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氧化合物的排放现状及标准
我国氮氧化物排放治理状况分析及建议

我国氮氧化物排放治理状况分析及建议Analysis and Suggestions on Nitrogen Oxide Emission Control in China■文/王军霞 李曼 敬红 吕卓摘 要 根据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我国部分地区氮氧化物排放强度较高,火电企业脱硝设施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钢铁、建筑陶瓷制品制造等行业脱硝设施覆盖率较低。
建议加强对重点区域和重点城市氮氧化物治理,并根据各类排放源氮氧化物的贡献率情况,提高治理的针对性;加快推进钢铁行业脱硝设施建设的实施进展,并对钢铁行业脱硝设施工艺的选择提出指导建议;加大对非重点行业工业炉窑脱硝设施的推广力度;加强对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脱硝工艺企业的监管和技术指导,在保证脱硝效率的同时减少氨逃逸。
关键词 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氮氧化物;脱硝设施;排放控制氮氧化物除直接影响环境空气中二氧化氮(NO 2)浓度外,还对细颗粒物(PM 2.5)、臭氧(O 3)浓度有协同影响作用[1]。
与二氧化硫(SO 2)的排放改善情况相比,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速度明显较缓[2]。
“十三五”期间,环境空气中NO 2和O 3浓度降低速率与SO 2浓度的改善速度差异明显[3]。
因此应特别重视氮氧化物的排放控制。
根据《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国办发〔2017〕82号)和《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技术规定》(国污普〔2018〕16号),本次普查对工业源、生活源、移动源、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四大类排放源的氮氧化物排放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
其中,工业源调查对象包括《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中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3个门类的41个行业中有氮氧化物产生与排放的全部产业活动单位。
生活源调查内容包括城乡居民能源使用、非工业企业单位锅炉使用两大类活动氮氧化物产生和排放情况。
移动源调查对象包括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源,其中,非道路移动源包括飞机、营运船舶、铁路内燃机车和工程机械、农业机械(含机动渔船)。
轻型汽车尾气排放中氮氧化合物的排放特征研究

轻型汽车尾气排放中氮氧化合物的排放特征研究车辆尾气的排放已成为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其中氮氧化物(NOx)排放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不容忽视。
本文旨在研究轻型汽车尾气中NOx的排放特征。
NOx是指氮氧化物中的NO和NO2,它们在大气中的作用包括参与光化学反应、臭氧生成和氧化有机质。
轻型汽车尾气中NOx的排放与汽车燃料的种类、动力系统的设计、驾驶方式、环境温度等都有关系。
由于轻型汽车的体积较小,尾气排放受到车辆本身空间限制,使得减少排放变得困难。
在进行实验时我们使用了一辆同品牌不同排量的轻型汽车进行测试,测试路线经过市区交通拥堵路段和高速公路。
测试时,我们使用了能够测量NOx 浓度的传感器和采样系统,分别对不同速度下的NOx浓度进行了记录和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在市区道路上,车速越慢,NOx的排放浓度越高。
而在高速公路上,NOx的排放浓度基本保持稳定且较低。
这是因为在交通拥堵路段,车辆启动、制动频繁,引擎工作负荷大,导致燃烧室温度升高,NOx的产生量增加;而在高速公路上,车辆行驶稳定,燃烧室温度相对较低,NOx排放浓度相对较低。
此外,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对轻型汽车使用不同燃料(汽油和柴油)时的NOx排放浓度进行了测量。
结果表明,柴油车NOx排放浓度明显高于汽油车,这是因为柴油车的运转温度较高,燃烧室内的氧气含量较低,使得NOx的生成增加。
综合以上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轻型汽车尾气排放中NOx的排放浓度与车速、道路状态、燃料类型等因素密切相关。
为了减轻汽车尾气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需要广泛推广节能环保的汽车、加强交通管理,加快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的制定与执行。
湖北废气氮氧化合物排放标准

湖北废气氮氧化合物排放标准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废气氮氧化合物排放是指工业生产与能源消耗过程中产生的含氮化合物排放到大气中的现象。
这些氮氧化物包括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氮氧化物(NOx)等。
湖北作为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废气氮氧化合物排放对环境质量与人体健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废气氮氧化合物对环境的主要影响包括大气污染、酸雨的形成以及臭氧层破坏等。
这些氮氧化物在大气中与其他大气污染物相互作用,产生二次污染物,使空气质量进一步恶化。
此外,废气氮氧化合物排放还会导致酸雨的形成,对土壤、水源以及生物多样性造成危害。
此外,氮氧化物的排放还会对臭氧层造成破坏,进而增加紫外线的强度,对人类健康产生潜在危害。
湖北废气氮氧化合物排放的现状十分令人担忧。
随着湖北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污染排放不可避免地增加,废气氮氧化合物的排放量也有所上升。
大量的化工、石化、钢铁等行业的发展使得废气氮氧化物排放成为湖北重要污染源之一。
此外,湖北地处我国中部地区,大气环境条件复杂,气象条件多变,也对废气氮氧化合物的扩散与转化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有必要建立和严格执行湖北废气氮氧化合物排放标准,以减少废气氮氧化合物对环境与人类健康的危害。
本文将详细探讨湖北废气氮氧化合物排放的现状,分析影响湖北废气氮氧化合物排放的因素,并阐述建立湖北废气氮氧化合物排放标准的必要性。
通过深入研究与分析,本文旨在提出科学有效的措施,促进湖北废气氮氧化合物排放的减少与控制,保护湖北的环境质量,维护人民的身体健康。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阐述湖北废气氮氧化合物排放标准的问题。
首先,在引言部分概述了本文的目的和意义,接下来在正文部分将分析废气氮氧化合物排放的意义以及湖北省的废气氮氧化合物排放现状,最后在结论部分重点讨论了影响湖北废气氮氧化合物排放的因素,并说明了建立湖北废气氮氧化合物排放标准的必要性。
通过这样的结构安排,旨在全面深入地探讨湖北省在废气氮氧化合物排放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我国氮氧化物和硫化物污染现状和治理政策

我国大气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目前,我国的大气污染问题非常严重,主要集中在大中型城市。
但我国中小城镇和农村空气质量也有逐年变差的趋势。
据有关文献报道,我国二氧化硫(SO2)、二氧化碳(CO2)、氮氧化物(NO X)和粉尘颗粒的排放量均位居世界前列。
我国的140多个城市的空气质量都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属于严重污染性城市。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燃煤大国,形成了主要以SO2、NO X粉尘为代表的煤烟型大气污染。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数量的急剧增多,汽车尾气排放污染趋势加重,造成大量NO X的排放。
同时政府相关环境部门执法不严也是造成大气污染物偷排超排的主要原因。
1、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造成的环境问题大气氮氧化物和硫化物的排放会造成多种环境影响,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第一,NO X与城市臭氧浓度和光化学污染紧密相关。
光化学污染发生是因为碳氢化合物(HC)和NO X等一次污染物在紫外光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二次污染物,产生的混合物生成的有害浅蓝色烟雾。
我国很多交通干道尤其在夏季易发生光化学污染,对人呼吸道以及眼睛瞪都会造成很严重的危害。
同样,在日照充足的高温天气条件下,NO2分子经过阳光照射,释放出氧原子,这些氧原子又去攻击氧分子,从而形成臭氧。
一氧化氮能够与臭氧结合重新生成二氧化氮,此循环过程不断重复。
第二,NO X和SO2也是造成酸雨污染的主要物质。
SO2、NO X等酸性气体进入大气后,造成局部地区中的SO2、NO X富集,在水凝过程中溶解于水形成H2SO3、HNO2和HNO3,然后进一步经某些污染物的催化作用及氧化剂的氧化作用生成H2SO4和HNO3,并随雨水降下形成酸雨。
由于SO2、NO X在空气中的氧化需要一定时间,因此可以一起发生远距离输送,从而加速了区域酸雨的恶化。
目前,SO2对酸雨的贡献较大,但随着汽车尾气排放量的增多,空气中NO X进一步增多,一些地方的酸雨污染性质已开始由单一的硫酸型向硝酸根离子不断增加的复合型转化。
氮氧化合物排放标准

氮氧化合物排放标准氮氧化合物是大气污染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排放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控制氮氧化合物的排放,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应的排放标准,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本文将就氮氧化合物排放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氮氧化合物主要来自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农业活动。
工业生产中的燃煤、燃油等燃料燃烧会释放大量氮氧化合物,而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也是重要的排放来源。
农业活动中的化肥使用和畜禽粪便也会产生氮氧化合物排放。
因此,控制氮氧化合物排放对于减少大气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各国针对氮氧化合物排放制定了相应的标准。
这些标准通常包括对工业企业、交通运输和农业活动的排放限制,以及相应的监测和处罚机制。
例如,工业企业需要安装脱硝装置,汽车尾气需要经过排放控制装置处理,农业活动需要合理使用化肥和处理畜禽粪便。
这些标准的实施,有效地减少了氮氧化合物的排放,保护了环境和人类健康。
再次,氮氧化合物排放标准的制定和执行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政府需要加强监管和执法,制定更严格的标准和政策措施,推动企业采取减排措施。
企业需要加大环保投入,提高技术水平,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减少氮氧化合物的排放。
社会各界也应当加强环保意识,支持环保行动,共同参与氮氧化合物排放的治理工作。
最后,为了更好地控制氮氧化合物的排放,我们还需要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通过开展环境监测和数据分析,深入了解氮氧化合物排放的来源和分布规律,为制定更科学合理的排放标准提供依据。
同时,加强环保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不断提高排放控制和治理的技术水平,为减少氮氧化合物排放提供更多的有效手段。
综上所述,氮氧化合物排放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保护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各国应当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氮氧化合物排放带来的挑战,推动环境保护事业取得更大成就。
希望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我们能够建立更加清洁、美丽的家园。
氮氧化合物的排放及控制

200 50
其他气体燃料 燃气轮机组
120
注:(2) 采用W 型火焰炉膛的火力发电锅炉,现有循环流化床火力发电锅炉,以及2003 年12 月31 日前建成投产 或通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的火力发电锅炉执行该限值。
Chapter 3
Chapter 3
氮氧化物控制技术
3氮氧化物控制技术
1
低氮燃烧技术:空气分 级燃烧技术;燃料分级 燃烧技术;烟气再循环 技术;低氮燃烧器
✓ 生解态 过系程统等中的微生物过程以及土壤和海洋中NO2-的光
各种燃料燃烧产生的氮氧化物量为:1吨天然气:6.35公
➢ 人为排放源
斤;1吨石油: 9.1-12.3公斤;1吨煤: 8-9公斤
✓ 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及汽车燃料)的燃烧
✓ 生物质燃料(秸秆、薪柴、牲畜粪便等)的燃烧
✓ 各种工业过程的工艺排放等:包括硝酸的制造和使用、 电镀、雕刻、焊接、金属清洗、炸药爆炸以及液态二 氧化氮(火箭推进剂的基本成分)的应用等
1
燃煤锅炉
氮氧化物 (以 NO2 计)
全部
100 200(2)
2
以油为燃料的 锅炉或燃气轮
机组
氮氧化物 (以 NO2 计)
新建燃油锅炉 现有燃油锅炉 燃气轮机组
100 200 120
天然气锅炉
100
烟囱或烟道
其他气体燃料
3
以气体为燃料 的锅炉或燃气
轮机组
氮氧化物 (以 NO2 计)
锅炉
天然气燃气轮 机组
日本火电厂发电量仅次于美国和中国,居世界第3位。 1973年《空气污染防治法》开始,几经修订,成为当今世 界上NOX允许排放限值最低、排放标准要求最严的国家之一 。
氮氧化物排放情况和控制标准

环境标准:1996年出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经20XX修订后,标准中对大气中的 NO2的浓度限值做了明确的规定.
20XX修订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3223-2003,则按时段和燃料特性分别规定了 燃煤、燃油锅炉的氮氧化物排放限值,规定了火电厂 氮氧化物的排放限值.除国家标准外之外,个别地方根 据当地实际情况,颁布更为严格的地方性排放标准.
250
100
300
250
200
烟气不透光率(%)
15
15
20
15
15
烟气黑度 (林格曼,级)
1级
注1:自备电站锅炉执行工业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注:第Ⅰ时段为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至20XX6月30日; 第Ⅱ时段为自20XX7月1日起.
修改后的燃煤电厂大气控制标准
GB13223-2011
此标准已于实行 29
我国火电厂氮氧化物控制政策
国外对氮氧化物进行严格控制已经有近20年的历 史.我国长期以来对火电厂产生的大气污染物的控 制主要集中在烟尘和二氧化硫上,对氮氧化物排放 的治理尚处于起步阶段,对氮氧化物的总量控制也 刚列入工作日程.我国现阶段与氮氧化物控制有关 的法规政策及标准如下:
法规:我国20XX4月颁布的《大气污染防治法》 第30条规定:"企业应当对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 的氮氧化物采取控制措施".
中国NOX排放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具有如下特征:
排放总量巨大且将呈继续增加态势、不同地区间 NOX排放量相差悬殊,主要集中在人口密集、 工业集中的中东部省区;
内蒙古氮氧化物排放标准

内蒙古氮氧化物排放标准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大气污染防治重点省份之一。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快发展,氮氧化物排放对大气环境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保护环境、改善空气质量,内蒙古自治区出台了一系列的氮氧化物排放标准,对各类污染源进行严格控制,加大了大气污染的治理力度。
内蒙古自治区的氮氧化物排放标准主要包括工业企业、发电厂、燃煤锅炉等不同类型的污染源。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大气污染源氮氧化物排放标准》,工业企业的氮氧化物排放标准应符合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的相关规定。
其中,燃煤电厂、燃气发电机组、焚烧型生活垃圾焚烧炉等燃煤锅炉的氮氧化物排放标准严格执行国家标准GB13223-201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
此外,内蒙古还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对各类工业企业的氮氧化物排放标准进行了细化和补充规定。
对于工业园区、化工厂等大型企业,内蒙古自治区要求其在生产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污染治理措施,使用先进的污染治理设备,确保氮氧化物排放不超标。
同时,相关企业还需加强对氮氧化物排放的监测和管理,定期开展排放检测,确保排放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对于那些排放超标的企业,内蒙古自治区将依法进行处罚,并要求企业在规定期限内整改,保证排放标准符合国家和地方的要求。
除了工业企业外,内蒙古自治区还对机动车、家庭供暖和生活燃料的氮氧化物排放做出了相应的规定。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大气污染源氮氧化物排放标准》,机动车的氮氧化物排放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应标准,包括车用柴油和车用汽油的质量要求、尾气排放标准、车辆尾气污染物排放限值等方面的规定。
对于家庭供暖和生活燃料的氮氧化物排放,内蒙古自治区要求居民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负荷。
总的来说,内蒙古自治区的氮氧化物排放标准是针对不同类型的污染源制定的,包括工业企业、机动车、家庭供暖和生活燃料等多个方面。
这些标准严格遵循国家的要求,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整和完善,旨在加大对氮氧化物排放的控制力度,保护大气环境,改善空气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氮氧化合物的排放现状及标准
我国氮氧化物排放量逐年增加,且以火电厂排放为主,主要城市大气氮氧化物浓度偏高,酸雨正向复合型转变,部分城市灰霾天数逐年增加,氮氧化物排放造成的环境效应日益明显。
因此,进一步严格我国火电厂氮氧化物排放标准势在必行,火电厂氮氧化物的排放标准迫切需要尽快修订。
要使修订的排放标准科学合理,就不仅需要研究我国的环境状况、技术水平和经济水平,而且需要研究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排放标准,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
火电厂氮氧化合物的排放现状
据《中国火电厂氮氧化合物的排放控制技术方案》统计,2009年的排放总量已达到860万t,比2003年的597.3万t增加43.9%,占全国排放量的35%~40%。
到2020年,我国氮氧化合物排放量将达到1234万t以上,由此可见,火电大气污染排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越来越严重。
我国火电厂NOX排放标准制定概况
我国1991年颁布了《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1991),之后历经1996年和2003年两次修订,1996年修订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对新建1000t/h以上的锅炉(对应300MW机组)规定了NOX的排放浓度要求,对于其他锅炉的NOX排
放没有要求。
2003年修订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03),则按时段和燃料特性分别规定了燃煤、燃油锅炉的NOX排放限值。
无论是1996版还是2003版的标准,对火电厂氮氧化物的控制原则都是基于低氮燃烧技术能达到的排放水平来制订的。
除国家标准之外,个别省级政府还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颁布了更为严格的地方性排放标准。
除北京、上海要求新、扩、改建火电厂同步建设烟气脱硝装置外,其他省份还是基于低氮燃烧技术的原则,北京还要求已有电厂也安装烟气脱硝装置。
中美欧火电厂NOX排放标准比较
美国从1997年7月9日以后火电厂氮氧化物的排放限值就以绩效标准(Ib/MWh)和单位输入热量的排放(Ib/MBtu)同时给出,2005年2月28日以后新建电厂的排放标准则只有绩效标准,淡化了标准限值与燃煤种类、机组效率之间的关系;而欧洲火电厂的氮氧化物排放标准则是无论是现有电厂还是新建电厂,标准限值也均与燃煤挥发分无关,仅在法国的海外部分地区、葡萄牙的亚速尔群岛和马德拉群岛、西班牙的加纳利群岛等个别区域氮氧化物排放限值与燃煤挥发分有关;我国现行火电厂氮氧化物的排放限值与煤质挥发分密切相关。
无论是美国、欧洲还是中国,对于火电厂氮氧化物控制的早期都是基于低氮燃烧技术的原则,并且随着低氮燃烧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氮氧化物的排放限值要求也逐渐变严。
美国和欧洲已分别从1997年和200
2年要求新建机组在低氮燃烧的基础上同步加装烟气脱硝装置。
美国、欧洲和中国火电厂的排放标准都是控制一定规模以上的火电排放,如美国控制的是热功率大于73MW的发电机组;欧洲控制的是热功率大于等于50MW的火电机组,但烟气脱硝控制的容量是100MW以上;我国控制的是单台出力65t/h(相当于与9MW~15MW 机组配套)以上除层燃炉、抛煤机炉外的燃煤发电锅炉;各种容量的煤粉发电锅炉;单台出力65t/h以上燃油发电锅炉以及各种容量的燃气轮机组的燃煤电厂。
就NOX具体的标准限值而言,我国当前的火电厂氮氧化物排放值限定要求远远松于美国和欧洲。
综合考虑我国目前的环境状况、经济发展和技术水平等方面,我国火电厂氮氧化物排放标准有向美国、欧洲靠近的必要。
中国、美国、欧洲的火电厂氮氧化物排放标准体系基本类似,欧洲共同体的排放标准是最低要求,各成员国可以制定更加严格、执行时间更早的排放标准;美国联邦政府制定的排放标准也是最低要求,各州可以制定更加严格的排放标准;我国国家排放标准也是最低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制定严于国家的排放标准。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欧盟成员国较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有些国家的排放标准要比欧盟的标准严格得多。
日本火电厂发电量仅次于美国和中国,居世界第三位,其中燃煤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例约为27%。
日本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的对象是超过某一量值的烟气量,当烟气量小于70万Nm3/h时,燃煤火力发电锅炉的氮氧化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250ppm(513mg/Nm3),当烟气量大于70万Nm3 /h时,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200ppm(410mg/Nm3)。
随着火电行业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到2000年以后,燃煤火力发电厂氮氧化物的实际排放水平已降至20ppm(41mg/Nm3)以下。
下面说一下小日本的标准
碧南火力发电厂的总装机容量为410万千瓦,一直保持着去除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世界最高水平,单位发电量二氧化硫排放量为0.06克/千瓦时,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为0.09克/千瓦时,仅为日本平均水平的30%。
其对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排放采取全过程控制,主要措施有3种:对使用的煤炭进行严格配比,保证煤炭含氮率在0.7%~2.2%之间;投入大量资金和技术对污染物进行处理。
如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低氮燃烧技术、干法催化还原和静电除尘法对100%的烟气量进行脱硫、脱硝和除尘处理,氮氧化物去除效率达到90%以上;通过提高热效率和减少电力传输与分配中的损失来减少发电的能源消耗,既节约了能耗,又有效降低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的
排放。
电源公司矶子火力发电厂的一号、二号发电机组分别在1967年和1969年投产。
在一号机组投入运行前,电源开发株式会社在1964年12月与矶子火力发电厂所在的横滨市签署了《公害防止协定》。
企业与地方政府通过事先签署协定来防止公害,在当时的日本尚属首例,这种方式被称为“横滨方式”。
地方政府为确保当地居民的健康,规定其氮氧化物的排放值应小于13ppm,严于国家规定的200ppm。
矶子火力发电厂氮氧化物控制主要采用的是二级燃烧方式、低氮氧化物燃烧器和干式排烟脱硝装置,去除率达85%以上。
同时,安装了日本国内首个干式排烟脱硫装置,主要采用活性炭吸附法,在脱硫环节仍有去除氮氧化物的作用,脱除效率达30%。
我国火电厂NOX排放标准如何科学修订?
火电厂氮氧化物排放标准修订时,应删除与燃煤挥发分有关的氮氧化物排放限值,无论是现有电厂还是新建电厂,氮氧化物的排放限值都不应再与燃煤挥发分挂钩。
除在新疆、西藏等区域内偏远的地区以外,所有新建100MW以上的燃煤机组(包括热电机组)氮氧化物的排放标准应严格到200mg/m3,即要求在低氮燃烧的基础上同步加装烟气脱硝装置。
同时,燃煤电厂的NOX排放限值除了浓度表示之外,还可以考虑同时以单位发电量的排放水平给出。
现有电厂中环评批复时预留烟气脱硝空间的常规煤粉炉电厂应
逐步安装烟气脱硝装置,排放标准限值严格到200mg/m3。
其余现有机组从标准上要求,除燃用无烟煤或劣质贫煤的电厂需加装烟气脱硝装置外,仍应以低氮燃烧技术控制为原则确定NOX
排放限值;但同时要制订各省火电行业氮氧化物总量控制计划,通过总量控制计划实现发达地区300MW及以上机组逐步加装烟气脱硝装置,中等发达地区部分300MW及以上机组逐步加装烟气脱硝装置,欠发达地区300MW及以上机组立足于低NOX
燃烧技术改造。
对于中小机组,立足于关停,以实现“上大压小”。
还应鼓励省级人民政府结合地方环境状况、技术经济水平制订严于国家标准的火电厂氮氧化物排放标准与总量控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