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和利用综述

合集下载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的综述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的综述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的综述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姓名:李宗霖摘要:本文综述了我国药用植物资源的概况,概述了我国从古到今的药用植物资源的利用情况,本文综述了三明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概况、开发利用情况。

阐述了资源的保护、培育与利用;探索了实现可持续利用的若干途径,并附之于自我对我国药用植物资源利用情况的看法。

关键字:药用植物开发利用可持续中国参考文献:张康健王蓝,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学,中国林业出版社陈士林等. 中国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体系构建[J ]. 中国中药, 2005, (15).刘麦娥, 高海琪1 加强中药野生资源保护刻不容缓[J ]. 中国药业, 2004, (08).中国药材公司. 中国中药区划[M ].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5.李西林等. 中药濒危药用动植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J ].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 Utilization of Chinese Medicinal Plant ResoureesLi Zonglin前言:我国是应用天然药物最为广泛、最为久远的国家。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在大量的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逐渐形成了我国特有的医学文化与理论,即中医药文化理论。

进入21世纪后,传统草药和近代东西方发展起来的植物药被认为是将来健康产业中最具有生命力的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长期采挖以及滥用资源致使植被破坏、生态恶化,许多野生药用植物蕴藏量大大减少。

为了解决这些药用植物--特别是那些药效明显、生境特殊、引种困难的药用植物的资源日渐匮乏的问题,科研人员、相关企业和一些政府部门作了大量工作,在保护我国的药用植物资源和资源的有效利用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为植物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药用植物物种资源,现有有记载的药用植物11146种。

目前我国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逐步形成多层次,多方位和多学科研究的特点。

由于中医药产业的迅速发展导致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过度,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有相当一部分珍惜药用植物资源濒临灭绝。

药用木瓜的综合开发利用

药用木瓜的综合开发利用
关键 词 :木 瓜 ;价 值 ;开 发 ;利 用
中图分类号 :¥6 . 6 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6 1( 00 6 100 0 813 2 1 )0 - 2 - 0 3
Co p e n ie De eo m e ta d Ut ia o fM e ii lCh e o ee pe is m r he sv v lp n n i z t n o d cna a n m lss co a l i W ANG n 1a g , Z Yu .in HANG Fe , Z n HANG a Hu , B h — h a AIZ ic u n ‘
Ab t a t T e d id futo a n mee p co a i r dto a ie e me ii ewih i o tn e eo me tv le Is sr c : h re r i fCh e o lss eis sa ta i n lChn s d cn t mp ra td v lp n au . t i me iia , e il e oo ia n ra na au s ae d s u s d T e c re tst ain a d d v lp n r s e ta e dcn l db e, c lgc la d o n me tlv le r ic se . h ur n i t n e eo me tp o p c r u o s mmaie .Ac od n o te p o lmsi h e eo me ta d u i z t n, t e s g e to sae p tfr r u rzd c r i gt h rb e n te d v lp n n tl ai i o h u g sin r u o wad, whc o l ih w ud p o i eb ssf rt ep oe t n a d rto a e eo me to s eis e o re . r vd a i o h r tci n ain ld v lp n fC.p coa r s u c s o

《中国中药资源发展报告(2019)》综述——中药资源发展七十年历程与展望

《中国中药资源发展报告(2019)》综述——中药资源发展七十年历程与展望

《中国中药资源发展报告(2019)》综述——中药资源发展七十年历程与展望Summary of the Development Repor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Resources in 2019—Developmen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Resources in the Last 70 Years and Future ProspectsChina Food & Drug Administration Magazine《中国中药资源发展报告(2019)》延续以往体例,从中药资源普查、质量与安全、价格、产量、国际贸易、产业发展、药用资源保护7个方面系统阐述了2019年度中药资源的发展现状,同时新增中药产业科技创新发展章节,从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战略目标3个方面介绍我国中药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情况。

两个专题报告分别介绍了“浙八味”和“四大怀药”的道地资源及其产业【摘要】中药资源产业经过七十年发展,从过去的由中国药材公司统购统销,到改革开放后的市场化探索,再到现在已进入法制化与规范化发展时期。

过去的七十年,我国开展了四次全国性的中药资源普查,基本摸清了我国中药资源家底;推动了大量野生药材的驯化抚育,300余种常用中药材已实现人工栽培,选育了257个中药材新品种;传统中药材交易市场开展现代化探索,“互联网+中药材”在中药材交易中占比不断提升;中药工业化水平不断提升,2019年我国中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519.5亿元,占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24.9%;中药资源质量监管体系和标准化体系基本建立;中药国际化成效初显,中医药已传播至183个国家或地区,2018年我国出口中药类产品39.09亿美元。

尽管中药资源产业得到蓬勃发展,但中药资源保护任务仍然艰巨、产业结构与工业化需求不匹配、产业发展呈内卷化趋势等问题依然存在,未来应从中药材种子种苗产业、促进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展中药资源产业。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的综述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的综述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的综述中国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药用植物资源尤为丰富。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着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培育和利用这些植物对中国的医药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综述中国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并探讨其对经济和生态的影响。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多样,据统计,我国药用植物种类约为5000种,其中有很多是独特的物种,在国际上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

例如,中药材葛根是一种具有抗肿瘤和抗炎作用的植物,被广泛用于中药制剂中。

此外,中药材川芎、陈皮等也都是具有丰富药用价值的植物。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通过种植和繁育,推动药用植物的规模化生产。

中国对一些常用的中药材进行了大规模种植,并通过优化种植技术提高了植物的产量和品质。

其次,通过研究和开发,提取和利用植物中的有效成分。

许多药用植物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如植物碱、挥发油等,这些成分被提取出来用于制药和保健品生产。

最后,通过保护和研究,推动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保护药用植物的生态环境,确保其种群的稳定和繁衍,是实现可持续利用的关键。

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中国的经济和生态环境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药用植物的开发利用促进了中国的医药产业发展。

药用植物是中药制剂的重要原料,对中医药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同时,大规模种植和提取植物成分可以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增收。

其次,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大量种植和采集植物可能导致植物资源的枯竭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因此,需要加强对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管理,确保其可持续利用。

为了更好地利用药用植物资源,中国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建立了药用植物资源数据库,对各类药用植物进行了分类和记录。

这有助于科研人员和决策者更好地了解和利用这些资源。

其次,加强对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

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乌灵参开发与研究进展综述

乌灵参开发与研究进展综述

乌灵参开发与研究进展综述浙江佐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刘华本摘要:本文通过对乌灵参生长习性和特有生物特征进行描述,目前的开发与研究状况,尤其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研发出的乌灵菌粉的药用价值和临床应用,以及乌灵参具有的非凡的药用、食用价值和丰富的营养成分,相关领域的药理研究与野生引种栽培技术进行综述,展望乌灵参未来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乌灵参;黑柄炭角菌;乌灵菌粉;乌灵胶囊乌灵参属子囊菌纲、炭角菌科的黑柄炭角菌,是一传统的药用真菌,学名黑柄炭角菌,别名乌灵参、鸡纵(丛)蛋,又名震雷子,生长在地下深处黑翅土栖白蚁废弃的蚁巢上,被世界药用真菌研究、应用领域均视为珍稀、名贵药材,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

据清.光绪版《灌县志》卷12物产志药属记载“乌苓(灵)参其苗出土易长、根延数丈、结实虚悬室窟中,当雷震时必转动,故谓之雷震子,圆而黑,其内白色,能益肾气”。

“乌灵参,性温、味甘,具有补气固肾、健脾除湿、镇静安神之功效,主治脾虚少食、产后及术后失血过多、产后乳少、胃下垂、疝气、心悸失眠、小儿惊风及跌打损伤等”[1]。

野生乌灵参主要产于四川、云南、广东等地,浙江、江西、江苏也有生长,乌灵参产地以四川的灌县、綦扛等地为上品,体壮重实,气旺圆大,黑如髹漆,纹理细腻。

乌灵参表皮黑如光漆,内里的肉呈白而微黄的颜色,全身类椭圆形,有蒂而无根茎。

但由于乌灵参生长于地下2米-20米的土栖白蚁废弃的蚁巢上,采掘非常困难,故自然资源极为稀少。

乌灵参既是药用真菌又是食用菌,有较高营养和药用价值,是较理想的保健食(药)品。

在19世纪末有外国学者Berkeley、Petch、Jumella等人对其进行野外挖掘和研究,我国30年代周家炽教授(蔡鄂将军的女婿)对乌灵参的生长和形态曾有所描述,成都中医院学报(1984年2月)对乌灵参的生长情况和药用功效进行了研究和论述。

乌灵参是一种腐生菌,它在自然条件下生长发育的基质是位于土栖白蚁巢腔中的菌圃,而菌圃是由白蚁工蚁消化或半消化的食物及其它一些成份以及生长于这基质上无数小白球菌及鸡纵菌丝组成的一种特殊结构,其主要成份是木质素和纤维素,它们占干物质的50%以上,此外还含有多缩戊糖、可溶性糖、矿物质及含氮物质。

中国药用植物仙茅开发利用综述

中国药用植物仙茅开发利用综述

研 究证 实 。 仙 茅 正丁 醇 能 明显 加 重 去 势雄 性 小 鼠 的附 性器 官 , 说 明仙茅 具 有补 肾壮 阳作 用 , 而仙 茅 素 A可 能 为其
补 肾壮 阳的 有效成 分 。
2 临 床 应 用 2 . 1 治 疗 骨 质 疏 松
时, 应 注意 氮 、 磷肥 的施 用 , 这 有助 于提高 仙茅 苷 的含量 。 5 仙 茅属 物种 资源 与分 类研 究
点进 行 编码 。 结果 表 明 , 短葶 仙茅 和大 叶仙 茅 亲缘 关 系最 近
王翠 霞 等 用仙 茅 为 主 药配 合 其 他 中 药 , 治疗 女 性 更 年
首 先聚 为 一类 , 其 次绒 叶 仙茅 和 中华仙 茅 亲缘关 系相 近 . 光 叶 仙茅 与仙茅 的距 离也 较近 , 二者聚 为一 类 。
果. 证 明仙 茅 苷对 超 氧 阴 离子 自 由基和 羟 自由基 均 具 有 良
好 的清除效 果[ 4 1 。
1 . 2 抗 骨 质 疏 松
4 . 1 药 用植 物仙 茅的 人工 栽培及 快繁 体 系
制 备骨 质疏 松 大 鼠 模 型 , 灌 胃给 仙 茅提 取 物 的大 鼠 胫 骨 骨小 梁 矿含 量 和 骨 矿 密度 显 著提 高 。 其 可 能 是仙 茅 提 取
5 . 3 仙 茅 属 植 物 种 子 表 面 显 微 结 构 识 别
期综 合 症 均取 得 好 的疗 效 , 说 明 中药 仙 茅 能够 调 整 女性 更年 期激 素水平 。
2 . 3 治 疗 乳 腺 增 生
董 国明 等m 通 过扫 描 电 镜观 察 仙茅 属 5种植 物 种 子 表 面, 发 现 种脐 是否 突 起 、 突起 的 形态 以及 种子 表面 纵 皱纹 特 征, 对 鉴别 该属 有重 要意 义 。

酸角的生物活性和开发利用综述

酸角的生物活性和开发利用综述

酸角的生物活性和开发利用综述课程:药理学授课教师:院系:林学院植物资源利用系专业:农学(药用植物)学号:姓名:酸角的生物活性和开发利用综述李成强(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云南昆明650224)摘要:在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水平快速提高,消费的健康和营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青睐。

酸角具有良好色营养成分构成,并且具有异于常规水果的独特口感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同和喜爱。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从酸角果肉和种子的研究与开发利用,以及国内外酸角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总结归纳科学教们对酸角的研究成果。

把纷繁而重要的一些研究成果进行综合性的归纳总结。

一、植物来源酸角是酸豆的俗名,又称罗望子,拉丁学名为Tamarindus indica Linn。

在分类学上,属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豆目豆科苏木亚科酸豆属。

常绿乔木,高6-20m。

树皮暗灰色,成不规则裂开。

偶数羽状复叶,互生;叶柄短而粗壮;小叶14-40,叶片长圆形,长1-2.4cm,宽4-9mm,先端钝或微凹,基部近圆形,偏斜,两面无毛,全缘。

花为腋生的总状花序或顶生的圆锥花序;子房有柄,胚珠多数。

荚果肥厚肉质,圆筒形,直或微弯,灰褐色,长3-6cm,宽约2cm,果实熟时红棕色,味酸。

种子3-10颗,近长方形,红褐色,有光泽。

花期5-8月,果期7-12月至翌年5月。

酸角主要生长于热量条件好、降雨少、海拔不超过1500米的旱坡地。

原产非洲热带,后经苏丹引入印度繁衍栽植,生长非常适宜。

现全世界热带地区都有引种和栽培, 在世界上所有的热带果树中,酸角分布最为广泛,亚洲是世界酸角的主要出产区。

世界范围内除南极洲外,其它各大洲均有分布。

尤以苏丹、印度、印度尼西亚、越南、巴西、泰国、巴基斯坦等国种植最普遍。

在我国,川滇两省境内的金沙江干热河谷是我国酸角主产区,其单产和品质都优于国内其它地区。

此外,酸角还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及海南、台湾等地区。

酸角适应性强,生长较快,耐干旱和瘠薄,病虫害较少。

中草药文献综述范文

中草药文献综述范文

中草药文献综述范文中草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药物性质和药理作用为世界医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近年来,众多研究者对中草药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发现其中不仅含有多种有效的药物成分,还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本文旨在综述近年来关于中草药的相关文献,以期为中草药的临床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

根据现有文献,中草药的应用既可以作为传统医学的一种替代治疗方法,也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其中,一些中草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比如川芎、黄连、黄耆等。

这些草药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被应用于治疗风热感冒、消化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等多种疾病。

此外,中草药还具有抗肿瘤作用。

许多研究已经证明,一些中草药如青蒿素、中华白花蛇舌草等,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这些发现为中草药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此外,中草药还在心脑血管疾病、老年痴呆、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些中草药如益智果、人参等可以提高脑部血液供应,改善认知功能;一些中草药如苦瓜、鹿茸等可以降低血糖水平,控制糖尿病的发展。

然而,中草药的研究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中草药的药效和作用机理尚未完全明确,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其次,中草药的标准化和质量控制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最后,中草药的临床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需要进行更多的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试验。

总之,中草药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虽然仍存在一些挑战,但中草药作为一种独特的药物资源,具有巨大的临床应用前景。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研究者投身于中草药的研究,推动中草药在医学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综述
摘要:我国是一个具有丰富药用植物资源的国家,且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增强,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药用植物的研究中去。

我国在药用植物利用领域上取得显著成就,但仍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尤其是在植物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上。

因此,我们要根据目前的现状以及所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对策,让资源可以得到持续性利用。

关键词:药用植物资源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对策
Abstract: China is a country with rich resources of medicinal plants, and has a long history of application.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progress of societ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people's health consciousness gradually get improved, more and more people devote to the study of medicinal plants .China in the medicinal plants used by field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but there still exist many problems, especially in plant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utilization.Therefore, we should targeted to develop countermeasure and make resources sustainable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Key words: the resources of medicinal plant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chronic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一、我国药用植物资源的概况
我国地域辽阔,从寒温带直到热带,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是世界上植物生物多样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全国已知植物约有25700种 ,其中很多植物具有药用价值。

20世纪80年代 ,我国曾经进行过全面系统的资源调查 , 发现我国的药用植物资源种类包括383 科 ,2 309 属 ,11146 种[1],常用药用植物近500种。

二、药用植物的开发利用
目前,我国家种的大宗药用植物就有150多种,种植面积已达440多万亩,在选择育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及组织培养育种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据初步统计,49年来由野生转为家种的药用植物不下60种[2],主要的有防风、龙胆、柴胡、甘草、辽细辛、五味子、半夏、山茱萸、何首乌、天麻等,引种国外药用植物约30余种,重要的有颠茄、丁香、毛花洋地黄、古柯、安息香、大风子等。

这些药用植物的引种成功,在数量和质量上满足了我国人民保健事业用药的需要,促进了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也丰富了引种驯化理论宝库[3]。

除了以上的引种栽培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对药用植物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①开展药用植物资源的调查。

②整理和推广民族药、民间草药,丰富新药源。

③利用化学分类学原理寻找新药源,开发一类新药材途径。

④对药用植物不同部位开发利用,提高药材资源利用率。

全面实施GAP标准,实现中药材和产的集约化和规模化。

⑤探索老药的新用途,或从古代本草中挖掘失落品种。

⑥应用生物技术保护和开发药用植物资源。

⑦综合开发药用植物系列绿色保健食品和轻工产品,提高药材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三、药用植物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对药用植物资源合理利用的认识不足,加上受到利益等种种因素的驱使,
人们进行了疯狂式地掠夺,致使一些药用植物失去合适的生存环境,减弱了资源再生的能力,许多种类趋于衰退或灭绝。

综述一下,当前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
(1)综合利用和深度开发水平较低,药用植物综合利用率不高。

(2)全国药材生产区域化尚未形成。

(3)零星种植,不成规模。

(4)不适当引种使许多药材不具备地道性。

(5)盲目扩大种植面积
(6)追求产量第一,忽视药材质量。

(7)栽培管理和采收技术科技含量低,生产管理缺乏规范化。

(8)不合理的开发利用,野生资源消耗速度过快。

种子种苗的提纯复壮和优良品种选育工作滞后,造成中药材质量不稳定;中药材中农药残留,有害重金属含量超标;中药材栽培、加工技术不规范化
四、药用植物资源以后的发展战略
1.实现药物资源的有效保护,大力发展规范化栽培是实现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根本出路,人类将来的生存和健康一大部分依赖对药用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使用。

为切实保护好药用植物的生物多样性,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应做好如下工作:加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实行植物的就地或迁地活体保存;利用现有的种质资源库或新建专用的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进行种质的低温保存;在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分布集中的地域,建立自然保护区;有效控制对野生药材资源的采挖;开展致危因子、繁殖特性等方面的研究。

但很多濒危稀缺药用植物的野生资源蕴藏量已经很少,其资源的自我再生能力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对每一种来源于野生资源,大量开发使用的药用植物,研究它们成熟的栽培技术,建立产业化生产基地,是保证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最有效的手段。

另一方面,面对当前天然产物开发的热潮,我们不能再走开发→资源破坏→濒危→保护→栽培的老路,对每一种正在开发利用的野生药用植物,都应未雨绸缪,研究它们的栽培技术,建立起相应的人工生产基地。

2.坚持突出优势、市场导向的原则。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的调控能力极其巨大。

在药用植物资源的利用上,必须始终坚持市场导向、突出优势的原则。

既考虑眼前市场需求,又兼顾长远的发展。

执行资源保护利用的规划、指导的部门,除在宏观上对资源的“怎样保护”,“怎样利用”,“如何开发”等问题上给予指导外,应做好市场的前瞻性调研,并提供相应的咨询,使资源的开发既有优势、重点,又与市场需求相符,对资源实施有序开发,使资源得到尽可能大的合理利用。

3.加大宣传力度和保护力度。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人类要想使某一物种资源长久、持续地为我所用,必须首先保护好现有的资源本底,并保持该物种种群资源有足够的丰度,这是野生植物资源能够得以利用和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

为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和保护力度,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或保护小区等措施切实加以有效保护,在此基础上再通过人工促进措施,使其种群数量得以恢复。

人们只有从思想上彻底觉悟,重视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合理利用,这些资源才能可持续利用下去。

4.加强信息资源工作。

信息是工作的命脉,建议编制“中国珍稀濒危药用植物志”、“中国植物成分志”及其数据库,并将大量药用资源普查的原始资料,如贮藏量,年生产量,年需求量等数据输入计算机系统,然后可以根据数学模式预测今后发展和需求的趋向[4]。

这对药用植物资源有计划地开发和利用,并向社会提供咨询和预测等具有战略意义。

此次综述目的:对当前我国药用植物资源在开发利用方面有一个初步了解。

方法:通过查找和阅读相关文献,了解目前我国药用植物开发利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未来的
一个展望,对药用植物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进行简单分析。

结果:我国在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方面以取得显著成就,但还存在不足和误区。

结论: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前景非常广阔,要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渗透到对该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去。

参考文献
[1] 张惠源,赵润怀,袁昌齐,等。

我国的中药资源种类。

中国中药杂志,1995,20(7):387
[2] 江西中医学院等。

药用植物栽培学。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2
[3] 陈瑛。

药用植物引种工作的成就和经验浅见。

中国中药杂志,1989,14(7):3
[4] 彭勇,肖培根。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植物资源与环境,1993,2(1):4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