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厂中控制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分析

发电厂中控制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分析
发电厂中控制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分析

发电厂中控制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分析

王钰森;段佳勇

【期刊名称】《科技致富向导》

【年(卷),期】2015(000)003

【摘要】改进暖通空调系统,可以提高生产工艺水平,消除不安全因素,改善室内工作环境,避免出现火灾、漏电等安全事故,保证机械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因此,发电厂需要加强对暖通空调系统设计的重视,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合理设计暖通空调系统,保证该系统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本文将对发电厂中控制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进行分析。

【总页数】1页(168-168)

【关键词】发电厂;暖通空调系统;功能;特征;设计

【作者】王钰森;段佳勇

【作者单位】盘锦广田热电集团辽宁盘锦124000;沈阳市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心辽宁沈阳 11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

【相关文献】

1.珠海发电厂中控楼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分析 [J], 刘湘萍; 王海潮

2.对火力发电厂暖通空调系统的分析 [J], 焦健

3.暖通空调系统防排烟设计分析 [J], 姜孝良

4.大型发电厂电气系统的研究与设计分析 [J], 郭胜峥

5.节能暖通空调设计分析 [J], 张琢

暖通空调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摘要 本设计为哈尔滨望江集团办公楼空调系统工程设计。哈尔滨望江集团办公楼属中小型办公建筑,本建筑总建筑面积4138m2,空调面积2833m2。地下一层,地上八层,建筑高度33.9m。全楼冷负荷为191千瓦,全楼采用水冷机组进行集中供给空调方式。 此设计中的建筑主要房间为办公室,大多面积较小,且各房间互不连通,应使所选空调系统能够实现对各个房间的独立控制,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确定选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在房间内布置吊顶的风机盘管,采用暗装的形式。将该集中系统设为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新风机组从室外引入新风处理到室内空气焓值,不承担室内负荷。风机盘管承担室内全部冷负荷及部分的新风湿负荷。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由百叶风口下送和侧送。水系统采用闭式双管同程式,冷水泵三台,两用一备;冷却水泵选三台,两用一备。 在冷负荷计算的基础上完成主机和风机盘管的选型,并通过风量、水量的计算确定风管路和水管路的规格,并校核最不利环路的阻力和压头用以确定新风机和水泵。 依据相关的空调设计手册所提供的参数,进一步完成新风机组、水泵、热水机组等的选型,从而将其反应在图纸上,最终完成整个空调系统设计。 关键词: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负荷;管路设计;制冷机组:冷水机组

Abstract The design for the Harbin Wangjiang Design Group office building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Harbin Wangjiang Group is a small and medium-sized office building office buildings, the total floor area of building is 4138m2, air-conditioned area is 2833m2. There are eight floor of the building, building height is 33.9m. Cooling load for the entire floor, 191 kilowatts, the whole floor using Central Cooling Chillers to focus on the way . This design of the main room of the building for office, most of them is very small, and the rooms are not connected, the selected air-conditioning system should be able to achieve independent control of each room, considering the various factors to determine the selection of fan-coil plus fresh air system. Arrangement in the room ceiling fan coil units, using the dark form of equipment. Set the focus on fan-coil system, plus an independent air system, fresh air from the outdoor unit to deal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a new wind to the indoor air enthalpy value, do not bear the load of indoor. All bear the indoor fan-coil cooling load and part of its new rheumatoid load. Fan-coil plus an independent air system sent by the Venetian and the under side air delivery. Closed water system with a dual-track program, three cold-water pump, dual-use a prepared; cooling pumps three elections, one prepared by dual-use. In the cooling load calculation based on the completion of the selection of host and fan coil units, and air volume, the calculation of water, the wind pipe and water pipes to determine the specifications of the road and check the resistance to the most disadvantaged and the loop to determine the pressure head new fans and pumps. Based on the relevant manuals provided by air-conditioning design parameters, and further completion of the new air units, water pumps, hot water units, such as the selection, which will be reflected in their drawings, the final design of the entire air-conditioning system Key words: PAU+FCU systems; load; pipeline design; refrigeration machine; Chillers

某大酒店暖通空调设计方案[优秀工程方案]

某大酒店暖通空调设计方案 工程概况: 原深圳湾大酒店现已更名为XX大酒店,位于深圳市华侨城深南大道旅游文化区域的中心位置,基地现状为不规则多边形,坐北向南,东西长约460米,南北最深约200米,现状为斜坡场地,酒店总用地面积为62717米2.整个建筑地下二层(半地下层、地下一层)塔楼高六层,在首层与二层间设夹一、夹二两个设备转换层,塔楼主体二至六层,主要以客房为主,包括标准客房、行政套房、总统套房、常住客房等;裙房(含夹一、夹二层)主要为酒店公共设施,设有餐饮、宴会、酒吧、会议、健身、婚礼中心等功能房间;利用地势高差设有半地下室停车库、酒店设备用房及部分酒店公共设施;地下一层为人防地下室,平时为酒窖.总建筑面积108867 米2,其中客房面积约40451 米2,客房数量约500间,酒店公共空间面积约37549 米2.改建后的酒店定位为白金五星级酒店,已于2006年底部分投入使用. 图1 酒店总平面图 XX大酒店设计之初,其管理公司——XX酒店管理公司已经介入,对本酒店的空调系统设计提出了很多具体的要求,如酒店室内设计参数、新风量要求、空调主机品牌,空调冷、热水管管制、房间换气次数、室内噪声要求等等 主要设计参数 深圳市夏季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3.0℃,湿球温度27.9℃;冬季室外计算干球温度6.0℃,最冷月平均相对湿度70%.室内设计参数详见表1. 表1 室内设计参数表

空调冷热源系统设计 冷源系统 本工程集中空调面积62279米2,夏季空调计算冷负荷11403KW,设计选型时考虑酒店的运行规律, 按同时使用系数为0.8配置制冷主机,设计选用水冷离心式冷水机组四台,总装机容量9142KW,其中单台制冷量为2637KW的机组三台,单台制冷量为1231KW的机组一台,机组冷水进、出水温度为12℃~7℃,机组冷却水进、出水温度为32℃~37℃,冷媒为R134a.大、小主机的冷量调节范围均为30%~100%无级调节,当冷量需求低于单台大主机冷量的50%时,由小主机接力,总装机容量下的大小主机搭配可实现5%~100%的调节能力. 热源系统 本工程所有客人活动区的空调系统在冬季都将供热.空调供热面积56732米2,计算供热负荷2524KW.酒店洗衣房有蒸汽使用要求,本工程选用高效蒸汽锅炉,能有效满足洗衣房、厨房、生活热水、空调采暖的要求. 热回收系统 由于锅炉房、洗衣房、配电室等房间夏季散热量大,冷却通风所需风量大,且无法回收利用这部分热量,因此在施工配合过程中,为这些房间增设了带热回收装置的热泵机组.热泵机组进、出风温度为30℃/20~24 ℃,进、出水温度为20℃~55℃,制热效率可达4.0.经热回收后的冷风可作为房间冷却通风,产生的热水供应员工更衣室、员工厨房及洗衣房生活热水需求. 空调水系统设计 空调水系统设计为一次泵变流量四管制系统,根据使用功能及平面位置划分为四大主支路(图2),从分、集水缸接管分别为左翼裙房、左翼客房、主楼及右翼裙房、主楼及右翼客房服务,各主支路回水管均设有静态平衡阀.因左翼客房支路水管距主机房较近,其冷、热水管采用同程布置,增加同程管路以增加其阻力损失,与右翼平衡;其余主、支管路均为异程布置;客房管井立管底部设置压差平衡阀;平衡阀通过控制各支路之间地水力压差来平衡因主干管阻力引起地支路之间水力不平衡.本工程选用地平衡阀在全开地状态下其阻力只有0.3Kpa,从而起到比设置同程管还节能地效果.

小议暖通空调控制系统设计及探讨

小议暖通空调控制系统设计及探讨 摘要:由于能源十分紧张, 同时暖通空调的能耗在国民经济总能耗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生活水平的提高, 空调系统的应用越来越普及, 所以开发中央空调系统的优化控制技术, 使中央空调系统在不同负荷下、不同工况条件下, 都能以最佳效率运行, 并且达到最好的控制效果, 是非常迫切的并且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暖通空调;低效运行;控制系统 中图分类号:TM92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系统的应用越来越普及,中央空调系统的能最消耗一般占整个建筑耗能的50%以上。但目前实际情况是,空调系统是按满足用户最大需求而设计,所有的空调系统长时间处在低负荷下运行。由于能源十分紧张,同时暖通空调的能耗在国民经济总能耗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所以开发中央空调系统的优化控制技术,使中央空调系统在不同负荷下、不同工况条件下,都能以最佳效率运行,并且达到最好的控制效果,是非常迫切的并且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暖通空调系统 1. 整体工艺。暖通空调工作原理就是制冷剂在制冷机组的蒸发器中与冷冻水进行热量的交换而汽化, 从而使冷冻水的温度降低, 然后, 被汽化的制冷剂在压缩机作用下, 变成高温高压气体, 流经制冷机组的冷凝器时被来自冷却塔的冷却水冷却, 又从气体变成了低温低压的液体, 同时被降温的冷冻水经冷冻水水泵送到空气处理单元的热交换器中, 与混风进行冷热交换形成冷风源, 通过送风管道送入被调房间。如此循环, 在夏季, 房间的热量就被冷却水所带走, 在流经冷却塔时释放到空气中。 2. 供水系统。常用的冷冻水( 水为载冷剂) 系统的冷冻水管道均为循环式系统。变流量系统根据其组成装置不同, 又可分为“相对的变流量系统”, 即冷量制备环路是定流量, 而冷量输送环路是变流量的; 和“真正的变流量系统”, 即冷水机组蒸发器变流量系统, 流过蒸发器的水量由负荷端的需求来确定, 后者能够充分发挥变流量系统的节能潜力。 3. 空气处理单元。在暖通空调空气处理单元中,首先是新风与部分回风混合, 形成混风, 混风经过热交换器与冷冻水进行热交换形成送风, 在冬天, 混风吸收能量温度提高, 在夏天, 混风温度降低, 送风在风机的作用下经过送风管道进入房间, 与房间内的空气进行热量的传递, 最

火力发电厂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及探讨 杜建

火力发电厂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及探讨杜建 发表时间:2018-06-01T10:08:09.433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2期作者:杜建 [导读] 摘要:近些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对电力的需求也不断提升。 (山东省鑫峰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山东济南 250101) 摘要:近些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对电力的需求也不断提升。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现在电力生产水平与生产量逐渐提高,火力发电作为当前电力生产的主要方式,其生产水平与控制技术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在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上,自动化水平也越来越高。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火力发电厂电气控制系统的具体设计,希望为电力生产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发电厂;电气控制;设计系统;探讨 引言 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电源建设成为电力建设的重点,全国范围内的火力发电厂数量逐渐增多,新建的火力发电厂采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不断完善管理方案。针对火力发电厂的电气控制系统,为了满足设备的管理需求,一般采用新型电气控制系统,近年来DCS控制系统成为火力发电厂电气控制的重要方法。 1、控制系统 由于电气控制系统的应用场合不同,目前人员将电气控制系统主要分为单元控和主控这两部分,同时将主控和单元控作为系统控制的中央系统。其中单元控制室含有大量网络控制单元,各个部分都有独立单元控制系统。在主控方式的应用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结合火力发电厂实际情况来确定应用系统单机容量,如果其容量在300~500MW之间,可以采用主控方式,但是如果其容量超过了500MW需要采用单元控制法进行。站在电气专业的角度进行分析,使用单机控制和主控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在运行中采用单机控制方式会使得安装过程更为简单,与此同时也确保了系统操作以及监控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采用主控方式能够实现对调试单元的合理布置,可以将两台设备连接起来,以此避免分散弊端的出现,从而有效减少了人力投入,网络化监控室可以实现网络单元控制与系统单元控制的有效整合,有效减少了财力和资源投入,有助于实现火力发电厂经济效益最大化。目前在火力发电厂主要有这三种控制方式,即:选线控制,一对一控制,微机监控。断路器与控制回路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对设备运行工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出了很高要求。为了实现提高火力发电厂系统运行可靠性和稳定性等目标,必须要优先采取强电控制措施,进行简单接线,这种方法成为火力发电厂系统控制过程中的主要方式。随着科学技术不断提高,相关人员会在控制系统中及时引入微机型自动化方式来实现有效控制,同时还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将微机监控系统有效整合到火力发电厂系统控制工作中,比如工作人员将DCS系统引入到电气设备控制过程中,不仅实现了系统自动化控制,还大大提升了控制系统运行效率,有效实现了火力发电厂统一值班。发电厂信号系统是信号控制工作的核心部分,在系统设计过程中经常应用自动化信号系统操作技术,然后及时融入微机报警器,这样做的目的是,有效保证了中央信号稳定性。 2、自动化设计 发电厂电气控制的自动化设计,现今还存在潜在的问题,例如单元机组中的锅炉和汽机控制方面还不能满足协调的需求,很难在控制过程中实现统一化值班,同时辅助系统的自动化水平不足,需要在控制过程中安排较多的值班人员。针对单元机组而言,控制室占地面积较大,控制方案与最近科学技术脱轨,同时电缆工程量较大,机组的自动化水平与发达国家先进水平还有所差距。在自动化设计方面,发电厂的电气控制系统需要不断实现智能化目标,缩小控制室面积,按照行业规定将电机组和厂用电接入到分散控制系统中,提高锅炉控制和电气控制的协调性,为统一值班提供良好环境。同时应用CRT加强对炉、机、电的监控,进一步简化监控设备,应用网络控制方案实现智能控制,如果应用两台单元机控制,需要就量控制室的面积缩小到200m2以内。按照实际功能对单元机组中的监控系统进行划分,不同的电子设备之间必须分散,应用对应的集控室控制,取消电缆夹层,节约电缆用量,减少电缆敷设工程量的同时,有利于电厂的安全运营。另外,需要加快火电厂自动化建设进度,保证在信息管理和监控方面实现网络化,综合应用煤、水等辅助系统,这部分辅助系统必须在远动和网络控制过程实现良好的统一,设计人员应用科学的监控设备保证系统可靠运行,提高自动化水平,减少值班人员数量。为了提高系统维护的便利性,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将多种自动化装置引入发电厂内,例如电源口控制系统、发电机自动调整系统等。发电厂电气控制系统设计过程中,将微机型控制方案应用于自动重合闸装置自动励磁调整装置中,将可靠的集成电路应用于自动准同期装置中,满足发电厂安全运行的需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微机型控制方案也被应用于自动准同期装置中。 3、厂用电动机控制 火力发电厂常用的发电设备包括主要生产区域的汽机、锅炉、动机,另外还有大量的辅助系统,比如输煤系统,燃煤除系统以及水工等。为了保证这些系统的正常运行,一定要做好控制系统的设计。对于生产主要设备比如汽机、锅炉电动机的控制,采取强电一对一控制的方式。而对于其他辅助系统比如输煤系统,则可以采取手动控制、集中控制以及程序控制三种控制方式。通过具体操作实践,采取手动控制的方式往往需要使用大量的人工,不仅岗位较多,而且劳动强度较大,操作人员很容易出现职业病,这对控制系统的安全运行不利。而如果在大型或者中型发电厂使用集中控制的方法,一旦控制系统中的继电器形成逻辑回路,进行二次控制回路连接,必然会存在回路系统连接复杂,连接元件多,耗费的材料费用高以及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水平低等缺陷。因此,在当前火力发电厂的厂用电动机控制上,程序控制是必然趋势。 4、直流操作电源系统 由蓄电池组成的直流操作电源具体分为三种,即固定型防酸隔爆式蓄电池、阀控式铅酸蓄电池以及碱性隔镍电池。普通的铅酸电池在当前的很多工程设计中使用比较广泛,但是其缺点也比较明显,比如该电池的体积较大,占用的面积较多,电池本身具有较大的污染性,运行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酸雾,这些酸雾会散发到自然环境中,对地区的空气及水源造成一定的污染,最终也必将影响到人类的健康,并且蓄电池中需要设置调酸池以及加液设备,因此设计成本较高,维护起来也比较复杂。而碱性隔镍电池通常包括中倍率与高倍率两种基本类型,该电池具有的优势主要是安装与调试比较简单、运行起来比较可靠。但是其缺点也比较明显,比如电池制造工艺的提升较慢,常见的爬碱与渗漏等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并且电池在运行过程中还要经常性地补充碱性溶液,其实际价格也远远要高于传统的铅蓄电池。经过几年的发展,在直流操作系统中,阀控式铅蓄电池得到广泛的应用,该电池的优点在于使用过程中可以时刻保证阀控处于密封的状态,在使用过程中也不需要加酸或水来维持电池的运行,同时使用过程中也无酸雾溢出,具有良好的使用成效。

暖通空调设计基本准备

暖通空调设计基本准备 空调设计的范畴 一、采暖工程设计:又分室内、室外和热交换站; 二、空调工程设计:主要分舒适性空调和洁净(工艺性)空调; 三、通风防排烟工程设计; 四、冷库设计。 所需资料 一、设计规范标准; 二、设计手册及其他资料; 三、施工规范; 四、图集; 五、制图标准; 六、产品样本。 设计规范标准 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2012;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年版); 4、《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97)(暖通部分); 5、《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6(暖通部分); 6、《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2009; 7、《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 8、《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134-2010); 9、《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75-2012); 10、《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 11、《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 50073-2013); 12、《冷库设计规范》(GB 50072-2010)。

1 二、设计手册及其他资料 1、《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二版》(陆耀庆); 2、《简明空调设计手册》(赵荣义、钱以明、范存养、赵荣之); 3、《简明通风设计手册》(孙一坚); 4、《暖通空调常用数据手册》; 5、《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7年版); 6、《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 7、教材等。 三、施工规范 1、《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2-2002) 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2002) 3、《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规范》(GB 50738-2011) 四、图集 1、《建筑设备施工安装通用图集——通风与空调工程》(91SB6-1)(2005年版); 2、《建筑设备施工安装通用图集——暖气工程》(91SB1-1)(2005年版); 3、《建筑设备施工安装通用图集——制冷工程》(91SB7-1)(2005年版); 4、《建筑设备施工安装通用图集——热力站工程》(91SB9-1)(2005年版); 5、《风管支吊架》(03K132); 6、《离心式水泵安装》(03K202); 7、《建筑防排烟及暖通空调防火设计》(07K103-1)。 五、制图标准 1、《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10; 2、《建筑制图标准》GB/T 50104-2010; 2、《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T 50106-2010;

大型水、火电厂接入系统设计内容深度规定

大型水、火电厂接入系统 设计内容深度规定 SDGJ84—88 (试行) 主编部门:水利电力部西北电力设计院 批准部门:水利电力部电力规划设计管理局 试行日期:1988年6月16日 能源部电力规划设计管理局 关于颁发《大型水、火电厂接入系统设计内 容深度规定》SDGJ84—88(试行)的通知 (88)水电电规规字第21号 为了进一步做好大型水、火电厂接入系统设计工作,我局安排西北电力设计院起草了《大型水、火电厂接入系统设计内容深度规定(征求意见稿)》,经广泛征求意见后,形成送审稿。在此基础上,我局组织计划、生产调度、基建、水电规划设计和电力设计等单位进行了审查,对送审稿做了必要的修改和补充。现将审定的《大型水、火电厂接入系统设计内容深度规定》SDGJ84—88(试行)颁发试行,在执行中如发现问题,请告我局规划处。 1986年6月16日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大型水、火电厂的系统工作,包括初步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和接入系统设计。初步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系统部分按有关前期工作内容深度规定进行;接入系统设计按本规定内容深度进行。本规定适用于220kV及以上电压级的大型水火电厂接入系统设计。 第1.0.2条大型水、火电厂的接入系统设计,一般应在工程主管部门上报该项工程设计任务书后开始进行,在该工程初步设计完成前完成。必要时也可按工程主管部门委托的进度要求进行。 第1.0.3条大型水、火电厂接入系统设计,是在该工程已完成可行性研究的条件下更深入地研究该电厂与电力系统的关系,确定和提出电厂送电范围、出线电压、出线回路数、电气主接线及有关电器设备参数的要求,以满足该电厂初步设计对系统部分的需要,并为编报该电厂送出工程的设计任务书提供依据。第1.0.4条电厂接入系统设计应以经过审议的中长期电力规划或审定的电力系统设计为基础。必须贯彻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执行有关设计规程和规定。第1.0.5条电厂接入系统设计应从实际出发。根据电厂设计规模或水、火电厂不同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工作。譬如:对于区域性大厂,应重点研究该电厂与大系统的有关问题;对于地区性电厂,宜重点研究该电厂与地区系统的有关问题;对于水电厂,则应重视研究扩大电网发挥调峰或补偿调节效益等问题。第1.0.6条电厂接入系统设计。应注意远近结合、由近及远地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其推荐方案要技术上先进、合理利用能源、简化系统接线、过渡方便、运行灵活、切实可行和经济可靠地向系统供电,对电力系统中的不确定因素和变化因素应作敏感性分析。 第二章设计依据和一般设计原则

暖通空调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1.课程设计的意义 通过本次的课程设计,使自己拥有一定的暖通空调设计能力;了解一些相关的规范和条例;熟悉并掌握暖通空调设计流程;同时使自己的思维更加的严谨,态度更加的认真,为以后的社会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文献综述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作为支柱产业之一的建筑业也得到迅猛发展。而作为建筑业的重要组成部份的暖通空调业,其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更是层出不穷。暖通空调业发展所遵循的原则,概括起来就是: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保证建筑环境的卫生与安全,适应国家的能源结构调整战略,贯彻热、冷计量政策,创造不同地域特点的暖通空调发展技术。因此,如何结合设计的需要,重视相关技术,并有选择而合理的应用在我们的设计中,满足业主要求,提高设计水平,是我们必须努力做到的。 2.1.暖通空调变工况点优化控制及能量管理探讨 2.1.1.工况点优化控制 暖通空调变工况点优化控制问题的研究近年来在我国被重视。S.W.Wang 提出了一种基于整个系统环境的预测响应及能量运行来改变暖通空调系统控制,设定点的系统方法,并用遗传算法对系统进行优化控制,同时优化多个设定点来改善系统响应和降低系统能耗[1],后来他又采用自适应性控制理论对某海水冷却。空调系统进行了优化控制研究,采用带指数遗忘的最小二乘法参数辨识方法和基因遗传优化算法,对空调系统的空气处理单元进行了优化控制研究[2]。罗启军等人提出了一项动态的优化技术在一个指定期间内,能得到使目标函数( 运行成本或者峰值能耗) 最小的房间温度曲线,该算法还给出了暖通空调设备的最佳开/关时间[3]。K.T.Chan 等人提出用遗传算法对风冷制冷机的冷凝温度设定点进行优化控制以提高制冷机的效率[4]。此外,有许多研究者用人工神经网络来模拟暖通空调系统中各个设备的非线性特性,用于实现对整个空调系统的优化控制。目前,研究者们将更多先进的建模方法和智能优化方法引入到了暖通空调的优化控制中,更加注重变工况点的在线优化控制。何厚建等人对已建的暖通空调各关键设备的静态模型采用用实数编码的遗传算法建立了水系统工作点优化控制策略[5]杨晓平等人采用模糊聚类和RBF方法建立了空气处理单元的动态数学模型,以最终舒适性为目标优化空气处理单元的温湿度和送风压力[6]。孙一坚根据空调负荷变化对一级泵水系统进行变流量控制,取得了显著效果[7]。总之国内的学者更多探讨的是把智能方法引入控制系统的优化中,仿真研究多,实践成果少。

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手册完整版

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手册 目录 第一章设计参考规范及标准.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一、通用设计规范:.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二、专用设计规范:.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三、专用设计标准图集:.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设计参数. (5) 一、商业和公共建筑物的空调设计参数ASHRAE (5) 二、舒适空调之室内设计参数日本 (6) 三、新风量. (7) 1、每人的新风标准ASHRAE (7) 2、最小新风量和推荐新风量UK (8) 3、各类建筑物的换气次数UK. (8) 4、各场所每小时换气次数. (9) 5、每人的新风标准UK (10) 6、考虑节能的基本新风量(1/s 人)(日本) (10) 7、办公室环境卫生标准日本. (10) 8、民用建筑最小新风量. (11) 第三章空调负荷计算. (14) 一、不同窗面积下,冷负荷之分布%. (14) 二、负荷指标(估算)(仅供参考). (14) 三、空调冷负荷法估算冷指标。空调冷负荷法估算冷指标(W/M2空调面积)见下表 (15) 四、按建筑面积冷指标进行估算建筑面积冷指标 (16) 五、建筑物冷负荷概算指标香港. (17) 六、各类建筑物锅炉负荷估算W/M c 18 七、热损失概算W/Mc 19 八、冷库冷负荷概算指标......................................................................... . 19 第四章风管系统设计. (20) 一、通风管道流量阻力表. (20) 1 、缩伸软管摩擦阻力表. (20) 2、镀锌板风管摩擦阻力表. (20) 二、室内送回风口尺寸表......................................................................... . 23 1 、风口风量冷量对应表. (23) 2、不同送风方式的风量指标和室内平均流速ASHRAE 23 三、室内风管风速选择表................................. . 24 1 、低速风管系统的推荐和最大流速m/s (24) 2、低速风管系统的最大允许速m/s (24) 3、通风系统之流速m/s ..................................................................................................................................... 25 四、室内风口风速选择表. (25) 1 、送风口风速. (25) 2、以噪音标准控制的允许送风流速m/s (25)

1103510.5变电站接入系统设计

目录 摘要 (1) 1.电气主接线的设计原则和要求 (2) 1.1主接线的设计原则 (2) 1.1.1设计依据 (2) 1.1.2设计准则 (2) 1.1.3考虑负荷的重要性分级和出线回路多少对主接线的影响 (3) 1.1.4考虑主变台数对主接线的影响 (3) 1.1.5考虑备用量的有无和大小对主接线的影响 (3) 1.2主接线设计的基本要求 (3) 1.2.1可靠性 (3) 1.2.2灵活性 (4) 1.2.3经济性 (4) 2主接线的设计 (4) 2.1原始材料及分析 (5) 2.2 设计步骤 (5) 2.3初步方案设计 (6) 2.4最优方案确定 (7) 2.4.1技术比较 (7) 2.4.2经济比较 (9) 心得体会 (10) 参考文献 (12)

摘要 本次设计为110kV变电站电气主接线的初步设计,并绘制电气主接线图。该变电站设有两台主变压器,站内主接线分为110kV、35kV和10kV三个电压等级。110KV 电压等级采用双母线接线,35KV和10KV电压等级都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 110kV、35kV和10kV三个电压等级的变电站接入系统,而电气主接线设计是一个综合性问题,必须结合电力系统和变电所的具体情况,全面分析有关因素,正确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经过技术、经济比较、运行可靠,合理的选择主接线方案。 变电站电气主接线是指变电站的变压器、输电线路怎样与电力系统相连接,从而完成输配电任务。变电站的主接线是电力系统接线组成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接线的确定,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灵活、经济运行及变电站电气设备的选择、配电装置的布置、继电保护和控制方法的拟定将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暖通空调系统介绍

【tips】本文由李雪梅老师精心收编,值得借鉴。此处文字可以修改。 暖通空调系统介绍 好的工作环境,要求室内温度适宜,湿度恰当,空气洁净。暖通空调系统 就是为了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并对大厦大量暖通空调设备进行全面管理 而实施的监控。暖通空调系统的监控内容如下:空调系统的监控 1)新风机组的监控新风机组中空气水换热器,夏季通入冷水对新风降温 除湿,冬季通入热水对空气加热,干蒸汽加湿器用于冬季对新风加湿。对 新风机组进行监控的要求如下: (1)检测功能:监视风机电机的运行/停止状态;监测风机出口空气温、 湿度参数;监测新风过滤器两侧压差,以了解过滤器是否需要更换;监视 新风阀打开/关闭状态; (2)控制功能:控制风机启动/停止;控制空气热水换热器水侧调节阀, 使风机出口温度达到设定值;控制干蒸汽加湿器阀门,使冬季风机出口空 气湿度达到设定值。 (3)保护功能:冬季当某种原因造成热水温度降低或热水停供时,应停止风机,并关闭新风阀门,以防机组内温度过低冻裂空气水换热器;当热水 恢复正常供热时,应能启动风机,打开新风阀,恢复机组正常工作。 (4)集中管理功能:智能大楼各机组附近的DDC控制装置通过现场总线与相应的中央管理机相连,于是可以显示各机组启/停状态,送风温、湿度、各阀门状态值;发出任一机组的启/停控制信号,修改送风参数设定值;任一新风机组工作出现异常时,发出报警信号。 2)空调机组的监控空调机组的调节对象是相应区域的温、湿度,因此送入装置的输入信号还包括被调区域内的温湿度信号。当被调区域较大时,应 安装几组温、湿度测点,以各点测量信号的平均值或重要位置的测量只值 作为反馈信号;若被调区域与空调机组DDC 装置安装现场距离较远时,可

[论文]暖通空调设计步骤

[论文]暖通空调设计步骤 设计顺序:先末端,后主机 设计原则:合理、经济,最大限度节约运行成本设计方案及适用范围: 一、末端部分: 1、风机盘管系统; 适用范围:一般办公、餐饮等场所 2、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适用范围:要求较高的办公、酒店、餐饮娱乐等场所 3、全空气系统; 适用范围:商场超市、车间等大开间场所 二、主机部分: 1、螺杆式冷水机组制冷,市政或锅炉供热; 适用范围:有专用机房、电力充足、需专人值守 2、风冷机组制冷(制热),市政或锅炉供热; 适用范围:空调面积较小、没有机房、无专人值守 3、离心式冷水机组制冷,市政或锅炉供热; 适用范围:空调面积较大、有专用机房、电力充足、需专人值守 4、溴化锂机组制冷(制热),市政或锅炉供热; 适用范围:电力不足、有市政热源并经综合比较经济、有专用机房、需专人值守 三、其它: 1、一拖多系统; 适用范围:空调面积较小、无专用机房、无专人值守、空调面积较大但非同时使用且需独立计费等场所 2、风管机系统; 适用范围:大开间、无专用机房、无专人值守、控制灵活、初投资较低 设计程序:

一、末端部分: (一)设备选型: 1、计算实际空调面积; 2、根据使用场所确定冷负荷指标,计算出设计总负荷,根据设备布置特点确定所需设备数量,确定设备型号; 冷负荷概算指标略 采用组合式空调器,循环次数商场6,7次,推荐8,9次 (二)水系统设计: 1、设备定位布置,确定立管位置,根据系统复杂程度确定采用同程式或异程式(当立管与最末端设备距离超过30米时尽量采用同程式); 2、确定主管道走向,并与设备合理连接,当主管道有分支时应设阀门以便于调节; 3、根据设备流量确定每一管段的水流量,再根据设计水流速计算出管径; 4、空调水设计流速为0.9,2.5m/s,管径越大、流速越大,管道比摩阻应小于500; 5、水管与设备连接时,进水管上设软接、过滤器、阀门,出水管上设软接、阀门; 6、冷凝水管径设计: 当机组冷负荷Q?7KW,DN,20;Q,7.1,17.6,DN,25;Q,17.7,100, DN,32;Q,101,176,DN,40;Q,177,598,DN,50;Q,599,1055,DN,80;Q,1056,1512,DN,100;Q,1513,12462,DN,125;Q,12462,DN,150 、空调水管保温: 7 当采用超细玻璃棉管壳保温时,供回水管保温厚度采用50mm,冷凝水管保温厚度采用30mm; 当采用橡塑材料保温时,供回水管保温厚度采用30mm,冷凝水管保温厚度采用15mm;

新能源有限公司12兆瓦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接入系统设计(doc 33页)(完美优质版)

1.总的部分 (1) 1.1.项目简介 (1) 1.2.项目建设周期 (1) 1.3.设计内容 (1) 1.4.设计依据 (1) 2.项目建设规模和电力系统概况 (1) 1.1.项目建设规模 (1) 1.2.项目所在电力系统概况 (1) 3.接入系统方案 (2) 3.1.接入系统原则 (2) 3.2.接入系统方案 (3) 4.电气计算及设备选择原则 (4) 4.1.潮流计算 (4) 4.2.最大工作电流 (4) 4.3.短路电流计算 (5) 4.4.无功补偿容量 (6) 4.5.主要设备选择原则 (8) 5.系统对光伏电站的技术要求 (10) 5.1.电能质量要求 (10) 5.2.电压异常时的相应特性 (13) 5.3.频率异常时的相应特性 (13) 6.一次设备清单 (15) 7.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 (16) 7.1.配置及选型 (16)

8.调度自动化 (20) 8.1.调度关系及调度管理 (20) 8.2.配置及要求 (20) 9.系统通信 (25) 9.1.通信方案 (25) 9.2.通信通道组织 (25) 9.3.通信设备供电 (25) 9.4. 主要设备材料清单 (26) 附件1:周口火蓝科华新能源有限公司12兆瓦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备案确认书 (27) 附件2:国网周口供电公司发展策划部关于周口火蓝科华新能源有限公司12兆瓦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并网意见函 (28) 附图01:光伏电站区域10kV线路现状图 (29) 附图02:光伏发电子系统主接线图 (29)

1.总的部分 1.1.项目简介 周口火蓝科华新能源有限公司12兆瓦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场址位于周口市川汇产业集聚区河南省长城门业有限公司厂房屋顶及厂区附属场所,场址中心位于东经114.67°、北纬33.66°,海拔高度50m左右。 项目占用河南省长城门业有限公司厂房屋顶及厂区附属场所,设计年发电量约1300万千瓦时,全额上网方式并入国家电网。主要建设内容:利用厂房屋顶及厂区附属场所建设12MWp分布式光伏发电设备及其他。工艺流程: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主要设备:光伏组件、逆变器、变压器、汇流箱、配电柜及其他。 1.2.项目建设周期 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 1.3.设计内容 根据国家标准及国家电网企业标准及河南省电力公司有关规定,进行周口火蓝科华新能源有限公司12兆瓦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接入系统方案的编制。 1.4.设计依据 国网周口供电公司发展策划部《关于周口火蓝科华新能源有限公司12兆瓦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并网意见函》 周口火蓝科华新能源有限公司12兆瓦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备案

电厂接入系统规定

大型电厂接入系统设计 内容深度规定 Requirements of design contents for power plants connection to power system (讨论稿) 国家电网公司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 2005.北京

目录 总则 发电厂接入系统一次部分设计内容深度规定 1 任务依据和主要原则 2 电力系统现状及电厂概述 3 电力发展规划 4 电厂建设的必要性及其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5 接入系统方案 6 对电厂电气主接线及有关电气设备参数的要求 7 结论和建议 发电厂接入系统二次部分设计内容深度规定1任务依据 2 系统继电保护 3系统安全自动装置 4 系统调度自动化 5 电量计费系统 6系统通信

总则 1.1 为适应电力体制变化、特别是政企分开和厂网分开改革,电厂接入系统工作的外部条件、工作基础、工作内容和工作程序的变化;为配合电源项目前期工作,促进电网与电厂协调发展,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厂的可靠送出,特对原《大型水、火电厂接入系统设计内容深度规定》进行修订。 1.2 本规定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辖区内的大型水电、火电、核电、抽水蓄能及其他能源电厂。其他中、小电厂必要时亦可参照执行,但可适当简化。 1.3 大型电厂接入系统设计前期工作包括电厂输电系统规划设计、电厂接入系统设计和电厂接入电网三部分内容。大型电厂接入系统设计报告是该前期工作的一个阶段性文件,是国家发改委审批电厂项目可研报告的重要文件之一,必须在电厂可研报告之前完成并审定(最晚与可研报告同步审定) 1.4 大型电厂接入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研究电厂建设的必要性,确定电厂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接入系统方案(包括电压等级、出现回路数及送电方向),提出对电厂电气主接线及有关电气设备参数的要求。提出系统保护、安全自动装置、调度自动化、电量计费、电厂报价系统、通信系统的接入系统方案。 1.5 开展大型电厂接入系统设计工作的依据和基础是电网规划设计和电厂输电系统规划设计及相应的评审意见。 1.6 大型电厂接入系统设计应适应“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的要求,遵循以市场为导向、以安全稳定为基础、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原则,做到科学论证,经济合理。接入系统方案要与电网总体规划相协调、与输电系统规划设计评审意见相一致,成为电网总体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 1.7 大型电厂接入系统设计经评审后有效,作为电厂核准的重要文件之一,大型电厂接入系统设计经评审后两年尚未核准的项目,应进行全面的复查和调整,重新提出接入系统设计补充报告。

151火力发电厂暖通节能设计

火力发电厂暖通节能设计 山东省阳光工程设计院孟祥丽 山东省冶金科学研究院王立盛 摘要:本文阐述了某火力发电厂的暖通空调设计过程,并结合发电厂的工艺设计及建筑特点,采用了两种热媒,蒸汽和热水;换热器选用了耐高温高压型换热器,可直接引入高温高压蒸汽,节省了减温减压装置的投资;换热站还通过温控装置及水泵的变频调节实现二次网的质-量调节;厂区单体建筑采暖系统形式采用了上供下回与水平单管跨越式系统相结合;厂区热网管道采用了直埋无补偿敷设方式,利用供热管道直埋技术,通过对管道的受力计算及应力验算,采用了无补偿冷安装敷设方式,使整个管线不需设置补偿器和固定支架;电子设备间空调系统选用了直接冷却散热设备的空调方式,降低了空调负荷,充分的体现了节能思想。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温控装置质调节单管跨越式直埋无补偿敷设 1工程概况 山东某火力发电厂工程位于山东省临沂市,工程设计规模为2×25MW。汽轮机为两台抽汽凝汽式高压汽轮机组(30MW发电机)并配有两台额定蒸发量130t/h的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本工程已投入运行。 2设计过程 2.1采暖热媒 在本工程暖通设计中,设计了两种热媒系统: 2.1.1锅炉房暖风机采用压力为0.585MPa的饱和蒸汽,热源接自机务厂用蒸汽。 2.1.2主厂房(包括锅炉房和汽机房)、化水车间、公用水泵房、循环水处理室、厂区排水泵房、综合楼及传达室采用110/70℃高温热水采暖,热源接自厂区换热站。 2.2热媒的确定 根据目前的设计及运行实践,我们知道: 2.2.1采用蒸汽作为采暖热媒,其缺点有二:其一,蒸汽采暖凝结水含铁量高,水质不合格,难以回收利用;其二,由于凝结水的热能不能充分利用,蒸汽采暖热能消耗大于热水系统。 2.2.2采用热水采暖热媒,不仅可以克服上述问题,而且由于热网换热站的凝结水可以回收利用,从而减少了汽水损失,对保证电厂的经济运行具有比较重要的作用。 2.2.3汽机房、锅炉房比较高大,在热压和锅炉送风机室内吸风的共同作用下,造成底层较大的负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