、分期修建计划 1.3.3规划简况 着重阐述设计道路、立交在规划路网中的性质、功能、位置、走向,相交道 路的性质、功能。 1.3.4远期交通流量流向的分析,设计小时交通量的确定,荷载等级的确定。 1.3.5主要交叉路口渠化处理方式 如选用立交,需阐明其必要性及选型依据。 1.3.6工程修建的意义 对道路路网的影响,缓减干扰提高车速和服务水平的程度。根据以上内容,

阐明工程修建的意义。 1.4 工程设计 1.4.1方案设计思路 1 对规划思路及各项指标进行说明,阐述对规划的理解,分析项目实施的意义。 2 提出主要技术难点与关键技术问题。 3 结合规划提出优化或更改思路,阐述合理性。 1.4.2技术标准与设计技术指标 1 列表说明各方案主要技术指标,包括道路等级、设计年限、设计车速、标 准路幅宽度、最小平曲线半径、最大纵坡、最大坡长、最小坡长、凹曲线凸曲线 半径、停车视距、最小净空、交织段长度、设计荷载、抗震设防标准等。对以上 指标与规范要求进行对比分析。 2 对设计年限、设计荷载、最小净空、抗震等级结合规范进行说明。 3 对因条件限制不满足规范要求的所有非强制性技术指标需特别说明。 1.4.3道路平面设计 1 提出平面布置控制因素,包括用地、道路、管线、轨道、隧道、桥梁、文物、其它构筑物、以及工程费用控制等,分析主要控制因素。 2 阐述各方案平面布置情况,结合以上控制因素进行分析,论证各方案设计合理性。 1.4.4道路纵断面设计 1 提出纵断面布置控制因素,包括坡度、控制标高、坡长、挖填土方、排水、等,分析主要控制因素。 2 阐述各方案纵断面布置情况,结合以上控制因素进行分析,论证各方案设计合理性。 1.4.5方案比选 列表对方案的交通功能、占地、工程费用、景观效果、近远期结合情况、技 术要求、工期、拆迁与施工组织等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推荐方案。 1.4.6道路路幅分配 说明道路总宽度以及车行道、人行道、非机动车道、路缘带、中央分隔(绿化)、人行道绿化带宽度分配。结合规划及交通分析论证路幅分配合理性。(结合综合管网布置确定路幅分配) 1.4.7道路路基、路面设计 1 说明道路边坡坡率以及支挡构筑物、桥梁、隧道的确定情况,结合现状地形与地勘分段说明其设计合理性。 2 提出特殊路基处理措施。

地下矿山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写提纲

附件5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建设项目 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写提纲 (征求意见稿) 二〇一一年十月

目录 1 设计依据 (1) 1.1 建设项目依据的批准文件和相关的合法证明 (1) 1.2 国家有关安全的法律、法规、规章 (1) 1.3 采用的主要技术规程、规范、标准 (1) 1.4 其他设计依据 (1) 2 工程概述 (1) 2.1 矿山概况 (1) 2.2 设计概况 (1) 2.3 影响矿山安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1) 2.4 初步设计对安全预评价提出主要意见的落实情况 (2) 3 矿区地质对矿床开采安全的影响分析 (2) 3.1 矿区地质特征 (2) 3.2 矿区水文地质特征 (2) 3.3 岩土工程特征 (2) 3.4 矿区地质灾害 (2) 4 矿床开采安全可靠性分析 (2) 4.1 矿山开拓系统 (2) 4.2 选用的采矿方法 (2) 4.3 通风与防尘系统 (3) 4.4 井下排水及排泥系统 (3) 4.5 矿山运输系统 (3) 4.6 矿山充填系统 (3) 4.7 爆破作业 (4) 4.8 井下爆破器材分库 (4) 4.9 联合开采矿山安全对策措施 (4) 4.10 特殊开采条件下的安全对策措施 (4) 5 矿山安全避险系统 (4) 5.1 矿山监测监控系统 (4) 5.2 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4) 5.3 紧急避险系统 (5)

5.4 压风自救系统 (5) 5.5 供水施救系统 (5) 5.6 通信联络系统 (5) 6 总平面布置安全可靠性分析 (5) 6.1 矿床开采错动范围圈定 (5) 6.2 工业场地选址及布置 (5) 6.3 建(构)筑物防火距离 (5) 6.4 排土场 (5) 7 矿山机械安全可靠性分析 (6) 7.1 提升系统 (6) 7.2 带式运输机 (6) 7.3 其它设备 (6) 8 矿山供配电安全可靠性分析 (7) 8.1 电源及供配电系统 (7) 8.2 电气安全保护措施 (7) 8.3 提升机控制系统 (7) 9 矿山供排水系统安全可靠性分析 (7) 9.1 井下及地表供水系统 (7) 9.2 地表防排水系统 (7) 10 矿山安全管理 (8) 10.1 矿山安全机构及安全教育培训 (8) 10.2 矿山安全管理制度 (8) 10.3 矿山保健辅助设施 (8) 10.4 矿山救护 (8) 10.5 矿山安全设施投资 (8) 11 存在问题和建议 (8) 12 附图 (8)

初步设计与方案设计的区别

初步设计与方案设计的区别很多人分不清初步设计与方案设计,总觉得都一样,其实严格起来是有区别的,下面小编收集整理了初步设计与方案设计的区别,供大家参考。 一、方案设计 方案设计是设计中的重要阶段,它是一个极富有创造性的设计阶段,同时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它涉及到设计者的知识水平、经验、灵感和想象力等。方案设计包括设计要求分析、系统功能分析、原理方案设计几个过程。该阶段主要是从分析需求出发,确定实现产品功能和性能所需要的总体对象,决定技术系统,实现产品的功能与性能到技术系统的映像,并对技术系统进行初步的评价和优化。设计人员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经验,选择合理的技术系统,构思满足设计要求的原理解答方案。 1、DBS3900 RRU级联不能超过3级、BBU与最后一级RRU 设备不能超过40千米。 2、现如今1个BBU下支持1个普通小区+1个共小区组网情况;多个普通小区和多个共小区在1个BBU下暂不支持。 3、共小区目前软件版本最大支持6位置组*6载波配置,不支持4*9、12*8的配置。 4、主RRU和辅RRU地理位置上应属于同一BSC和LAC 区内。

建筑有不同的风格,当然,园林也会有不同的风格。但我这里所说的“园林风格”并不仅仅是指同事口中的“风情园林”,更多的是指其所处的地域的整体环境的特色。如中国皇家园林有它自己独有的“风格”,西方皇家园林也有它自己独特的“风格”;苏州私家园林有它自己独有的“风格”,西方的私家庭院也有它自己独特的“风格”。 在这些“风格”的背后有着很多的载体的支撑,这些载体包括地理因素、历史背景、宗教背景、建筑物的特色、人文特色……所以,这些“园林风格”所体现出来的,更多的是其所处的地域的整体环境特色。 确定设计方案,首先要清楚设计的目的和所要达到的效果。 由此引出了另一个话题:我们在做一个方案的时候,首先考虑的问题是什么。 做设计,打造“某国风情园林”这样的设计思路是会首先被枪毙的。因为我们认为这样的打造是没有意义的。首先,我们的设计人员都没有到过“某国”;再者,如上文所说的,这样的风情园林并不是单靠一个楼盘项目的园林环境就能够支撑的。 当我们接到一个新项目的时候,首先我们会去现场考察——看地。经过对地块特性的研究,这时候我们就开始考虑

初步设计编制规范

3 初步设计 一般要求3.1 3.1.1 初步设计文件 1 设计说明书,包括设计总说明,各专业设计说明。 2 有关专业的设计图纸。 3 工程概算书。 注:初步设计文件应包括主要设备或材料表,主要设备或材料表可附在说明书中,或附在设计图纸中,或单独成册。 3.1.2 初步设计文件的编排顺序 1 封面:写明项目名称、编制单位,编制年月。 2 扉页:写明编制单位法定代表人。技术总负责人,项目总负责人和各专业负责人的姓名,并经上述人员签署或授权盖章。 3 设计文件目录。 4 设计说明书。 5 设计图纸(可另单独成册)。 6 概算书(可另单独成册)。 注: 1对于规模较大、设计文件较多的项目,设计说明书和设计图纸可按专业成册; 3 各专业负责人的姓名和签署也可在本专业设计说明的首页上标明。 3.2 设计总说明 3.2.1 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 1 设计中贯彻国家政策、法规。 2 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的批文、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书、方案文件等的文号或名称。 3 工程所在地区的气象、地理条件、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 4 公用设施和交通运输条件。 5 规划、用地、环保,卫生、绿化、消防、人防、抗震等要求和依据资料。 6 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使用要求或生产工艺等资料。 3.2.2 工程建设的规模和设计范围 1 工程的设计规模及项目组成。 2 分期建设(应说明近期,远期的工程)的情况。 3 承担的设计范围与分工。 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3.2.3 1 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和新结构的情况。 2 环境保护、防火安全、交通组织、用地分配、节能,安保、人防设置以及抗震设防等主要设计原则。 3 根据使用功能要求,对总体布局和选用标准的综合叙述。 3.2.4 总指标 1 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等指标。

5.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写提纲_

附件 5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写提纲 1. 设计依据 1.1建设项目依据的批准文件和相关的合法证明 列出矿区范围批复(或采矿许可证、项目审批、核准或备案文件等与项目建设相关的批准文件。 1.2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 列出适用的现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和有关规范性文件,并标注其文号及施行日期。 1.3主要技术标准、规范、规程 列出与建设项目相关的现行标准、规范、规程,并标注其标准号。注意引用的标准、规范及规程的适用范围。 1.4其他设计依据 列出建设项目地质勘探报告、安全预评价报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建设项目初步设计等,并标注提交单位和时间。 2. 工程概述 2.1矿山概况 包括建设单位简介、矿区自然概况(含历史最高洪水位、矿山交通位置(给出交通位置图、矿山开采现状等。 2.2设计概况 包括设计范围(给定矿区范围、拐点坐标、勘探线及开采深度、设计规模、服务年限及工作制度、矿山开拓、采矿方法、

矿井提升、矿井通风、矿山供排水、矿岩运输、压气、供配电、通讯及信号、矿区总平面布置、矿山基建、工程概算、利旧工程等。 2.3安全设施投资 说明矿山安全设施投资总额及占项目建设总投资的比例, 列出安全设施明细表。 3. 矿区地质对矿床开采安全的影响分析 3.1矿区地质 依据地质勘探报告,简述矿区地质特征,说明矿区地层、主要构造带(断层、褶皱、矿床地质特征、矿石质量特征等对矿床开采安全的影响。 3.2矿区水文地质 依据地质勘探报告或水文地质勘探报告, 简述矿区水文地质特征,说明矿区地表水系和地下水赋存状况、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及排泄条件、涌水量等对矿床开采 安全的影响。 3.3矿区工程地质 依据地质勘探报告, 简述岩石物理力学特征、工程地质岩组、岩体结构、岩体分类特征等, 分析矿区工程地质条件对矿床开采安全的影响。 3.4矿区地质灾害 依据地质勘探报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安全预评价报告,分析在自然条件下,矿区发生地面沉降、塌陷、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类型和可能性。 4. 矿床开采安全可靠性分析

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各阶段设计图图纸深度

建筑方案设计图图纸深度 (一)平面图 1.图纸为蓝图,不得使用任何彩色线条或色块; 2.标明图纸要素,如图名、指北针、比例尺、图签等; 3.图纸比例一般为1/100 、1/150 、1/200 、1/300 等(图纸幅面规格不宜超过2种),制图单位为毫米; 4.图纸应清晰、完整反映以下内容: (1)各层面积数据、公建配套部分的面积数据、主要功能部分面积数据;各部分平面功能名称(属公建配套的应注明); (2)停车库应标明车辆停放位置、停车数量、车道、行车路线、出入口位置及尺寸、转弯半径和坡度;(3)墙、柱、门、窗、楼梯、电梯、阳台、雨篷、台阶、踏步、水池、无障碍设施、烟道、化粪池等;(4)墙体之间的尺寸、柱距尺寸、外轮廓总尺寸; (5)室外地坪设计标高及室内各层楼面标高; (6)首层标注指北针、剖切线、剖切符号; 5.盖有建设单位的印章、具备资质的设计单位的出图章、资质章、报建特许人章和注册建筑师资格章。(二)立面图 1.图纸为蓝图,不得使用任何彩色线条或色块; 2.标明图纸要素,如图名、比例尺、图签等; 3.图纸比例一般为1/100 、1/150 、1/200 、1/300 ,制图单位为毫米;4.图纸应清晰、完整反映以下内容: (1)立面外轮廓、门窗、雨篷、檐口、女儿墙、屋顶、阳台、栏杆、台阶、踏步、外墙装饰; (2)总高度标高(建、构筑物最高点),屋顶女儿墙顶标高,室外地坪标高; 5.盖有建设单位的印章、具备资质的设计单位的出图章、资质章、报建特许人章和注册建筑师资格章。(三)剖面图 1.图纸为蓝图,不得使用任何彩色线条或色块; 2.标明图纸要素,如图名、比例尺、图签等; 2.图纸比例与立面图一致,制图单位为毫米; 3.图纸应清晰、完整反映以下内容:(1)内墙、外墙、柱、内门窗、外门窗、地面、楼板、屋顶、檐口、女儿墙、楼梯、电梯、阳台、踏步、坡道、地下室顶板覆土层厚度等; (2)总高度尺寸及标高、各层高度尺寸及标高、室外地坪标高; 4.盖有建设单位的印章、具备资质的设计单位的出图章、资质章、报建特许人章和注册建筑师资格章。 初步设计文件内容和深度要求: 初步设计文件应由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提供,若为多家设计单位联合设计的,应由总包设计单位负责汇总设计资料。初步设计文件包括说明、资料和图纸等部分。文件须装订成A3 文本图册(大图可折成A3 规格),并加盖建设方、设计方、报建人、注册建筑师、注册结构工程师图章。设计文件上签字、盖章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建筑师条例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结构工程师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

5.2露天煤矿施工组织设计规范 GB 51114-2015

露天煤矿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 51114-2015 Code for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plan of surface coal mine 主编部门:中国煤炭建设协会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施行日期:2016年3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第860号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露天煤矿施工组织设计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露天煤矿施工组织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1114-2015,自2016年3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10.1.8、10.1.10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5年6月26日 前言 本规范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建标[2006]136号)的要求,由中国煤炭建设协会勘察设计委员会和中煤科工集团沈阳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的。 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经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我国露天煤矿建设的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11章和2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工程项目管理,施工准备,施工部署,主体工程施工,施工进度计划,资源需求计划,安全、职业卫生和环境保护,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批和修改等。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煤炭建设协会负责日常管理,由中煤科工集团沈阳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各单位如发现有需要修改补充之处,或需要解释的具体技术问题,请将意见或建议寄交中煤科工集团沈阳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沈阳市沈河区先农坛路12号;邮政编码:110015)。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 主编单位:中国煤炭建设协会勘察设计委员会 中煤科工集团沈阳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昆明煤炭设计研究院 中煤西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煤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主要起草人:马培忠刘家纯郭振文李庆伟王玉丰孙晓谢晓东师恩奎

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标准

初步设计深度标准 1.一般要求 1.1.初步设计文件 1.1.1.设计说明书,包括设计总说明,各专业设计说明。 1.1. 2.有关专业的设计图纸。 注:初步设计文件应包括主要设备或材料表,主要设备或材料表可附在说明书中,或附在设计图纸中,或单独成册。 1.2.初步设计文件的编排顺序 1.2.1.封面:写明项目名称、编制单位,编制年月。 1.2.2.扉页:写明编制单位法定代表人。技术总负责人,项目总负责人和各专 业负责人的姓名,并经上述人员签署或授权盖章。 1.2.3.设计文件目录。 1.2.4.设计说明书。 1.2.5.设计图纸(可另单独成册)。 注: 对于规模较大、设计文件较多的项目,设计说明书和设计图纸可按专业成册;另外单独成册的设计图纸应有图纸总封面和图纸目录;各专业负责人的姓名和签署也可在本专业设计说明的首页上标明。 2.设计总说明 2.1.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 2.1.1.设计中贯彻国家政策、法规。 2.1.2.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的批文、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书、方案文件等 的文号或名称。 2.1. 3.工程所在地区的气象、地理条件、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 2.1.4.公用设施和交通运输条件。 2.1.5.规划、用地、环保,卫生、绿化、消防、人防、抗震等要求和依据资料。 2.1.6.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使用要求或生产工艺等资料。 2.2.工程建设的规模和设计范围 2.2.1.工程的设计规模及项目组成。 2.2.2.分期建设(应说明近期、远期的工程)的情况。

2.2. 3.承担的设计范围与分工。 2.3.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 2.3.1.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和新结构的情况。 2.3.2.环境保护、防火安全、交通组织、用地分配、节能、安保、人防设置以 及抗震设防等主要设计原则。 2.3.3.根据使用功能要求,对总体布局和选用标准的综合叙述。 2.4.总指标 2.4.1.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等指标。 2.4.2.其他相关技术经济指标。 2.5.提请在设计审批时需解决或确定的主要问题 2.5.1.有关城市规划,红线、拆迁和水、电、蒸汽、燃料等能源供应的协作问 题。 2.5.2.总建筑面积、总概算(投资)存在的问题。 2.5. 3.设计选用标准方面的问题。 2.5.4.主要设计基础资料和施工条件落实情况等影响设计进度和设计文件批 复时间的因素。 2.6.总说明中已叙述的内容,在各专业说明中可不再重复。 3.总平面 3.1.在初步设计阶段,总平面专业的设计文件应包括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 根据合同约定的鸟瞰图或模型。 3.2.设计说明书 3.2.1.设计依据及基础资料 a)摘述方案设计依据资料及批示中与本专业有关的主要内容; b)有关主管部门对本工程批示的规划许可技术条件(道路红线、建筑红线或用地界线、建筑物控制高度、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停车泊位 数等),以及对总平面布局、周围环境、空间处理、交通组织、环境保 护、文物保护、分期建设等方面的特殊要求; c)本工程地形图所采用的坐标、高程系统; d)凡设计总说明中已阐述的内容可从略。

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写提纲

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写提纲 1. 设计依据 1.1建设项目依据的批准文件和相关的合法证明 列出矿区范围批复(或采矿许可证)、项目审批、核准或备案文件等与项目建设相关的批准文件。 【说明】 本条款要求列出证明项目合法的相关文件。 根据《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241号)第32条的规定,矿区范围是指经登记机关依法划定的可供开采矿产资源的范围、井巷工程施工分布范围或者露天剥离范围的立体空间区域。矿区范围是采矿权人从事开采活动、履行法律授予的权利和义务的空间区域范围。因此,矿区范围的划定是申请人从事矿山建设前期工作(包括设计)的前提。 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对于企业不使用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对企业自主投资的金属矿山建设项目实行核准制,钢铁、有色、黄金、稀土矿山建设项目已列入《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其他矿山建设项目实行备案制。所以,项目实施之前应经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审批、核准或备案,取得相关文件。《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金属非金属矿山建设项目安全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管一〔2010〕110号)规定:对于未经有关部门审批(或核准、备案)的建设项目,安全监管部门不得受理其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申请。 1.2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 列出适用的现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和有关规范性文件,并标注其文号及施行日期。 【说明】

本条款要求列出设计依据的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应按照国家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法规和地方规章分层次列出。 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以国家主席令、国务院令、地方人大公告或地方政府令的形式予以发布,有明确的施行日期,引用时应标注施行日期,部门规章和地方行政规章以政府公文的形式发布,发布时标有唯一的公文文号,引用时应标注其文号。 所列法规文件应与本项目安全设施设计相关,具有针对性,并为现行有效。 1.3主要技术标准、规范、规程 列出与建设项目相关的现行标准、规范、规程,并标注其标准号。注意引用的标准、规范及规程的适用范围。 【说明】 本条款要求列出设计依据的技术性标准、规范、规程,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标注其标准代号,所列标准应与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或安全生产相关,并为现行有效。 1.4其他设计依据 列出建设项目地质勘探报告、安全预评价报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建设项目初步设计等,并标注提交单位和时间。 【说明】 其他设计依据指安全专篇所依据的技术性文件,包括建设项目地质勘探报告、安全预评价报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建设项目初步设计,还可包括相关的经省、部级以上鉴定的试验、研究成果、安全论证报告等。 2. 工程概述 2.1矿山概况 包括建设单位简介、矿区自然概况(含历史最高洪水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