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黄蓝事件舆情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虐童事件的分析

虐童事件的分析

3、有人看到不少的私立幼儿园虐童事件,说,“虐童事 件太可怕了,政府应该全面取缔私立幼儿园!”你同意这 种说法吗?为什么? 私立幼儿园属于私营经济,满足了部分人民追求美好生活 的需求,适合我国国情,对待非公有制经济,要保护其合 法权益,应该鼓励支持引导;对不合的私立格幼儿园要加 强监督管理;对虐童的违法犯罪行为必须依法处理,发挥 法律的保护作用。
4、请你为被虐待孩子的家长提两条合理建议。 控制情绪,理性处理;依法维权,保护未成年人身 心健康;维权的同时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
5、该如何规范幼儿教育? 制定和修订相关法律,为规范幼儿教育提供法律依据; 依法行政,责成各部门加强监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少虐童不良事件发生; 执法部门对虐童人员严肃处理,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鼓励公民通过各种渠道提供建议,做到民主、科学规范。
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 1、 侵犯了未成年人的什么权利? 生命健康权、人格尊严权。 2、有人说,“在网上发个言,监督一下就被行政
拘留了,太可怕了,我以后再也不监督别人了……” 请评价这一观点。 公民享有监督权和建议权,这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 利,我们应该积极行使监督权。监督违法犯罪行为 和失职行为。我们必须依法行使监督权,实事求是, 提供证据和证明材料,不能捏造或歪曲事实。
6、有人大代表建议:应该加大投入,通过安 装APP等同步的监控相关设备,确保监控探头 全覆盖,实现院内无死角,家长随时查看孩子 在幼儿园的情况。有老师认为会侵犯教师的隐 私权而反对安装监控。该安装监控吗?

红黄蓝案件法律事实(3篇)

红黄蓝案件法律事实(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2018年11月,北京市朝阳区红黄蓝幼儿园发生一起虐童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该事件涉及多名幼儿,涉案人员为幼儿园教师和保安。

事件发生后,有关部门迅速介入调查,对涉案人员进行刑事拘留,并依法进行了审判。

本文将围绕红黄蓝案件的法律事实进行详细阐述。

二、案件基本情况1. 案件时间:2018年11月2. 案件地点:北京市朝阳区红黄蓝幼儿园3. 案件涉及人员:幼儿、幼儿园教师、保安4. 案件性质:涉嫌虐待儿童罪三、法律事实1. 案件调查事件发生后,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迅速介入调查,对涉案人员进行刑事拘留。

经调查,发现涉案教师和保安在幼儿园内对幼儿进行身体伤害、恐吓等行为,严重侵犯了幼儿的合法权益。

2. 案件审理(1)起诉书2018年12月,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对涉案教师和保安依法提起公诉,指控其涉嫌虐待儿童罪。

(2)庭审过程2019年1月,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此案。

庭审过程中,公诉机关出示了相关证据,证明涉案人员有虐待儿童的行为。

被告人对指控的事实供认不讳。

(3)判决结果2019年2月,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依法作出一审判决,认定涉案教师和保安的行为构成虐待儿童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至一年十个月不等。

3. 案件后续(1)赔偿根据我国《侵权责任法》的规定,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在此案中,涉案人员的行为给幼儿及其家属造成了严重的身心伤害,依法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经法院调解,涉案人员赔偿了受害幼儿及其家属的经济损失。

(2)幼儿园处理事件发生后,红黄蓝幼儿园被责令停业整顿,并对其负责人及相关人员进行追责。

此外,相关部门对全国范围内的幼儿园进行了安全检查,加强了对幼儿教育机构的监管。

四、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条: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由“红黄蓝”事件分析互联网环境下的谣言传播

由“红黄蓝”事件分析互联网环境下的谣言传播

由“红黄蓝”事件分析互联网环境下的谣言传播作者:王冠仁来源:《新媒体研究》 2018年第10期摘要以红黄蓝幼儿园事件为例,探索互联网环境下的谣言,分析网络谣言的产生及其传播方式和规律,并从中探讨如何防范网络谣言。

关键词网络环境;谣言传播方式;如何防范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10-0014-022017 年11 月22 日晚,有10 余名幼儿家长反映,北京市朝阳区管庄红黄蓝幼儿园(新天地分园)国际小二班的幼儿遭遇老师扎针、喂不明白色药片,并提供孩子身上多个针眼的照片,事件爆出后不久网络上开始流传有人员集体猥亵幼儿的虚假信息,并附有几名家长在园区门口讲述事件的视频,当晚在网络上大面积传播,引发全民热议。

在本次事件中,造谣者借助网络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等特点,对社会舆论及社会治安造成了不良影响。

1 谣言产生的原因1.1 网上信息传输审核不严格约翰帕尔弗里曾在《网络原住民》一书中说:“对于上一代人而言,网络是工具,对于这一代人来说,网络就是世界”。

而在现在网络普及的时代,通过网络分享新闻动态,已经成为了当下喜闻乐见的时尚潮流,同时随着这种潮流的普及,也衍生出一种新兴产业——自媒体,在自媒体中,就不乏有谣言的制造者,在各大手机App 热门的视频、微博等热门软件中都能发现一个通病,那就是审核条件均为低门槛。

而且在大多数软件中,均能发现一些为了博人眼球和误导他人的视频和话题。

现实中,大多数的网上信息传输者并没有经过严格的网络信息审核就发布了信息,正是由于对网上信息审核的不严格,才给谣言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温床。

1.2 有关部门对于信息处理不透明诺依曼曾说,舆论的形成不是社会公众的理性讨论的结果,而是意见环境的压力造成的,是强制人们对优势环境的压力所促成的,旨在强调人们对于优势意见所采取的趋同行动这一非合理过程的产物,而所谓的意见环境则是根据目前所知内容和主观推断而进行的主观自主择优选择的结果。

红黄蓝事件调研报告

红黄蓝事件调研报告

红黄蓝事件调研报告调研报告:红黄蓝事件一、引言自红黄蓝事件在2017年爆发以来,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红黄蓝是一家儿童托管机构,在事件中被曝出虐待儿童的行为,引发了公众对儿童教育和托管安全的重视。

本报告旨在对红黄蓝事件进行调研分析,探讨背后的原因以及对相关政策和机构的建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主要采用了两种方法:一是对红黄蓝事件相关报道和公众舆论进行整理和分析;二是通过在线问卷调查获取公众的意见和看法。

三、事件回顾红黄蓝事件在2017年2月份被媒体曝光,引发了巨大的关注。

一些家长投诉称,红黄蓝机构虐待孩子,教师对孩子进行殴打、饿餐、口头侮辱等行为。

事件曝光后,社会上一片哗然,舆论对红黄蓝机构进行了严厉谴责。

四、调研结果根据调查结果,绝大多数公众对红黄蓝事件持谴责的态度。

82%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对红黄蓝机构的行为感到震惊和愤怒,认为机构需要受到严厉的处罚和监管。

此外,85%的受访者认为政府应该加强对儿童托管机构的监管,确保儿童的安全。

在调查中,也有一小部分受访者对红黄蓝机构表示理解。

他们认为红黄蓝机构可能是在教育儿童方面存在误区,但并不具备作恶的意图。

五、原因分析1、教育理念的失衡:一些机构倾向于注重学术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培养孩子的社会情感和自主能力的重要性。

这导致了某些教师对孩子进行严苛的要求和对孩子心理的忽视。

2、监管不力:在红黄蓝事件中,监管机构的职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监管机构应该加强对儿童托管机构的审核和日常监督,确保儿童的权益得到保障。

六、建议1、完善监管机制:政府应加强对儿童托管机构的监管,建立健全的评估体系和监察机构,定期对机构进行审核和评估。

2、加强教师培训:机构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升他们的教育理念和专业素养。

3、加强家长监督:家长应该积极参与孩子的托管活动,对机构进行监督,发现任何问题及时提出。

4、加强舆论监督:媒体和社会舆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应该加强对托管机构的舆论监督,及时揭露问题,推动改革。

红黄蓝事件背后的反思

红黄蓝事件背后的反思

从”红黄蓝”事件反思我国教师管理的缺位北京华夏智业人才测评技术有限公司“红黄蓝”事件令其股价暴跌2017年11月22日,有十余名幼儿家长反映朝阳区管庄”红黄蓝”幼儿园(新天地分园)国际小二班的孩子遭遇老师针扎、喂白色不明药片,并提供孩子身上多个针眼的照片。

11月26日北京警方就该事件调查结果进行通报,涉嫌虐童的幼儿园教师刘某被刑拘。

11月29日”红黄蓝”教育机构就该事件发布道歉信;后经媒体披露吉林四平”红黄蓝”幼儿园也曾出现“虐童”事件。

受本次事件影响,”红黄蓝”股价大跌,美国纽约时间25日收盘时”红黄蓝”股价(NYSE:RYB)暴跌38.41%,市值缩水2.9亿美金,折合人民币接近19.4亿元。

各方反应折射出“事前防范”的缺失事件发生后,相关方面都做出了快速反应,事件当事方—”红黄蓝”机构在其官网发布道歉信,信中写道“我们倍感难过和耻辱,向孩子们向大家深深道歉,对不起,我们没有资格祈求原谅,唯有拿出实际行动。

”作为一家遍布中国300多个城市,拥有1300多家亲子园和近500家幼儿园并在美国纽交所挂牌上市的早教机构,”红黄蓝”究竟会拿出哪些实际行动,重新赢得社会的信任,我们还需拭目以待。

事发幼儿园所在地的教育主管部门——北京市朝阳区教育委员会也发布通知:按照教育部、市教委加强幼儿园管理相关工作部署,朝阳区将继续加大全区范围内幼儿园安全隐患的排查力度,对于涉嫌侵害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行为,将以零容忍的态度,发现一起,依法严肃查处一起,切实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保障每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11月24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发出紧急通知(国教督办函〔2017〕91号),部署立即在全国开展幼儿园规范办园行为专项督导检查,确保广大幼儿的身心健康。

11月30日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教育部副部长田学军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教育部将进一步健全幼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此外还将推进学前教育立法,为依法办园、规范管理提供保障。

红黄蓝案件的法律事实(3篇)

红黄蓝案件的法律事实(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2018年11月,北京市朝阳区红黄蓝幼儿园(以下简称“红黄蓝幼儿园”)发生一起性侵幼儿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该事件涉及多名幼儿,引起了全国范围内对幼儿园管理、幼儿保护和性侵预防的关注。

随后,红黄蓝幼儿园被查实存在虐童行为,涉及多名教师和工作人员。

这起案件被称为“红黄蓝案件”。

二、案件的法律事实1. 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涉及人员2018年11月,北京市朝阳区红黄蓝幼儿园发生性侵幼儿事件。

据调查,涉事教师为幼儿园内部人员,涉事幼儿为幼儿园在读学生。

2. 事件的性质根据调查,红黄蓝幼儿园发生的性侵幼儿事件属于严重违法行为,涉及幼儿性侵、虐待等罪行。

3. 事件的调查与处理(1)事件发生后,北京市朝阳区公安分局迅速介入调查,对涉事人员进行控制。

(2)经调查,涉事教师因涉嫌强奸罪被依法刑事拘留。

(3)红黄蓝幼儿园因存在虐童行为,被北京市朝阳区教育委员会吊销办学许可证。

(4)涉事教师及其家属被追究刑事责任,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

4. 事件的法律责任(1)涉事教师因涉嫌强奸罪被追究刑事责任,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

(2)红黄蓝幼儿园因存在虐童行为,被吊销办学许可证,相关责任人被追究刑事责任。

(3)北京市朝阳区教育委员会对红黄蓝幼儿园进行行政处罚,要求其整改并加强内部管理。

(4)涉事教师及其家属对受害者及其家属进行民事赔偿。

三、案件的法律分析1. 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红黄蓝幼儿园涉事教师的行为构成强奸罪,依法应承担刑事责任。

2. 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规定,因侵权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侵权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红黄蓝幼儿园因存在虐童行为,侵犯了受害者的合法权益,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3. 行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十六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违反本法规定,侵犯学生、教师、受教育者合法权益的,由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从社会化媒体看虐童事件舆情演变趋势——以红黄蓝事件为例

从社会化媒体看虐童事件舆情演变趋势——以红黄蓝事件为例

视听2018.01|一、研究背景舆情事件中,媒体积极报道,可对舆论进行正确的引导;网民积极回应,将会加快真相浮出水面的速度。

网络舆情指由于各种事件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它是社会民意快捷的反馈渠道,是社会情绪的展示窗口。

因此,建立一个长效的舆情应对机制在狂欢时代尤为重要。

本文利用斯蒂文的危机周期理论,以新近发生的红黄蓝事件为研究对象,以新浪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为研究平台,比较该事件在两个平台上的传播规律,提出相关的舆情应对措施。

二、研究思路和数据采集(一)事件回顾2017年11月22日晚,十余名幼儿家长反映朝阳区管庄某幼儿园国际小二班的幼儿遭遇老师扎针、喂不明白色药片的情况,并提供孩子身上多个针眼的照片。

11月26日晚,北京警方就该事件进行了通报,涉嫌虐童的幼儿园教师刘某某被刑拘。

11月29日,涉事教育机构针对幼儿园事件发布道歉信。

(二)研究思路本文通过数据采集器对新浪微博关于虐童事件的热门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的热门文章进行信息收集,使用数理统计和内容分析法对这两个平台的舆情信息进行分析和比较,并归纳出舆情演变特征和规律,提出舆情应对的对策。

(三)样本选择本文的样本选择涉及红黄蓝舆情事件和微博、微信公众号两个平台的选择。

首先,虐童事件是每个国家都重视的社会问题。

从事件本身来看,群体猥亵虐童事件天然地具有接近性、感染性。

作为社会化媒体的重要代表和突发公共事件舆情传播的重要平台,微博广受学界关注,微博病毒式的裂变传播,具有强烈的带动力。

此外,微信公众号是各类观点的聚集地,内容具有代表性,同样受到学界重视。

(四)数据获取本文选取关于虐童事件的热门微博426条,同时考察微博内容、微博的转发量、评论数、点赞量。

数据收集时间为2017年11月23日到2017年12月1日,遵循舆情发展的周期,即萌芽期、爆发期、成熟期、衰退期。

而在微信公众平台上主要选取阅读量达到10万以上的公众号,共76条信息。

红黄蓝事件舆情分析报告

红黄蓝事件舆情分析报告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列标签 道歉 警方 调查
267
11月27日 2 6 7
93
14 11月28日
1 93 4
266
15429
11月29日 152 266 149
198
21 2 11月30日 2 21 198
1641
12月1日 6 4 11
1 12月2日
1
1
2
12月3日 2
列标签 道歉 警方 调查
三,总结
• 从系统监测数据和整体舆情走势来看,当前 总文章数为3343条,总来源为570个,总体舆 情走势显示为稳定,网民对本事件的关注热度持 续平稳。
• 继携程幼儿园被曝虐童之后,红黄蓝幼儿园 虐童事件更是激起舆论千层浪,而该校老师虐童 的原因、孩子们到底受到了怎样程度的伤害、事 件最终的调查处理结果等这些问题更是牵动着人 们的心,也成为媒体持续报道的关注点。而作为 此次事件的责任人,“红黄蓝”机构应直面来自 社会的质疑和询问,后续工作积极公开透明,利 用网上媒体持续正面报道,以逐渐消除影响。
月1日事件舆的媒体报道。
概述
一,事件回顾
1200 1000
1074
800
625 600
427 400
706 464
200
0 11月27日 11月28日 11月29日 11月30日
12月1日
28 12月2日
18 12月3日
1 12月4日
• 在事件发展中后期媒体中,
142
UC头条对于此次信息泄露事件
的报道力度最大,报道文章数量
92
89
80
6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75
• 4.舆情汇总走势及正负面 比对分析
• 对舆情情感倾向进行分析判断, 数据显示舆情从11月27号凌晨开始 逐渐下降,但在11月28日开始舆情 急速上升,在报道和讨论的总数 中,正面情感的舆情数量急速变 化,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负面情 感的舆情急剧性上升,呈几何增 长。体现广大网民对“红黄蓝”虐 童事件的愤怒和不满情绪。而很快 在12月2日舆情整体平息
报道量(篇)
日期
汇总
浙江, 153 上海, 286
重庆, 112
其他地区, 721
• 5.各传播地区的发布数量 对比
其他地区 北京 广东 江苏 上海
江苏, 113

广东, 423
浙江
重庆
北京, 1510
在此次事件的消息传播中,北 京占据了绝对的数量优势。此事是 北京地区事件,又恰逢前段时间 “携程亲子园”虐童事件事件的发 生,积累大量民众对此类事件深恶 痛绝,多地媒体对此事进行详尽报 道和后续报道,跟踪关注事态发 展。对事件报道最多的还是东部沿 海城市,分别是广东,上海,浙 江,江苏等
调查 7 6 2
11月27日 2 6 7 4 1 11月28日 1 93 4 11月29日 152 266 149 21 2 11月30日 2 21 198 11 6 4 12月1日 6 4 11 1 1 12月2日 1
2
12月3日 2
如图所示:11月29日当天警方调查结果公布,“红黄蓝”机构也不得 不承认自己的过失,同时媒体也进行大量的报道,以此消除在社会民众的 影响。截至11月30日舆情整体得到控制。
汇总
3.媒体报道类型量化分析
对所有文章观点进行抓取,在众多观点中,发现在事件后期媒体报道最多的是关于红黄蓝股市的 分析,其次是偏中性的报道,之后是警方的回应以及整个事件调查结果的公布。表明民众和媒体的 关注点逐渐转向股市的讨论。
如图所示:11月27日至12月1日,红黄蓝美股股价变化幅度相当大,特别在11月30日至 12月1日股价的大幅上涨引起民众和媒体的关注
二、中后期量化对比分析
300
266 250 208 200 149 130 93 130 股市 警方 调查 228 198
214
150
100
50 7 6 0 股市 警方 调查 11月27日 208 6 7 4 11月28日 130 93 4 11月29日 228 266 149
21
11 4 12月1日 214 4 11

三,总结


从系统监测数据和整体舆情走势来看,当前 总文章数为3343条,总来源为570个,总体舆 情走势显示为稳定,网民对本事件的关注热度持 续平稳。 继携程幼儿园被曝虐童之后,红黄蓝幼儿园 虐童事件更是激起舆论千层浪,而该校老师虐童 的原因、孩子们到底受到了怎样程度的伤害、事 件最终的调查处理结果等这些问题更是牵动着人 们的心,也成为媒体持续报道的关注点。而作为 此次事件的责任人,“红黄蓝”机构应直面来自 社会的质疑和询问,后续工作积极公开透明,利 用网上媒体持续正面报道,以逐渐消除影响。 此类虐童事件的真正杜绝并不只是需要一两 次的网络呼吁就能够奏效,更需要当地政府幼儿 园安全隐患排查、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检查以及 师德师风教育
250
200
214
• 2.网站排行量化对比
150
报道量(篇)
150

142 92
100 89 80
50
68
67
58
52
在事件发展中后期媒体中, UC头条对于此次信息泄露事件 的报道力度最大,报道文章数量 占所有网站之首,在八天内有 214篇相关报道。新浪位居第 二,有150篇报道。
0
UC头条 【APP】 214
红黄蓝事件中后期 舆情分析报告
2012.12.05

2017年11月22日,有家长反映北 京朝阳区管庄红黄蓝幼儿园(新天地分园) 的幼儿遭遇老师扎针、喂不明白色药片等 情况并报警处理。事件曝光后经网络迅速 传播,其中谣传更有军队人员参与虐童事 件。相关舆情量在11月24日达到最高峰, 在11月29日出现次高峰,截至12月1日 报道。
新浪 150
搜狐 142
汉丰网 92
凤凰网 89
东方财富 网 80
网易 68
360doc 67
金融界 58
中华网 52
汇总
主要媒体
1000
900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920
505 390 370 263 245 171 166 115 54 54 54 16 15 4 1
250 228 208 200 214
报道量(篇)
150 130 130
100
50
8 0 11月27日 11月28日 11月29日 11月30日 日期 12月1日 12月2日
2 12月3日
1000 900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11月27日 11月28日 11月29日 11月30日 12月1日 21 12月2日 13 12月3日 12月4日 236 232 429 443
概述
一,事件回顾
1200 1074 1000
• 1.传播渠道走势分析
800
625 600 427 400 464 706

从11月27日晚到12月25日,有 关事件的消息数量出现另一个上升 趋势,到29日达到峰值,数据显示, 29日当天媒体报道达到1074篇。
200
28 0 11月27日 11月28日 11月29日 11月30日 12月1日 12月2日 12月3日 12月4日 18 1
8 1 12月2日 8 1
2 12月3日 2
11月30日 130 21 198
在此期间,关于股市价格的大幅波动的报道以及警 方事件调查结果密集在11月29日公布,以至于当天舆情 迅速上升。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道歉 警方 调查 93
266
198 152 149 道歉 警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