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一下学期语文暑假作业(有答案)语文
高一语文系下册暑假作业答案 完整版

2019年高一语文系下册暑假作业答案完整版暑假了,学生朋友们也都放暑假了。
但是面对着一本本暑假作业,可能高兴不太起来。
今天查字典语文网小编为同学们整理了2019年高一语文下册暑假作业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更多的同学们。
第一练一、基础知识。
1、A2、A3、B4、①书生意气,挥斥放遒。
②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④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⑤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⑥道之所存。
二、文言文。
5、A6、C7、D8、D9、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
10、①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
②世人果然都感到惊怪,相聚咒骂,对他指指点点使眼色,相互拉拉扯扯示意,而且大肆渲染地编造谣言来攻击他。
三、11.参考答案:①乘风大声呼啸;②蓬头乱发跳跃;③提裙轻舞妖憨惹人笑;④对溪中的影儿哭笑;⑤跟着蛤蟆蹲跳;⑥和着鸟儿唱歌嗓干声嘶;⑦斜视柔云和淡月。
解析:在第(3)(4)两段找出关键语句,再分条列举。
12.参考答案:①内容上:寄情于景,抒发了一种淡淡忧伤哀思的情感。
萧萧的微风、沙沙的树叶、潺潺的溪水、婉转的鸟声、翩翩的蝶儿、云中的新月共同构成了一幅美妙的自然图景,浸染着作者的情绪与感受,透露出淡淡的凄楚与悲凉。
②结构上:起到渲染气氛,引起下文的作用,自然引出“我的狂态”的描写和梦见“两年前死去的祖母和去腊刚亡的两个表弟妹”等。
解析:一般说来,题目问你“作用”“意图”之类,你应该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进行思考,这样回答才全面。
散文和小说中的景物描写(环境描写),主要有以下四种功能:①渲染气氛,②刻画人物,③推动情节,④烘托主题。
考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从这几个方面去思考,就能比较准确地把握文意,理解景物描写的妙处。
本文开头用了反衬手法,是典型的以乐景写哀愁的写法。
理解时要注意这点。
关于该题结构上的作用,后面的说法还可以这样来表述:为下文写“我的狂态”及梦见故去的祖母和表弟妹蓄势(张本)。
高一暑假作业答案语文(课内知识梳理)

高一暑假作业答案2019语文(课内学问梳理)一.拼音答案:1. A(B遒劲(jng),C投奔(bn),D城垣中的垣读yun。
)2、C3、B(全读lng。
A狙jū,粗cū,其余读jǔ;C烙印lo,其余读lu; D沆hng,吭,hng,其余读kng)4. B 。
A滂沱(pāng) 摆脱(zhng);C憎恶(zēng) D氛围(fēn) 牵累(lěi)5、答案:B(A唱喏(rě) ,C酗酒(x),D拾级而上(sh))二.字形答案:1.(答案:B。
A循私舞弊应为徇私舞弊C唇枪舌箭应为唇枪舌剑D沉缅应为沉湎)2.(答案:C。
A白内瘴应为白内障B按迹寻踪应为按迹循踪D缘份应为缘分)3.(答案:C。
A赋与应为给予,跚跚来迟应为姗姗来迟B衣衫烂褛应为衣衫褴褛D裨官野史应为稗官野史)4.(答案:B。
A察颜观色应为察言观色C幅射应为辐射D影牒应为影碟)5.(答案:B。
A揠旗息鼓应为偃旗息鼓C脉博应为脉搏D日没途穷应为日暮途穷三.成语答案1.D.(不行理喻:形容蛮横不讲理,此处应为不行理解。
泾渭分明:指的是界限特别清晰,而不是理解为心中特别清晰。
鼎力相助用于别人帮助我,而不是我帮助别人。
)2.A.(巧夺天工,指的是人工,技艺超群;文不加点指的是文章写的很好,很流畅;危言危行是正直的言行。
)3.C.(精美绝伦指房屋高大众多;轻歌曼舞形容音乐轻快,舞姿美丽,是一个形容词,这里理解为动词跳舞,明显不对;浩如烟海,形容典籍、图书、资料等极为丰富。
不能形容商品。
)4. D (事倍功半应当为事半功倍自暴自弃不能带宾语;呼之欲出:形容画像特别逼真,也形容文学作品的人物描写特别生动。
)5.C .(落井下石:比方乘人有危难时加以陷害;一文不名,同不名一钱不名一文,意思是一个钱都没有。
名,占有。
这里宜改为一文不值素昧平生,指与某人从来不相识。
不用于学问。
)拓展阅读一、文言文阅读1.B A领:担当职务 C便宜:利于治国、合乎时宜的方法或建议D. 制度:规模。
高一年级语文暑假综合作业参考答案

2019 年高一年级语文暑期综合作业参照答案2019 年高一年级语文暑期综合作业参照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D(A 项石栈 (zhB 项幽咽 (y) 、商贾 (g ǔ);C项孝悌(t)、谄媚(ch ǎn))2、B(A、一念之差的意思是,一个念想的差错( 惹起严重的结果 ) 。
与原句句意、语境不符。
B、颐指气使的意思是,不说话而用面部表情来表示,指有势力的人骄横的神气。
这一句中的她从小就养成了高人一筹的优胜感,下文又有盛气凌人,所以用颐指气使完好切合文意。
C 项中的炙手可热,意思是手一挨近就感觉热,比喻气势很盛,势力很大,而句中用来形容家用电器,是不适合的。
D 句说一个孩子对电脑、互联网特别熟习,能说得井井有条,左右逢源。
左右逢源有两种意思,一是比喻做事驾轻就熟,顺利无阻,属褒义; 二是比喻办事圆滑,属贬义。
此刻以贬义用法较常有。
D 句重在这个孩子对电脑、互联网的熟习,明显两种意思都不适合。
) 3、 B(A 项目的是和旨在重复 ;C 项是搭配不妥,吸引不可以与关注搭配 ;D 项形成、完美和发展语序颠倒。
) 4 、A(②是一个总起句,应放在开头,①③④⑤是从秋老虎和多事之秋两个方面说明阳消阴长的秋季天气特点的,⑥⑦两句是针对这些特点提示人们要注意秋季养生,所以⑥⑦应放在最后。
⑥⑦两句拥有因果关系,⑦在前,⑥在后。
在①③④⑤句中,立秋至处暑、白露等表示时间关系的词语提示我们,①③在前,④⑤在后。
①③句拥有因果关系,所以①在前,③在后; ④⑤句也拥有因果关系,所以④在前,⑤在后。
所以,正确的摆列次序是:②①③④⑤⑦⑥。
)xKb 1.C om 5、D。
匪,通非,不是。
6、A。
A 项愁的意思是为忧愁,属为动用法;B 项凋的意思是使凋零 ( 失容 ) , C 项转的意思是使转动, D 项繁的意思是使多,增加,均属使动用法。
7 、 B。
每次的作用应不尽同样:第一次重在表现蓦地吃惊的感觉,并使文势更加突兀,第二次表现了一种恐惧和忧愁的心理,在文势上有换气和振起的作用,而第三次则表现了无能为力,只得作罢的情绪。
语文高一暑假作业练习答案

2019 语文高一暑期作业练习答案
请同学们在度假的同时也不要忘了学习,由于走开课本和校园我们有丰裕的时间从更广的天地获得知识,充分自我,提升能力。
查字
典语文网为大家准备了语文高一暑期作业练习答案,欢迎阅读与选
择!
一、 1、C2、B3、C4、D5、A6 、D7、C8、D9、C10、A11、C12、A
二、 13、(1)父亲王福畴由于这事情被贬为(1 分)交趾县令 (1 分)
(2)因此,远方的人不愿归附,就弘扬文治教化让他们来(前后句各1分)。
14、(1)安不忘危,戒奢以俭 (2)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3)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4)不尽长江滔滔来 (5)千呼万唤始出来 (6)相遇何须曾认识 (7)庄生晓梦迷蝴蝶 (8)昨夜西风凋碧树 (9)响穷彭蠡之滨 (10)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三、 15、(1)深长波折 ;(2 分)(2)优娴贞静。
(2 分)
16、①进一步表现巷子“非常的安闲”;(2分)②衬着“一片澄明如水的氛围”(2分)
17、(4 分)①第二段“无人”是为了表现巷子的“清静”、“静静的、寂寂的”;(2分)②第四段“有人”说明巷里没有“街上那种贪心的睨视,歹意的斜觑”,姑娘的出现更显示出巷子的安全感、温馨感和人情味。
(2 分)
18、(4 分)B、D(第三段中描绘的巷的情景其实不是别出心裁的另一种。
文章中表达作者对社会世俗的不满,没有波及到社会的不同等。
)小编为大家供给的语文高一暑期作业练习答案大家认真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2019年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答案-推荐word版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答案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吧,来看看高一的暑假作业答案吧,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答案,欢迎参考借鉴。
1.C(A项:躅zhú;B项:帖tiě ;D项:禀bǐng)2.B(A项:轮辐;C项:合龙;D项:世外桃源)3.A (言不及义:只说些无聊的话,不涉及正经道理。
B项:无所不至:没有不到的地方。
也指坏事都做绝了。
这里应该改为“无微不至”。
C项:登堂入室:比喻学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
D项:如坐春风:像坐在春风中间。
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
)4.C(A项:成分残缺,“治国理政”的后面应加上“的思路”;B项:逻辑错误,应去掉“左右”,“达”字后面要跟确数;D项:搭配不当。
“规模”不能用“加快”。
)5.D(这是一段文化意味浓厚的句群,主要谈论“《水浒传》中的老酒”。
文段先提出话题③,接着介绍这种酒的特点⑤,然后举了《水浒传》中有关“青花瓮”和“蓝桥风月美酒”的例子。
)6.媒体的炒作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毁灭一个人(可以使一个人成名,也可以使一个人身败名裂)(4分)7.D 原文是“只有教养指数高涨的民族,才具备区域和全球领导力”8.B 法国人被列为最差游客只是因为他们拒绝说英语,他们的教养是全球公民的榜样。
9.(1)它构成了国民的核心价值;(2)它是人类文明的普世标准。
(它是文明的旗帜,并据此展示民族的精神高度;)(3)它不是靠政治规训和德育美育课程就能获得,而是需要长时间的内修外炼。
10.(1)寒酸贫穷(2)尖酸乖戾(或粗鲁无礼)(每一空写出一个即可。
得1分,两空角度不能重复)11.(1)细节再现玛丽年轻时的美,与现在的老丑形成反差(对比),突出了玛丽人生的不幸和生活的艰辛。
(2)描写玛丽见到“我”流露出的欣喜之情,暗示玛丽并非不近人情,丰富了人物情感。
暑假作业高一语文答案

2019暑假作业高一语文答案1.答案:D(A攒cuán动/积攒zǎn绾wǎn着/惋wǎn惜杜撰zhuàn/编纂zuǎn 呜咽yè/哽咽yè;B间jiàn或/离间jiàn旋xuán涡/旋xuán转形骸hái/惊骇hài榫sǔn头/鹰隼sǔn;C磅páng礴/滂pāng沱娱yú乐/寓yù言马嵬wéi/内帏wéi畏葸xǐ/新禧xǐ;D拽着zhuài/摇曳yè汲jí取/吸xī取嚼jiáo烂/咀嚼jué荒谬miù/绸缪móu)2.B嬉笑编辑振聋发聩3.A规则:在形状、结构或分布上合乎一定的方式;规律:事物之间不断重复出现的内在本质联系。
如果:是纯粹的假设;固然:有让步转折意味,潜台词是人类不是起着核心作用,显得绝对化了;且一般不和“……的话”联用。
联结:重在结合;联接:只是衔接。
无足轻重:不重要;举足轻重:很重要;联系上文的句间关系应该是前者。
(材料参考课本P67面课后知识短文,有删改)4.C(A表意不清:“胜负”就不再与否了,改成“胜利与否”;B无主:去掉“在这些可能带有……”前的“在”字;D语序不当,应为“古代埃及法老的神秘的诅咒”。
)5.B司马光应是王安石6.B(A并非最长,只是本试验为期10天;C这只不过是科学家的“猜测”,不一定是科学事实。
D是与其能脱水有重要关系。
)7.C项(原文是说“紫外线含有能够对活组织造成重大损伤的高能光粒子”,而不是说紫外线就是一种高能光粒子。
)8.C(只是可能告别因辐射造成的不孕症)9.蛰伏(休眠或自行脱水)、辐射修复功能、直接抵御辐射的能力(每点一分)参考译文:在圣明的君王统治下,百姓不挨饿受冻,这并非是因为君王能亲自种粮食给他们吃,织布匹给他们穿,而是由于他能给人民开辟财源。
高一语文暑假作业(有答案)

2019年高一语文暑假作业(有答案)本文是为高一年级同学整理的2019年高一语文暑假作业(有答案)一文,希望能够切实帮助到您!2019年高一语文暑假作业(有答案)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鱼凫(f) 猿猱(no) 石栈(jin) 飞湍(tuān)B、幽咽(yn) 乍破(zh) 商贾(jiǎ) 荻花(d)C、孝悌(d) 跬步(kuǐ) 谄媚(xin) 膏腴(y)D、濒临(bīn)剽悍(piāo) 累赘(li) 纤细(xiān)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许多农民巧妙地将服装厂剪裁后废弃的下脚料做成帘子,当作蔬菜大棚的棉被,这真是一念之差,变废为宝。
B、她从小就养成了自认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即使在医院里要别人照顾,也依然颐指气使,盛气凌人。
C、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本趋向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D、提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世界银行18日公布一项计划,目的是旨在帮助发展中国家追讨被腐败官员转移到境外的非法资产。
B、信息时代传媒方式的变化对高中生的课外阅读方式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传统的阅读方式已经发生了变化。
C、以和谐之旅命名的北京奥运火炬全球传递活动,激发了我国各族人民的爱国热情,也吸引了世界各国人民的高度关注。
D、中国的现代汉语与现代文学,都是接受了西方语言学文学的影响,在长期实践中形成、完善和发展起来的。
4、把下列几个句子组成上下衔接,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组是①立秋至处暑,秋阳肆虐,温度较高,加之时有阴雨绵绵,湿气较重,天气以湿热并重为特点。
②秋季的气候是处于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
③故有秋老虎之说。
④白露过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气候寒热多变,稍有不慎,容易伤风感冒,许多旧病也易复发。
高一年级语文暑假综合作业参考答案

2019 年高一年级语文暑假综合作业参考答案2019 年高一年级语文暑假综合作业参考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D(A项石栈(zhB项幽咽(y)、商贾(g u );C项孝悌(t)、谄媚(ch a n))2、B(A、一念之差的意思是,一个念头的差错(引起严重的后果)。
与原句句意、语境不符。
B、颐指气使的意思是,不说话而用面部表情来示意,指有权势的人傲慢的神气。
这一句中的她从小就养成了高人一等的优越感,下文又有盛气凌人,所以用颐指气使完全符合文意。
C 项中的炙手可热,意思是手一挨近就感到热,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而句中用来形容家用电器,是不恰当的。
D 句说一个孩子对电脑、互联网非常熟悉,能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
左右逢源有两种意思,一是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顺利无阻,属褒义; 二是比喻处事圆滑,属贬义。
现在以贬义用法较常见。
D句重在这个孩子对电脑、互联网的熟悉,显然两种意思都不恰当。
)3、B(A 项目的是和旨在重复;C 项是搭配不当,吸引不能与关注搭配;D项形成、完善和发展语序颠倒。
)4、A(②是一个总起句,应放在开头,①③④⑤是从秋老虎和多事之秋两个方面说明阳消阴长的秋天气候特点的,⑥⑦两句是针对这些特点提醒人们要注意秋季养生,所以⑥⑦应放在最后。
⑥⑦两句具有因果关系,⑦在前,⑥在后。
在①③④⑤句中,立秋至处暑、白露等表示时间关系的词语提示我们,①③在前,④⑤在后。
①③句具有因果关系,所以①在前,③在后;④⑤句也具有因果关系,所以④在前,⑤在后。
因此,正确的排列顺序是:②①③④⑤⑦⑥。
)xKb 1.C om 5、D。
匪,通非,不是。
6、A。
A 项愁的意思是为发愁,属为动用法;B 项凋的意思是使凋谢(失色),C项转的意思是使滚动,D项繁的意思是使多,增多,均属使动用法。
7、B。
每次的作用应不尽相同:第一次重在表现蓦然惊讶的感觉,并使文势更为突兀,第二次表现了一种畏惧和发愁的心理,在文势上有换气和振起的作用,而第三次则表现了无可奈何,只得作罢的情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暑假作业(有答案)一、积累与运用(共29分)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A. 炮烙(lu) 天梯石栈(zhn) 湮没(yān)B. 提防(dī) 恬然自安(tin) 广袤(mo)C. 罗绮(qǐ) 无语凝噎(yē) 国粹(cu)D. 负疚(ji) 喟然而叹(wi) 杜撰(zuǎn)2.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A. 孤立无援放诞无礼厮打B. 结外生枝纨绔膏梁烽火C. 休戚相关春寒料峭遵循D. 舞榭歌台捐除宿怨诡秘3. 根据语境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①但是她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_________耐劳的人。
②我乘她不再紧接地问,迈开步便走,匆匆地逃回四叔的家中,心里很觉得不_________。
③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_________,不想_________。
A. 安逸安分给与取得B. 安逸安分取得给与C. 安分安逸取得给与D. 安分安逸给与取得4. 文学常识填空(8分)(1)《寡人之于国也》记载了_________时期思想家孟轲向梁惠王阐释自己对_________的看法和主张。
(2)汉代文学家_________在《过秦论》中指出秦国灭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3)明人将唐代文学家韩愈列为_________之首,韩愈的《师说》选自《________________》。
(4)清代沈德潜赞美李白的诗:太白七古想落天外。
七古即七言古诗,如李白的成名作《________________》。
(5)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都是__________________词风的典范之作。
5. 请在横线上默写原句。
(12分)①弦弦掩抑声声思,_________________。
低眉信手续续弹,___________________。
②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______________,谁怕?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___________________!⑤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⑦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与鉴赏(共71分)(一)阅读《苏武传》节选部分和【链接材料】,回答第611题。
(共21分)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
单于子弟发兵与战。
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单于使卫律治其事。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
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
举剑欲击之,胜请降。
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
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
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
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
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
单于愈益欲降之。
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
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匈奴以为神。
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积五六年,单于弟於靬王弋射海上。
武能网纺缴,檠弓弩,於靬王爱之,给其衣食。
三岁余,王病,赐武马畜、服匿、穹庐。
王死后,人众徙去。
其冬,丁令盗武牛羊,武复穷厄。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
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
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
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
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
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
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
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
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
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
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
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
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愿勿复再言!A.茅盾经常用“三式”读书法:第一式,鸟瞰式,求得初步印象。
第二式,精读式,品味作品妙处。
第三式,消化式,吸收精华。
B.学生考试达不到标准,不能给他们一个不及格就了事,必须研究学生达不到标准的原因:是教师自己的指导不完善呢?还是学生在资质上有缺陷,学习上有疏漏?C.全国纠风工作会议透露,义务教育将全面推行“一费制”,即在严格核定杂费,课本费(包括教科书、作业本费)的基础上,一次性统一向学生收取费用。
D.李老师对学生说:“我们在学习上要不断进步,否则就会后退。
古语不是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吗?”3.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3分)A.几百年前,书生气十足的山西商人乔致庸除了有超前而洪大的商业理想,还有“兼济天下”的情怀和报负。
B.上海六所高校联合自主招生考试不考语文,这件事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有人赞同,有人反对,莫衷一是。
C.海地大地震发生后,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观注,社会慈善组织积极募捐,文体明星也慷慨解囊。
D.一些地区因经济欠发达而选择了高污染企业,有关人士大声急呼: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可偏废。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有人说北京的故宫,平时北京市民就很少去看,因为看过了,就不想再去看,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
B.当一群伊拉克人冲进巴格达考古博物馆实施抢劫时,正在这里执勤的美国土兵竟然在一旁充耳不闻。
C.在采访中一位读者胸有成竹地提出,如果他在买书时碰到要验证身份的情况,他会告书店歧视他。
D.眼下正值旅游旺季,但部分旅游地区发现了“非典”病例,这让许多准备出游的人心有余悸,纷纷取消了原先的计划。
比喻“切至”与否,不能仅仅从比喻本身看,还要从作家主体来看,和作者追求的风格有关系。
谢道韫的比喻之所以好,还因为与她的女性身份相“切至”,如果换成一个关西大汉,这样的比喻,就可能不够“切至”。
有古代咏雪诗曰:“战罢玉龙三百万,残鳞败甲满天飞”,就含着男性雄浑气质的联想,读者从这个比喻中,可以感受到叱咤风云的将军气度。
未若柳絮因风起,是七言的古诗(不讲平仄的),是诗的比喻,充满了雅致高贵的风格,但并不是唯一的写法。
同样是写雪的,李白写的“燕山雪花大如席”(《北风行》)就是另一种豪迈的风格了。
李白的豪迈与他对雪花的夸张修辞有关。
如此大幅度的夸张,似乎有点离谱,故鲁迅为之辩护曰:“燕山雪花大如席”,是夸张,但燕山究竟有雪花,就含着一点诚实在里面,使我们立刻知道燕山原来有这么冷。
如果说“广州雪花大如席”,那可就变成笑话了。
鲁迅的这个解释,把问题简单化了。
其实,至少应该从三个方面看。
第一,本体与喻体特征的相似性。
鲁迅所说,正是这个意思,因为是在北国燕山,雪花特别大。
但是,特征的相似性是很丰富的,有时,北方的雪花并不仅仅是雪片之大,如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就以雪片之多,铺天盖地之美取胜。
为什么有不同的选择呢?这就有了第二个原因,那就是作家对风格的选择。
第三,文学形式的制约。
“燕山雪花大如席”之所以精彩,还因为它是诗。
诗的虚拟性,决定了它的想象要相对自由得多。
如果是写游记性质的散文,说是站在轩辕台上,看到雪花一片一片像席子一样地落下来,那就可能成为鲁迅所担忧的“笑话”了。
如果从诗的角度看,柳絮因风,撒盐空中,就不仅仅是修辞的问题。
同样的比喻,在不同的文学形式中,效果是不同的。
所以比喻的暗示和联想的精致性,还与文学形式不可分割。
12. 依据第三段内容,指出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比喻的两项( )( )(4分)A.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李白《蜀道难》)B.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白居易《琵琶行》)C.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柳永《望海潮》)D.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E.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李清照《醉花阴》)13. 纵观全文,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4分)A. “有女如云”不仅取数量众多的共性,而且使人联想到女子体态轻盈如云,比喻富于诗意。
B. 谢朗将“白雪纷纷”比作“撒盐空中”,具备构成比喻的两个基本要素,但缺乏诗意的联想。
C. 谢道韫“柳絮因风”的比喻,恰当切至,富于诗意的联想,但不如“燕山雪花大如席”精彩。
D. “燕山雪花大如席”之所以精彩,不仅因其风格豪迈,还因诗歌中的想象可以不受任何约束。
E. “切至”的比喻,既要贴切而且富于诗意的联想,还要吻合作家的风格特点,契合文学形式。
14. 唐代边塞诗人岑参所写“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之句,其中的比喻是否“切至”?请参考本文论述,分条简要分析。
(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下面这首词,并回答第15—16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