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线宽带通信技术在智能电网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
智能电力技术中的电网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介绍

智能电力技术中的电网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介绍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电力技术在电力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
而其中电网数据的采集与处理方法则是智能电力技术的核心要素之一。
本文将介绍电网数据的采集与处理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智能电力技术的运作机制。
1. 电网数据采集方法电网数据的采集是指通过各种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对电网中的各种参数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采集。
常见的电网数据采集方法包括以下几种:a) 远程监测系统:利用通信网络实现对电网设备的远程监测和控制。
通过远程监测系统,可以实时获取电网中各种设备的工作状态和运行数据,为电力调度和运维提供重要依据。
b) 传感器技术:通过在电网各关键位置安装传感器,实时感知电网的参数和状态。
常见的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电流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能够将感知到的数据转化为电信号,并通过通信设备传送给数据采集系统。
c) 数据记录仪:在电网关键位置安装数据记录仪,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实时记录和存储。
数据记录仪可以选择电线直接高效采集数据,也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与采集终端进行数据交互。
2. 电网数据处理方法电网数据的处理是指将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过滤、清洗、转换和分析,从而提取出有用的信息和知识。
智能电力技术中常用的电网数据处理方法包括以下几种:a) 数据过滤与清洗:对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过滤和清洗,去除噪声和异常数据。
同时,可以采用插值、平滑和修正等技术,填补丢失的数据和修复错误的数据。
b) 数据转换与标准化:对清洗后的数据进行转换和标准化,将其转换为标准的数据格式和单位。
这样可以方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建模工作。
c) 数据分析与建模:利用统计学和数据挖掘等方法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建模。
这包括对数据的聚类、分类、预测和关联分析等。
通过数据分析和建模,可以发现数据中的规律和潜在的关联,为电力调度和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d) 数据可视化与呈现:将处理后的数据以图表、报表或地图等形式进行可视化呈现。
无线通信技术在电力数据信息采集中的应用

通信网络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在电力数据信息采集中的应用贺龙(国网吴起县供电公司,陕西延安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推进,电力数据信息的采集对于提高电网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变得越来越重要。
相比有线通信方式,无线通信技术在电力信息采集系统中的应用呈现独特优势。
文章阐述了无线通信技术的概念、微功率无线通信等相关技术,并剖析了电力信息采集业务模式和电力信息采集系统的组网架构。
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无线通信技术在电力数据采集过程中的应用情况,包括抗干扰性设计、传输可靠性优化等技术手段,并提出了进一步增强无线通信在电力信息采集可靠性方面的建议。
无线通信技术;电力数据;信息采集Application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Power Data Information AcquisitionHE Long(State Grid Wuqi County Power Supply Company, YanAbstract: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smart grid construction, the collection of power data informa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o improve the operation efficiency and management level of the power grid. Compared with等技术的发展,无线通信技术正向着更高速率、更大容量、更低延时的方向不断发展。
电力信息采集业务的核心价值在于实现对用户用电数据的全面采集和智能化管理。
通过部署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电力部门可以实时掌握用户的用电情况,进行用电分析,发现用电异常行为,并对电量计量进。
精细化的用户用电数据,不仅有利于电力部门更好地开展用户服务、制定电价策略、进行电费保障电能供应质量。
电力通信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电力通信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随着智能电网的建设,电力通信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电力通信技术是指在电力系统中传递电信业务信息的技术,包括以太网通信、无线通信、电力线通信等多种通信技术。
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地传递电力系统中的各种信息,从而实现智能电网的高效运行和管理。
首先,以太网通信技术的应用是智能电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以太网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通信技术,目前已经成为电力系统中最常用的通讯技术之一。
以太网通信技术可以实现电力系统的数据采集、监控、保护和控制等功能,从而实现对电力系统全面的监测和管理。
同时,以太网通信技术也可以提高电力信息的传输速度和精度,让电力系统的运行更加稳定和可靠。
其次,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也十分重要。
无线通信技术可以通过无线信号传输,实现电力系统中各种信息的快速传递和交换。
目前在智能电网中,无线通信技术主要应用在实时监测和实时控制领域。
比如说,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实现远程测量和遥控操作,为电力系统的运行提供更加全面、精确的数据支持。
同时,无线通信技术也可以让电力系统和智能终端设备进行无线联网,让电力系统更加便捷地实现人机交互。
最后,电力线通信技术的应用也十分重要。
电力线通信技术利用电力系统的输电线路作为传输介质,实现电力信息的传输。
该技术主要应用于电力系统中不便于布设传输线路的场所,例如山区、森林等。
同时,电力线通信技术也可以利用电缆线路进行信息传输,实现电力系统中各种设备的联网和通信。
这种技术的优点是覆盖范围广、成本低,同时也可以降低电力系统设备和造成的影响。
综上所述,电力通信技术是智能电网的重要支撑,也是实现电力系统智能化的必要条件。
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和发展,电力通信技术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为智能电网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更加全面、高效的支持。
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知识竞赛题目和答案

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知识竞赛题目〔一〕智能电网开展概况〔5题〕1. 与现有电网相比,智能电网表达出(电力流、信息流和业务流高度融合)的显著特点。
A.电力流、信息流和业务流高度融合B.对用户的效劳形式简单、信息单向C.电源的接入与退出、电能量的传输等更为灵活2. 智能电网的先进性主要表达在以下哪些方面。
(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与电网根底设施有机融合,可获取电网的全景信息,及时发现、预见可能发生的故障; 通信、信息和现代管理技术的综合运用,将大大提高电力设备使用效率,降低电能耗损,使电网运行更加经济和高效;实现实时和非实时信息的高度集成、共享与利用,为运行管理展示全面、完整和精细的电网运营状态图,同时能够提供相应的辅助决策支持、控制实施方案和应对预案)A.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与电网根底设施有机融合,可获取电网的全景信息,及时发现、预见可能发生的故障。
B.通信、信息和现代管理技术的综合运用,将大大提高电力设备使用效率,降低电能耗损,使电网运行更加经济和高效。
C.实现实时和非实时信息的高度集成、共享与利用,为运行管理展示全面、完整和精细的电网运营状态图,同时能够提供相应的辅助决策支持、控制实施方案和应对预案。
3. 2021年5月,国家电网公司在(2021特高压输电技术国际会议)会议上正式发布了“坚强智能电网〞开展战略。
(2021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大力开展低碳经济,推广高效节能技术,积极开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强智能电网建设。
〞A.中央企业社会责任工作会议;2021年2月B.2021特高压输电技术国际会议;2021年3月C.国际大电网会议;2021年4月D.美国智能电网周(GridWeek)开幕式;2021年5月4. 建设智能电网对我国电网开展有哪些重要意义?(智能电网具备强大的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具备更高的平安稳定运行水平,适应并促进清洁能源开展; 智能电网能实现高速智能化的电网调度,能满足电动汽车等新型电力用户的效劳要求,能实现电网资产高效利用和全寿命周期管理和电力用户与电网之间的便捷互动; 智能电网能实现电网管理信息化和精益化,在发挥电网根底设施增值效劳潜力的同时促进电网相关产业的快速开展。
全光纤网络在智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的应用

能用电系统包含的内容较多,如远程信道、计量主站、本 地 信 道 、现 场 终 端 以 及 电 力 用 户 ,构 建 完 整 的 框 架 ,通 过 各个环节的相互衔接,发挥出系统的功能。智能用电系 统的主站由电力业务应用、数据存储、数据管理、信息采 集 、通 信 以 及 营 销 等 环 节 相 连 接 ,共 同 组 成 系 统 进 行 应 用[3]。灵活利用远程信道的优势将主站与当前的现场终 端进行合理的衔接,对用户的电能信息进行合理的采 集,并发送相关的指令,如定抄命令,同时还可以实现监 测、计量、上报等功能。在实践应用过程中,还需要考虑 未来智能电网营销业务的发展以及用户的需求,灵活利 用远程信道进行阶梯点价推行,并实现有序的管理与结 算,在线进行监测,以保证其安全用电。受区域因素 影 响 。不 同 的 地 区 智 能 用 电 系 统 存 在 一 定 的 差 异 ,工 作 人 员应结合实际情况对其系统进行合理的配置,实现整体 建设。对于现场终端来说,其也是现阶段的重点内容,包 含的内容较多,如智能表、传感器等,主要负责数据的采 集、传输、查询、记录、维护以及状态显示等,满足当前的 发展需求[4]。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for reference.
关键词院光纤网络;智能用电;塑料光纤;信息采集系统
Key wordsigent power;plastic optical fiber;information acquisition system
efficient, safe and stable intelligent power information collection system has become the primary task at this stage, to improve the data
智能电网中的数据采集与分析技术

智能电网中的数据采集与分析技术智能电网作为一种新型的电力供应体系,通过利用先进的信息和通信技术,实现了对电力系统的自动化、互联互通以及智能化管理。
在智能电网的运行中,数据采集与分析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为电力系统的有效运行和管理提供关键支持。
一、数据采集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数据采集是智能电网中的基础步骤,通过采集各个环节的实时数据,系统可以对电力网络进行准确监测与管理。
数据采集技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应用于智能电网。
1. 监测设备数据采集智能电网中的监测设备负责对电力系统进行实时监测与数据采集。
例如,传感器可以实时测量电力设备的温度、震动以及电流等数据,并将其传输到数据中心进行存储和处理。
监测设备的数据采集能够为智能电网提供准确的实时数据,帮助系统运维人员及时了解电力系统的状态。
2. 用户数据采集智能电网还需要对用户的电能使用情况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
通过智能电表等设备,可以实时采集用户的用电信息,诸如电能消耗、用电峰谷等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用于电力计费、用电负荷预测等用途,帮助电力系统管理部门优化电网运行。
3. 环境数据采集智能电网运行环境中的数据采集也非常关键。
例如,可以利用气象站采集气象数据,如温度、湿度、风速等,用于电力系统对气象条件的响应和调整。
环境数据采集还可以用于灾害预警和风险管理,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二、数据分析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数据采集只是智能电网运行中的一部分,更关键的是将采集得到的海量数据进行分析,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并为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1. 大数据分析智能电网中产生的数据庞大且多样,传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已经无法胜任。
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应用,能够从庞杂的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
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对电力系统的负荷、能源消耗等进行精准预测和优化调度,实现电网的高效运行。
2. 数据挖掘与智能化决策数据挖掘技术可以深入挖掘数据背后的规律和关联,进一步加强对智能电网数据的理解和利用。
智能电网中的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研究

智能电网中的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研究引言:智能电网是指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对传统电力系统进行改造,实现电力生产、传输、配送、使用的高效、安全、可靠、经济的全面管理。
而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是智能电网构建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探讨智能电网中的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的研究现状、挑战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一、数据采集技术数据采集是智能电网中获取电力系统各种信息的基础。
传统电力系统模糊的数据无法满足智能电网对大数据、互联互通的要求。
因此,数据采集技术成为了智能电网建设中的核心问题之一。
1.1 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技术是智能电网中数据采集的重要手段之一。
各种传感器可以实时获取电力系统中的各种物理量和状态信息,如电压、电流、功率等。
目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传感器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新一代的传感器可以实现更高的精度和更快的响应速度,极大地提升了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效率。
1.2 无线通信技术传统的数据采集方式通常使用有线方式进行,但这种方式存在传输距离短、布线困难等问题。
而无线通信技术的出现,为数据采集提供了更好的解决方案。
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实现传感器与中心系统之间的远距离数据传输,并且无需进行复杂的布线工作,降低了建设成本。
1.3 云计算技术随着智能电网中数据量的快速增长,传统的数据处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而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可以对大规模的数据进行高效的处理和存储。
通过云计算,可以实现对数据的分析、挖掘和处理等操作,提高了数据采集的应用价值和效果。
二、数据传输技术在数据采集完成后,如何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指定的中心系统,是智能电网中另一个重要的问题。
数据传输技术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智能电网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2.1 通信网络技术通信网络技术是智能电网中数据传输的基础。
传统的通信网络主要使用有线方式,但随着智能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有线网络已经无法满足传输要求。
因此,无线通信网络应运而生。
无线通信网络具有传输距离远、布设方便等优势,可以实现智能电网中数据的快速传输和高效管理。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现状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现状引言: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是一种基于电力线路的通信方式,通过利用电力线路传输数据和信息,为电力系统的监控、控制、通信等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不仅可以降低通信成本,提高通信效率,还能够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远程监控和智能化控制。
本文将探讨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现状。
一、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原理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是利用电力线路作为传输介质,通过在电力线上叠加或注入高频(20kHz-500kHz)的载波信号来实现通信的一种技术。
其原理是将数据和信息转换为模拟载波信号,通过电力线路传输到目标位置,再解调得到原始数据和信息。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可以在不干扰电力供电的同时,实现电力系统内部各个终端之间的通信。
二、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监控中的应用1. 数据采集与监测: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可以实时采集和传输电力系统中各种数据,如电压、电流、功率、频率等,为电力系统的监测和分析提供有力支持。
通过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可以实现对配电变压器、电能表等设备的远程监控,大大提高了电力系统监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2. 故障检测与定位: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能够实时监测电力系统中的故障和异常,如短路、过载等,并通过传输的载波信号进行定位。
利用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可以准确判断故障位置,快速采取必要的措施,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 负荷控制与管理: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可以对电力系统中的负荷进行控制和管理。
通过传输载波信号,可以实现分布式电力控制,对负荷进行精确控制,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和效率。
此外,基于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还可以实现对电力负荷进行智能调度和优化,提高电力系统的能源利用率。
三、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通信中的应用1. 电力系统间通信: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可以实现不同电力系统之间的通信。
例如,通过在输电线路上注入载波信号,可以实现电力系统之间的远程通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线宽带通信技术在智能电网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的应用探讨齐淑清,张辉(国网信息通信有限公司,北京100761)摘要: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当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发展现状及未来系统建设需求,比较了电力线宽带通信技术和其它通信技术的特点,提出了电力线宽带通信技术在未来智能电网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的应用方式和前景。
关键词:电力线宽带通信;BPLC;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智能电网Application of Broadband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Techonology in the Electric Energy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of the Smart Grid Abstrac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mart grid, the electric energy data acquisitionsystem(abbr. EDAS) is the key part of the grid, with the features of informationization digitalization, automation, interactive-based. The paper takes a brief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status quo and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s in the future about EDAS in our nation, comparing the technology characters between broadband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and other communication , proposing the applicaiton methods and prospect based on broadband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techonology in the EDAS of the smart grid.Key words: broadband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BPLC, electric energy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smart grid0 引言按照国家电网公司2009年发布的“建设坚强智能电网”规划,我国智能电网建设将包含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共六个环节,具有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的技术特征,到2020年,中国电网的资源配置能力、安全稳定水平,电网与电源和用户之间的互动性得到显著提高。
可见,如何有效搭建用户与电网之间沟通桥梁,提供安全可靠的用电信息采集服务,是实现电网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的基础,同时也是电力公司增强电网综合服务能力,满足互动营销需求,提升服务水平的必然要求,可以预见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将在我国智能电网配用电部分建设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依托光纤、无线和电力线载波等通信技术构筑的网络,通过采集器、集中器、智能表计、用户智能交互终端等设备,在用户和电网公司之间形成网络互动和即时连接,从而实现电力、信息、应用数据的高速传输和远程家电控制等功能。
相对其它通信技术,宽带电力线通信技术采用低压电力线作为传输介质,具有线路资源丰富、传输速率高、网络建设成本低等技术优势,有望在未来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网络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1 智能电网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应用现状近年来,各地供电公司根据各自的应用需求,也陆续开展了智能电网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试点建设,在负荷预测分析、电费结算、需求侧管理、线损统计分析、反窃电分析及供电质量管理等业务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然而,调研和分析结果表明:这些仅仅作为试点建设的智能电网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规模小、分散孤立,总体采集覆盖率低,只占到电网公司经营区域内电力用户总数的不到5%,离上述的总体目标还相差甚远,无法满足公司系统各层面、各专业准确掌控电力用户信息的需求。
究其原因,已经试点建设的智能电网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之所以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推广应用,除了受系统规划、标准建立、运行管理及资金投入等各方面因素制约以外,更重要的因素是电表数据采集系统的通信方式不能满足现实的需求。
目前,国内现有的电力用户抄表系统在从电表或采集终端到抄表集中器的本地通信方式上,大都采取的是485布线、窄带低频电力线载波或无线的通信方式。
这些抄表系统或者是施工量太大,不方便大范围实施(如485布线);或者是受电力线负载特性的影响较大,而造成通信信道的不稳定不可靠(如窄带低频电力线载波)。
而它们的共同弱点都是带宽过窄、速率过低、实时性差、不能实现双向快速通信等,因此已建系统的实用化程度低,无法满足供电公司建设用电信息一体化采集平台的需求,更不能满足用电预付费、断复电和防窃电等更高层面上的管理需求。
因此,大多数供电公司没有把握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应用,现在仍以现场人工抄表为主。
因此,供电公司要打造适合于各层面、各专业共享的用电信息一体化采集平台,能够满足线损的统计与计算、供电用户用电负荷曲线分析和异常用电情况查询,实现对电力用户的远程通断电控制和预付费管理等更高的管理需求,就必须升级智能电网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通信方式,以确保系统的数据通信是实时的、快速的、可靠的、稳定的。
而如同其它工商业用户信息与控制网络一样,网络宽带化将是是智能电网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发展的必然方向。
2 电力线宽带通信的技术特点电力线宽带通信(Broadband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简称BPLC)技术,是以太网技术发展的分支。
它采用先进的OFDM通信编码技术,利用覆盖范围最为广泛的电力线作为高速数据通信的载体,可以免布线、低成本地实现用户的数据终端接入宽带通信网络,适应了现代节约型社会的建设需求。
国内宽带PLC的应用起始于1999年原国家电力公司的科技项目,并在2001年由原国电通信中心组织开始采用BPLC产品,在北京居民区进行电力线上网试验,随后在北京正式开展电力线上网商业化试运营,在上海、南京、深圳等各地大中城市,也都相继出现了推广电力线上网的企业,使得全国的电力线上网用户达到了近十万户。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用户智能电网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领导小组”颁布的建设模式及技术方案研究报告中,将电力线宽带载波技术列为居民用户用电信息采集本地通信的主要通信方式之一,指出“宽带通信占用频带宽,数据传输速率高,数据容量大,双向传输,无需另外铺设通信线路,安装方便、可以方便地将电力通信网络延伸到低压用户侧,实现对用户电表的数据采集和控制”,认为“相对窄带载波通信,宽带载波安全性更好,通信可靠性更高,这种模式适合用户电表集中的城市台区,能够通过网络实现预付费功能。
”国家电网公司对该技术的科学评价,将极大地推动基于电力线宽带通信技术的电力用户智能电网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大规模推广应用。
电力线宽带通信技术充分利用现有的配电网络线路,无需布线,可以较大程度上节省网络建设投资,符合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宗旨,也是低成本实现用户终端宽带网络化重要手段之一。
因为传统的以太网建设需要敷设大量的光纤和双绞线,安装大量的网络交换设备。
尽管光纤和双绞线可靠性高,但施工量太大,而且安装技术要求高,造成初装成本高,目前尚不适宜于电力用户计量终端网络的建设。
电力线宽带通信以电力线为载体,覆盖范围广、无需布线、建设投资小,而且终端连接方便,接入电源就等于接入网络。
因此,利用供电公司380V/220V低压供电网络,完全可以建立起从局端直达每个低压用户的端到端的宽带通信网络,既可以为供电公司远程用电管理的各种应用提供统一的宽带通信平台,又可以为其它基于互联网的社区、楼宇与家庭的诸多应用提供经济实惠的宽带传输手段。
3 电力线宽带通信在抄表领域与其它通信方式的比较3.1 抄表领域的主要通信方式在抄表领域,本地通信信道的主要方式包括RS-485总线、窄带电力线载波、宽带电力线载波和短距离无线等。
(1)RS-485总线。
RS-485是一种双向、半双工通信的工业总线标准,允许多个驱动器和接收器挂接在总线上,数据信号采用差分传输方式,具有较高共模范围(-7V至+12V )。
其优势在于资源消耗小,易于实现,成本低廉,信号传输可靠性高,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每条RS-485总线上的终端数量有限,多台设备共存时需要分级转发,因此系统安装调试复杂;因终端共用总线,任何一个节点故障都会导致总线无法通信,因此故障排查工作量大;RS-485总线的实现需要敷设专用线路,施工量大,容易遭受外部电磁干扰和人为破坏。
(2)窄带载波通信方式。
低压窄带载波通信技术是指载波信号频率范围≤500kHz的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数据传输速率较低。
采用这种通信方式时无需另外铺设通信线路,安装方便、可以方便地将电力通信网络延伸到低压用户侧,实现对用户电表的数据采集和控制,适应性好。
因为电力线信道具有信号衰减大、噪声源多且干扰强、受负载特性影响大特性,从而降低了低压窄带载波通信的可靠性,使其推广应用遭遇一些技术障碍,需要在应用时采用软、硬件技术结合完成组网优化。
因此低压窄带载波通信方式适用于电能表安装位置分散、布线困难、用电负载特性变化较小的台区,例如城乡公变台区供电区域、别墅区等。
(3)电力线宽带通信方式。
低压电力线宽带通信技术指载波信号频率范围>1MHz的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
低压电力线宽带通信占用频带宽,数据传输速率高,数据容量大,双向传输,无需另外铺设通信线路,安装方便、可以方便地将电力通信网络延伸到低压用户侧,实现对用户电表的数据采集和控制,适应性好。
因其采用较高频率的载波信号,在电力线中信号衰减较快,因此在长距离通信中,可通过在适当条件下加装中继方式实现可靠传输。
电力线宽带通信所使用的频段在电力线上干扰较少,通信可靠性更高、更稳定,安全性更好,这种模式适合用户电表集中的城市社区,能够通过网络实现预付费功能。
(4)无线通信方式。
无线通信的频段是工业科学医疗(ISM)频段微功率,包括433MH z、868MHz(欧洲)、915MHz(美国)和2.4GHz,节点间的通信方式包括点对点、固定中继和自组网等类型。
无线通信方式主要包括ZIGBEE、微蜂窝及由这些技术衍生出来的类ZIGBEE等方式。
无线通信的优点在于安装简便,无需布线,适应性强。
但因其标准不统一,实现方式各异,性能参差不齐。
除了距离衰减外,建筑物、天气、空间电磁干扰等外部环境变化都会对无线通信造成影响,因此无线通信方式在抄表领域的应用也必须根据现场环境,采用中继、转发、组网等方式来实现数据的传输,使其推广受到阻碍,更适合于作为其他本地通信方式的补充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