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10月月考(答题纸)
江西省上进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西省2025届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检测考语文试卷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在中国源远流长,绵延几千年并不断发展和丰富。
这种思想方法的核心是主张从实际材料中获得对事物真相的认识,以实践效果来检验认识的有效性和合理性,突出了思想认识的来源及其真理性的检验问题。
中国早期文化典籍中已经包含着实事求是思想方法的萌芽,如《诗经·国风》中的大部分篇目就是来自民间生活的原始资料,或者是对这些原始资料的提升。
这表明,在萌生时期,中华文化就有注重采集实际资料的传统,注重从实际资料中抽象和提炼出反映社会生活或政治实践的经验和思想。
这种自发的实事求是思想方法,是中华先人在征服自然过程中形成的宝贵思想财富。
春秋战国时期,许多思想家都高度重视言与行、思想与实际、理论与功用的关系,强调人们的思想认识和言论必须来源于生活实际,必须具有现实功用,形成了实事求是思想方法的早期形态。
《论语》强调“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这就是强调,人的思想和认识不能固执于个人的主观意志,而必须符合实际;人们在思想和行动的过程中,要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言行不一、言过于行都是不合理的。
《荀子》提出“验符论”的思想,“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凡论者,贵其有辩合、有符验”。
这就是强调,人们的言论一定要有事实根据,一定要能够经得起实际验证。
河南省南阳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题(含答案)

高二数学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选择题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5.本卷主要考查内容:北师大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二章.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设直线的倾斜角为,则( )A .B .C .D .2.已知双曲线的虚轴长是实轴长的3倍,则实数的值为( )A .B .C .D .3.已知方程表示一个焦点在轴上的椭圆,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A .B .C .D .4.直线被圆截得的弦长为( )ABCD .5.已知抛物线的焦点为,点为抛物线上任意一点,则的最小值为( )A .1B .C .D .6.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为,双曲线的离心率为,则( )A .B .C .D .:80l x -+=αα=120︒60︒30︒150︒221(0)1x y a a a -=>+a 1214131822124x y m m+=--y m ()2,3()3,4()()2,33,4⋃()2,426y x =+22(2)4x y ++=23y x =F P PF 43323422122:1(0)x y C a b a b +=>>1e 22222:1x y C a b-=2e 22122e e +=112e e +=22211e e =+212e e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圆,若圆上存在点,使得,则正数的取值范围为( )A .B .C .D .8.已知双曲线的左、右焦点分别为,过点的直线与双曲线的右支相交于两点,,且的周长为10,则双曲线的焦距为( )A .3BCD二、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部分选对的得部分分,有选错的得0分.9.已知椭圆的对称中心为坐标原点,焦点在坐标轴上,若椭圆的长轴长为6,焦距为4,则椭圆的标准方程可能为( )A .B .C .D .10.如图,抛物线的焦点为,过抛物线上一点(点在第一象限)作准线的垂线,垂足为为边长为8的等边三角形.则( )A .B .C .点的坐标为D .点的坐标为11.已知双曲线的左、右焦点分别为,点为双曲线右支上的动点,过点作两渐近线的垂线,垂足分别为.若圆与双曲线的渐近线相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xOy ()222:()()(0),3,0C x a y a a a A -+-=>-C P 2PA PO =a (]0,1[]1,21,3⎡+⎣⎤⎦2222:1(0,0)x y C a b a b-=>>12,F F 2F ,A B 12224BF BF AF ==1ABF △C C C 22149x y +=22195x y +=22194x y +=22159x y +=2:2(0)C y px p =>F C P P l ,H PHF △2p =4p =P (P (222:1(0)3x y C b b-=>12,F F P C P ,A B 22(2)1x y -+=CA .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B .双曲线的离心率C .当点异于双曲线的顶点时,的内切圆的圆心总在直线上D.为定值三、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2.过点且在轴、轴上截距相等的直线方程为______.13.已知是圆______.14.如图,已知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过椭圆左焦点的直线与椭圆相交于两点,,,则椭圆的离心率为______.四、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77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及演算步骤.15.(本小题满分13分)已知的顶点坐标为.(1)若点是边上的中点,求直线的方程;(2)求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方程.16.(本小题满分15分)已知动点到点为常数且的距离与到直线的距离相等,且点在动点的轨迹上.(1)求动点的轨迹的方程,并求的值;(2)在(1)的条件下,已知直线与轨迹交于两点,点是线段的中点,求直线的方y x =C e =P C 12PF F △x =PA PB ⋅32()3,1x y (),P m n 22:(4)(4)8C x y -+-=2222:1(0)x y C a b a b+=>>12,F F 1F C,P Q 222QF PF =21cos 4PF Q ∠=C ABC △()()()1,6,3,1,4,2A B C ---D AC BD AB P (),0(F t t 0)t >x t =-()1,1-P P C t l C ,A B ()2,1M AB l程.17.(本小题满分15分)已知点,动点满足.(1)求动点的轨迹的方程;(2)已知圆的圆心为,且圆与轴相切,若圆与曲线有公共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18.(本小题满分17分)已知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点在双曲线上.(1)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2)过定点的动直线与双曲线的左、右两支分别交于两点,与其两条渐近线分别交于(点在点的左边)两点,证明:线段与线段的长度始终相等.19.(本小题满分17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椭圆,短轴长为2.(1)求椭圆的标准方程;(2)已知点分别为椭圆的左、右顶点,点为椭圆的下顶点,点为椭圆上异于椭圆顶点的动点,直线与直线相交于点,直线与直线相交于点.证明:直线与轴垂直.()()2,0,6,0O A -(),P x y 3PA PO =P C Q (),(0)Q t t t >Q y Q C t 2222:1(0,0)x y C a b a b-=>>20x y +=()1-C C ()0,1P l C ,A B ,M N M N AM BN xOy 2222:1(0)x y C a b a b+=>>C ,A B C D C P C AP BD M BP AD N MN x2024~2025学年度10月质量检测·高二数学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1.C 因为直线的斜率为,由斜率和倾斜角的关系可得又,.故选C .2.D,解得.3.A 若方程表示为焦点在轴上的一个椭圆,有解得.4.B 圆心,直线被圆截得的弦长为.故选B .5.D 设点的坐标为,有,故的最小值为.6.A 由,可得.7.C 设点的坐标为,有,整理为,可化为,若圆上存在这样的点,只需要圆与圆有交点,有,解得C .8.B 设,可得,有,解得,在和中,由余弦定理有,解得,可得双曲线的焦距为.9.BD 由题意有,故椭圆的标准方程可能为或.10.BD 设抛物线的准线与轴的交点为,由,有:80l x +=k =tan α=0180α︒≤<︒30α=︒=18a =y 20,40,24,m m m m ->⎧⎪->⎨⎪-<-⎩23m <<()2,0-=P ()00,x y 03344PF x =+≥PF 34222222221222221,1a b b a b b e e a a a a-+==-==+22122e e +=P (),x y =22230x y x +--=22(1)4x y -+=C P C 22(1)4x y -+=22a a -≤≤+13a ≤≤+221,2,4AF m BF m BF m ===13AF m =23410m m m m +++=1m =12AF F △12BF F △224194416048c c c c +-+-+=c =3,2,5a c b ====C 22195x y +=22159x y +=C x Q 60,PHF HFO FQ p ∠=∠=︒=,有,得,点的坐标为.11.ABC 由题意得,对于选项A :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圆的圆心是,半径是1(舍去),又,故A 正确;则,离心率为B 正确;对于选项C :设的内切圆与轴相切于点,由圆的切线性质知,所以,因此内心在直线,即直线上,故C 正确;对于选项D :设,则,渐近线方程是,则为常数,故D 错误.故选ABC .12.或 设在轴、轴上的截距均为,若,即直线过原点,设直线为,代入,可得,所以直线方程为,即;若,则直线方程为,代入,则,解得,所以此时直线方程为;综上所述:所求直线方程为或.13.表示点到原点的距离,由,有的取值范围为.14设椭圆的焦距为,有,在中,由余弦定理有,有,可得,有.在中,由余弦定理有可得2,HF p HQ ==28p =4p =P (0bx ±=22(2)1x y -+=()2,01,1b ==1-1,b b y x a ===2c ==c e a ===12PF F △x M 122F M F M a -=M x a =I x a =x a ==()00,P x y 222200001,333x y x y -=-=0x ±=3440x y +-=30x y -=x y a 0a =y kx =()3,113k =13y x =30x y -=0a ≠1x ya a+=()3,1311a a+=4a =4x y +=40x y +-=30x y -=⎡⎣P O 28OC r ==OC OP OC -≤≤+OP ≤≤⎡⎣C 222,,2c PF t QF t ==112,22,43PF a t QF a t PQ a t =-=-=-2PQF △2222(43)4a t t t t -=+-45t a =21886,,555QF a PQ a PF a ===22PF Q QPF ∠=∠12PF F △2c ==c e a ==15.解:(1)因为点是边上的中点,则,所以,所以直线的方程为,即;(2)因为,所以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的斜率为,所以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方程为,即.16.解:(1)由题意知,动点的轨迹为抛物线,设抛物线的方程为,则,所以,所以抛物线的方程为,故;(2)设点的坐标分别有,可得有,可得,有,可得直线的斜率为,故直线的议程为,整理为.17.解:(1)由得,,整理得,故动点的轨迹的方程为;(2)点的坐标为且圆与轴相切,圆的半径为,圆的方程为,D AC 3,42D ⎛⎫⎪⎝⎭14103932BD k --==--BD 01(3)9y x 1+=+109210x y -+=167312AB k --==-+AB 27-AB ()2247y x -=--27220x y +-=P C 22(0)y px p =>12p =12p =C 2y x =124p t ==,A B ()()1122,,,x y x y 12124,2,x x y y +=⎧⎨+=⎩211222y x y x ⎧=⎨=⎩222121y y x x -=-212121112y y x x y y -==-+l 12l 11(2)2y x -=-12y x =3PA PO =229PA PO =2222(6)9(2)x y x y ⎡⎤++=-+⎣⎦22(3)9x y -+=P C 22(3)9x y -+= Q (),(0)t t t >Q y ∴Q t ∴Q 222()()x t y t t -+-=圆与圆两圆心的距离为,圆与圆有公共点,,即,解得,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是.18.(1)解:由渐近线方程的斜率为,有,可得,将点代入双曲线的方程,有,联立方程解得故双曲线的标准议程为;(2)证明:设点的坐标分别为,线段的中点的坐标为,线段的中点的坐标为.设直线的方程为,联立方程解得,联立方程解得,可得,联立方程消去后整理为,∴Q C CQ == Q C 33t CQ t ∴-≤≤+2222|3|(3)(3)t t t t -≤-+≤+012t <≤t (]0,1220x y +=12-12b a -=-2a b =()1-C 22811a b-=222,811,a b a b =⎧⎪⎨-=⎪⎩2,1,a b =⎧⎨=⎩C 2214x y -=,,,A B M N ()()()()11223344,,,,,,,x y x y x y x y AB D ()55,x y MN E ()66,x y l 1y kx =+1,1,2y kx y x =+⎧⎪⎨=-⎪⎩3221x k =-+1,1,2y kx y x =+⎧⎪⎨=⎪⎩4221x k =--5212242212141kx k k k ⎛⎫=--=- ⎪+--⎝⎭221,1,4y kx x y =+⎧⎪⎨-=⎪⎩y ()2241880k x kx -++=有,可得,由,可知线段和共中点,故有.19.(1)解:设椭圆的焦距为,由题意有:,解得故椭圆的标准方程为;(2)证明:由(1)知,点的坐标为,点的坐标为,点的坐标为,设点的坐标为(其中,),有,可得,直线的方程为,整理为,直线的方程为,整理为,直线的方程为,联立方程,解得:,故点的横坐标为,直线的方程为, 联立方程,解得:,故点的横坐标为,122841k x x k +=--62441kx k =--46x x =AB MN AM BN =C 2c 22222a b c b c a⎧⎪=+⎪⎪=⎨⎪⎪=⎪⎩2,1,a b c ===C 2214x y +=A ()2,0-B ()2,0D ()0,1-P (),m n ()()2,00,2m ∈- 2214m n +=2244m n +=BD 121x y +=-112y x =-AD 121x y +=--112y x =--AP ()22ny x m =++()2,2112n y x m y x ⎧=+⎪⎪+⎨⎪=-⎪⎩24422m n x m n ++=-+M ()22222m n m n ++-+BP ()22ny x m =--()2,2112n y x m y x ⎧=-⎪⎪-⎨⎪=--⎪⎩42422n m x m n -+=+-N ()22222n m m n -++-又由,故点和点的横坐标相等,可得直线与轴垂直.()()()()()()22222222222222222222m n m n m n m n m n n m m n m n m n m n +++-+-+--++-+-=-++--++-()()()()()()()222222(2)4(2)42442880222222222222m n m n m n m n m n m n m n m n m n m n ⎡⎤⎡⎤+-+--+-+-⎣⎦⎣⎦====-++--++--++-M N MN x。
辽宁省大连市滨城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滨城高中联盟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高二10月份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注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费米悖论最初的想法并不是由费米提出的,而是出自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于1933年所作的一份未经发布的手稿。
他这样写道:“人们否认了外星文明的存在,因为如果外星文明真的存在的话,应该会发生两件事情:一是它们应当拜访过地球了,二是它们应该向我们发出过一些它们存在的信号。
”至此,这个问题并没有形成悖论,而只是一个简单的假说演绎。
因为基于我们尚未发现外星文明这一事实和齐奥尔科夫斯基的理论,我们应当得出的结论是“宇宙中不存在地外文明”,并不会产生矛盾。
提出矛盾直到1950年,费米与他的同事们谈话时聊到了外星文明在哪里这一问题。
他们同样想到,如果存在外星人,那么人类应该已经发现过外星人了。
但与齐奥尔科夫斯基不同,费米在讨论之后进行了简单的计算,并提出外星文明存在的概率是很大的。
因此,这个问题成为了一个悖论。
在费米去世后,上述内容被他的同事发表,这个悖论也被称为费米悖论。
(摘自《百度百科》)材料二1950年某个夏天的午后,伟大的物理学家恩里科•费米与他的朋友爱德华·泰勒、埃米尔·康佩斯基、赫伯特·约克共进午餐,其间他们做了一个关于宜居星球的计算。
他们的结论是:即使生命是一个罕见的偶然事件,星系也足够大,它还是很可能存在的。
谈话继续进行,费米却一反常态地沉默了好长时间。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百河—武鸣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3级“贵百河—武鸣高中”10月高二年级新高考月考测试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说到书法,你一定不陌生,它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最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在中国历史上,每个读书人都是书法的创作者,他们借此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字如其人”说的不是人的外表,而是性情、修养、审美这些无形的东西,其中性情又是最主要的。
所谓性情,性是个性,情是情绪。
唐代书法家孙过庭有一本用草书写的理论著作《书谱》,他在书中提出,书法艺术本质上就是“达其情性,形其哀乐”。
也就是说,书法作品是用来传达一个人的个性和情绪的,这才是书法艺术的灵魂。
每个人的书写笔迹都是有个性的,所以才会有“笔迹学”这个学科。
语文老师批改作文,只看笔迹,就差不多猜出是谁写的。
字的个性背后,是人的个性,艺术风格是作者个性的流露。
欧阳修曾经评价颜真卿的楷书说:“斯人忠义出于天性,故其字画刚劲独立,不袭前迹,挺然奇伟,有似其为人。
”个性通常是比较长期的、恒定的,情绪则跟某个当下的时刻有关。
情绪的出现,往往都是基于某个机缘、某件事,是外在的条件激发了人的情绪。
在情绪影响之下,书写往往会跟常态有所不同。
比如王羲之在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环境中,与大家一起欢聚在兰亭,品酒吟诗。
在这种氛围里,王羲之兴致极高,心手双畅,写出书法名篇《兰亭集序》。
性情对书法艺术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它构成了书法世界非常重要的一维——书法的灵魂。
字写得中规中矩,符合法则,只是基础。
明代流行的台阁体,其笔法与字法都符合法则,却不被书法界推崇,甚至常常被批评。
高二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高二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含答案)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思想“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理念之一,它贯穿于中国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和”的内涵丰富多样。
首先,“和”强调和谐统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地、人被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只有保持和谐统一,才能实现万物的生长和发展。
其次,“和”注重协调平衡。
事物之间存在着各种矛盾和差异,但通过协调和平衡,可以达到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
例如,儒家主张“中庸之道”,强调在处理事物时要避免极端,保持适度和平衡。
最后,“和”倡导包容共生。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不同的事物和文化之间应该相互包容、相互借鉴,共同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世界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和”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方面,它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之间存在着各种利益冲突和矛盾,如果能够秉持“和”的理念,以和谐、包容的态度去处理问题,就能够减少冲突,增进团结,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另一方面,“和”思想对于个人的修身养性也具有重要意义。
它教导人们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学会包容他人,尊重不同的意见和观点,从而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
在当今时代,“和”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需要弘扬“和”的思想,倡导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共同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繁荣的世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唯一理念,贯穿中国历史发展各个时期。
B.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天、地、人是相互独立的,需要保持和谐统一。
江苏省盐城市五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联盟校第一次学情调研检测高三年级语文试题(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纸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2.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纸上.3.作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黑色字迹 0.5 毫米签字笔书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 2B 铅笔在答题纸上将对应题目的选项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请保持答题纸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你对于某个问题没有调查,就停止你对于某个问题的发言权。
这不太野蛮了吗?一点也不野蛮,你对那个问题的现实情况和历史情况既然没有调查,不知底里,对于那个问题的发言便一定是瞎说一顿。
瞎说一顿之不能解决问题是大家明了的,那末,停止你的发言权有什么不公道呢?许多的同志都成天地闭着眼睛在那里瞎说,这是共产党员的耻辱,岂有共产党员而可以闭着眼睛瞎说一顿的吗?要不得!要不得!注重调查!反对瞎说!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吗?那末,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
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
只有蠢人,才是他一个人,或者邀集一堆人,不作调查,而只是冥思苦索地“想办法”,“打主意”。
须知这是一定不能想出什么好办法,打出什么好主意的。
换一句话说,他一定要产生错办法和错主意。
许多巡视员,许多游击队的领导者,许多新接任的工作干部,喜欢一到就宣布政见,看到一点表面,一个枝节,就指手画脚地说这也不对,那也错误。
这种纯主观地“瞎说一顿”,实在是最可恶没有的。
他一定要弄坏事情,一定要失掉群众,一定不能解决问题。
许多做领导工作的人,遇到困难问题,只是叹气,不能解决。
他恼火,请求调动工作,理由是“才力小,干不下”。
河南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河南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主持人:新质生产力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力质态,能够给个人生活带来哪些变化?李志斌:相比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中的颠覆性产品和科技将大幅度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一方面,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科学技术、能源技术以及先进制造技术,正在加速推进制造业向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转型,形成优质高效多样化的供给体系,提供更多优质产品和服务,满足多样化、高端化消费需求。
另一方面,新质生产力能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组织创新等途径极大程度降低劳动强度、改善劳动环境、缩短劳动时间,使得更多的劳动者从事研发、服务、创意等工作,再加上人工智能能够为人类引入认识世界的新范式、创造理解世界的新工具、形成改造世界新业态以及构建管理自身新模式,从而不断拓展时间与空间的边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并提升个体的生命存在意义。
吴浩:从衣食住行来看,新质生产力为人们带来了高质量的生活。
一是生活品质智能高效。
新质生产力通过深度推动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带来了众多创新且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例如,人形机器人凭借其灵巧的双手和灵活的关节,结合先进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增强了在物理世界中感知、理解和交互的能力。
二是生活方式便捷充实。
例如,从深圳到珠江口对岸的珠海,以往驾车需要2个小时,而现在随着低空经济的发展,空中跨海飞行只需要20分钟。
三是娱乐活动丰富多样。
新质生产力催生了数字人、虚拟现实、沉浸式体验等新型休闲方式,让人们更便利地进行娱乐体验和社交互动。
四是生活环境绿色转型。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能推动新能源技术、节能技术、碳捕获技术、碳封存技术等前瞻性、创新性、颠覆性环保技术的突破和转化,促进生活方式的绿色变革。
付伟:从社会关系来看,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的不断涌现不仅改变了生产关系,也深刻重塑了社会关系。
最新中职院校高二语文月考试卷,附答案.docx

中职院校高二语文月考试卷, 附答案语文考试题(10 月份月考)适用班级: 15 物本、 15 会本、 15 商贸本试卷分卷一(选择题)和卷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 分.卷一(选择题共50 分)本卷共 20 个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的选项字母代号选出,填在答题卡上.一、( 20 分,每题 2 分)1. 下列加横线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炽( chì)热处( chù)分渲染( xuàn)称( chèng)职B. 胆怯 (qiè)占卜 (p ú)奴婢 (b ì)瑰 (gu ēi) 丽C.逡 (q ún) 巡裸 (lu ǒ)露诘 (jié)责账簿 (b ó)D.蜷 (qu án) 曲妯 (zh óu) 娌衣钵 (b ō)肤浅 (f ū)2.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 朴素揣摩脉搏变本加利B.赝品宣泄枉费富丽堂皇C.撕杀题纲徇私略见一斑D.膨涨亲昵抉择火中取栗3. 依次填人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2分)①解放后对淮河进行了综合治理,河南、安徽、江苏等地区很大 .②许多国际友人,也在这东方的节日情调中,和中国朋友一起选购着鲜花.③当然,严格地讲,语言和文化一般的并列关系,部分与整体的对待关系.A. 受益沉醉不是/就是B.收益沉醉不是/而是C.收益陶醉不是/就是D.受益陶醉不是/而是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 国内的大学要求学生在一、二年级时都必须选修一门外语.B. 我国的四大发明——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重大的贡献.C.她跑过来告诉我说,会议改在了下午四点钟召开.D.1933 年到 1934 年间,鲁迅先生经常在《申报副刊》的《自由谈》上写稿,攻击时弊.5.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 为了逃避公安机关的打击,这个制造假烟的窝点曾两次停业,待风声一过又东山再起.... .B. 《女娲补天》的故事,虽然是地老天荒时代的神话,但至今仍有强大的艺术魅力.....C.他讲笑话从不嬉皮笑脸,当你笑个不停时,他仍道貌岸然地讲下去.....D.他是我最真诚的朋友,经常对我耳提面命,使我在工作中少犯许多错误.....6. 与“竹深村路远”构成对偶的一项是()(2分)A. 月照窗前竹B.白鹭忽飞来C.聊寄一枝春D.月出钓船稀7.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 在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我们更要全面继承和发挥中华文化传统..B.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的祖籍是江苏泰州人.C. 一个人变好变坏,关键在于内因起决定作用.D.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学校、家庭、社会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8. 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崇山峻岭,比起人来,总是高大雄伟的,人站在它面前不过是一颗芝麻粒,但人们只是踩山于脚下,哪怕它是万山之王——珠穆朗玛峰. 人为攀登而欣喜,____________________ A. 山,却冥然不觉——没有灵性的高大,不过是一堆土石.B. 山,缄默不语冥然不觉——它用自己的筋骨来证明自己的伟大.C.山,也欣喜万分——它因为人的攀登作住贡献而自豪.D.山,却毫不在乎——它相信人永远不会臣服自己.9. 下面对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 分)A. 老舍,当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B. 《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从内容上可分为风、雅、颂三大类.C.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代表作有《狂人日记》、《彷徨》、《骆驼祥子》、《呐喊》等.D.白居易,唐代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青莲居士. 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 .10. 对下面《红梅》一诗分析理解不当的一项是()(2分)红梅苏轼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注: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A. 诗人使用拟人手法,以红梅自况,表达了与桃杏一起装点春天的愿望.B. 心境幽寒的红梅“怕愁贪睡”,不肯随“春”,故而未能及早开放.C.红梅生机难抑,烂漫开放,冰容雪姿,孤瘦高洁,自成一片春光.D.面对百花盛开的“春态”,红梅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节操.二、( 18 分,每题 3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 题 .①站在祖国的海滨,观赏一下海洋的景色吧. 辽阔的海洋,无尽的碧波在荡漾,在金色的阳光下,像无数面银镜在闪闪发亮. 海渐远,天渐低,海洋在远方和蓝天相接.②翻开世界地图,看一看地球的面貌吧 . 整个地球表面,海茫茫,水汪汪,世界大陆只是耸出海面的一些岛屿,一些群山 .③ 海洋确实浩大,世界海洋的总面积有三亿六千一百万公里,约占在球面积的百分之七十一 . 而世界陆地的面积只有一亿四千九百万平方公里,占百分之二十九.④海洋不仅很大,而且很深. 海洋的平均深度是三千八百米. 而世界大陆的平均海拔高度只有八百四十米. 如果地球表面没有高低,全部被水包围,水深时有两千四百四十米. 海洋最深的地方是太平洋的马利亚纳海沟,最大浓度是一万三千零三十四米. 我国西南边境的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的山峰,它的海拔高度是八千八百四十八米. 如果你将珠穆朗玛峰移到马利亚纳海沟,峰顶距海面还有两千多米.⑤所以,地大不如海大,山高不如海深.11. 给以上这段文字划分层次,正确的一项是()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C.① / 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 /⑤12. 对上面这段文字采用的说明方法解说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描述列数字作比较B.下定义引用作比较C.举例子引用打比方D.打比方描述作诠释13. 根据文段内容,最适合作为本段文字标题的一项是()A. 美丽的海洋B.站在祖国的海滨C.浩瀚的海洋D.地大还是海大(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4—16 题.① 2008年北京奥运会3000 多枚奥运会奖牌全部使用青海昆仑玉.②青海昆仑玉出产于青海省格尔木市境内昆仑山脉的道教发源地玉虚峰.我国古代自然、社会科学典籍中多有“玉出昆岗”记载. 昆仑玉主要成分是由“透山石”和“阳起石’”组成的纤维状微晶结合体,有“白玉”“青玉”“青白玉”“黄玉”“墨玉”“翠绿色玉”等,丰富的色泽便于区分金、银、铜奖牌的等级.③据悉,北京奥运会的金牌、银牌、铜牌分别由“白玉”“青白玉,‘青玉’”制作.玉环的内环周长为31.9毫米,外环周长为57.7毫米,厚为 3 毫米 .④昆仑玉体积大于新疆和田玉,最大块体超过10 吨,有地细密柔润,加工处理后光莹温润、洁透高雅、美观坚固,是国际珠宝界认定的优质级别玉石种类. 此外,青海昆仑玉储量大,大块材料多,可满足同等奖牌使用相同质地成色材料的需要,能为北京奥运会奖牌的制作提供充足的原料来源. 青海昆仑玉与新疆和田玉处于昆仑山脉同一条成矿带上,由于新疆和田玉资源储量已十分稀少,近年来青海昆仑玉在国内外市场占有了较大的份颇.⑤数千年来,玉文化一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古代文化历来崇尚以玉比德、以玉表情、以玉明志. 玉含有美好、尊敬、相爱、相助的内涵,也凝聚着团结友谊的奥林匹克精神 . 绵延于青海高原、享有万山之宗美誉的昆仑山,不仅出产了品质优关的青海昆仑玉,也孕育了中华各民族相互融合交汇发展、博大精深的昆仑文化,凝结着中华文化中“和谐、和平、和睦” , “和为贵” , “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 将昆仑玉作为制作北京奥运会奖牌的材料,既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精髓,也完美体现了北京奥运会“绿色、人文、科技”的主题,对于促进民族团结,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构建和谐世界具有积极的作用.14.第② 段中说“我国古代自然、社会科学典籍中多有“玉出昆岗”记载”,对这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说明玉文化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B. 说明玉文化在我国有丰富的史籍资料.C.说明昆仑玉出产于青海省格尔木市境内昆仑山脉的道教发源地玉虚峰的主要原因.D.与下文“玉文化”的阐述相呼应.15.将昆仑王作为制作北京奥运会奖牌的材料,不属于体现的中华文化中的思想的一项是()A. 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和谐、和平、和睦”的思想.B. 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和为贵”,“天人合一”的思想.C.体现了中华文化中“绿色、人文、科技”的思想.D.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16. 通过文段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2008年北京奥运会奥运会奖牌全部使用青海昆仑玉.B.文中画线的句子采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C.通过青海昆仑玉与新疆和田玉的比较,表明了“物以稀为贵”,更突出了青海昆仑玉的贵重.D.将昆仑玉作为制作北京奥运会奖牌的材料,对于促进民族团结,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构建和谐世界具有积极的作用.三、( 12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0 题.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17.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传授B.惑而不从师惑:疑惑.C.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众人:一般人..D.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道:道德学问18.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不拘于时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蚓无爪牙之利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C.人非生而知之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D.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其可怪也欤!..19.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在的用法分析正确的一组是()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③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④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⑤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⑥吾从而师之....A.全不相同B.②③⑤和现在的用法相同C.全都相同D.①③⑥和现在的用法相同20.下列对语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该段运用了三组对比,批判了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恶劣习气.B.语段先以“古之圣人”比照“今之众人”,得出了“圣益圣,愚益愚”的结论.C.语段再以择师教子和自身“耻师焉”作对比,得出了“小学而大遗”的结论.D.语段最后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的学习态度进行对比,得出了君子智力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结论.卷二(非选择题共70分)四、(本大题共 3 个小题,共10 分)21.(3 分)写出下列横线处空缺的名句.(任选三句)⑴______________ ,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⑵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___________,师之所存也. (韩愈《师说》)⑶生当作人杰,.(李清照《夏日绝句》)⑷它山之石, _____________.(《诗经》 )⑸千呼万唤始出来,.(白居易《琵琶行》 )22. 仿照示例的立意与修辞,在下列词语中任选三个,分别写出一句话.(3 分)示例注射器:给人以疼痛感,却是出于善意.【选择词语】路标木偶镜子蜡烛卵石答: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体现了中华民族助人为乐和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下图是“中国青年志愿者”的标志,试根据这一标志,完成下列题目:(1)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标志.(2 分)(2)请描述该标志所象征的寓意.(2 分)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27 题 .( 15 分)我一直很羡慕那些从小就得到父爱并懂得父爱的人.因为我对父爱的认识是经过漫长的恨才转化而来的.我的名字不是父亲取的,父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一个地地道道的文盲. 在我满月的时候,父亲特意请来乡里一个挺出名的算命先生,得知我五行缺金,又因为父亲希望我长大有出息,能够跳出穷山村,于是算命先生便给我掐出这样一个名字:金翔. 然而,就因为这个名字,我的童年很孤寂——小伙伴们常玩的“打仗”的游戏,是不会让我加入其中的——他们会咬文嚼字般地称:金——翔,今天要投降,多不吉利呀! 于是就把我一个人孤零零地晾在一旁 .那种感受父亲是顾及不到的. 也不知父亲是没进一天学堂,还是成天忙于繁重的农活却仍无法脱离贫困,而造成他长年阴沉着脸和暴躁的性情,加上那望子成龙的心切,便构成他对我独特的管教方式——娃儿的出息是骂出来打出来的! 而我对父亲的恨,也正是在这一次次的领教中,不断加剧加深的.当我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天,一口气冲上山顶,哭了,——不是为自己十年寒窗所获的美好前途,成为全村羡慕的第一个大学生,而是为自己终于脱离父亲的管制,实现不想见到他的梦想 ! 所以,对向来节俭的父亲大办酒席,忙着招待前来祝贺的乡亲的那个劲儿,不屑一顾 ; 所以,在冲出家门的时候,我是那样急急迫迫而义无反顾,一点儿不顾及父亲的黯然神⋯⋯在省城念的前两年,我没有回一次家,没有真父写一封信,就每次收到他托人寄来的生活,也只是付性地写上“ 已收到,勿挂念”的似的短. 直到大三那年,直到父托人我写来一封信,我的灵魂和良知才受到了一次烈的震,我才开始懂得如何去咀嚼和自己生命中一再忽略的、仇恨的那份沉重的父——信是父找上初中的小侄子写来的,没什么要事,只是我好不好而已. 可信写了几,只因小侄子地明父来信的原因,是父那晚做一个梦:他梦自己吃,拿起来咬了一口,两大牙就莫名其妙地没了,一看呢,上一片血,牙都粘在上面⋯⋯惊醒之后,父便再也睡不着了. 于是天亮就找小侄子写信. 而一切呢,因老家流着一种法,是梦大牙掉是要死人的. 而父首先想到的是他离家在外求学的儿子.到里,我迷信的父的所,嗤之以鼻,甚至然. 最后,小侄子了一个令他惊不解的事,他就在开,提笔欲写,却因一不起我的大名而猛然住了,果遭到父的斥:“ 你狗崽子念么多,性也恁,叫——金翔. ”“金——祥”于是小侄子一念叨一写在上. “写了 ! 写了 ! ⋯⋯”小侄子当父望着他写下的名字大声喊着,接着,从他手里笔,在上硬邦邦地写下“金翔”两个字后,地告他:“我一子只两个字! 小侄子他当惊得不出来. 他,要知道,全村人都知道二他老人家一字不,包括他自己的名字呀!——因就是父! 除了父,便再无法解种奇异而真的象! 那一刻,我那父的恨包裹着而得无知、粗砺与麻木的灵魂,被深深地灼痛了,醒了! 我禁不住地泪流面,双手捧着信、朝着家,然跪下——向父,向我那一生付出了大却得不到理解、更回的父,悔,悔⋯⋯24.概括文中“我” 父情感的化程.(4 分 )答: ____________25.“我一直很羡慕那些从小就得到父并懂得父的人”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4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 文中父亲的哪些行为表现出了对“我”的深深的爱?请概括作答 .(4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文中的父亲认为:“娃儿的出息是骂出来打出来的. ”请就他的这种管教孩子的理念方法谈谈你自己的看法.(3分)六、( 4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与700 字的文章 .有一年轻人跋山涉水历尽艰辛去寻找宝物,最终在热带雨林找到一种能散放香气,放在水里却沉到水底的植物,他想这肯定是宝物,就满怀信心地把香木运到市场去卖,可是却无人问津,隔壁的木炭总是很快卖光,开始还能坚信自己的判断,可是最终改变了想法,把香木烧成木炭,结果很快一抢而空,他很高兴,回去告诉他父亲 . 父亲却老泪纵横 . 原来,青年烧成木炭的香木,正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树木——沉香,只要切下一块磨成粉屑,价值就超过了一车的木炭 .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问题,确定标题; 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11/1311111111112 12345678901234567890D B D D B D D A B A A A C C C C B C A D17. B (“或”应该解释为“遇到疑惑”)18.C(而都是连词,表承接; A 项于介词,表被动/ 介词,从; B 项之助词,定语后置标志/助词,宾语前置标志; D 项其代词,代那些 / 副词,表反问 .)19. A20. D (这个对比,目的在于揭示了尊卑贵贱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现象,发人深思)四、 21. ( 1)别有幽愁暗恨生(2)道之所存 (3) 死亦为鬼雄( 4)可以攻玉( 5)犹抱琵琶半遮面22. 示例路标:只能给人指路,不能替人走路.木偶:没有灵魂的人,才受人家牵制. 镜子:当面把人放在心里,过后却把一切忘记. 蜡烛:站的不端正的,必然泪多命短 . 卵石:一旦磨光了棱角,就被抛弃在滩头.23. 1、“中国青年志愿者”标志的构图,总体上是一个“心”的图形.“心”中间有一个既似手、又似鸽子的图案,大拇指像鸽头,其余四指像鸽翅2、标志的寓意深刻:“心”象征着爱心,“手”象征着援助,“鸽子”象征着美好.整个图案寓意为:伸出援助之手,把爱心献给世界,将美好撒满人间.12/1324.从仇视 ----感动 -----理解 ------内疚 (忏悔 ).(1 点 1 分 )25.定下全文的感情基调,引出下文小时的“我”对父亲的误解以及后来对父爱的深刻理解,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曲折、真实地表现出“我”对父爱的震惊、感谢之情.(感情基调 1 分,手法 1 分,内容分析 2 分 )26.①特意请人为我命名.②因我考上大学而大办酒席.③梦醒后首先想到是他离家在外求学的我 .④一生只认得并写出我的名字.(答对 1 点 1 分, 2 点 3 分, 3 点 4 分)27.(言之有理即可.)六、作文【构思提示】对材料的理解是多元的,因而构思立意也是多样的.下面提供几种参考构思:(1)每一个人都有一段“沉香”的经历,但往往不能发现并珍惜它,反而对别人的“木炭”羡慕不已,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利令智昏、本末倒置,让蝇头小利蒙蔽了自己智慧的双眼.(2)现实生活中,人才被埋没的现象十分严重,往往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3)如果你是一个人才,你就不能被动的去等别人来发现你,而应该主动去实现你的价值,让自己闪闪发光.13/1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22 23 24
第Ⅰ卷 选择题(用2B 铅笔填涂)
扬州中学高二年级10月月考质量检测 语文答卷纸 2020.10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班 级____________姓 名__________________ 考 号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6
9
10 11 13 16 20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