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树丰产栽培技术
枣树的高产栽培

枣树的高产栽培枣树有五大特性:一是有三种枝(即枣头、枣股和枣吊)、两种芽(即主芽和副芽),作用各不同;二是开花多坐果少,而且随果枝伸长随分化花芽;三是开花坐果要求较高的气温;四是发芽晚,落叶早,树冠枝叶稀疏;五是根系稀疏,水平根易生根蘖。
根据枣树的这些特性,要获得高产,应抓好如下措施:一、建园定植用大苗。
枣树扩冠、长树主要靠主芽萌发枣头枝,主芽越充实,萌发抽生的枣头越壮,生长量越大。
而主芽的充实程度与母枝粗度和着生位置有关,以枣头枝的顶芽发育最好。
幼小的枣苗只有一个枣头顶芽,而且苗干较细,成活后抽生新枣头的能力弱,有时候定植当年根本不抽生枣头,即使成活,扩冠也很慢。
如果再采取定干措施,将仅有的枣头顶芽剪掉,则更难抽生强枝。
如果采用干径1.5厘米以上、有分枝的大苗,成活后发枝多,定干剪截腋生芽也容易抽生新枣头。
在生产实践中,干径小于1厘米的苗木,剪截后很少能抽出强枝。
所以,枣树建园最好采用在苗圃中培育2年~3年的大苗。
二、水肥管理。
肥水充足是枣树高产优质的保证。
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生长前期要及时补肥,因为枣树萌芽,花芽分化,枝条生长,开花结果同时并进,消耗营养特别多。
在我省应于4月上旬追施催芽肥,6月上旬追施促坐果肥,7月中旬追施助果肥。
从展叶后加强根外追肥,如喷0.3%~0.5%的尿素、叶面宝一类的液肥,每隔7天~10天喷一次,直至幼果坐定以后(7月下旬)。
基肥可于落叶后撒施、翻刨,不必开沟,防止伤根。
枣的需水临界期在花期前后(5月下旬至6月中旬),特别是开花坐果要求较高的空气湿度,而我省此期往往出现干旱,因此应适时进行灌溉,同时采用花期喷水的措施,可隔日在傍晚向树上喷水一次。
三、提高坐果率。
因为枣树有开花多、坐果少的特性,因而采取必要措施提高坐果率至关重要。
常用的方法有盛花初期喷15毫克/千克的赤霉素加0.3%尿素、枣园放蜂、花期浇水和树上喷水、盛花初期开甲(环剥)、枣头及二次枝摘心等,均能有效地提高坐果率。
枣树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枣树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枣树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栽培技术的优化对于提高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枣树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一、品种选择选择优质、高产、抗病虫害的品种是提高枣树产量和品质的首要条件。
目前国内外品种有很多种,其中以肉质鲜美、籽大、产量高的蜜枣、红枣和大枣较为适宜栽培。
二、土壤准备良好的土壤条件对于枣树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枣树适宜生长的土壤为疏松、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砂壤土。
在土壤准备方面,首先需要进行土壤翻耕和深松,以增加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
然后在播种前进行堆肥施用,提高土壤的肥力。
三、栽培育苗枣树的育苗可采用播种和嫁接两种方式。
播种可选用健壮的枣核,或者经过发芽处理后的枣核进行播种。
播种时,需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苗床,并按照一定的密度进行撒播。
嫁接则需要选用优质的砧木和接穗,将砧木和接穗进行整形处理后进行嫁接。
四、适宜的栽植时间枣树适宜于春季或秋季进行栽植。
春季栽植更适用于南方地区,秋季栽植则适用于北方地区。
栽植前,需要将幼苗根部修剪整形,然后根据栽植孔的大小进行培土,使幼苗的根系完全覆盖。
栽植后,及时进行浇灌,并进行培土和遮荫。
五、合理的灌水管理枣树适宜进行渗灌或滴灌,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灌水时需要掌握适宜的灌水量和灌水频次,避免过浇或过旱。
一般来说,枣树的灌水需求与气温、土壤湿度和生长发育阶段有关。
在生长初期,需要适当增加灌水量,促进幼苗的萌芽和生长。
六、合理的施肥措施枣树生长期需要的营养元素主要有氮、磷、钾、有机质等。
在栽培过程中,应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需求量进行适量施肥。
一般来说,枣树的追肥主要在春季和秋季进行,施用机会和侧深均匀,并及时进行土壤改良措施。
七、病虫害防治枣树常见的病虫害有炭疽病、螨虫、白粉病、巢蛾等。
防治病虫害需要定期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施药或采取其他防治措施。
在施药前需选择适宜的药剂,并按照药剂的使用说明进行使用。
综上所述,枣树高产优质的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土壤准备、栽培育苗、适宜的栽植时间、合理的灌水管理、合理的施肥措施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枣树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枣树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枣是我国的特产果树。
果实营养丰富,除富含糖外,还有较多的蛋白质和铁、钙、磷等矿物质,常作滋补食品。
此外,维生素C和维生素P(即卢丁)的含量也较多,有较高的医疗药用价值。
枣果耐贮运,除鲜食外,可制成多种加工品。
其中红枣和蜜枣是我国传统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享有一定的声誉。
枣树耐瘠、耐旱、耐涝,又耐盐碱和酸性土,对土壤适应性强,南北均可栽培。
具有结果早、收益快、用工少和经济寿命长等特点。
且可与棉、粮间作,充分利用土地。
此外,枣树花期长,花量多,也是一种优良的蜜源植物。
1 枣的主要种类和品种枣为鼠李科枣属植物,我国约产12种。
栽培上的主要种类仅1种,即普通枣。
此外,分布较广的酸枣常用作砧木,也有栽培取仁入药的。
台湾、云南等地尚有印度枣(毛叶枣)的栽培。
由于各地自然条件不同,全国枣品种以年均温15度等温线(秦岭、淮河)为界,可概分为南枣和北枣两大生态型品种群。
南枣耐高温、多湿气候和酸性土壤,多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省份。
一般果大糖低,肉质疏松,适于鲜食和加工蜜枣。
如浙江义乌、兰溪的大枣,安徽宣城的圆枣、尖枣,江苏泗洪立枣(霸王枣),吴县白蒲枣,湖北随县的秤砣枣,湖南淑浦的鸡蛋枣等。
北枣耐低温、干旱和盐碱土壤,多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枣的主产区。
果实一般含糖量高,肉质致密,适于加工红枣、黑枣。
如河北、山东的圆铃枣,辽宁朝阳的大平顶枣,河南新郑的灰枣,灵宝的圆枣等。
山东薛城冬枣近年在徐州贾汪引种栽培,表现良好。
北枣品种虽多,但引入长江流域后,多数表现生长旺盛而产量低,含糖量和品质下降。
引种栽培时应掌握品种间对气候适应性的差异。
2 枣的生长结果习性枣树生长迅速,但根系较稀疏,水平根分布远,其上易发生根蘖,可供繁殖。
枝条可分枣头、枣股和枣吊三种。
叶腋间的芽由主、副芽组成复芽。
主芽在形成当年不萌发,次年可形成枣头或枣股,但也可成为隐芽。
枣的隐芽寿命很长。
副芽当年萌发,枣头上的副芽生长为二次枝或三次枝,枣股上的副芽则生成脱落性枝。
枣树丰产栽培10项技术

枣树丰产栽培10项技术
一、选择适宜的品种
枣树品种有很多,每种品种有其各自的特点,要想获得丰产,就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等条件,选择适宜的品种。
二、采用适当的栽培技术
1、枣树的种植:枣树的种植应选择土壤肥沃、通风良好、疏
松的地方,一般在春季进行种植。
2、枣树的施肥:施肥时要根据土壤的性质及枣树的生长情况,选择适宜的肥料,以促进枣树的生长及发育。
3、枣树的修剪:枣树的修剪要注意不要破坏枣树的正常生长,修剪时要精细,以保证枣树的健康生长。
4、枣树的灌溉:枣树的灌溉要根据土壤的湿度及枣树的生长
情况,选择适宜的灌溉方式,以促进枣树的生长及发育。
5、枣树的防病虫害: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枣树受到病
虫害的危害。
6、枣树的收获:枣树的收获要根据枣树的成熟度,按时进行
收获,以保证枣实的质量及品质。
三、其他技术
1、枣树的护理:枣树的护理要及时除草、除虫,以保证枣树的健康生长。
2、枣树的控制:枣树的控制要根据枣树的生长情况,选择适宜的控制方法,以保证枣树的有效生长。
3、枣树的培育:枣树的培育要及时施肥、灌溉,以促进枣树的生长及发育。
4、枣树的管理:枣树的管。
枣树丰产栽培技术

冬枣
山东省薛城区1990年选出的晚熟优良品种。 果实中大,平 均单果重20~23g,最大40g;果实近圆形略扁;有核外核现象, 味甜微酸,鲜食品质中。 在产地4月中旬发芽,6月上旬盛花,10月下旬成熟采收,果 实发育期125~135天左右。
二、优良品种
圆 铃 枣
制干品种
果实大,平均单果重16~ 18g左右;果实形状为短柱 形;甜味浓,可溶性固型物 含量33%,可食率97.2%, 制干率60%。制成的红枣个 头大、均匀,肉厚,饱满, 富弹性,品质上等。 在山东泰安4月中旬发芽, 5月下旬盛花,9月中旬成熟。
二、优良品种
兼用品种
果实小,平均单果重5g左右; 果肉乳白色,质地致密细脆,汁 液中多, 甜味浓,微具酸味, 可食率96.2% , 可溶性固型物含 量34~38%。制干率57%。 在山东产地4月中旬发芽, 5 月底盛花,9月下旬成熟
二.优良品种
观赏枣:龙爪枣
二.优良品种
观赏枣
近几年来各地普遍开展了枣的选育工作,例如河北选出了赞皇大枣三倍体 共12个类型,现已推广赞3-1、赞3-2、赞3-3三个类型
河北昌黎果树所选出了金丝小枣姜皇庄1号及大果无核枣、山东果树所在金 丝小枣中选出了金新1号、金新2号、金新4号等
河北沧州林业局在金丝小枣中选出了金丝丰并选出了鲜食早熟品种早脆王 山东德州林业局、乐陵林业局、河北泊头林业局等选出了金丝小枣和无核
小枣新类型
北京林业大学对51个金丝小枣优良单系进行对比试验,陕 西、山西、湖南、甘肃、新疆等均选出了优质、丰产、抗 逆、耐储的优良类型。各地均引进了优良品种和类型。
蛋
枣
孔 府 酥 脆
妈 妈 枣
枣
圆 铃 枣
第二节 生物学特性
提高枣产量和品质的技术措施

提高枣产量和品质的技术措施一、土壤改良1.合理施肥:营养充足是提高枣树产量和品质的基础。
根据土壤的营养状况和枣树的需求,合理选择肥料种类和施肥时间。
一般可选用腐熟有机肥、磷肥、钾肥等进行施肥,注重补充氮肥,适量施用微量元素肥料。
2. 深松翻耕:深松翻耕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通气性和保水能力。
在种植前进行深松翻耕,使土壤疏松,增加土壤肥力,有利于枣树生长发育。
3. 按照土壤酸碱度进行调节:如果土壤过酸或者过碱,都会对枣树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根据土壤酸碱度进行调节,可以使土壤pH值适中,有利于枣树生长。
二、科学栽培管理1. 优化种植结构:合理选择品种,优化种植结构。
选用高产、高品质、抗病虫害的枣树品种进行栽培,提高整体产量和品质。
2. 适时修剪枝干:枣树果实产生主要在1年生枝上,适时修剪枝干可以促进新梢萌发和侧枝生长,增加果实产量。
修剪时应注意保留有向四周展开的枝条,形成合理的枝叶结构。
3. 控制疏花、控制疏果:在枣树花序初开放期进行适量疏花,保留健壮的花序,有利于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
在花期结束后,对果穗进行疏果,保留略多于需求的果实,也有利于果实发育和品质提高。
4. 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调整枣树生长发育速度,促进花芽分化和果实发育。
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和生长状况,选择合适的生长调节剂进行施用。
三、病虫害防治1.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进行病虫害的预防工作,如清除果树周围杂草,保持果园干燥通风,及时清除病虫害源等。
同时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如合理使用农药,进行轮作,避免连作造成病虫害的积累。
2. 病虫害监测和预警:建立病虫害监测和预警系统,定期巡检果园,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初期发生,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避免病虫害扩散和蔓延。
3. 生物防治:采用生物防治措施,如引入天敌、天然杀虫剂等,减少对农药的依赖,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果实的品质。
四、果实采收和保鲜1. 合理采摘成熟果实:果实的采摘时间是影响果实品质的重要因素。
枣树的优质栽培技术

枣树的优质栽培技术枣树是我国主要果树之一,栽培面积广泛,产量高。
为了获得优质的枣果,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栽培技术。
一、选种与繁殖1. 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质品种,如京房一号、若羌清枣、腾冲大红枣等。
2. 通过嫁接、穗插、扦插等方法进行繁殖,以确保品种的真实性和稳定性。
二、土壤准备1. 枣树喜欢生长在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要选择种植地的土壤肥沃、PH值适中。
2. 秋季耕地,并施入适量的有机肥料和磷、钾肥料,提高土壤的肥力。
三、适宜的种植密度1. 竖植密度一般为500株/亩,种植行距为2.0-2.5米,株距为1.0-2.0米。
2. 这样的密植可以提高枣树的吸水和养分利用效率,增加产量和经济效益。
四、修剪与造枣1. 枣树秋季落叶后进行修剪,去除病、虫、死、弱枝,保留壮枝和主干枝。
2. 春季进行盖花,每穗保留1-2个小花,使树体光线充分,获得更多的养分供应。
五、病虫害防治1. 枣树常见的病害有枣腐病、枣斑病、果腐、霜疫等,根据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及时采取化学或生物防治措施。
2. 合理使用农药,注意药剂浓度和使用频率,避免药物残留对果实质量造成影响。
六、灌溉与施肥1. 枣树需要充分的水分供应,特别是在干旱季节。
要根据土壤湿度和树冠状态进行灌溉,避免过湿或干旱。
2. 施肥要注意合理搭配,每年春季和秋季进行,包括基肥和追肥,以补充枣树所需的养分。
七、采收与储存1. 枣树的果实一般在8月份成熟,要根据果实的颜色和大小进行采收。
果实分批采摘,避免一次性采摘过量造成果实发热和质量降低。
2. 采摘后的果实应及时清洗,拣除病、虫、腐烂果实,然后储存在清洁、通风、阴凉的地方,避免日晒和高温。
通过以上的优质栽培技术,可以提高枣树的产量和果实质量,增加经济效益。
也能保护枣树的健康生长,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果实的营养价值和口感。
枣树丰产稳产的栽培技术

枣树丰产稳产的栽培技术枣树丰产、稳产的栽培技术枣原产于我国,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远在5000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枣已是人们食物的组成局部,枣的分布很广,用途多,经济价值很高,深受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欢迎。
枣的含糖量居各类果品之首,鲜枣含糖20%以上,干枣含糖60—80%,因而,其含热量也大,每100克鲜枣含热量为431千焦,每100克干枣含热量为1294千焦,其含热量与米面相近,故可代替粮食。
所以枣是一种重要的木本粮食。
枣树耐瘠薄,枝稀叶小,并且出叶晚,落叶早,适合于同农作物间作,既能防风,又能保护农田,对提高土地利用率,充分利用空间和光能,改善农田生态条件,获取树上树下双丰收,都有一定的作用,另外,枣树寿命长,管理简便,一般能自花授粉。
枣树具有栽培省工,适应性强,结果早,收益快,一年栽植多年收益等特点,而且对绿化荒山,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全国枣树生产开展很快,资源不断扩大,产量也逐年上升。
随着科学技术的开展,枣树栽培技术不断提高,为我国枣树生产提供了大量的科学依据。
枣属浅根性喜好阳光的多年生果树,结果虽早,但进入盛果期较晚,寿命很长,结果可达百余年,因此建园时,必须慎重选择土地,确定密度,力求在可能的条件下,最大限度的满足其对位置、地势、方位、土壤、地下水位等的要求。
枣和其它果树一样,只有在一系列正确的土壤管理制度下,才能保证高额而稳定的产量,因为合理的土壤管理制度,能够改良土壤的理化性,防止杂草蔓生,补偿水分的缺乏,促进微生物的活动,从而提高肥力,供给树生长、发育所必须的营养,同时。
并可获得间作物的收益。
由于农枣间作,枣农对枣园加强了管理,及时地锄草,松土,并增大了施肥量,故此使枣林地,不仅获得相当纯耕地80%—85%的作物产量,而且树势大大增强,平均每亩可收鲜枣300—500公斤,较不间作的枣园增产12%—15%,这种两全其美—枣粮双收的制度十分可效,为缓和间作物与枣树的肥水矛盾,枣行上应留出一米宽不间作的营养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