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遗传与变异
生命的法则主要内容

生命的法则主要内容
1.生命的本质和目的:生命是指所有生物存在和发展的过程,其本质是自我保存和繁衍后代,目的是在生存和繁衍中实现自我价值和意义。
2. 生命的基本特征:生命具有自我组织、自我调节、自我复制、适应性和进化性等基本特征,这些特征使得生命能够适应环境和不断进化。
3. 生命的层次结构:生命可以分为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和种群等层次结构,每个层次都有其特殊的结构和功能。
4. 生命的能量转换:生命依赖于能量的转换和利用,能量来源包括光能、化学能、热能等,能量转换的过程包括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
5. 生命的遗传和变异:生命的遗传信息存储在DNA中,遗传信息的传递和变异是生命进化的基础,遗传变异可以产生新的适应性特征和物种。
6. 生命的环境和适应:生命与环境相互作用,适应环境是生命的关键,生命可以通过进化和适应来适应环境的变化。
7. 生命的伦理和责任:生命具有尊重、保护和促进的伦理价值,人类需要对生命负起保护和促进的责任,这包括对自己、他人和自然生命的尊重和保护。
- 1 -。
关于遗传和变异的作文高中

关于遗传和变异的作文高中《遗传与变异:生命的奇妙密码》生命,是一场充满奇迹和奥秘的旅程。
在这个旅程中,遗传和变异如同两位神秘的向导,引领着生物的进化与发展,塑造了地球上丰富多彩的生命形态。
遗传,是生命延续的基石。
从我们的外貌特征到性格特质,从身体的生理机能到对疾病的易感性,无一不是由遗传因素所决定。
父母将他们的基因传递给子女,就像传递一份珍贵的宝藏,这份宝藏中蕴含着生命的密码和家族的特征。
眼睛的颜色、头发的质地、身高的潜力,这些都是遗传的杰作。
正是因为遗传,我们能够看到物种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人类得以一代又一代地传承着相似的特征和特质。
然而,生命如果仅仅只有遗传,那将会是单调而缺乏活力的。
这时,变异就像一股清新的风,为生命的画卷增添了别样的色彩。
变异是指基因在传递过程中发生的改变,它可能是由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或者染色体变异引起的。
这些变化或许微小,但却有可能产生巨大的影响。
一个小小的基因变异,可能会让一个人对某种疾病具有免疫力,也可能会赋予一种生物新的生存能力,从而在自然选择中占据优势。
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遗传和变异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人类在适应不同的环境和生活方式的过程中,发生了许多有益的变异。
那些能够更好地消化新食物、适应新气候的变异,使得人类能够在地球上更广泛地分布和生存。
同时,一些遗传疾病的出现,也是由于基因突变或遗传缺陷导致的。
但正是对这些疾病的研究,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遗传的机制,为治疗和预防疾病提供了可能。
遗传和变异的平衡,是生命进化的关键。
如果变异过多过快,可能会导致物种的不稳定;而如果遗传过于强大,物种则难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正是这种微妙的平衡,使得生命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既能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又能不断创新和发展。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对遗传和变异的理解和掌握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基因编辑技术的出现,让我们有能力对基因进行精确的修改,这为治疗许多遗传疾病带来了希望。
但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伦理和道德问题,我们必须谨慎地运用这些技术,尊重生命的自然规律。
第二单元 《遗传与变异》 知识点

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第1课生物的遗传现象1、遗传:子女和父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叫遗传。
2、遗传和变异是生命的最基本的两种特征,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
3、动物有遗传现象,植物也有遗传现象,所以说生物都有遗传现象。
4、动物亲代的相似点包括外形、毛色、花纹、神态及食物、生活习性等。
5、有关遗传现象的谚语和俗语有:(1)桂实生桂,桐实生桐。
(2)种豆得豆,种瓜得瓜。
(3)物生自类本种。
(4)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第2课生物的变异现象1、变异: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不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叫变异。
2、同变异遗传现象一样,变异现象在生物界也是普遍存在的。
3、一猪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三叶草长出四片叶子都是变异现象。
4、变异现象的两种形式: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可遗传的变异是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变异。
如:高茎碗豆和矮茎碗豆。
5、不可遗传的变异:是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产生的变异,其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
如:用眼不当造成近视,车祸导致的残疾。
6、有关变异的谚语或俗语如:一树之果,有苦有甜;一母之子,有愚有贤;黄鼠狼生鼠辈,一代不如一代;龙生九子,个个不同;一猪生九子,连母十个样;7、形态各异的金鱼是人们有意识的利用野生鲫鱼的后代与亲代存在的变异培育而成的。
第3课寻找遗传和变异的秘密1、孟德尔是著名的遗传学家,被称为现代遗传学之父。
2、孟德尔发现豌豆有着不同的形态特征,他还发现这些豌豆的后代形态特征大都和它们的上代相似。
3、孟德尔的研究结论不能圆满的解释诸如有些动物其父母的皮毛都是褐色的,但它们的孩子却是白色皮毛这样的现象。
4、生物除父母的结合会出现变异外,生物自身也会产生变异,有的变异对生物有害,有的变异对生物有益,有的变异对生物即无害也无益。
5、袁隆平是我国著名水稻专家,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经过多年选育培育杂交水稻新品种,使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解决了世界农业科研难题,2001年2月,他荣获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生物遗传和变异知识点总结

生物遗传和变异知识点总结生物遗传和变异知识点总结1、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的遗传变化(即R型细菌转化是S型细菌)的物质,而噬菌体的各种性状也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的,这两个实验证明了DNA 是遗传物质。
2、现代科学研究证明,遗传物质除DNA以外还有RNA。
因是绝大多数生物(如所有的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及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只有少数生物(如部分病毒等)的遗传物质是R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3、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多样性,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而碱基对的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个DNA分子的特异性,这从分子水平说明了生物体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的原因。
4、遗传信息的传递是通过DNA分子的复制(注意其半保留复制和边解旋边复制的特点)来完成的。
5、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是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
6、子代与亲代在性状上相似,是由于子代获得了亲代复制的一份DNA的缘故。
7、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 *** 段,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直线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
8、基因的表达是通过DNA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即转录和翻译过程)来实现的。
9、由于不同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碱基顺序)不同,因此,不同的基因含有不同的遗传信息。
(即: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就代表遗传信息)。
10、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了m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m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又决定了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最终决定了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特异性,从而使生物体表现出各种遗传特性高中数学。
所以,生物的一切性状都是由基因决定,并由蛋白质分子直接体现的。
11、生物的一切遗传性状都是受基因控制的.。
一些基因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基因控制性状的另一种情况,是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的结构来直接影响性状。
12、基因分离定律: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时,子一代只表现出显性性状;子二代出现了性状分离现象,并且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数量比接近于3:1。
初二生物知识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初二生物知识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在初二的生物学习中,“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板块。
它不仅是对生命现象的深入探究,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首先,咱们来聊聊遗传。
遗传,简单来说,就是亲代将自身的特征传递给子代的过程。
就好像我们和爸爸妈妈长得有相似之处,这就是遗传在起作用。
遗传的物质基础是基因。
基因就像是生命的密码,存在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
染色体是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的。
DNA 分子是一种长长的双螺旋结构,它包含了大量的遗传信息。
基因就是 DNA 上具有特定遗传效应的片段。
人的体细胞中有 23 对染色体,包括 22 对常染色体和 1 对性染色体。
性染色体决定了人的性别,女性是 XX 染色体,男性是 XY 染色体。
在遗传过程中,基因通过生殖细胞传递给子代。
生殖细胞(精子和卵子)中的染色体数目只有体细胞的一半。
当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正常数目,从而保证了遗传信息的稳定传递。
比如说,父母都是双眼皮,孩子很可能也是双眼皮。
这是因为控制双眼皮的基因在遗传中占了优势。
但有时候,也可能出现孩子是单眼皮的情况,这就涉及到了基因的显隐性。
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
如果用 A 表示控制双眼皮的基因,a 表示控制单眼皮的基因,那么 AA 和 Aa 表现为双眼皮,aa 表现为单眼皮。
接下来,咱们再讲讲变异。
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
变异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可遗传变异是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比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这种变异能够传递给后代。
基因突变是基因内部结构的改变,可能会导致新的性状出现。
比如,原本正常的细胞基因发生突变,可能会引发癌症。
基因重组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不同基因的重新组合会产生新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和染色体数目的增减。
不可遗传变异则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改变。
比如,一个人经常晒太阳,皮肤变黑了,但这种变黑的性状不会遗传给下一代。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共55张PPT)

2. 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无论哪种育
种方法,其原理都是通过生物、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改变生 物体内的⑦_________遗,传使物后质代的性状发生改变。常见的育 种方法有:
(1)利用生物自然变异现象,通过人工选择的方法,将有
利于人类的新品种选择出来。如:高产奶牛、蛋鸡。
(2)通过杂交方法获得新品种。如:杂交水稻、高产 抗倒伏小麦。 (3)通过⑧_____照射、失重处理等物理方法诱
_X__X_
_X__X_
_X_Y__ _X_Y__
_女__孩__ _女__孩__ _男__孩__ _男__孩__
(1)男性性染色体是异型染色体XY,在形成配子时, 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两者比例X∶Y =1∶1。 (2)女性性染色体是XX,在形成配子时只产生一种 卵细胞X。 (3)X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XX发育成 女孩,Y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XY发育成 男孩。所以XX∶XY=1∶1,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答案】A
考向2 基因或染色体在亲子代间传递时数量的变化
例3 (’15通辽)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示正常男性
(2)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a. 显性基因:控制④___显__性__性__状的基因,通常用大 写英文字母表示(如D)。
b. 隐性基因:控制⑤__隐__性__性__状_的基因,通常用小 写英文字母表示(如d)。 (3)体细胞中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生殖细胞只
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
(4)子一代的生殖细胞,有的含D基因,有的含 d基因。
特别提醒
1. 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存在,基因也成对存在;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成单存在,基因 也成单存在。
2. 性染色体不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体细胞和生殖细胞都含有常染色体 和性染色体,只是数目不同。
生物遗传与变异的辩证关系探析

生物遗传与变异的辩证关系探析生物遗传和变异是两个互相依存、相互制约的概念。
生物遗传乃是指生物在繁殖过程中所遗传下来的遗传物质,包括 DNA、RNA 和蛋白质等。
遗传物质有着决定生物形态、特征、习性以及繁殖能力等各种生命现象的作用。
而变异则是指个体之间或群体之间在遗传物质方面的差异。
变异可以表现为形态特征、行为特征乃至于对环境的适应等方面的差异。
变异的存在是生物进化和适应的一个重要前提。
两者关系的探析,不仅具有理论意义,也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生物遗传和变异之间的关系,可以用生物进化学上的“顺应原则”来解释。
生物学家认为,遗传和变异之间存在的本质联系只有一句话,即依靠遗传保持物种本质不变,也是通过变异来实现进化和适应。
这个观点也是近年来关于生物进化机制的共识。
生物保持本质不变,是指其种子中所遗传下来的信息是相对固定不变的。
比如,鸡蛋孵化出一只鸡,它会表现出和其他鸡一样的形态、习性、食欲和繁殖习性。
这种“本质不变”的性质,是由 DNA 分子所决定的。
DNA 分子的作用,是将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一系列的核酸序列中,并以一种很显然的方式指引生物发育与增殖。
而遗传信息的“不变性”,正是由于 DNA 的结构上的稳定性所决定的。
然而,生物要适应环境的变化,却又需要保持本质不变。
这种矛盾,正是通过变异来实现的。
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在变异个体和非变异个体之间的适应差异会最终显现出来。
而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异个体会在繁殖中获得生存的机会,从而为后代留下了传承给这些后代的变异信息。
而这便是生物进化的根本机理。
举例来说,在一个野生羊群中,可能有几只具有羊毛中颜色不一样的个体。
在不同的季节,它们之间的适应差异就会凸显出来,颜色近似的羊会因为难以隐藏而容易被天敌发现。
随着时间的推移,只有颜色合适的个体留下了相应颜色的遗传信息,同一颜色的羊逐渐聚拢,最终形成一个在某一领域适用的羊种。
这个过程中,生物的本质——遗传信息没有发生改变,变异只是为了它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从而使羊种在遗传上发生了改变。
4生命的遗传与变异

(二) DNA的修复 切除修复: 将受损的DNA部位切除, 重新合成以修补突变 的片断。
Damage Mutant base is mismatched and/or distorts stractur Incision Endonuclease cleaves on both sides of damaged ba Excision Exonuclease removes DNA Between nicks Synthesis Polymerase synthesizes Replacement DNA
5’ Lesion recombinated parental DNA
Repaired Parental DNA Recombination Repair
Fig. 21-
Postreplication
recombination repair
例:早衰: 一种名叫LAMINA基因发生突变,使人体的发育和衰 老速度相当于正常速度的8倍,通常在20岁之前因 器官衰老而死亡。
一、染色体异常与疾病
染色体畸变包括数目畸变和结构畸变二种。
• (一)染色体数目畸变 • 1、染色体整倍性改变: 多倍体形成机制 (1)双雄受精是两个精子同时进入受精卵形成 三倍体的受精卵。
N N
N
3N
(2)双雌受精是卵子发生的第二次减 数分裂时,发生的染色体不分离。
N N
3N
(3) 核内复制
4N
(二)人类染色体显带核型 —— G带
(二)人类染色体显带核型 染色体的重要指标: ①染色体号; ②臂号; ③区号: ④带号。
第三节
遗传的基本规律
性状:是指生物所具有的形态的、结构、机能、 行为或生理生化的具有稳定性的特点或特征。 。 相对性状:一些相互排斥的性状,同一个体非此 即彼,不能同时具有两种相对性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两种或两种以上性状联合传递的现象 称为连锁(linkage) 像雄果蝇那样在连锁过程中没有发生交 换,这种现象称为完全连锁; 像雌果蝇那样产生了交换,这种现象称 为不完全连锁。
(二)解释
P
配子
F1 配子 F2
P
配子
F1 配子 F2
(三)连锁与交换律
在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中,位于同一染 色体上的基因连锁在一起,作为一个单 位进行传递,表现出连锁现象;位于一 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不同对等位基因之间 可以发生交换,表现出重新组合的性状; 即连锁交换律。
Exercises
基本概念:交叉和交换,连锁与不完全连 锁。 在分析两对以上性状杂交实验结果时, 如何区分自由组合和连锁互换。
LOGO
遗传病的概念及其分类
The Concept and Classification of Hereditary Diseases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医药卫 生条件的改善,人类传染性疾病已得到 控制,但人类的遗传性疾病的发病率和 死亡率却有逐年增高的趋势,遗传病已 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
决定两种性状的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上 时,它们之间的传递将从属于连锁与交 换律。如:ABO血型基因和一种常染色 体显性遗传病-甲髌综合征的致病基因 (NP)都位于9号染色体上。
四、遗传分析中的概率
概率 指某一事件随机发生可能性的大 小。 独立事件 有若干个事件,如果其中任 一事件出现与否,都不影响其他事件出 现的频率,这些事件称为相互独立事件。 互斥事件 有若干事件,如果其中任一 事件的出现都排除其它另一些事件的出 现,这些事件就称为互斥事件。
遗传因素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染色体病 单基因病 哮喘、精神分裂症
糖尿病、唇裂 高血压 脊柱裂
结核病 传染病 坏血病 物理、化学因素损伤
消化性溃疡 先天性心脏病
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
特点 垂直传递。 常伴有遗传物质(染色体或基因)的 改变。 有特定的发病年龄和病程。 具有终生性。 通常表现出先天性的特征。 不等同于家族性疾病。
二、遗传病的类型
单基因病(monogenic disease) 多基因病(polygenic disorder) 染色体病(chromosomal disorder) 线 粒 体 病 ( mitochondrial genetic disorder) 体 细 胞 遗 传 病 ( somatic cell genetic disorder)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遗传的基本规律
遗传病的概念及其分类 单基因遗传
多基因遗传 人类的染色体 基因的结构、功能与突变
LOGO
遗传的基本规律
Basic Law of Heredity
一、分离律
(law of segregation)
孟德尔取得成功的原因
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 由单因素到多因素的研究方法。 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科学设计实验程序。
Brief Summary
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互相分离 把两对或两对以上的基因合起来考虑
位于不同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其特 点是杂合子的子1代自交后,子2代4种表型,比例 为9:3:3:1 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连锁遗传,连 锁可是完全的,也可由于交换而不完全连锁,在不 完全连锁中子1代测交后子2代大部分是亲组合, 少部分重组合类型。
黑身——朱沙眼——残翅 b cn v 8% 9%
三大定律区别
分离规律: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 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规律: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 两对等位基因,基因重组为非同源染色 体自由组合。 连锁和互换规律: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 两对或多对等位基因,非同源染色单体 的局部互换而互换,从而导致基因重组。
Yy Rr
YY RR
╳
yy rr
减数分裂
YR Yr yR yr
Y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Yr
yR
Yy RR Yy Rr
yr
(三)验证 测交 YyRr
配 YR 子
测交 后代
F1
X
yyrr yr
隐性纯合子
yR Yr yr
YyRr 1 :
yyRr 1 :
Yyrr 1 :
yyrr 1
(四)自由组合律
生物在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中,不同对 基因独立行动,可分可合,随机组合在 一个生殖细胞中,这就是自由组合律, 即孟德尔第二定律。
(五)细胞学基础
减数分裂中,不同对的染色体是否进入 一个生殖细胞是随机的,位于非同源染 色体的非等位基因也伴随这些染色体而 随机组合。
三大定律联系
分离规律是三个基本规律中最基本的规 律,自由组合规律、连锁与互换规律是 分离规律的引申和发展。 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在分离之前,他们可能发生互换,同时, 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而自由组合,从而形成各种不同基因组 合的配子。
三大定律在人类遗传中的体现
人类受一对基因控制的遗传性状称单基 因遗传性状。如:人对苯硫脲(PTC) 的尝味能力 当决定两种遗传性状的基因位于人类不 同对同源染色体上时,这两种单基因性 状的传递就符合自由组合律。如:ABO 血型(9)和MN(4)血型之间的传递。
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称为一个连锁群 (linkage group)。 一般情况下,一种生物连锁群的数目同 体细胞的染色体对数即单倍染色体的数 目相等。
(四)细胞学基础
位于同一个染色体上的不同基因,在减 数分裂过程形成配子时,常常连在一起 进入配子中,在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时, 由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着非姐 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发生交换,因而产 生基因重组。
对 人 类 基 因 的 研 究 表明,人类的大多 数疾病,甚至普通 感冒和肥胖都可能 有人类的遗传基因 有关。
下列哪些属于 下列哪些属于 遗传病? 遗传病? 1.SARS 1.SARS 2.爱滋病 2.爱滋病 3.白化病 3.白化病 4.红绿色盲 4.红绿色盲 5.大脖子病 5.大脖子病 6.先天性白内障 6.先天性白内障 7.高度近视 7.高度近视
上述实验可写成:
(三)验证
测交(test cross)测交是指让被测个体 与隐性类型的杂交,以此测定被测个体 的基因型。
(四)分离律(law of segregation)
杂合体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基因 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 这一基因的行动规律称为分离律,即孟 德尔第一定律。
显性性状(dominant character)杂交 过程中,在子1代中出现的性状叫显性 性状。 显性基因(dominant gene) 控制显性 性状的基因叫显性基因。
隐性性状(recessive character) 子1代 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叫隐性性状。 隐性基因(recessive gene) 控制隐性 性状的基因叫隐性基因。
LOGO
生命的遗传与变异
Heredity and Variation of Life
泸州医学院生物教研室 田 强
tian0703@
遗传(heredity):即亲代和子代之
间或子代个体之间相似的现象。
变异(variation):即亲代和子代之 间,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
Heredity and Variation
现象的观察与思考
现 象
假 说
孟德尔选择了豌豆作为遗传试验材料,找出 了七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他还发现一棵植株 或种子上有多对相对性状。
这么多的性状,该如何研究呢?你是如何思 考的?
验 证
思路启发
简单 复杂
理 论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一)实验
P――亲代
F1――子一代
F2――子二代 ×――杂交 ×――自交
(五)细胞学基础
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二、自由组合律
(law of independent assortment)
(一)实验
黄:绿 = (315+101) : (108+32) = 3 : 1 圆:皱 = (315+108) : (101+32) = 3 : 1
P F1
F1 配子
(二) 假设
讨论:
人的胖瘦是由基因决定的吗? 有 人 认为 “ 人 类 所 有 的 病 都 是 基 因 病”,你能说出这种提法的依据吗?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一、遗传病的概念
遗传性疾病(inherited disease) 是指 由于生殖细胞或受精卵内的遗传物质发 生改变(突变或畸变)而引起的疾病, 并按一定方式在上下代间传递。
(六)生物学意义
杂交过程中,经过基因的自由组合,形 成多种类型的配子,增加了生物的变异 类型,为进化提供了原料。
三、 连锁与交换律
(law of linkage and crossing-over)
(一)实验
P
没有得到 此结果!
F2
1
:
1
:
1
: 1
P
F2
50%
50%
P
F2
42%
42%
8%
加法定律 相互排斥事件的总概率是它 们各个概率的和。
如事件A与B互斥,A的概率为p,B的概率为 q,则A与B中任何一事件出现的概率为:P (A+B)=p+q。 推论:两对立事件(必有一个发生的两个互 斥事件)的概率之和为1。 如生男概率+生女概率=1;正常概率+患病 概率=1。
乘法定律 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是 它们各个概率的乘积。 如A事件的概率为p,B事件的概率为q, 则A、B事件同时或相继发生的概率为: P(A· B)=p·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