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自动化复习资料知识讲解
机械工程复习重点江苏省考研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机械工程复习重点江苏省考研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械工程复习重点:江苏省考研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一、绪论机械工程是工程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涵盖了机械制造、机械设计、自动化控制等多个方面。
江苏省考研中关于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的考试内容较为重要,请考生重点复习以下内容。
二、机械制造1. 数控加工技术数控加工技术是现代机械制造的核心技术之一。
考生需熟悉数控加工的原理、方法和常用的数控设备。
此外,还需要了解数控编程的基本知识和编程方法。
2. 机械加工工艺机械加工工艺是机械制造的重要环节,包括车削、铣削、钻削等加工方法。
考生需要熟悉不同加工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要点,掌握常见的加工工艺流程。
3.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金属材料是机械制造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
考生需要了解不同金属材料的特性、性能与应用,掌握金属材料的表面处理和热处理技术。
4. 机械设计基础机械设计是机械工程的核心内容之一。
考生需要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零件装配、机构设计、工作机制分析等方面的知识。
三、自动化技术1. 自动控制原理自动控制是现代机械工程中的重要内容。
考生需要学习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控制理论和控制系统的结构与设计。
2. 传感器与执行器传感器和执行器是自动控制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
考生需要了解传感器的种类、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以及常见的执行器类型。
3. PLC与工控系统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是工业自动化中常用的控制设备。
考生需要了解PLC的结构和编程方法,了解工控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四、综合应用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在实际工程中常常综合应用。
考生需要通过实例分析和综合问题解决,深入理解不同知识领域之间的联系和应用。
五、总结本文回顾了江苏省考研中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的重点复习内容,包括数控加工技术、机械设计基础、自动控制原理等方面。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注重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相结合,善于总结归纳,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系统的复习,相信考生能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机械制造自动化复习

1.机械加工自动化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和发展趋势?P3;P14;2.制造过程自动化的内容包括哪些?P4;3.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构成P16;4.典型的控制指令存贮装置、执行机构P16;5.凸轮控制的特点P19;6.机、电、液、气动控制的特点及典型应用P19-P28;7.数控机床、加工中心、计算机数控、计算机群控、直接数控P29;8.加工中心、车削中心与卧式数控车床P56;P51;P49;9.组合机床、柔性自动线P59;P71-P73;10.物流供输自动化的概念物流是物料的流动过程。
物流按其物料性质不同,可分为工件流、工具流和配套流三种。
其中工件流由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构成;工具流由刀具、夹具构成;配套流由托盘、辅助材料、备件等构成。
在自动化制造系统中,物流系统是指工件流、工具流和配套流的移动与存储,它主要完成物料的存储、输送、装卸、管理等功能。
11.物流供输系统的基本构成及主要功能P79;12.料仓、料斗、输料槽基本结构P82;13.比较分析带输送、链输送及辊输送系统特点,并分别举例说明其应用14.使散乱的工件实现定向排列常用方法?请简述其工作原理。
定向机构使料斗中散乱状态的工件定向排列。
定向方法根据工件形状特点和尺寸大小选择,常用的有抓取、选取和剔除3种方法。
①抓取法:利用运动的定向机构抓取工件的某一部位,或者使工件落入定向机构的沟槽或缝隙中定向排列。
②选取法:利用定向机构上的型孔分选工件,当工件方位与型孔一致而落入型孔时就得到定向。
③剔除法:定向机构根据工件形状、尺寸和重心偏移等特点剔除定向不正确的工件,或使之调头或转向达到正确定向。
振动料斗通常采用这种定向机构。
15.AGV自动导向技术有哪些?P101;固定路径系统:这种具体的线路可以是电磁感应方式中的导引电缆、机械方式中的轨道、磁导引方式中的磁条和光导引方式中的反光带等。
自由路径系统:这种虚拟的线路由控制系统间接地通过一些指示装置来确定,采用惯性导向、信标定位、位姿积算、计算机视觉等技术的自动导向系统均属此类。
机械制造自动化专业知识复习大纲

机械制造自动化专业知识复习大纲
(一)、复习内容
1、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概念
CIMS是现代制造业的一种生产、经营和管理模式。
2、制造自动化系统组成
制造自动化系统主要由加工设备、测量设备、辅助设备、物料运输与存储系统、生
产计划调度与控制和信息系统组成。
3、制造自动化典型设备
加工设备(专用自动化机床、自动线、组合机床、数控机床、加工中心、DNC系统、柔性制造单元和柔性制造系统)
数控(NC)机床的定义
数控机床主要构成
测量设备(专用测量设备、通用测量设备、三坐标测量机)
制造自动化系统中优先选用的测量方式
辅助设备
制造自动化中“单元控制器”
组合机床的概念
4、物料运输
运输小车
搬运机器人
5、物料存储(自动化立体仓库)
6、制造自动化系统的生产计划调度与控制
7、制造自动化信息系统
8、实施制造自动化系统的步骤
9、制造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和研究中的几个趋势
10、实施制造自动化系统的步骤框图
11、CAD
12、CAM
(二)、参考资料
1、《CIMS制造自动化》刘飞等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2、《机械制造自动化》吴惕华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机械制造自动化复习资料知识讲解

1、物料的定向、定位、定量以及标识与跟踪的作用及方法是什么?2、卷料和棒料上料装置各分几种型式,各为什么原理?卷料:(a)杠杆式送料机构 (b)钢珠式送料机构 (c)滚轮式送料机构棒料:3、有一个圆柱形工件,材料为45号钢,长度,直径为D=40mm ,两端倒角尺寸为2×45°,拟采用输料槽靠自重滚送方式。
试选择输料槽材料,并确定料槽宽度。
若工件直径变为10mm ,是否还能靠自重滚送?4、举例说明自动导引小车如何实现自动导向。
导向原理:小车底部装有弓形天线3,跨设于以感应线4为中心且与感应线垂直的平面内。
感应线通以交变电流,产生交变磁场。
当天线3偏离感应线任何一侧时,天线的两对称线圈中感应电压有差值,误差信号经过放大,驱动左、右电动机2;左、右电动机有转速差,经驱动轮1使小车转向,使感应线重新位于天线中心,直至误差信号为零。
5、简述工业机械手的主要设计要求。
1、手部的设计要求 (1)手部应有足够的夹紧力(2)夹持范围要与工件相适应(3)夹持精度要高(4)夹持动作要快速、灵活(5)结构应简单紧凑、刚性好、自重轻、易磨损处应便于更换,在腕部或臂部上安装要方便,更换要迅速。
2、腕部的设计要求 (1)腕部自由度的选取 (2)腕部的动作要灵活、自重要轻(3)腕部运动位置要淮确3、臂部的设计要求 (1)臀部应承载能力大、刚性好、自重轻 (2)臂部运动速度要高、惯性要小 (3)臂部动作要灵活 (4)位置精度要高6、物料传输机器人的末端执行器有哪几种主要类型,分别是什么原理,各有什么特点? 末端执行器是工业机器人直接用于抓取和握紧(或吸附)工件和物料进行操作的机构,它具有模仿人手动作的功能,所以也称为机器人的“手部”,它安装于机器人手臂的前端。
一般按结构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1)夹钳式取料手(2)吸附式取料手(3)专用操作器及转换器(4)仿生多指灵巧手。
7、举例说明机器人在输料自动化中的应用。
山东省考研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复习重点详解

山东省考研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复习重点详解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是山东省考研的一个重要科目,它涉及到机械制造的原理、技术和应用以及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山东省考研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复习重点。
一、机械制造的基本原理1.1 机械制造的概念机械制造是指利用材料和加工工艺对各种零部件进行加工和装配,形成完整的机械产品的过程。
它包括传统的机械制造工艺和现代的数控加工技术。
1.2 机械制造的分类机械制造可以按照加工方式和产品类型进行分类。
按照加工方式可以分为切削加工、塑性加工、焊接加工等;按照产品类型可以分为机床、工装夹具、模具、机械零部件等。
1.3 机械制造的工艺流程机械制造的工艺流程包括设计、加工准备、加工加工和装配等阶段。
其中,设计阶段是确定产品的形状、尺寸和工艺要求;加工准备阶段是制定工艺路线、编制工艺文件和选择加工工装;加工加工阶段是进行各种加工操作,比如铣削、车削、钳工等;装配阶段是将各个零部件组装成完整的产品。
二、机械制造技术2.1 数控技术数控技术是现代机械制造的重要技术之一,它将计算机技术与机械制造相结合,实现机械加工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数控技术能够提高加工精度、减少人工操作、提高生产效率,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行业。
2.2 材料加工技术材料加工技术是机械制造的核心技术之一,它包括切削加工、塑性加工、焊接加工等。
切削加工是将材料切割成所需尺寸和形状的工艺;塑性加工是通过塑性变形改变材料的形状和尺寸;焊接加工是将两个或多个材料焊接在一起形成一体。
2.3 表面处理技术表面处理技术是为了提高零部件的表面性能而进行的工艺操作。
它包括镀层技术、喷涂技术、热处理技术等。
表面处理技术能够提高零部件的耐磨性、抗腐蚀性和美观性。
三、机械制造设备3.1 机床机床是机械制造的重要设备之一,它用于进行各种切削和成形加工。
常见的机床有铣床、车床、钻床、磨床等。
机床的选择和使用要根据加工任务的要求、加工工艺的特点和经济效益来确定。
考研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知识点详解

考研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知识点详解考研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是机械工程专业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涵盖了诸多核心知识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知识点,包括CAD/CAM技术、数控技术、机器人技术等。
一、CAD/CAM技术CAD(Computer-Aided Design,计算机辅助设计)是一种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产品设计和图形表达的技术手段。
它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实现了产品设计的自动计算和可视化,大大提高了设计效率和准确度。
CAM(Computer-Aided Manufacturing,计算机辅助制造)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制造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CAM技术可以使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过程更加高效、精确,包括数控加工、自动化装配等。
二、数控技术数控技术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计算机数值控制实现对机床和工艺过程的自动化控制。
数控技术不仅提高了机械制造的精度和稳定性,还减少了加工时间和人力成本。
数控技术包括数控机床、数控编程、数控刀具等方面。
数控机床是利用计算机控制系统实现自动化加工的设备,具有高精度、高效率的特点。
数控编程则是将加工零件的图形和工艺要求转化为机床控制指令的过程,需要熟练掌握编程语言和加工工艺。
三、机器人技术机器人技术是目前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机器人是一种可以代替人类完成各种任务的自动化机械装置,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医疗卫生、航天航空等领域。
机器人技术涉及到机械设计、电气控制、计算机视觉等多个学科领域。
在机械设计方面,需要考虑机器人的结构、关节、传动系统等,以实现机器人的运动和抓握功能。
在电气控制方面,需要设计机器人的感知、决策和执行系统,以实现对机器人的自主控制。
计算机视觉则是机器人感知环境和识别目标的重要手段,通过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等技术实现。
四、智能制造技术智能制造技术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的新兴领域,通过融合计算机科学、传感技术、自动化技术等实现制造过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智能制造技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并实现个性化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机械制造自动化复习2010(精)

1、机械制造自动化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和发展趋势?机械制造自动化是制造自动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控制机械运动(如刀具、工件、毛坯等的运动)及可能变化的制造工艺,使整个生产处于优化状态。
机械制造自动化的主要内容1) 机械加工自动化技术:包含上下料自动化技术、装卡自动化技术、换刀自动化技术、加工自动化技术和零件检验自动化技术等。
2) 物料储运过程自动化技术:包含工件储运自动化技术、刀具储运自动化技术和其它物料储运自动化技术等。
3) 装配自动化技术:包含零部件供应自动化技术和装配过程自动化技术等。
4) 质量控制自动化技术:包含零件检测自动化技术、产品检测自动化技术和刀具检测自动化技术等。
2、典型的控制指令存贮装置预先设置被控制对象的动作程序,并将其存入相应的装置。
•集中存储方式:装有许多凸轮的分配轴,磁盘、磁带。
•分散存储方式:挡块、限位开关、电位计、继电器4、典型的控制执行机构将存储在指令存储装置中的指令信息在需要的时候发出。
3、凸轮控制的特点–控制元件同时又是驱动元件–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节拍准确,结构紧凑,调整时容易发现问题。
–结构复杂、凸轮的设计制造工作量大,如凸轮曲线有偏差时易产生冲击和噪声–一般不能承受载荷切削。
4、机、电、液、气动控制的特点及典型应用机械制造过程中广泛采用液压、气动与电气对其整个工作循环进行控制。
采用高水平高质量的液压、气动和电气的控制系统,就成为自动化制造装置可靠运行的关键。
如在电气控制系统中采用可编程序控制器(PLC)进行加工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就比采用继电器接触器系统可提高电气控制可靠性若干倍。
(1).液压控制液压传动是利用液体工作介质的压力势能实现能量的传递及控制的。
作为动力传递,因压力较高,所以用小的执行机构可以输出较大的力,并且使用压力控制阀可以很容易地改变它的输出(力)。
被控制量:位置、速度、力(2).气动控制气动控制技术是以压缩空气为工作介质进行能量和信号传递的工程技术特点:(1)结构(2)工作介质(3)工作环境(4)实现快速启动(5)输出力和力矩不太大应用:气动机器人,检测机,试验机,装配线,传感器等。
天津市考研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复习指南重点知识点整理

天津市考研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复习指南重点知识点整理一、介绍天津市考研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机械工程学科的研究方向之一。
本文将为考生提供一份重点知识点整理,旨在帮助考生系统地复习和准备考试。
二、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1. 概念与发展历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是利用机械工程基础知识和现代控制理论,以及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为基础,研究和应用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学科。
2. 重要性与应用领域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在制造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自动化生产、机电设备维护等领域。
三、重点知识点整理1. 机械制造-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如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原理等;- 材料力学与材料工艺知识:包括材料强度、热处理、焊接、铸造等;- 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涵盖数控加工、装配工艺、机械制造设备等。
2. 自动控制理论- 自动控制基本原理:包括反馈控制、PID控制、闭环控制等;- 系统控制理论:如系统辨识、系统建模等;- 控制器设计与应用:包括控制算法、控制器调试与优化等。
3. 传感器与执行器- 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 执行器:如伺服电机、液压驱动装置等;- 接口技术与通讯:包括模拟量信号处理、数字量信号处理等。
4. 现代制造技术- 智能制造技术:如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等;- CAD/CAM技术与软件应用:如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等;- 现代加工与制造技术:包括激光加工、快速成型技术等。
5. 其他相关知识- 工程经济学:如投资决策、成本估算等;- 运筹学与优化理论:如线性规划、整数规划等。
四、复习建议考生在复习期间,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定期回顾基础知识点,夯实基础;2. 着重强化重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3. 解析历年考试真题,了解考点和考题形式;4. 做好知识点的整理与总结,形成复习资料;5. 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合理分配时间。
五、总结本文对天津市考研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复习的重点知识进行了整理与总结,希望能帮助考生们在备考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和准备,取得好的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物料的定向、定位、定量以及标识与跟踪的作用及方法是什么?2、卷料和棒料上料装置各分几种型式,各为什么原理?卷料:(a)杠杆式送料机构 (b)钢珠式送料机构 (c)滚轮式送料机构棒料:3、有一个圆柱形工件,材料为45号钢,长度,直径为D=40mm ,两端倒角尺寸为2×45°,拟采用输料槽靠自重滚送方式。
试选择输料槽材料,并确定料槽宽度。
若工件直径变为10mm ,是否还能靠自重滚送?4、举例说明自动导引小车如何实现自动导向。
导向原理:小车底部装有弓形天线3,跨设于以感应线4为中心且与感应线垂直的平面内。
感应线通以交变电流,产生交变磁场。
当天线3偏离感应线任何一侧时,天线的两对称线圈中感应电压有差值,误差信号经过放大,驱动左、右电动机2;左、右电动机有转速差,经驱动轮1使小车转向,使感应线重新位于天线中心,直至误差信号为零。
5、简述工业机械手的主要设计要求。
1、手部的设计要求 (1)手部应有足够的夹紧力(2)夹持范围要与工件相适应(3)夹持精度要高(4)夹持动作要快速、灵活(5)结构应简单紧凑、刚性好、自重轻、易磨损处应便于更换,在腕部或臂部上安装要方便,更换要迅速。
2、腕部的设计要求 (1)腕部自由度的选取 (2)腕部的动作要灵活、自重要轻(3)腕部运动位置要淮确3、臂部的设计要求 (1)臀部应承载能力大、刚性好、自重轻 (2)臂部运动速度要高、惯性要小 (3)臂部动作要灵活 (4)位置精度要高6、物料传输机器人的末端执行器有哪几种主要类型,分别是什么原理,各有什么特点? 末端执行器是工业机器人直接用于抓取和握紧(或吸附)工件和物料进行操作的机构,它具有模仿人手动作的功能,所以也称为机器人的“手部”,它安装于机器人手臂的前端。
一般按结构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1)夹钳式取料手(2)吸附式取料手(3)专用操作器及转换器(4)仿生多指灵巧手。
7、举例说明机器人在输料自动化中的应用。
8、自动化仓库由哪几大部分组成?其中自动化仓库的机械设备包括哪些装置和设备? 自动化仓库由三大类设施组成:土建设施、机械设施和电气设施自动化仓库的机械设备一般包括存储机械、搬运机械、输送机械、货架、托盘或货箱等设备9、简述检测监控子系统在制造自动化系统中的作用与功能。
确保系统按设定的操作顺序运行 、确保系统生产出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防止因系统异常或过程失误引起事故 、监测、分析系统运行状态的趋势 、故障诊断与分析10、试说明检测监控基本单元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主要作用。
11、传感器的输入输出特性包括哪些?各自含义及在传感器设计或使用中如何考虑这些特性? 22cos /)(/cos D L C LC S CS L C B S L B +=-=+==+=γγ12、画图说明应变式测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13、举例说明物料传送线上如何实现简单零件的形状识别。
14、简要说明加工误差检测与补偿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15、对于自动检测,你还能举出哪些自动生产线上的应用实例?16、在某一机械加工工件的传送线上自行设计了电阻应变式的测力装置,实现工件质量的自动称量,该装置的变形元件设计为八角环形,工件重量在变形元件上分解为垂向分力和切向分力,如图所示。
试分析:(1)若该装置测量转换电路采用电桥,请图示说明应如何布置应变片和连接电桥来测出两向分力,并分析所测分力是如何做到互不干扰的。
(2)该装置变形元件设计成八角环形,与圆环形相比有何优越性?(3)若该装置输出为-5V~+5V间的两路模拟电压信号,现采用PC机内插ISA总线的12位数据采集板卡进行信号采集,试画出采集板卡的基本结构形式,以及采用查询方式的信号基本采集流程框图。
16、装配、装配工艺过程、装配工艺规程、装配自动化的概念是如何定义的?装配: 按技术要求将零件进行组合、连接成部件、复合件或成品的过程。
装配工艺过程:装配的方法、路线及内容的安排。
包括装配、调整、检测和试验。
装配工艺规程:将装配工艺过程按一定格式以文件的形式固定下来的过程。
装配自动化:用某种控制方法和手段,按预先规定的程序自动地进行装配,而无需人直接干预的过程。
17、自动化装配系统分为哪两种类型?刚性自动装配:装配对象不可变换,产品规格不可调整柔性自动装配:装配对象可变换,产品规格在一定范围内可调整18、自动化装配对零部件的结构工艺性、装配工具、传输机构提出那些要求?对装配工具的要求1.根据总体布局、零件结构尺寸和几何形状及重量、经济性等合理选择机械手、机器人还是其它结构装置抓取或推进零件装配2.机械手或机器人的手腕夹爪的夹紧力要与零件的允许变形量和零件表面精度的要求相匹配。
应尽量避免抓取零件精加工表面,如果无法避免时,不得损坏零件表面精度,并且夹爪要采取保护措施3.在计算装配工具对零件的夹紧力时,应考虑装配力和零件的重力,其装配力与零件的配合种类有直接关系4.机械手或机器人手腕移动时一定要平稳,注意惯性力,接近装配位置时要减速5.在零件初始装入时,装配工具在装配力的作用下应有一定的柔性,发生异常应发报警信。
对传输机构和整体布局的要求6.传输机构方便零件的传输和定向。
7.零件传输到装配位置时,准确的定位系统及安全保护系统,不到位不能发生装配指令。
8.如果采用柔性自动化装配,应考虑传输系统设计时的柔性,以适应零件品种规格的变换。
9.零件的传输和自动上料机构设计时,要考虑尽量减少振动和噪声。
10.在考虑自动化装配线时,应考虑装配中的自动检测、清理、不合格零件的自动识别和剔除、故障诊断和报警等。
11.总体平面布置时充分利用现有面积、计算好装配的节拍和设备及工位的数量。
12.对于单件小批生产的柔性自动化装配的选配法,应做好分组选配的装配方式的设计,分组选配即是组内的完全互换法19、掌握轴套装配系统电气控制线路图原理。
20电磁振动送料装置,当物体不腾空时,保证爬升的条件是什么?(即当滑道以加速度为ash斜上方运动和以加速度为aj斜下方运动时,对加速度提出何种要求?)21、207球轴承的自动装配要经过哪几个过程?并作简要说明。
1、轴承的结构分析:铆钉铆接保持架的方法难以自动化;扣合保持架的方法;焊接保持架的方法2、向心球轴承的选配先进制造系统1)CNC:计算机数字控制,在硬件数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计算机硬件支持下,由软件实现数控的部分或全部功能。
2)DNC:是用一台或多台计算机对多台数控机床实施综合数字控制。
3)FMS:柔性制造系统,由统一的信息控制系统、物料储运系统和一组数字控制加工组成,能适应加工对象变换的机械制造自动化系统。
4)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企业各个生产环节是一个整体,整个制造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信息采集、传递、加工处理的过程。
5)CE:并行工程,以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为理论基础,在数据共享、人机交互等工具及集成上述工具的智能技术支持下,按多学科、多层次协同一致的组织方式工作。
6)LP:精益/精良生产,对外用户为上帝,对内以人为中心,工作方法上采用小组化工作方式和并行设计,供货方面采用准时供货制,最终目标是零缺陷。
7)RPM:快速原型制造,综合利用CAD技术、数控技术、材料科学、机械工程、电子技术和激光技术集成,以实现零件设计到三维实体原型制造一体化的系统技术。
8)AM:敏捷制造,企业能够把握市场机遇,及时动态地重组生产系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地向市场推出满足供求关系的高质量的产品。
9)DNPS:分散网络化生产系统,快速、并行地组织不同部分和集团投入生产,产品制造厂家、零件供应商组成虚拟企业,需求、计划、设计模型、生产进度和服务等进行数据交换。
10)VM:虚拟制造,以制造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支持下的系统建模技术和仿真技术为基础,集成了现代制造工艺、计算机图形学、并行工程、人工智能、人工现实技术和多媒体技术。
11)IMS:智能制造系统,通过人与智能机器的合作共事,去扩大、延伸和部分地取代专家在制造过程中的脑力劳动,实现制造过程的优化。
12)HMS:全球制造系统,建立一个高度分布的制造系统体系结构,由一系列标准的、半标准的独立的协调的智能模块组成,实现资源跨地区、跨国家的协调、共享和优化利用。
13)GM:绿色制造,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资源的优化利用、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最小化及综合利用,材料的再循环利用1.机械:由零部件组成的,可实现运动、能量、信息传递或转换,具有某种功能的机器、设备或仪器。
(0.5分)2.系统:由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的,具有某种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0.5分)3.自动化:针对应用对象用某种控制方法和手段,通过执行机构来实现其动作,使其按预先规定的程序自动地进行操作,而无需人直接干预的过程。
(0.5分)4.5.4个单元串联 P A ,P B ,P C ,P D *******P S = P A*P B*P C*P D4个单元并联 P A ,P B ,P C ,P D *******P S =1-(1- P A )(P B )(1-P C )(1-P D )要求每步小数点后五位,最终结果后四位5、给出控制系统框图,进行描述1、2、自动化仓库系统AS/RS(Automated Storage and Retrieval System)是指在不直接进行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能自动地存储和取出物料的系统3、自动化仓库的基本设施:仓库建筑和高层货架、巷道堆垛起重机、搬运系统、控制系统。
4、自动化仓库由三大类设施组成:土建设施、机械设施和电气设施。
5、自动化仓库的土建及公用工程设施:(1)厂房(2)消防系统(3)照明系统(4)通风及采暖系统(5)动力系统(6)其它设施6、7、自动化仓库的机械设备一般包括存储机械、搬运机械、输送机械、货架、托盘或货箱等设备8、物料是指生产系统中除了固定不变的生产条件(如厂房,设备等)外的一切其他物资。
9、10、物流是指物资实体(物资及其载体)的物理流动过程,即物料场所(位置)的转移及时间的占用。
11、12、物流按其业务目的可以分为:供应物流、生产物流、回收物流和废弃物流。
13、这种使杂乱无序的物料变为有序的确定姿态和方向的过程称为物料的定向。
自动定向方法基本上有两种:即剔除法和矫正法。
14、物料的定位是指物料在加工工位或运送工位保持和占有正确的位置。
15、16、装配自动化:用某种控制方法和手段,按预先规定的程序自动地进行装配,而无人直接干预的过程。
17、采样/保持电路必要性:A/D转换器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完成量化及编码的操作。
在转换过程中,如果模拟量变化,将直接影响转换精度。
作用:使输入到A/D转换器的模拟量在整个转换过程中保持不变。
但转换之后,A/D变换器的输入信号能够跟踪模拟量的变化理想的采样/保持器工作原理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