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共41页
外科学-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Surgical Treatment of CongenitalHeart Diseases目录概述:心脏的解剖与生理一、动脉导管未闭 PDA二、肺动脉口狭窄 PS三、房间隔缺损 ASD四、室间隔缺损 VSD五、主动脉缩窄 COA六、主动脉窦动脉瘤破裂 RSA七、法洛四联症 TOF心脏的解剖Heart is in themiddle mediastinumPicture fromCardiac Surgery in the Adult3rd EditionBy Lawrence H. Cohn心脏的解剖Surfaces and margins of the heartPicture from Cardiac Surgery in the Adult3rd EditionBy Lawrence H. Cohn心脏的解剖Picture from Cardiac Surgery in the Adult,3rd Edition By Lawrence H. Cohn心脏的解剖Physiology of the heart一、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PDA)胚胎学动脉导管是胎儿期连接降主动脉峡部与左肺动脉之间的生理性血流通道,出生后肺动脉阻力下降,前列腺素E1和E2减少、血氧分压增高,85%婴儿在生后2月内导管闭合为动脉韧带,愈期不闭即成为PDA。
病理生理•出生后主动脉压升高,肺动脉压降低,PDA使主动脉血持续流向肺动脉,形成左→右分流。
分流量大小与导管粗细及主-肺动脉的压差有关。
•左→右分流增加肺血流量,既使左心容量负荷增加,左室肥大甚至心衰;又使肺小动脉反应性痉挛,长期痉挛导致肺小动脉管壁增厚和纤维化,右心阻力加重和右室肥大。
•随着肺阻力进行性增高,肺动脉压接近或超过主动脉压时,出现双向或逆向分流,病人出现发绀,称艾森门格Eisemanger’s 综合征,终致右心衰而死亡。
临床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讲解ppt课件

晚期症状
01
02
03
04
活动耐力下降
随着年龄的增长,患儿逐渐出 现活动耐力下降,容易疲劳,
活动后气促、胸闷等。
紫绀
由于心脏疾病导致血氧饱和度 降低,患儿出现口唇、甲床、
四肢末梢的紫绀。
心力衰竭
晚期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可能出 现心力衰竭的症状,如呼吸困
难、水肿等。
生长发育迟缓
由于长期缺氧和心功能不全, 患儿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 身高和体重均低于同龄儿。
分类
根据心脏结构异常的类型,先天性心脏病可分为简单型和复杂型,简单型包括 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等,复杂型包括法洛四联症、大动脉转位等。
发病原因
01
02
03
遗传因素
部分先天性心脏病具有遗 传倾向,家族中有先天性 心脏病患者的人群患病风 险较高。
环境因素
孕期母体患病毒感染、接 触放射线、化学物质等环 境因素也可能导致胎儿心 脏发育异常。
体征表现
心脏杂音
医生在听诊时可以听到心脏杂 音,这是先天性心脏病最常见
的体征之一。
紫绀
患儿出现口唇、甲床、四肢末 梢的紫绀,尤其是在活动或哭 闹后加重。
心界扩大
由于心脏肥厚或扩大,医生在 触诊时可以感觉到心界扩大。
水肿
晚期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可能出 现水肿,主要出现在下肢和腰
骶部。
04 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与鉴别
预防策略
加强公众对先天性心脏病的认识,通 过早期筛查和干预,降低先天性心脏
病的发病率。
新型治疗手段
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新型治疗手段, 如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为先天性 心脏病的治疗带来更多希望。
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进 先天性心脏病的研究和治疗水平的提 高。
儿科学-先天性心脏病ppt课件

1.S1亢进, P2增强 2.P2固定分裂 3.胸骨左缘2、3肋间可及Ⅱ-Ⅲ 级 收缩期喷射状杂音 4.胸骨左缘4-5肋舒张期隆隆样杂音
收缩期杂音由肺动脉相对性狭窄所致
ASD X线表现
右心影增大 肺纹理增多 肺动脉段突出 主动脉影缩小
正位胸片的心脏投影
ASD心电图表现
电轴右偏,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右室肥厚
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到阻滞
ASD超声心动图
右房、右室及右室流出道增大 房间隔缺损的位置及大小 Doppler见心房水平分流
ASD治疗
缺损直径<3mm多在3个月内自然闭合 缺损直径>8mm自然闭合率极小 分流量较大者(Qp/Qs>1.5)需 手术治疗治疗 外科手术:3-5岁 介入性心导管术:Amplazer、cardia seal 等装置关闭缺损
第三节 先天性心脏病概述
1.先天性心脏病:是指胎儿时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而致的心血管畸形,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脏病 2.流行病学:活产婴儿中0。5 ‰ -12.3‰,上海:6.9 ‰,全国:15万,未治疗1/3死亡 3.资料统计:死亡病例依次 大动脉转位、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瓣狭窄 4.法四:发绀性先心病存活中最常见
PDA治疗
内科治疗 防治心衰 对于早产儿,用消炎痛可促 使90%PDA关闭 外科手术 介入治疗 不同年龄不同大小的动脉导管均应予以关闭
治 疗
手术结扎或切断导管即可治愈,宜于学龄前施行,必要时任何年龄均可手术。 介入治疗封闭导管已广泛使用,可选用弹簧,蘑菇伞等堵塞装置。
四、法洛四联症
多为混合血,心、脑、上半身血氧含量高于下半身
静脉血和动脉血分开
卵圆孔、动脉导管、静脉导管开放
卵圆孔、动脉导管、静脉导管闭合
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PPT课件

部分型ECD
部分型ECD有手术修补指征,无症状儿童 2-4岁手术 有心力衰竭、生长发育落后、二尖瓣反流 或单心房的患者应在婴儿早期手术治疗
大型左向有先天性心脏病 并发肺炎患者手术时机
通常有3种选择:
①儿科药物治疗,肺部感染好转后,然后进行早期手 术 ②在儿科治疗过程中,肺炎基本控制,仍不能脱离呼 吸机,可在呼吸机支持状态下进行早期手术 ③肺炎治愈出院后进行择期手术
室间隔缺损(VSD)
多发性肌部VSD伴肺动脉高压者,可以先做 肺动脉环缩术,2-3岁后解除 嵴上型尤其是肺动脉下型,一般无自然闭 合可能,其易引起AR,宜提早手术
房间隔缺损
发病率1/1500 占先心病 6%~10%
ASD
手术死亡率接近零
房间隔缺损(ASD)
分流量P/S>1.5:1,若无介入适应症,行 外科修补 因为有自然闭合及很好耐受,一般手术年 龄可在2-4岁 如果心力衰竭对药物治疗无反应,并且不 适合介入治疗,应在婴儿期手术
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 外科手术时机选择
温州医学院育英儿童医院心血管 张园海
先天性心脏病概述
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是一类严重危害小儿健 康的常见疾病 其发病率为0.6% ~0.8% ,我国每年新增先心病 患儿为15万~20万例 不同类型先心病根治性手术的时机和方法不同, 但随着术前诊断、外科手术、体外循环和围术期 处理等各方面技术的提高 目前倾向于在婴幼儿时期及适当的时机进行手术 治疗,以避免心肌发生不可逆性的损害
动脉导管未闭(PDA)
任何年龄血流动力学改变明显的PDA均需 手术或介入治疗 无血流动力学改变的PDA应采取介入治疗 不适宜介入治疗的PDA应采取外科治疗 心力衰竭、肺高压、反复肺炎的婴儿是手 术适应症 艾森门格综合征是手术禁忌症。
《先天性心脏病》PPT课件

整理课件ppt
8
先天性心脏病的分类
左向右分流型(潜伏紫坩型):包括 室间隔缺损(VSD) 房间膈缺损(ASD) 动脉导管未闭(PDA) 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 主动脉缩窄
整理课件ppt
9
先天性心脏病的分类
右向左分流型(紫坩型):包括 法洛氏四联症 完全性大动脉错位
整理课件ppt
15
据缺损部位分为 卵圆孔未闭→不引起分流 第一孔未闭→较大,伴有二尖瓣关闭不全 第二孔未闭→临床最常见
整理课件ppt
16
常见的几种先心
房间膈缺损的病理生理
出生的头几个月,由于两侧心室厚度相同,心室 充盈压相近→通过缺损的量少
年龄增大→肺血管阻力及右心室压力降低→从左 心房到右心房和右心室血量增加→右心室负荷 加重→右心室肥大→肺循环量增加→肺动脉高 压
整理课件ppt
10
先天性心脏病的分类
无分流型(无紫坩型): 肺动脉狭窄等
整理课件ppt
11
常见的几种先心
室间隔缺损(VSD) 根据缺损部位不同分为三种类型 干下型缺损 室间隔膜部缺损 室间隔肌部缺损
整理课件ppt
12
常见的几种先心
室间隔缺损病理生理 左、右心室之间有一异常交通 →血液从左向右
脉导管对前列腺素的舒张放应越强,影响动脉导管的 正常收缩
②早产儿特别是患有呼吸窘迫综合症者常因动脉导管开 放而发生充血性心衰和肺水肿
③出现肺动脉压﹥主动脉压时→右向左分流→脚趾青紫 (差异性青紫)
整理课件ppt
21
常见的几种先心
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表现 分流量小者无症状,分流量大者有气促、多汗、 喂养困难、消瘦、心率加快、易患呼吸道感染 导致左心衰 注意:患有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早产儿在肺部疾 患改善后仍有洋地黄治疗难以奏效的左心衰时 必须警惕动脉导管的持续开放
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讲课文档

二、术后处理及随诊
1. 术后局部压迫沙袋4~6h,卧床20h;静脉给予抗 生素3d。
2. 术后24h,1、3、6个月至1年复查心电图、超声心 动图,必要时复查心脏X线片。
第五页,共64页。
三、并发症及处理
应用弹簧圈和蘑菇伞型封堵器介入治疗PDA的并发症 发生率很低,主要包括以下并发症:
一、介入治疗适应证及禁忌证
适应证
1.通常年龄≥3岁。 2.继发孔型ASD直径≥5mm,伴右心容量负荷增加,
≤36mm的左向右分流ASD。
3.缺损边缘至冠状静脉窦,上、下腔静脉及肺静脉的 距离≥5mm;至房室瓣≥7mm。
4. 房间隔的直径大于所选用封堵伞左房侧的直径。
5. 不合并必须外科手术的其他心脏畸形。
第二页,共64页。
一、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
适应证
体重≥8kg,具有临床症状和心脏超负荷表现,不合并需 外科手术的其他心脏畸形。
相对适应证
1.体重4~8kg,具有临床症状和心脏超负荷表现,不合 并需外科手术的其他心脏畸形; 2. “沉默型”PDA; 3. 导管直径≥14mm; 4. 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但已控制3个月;
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第一页,共64页。
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治疗
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 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其发病率约占先天性 心脏病的10%~21%,女性多见,男女比例约为 1:3。根据PDA直径的大小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大多数的专家认为PDA一经诊断就必须进行治疗, 而且大多能够通过介入方法治愈。
簧圈的发生率为3.9%,蘑菇伞封堵器的发生率 为0.2%。与PDA解剖形态有关,术中应对其形 态有充分的了解,根据解剖形态选择合适的封堵 器有助于避免此种并发症。轻度狭窄可严密观察, 若狭窄较重则需要外科手术。
先天性心脏病咨询(1)

先天性心脏病咨询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是指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心脏出现畸形或发育不良,从而导致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异常的一类心血管疾病。
先天性心脏病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心脏病,也是生命威胁性最高的心脏病之一。
对于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而言,及时发现、诊断并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们将对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注意事项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1. 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对于轻度症状的先天性心脏病,可以采用药物治疗,包括心脏糖苷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以改善症状和减轻负荷。
(2)手术治疗:对于一些需要立即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如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需要通过手术治疗来改善患者的病情。
(3)介入治疗:此外,对于一些较轻的先天性心脏病,如房间隔缺损,可以通过介入治疗来矫正,避免手术风险和创伤。
(4)心脏移植:对那些必须要进行心脏移植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这是一个最后的选择。
随着技术的发展,心脏移植的成功率越来越高,已成为治疗重度先天性心脏病的有效手段。
2. 手术后注意事项(1)保持休息:手术后需要保持适当的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活动。
(2)定期检查:手术后需要及时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的变化,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3)药物治疗:手术后需要继续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药物治疗,以缓解症状、控制病情。
(4)保持心理状态稳定:手术后需要注意情绪调节,保持心理状态稳定,减轻焦虑和压力。
二、先天性心脏病的注意事项1. 定期复查先天性心脏病可能会引起多个并发症和合并症,因此需要定期复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
2. 避免感染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免疫力相对较弱,更容易感染,因此需要注意避免近距离接触病人和接触有感染风险的环境。
3. 饮食注意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应注意饮食均衡,避免进食高盐、高糖、高脂肪等食物。
4. 注意舒适度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舒适度,避免受到寒冷、高温等不良环境的影响,同时注意保暖和湿度控制。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讲课PPT课件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 抗心律失常药物、 抗炎药物、抗凝药 物等
药物治疗需要严格 遵医嘱,注意药物 的副作用和相互作 用
手术治疗
手术时机:根 据患儿病情和 医生建议选择
最佳时机
手术方式:根 据先天性心脏 病的类型选择 合适的手术方
式
手术风险:手 术具有一定的 风险,需要家 长和医生充分
沟通
术后护理:手 术后需要定期 复查,注意饮 食和生活习惯
案例分析与讨论
案例选择:选择具 有代表性的小儿先 天性心脏病案例
案例描述:详细介 绍案例的基本情况、 病情表现和治疗过 程
案例分析:分析案 例的病因、病理生 理机制和诊断依据
案例讨论:探讨案 例的治疗方案、预 后和预防措施
经验教训与启示
早期发现与诊断:定期进行体检, 注意观察孩子的身体状况,以便早 期发现先天性心脏病的症状。
社会支持
家庭支持:家长在心理上给予孩子关爱和支持,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
学校支持:老师和同学的理解和包容,让孩子在学校中感受到温暖和支持
社会关注:媒体和公众的关注,提高社会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认识和关注度
专业机构支持:医疗机构和心理咨询机构提供的专业支持和治疗,帮助孩子和家庭应对疾病带 来的心理问题
保持良好心态: 减轻焦虑和压力
新生儿筛查
筛查时间:出生后 24小时内进行第 一次筛查
筛查方法:通过足 跟采血,检测先天 性心脏病的指标
筛查意义:早期发现 先天性心脏病,及时 采取干预措施,降低 患儿的发病率和死亡 率
普及推广:提高新 生儿筛查的普及率 ,加强宣传和教育
预防措施
定期产检:及时发现胎儿心脏问题,采取相应措施 孕期保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新生儿筛查:对新生儿进行心脏检查,早期发现和治疗 疫苗接种:根据医生建议为孩子接种相关疫苗,增强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