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3比例的应用-第1课时尺1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应用例课件

答:这个建筑的实际占地面积是19200平方米。
三、布置作业
作业: 1、课堂作业: 57页、第5题、第7题、; 2、 家庭作业:
第57页练习十,第6、8题和58页道交通路线示意图。地铁1号线从苹果园站至四 惠东站在图中的长度大约是7.8 cm,从苹果园站至四惠东站的 实际长度大约是多少千米?
根据 图上距离 =,比可例尺以用解比例的方
实际距离
法求出实际距离。
探究新知
想一想,还有 其他方法吗?
右面是北京轨道交通路线示意 图。地铁1号线从苹果园站至四 惠东站在图中的长度大约是7.8 cm,从苹果园站至四惠东站的 实际长度大约是多少千米?
比例
比例的应用(例2)
复习旧知
回忆一下,什么是比例尺?
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 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复习旧知
比例尺有哪些形式? 怎样求一幅图的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图上距离 =比例尺 实际距离
数值比例尺
线段比例尺
复习旧知
说说下列比例尺的实际含义。
1:1500
1 8000
0 30 60 90 120千米
解:设从苹果园站至四惠东站的
实际长度是xcm。
7.8 = 1 x 400000
x = 7.8×400000 x=3120000
3120000cm=31.2km 答:从苹果园站至四惠东站的实
际长度是31.2km。
知识应用
知识应用
右图是用1:4000的比例尺画出的某建筑占地平 面图。这个建筑的实际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3ccmm
解:设这个建筑物实际长x厘米。
4cm
4:x=1:4000
设这个建筑物实际宽y厘米。
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比例的应用》教学设计

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比例的应用?教学设计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比例●比●教学内容比例尺时间分配讲授练习15分25分教学理念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含义,能正确说明比例尺所表示的具体意义。
2.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能将线段比例尺改成数值比例尺,将数值比例尺改成线段比例尺。
3.理解比例尺的书写特征。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教学流程一、揭示课题1.出示地图。
〔挂图〕〔1〕学生观察地图,找到图中标注的比例尺。
〔2〕教师说明比例尺的作用。
师:在绘制地图和其他平面图的时候,需要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缩小〔或扩大〕,再画在图纸上。
这时,就要确定图上距离和相对应的实际距离的比。
这个比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比例尺。
2.板书课题:比例尺。
二、探索新知1.什么叫做比例尺?师:一幅地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或=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2.数值比例尺。
〔1〕出示课文插图。
〔2〕找到“比例尺1:100000000”。
〔3〕认识数值比例尺。
① 1:100000000是数值比例尺。
② 1:100000000表示图上距离1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100000000厘③因为1千米=1000米1米=100厘米所以1厘米:100000000厘米=1厘米:1000千米1:10000000也可以表示图上距离1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1000千米。
④1:100000000有时也写成分数形式1100000000。
3.线段比例尺。
〔1〕出示课文插图。
〔2〕找到“比例尺0 50 100 150千米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比例●比例的应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流程〔3〕认识线段比例尺。
①说明:“比例尺0 50 100 150 千米〞是线段比例尺。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例的应用(第1课时)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例的应用(第1课时)人教版教案:比例的应用(第1课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主要讲述比例的应用。
具体包括比例的概念、比例的性质以及如何利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比例的基本概念和性质,能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比例的概念和性质,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难点:理解比例的性质,能够灵活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课件学具:笔记本、文具盒、练习本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1)上课之初,我拿出一个文具盒,里面有3支铅笔和2支橡皮。
我问道:“如果要使铅笔和橡皮的数量相等,我们需要拿出几支铅笔呢?”2. 知识讲解(1)我拿出教材,引导学生翻到第101页,讲解比例的定义和性质。
(2)我通过PPT展示比例的示意图,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比例的概念。
(3)我给出一个比例问题,如“已知甲车速度与乙车速度的比例为2:3,甲车行驶了4小时,乙车行驶了多少小时?”引导学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3. 例题讲解(1)我出一道例题:“一家商店出售电脑和打印机的价格比为2:1,商店进货了一批电脑和打印机,其中电脑有20台,打印机有多少台?”(2)我引导学生思考解题思路,然后给出解答过程:“设打印机有x台,根据价格比可得2:1=20:x,解得x=10。
所以打印机有10台。
”4. 随堂练习(1)我给出练习题:“一部手机的内存和存储卡的容量比为4:3,手机内存为8GB,存储卡容量是多少?”(2)学生独立解答,我进行讲解和点评。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比例的定义和性质比例:两个比相等的式子性质:比例的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外项积七、作业设计1. 完成教材第102页的练习题13。
2. 运用比例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如:“小明家的电视和冰箱的功率比为4:3,电视的功率为120W,冰箱的功率是多少?”答案:冰箱的功率为90W。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3.比例的应用第1课时比例尺(1)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3.比例的应用第1课时比例尺(1)人教版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3.比例的应用第1课时比例尺(1)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具体是第4章的第3节,比例的应用。
本节课主要讲解比例尺的概念和应用。
比例尺是表示地图或图纸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比例关系的工具。
在本节课中,我们将学习如何识别比例尺,如何根据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以及如何根据实际距离计算地图上的距离。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1. 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掌握比例尺的计算方法。
2. 能够根据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和地图上的距离。
3.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比例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如何根据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和地图上的距离。
难点在于理解比例尺的内涵,以及如何正确地应用比例尺进行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PPT课件,包括比例尺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相关的练习题目。
2. 地图,用来展示比例尺的应用。
3. 练习本,用来记录和计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会在PPT上展示一张地图,让学生观察地图上的距离和实际距离之间的关系。
然后我会提问:“你们知道这是怎么计算的吗?”学生可能会回答说:“这是比例尺。
”我会趁机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比例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 练习:在讲解完比例尺的计算方法后,我会给学生发放练习本,让他们根据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和地图上的距离。
我会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然后我会选取一些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解析。
4. 应用:在学生掌握了比例尺的计算方法后,我会让他们运用比例尺来解决实际问题。
我会让学生观察地图上的路线,然后根据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和地图上的距离。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比例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比例尺:表示地图或图纸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比例关系的工具。
计算方法:根据比例尺,可以计算实际距离和地图上的距离。
七、作业设计1. 请解释比例尺的概念,并给出一个例子。
浙江省2024六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比例3比例的应用重点课件新人教版

规范解答:比例尺:1 cm : 50 km=1 : 5000000
实际距离:3.2÷
1 5000000
=16000000(cm)=160(km)
所需时间:160÷80=2(时)
10:30-8:00=2时30分 2时30分>2时
答:王老师能赶上10:30在乙地召开的会议。
3.(求图上距离)在比例尺是1 : 30000000的地图 上,甲、乙两地间的图上距离是4.5 cm,改 画在比例尺是1 : 25000000的地图上,甲、 乙两地间的图上距离是多少?
规范解答:解:设甲、乙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x cm。
4.5 : x=1 : 30000000
x= 135000000
设在比例尺是1 : 25000000的地图上,甲、乙两地间
的图上距离是y cm。
y : 135000000=1 : 25000000 y= 5.4
答:在比例尺是1 : 25000000的地图上,甲、乙两地
甲、乙两班共有
设甲班原来的学
(甲班原来的学生
105名学生,两班
生有x名,则(x-
-3) : (乙班原来
各转走3名学生,
3) : (105-x-3)
的学生-3)=4 : 5
学生之比是4 : 5
=4 : 5
规范解答:解:设甲班原来有x名学生,则乙班原来 有(105-x)名学生。 (x-3) : (105-x-3)=4 : 5 x= 47 105-47=58(名)
方程法:让未知数参与进已知数中来思考问题,借 助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决问题,使思维能够 化逆为顺。 例 甲、乙两班共有105名学生,如果两个班各转
走3名学生,那么甲、乙两班的学生之比是4 : 5, 两个班原来各有多少名学生?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3.比例的应用 第1课时 比例尺(1)-优质课件.ppt

。2021年1月13日星期三2021/1/132021/1/132021/1/13
•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021年1月2021/1/132021/1/132021/1/131/13/2021
• 16、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头,那么任何风都不是顺风。2021/1/132021/1/13January 13, 2021
•
THE END 17、一个人如果不到最高峰,他就没有片刻的安宁,他也就不会感到生命的恬静和光荣。2021/1/132021/1/132021/1/132021/1/13
谢谢观看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1cm:50km =1cm:5000000cm =1:5000000
你能把上面的线 段比例尺改成数 值比例尺吗?
单位要相同!
想一想:比例尺1:5000000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几分之几?
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多少倍?
1 5000000
5000000
为了计算方便,一般把比例尺 写成前项或后项是1的形式。
• 14、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
六年级数学下册rj教学课课时比例尺1单元比例比例比例的应用在绘制地图和其他平面图的时候需要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缩小或扩大再画在图纸上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的应用 比例尺 1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的应用 比例尺 1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的应用 比例尺 1
四、课堂小结
你的收获
根据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比例尺
,
那么,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比例尺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的应用 比例尺 1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的应用 比例尺 1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第10、11题。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的应用 比例尺 1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的应用 比例尺 1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的应用 比例尺 1
谢谢!
在比例尺为1:2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为 3.6cm。如果汽车以每时30km的速度在上午8时从甲地出发,那 么到达乙地的时间是多少?
解:设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为x cm。 3.6:x=1:2000000 x=7200000
7200000cm=72km 72÷30=2.4(时) 2.4时=2时24分
4 比例 3. 比例的应用 第3课时 比例尺(3)
一、情景导入
明日世界在奇想花园正西方300米处,宝藏湾在明日 世界正东方向500米处,梦幻世界在奇想花园正北方 向250米处。先确定比例尺,再在下图中画出其他三 个乐园和奇想花园的位置平面图。
北
●
奇想花园
0 100m
知道实际距离,怎样根据比例尺 求图上距离呢?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的应用 比例尺 1
一副地图,图上5厘米表示实际距离40 km。如果实际距 离是184 km ,图上距离是多少厘米?
解:设图上距离是x cm。
x 184
=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3.比例的应用 第1课时 比例尺(1) 》 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3.比例的应用第1课时比例尺(1)》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道比例尺的定义和作用;2.能够根据比例尺进行实际测量;3.能够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比例尺的概念和作用;2.如何使用比例尺进行测量。
三、教学难点1.将实际长度转换成比例尺上的长度;2.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比例尺、图形素材、实际测量用具;2.学生准备:笔、纸、尺子等写作具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介绍比例尺的概念,并举例说明比例尺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比例尺的作用。
2. 讲解•讲解比例尺的定义和原理,引导学生理解比例尺与实际长度的关系;•示范如何使用比例尺进行测量,让学生掌握基本操作方法。
3. 练习1.给学生发放图形素材和比例尺,让学生尝试使用比例尺测量图形上的长度;2.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运用比例尺解决问题,如:如果地图的比例尺为1:1000,实际距离为5公里,那么在地图上的长度是多少?4. 拓展让学生思考比例尺的应用范围,例如在绘制地图、设计建筑等领域中的重要性,并引导他们发现更多比例尺的应用场景。
5.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掌握比例尺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能够灵活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六、课堂作业1.完成课本上关于比例尺的练习题;2.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场景可以应用比例尺,写出一些例子。
七、板书设计•比例尺的定义:比例尺是地图上的长度与实际长度的比例关系;•如何使用比例尺进行测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对比例尺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能够熟练使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下节课将进一步深入探讨比例尺的应用和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