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治疗口诀并附图谱
心脏病秘方+治疗心律失常的偏方+治疗心衰冠心病心悸心律失常民间验方偏方大全

心脏病秘方+治疗心律失常的偏方+治疗心衰冠心病心悸心律失常民间验方偏方大全心脏病秘方+治疗心律失常的偏方+治疗心衰冠心病心悸心律失常民间验方偏方大全心脏病秘方配方:丹参20克,水蛭8克,薤白6克,瓜蒌仁12克,远志3克,麦冬12克,桂枝3克,檀香3克,地龙20克,青皮10克,百合20克,柏子仁12克,茯苓15克,炙甘草3克,天花粉12克,石菖蒲5克,身体虚弱加党参20克.有内热加黄芩15克.说明;此为一次性水煎服的药量,如做成丸/散可将药量加大倍数,丸散剂早晚服一次每服10克,严重一天三次,水煎服一日一剂,饭后服为佳.作用;对各种心脏病有特效,尤其冠心病,心脑血管阻塞尤效,三天即可见奇效,对胸背头跌打旧患也有效,对有些中风病人也有一定作用.禁忌:服药期间不食酸辣及刺激性之品.病人要乐观.薤白防阳不足才用.治疗心律失常的偏方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患有心律失常的人越来越多,心律失常的出现,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严峻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同时对患者的心理造成巨大的影响。
为了尽快使患者身体得到康复,人们往往想尽任何治疗方法。
那么治疗心律失常的偏方;祖国医学以为,若久患胸痹、心痛、脘闷、咳喘、心痹等病,皆可致阳气亏虚心脉失于温运,阴血不足,心脉失往络荣而为病,从而导致出现迟、数、促、结、代,甚至更严峻的尽脉等病脉,这些脉象均可反应出心律失常,常用的秘方、偏方如下。
[方一]酸枣仁30---45克,粳米100克。
把枣仁捣碎,浓煎取汁,再用粳米加水适量同煮,待米半生半熟时,兑人枣仁汁再煮为粥。
晚餐时温热服食。
[方二]乌豆50克,桂圆肉15克,大枣50克。
加净水3碗煎至2碗,早晚分服。
[方三]当回、生姜各75克,羊瘦肉1000克,大料、桂皮少许。
文火焖至肉烂熟,往药渣,食肉服汤,每次适量。
关于心动过缓,病窦,传导阻滞者效果好。
[方四]人参末3克,冰糖少量,粳米100克。
同人砂锅煮粥,早晚空腹分服。
适用于各种心律失常。
[方五]柏子仁10--15克,猪心1个。
治疗心脏疾病、疏通全身血液的董氏奇穴

治疗心脏疾病、疏通全身血液的董氏奇穴
1、通关、通山、通天穴
【三穴定位】
1.通关穴:大腿正中线上,膝盖横纹上5寸
2.通山穴:在通关穴直上2寸处。
3.通天穴:在通山穴直上2寸处。
【三穴主治】
1、通于心血管系统,故可以治疗心悸、心脏病、心口痛、心血管硬化症。
2、通于胃肠道系统,故可以治疗胃痛、胃炎、胃溃疡、消化不良、肠道不通症。
3、治疗四肢痛、膝盖痛、手脚发抖。
【三穴针刺】:直刺0.8-1.0寸。
【按摩】:采用指揉法或掌跟揉法,每晚一次,每次3-5分钟。
2、通心穴、通灵穴
【二穴定位】
1.通心穴:大腿正中线上,膝盖横纹上1寸
2.通灵穴:通心穴直上2寸处。
【二穴穴性】:安心宁神、疏通心络。
【二穴主治】:心脏扩大引起的前额疼痛、心神不安、心脏积水、血管硬化。
【二穴针刺】:直刺0.5-0.8寸,或从下往上斜刺0.8-1.0寸。
【应用】:通心、通灵、通关、通山、通天五穴为董氏奇穴中治疗心脏病最重要的穴位,可以疏通全身的血液。
五穴配通胃穴、通肾穴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久年胃病有奇效。
心内科治疗顺口溜

心内科治疗顺口溜1、急性心衰治疗原则端坐位腿下垂强心利尿打吗啡血管扩张氨茶碱激素结扎来放血激素,镇静,吸氧2、心原性水肿和肾原性水肿的鉴别心足肾眼颜,肾快心原慢。
心坚少移动,软移是肾原。
蛋白.血.管尿,肾高眼底变。
心肝大杂音,静压往高变。
第一句是开始部位,第二句是发展速度,三四句是水肿性质,后四句是伴随症状。
"肾高"的"高"指高血压,"心肝大"指心大和肝大。
3、冠心病的临床表现平时无体征,发作有表情,焦虑出汗皮肤冷,心律加快血压升,交替脉,偶可见,奔马律,杂音清,逆****,第二音。
4、心力衰竭的诱因:感染紊乱心失常过劳剧变负担重贫血甲亢肺栓塞治疗不当也心衰5、右心衰的体征:三水两大及其他三水:水肿、胸水、腹水两大:肝肿大和压痛、颈静脉充盈或怒张其他:右心奔马律、收缩期吹风性杂音、紫绀6、洋地黄类药物的禁忌症:肥厚梗阻二尖窄急性心梗伴心衰二度高度房室阻预激病窦不应该7、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刺迷胆碱洋地黄,升压电复抗失常(注:“刺迷”为刺激迷走神经)8、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两肾原醛嗜铬瘤、皮质动脉和妊高(注:“两肾”——肾实质性高血压、肾血管性高血压;“原醛”——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瘤”——嗜铬细胞瘤;“皮质”——皮质醇增多症;“动脉”——主动脉缩窄;“妊高”——妊娠高血压)9、心肌梗塞的症状:疼痛发热过速心恶心呕吐失常心低压休克衰竭心10、心梗的并发症:心梗并发五种症动脉栓塞心室膨乳头断裂心脏破梗塞后期综合症11、心梗与其他疾病的鉴别痛哭流涕、肺腑之言痛——心绞痛;流——主动脉瘤夹层分离;腑——急腹症;肺——急性肺动脉栓塞;言——急性心包炎。
12、主动脉瓣狭窄的表现:难、痛、晕13、二尖瓣狭窄症状:吸血咳嘶(呼吸困难、咯血、咳嗽、声嘶。
)体征:可参考《诊断学》相关内容。
并发症:房颤有血栓,水肿右室衰,内膜感染少,肺部感染多。
心电图口诀大全

心电图口诀大全心电图口诀整理大全,怎么顺口怎么记!【第一首】1、窦性心律——ⅡP立,aVRP倒,P-R间期>0.12秒。
2、心律失常——P-P、R-R与P-R,三个规律要理好,宽度、频率最重要,宽、窄、快、慢是法则,自上而下是正道。
3、P-R间期——0.12秒,3小格的0.12秒,这个数字太重要!P-R<0.12秒,很可能就是预激征,旁路传导走了近道。
交界心律要考虑,房室结小要想到。
P-R>0.20秒,房室阻滞是Ⅰ度,清楚测量Ⅱ导。
4、QRS波群:0.12秒,是个重要指标,把QRS分为“宽条”和“窄条”。
窄条,心功还好!从容诊治,不必心急火燎。
宽条,危险性大,见宽色变,胆小点好。
连续室早是室速,偶见宽条辨室早。
室扑与室颤,就是大“齿线”与小“齿线”。
高频、易变扑、颤波,心脏泵血骤减少,抢救须要争分秒。
5、束支传导阻滞:M波后跟T波倒,束支阻滞特有貌。
右束阻滞见V1,左束阻滞见V5。
完全阻滞QRS宽,不全阻滞是窄条。
6、ST段——降低不能超半格,抬高1格是上限;特殊抬高达3格,仅限V1-V3。
7、ST段抬高:ST段若抬高,弓背向上最不好,室壁瘤时常可见,心梗首先要想到。
弓背向下须鉴别,心动过速、心包炎,正常变异也不少。
8、ST段下降——ST下降超两导联,水平或下斜型改变,心肌缺血、低血钾,难能可贵早发现。
9、T波低平或倒置——心包炎或低血钾,心肌缺血低T波,T越低平病越重,T波深倒危重波。
【第二首】——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典型心梗图演变,至少表现两导联。
底窄、对称、波顶尖,报警T波最先见。
同时伴有ST低,持续短暂难看见。
内膜缺血T高耸,外膜缺血T深尖。
心肌缺血渐加重,损伤图形便可见。
ST段弓背抬,超过1格可诊断。
与T构成单曲线,确诊虽易却偏晚。
此期持续仅数日,变好变坏两重天。
治疗延误现Q波,深Q超过1格宽,“红旗飘飘”典型图,心肌梗死已必然。
争分夺秒来抢救,深恨未能早发现。
【第三首】一、1、2高3,3高5,其余上下差1个:ST段在V1、V2可高3个小格,V3可高5个小格。
4句话巧记2种心功能分级,一辈子都忘不掉!

4句话巧记2种心功能分级,一辈子都忘不掉!
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对于初学者来说,口诀是个好东西!简洁明了、简单易懂的口诀记忆有时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信?请看本文——
来源:医学之声
在临床中,常用的2种心功能分级方法分别为:
※NYHA分级用于无心梗或者非急性心梗、但患有心脏病的患者;
※Killip分级用于评估急性心梗患者的心功能状态。
今天,小编分享给大家的4句话,就可以轻松搞定这二者的异同,还不快快Mark吧!
记住了吗?再跟小编重复一遍:NYHA分级记忆口诀“一无二轻三明显,四级不动也困难”、Killip分级记忆口诀“一无二啰半,三肿四休克”——包您再也不会用错了!。
心内科速记口诀

心内科速记口诀循环系统1、急性心衰治疗原则端坐位腿下垂强心利尿打吗啡血管扩张氨茶碱激素结扎来放血激素,镇静,吸氧2、心原性水肿和肾原性水肿的鉴别心足肾眼颜,肾快心原慢。
心坚少移动,软移是肾原。
蛋白.血.管尿,肾高眼底变。
心肝大杂音,静压往高变。
第一句是开始部位,第二句是发展速度,三四句是水肿性质,后四句是伴随症状。
"肾高"的"高"指高血压,"心肝大"指心大和肝大。
3、冠心病的临床表现平时无体征,发作有表情,焦虑出汗皮肤冷,心律加快血压升,交替脉,偶可见,奔马律,杂音清,逆****,第二音。
4、心力衰竭的诱因:感染紊乱心失常过劳剧变负担重贫血甲亢肺栓塞治疗不当也心衰5、右心衰的体征:三水两大及其他三水:水肿、胸水、腹水两大:肝肿大和压痛、颈静脉充盈或怒张其他:右心奔马律、收缩期吹风性杂音、紫绀6、洋地黄类药物的禁忌症:肥厚梗阻二尖窄急性心梗伴心衰二度高度房室阻预激病窦不应该7、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刺迷胆碱洋地黄,升压电复抗失常(注:“刺迷”为刺激迷走神经)8、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两肾原醛嗜铬瘤、皮质动脉和妊高(注:“两肾”——肾实质性高血压、肾血管性高血压;“原醛”——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瘤”——嗜铬细胞瘤;“皮质”——皮质醇增多症;“动脉”——主动脉缩窄;“妊高”——妊娠高血压)9、心肌梗塞的症状:疼痛发热过速心恶心呕吐失常心低压休克衰竭心10、心梗的并发症:心梗并发五种症动脉栓塞心室膨乳头断裂心脏破梗塞后期综合症11、心梗与其他疾病的鉴别痛哭流涕、肺腑之言痛——心绞痛;流——主动脉瘤夹层分离;腑——急腹症;肺——急性肺动脉栓塞;言——急性心包炎。
12、主动脉瓣狭窄的表现:难、痛、晕13、二尖瓣狭窄症状:吸血咳嘶(呼吸困难、咯血、咳嗽、声嘶。
)体征:可参考《诊断学》相关内容。
并发症:房颤有血栓,水肿右室衰,内膜感染少,肺部感染多。
心脏病发作,这几个急救穴位能救命

心脏病发作,这几个急救穴位能救命心脏急救三穴心翳心闷心绞痛中冲至阳极泉急心脏病的发作,第一时间抢救非常重要。
因为有的心脏病的抢救往往就只有几分钟的机会,许多人就因为错失了这个抢救的机会而英年早逝。
特别是在旅途中、在工作场所、在运动中或者深夜时在家中,突然自觉以下任何一种症状,就要警惕是心脏发出的警告信号:① 心烦、心跳、心慌。
② 气短、全身没力、大口吸气。
③ 心翳、心闷、心绞痛。
在预感或发生心脏病以上症状时,身边没有医生又没有急救药,急救车又不能及时赶来,赶紧刺激中冲、至阳、极泉进行救急。
取穴1.中冲手中指指尖端中央距离指甲约一分处(1粒米大小)即是本穴。
取穴要诀:中指末端中冲生2.至阳:俯卧垂臂,于后正中线,在两肩胛骨的下缘连线中点的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处取穴。
取穴要诀:第七胸椎棘突下3.极泉上肢外展平伸,两筋间凹陷中,腋窝中央有动脉搏动处取穴。
取穴要诀:极泉腋窝动脉牵操作在预感心脏病要发作或突发心脏病时:首先用自己左手拇指指甲或者借助工具重刺激左手中指端的中冲穴。
竖起右手中指用“七二三”(切7秒停2秒揉3秒)手法顶住左侧的极泉穴。
然后背部用健身球或杯盖或点穴工具或门框边顶住至阳穴。
1.用左手拇指指甲或借助工具重刺激左手中冲穴。
2.用右手拇指顶住左侧极泉穴。
借助工具或用门边框顶住至阳穴。
注意:(1)心脏病发作时,由于心脏供血不足,患者往往出现全身没力的症状,这时最好教会身旁的亲朋好友,用心脏急救三穴进行急救措施。
(2)马上服用心脏急救药。
(3)视情况吩咐身边人打120电话,尽快请急救车到来送医院治疗。
上述三个穴位可以通过使用经络笔进行切、按。
通过专用经络笔的特定作用,在穴位上加以适度的手法,就能敏感地找出问题,并有治疗作用。
除了心脏急救外,经常使用经络笔刮一刮手掌、面部、身体能够疏通经络让你百病不侵。
保健刮法1.刮大拇指针对:咳嗽、胸闷、咽喉肿痛刮大拇指,当出现咳嗽、胸闷等情况时,可用经络笔刮大拇指外侧并往外拉。
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依凭舌下络脉经验心脏病治疗口诀

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依凭舌下络脉经验心脏病治疗口诀黄治品老中医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依凭舌下络脉经验---黄治品老中医是以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见长的重庆著名资深中医专家,其每日临证所治心脑血管疾病皆不下10余例。
笔者以其助手身份跟其抄方60余日,对其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思路,尤其依凭舌下络脉淤滞级数来判断心脑血管疾病严重程度而选择相应药物治疗的经验感触颇深,特作一简要总结。
-1 关于心脑血管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即常见的高血脂、高血压、脑血栓、脑萎缩、脑溢血、冠心病、心机梗塞、心肌炎、心肌肥大、二尖瓣闭锁不全、血管硬化等,其致病根源,现代西医学认为是胆固醇、甘油三脂、磷脂等,也叫高血脂,其危害之大,可造成血管硬化、血液循环受阻、栓结、梗塞、脏腑细胞神经萎缩硬化,导致高血压、高血糖、脂肪肝、脑血栓、脑梗阻、脑溢血、脑萎缩、肩周炎、面瘫、舌瘫、偏瘫、全瘫,以及腰膝酸软、骨关节疼痛、脉管炎和血栓塞发热等病变。
- 疾病基本都是吃出来的、怄出来的和冷热不调来的,而心脑血管疾病主要是富庶条件下“吃”出来的,即过食肥甘辛辣、过量饮酒抽烟,加之运动较少、生活环境过于紧张,所以一进入中年以后就容易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的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三高”,而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
-心脑血管疾病不论是心血管疾病还是脑血管疾病,都属于中医循环供养系统的实体“已病”范畴。
经典《黄帝内经》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反映出实体“已病”之难治。
而心脑血管疾病在当今世界老年人疾病中,又是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最高的疾病,因而必须要未病先防,已病早治。
-那么,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医在临床中依凭什么为好?黄老根据数十年治疗经验,证明在凭脉辨证和其他常规诊断的同时,依凭舌下络脉最好。
舌下络脉是作为人体缩影全息单元舌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心脑血管疾病在中医看来,不过就是一个血液流通障碍导致血管淤滞的问题,血液流通障碍通过舌下络脉的淤滞外征是能够直接得以反映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脏治疗口诀图谱下面穴位一个个地找准。
采用按摩法、拨法、揉法。
心脏治疗左为先,涉及五经督脉间;心慌补血找伏兔,掌根按摩为要素;血管硬化按条口,供血不足解溪求;胸闷咳嗽与气短,化痰补血找天泉;胸闷心慌气血於,曲泽常按养生息;天泉直下两寸半,心脏众病血瘀点;腕上横纹五寸处,郄门专治急性病;心律不齐拨极泉,心绞疼痛寻内关;云门中府齐出手,心堵胸闷它也管;供血不足揉劳宫,一两分钟心平定;早搏房颤点太渊,心跳过速侠白选;原发心病是少府,神道心俞去於堵;神门灵道管全面,足疗反射区内见。
一、心脏治疗左为先,涉及五经督脉间。
心慌补血找伏兔,掌根按摩为要素:(图1)因为人的心脏都在左侧,所以按摩经络上的穴位时应以左边为主。
心脏病的治疗涉及到胃经、心包经、心经、肺经、督脉五大经络。
“伏兔”穴(膝上6寸),也是股四头肌的三角尖的位置。
“伏者,停伏、降伏也;兔者,跳动也。
”是指抑制心跳之意。
人的一生,心脏始终是不停的工作着,除非生命结束,心脏才会停止跳动。
由于心脏不断地收缩和舒张,血管中的血液才能循环不息地流动,人才得以生存。
在正常情况下,成年人心跳一分钟在60—80次之间,但在安静状态下如果心跳每分钟过100次,就是“心动过速”,亦称“心悸”。
心动过速”不是病名,而是一个症状。
引起心动过速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心脏本身有病,如各种类型的心脏病,心肌炎,心力衰竭等。
如果患了全身性疾病,如贫血、发热、急、慢性感染、休克、甲状腺机能亢进,煤气中毒,也会引致心动过速。
就是正常人在运动后或情绪激动、服烈酒、浓茶、浓咖啡、吸烟过多以及服用了某些药物等,同样也可使心动加速。
用掌根按揉“伏兔穴”对心脏有补血之效,可以抑制心慌和心跳过速的现象。
二、血管硬化按条口,供血不足解溪求:(图2)“条口”穴(在小腿前外侧,犊鼻穴(也叫外膝眼)下8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本是治疗肩周炎的要穴。
在针灸治疗中有一招叫“条口透承山”,就是说施针者将银针从小腿前的“条口穴”刺入,直达后面小腿肚子上的“承山穴”。
当然,不是刺穿小腿,是指在承山穴的位置能隔着皮肤摸到针尖。
这一招对于肩周炎的患者很奏效,当时就能将胳膊抬过头顶。
可想而知其功效是多么的神奇。
血管硬化是一种非炎症性病变,是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狭小的退行性和增生性病变的总称。
有小动脉硬化、动脉粥样硬化、动脉中层钙化三种,以动脉粥样硬化最常见,它是引起脑梗塞和心肌梗塞的主要病因。
“条口穴”从字面上可以看出,“条者,风也;口者,门户也”,意思是气血出入之门。
所以,它还是防治高血压和血管硬化的必求之穴。
“解溪”穴(勾脚尖时脚踝中间和外侧两条脚筋的凹陷处)(图3)在五俞穴的介绍中已经谈到了它的重要性了,它是胃经的“经”穴,属火。
“解者,解开、解运也;溪者,小溪之水也。
”顾名思意就是解除流水的通道,使水正常运行;这里的水指的就是血液之意。
因血液循环不好而出现的下肢无力,头晕脑胀之症就可点按此穴进行缓解。
这也是我们常说的“上病下治,头病脚治。
”的道理。
因为人体血液有一个在体内循环的过程,头部的血液往下走容易一些,俗话说:“水往低处流”嘛,但是在足部的血液要想循环到头部就不是这么容易了。
就像咱们拿一个皮管,一头接在水龙头上另一头抬起,打开水龙头开关,那么水龙头出水量的大小就决定了水到达皮管出口的时间。
血液循环也是这个道理,当心脏功能强供血力度大时,血液从上到下再从下到上的循环,才能不间断的正常行驶;当心脏功能弱供血力度小,或血液运行途中出现於堵时,就会出现头晕、头疼、颈椎痛、肩膀发紧、手足寒凉、四肢厥冷等症状,常按“解溪”穴就能缓解;用句顺口溜说就是:“解溪解溪,解运血气。
”这就是“供血不足解溪求”的道理。
三、胸闷咳嗽与气短,化痰补血找天泉。
胸闷心慌气血於,曲泽常按养生息。
天泉直下两寸半,心脏众病血瘀点。
腕上横纹五寸处,郄门专治急性病:这几句口诀说的都是心包经上的穴位。
我们平常有一句成语叫“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个对于心包经来说是再好不过的比喻了。
从人体经络图上看心包经很短,就是“天池”穴(乳头外一寸)到中指指甲旁的“中冲”穴,左右各9个穴位,并不是很多。
但是在《灵柩.经脉》中却有另一番阐述:“起于胸中,出于心包,下膈,历络三焦”,这里的三焦就是整个腹腔,可在图中却是看不见的。
按照中医“经脉所过,主治所病”的原则,它的功能不可小视啊!“天泉”穴,(图4)掌心向上,握拳,屈臂时在大臂上会有凸起的肌肉,也叫肱二头肌,就在这块肌肉上方2寸的位置上。
“天者,高处也;泉者,泉水也”,因为心脏出于人体比较高的位置,水这里是血液之意,本穴的意思就是心脏之血会源源不断供给全身。
很多人感觉胸闷气短,去医院检查后诊断是心脏供血不足;或者有的朋友出现胸闷咳嗽,好像胸口很憋得慌,呼吸重浊且咳痰,这时可在晚上21:00-23:00之间,在“天泉穴”拔拔罐或刮刮痧,转天症状即可缓解。
“曲泽”穴(图5)(掌心向上,屈臂时在肘横纹处有一条筋,就在紧贴这条大筋右边的凹陷处),属水;“曲者,隐蔽也泽者,沼泽、灌溉也。
”意指心包经气血在此汇合。
是心包经的“合”穴,《灵柩·四时气》中也说过“邪在腑取之合也”。
在五行中心包经属火,“曲泽穴”属水,可达到降温去火,阴阳平衡之效。
“肝风内动”之症如心胸烦热、头晕脑胀、筋肉痉挛、手足抽搐、高血压、冠心病等都可以通过按摩它来调节。
“天泉直下两寸半,心脏众病血瘀点”这句话很重要。
有一些心脏不好受的患者,在“天泉穴”下2.5寸的地方会有疼点,这时只要在心包经的留住时间(晚上9:00-11:00),在此处刮刮痧,拔拔罐,然后按摩至不痛,病情即可好转。
还有一些心脏病严重的的患者(医院已确诊)其心包经上一点也没感觉,这不是个好事,说明病情很严重了,这时要每天从“天池穴”揉到“天泉穴”下面两寸半处的位置,直到将痛点揉出来,再刮刮痧或拔拔罐,当痛点出来时心脏病情也就随之缓解了,当你把痛点再揉到不痛时,心脏病情就会大大的有所改善了。
“郄门”穴(见图10.腕横纹上5寸)是心包经的“郄穴”,专治心脏和乳腺急性病的穴位。
当急性心绞痛发作时,可点揉此穴,有条件再拔拔罐,马上就能缓解症状。
四、心律不齐拨极泉,心绞疼痛寻内关。
云门中府齐出手,心堵胸闷它也管。
供血不足揉劳宫,一两分钟心平定。
早搏房颤点太渊,心跳过速侠白选:腋窝正中的“极泉穴”(图6)能调节心律过缓或过快,它是手少阴心经的穴位。
“极者,高处也;泉者,泉水也。
”这里的高处指的就是心脏,泉水指的是血液。
拨动极泉穴可以调节血液流动的速度,患心口痛的人,按压这个穴位收效比较显著。
另外,它还能治疗抑郁症和因脑血栓后遗症引起的上肢不举等症状,如果再配合“劳宫”穴和“内关”穴,效果会更好。
“劳宫”穴(握拳,中指尖下),属火,是心包经的“荥穴”。
师解释为“劳累了去宫殿里休息”,一点不错。
当劳累感觉到疲惫或气短时,说明您的心脏供血不足了,按按“劳宫”穴一两分钟,就会很快恢复体力。
(图7)心包经另一个要穴就是“内关”穴(掌心向上,腕横纹上2寸:两个半横指处),它是治疗心胸胃疼痛的重要穴位。
“内者,内部也;。
关者,关卡也。
”顾名思义,此穴就像一道血液的闸门有疏导水湿的作用。
像打嗝、胃痛、偏头疼、恶心、呕吐、心绞痛和血压高低的调节都是它的拿手好戏,但是体虚之人揉内关的效果不明显,因为“内关穴”只有在气血旺而遭到阻塞时才能发挥作用(开闸放水),它是冲锋的穴位,不是个补穴。
下面说说几个和肺经相关的穴位,有些人认为心脏不舒服只需要把心包经和心经处理好了就行了,其实并非如此,因为引起心脏不适的原因很多,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灵活处理。
“太渊”穴(图8)(在腕横纹上的“寸”脉处,顺着大拇指经过“鱼际穴”滑向根部横纹处,有个很小的凹陷处就是此穴),属土。
它不但是占了肺经的“俞”、“原”两穴;同时还是“八会穴之一”的“脉”之会穴;是名副其实的“三冠王”。
“太者,无限也;渊者,深水也”,水就是代表血管里的血液和体内的氧气,说明此穴有补血和供气之效。
它专治各种心脏虚弱和与动静脉有关的病症,除了能治疗心脏早搏,房颤,气短,静脉曲张,脉管炎等与血脉相关的病症外,还能治疗咳嗽、呃逆等肺部本经与气相关的疾病。
“侠白“穴(图9)(腋下三寸半和肺经连线的交点处)虽不起眼,却可以治疗因肺气不足造成的恐惧和心跳过速的症状。
“云门穴”(人体正面中线旁开6寸,锁骨下的位置)和“中府穴(云门穴下1寸)离心脏位置都比较近,在前面的《咳嗽、咽喉治疗口诀》中也介绍过,胸口犯堵或呼吸不畅时,在这两个穴位上拔拔罐,或把穴位的痛点揉开,心脏就会感到舒服很多了。
五、原发心病是少府,神道心俞去於堵;神门灵道管全面,足疗反射区内见。
“少府”穴(图10)(屈指握拳时,尾指指尖所点处),属火,是心经的“荥穴”。
“少者,阴也;府者,府宅也”;意思是指本经气血聚集的地方。
中里老师的书中也说过,它相当于“牛黄清心丸”的功效。
《难经》上说“荥主身热”,实际上就是能治很多上火、内热之症,像心烦不眠、头颈疼痛、手心脚心发热、心慌、咽喉似有异物(梅核气)、胸疼等症状都可通过按摩此穴得到缓解。
心经的“俞”穴和“原穴”是“神门”,见图10。
(图11)(靠小指外侧,腕横纹的凹陷处),属土。
“神者,精神、智慧也;门者,门户也”,由此名便知此穴充满了神奇之功效而不可小视。
因为心与小肠相表里,所以它不光能治疗心脏和脑神经方面的疾病,还能治疗消化系统的疾患。
如: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哮喘(先天性)、惊后失眠、心烦心慌、头痛、抽筋、癫痫、食后胃堵等症状均是它的治疗范围。
“灵道”穴(见上图10。
掌心向上,小指外侧腕横纹下1.5寸的位置)和神门穴一样,能治疗房颤、早搏、心动过速和心脏瓣膜疾病。
“灵者,神灵也;道者,道路也”,因为“心主神明”,所以它是指通往心灵之路的意思。
也就是说心脏的问题一定要经过它来解决才行,所以此穴不可小瞧啊!人体后背督脉上的“神道”穴(见图11)。
它和“灵道穴”的字义解释差不多)和膀胱经上的“心俞”穴(见图11)都在心脏附近,也是治疗心脏疾病需要按摩的必选之穴,在平时做膀胱经排毒时就可以顺便把它们一起做了,这样有益无害。
最后,还是和往常一样强调一下足底反射疗法,心脏不好的朋友可以去买一张足部反射区的穴位图,对照着多做做足底“心脏反射区”,您会亲身体验到“上病下治”的功效。
(图12)(图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