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艺术职业学院晚会展示《回族舞蹈教材》

合集下载

[响板,宁夏,学校]让宁夏非遗《羊响板》走进学校

[响板,宁夏,学校]让宁夏非遗《羊响板》走进学校

让宁夏非遗《羊响板》走进学校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已成为满足学生多样化兴趣与发展需求,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进学校特色发展的重要途径。

我校是一所回民学校,基于学校的办学目标、办学特色和地域特点等因素,我们充分挖掘和利用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羊响板”,开发形成了我校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保护和传承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的需求,并形成了既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又具有鲜明办学理念的校园文化。

一、开发校本课程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羊响板”是我区传统的打击乐器和武术器材,集文字记载、武术器材和舞蹈表演为一体,深受回族群众的喜爱,经过不断的演变多以舞蹈和武术呈现,可在各类庆祝活动中表演,是当地回族群众主要的娱乐形式之一。

“羊响板”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羊响板”的文化历史性。

“羊响板”最初称羊跣板,由羊的前肩膀跣板骨左右两块骨头制成,后经过时代的变迁,“羊响板”生存土壤的改变,现如今的“羊响板”以不再用羊骨头制成,而是用木板替代。

“羊响板”流传距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来自西域的传承人在古丝绸之路上,穿越沙漠,东渡黄河来到了宁夏这片贫瘠的土地上传经送教。

当时生活在宁夏的回族人民很贫穷,没有钱买纸写经文,便在羊跣板上写下阿拉伯文字当课本,起到了记载和书写文字的作用,其文化历史性不言而喻。

2.“羊响板”的体育竞技性。

“羊响板”后经回族武术一代宗师杨士鹏发掘,被当成兵器使用,成为杨氏教门器械之一。

这种兵器可前刺后击,左坎右劈,挥舞起来也很好看,在回族群众中相当普及。

练习表演“羊响板”可增强人的武术搏击能力。

在搏击时衍生出的很多竞技动作,既能提高身体各部位的灵活性,起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又能提高自身防卫能力,具有很强的体育竞技性。

3.“羊响板”的艺术表演性。

在“羊响板”表演中,表演者双手拿板,身着回族服装,“羊响板”的装饰颜色与表演者的服装颜色协调搭配,表演动作以回族舞蹈中典型的“屈伸步”和“碎摇头”等为基本舞步,伴以优美的具有宁夏花儿曲调的音乐,呈现出音乐,舞蹈,服装,道具等整体的完美结合。

新宁夏_梦飞扬——宁夏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和北方民族大学献艺自治区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新宁夏_梦飞扬——宁夏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和北方民族大学献艺自治区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24
新宁夏 梦飞扬
——宁夏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和北方民族大学献艺自治区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宁夏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幕式结束后,宁夏
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和北方民族大学献上了主题为“新宁夏·梦飞
扬”的开幕式文艺表演。

开幕式表演融合了歌曲、舞蹈、杂技、
旗袍秀、传统体育项目等多种节目形式,表演时长40分钟,共
有8个节目,包括开场歌舞《新宁夏·梦飞扬》、武术与民族传
统体育项目表演《塞上雄风》、舞蹈《香甜的盖碗茶》、歌舞《你
是我温暖的阳光》、健身情景表演《我们的快乐生活》、舞蹈《母
亲河》、杂技与舞蹈《追梦新时代》,以及表现各民族团结之花
盛开在神州大地,母亲是中华的尾声歌舞《母亲是中华》。

为了在开幕式上呈现完美的表演效果,来自宁夏演艺集团
歌舞剧院和北方民族大学的演员们从4月18日起就进入了紧张
的排练阶段。

宁夏演艺集团歌舞剧院院长陈丽云介绍:“各个节
目从不同角度呈现了民族团结、青少年追逐梦想、宁夏大众体育
蓬勃发展等主题。


撰文/荟 边 摄影/
李君杰
┃ 关 注 ┃
25。

第二届全区少数民族文艺调演精彩上演塞上各族儿女载歌载舞喜迎十九大

第二届全区少数民族文艺调演精彩上演塞上各族儿女载歌载舞喜迎十九大

第二届全区少数民族文艺调演精彩上演塞上各族儿女载歌载舞喜迎十九大摄影/李君杰跳起欢乐的舞蹈,拨动优美的琴弦,祝愿祖国繁荣昌盛,祝愿各民族团结和谐,祝愿各族儿女幸福安康。

8月23~28日,由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自治区民委、文化厅承办的第二届全区少数民族文艺调演在宁夏大剧院精彩上演。

白尚成、王儒贵、马力、安纯人等自治区领导出席了颁奖晚会并为获奖节目颁奖,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统战部,自治区民委,文化厅等部门和参演单位的负责人与各族各界群众观看了演出。

本届文艺调演的主题是“展示民族文化风采,建设共有精神家园”。

这是一场绚丽多彩的少数民族文艺盛宴,展示了我区民族文化发展的最新成就和最高艺术水准,展现了塞上各族儿女振奋精神、实干兴宁,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的喜悦之情。

在本届调演中,来自全区五市、自治区老干部局、宁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宁夏师范学院、宁夏演艺集团、宁夏文化馆、宁夏艺术职业学院等12支代表队的800多名各民族演员,带来了39个各具特色的文艺节目。

参演节目具有较强的民族和地方特色,有歌舞、器乐、合唱、独唱、花儿、宁夏坐唱、小品、京剧等多种艺术形式。

参加调演的演员既有文艺团体的专业演员,┃ 专 题 ┃也有大中专院校的学生,还有大爷大妈,体现出广泛的群众参与性。

一个个节目不仅富有艺术性,更具有感染力。

宁夏坐唱《站起来,撸起袖子加油干起来》讲述了一个名叫黄金库的懒汉,在村民和干部帮助下摆脱“等靠要”思想,逐步走上致富路的故事。

固原市代表队带来的小品《彩礼不是传家宝》倡导文明新风,引导广大群众摒弃陈规陋习,谋求脱贫致富。

自治区老干部局代表队表演的舞蹈《春雨润六盘》,以党的扶贫工作为主线,展现了宁夏六盘山地区群众走在脱贫致富奔小康道路上的内心喜悦。

宁夏大学代表队表演的抒情舞蹈《娘盼》,┃ 专 题 ┃在悠悠哀泣的背景音乐中,高度艺术化的母亲纳鞋底的动作,淋漓尽致地表达了母亲对儿女的思念之情,直逼观众内心。

石嘴山市代表队表演的舞蹈《硝烟中的花儿》,讲述了回族大娘勇救红军战士,最后壮烈牺牲的感人故事,现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

回族舞蹈课程教案模板范文

回族舞蹈课程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回族舞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回族舞蹈的历史、文化背景及艺术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回族舞蹈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3. 通过学习回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和组合,提高学生的舞蹈技能和身体素质。

4.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对象适合对舞蹈有一定基础,热爱民族文化的学生。

四、教学时间共8课时,每周1课时。

五、教学内容1. 回族舞蹈概述2. 回族舞蹈基本动作3. 回族舞蹈组合练习4. 回族舞蹈表演六、教学进度安排第1课时:回族舞蹈概述1. 介绍回族舞蹈的历史、文化背景及艺术特点。

2. 播放回族舞蹈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其魅力。

第2课时:回族舞蹈基本动作1. 学习回族舞蹈的基本步伐,如碎步、蹬点步、横摆步等。

2. 学习回族舞蹈的手位,如托帽手、托手、手位等。

第3课时:回族舞蹈基本动作(续)1. 学习回族舞蹈的头部动作,如碎晃头、摇头、点头等。

2. 学习回族舞蹈的躯干动作,如转腰、扭腰、摆腰等。

第4课时:回族舞蹈组合练习1. 练习回族舞蹈组合动作,如《花儿花儿》、《宴席舞》等。

2. 强调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

第5课时:回族舞蹈组合练习(续)1. 练习回族舞蹈组合动作,如《花儿花儿》、《宴席舞》等。

2. 适当增加难度,提高学生的舞蹈技能。

第6课时:回族舞蹈表演1. 学生分组进行回族舞蹈表演,展示所学成果。

2. 教师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第7课时:复习与巩固1. 回顾所学回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和组合。

2. 学生进行自我展示,巩固所学内容。

第8课时:总结与拓展1. 总结回族舞蹈的学习成果。

2. 鼓励学生课后继续学习,了解更多民族舞蹈文化。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回族舞蹈的历史、文化背景及艺术特点。

2. 演示法:播放回族舞蹈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其魅力。

3. 练习法:指导学生练习回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和组合。

4. 表演法:组织学生进行回族舞蹈表演,提高实践能力。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回族舞蹈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2024年自治区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第一批)扶持项目公示

2024年自治区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第一批)扶持项目公示

2024年自治区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第一批)扶持项目公示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公布日期】2024.05.31•【字号】•【施行日期】2024.05.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旅游综合规定正文2024年自治区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第一批)扶持项目公示根据2024年度宁夏回族自治区舞台艺术创作工作安排和《宁夏回族自治区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资金管理办法》,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第13次党组会研究,拟对以下22个项目给予资金扶持。

一、大型舞台艺术创作项目3部1.民族管弦乐《宁夏风情》创作单位:宁夏演艺集团歌舞剧院有限公司2.“廉韵清风”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廉洁文化专场演出创作单位:宁夏演艺集团有限公司3.眉户剧《花儿芬芳》创作单位:宁夏宁红演艺集团有限公司二、小型舞台艺术创作项目13部1.小歌舞剧《巧媳妇》创作单位:宁夏文化馆2.歌曲《使至塞上》创作单位:宁夏文化馆3.歌曲《萧关夜》创作单位:宁夏文化馆4.歌曲《兰山阙》创作单位:银川市文化艺术馆5.原创音乐专辑创作单位:平罗县文化旅游广电局。

6.小戏曲《红军刀》创作单位:吴忠市文化馆7.小戏曲《看病》创作单位:同心县乐易秦韵文化传播有限公司8.舞蹈《盐州胡璇》创作单位:盐池县文化馆9.小戏曲《退彩礼》创作单位:彭阳县秦声演艺有限公司10.舞蹈《啊!摇篮》创作单位:北方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11.舞蹈《年画新趣》创作单位:宁夏演艺集团歌舞剧院12.舞蹈《六盘红雁》创作单位:宁夏演艺集团歌舞剧院13.音乐《家乡的花儿》创作单位:宁夏演艺集团歌舞剧院三、复排舞台艺术创作项目1部1.秦腔《杨门女将》创作单位:固原市秦声演艺有限公司四、2024年国家艺术基金立项资助项目5个1.“塞上梨园春”戏曲作品展演创作单位:宁夏演艺集团有限公司2.舞剧《不到长城非好汉》创作单位:银川艺术剧院3.杂技《巍巍贺兰·峭壁精灵》创作单位:银川艺术剧院4.秦腔《焚香记》创作单位:宁夏演艺集团秦腔剧院5.秦腔《穆柯寨》创作单位:宁夏演艺集团秦腔剧院现予公示,公示时间为2024年5月31日至6月9日(10天),公示期间,如有问题或问题线索,请向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艺术处反映。

分析回族舞蹈动作与形式特征

分析回族舞蹈动作与形式特征

分析回族舞蹈动作与形式特征【摘要】回族舞蹈是回族文化传统的重要表现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本文通过分析回族舞蹈的舞蹈动作和形式特征,揭示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回族舞蹈的舞蹈动作以轻盈、优美、舒展为主要特点,展现出回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

回族舞蹈在形式上也具有独特的特征,如舞蹈服饰、音乐伴奏等元素都融入呈现出浓厚的民族特色。

在表演风格上,回族舞蹈以舞者身姿的舒展、舞蹈动作的协调和节奏感的表现为重点,让观众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

回族舞蹈的演变与传承也是本文关注的重点,对其保护与发扬提出了重要的启示,同时展望未来回族舞蹈的发展方向,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回族舞蹈、舞蹈动作、形式特征、表演风格、演变传承、传统保护、发扬、发展方向、历史渊源、研究意义、总结、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回族舞蹈作为中国少数民族舞蹈之一,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社会发展和文化交流的进程中,回族舞蹈承载着民族记忆和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展现着回族人民的生活方式、信仰情感和审美理想。

通过对回族舞蹈动作与形式特征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这一民族舞蹈的起源和演变过程,探讨其舞蹈表达的内涵和特点,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回族舞蹈的传统文化,并推动回族舞蹈艺术的创新和发展。

1.2 研究意义回族舞蹈作为中国民族舞蹈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对回族舞蹈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回族文化的特点和传统,还可以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通过分析回族舞蹈的动作与形式特征,可以揭示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特点,为民族舞蹈的创作与演绎提供借鉴和启示。

对回族舞蹈进行研究还有助于传承和弘扬回族文化遗产,促进当代舞蹈艺术的发展与创新,推动我国民族文化的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深入探讨回族舞蹈的动作与形式特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于促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

回族舞蹈教学工作计划

回族舞蹈教学工作计划

回族舞蹈教学工作计划一、前言回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其传统文化十分丰富,其中舞蹈文化就是其中之一。

回族舞蹈源远流长,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传承和发扬回族舞蹈文化的同时,我们也要将其传播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了解回族文化。

因此,本文将围绕回族舞蹈教学工作展开,制定出一系列的教学工作计划,以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回族舞蹈文化。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回族舞蹈的基本知识和技巧;2. 培养学生对回族舞蹈的兴趣,增强身体协调性和艺术表现力;3. 传承和发扬回族舞蹈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回族舞蹈。

三、教学内容1. 回族舞蹈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2. 回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和表演技巧3. 回族舞蹈的表演形式和曲目4. 回族舞蹈的服饰和道具5. 回族舞蹈的表演要求和意境6. 回族舞蹈的演员礼仪与文化内涵四、教学方法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动作技巧训练;2. 采用示范教学,让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舞蹈动作;3. 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4. 鼓励学生多参与实践操作,并进行表演训练;5. 结合影视资料和音乐,展示回族舞蹈的艺术魅力;6. 定期组织学生参加比赛和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手段1. 课堂教学2. 实地教学3. 多媒体教学4. 视频教学5. 演出展示6. 话剧表演7. 社会实践六、教学工作计划1. 整合资源,搜集回族舞蹈的教学材料和视频资料;2. 制定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3. 配备教学器材,布置教学环境,确保教学顺利进行;4. 招募回族舞蹈专业教师,进行师资培训;5. 招募学员,进行招生宣传和推广;6. 开设回族舞蹈相关课程,如《回族舞蹈基础》、《回族舞蹈表演技巧》等;7. 组织学生参加舞蹈表演比赛和展示活动,提升学生实际表演能力;8. 进行舞蹈培训班和夏令营,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回族舞蹈的学习;9. 举办回族舞蹈展演活动,展现回族舞蹈文化魅力,并吸引更多人了解和喜爱回族舞蹈;10. 进行回族舞蹈文化传承和交流活动,与其他民族舞蹈团体进行交流互动。

回族舞蹈知识点

回族舞蹈知识点

回族舞蹈知识点回族舞蹈是中国少数民族舞蹈之一,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它是回族人民表达情感、传承文化的重要方式,也是展示回族民俗风情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将从舞蹈的起源、特点以及代表作品等方面介绍回族舞蹈的知识点。

一、舞蹈的起源回族舞蹈起源于中国古代,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

这一时期,回族舞蹈多以宫廷舞蹈和宗教舞蹈为主。

随着时间的推移,回族舞蹈逐渐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二、舞蹈的特点1.动作优美:回族舞蹈注重舞蹈动作的流畅和优美,舞者的动作轻盈而有力,充满韵律感。

2.舞蹈服饰:回族舞蹈的服饰多采用鲜艳的颜色,体现出回族人民热情奔放的性格。

舞蹈中的服饰常常搭配头巾、长裙等,展示出独特的民族风情。

3.音乐伴奏:回族舞蹈常常伴随着传统乐器的演奏,如马头琴、板胡等。

音乐的节奏和旋律与舞蹈动作相协调,相互呼应,增强了舞蹈的艺术感染力。

4.民俗元素:回族舞蹈中常常融入了丰富的民俗元素,如婚嫁、丰收等,这些元素体现了回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三、代表作品1.《飘扬的红旗》:这是一支展示回族人民热爱祖国的舞蹈作品。

舞蹈中舞者身着红色的服饰,表达了回族人民对祖国的深情厚意。

2.《天山之舞》:这是一支表达回族人民对大自然的崇敬之情的舞蹈作品。

舞者的动作充满力量感,展现了回族人民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

3.《回乡之舞》:这是一支表达回族人民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的舞蹈作品。

舞者的动作婉转而含蓄,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四、舞蹈的意义回族舞蹈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回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通过舞蹈的形式将回族人民对家乡、祖国以及大自然的情感表达出来,传达了回族人民的精神追求和生活态度。

同时,回族舞蹈也为世人展示了回族民俗风情的独特魅力,促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五、结语回族舞蹈作为中国少数民族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它起源于中国古代,经过漫长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回族舞蹈的动作优美、舞蹈服饰鲜艳、音乐伴奏协调,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回族人民表达情感、传承文化的重要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夏艺术职业学院晚会展示《回族舞蹈教材》
近日,宁夏艺术职业学院举办了《回乡舞韵》专场晚会。

晚会既是为学院成立35周年“庆生”,更是《回族舞蹈教材》的一次集中展示。

《回族舞蹈教材》是由宁夏艺术职业学院的“宁艺人”历经5年时间编撰完成的,系我国第一部科学、系统、规范的回族舞蹈教材。

一直以来,蒙古、维吾尔、傣等民族舞蹈在各艺术院校民族民间舞教学的课堂上唱主角,苗、佤族等民族舞也相继步入课堂教学。

然而,作为我国第二大少数民族的回族,却始终没有一部自己的舞蹈教材,实属遗憾。

缺乏系统、规范的教材,严重影响回族舞的推广普及,更难以促其发展繁荣。

2007年,宁夏艺术职业学院正式启动教材编撰工作。

2009年自治区将其列为宁夏艺术学科“十一五”重点课题。

2012年,历经5年时间的搜集、整理、开创,《回族舞蹈教材》终于正式出版。

这是我国第一部回族舞蹈教材,它填补了舞蹈教育史上长期没有回族舞蹈教材的空白。

“这不仅是一部教材,而是设计了回族舞文化的宏图,丰富了中华民族身体语言系统的符号。

”中国民族民间舞考级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潘志涛老师说。

《回族舞蹈教材》的问世,离不开几代舞蹈人的薪火相传和艰苦探索。

为了获得最真实、原始的材料,编撰班子数次赴陕西、青海、新疆等地采风,同民间老艺人探讨,与当地文化馆专业人员切磋,向各大艺术职业院校教师索求教学手稿。

翻开教材如同打开一本“武功秘籍”,它图文并茂地阐释了身体各部位基本动作。

回族舞蹈动作源于民族习俗、宗教礼仪等生活习惯,邦克式、捧月式、花儿跳步等考究的动作命名,无不透着浓郁的伊斯兰风格和地方特色。

“以往的教学一直靠感观、凭经验,如今有了权威的舞蹈语汇和动律动态,教学将迎来‘大步走’。

”宁夏艺术职业学院王玉梅老师说。

如今,回族舞蹈教材从出版至今,在教学中已接受了两年的实践检验。

在该教材指导下,女子群舞《幸福鸟》《花儿漫漫》曾分获全国第四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艺术表演类二等奖和第八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银奖。

宁夏艺术职业学院也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文化干部培训基地”。

副院长李文广表示:“教材第一版不断修订完善的同时,将来还会推出以成品舞段为主的第二版,加强教材的可操作性和观赏性。

”(记者王猛白茹文/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