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移位改造纠倾技术规范
房屋纠偏工程方案

房屋纠偏工程方案一、工程概述房屋纠偏工程是针对建筑物出现倾斜、位移等问题而进行的修复工程。
在城市建设中,由于地基条件、建筑施工质量、自然灾害等原因,建筑物出现倾斜或位移的情况时有发生。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还可能带来安全隐患。
因此,对于出现倾斜或位移的建筑物,需要进行纠偏工程来恢复其正常状态。
本文主要针对房屋出现倾斜或位移问题的纠偏工程方案进行讨论,包括工程的组织实施、技术方案、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等内容。
二、工程组织实施1.项目管理项目管理是房屋纠偏工程的重要环节,需要合理安排施工计划、配合人员物资调拨等。
项目管理应在项目启动初期确定项目经理,并分别设立工程部、质量安全部、安全生产部、物资部和成本控制部等职能部门。
项目经理应对项目整体负责,并对工程进度、质量和安全生产等方面进行全面管理。
2.技术方案在选择纠偏技术方案时,应综合考虑建筑物的具体情况、纠偏的需求、施工条件和成本等因素。
一般情况下,房屋纠偏工程可采取加固地基、增加支撑、重新调整结构等方法进行纠偏。
在选择纠偏技术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3.施工队伍房屋纠偏工程的施工队伍需由具备相关经验和资质的施工单位承担。
施工队伍应按照工程要求,组织合理的施工人员,配备必要的设备和技术人员,确保施工质量。
4.质量控制在房屋纠偏工程中,质量控制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施工单位应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要求,严格把控每一个环节,确保工程质量。
质量控制应包括施工工艺控制、材料质量控制和施工质量检查等方面。
5.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是施工工程中的首要任务,尤其是对于涉及到建筑物纠偏的工程。
施工单位应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管理,并制定相关安全生产计划和应急预案,确保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生产。
6.工程验收工程验收是房屋纠偏工程的最后一道关卡。
在工程竣工后,应由相关部门对工程进行验收,确保工程符合相关质量标准和规范要求,达到使用要求。
三、技术方案1.加固地基对于因地基承载力不足导致房屋倾斜的情况,可以采取加固地基的方式进行纠偏。
建筑物移位纠倾增层与改造技术标准

建筑物移位纠倾增层与改造技术标准建筑物移位纠倾增层与改造技术标准是指在维护建筑物稳定和使用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工程技术手段对建筑物进行改造和增强,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品质和价值。
本标准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建筑物施工和使用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规范建筑物移位纠倾增层与改造的技术参数,确保施工和使用过程的安全可靠。
下面是建筑物移位纠倾增层与改造技术标准的详细说明:一、建筑物移位标准1.建筑物移位前应进行勘察和评估,确定移位方向和距离,并考虑到周边环境影响和施工条件。
2.建筑物移位必须有专业资质的施工企业和技术人员进行施工,并采用专业设备和工具,保证施工过程稳定和施工质量可靠。
3.建筑物移位过程中应注意施工安全和环境安全,防止施工过程中的噪声、震动等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4.建筑物移位后,应进行验收并记录相关数据和技术参数,以确保建筑物使用的安全和稳定性。
二、建筑物纠倾标准1.建筑物倾斜度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建筑物倾斜程度超过规定范围时,应进行纠倾,以确保建筑物使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建筑物纠倾前应进行勘察和评估,确定纠倾方向和方法,并考虑到周边环境影响和施工条件。
3.建筑物纠倾必须有专业资质的施工企业和技术人员进行施工,并采用专业设备和工具,保证施工过程稳定和施工质量可靠。
4.建筑物纠倾过程中应注意施工安全和环境安全,防止施工过程中的噪声、震动等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5.建筑物纠倾后,应进行验收并记录相关数据和技术参数,以确保建筑物使用的安全和稳定性。
三、建筑物增层标准1.建筑物增层前应进行勘察和评估,确定建筑物可承受的重量和高度,并考虑到周边环境影响和施工条件。
2.建筑物增层必须有专业资质的施工企业和技术人员进行施工,并采用专业设备和工具,保证施工过程稳定和施工质量可靠。
3.建筑物增层过程中应注意施工安全和环境安全,防止施工过程中的噪声、震动等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4.建筑物增层后,应进行验收并记录相关数据和技术参数,以确保建筑物使用的安全和稳定性。
《建筑物整体移位施工工法》 - 福建住房和城乡建设网40页word文档

建筑物整体移位施工工法工法编号:RJGF(闽)-S11-2019完成单位: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福建六建集团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张天宇王世杰吴志雄李梁峰黄高飞1 前言1.0.1 我国正处于大力发展时期,城市建设进程飞速发展,旧城改造、道路拓宽等经常需要拆除部分老旧建筑物。
当遇到文物古建筑等需要保护的建筑时,便产生了文物建筑保护与城市建设之间的矛盾,采用建筑物整体移位技术将需保护的文物建筑整体移位至异地进行保护无疑是解决这种矛盾的最优途径。
建筑物的整体移位技术是指保持原有建筑物整体性和可用性不变,结构安全可靠的原则下,将其从原址移到新址,涉及地基基础、钢结构、砼结构、砖木结构等领域,包含土力学、结构力学、结构动力等学科,它采用托换技术,将上部结构与基础分离,安装行走机械、施加固动力后达到水平移位。
安装顶升机构达到垂直移位并使倾斜得到调整。
它包括纵横向移动、转向或者移动加转向。
利用液压推进系统,提高了水平移位速度,提高了工效,为建筑物整体移位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条件。
2 特点2.0.1 建(构)筑物不需拆除,保持其上部结构原状,保留或恢复其使用功能。
2.0.2 在整体水平移位中,应用组合式下走道板及活动反力支座能灵活拆装,重复利用;在需转向移位时,可进行局部换向操作,做到安全可靠,方便换向。
2.0.3 采用液压推进系统及组合式下走道板,可有效地提高工效,缩短工期,降低工程费用。
3 适用范围本工法适用于具有使用价值或保留价值,但因各种原因需全部或局部拆除;因平面位置不妥,需规划调整的建(构)筑物:1)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其层数一般为十二层以内,其结构形式可包括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砖木结构、石结构等等;2)其他构筑物;3)古建筑与特殊建筑。
4 工艺原理4.0.1 利用先施工的托换梁作为一个托架,利用在托架与基础或平移轨道之间安置的行走机构,在外加动力推动下进行水平向移位;或利用在托架与基础之间安置的顶升机构进行垂直向移位。
谈建筑特种专业工程(平移、纠倾、改造、加固补强)的造价审核

谈建筑特种专业工程(平移、纠倾、改造、加固补强)的造价审核1、前言建筑物的平移、纠倾、改造、加固补强等特种专业工程是从建筑业中分化出来的一门新学科,属建筑特种工程的范畴。
由于工程难易程度不同,故同一工程会出现若干个相差较大的工程报价;另外,由于该类工程的特殊性,施工技术方案的选用对建筑物的安全性、抗老化性、抗震性及施工期间的破坏性等有关,而这些施工技术及节点处理内容还没有统一的标准,重视的往往在结点方面处理得较好,不重视的就基本不做结点处理了,这些因素都对造价有很大的影响。
由于此类工程技术性强,一般的方案图中施工工艺不是很明确,往往对这类造价的审核无从下手,于是东问西询,然后再下浮一些,算把造价审核了,但一到实施阶段,要么造价偏高了,要么造价偏低了,与市场脱节的结果是不得不重新审价,这一来二去既耽误了时间,又给审核人员带来很大的重复性工作,而且这种项目往往标的又不大,很多造价工程师不愿意干,造价审核不好,既对业主不利又给该行业的技术进步与建筑物安全性带来直接的影响,笔者通过这几年对该行业的工程预算审核积累了一些经验,现进行总结和归纳,旨在为该行业的造价审核提供借鉴。
2、特种行业的单价影响因素由于行业的预算编制无统一的格式,多数以综合单价的形式报价。
审核人对影响单价的因素分析不够,对工程施工条件和特殊材料缺乏了解,审核中的主观性和参照文献的不当,都会造成审核出的单价较大偏离实际需要的单价。
2.1、工程量对单价的影响工程量与单价的关系,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批发与零售的关系,项目标的越小,其单价就越高。
由此看来,工程量对工程单价的影响相当大,在审核单价时往往要根据工程量的大小来确定单价的高低,充分考虑辅材,人工和管理成本的窝工与浪费,不能按普通装修或土建定额的思路去计算工程单价。
2.2、工程环境对单价的影响在专业工程报价中,往往有的单位将一个项目的几个小分项合并报价,如粘钢每平方米多少元,含运输、二次搬运、上落料等等内容。
建筑物整体移位施工工法(最新版)

建筑物整体移位施工工法(最新版)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编号:AQ-SN-0565建筑物整体移位施工工法(最新版)近年来,建筑整体移位技术得到迅速发展,根据建筑物周围条件与规划要求,在一定范围内实施整体移位,使其得以保留,取得理想的效果,其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建筑物整体移位涉及地基基础、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砖木结构等领域,它采用托换技术,将上部结构与基础分离,安装行走机构、施加动力后达到水平移位。
安装顶升机构达到垂直移位并使倾斜得到调整。
利用液压推进系统,提高了水平移位速度,提高了工效,为建筑物整体移位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条件。
1特点(1)建(构)筑物不需拆除,保持其上部结构原状,保留或恢复其使用功能。
(2)在整体水平移位中,应用组合式下走道板及活动反力支座能灵活拆装,重复利用;在需转向移位时,可进行局部换向操作,做到安全可靠,方便换向。
(3)采用液压推进系统及组合式下走道板,可有效地提高工效,缩短工期,降低工程费用。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具有使用价值或保留价值,但因各种原因需全部或局部拆除;因平面位置不妥,需规划调整的建(构)筑物:(1)一般工业与发用建筑,其层数为多层,其结构形式可抱括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砖木结构、石结构等;(2)其他构筑物;(3)古建筑与特殊建筑。
3工艺原理(1)利用先施工的托换梁作为一个托架,利用在托架与基础或平移轨道之间安置的行走机构,在外加动力推动下进行水平向移位;或利用在托架与基础之间安置的顶升机构进行垂直向移位。
建筑物移位纠倾增层与改造技术标准

建筑物移位纠倾增层与改造技术标准
1. 建筑物移位纠倾技术标准
1.1 移位:指将建筑物原有的位置平移一定距离,并按照新的位置进行固定。
1.2 纠倾:指对因地基不稳定、地震等原因造成的建筑物倾斜、偏移等问题进行纠正。
1.3 移位纠倾技术标准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及行业标准,如《建筑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规范》等。
1.4 在进行建筑物移位纠倾前,应对建筑物周围的环境、交通、人员等进行评估,并制定详细的方案和安全措施。
1.5 进行建筑物移位纠倾时,应保证建筑物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并采取适当的支撑和固定措施,防止建筑物发生倒塌、破裂等事故。
2. 建筑物增层与改造技术标准
2.1 增层:指在建筑物原有结构上增加新的楼层。
2.2 改造:指对建筑物进行部分或全部的结构、功能、形态等方面的改变,以满
足新的使用要求。
2.3 建筑物增层与改造技术应遵循国家相关规定及行业标准,如《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建筑结构工程验收标准》等。
2.4 在进行建筑物增层与改造前,应进行详细的结构评估和安全检查,并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
2.5 进行建筑物增层与改造时,应采取下列措施:
(1)加固原有结构,并使新建部分与原有部分有机结合,保证建筑物整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保证新建楼层的结构、功能和使用要求,同时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和美观性。
(3)采用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的材料和技术进行施工,保证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
(4)加强安全监管,防止因施工安全事故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第十九章建筑物纠倾

第十九章 建筑物纠倾
本章内容
•概 述
•纠倾技术简介
•纠倾技术发展现状及方向
•思考题与习题
19.3
第十九章 建筑物纠倾
概 述
随着近几年建筑业的高速发展,建筑物发生倾斜的情况相当普遍,国 内外建筑倾斜纠正的工程实例也数不胜数,例如江苏常熟的聚砂塔、 意大利的比萨斜塔等,都是国内外纠倾技术的典范。建筑物纠倾技术 在国内外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造成建筑物倾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总的来讲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19.16
第十九章 建筑物纠倾
纠倾技术简介
4. 截桩迫降 截桩法是在建筑物沉降量较小的一侧,截去基础承台下面一部分 桩体,达到调整差异沉降的目的。此法适用于埋深较浅的独立或 条形承台、采用端承桩(或桩端土为中密的砂质粉土和中细砂土的 端承摩擦桩)基础的建筑物。其纠倾原理:在拟定的掏土区将基底 土掏 空,原基底反力转化为桩顶荷载;由于桩端土承载力较高使 桩不易产生下沉,只能先截断部分桩体,使荷载由附近未截断的 桩来承受,从而产生桩基荷载重分布,迫使承台下沉。此法要求 承台有足够的抗弯剪承载力和刚度。因此,截桩数不得超过掏土 区总桩的一半。若截桩数达到了掏土区总数的一半时,纠倾仍不 理想,可采用钢板等垫紧所有截桩缺口,使断桩重新承载。在保 证群桩整体稳定的前提下,缩小未截桩截面积,增大该处局部压 应 力,使此处混凝土被压破坏而使承台下沉,达到纠偏的目的。 该法不能定量控制,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一. 事故原因
(1) 地质方面。地基中存在未预见的洞穴,造成局部沉陷导致建筑物 产生倾斜;地基中存在厚度不均的软弱层,在荷载作用下,沉降不均, 造成建筑物倾斜;地震作用使地基土局部扰动或液化,引起建筑物的 倾斜等。 (2) 设计方面。在地质勘察中,地质情况掌握不准,使设计的基础难 以满足均匀下沉条件;建筑物在结构布置上不合理,造成建筑物荷载 严重偏心而引起倾斜;未考虑邻近建筑物的影响,使建筑物的一侧在 地基附加应力下发生沉降等。
建筑物改造加固技术及施工要点_1

建筑物改造加固技术及施工要点发布时间:2022-11-03T02:35:42.285Z 来源:《建筑实践》2022年第41卷12期作者:翟亚坤[导读]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翟亚坤天津第四市政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天津市 300074摘要: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对各种建筑物结构安全及环保性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近年来,很多的建筑物结构、功能已经越来越无法适应这一快速发展需求,面临着重新加固和修复等问题。
本文就对建筑物改造加固技术及施工要点进行探讨。
关键词:建筑;改造;加固;施工1、需加固改造的建筑类型(1)对老化房屋建筑实施加固改造来提升其承载力和安全性,并保留其现有的房屋外貌,不但投入价格比新建房屋建筑少30%~60%,对环境的污染小、投入少、耗时较短。
目前,对老旧房改造加固内容主要为调节、整合居住房屋,增加应用区域,增加建筑物的层数,房屋部分墙体下沉以及需要抬高等。
(2)由于自然灾害导致的改造加固:因为空气中酸碱度变化、负面天气频发等因素以及地震、山体滑坡等灾害的破坏,造成房屋出现严重的安全隐患时,需要加固、改造。
(3)建筑物由于日常使用不当所造成的改造加固,例如:随意拆卸损害承重墙或整体关键构件等。
(4)随着建筑设计标准的提升,对原有情况下,需要进行加固的建筑构造需求提高,也需要对其开展改造加固,以符合新的建筑标准。
2、加固改造新技术2.1建筑物移位改造技术有的建筑物在改造时要进行移位改造,也就是换个地方重新建造,详细的施工阶段如下:托换并截断、将建筑物由原位置移至指定位置、就位连接。
近些年来,建筑物的移位改造一直存在技术问题,对于拖换结构不能准确改造,建筑物的改变位移不能精确,在移动过程中轨道不稳定,所以位移工程事故常有发生。
尤其是最近期间,涉及到建筑位移的工程不仅仅是低层建筑物,还有一些高层建筑也有位移改造的情况,荷载增强了很多倍,难度系数也越来越大。
建筑物的改造最好能保持它原有的历史特色,加固结构但是不影响建筑物本身存在的韵味,这就要求我们需要不断提升移位改造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