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6在细胞因子风暴中的作用
白介素6单抗在新冠病毒肺炎中的作用机制

白介素6单抗在新冠病毒肺炎中的作用机制摘要】研究表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体内的白细胞介素6升高是引起细胞因子风暴的重要原因。
白介素6单抗通过与受体结合,阻断信号通路的传导,有效地抑制了白介素6。
本文将对白介素6单抗在新冠病毒肺炎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展开更详细的讨论。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细胞因子风暴,白细胞介素6,单抗,机制白细胞介素6(下文简称IL-6)是一种多能细胞因子,一般由单核巨噬细胞、 Th2细胞、血管内皮细胞以及成纤维细胞产生。
在新冠病毒肺炎中,激活的CD4+ T细胞产生GM-CSF和IL-6,GM-CSF进一步诱导CD14阳性和CD16阳性炎症单核细胞产生更多IL-6。
1. 白介素6加重新冠肺炎病情对于新冠病毒肺炎的前期研究表明[1],IL-6在部分轻症和重症患者中有升高,且重症组IL-6高于正常值的比例明显高于轻症组。
IL-6作为一个促炎细胞因子,一方面,可激活浆细胞,诱导B细胞增值、分化并产生IgG、IgA和SIgA型抗体。
同时,也可以促进T细胞的发育。
促炎性细胞因子趋化更多的免疫细胞分泌细胞因子。
在新冠病毒肺炎中,T细胞被激活,产生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IL-6等细胞因子。
IL-6刺激IL-1ra、IL-17和IL-10的分泌,最终引发细胞因子风暴,机体产生过度的免疫反应,导致许多病患病情加重甚至死亡。
IL-6可以穿过血脑屏障,导致新冠病毒肺炎患者出现发热,甚至威胁生命。
2. 白介素6单抗在新冠病毒肺炎中的运用2.1 单抗阻断IL-6信号通路IL-6通过两种信号传导通路激活细胞、分泌促炎细胞因子:1)IL-6与膜结合受体结合,通过gp130产生信号传导。
2)IL-6与可溶性受体结合,通过膜上的gp130产生信号传导。
在IL-6受体单抗与IL-6受体结合的情况下,可减少IL-6在体内患者体内发挥作用[2]。
2.2 妥珠单抗对患者病情的影响2.21 妥珠单抗有效地抑制了病情的发展有研究表明,21名患者在用妥珠单抗治疗后病情得到改善。
细胞因子6项临床意义

6 项细胞因子检测试剂盒检测靶标促炎因子: IL-6、IL-17、IFN-γ、TNF-α、抑炎因子:IL-4、IL-10、本项目涵盖由Th1、TH2、Th17、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细胞等多种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可更全面的反映疾病状态下机体免疫系统的改变。
重症疾病细胞因子水平是早期预警全身炎症反应综合证(SIRS)的灵敏指标,SIRS 发生时IL-6、IFN-γ、IL-10、TNF-α等细胞因子大幅升高,是反映SIRS 的关键细胞因子。
对于临床重症患者,如脓毒症、不明原因发热、急性胰腺炎、重症肺炎、围手术期等患者,若发生SIRS 不能及时治疗,则易引发ARDS 和MODS,死亡率高达40-60%,因此,越完善的因子种类更有利于反映患者的细胞因子风暴,进而警醒临床医生及时干预。
IL-4 是机体Th2 细胞特异性分泌的细胞因子,IFN-γ是机体Th1 细胞特异性分泌的细胞因子,临床中多用IFN-γ/IL-4 来反映机体Th1/Th2 漂移水平,Th1/Th2 漂移是评估肿瘤疾病病情的重要指标;自身免疫性疾病IL-17 几乎参与所有自身免疫疾病的炎症反应,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炎症损伤评估的主要指标感染/炎症相关疾病IL-6、IFN-γ、TNF-α是感染患者主要升高的促炎因子,IL-4、IL-10 是机体最主要的抗炎因子,检测促炎/抗炎因子变化情况可评估感染病情进展及预后疗效。
细胞因子谱鉴别脓毒症和噬血细胞综合征(HLH)脓毒症:IL-6 显著升高,IL-10 升高较明显噬血细胞综合征:IFN-γ和 IL-10 显著升高革兰氏阴阳性菌细胞因子谱G-BIRCP:我们将 IL-6、 IL-10 同时高度增高>10 倍( X+S),定义为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相关细胞因子谱( G-BIRCP)G+BIRCP:将 IL-6 为轻度增高>2 倍甚至>10 倍( X+S),但 IL-10 正常或增高值<10 倍( X+S)者,定义为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相关细胞因子谱( G+BIRCP)噬血细胞综合征(HLH)细胞因子谱IFN-γ>100pg/mL, ,IL-10>60pg/mL ,且 IFN-γ水平高于 IL-10 水平。
常见的细胞因子及主要生物学作用

常见的细胞因子及主要生物学作用细胞因子是一类分泌型蛋白质,它们在细胞间传递信号,调节和协调免疫、炎症、增殖和分化等生物学过程。
细胞因子在机体内起到桥梁的作用,调控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和通讯,对维持机体内稳态起到重要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细胞因子及其主要生物学作用。
1. 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1(IL-1)是一种重要的炎症介质,主要由活化的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产生。
IL-1能够刺激免疫细胞产生炎症反应,增强血管通透性,促进炎症局部的渗出和浸润。
此外,IL-1还能够促进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产生,进一步增强炎症反应。
IL-1对机体的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具有重要影响。
2. 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2(IL-2)是一种免疫调节因子,主要由激活的T细胞产生。
IL-2能够促进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增强细胞免疫应答。
此外,IL-2还能够激活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增强其杀伤活性。
IL-2在免疫治疗中被广泛应用,用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治疗某些肿瘤和免疫缺陷疾病。
3. 肿瘤坏死因子(TNF)肿瘤坏死因子(TNF)是一种重要的炎症介质,主要由巨噬细胞、T细胞和NK细胞产生。
TNF能够刺激炎症反应,增强血管通透性,促进炎症局部的渗出和浸润。
此外,TNF还能够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参与体内的免疫监视和清除肿瘤细胞。
然而,过度产生的TNF 会导致炎症反应过度,引发严重的炎症性疾病。
4. 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6(IL-6)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主要由巨噬细胞、T细胞和B细胞产生。
IL-6在炎症反应中起到重要作用,能够刺激肝脏产生急性期反应蛋白,增强免疫细胞的增殖和活化。
此外,IL-6还能够促进B细胞的分化和抗体产生,参与体内的免疫应答。
IL-6的异常产生与多种炎症性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5. 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0(IL-10)是一种抗炎细胞因子,主要由活化的T细胞和B细胞产生。
细胞因子IL-6、IL-10、TNF-α、IFN-γ在急性白血病患者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143 Journal of China Prescription Drug Vol.19 No.4·临床研究·急性白血病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早期造血前体细胞突变导致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
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近年来白血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而化疗药物及广谱抗生素等的使用更降低了白血病患者的免疫机能,增大了感染的风险,研究表明[1],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率为67.5%左右。
而严重感染将进一步中断或延长治疗进程,严重者甚至可能会影响其预后。
因此早期、快速地诊断感染对临床治疗尤其重要。
而急性白血病患者的感染,常常因症状和体征不典型,不能尽早明确感染部位及感染源,无针对性的抗感染治疗,导致感染相关死亡率很高。
白细胞计数是检测感染的常用指标,但由于白血病的特殊性,导致白细胞计数敏感性降低,因此在临床中需要联合其他指标进行检测。
在众多炎症细胞因子中,起主要作用的是TNF-α、IL-1β、IL-6、TGF-β、IL-8、IL-10等。
因此本研究就细胞因子对急性白血病的感染诊断效果进行了探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15例白血病感染患者为观察组,11例白血病未感染患者为对照组,时间范围为2019年8月~2020年8月。
观察组男9例,女6例;平均年龄为(46.40±13.91)岁;对照组男6例,女5例,平均年龄为(43.00±13.97)岁。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经骨髓细胞学及细胞免疫分型等方法临床诊断为急性白血病;②入组前2周无抗生素使用史;③感染前体温处于正常范围;④诊断为感染患者,诊断标准[2-4]:单次腋温超过38.5℃,或者12 h内超过2次体温升高至38℃以上。
排除标准:①合并免疫性疾病或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②合并其他脏器功能障碍的患者;③合并其他系统肿瘤患者;④自动出院放弃化疗患者;⑤其他原因所致死亡患者。
冠状病毒肺炎的细胞因子风暴与治疗研究进展

的免疫细胞来释放大量的细胞因子,由此形成正反
制相关基因,包括病毒复制调控基因、病毒生命周
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直至死亡。
因 [9] ,这 充 分 显 示 出 表 达 ACE2 的 AEC Ⅱ 能 促 进
馈反应 [3] 。 细胞因子在短时间内增加,引起 ARDS
[ KEY WORDS ] cytokines; coronavirus pneumonia; cytokine storm;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
[ ABSTRACT] The mai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coronavirus pneumonia are fever, fatigue, dry cough, and a few severe cases may cause severe pneumonia. Cytokine storm( CS) is an important cause of death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coro-
CN 43-1509 / R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2021 年第 49 卷第 3 期
351
·文献综述·
DOI:10. 15972 / j. cnki. 43-1509 / r. 2021. 03. 023
冠状病毒肺炎的细胞因子风暴与治疗研究进展
刘 通1 , 林 玮2 , 张燕丽1 , 崔 琳1 , 李鹏飞1 , 张 敏1
主要来自于免疫反应中的巨噬细胞、肥大细胞、上
皮细胞及内皮细胞等。 细胞因子与主要组织相容
白介素6(IL-6)细胞因子,真的很神奇

⽩介素6(IL-6)细胞因⼦,真的很神奇⽩介素6 ( IL-6) 是⼀种多效细胞因⼦,通过调节免疫和炎症反应在宿主防御中发挥重要作⽤。
IL-6主要由巨噬细胞、T 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产⽣,在机体发⽣炎症反应或感染时,病毒、内毒素、肿瘤坏死因⼦等多种细胞因⼦可诱导机体产⽣IL-6。
IL-6⽣物学作⽤主要体现在诱导B细胞分化产⽣免疫球蛋⽩,促进T细胞增殖⽣长,增强⾎细胞的分化及其抗瘤效应,促进⾻髓造⾎⼲细胞增殖等。
IL-6是细胞因⼦⽹络中的重要成员,在急性炎症反应中处于中⼼地位,IL-6产⽣后诱导产⽣C反应蛋⽩(CRP)和降钙素原(PCT)⽣成,与炎症性疾病及感染程度直接相关。
IL-6能更快的诊断早期炎症及预警脓毒症的发⽣。
另外,IL-6半衰期要短于CRP和PCT,能更快的反应抗⽣素治疗的效果,更好的反应患者的预后。
同时,IL-6可以作为细胞因⼦风暴中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指标的⽣物标志物,其表达优于TNF-α和IL-1。
⼤量的研究结果表明IL-6是⼀种细胞因⼦风暴的合适靶分⼦。
(IL-6在机体中的反应)如果是想将研究IL-6,Abbkine的IL-6细胞因⼦可以考虑:【IL6】重组⼈⽩介素6,PRP100120;【IL6】重组⼩⿏⽩介素6,PRP100371细胞因⼦储存建议:冻⼲粉形式的细胞因⼦⾮常稳定,在-20 ℃ 或-80 ℃ 条件下可保存数年。
冻⼲粉在使⽤前需进⾏溶解,然后以液体形式加到培养基中。
溶解后的细胞因⼦在4℃仅能短期保存 (约 1周)。
如想长期保存,需要先配制成稀释液(其中必须含有载体蛋⽩,如 0.1% BSA,5%HSA,或 10% FBS),然后分装冻存于-20℃或-80℃。
⼀定要避免反复冻融,因每次冻融均会引起蛋⽩的部分失活。
SDS-PAGE分析结果:。
细胞因子6项临床意义

细胞因子6项临床意义6项细胞因子检测试剂盒检测靶标促炎因子:IL-6、IL-17、IFN-γ、TNF-α、抑炎因子:IL-4、IL-10、本项目涵盖由Th1、TH2、Th17、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细胞等多种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可更全面的反映疾病状态下机体免疫系统的改变。
重症疾病细胞因子水平是早期预警全身炎症反应综合证(SIRS)的灵敏指标,SIRS发生时IL-6、IFN-γ、IL-10、TNF-α等细胞因子大幅升高,是反映SIRS的关键细胞因子。
对于临床重症患者,如脓毒症、不明原因发热、急性胰腺炎、重症肺炎、围手术期等患者,若发生SIRS不能及时治疗,则易引发ARDS 和MODS,死亡率高达40-60%,因此,越完善的因子种类更有利于反映患者的细胞因子风暴,进而警醒临床医生及时干预。
IL-4是机体Th2细胞特异性分泌的细胞因子,IFN-γ是机体Th1细胞特异性分泌的细胞因子,临床中多用IFN-γ/IL-4来反映机体Th1/Th2漂移水平,Th1/Th2漂移是评估肿瘤疾病病情的重要指标;自身免疫性疾病IL-17几乎参与所有自身免疫疾病的炎症反应,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炎症损伤评估的主要指标感染/炎症相关疾病IL-6、IFN-γ、TNF-α是感染患者首要升高的促炎因子,IL-4、IL-10是机体最首要的抗炎因子,检测促炎/抗炎因子变革情况可评估感染病情进展及预后疗效。
细胞因子谱辨别脓毒症和噬血细胞综合征(HLH)脓毒症:IL-6显著升高,IL-10升高较明显噬血细胞综合征:XXX-γ和IL-10显著升高1革兰氏阴阳性菌细胞因子谱G-BIRCP:我们将IL-6、IL-10同时高度增高>10倍(X +S),界说为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相关细胞因子谱(G-BIRCP)G+BIRCP:将IL-6为轻度增高>2倍甚至>10倍(X+S),但IL-10正常或增高值<10倍(X+S)者,定义为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相关细胞因子谱(G+BIRCP)噬血细胞综合征(HLH)细胞因子谱IFN-γ>100pg/mL。
细胞因子il-6升高值12

细胞因子il-6升高值12细胞因子IL-6是一种重要的炎症介质,它在机体免疫反应中发挥着关键的调控作用。
当机体受到感染、损伤或其他炎症刺激时,IL-6的水平通常会升高。
本文将分析细胞因子IL-6升高值为12的情况,并探讨可能的影响和处理方法。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细胞因子IL-6的作用。
IL-6是一种多肽细胞因子,它主要由巨噬细胞、T细胞和其他各种细胞产生。
IL-6能够调节免疫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功能,并能诱导细胞因子的合成和释放。
此外,IL-6还参与调节机体的炎症反应、体温调节和急性期蛋白合成等生理过程。
当机体受到感染或其他炎症刺激时,细菌、病毒、损伤组织等刺激物会激活免疫细胞,导致IL-6的产生和释放增加。
这种增加的IL-6水平可以通过血液检测得出,如果IL-6水平升高,说明机体处于一种炎症状态。
IL-6的升高值为12,具体意味着什么呢?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将其与正常范围进行比较。
一般来说,正常人体内IL-6的水平非常低,正常范围通常在0至5 pg/mL之间。
因此,如果IL-6的水平升高至12 pg/mL,可以认为机体内存在某种炎症反应。
高水平的IL-6与多种炎症疾病有关,例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此外,IL-6还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有关,包括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
因此,通过检测IL-6水平的升高值,可以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在处理IL-6升高的情况时,我们需要首先找出引起升高的原因。
常见的原因包括炎症性疾病、感染、损伤等。
根据具体情况,医生可以通过对症治疗或使用相关药物来控制IL-6水平的升高。
炎症性疾病是常见的导致IL-6升高的原因之一。
对于这类疾病,常规的治疗方法包括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介素IL-6在细胞因子风暴中的作用
白介素IL-6是具有多效和冗余功能活性的细胞因子。
IL-6主要由巨噬细胞迅速产生,响应与病原体相关的分子模式(PAMP)或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P),并通过除去感染因子,诱导急性期和免疫应答来治愈受损组织,起保护作用。
尽管IL-6的表达受到转录和转录后机制的严格控制,但通过大多数未知机制导致IL-6异常调节的持续产生导致各种慢性免疫介导疾病甚至癌症的发展。
白介素IL-6虽然有助于防止感染和组织损伤,但是高水平的IL-6可以激活凝血途径和血管内皮细胞,进而抑制心肌功能,过度合成IL-6抵抗环境压力,引起“细胞因子风暴”,产生严重的急性全身炎症反应。
IL-6是具有多效活性的细胞因子。
其表达通过激活急性期反应、免疫反应和造血作用参与宿主防御抗急性环境压力,如感染和组织损伤。
它不仅释放免疫介导的细胞,而且还响应于包括Toll样受体(TLR)配体和促炎细胞因子如IL-1的各种刺激的血管内皮细胞(VE)、间充质细胞、成纤维细胞和许多其他细胞或TNF-α。
在感染的病变中,通过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上的TLR的刺激产生IL-6,各种TLR识别相应的细菌、病毒或真菌组分如脂多糖、CpG DNA、双链或单链RNA和肽聚糖、PAMP。
IL-6也可以在非感染性炎症如烧伤和创伤中产生,其水平取决于疾病的严重程度。
损伤或坏死细胞和受损或降解的细胞外基质通过DAMP 模式释放如线粒体DNA、高迁移率组盒1、热休克蛋白和S100分子等,然后刺激相应的TLR产生包括IL-6的促炎细胞因子。
•IL-6可以作为细胞因子风暴中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指标的生物标志物,其表达优于TNF-α和IL-1。
•通过触发反式信号传导途径,高浓度的IL-6可以诱导血栓形成、血管渗漏和心肌功能障碍相关的各种病理功能,导致组织缺氧、低血压、多器官功能障碍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IL-6是一种细胞因子风暴的合适靶分子。
单独给药tocilizumab(一种IL-6抑制剂),可以快速的改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对血清中细胞因子如IL-6、IFN-γ、IL-8、IL-10和MCP-1的表达水平产生影响。
•虽然细胞因子风暴需要异质状态并呈现不同的细胞因子谱,但IL-6阻断预计将成为各种细胞因子风暴创新的治疗策略。
最近在患有T细胞接合治疗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的患者中,观察到使用人源化抗IL-6受体抗体tocilizumab,IL-6阻断治疗的效果显著。
IL-6阻断可能构成其他类型的细胞因子风暴的新型治疗策略,例如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包括败血
症、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和嗜血细胞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
IL-6阻断治疗使用人源化抗IL-6受体单克隆抗体,tocilizumab,已被批准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青少年特发性关节炎和Castleman病。
IL-6抑制剂可能具有治疗各种慢性疾病的应用,这些应用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
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tocilizumab单抗可逆转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用于治疗细胞因子风暴的全身性炎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