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音乐课件-1《葫芦丝吹奏》 西师大版(共14张PPT)

合集下载

葫芦丝精品教案第1课《初学葫芦丝》

葫芦丝精品教案第1课《初学葫芦丝》

葫芦丝精品教案第1课《初学葫芦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葫芦丝基础教程》第一章,内容包括葫芦丝的基本结构、演奏姿势、发音方法及基础音阶的演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葫芦丝的基本结构,掌握演奏姿势和发音方法。

2. 学会演奏基础音阶,并能简单地进行旋律演奏。

3.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音阶演奏的连贯性与音准。

教学重点:演奏姿势、发音方法及基础音阶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葫芦丝、教材、教学课件、音响设备。

学生准备:葫芦丝、教材、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播放一段葫芦丝演奏的优美旋律,让学生初步感受葫芦丝的音乐魅力。

2. 讲解(10分钟)详细讲解葫芦丝的基本结构、演奏姿势、发音方法,并示范演奏基础音阶。

3. 示范与练习(10分钟)示例:教师示范演奏《小星星》,学生跟随练习。

随堂练习:学生两人一组,相互纠正演奏姿势和音准。

4. 互动环节(10分钟)学生自由提问,教师解答疑问,并进行个别指导。

5. 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葫芦丝基本结构2. 演奏姿势与发音方法3. 基础音阶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练演奏基础音阶;(2)练习演奏《小星星》。

2. 答案:(1)音阶演奏:要求连贯、音准;(2)《小星星》演奏:要求节奏准确、音色优美。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针对个别问题进行课后辅导。

2. 拓展延伸:(1)了解葫芦丝的历史及发展;(2)欣赏更多葫芦丝演奏作品,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音阶演奏的连贯性与音准;2. 教学重点:演奏姿势、发音方法及基础音阶的掌握;3. 互动环节:学生自由提问,教师解答疑问;4.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的难度及答案的准确性。

一、音阶演奏的连贯性与音准1. 连贯性:要求学生在演奏过程中,注意手指的灵活运用,避免出现音断现象。

葫芦丝吹奏西南师大版六年级音乐上册优质教案

葫芦丝吹奏西南师大版六年级音乐上册优质教案

葫芦丝吹奏西南师大版六年级音乐上册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西南师大版六年级音乐上册第五章——《民族风》。

具体内容包括对葫芦丝这种传统民族乐器认识与吹奏技巧掌握。

教材中详细介绍葫芦丝历史、构造以及吹奏方法,并结合实际曲目《月光下凤尾竹》进行讲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并认识葫芦丝这种民族乐器,解其历史和构造。

2. 学会基本葫芦丝吹奏技巧,能够吹奏简单曲目。

3. 通过学习葫芦丝,培养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葫芦丝吹奏技巧,如气息控制、指法等。

2.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正确吹奏方法,能够独立吹奏简单曲目。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葫芦丝、音响设备、教学PPT等。

2. 学具:每人一只葫芦丝,乐谱《月光下凤尾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月光下凤尾竹画面,引出本节课主题——葫芦丝。

2. 讲解:介绍葫芦丝历史、构造以及吹奏方法。

结合PPT,让学生解葫芦丝起源、发展及其在民族音乐中地位。

3. 实践:分发葫芦丝,教师示范吹奏技巧,学生跟随学习。

4. 例题讲解:以《月光下凤尾竹》为例,详细讲解吹奏技巧和指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练习吹奏,教师巡回指导。

6. 展示:邀请部分学生上台展示,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板书设计1. 葫芦丝历史、构造2. 吹奏方法及技巧3. 曲目《月光下凤尾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练习吹奏《月光下凤尾竹》,并录制视频。

2. 答案:正确吹奏出《月光下凤尾竹》旋律,指法熟练,气息稳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效果,关注学生在吹奏过程中出现问题,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解其他民族乐器,举办民族音乐会,展示所学成果。

同时,推荐相关曲目,让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提高吹奏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选择与安排在教学内容方面,我特别关注教材章节和详细内容选取。

选择西南师大版六年级音乐上册第五章《民族风》,这一章节不仅介绍葫芦丝这种传统民族乐器,还结合具体曲目《月光下凤尾竹》,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葫芦丝在民族音乐中应用。

葫芦丝介绍课件

葫芦丝介绍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婚誓》
表现恋人之间坚贞不渝的爱情誓言,情感真 挚、动人。
《竹林深处》
展现竹林深处的神秘与宁静,给人以心灵的 慰藉。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赞美家乡的美丽与富饶,激发人们对家乡的 热爱之情。
05 葫芦丝的学习与 传承
葫芦丝的学习方法与建议
基础练习
掌握正确的吹奏姿势和呼吸方法,从 简单的音阶和练习曲开始,逐渐提高 难度。
06 葫芦丝的选购与 保养
葫芦丝的选购方法与建议
观察外观
选购葫芦丝时,首先要观察其外观是否光滑、无瑕疵,颜 色是否均匀。优质的葫芦丝通常采用天然葫芦制作,表面 经过精细打磨,手感舒适。
了解材质
葫芦丝的材质对其音质和寿命有很大影响。一般来说,采 用天然葫芦和紫竹制作的葫芦丝音质较佳,而塑料等合成 材料制作的葫芦丝则相对较差。
葫芦丝的演奏技巧与表现
01
葫芦丝的演奏技巧包括 气息控制、指法运用和 口风调整等。
02
气息控制是演奏葫芦丝 的关键,需要掌握正确 的呼吸方法和气息分配 。
03
指法运用要灵活、准确 ,能够快速地转换不同 的音高和音色。
04
口风调整对于音色的变 化和控制也非常重要, 需要通过练习来掌握。
03 葫芦丝的演奏方 法与技巧
演奏时,通过吹气使簧片振动,气流 在管内形成驻波,从而产生美妙的音 乐。
葫芦作为气室,主管和附管通过簧片 振动发音,塞子用来控制气流和音高 。一个半八度到 两个八度之间。
通过不同的演奏技巧 ,可以表现出丰富的 音色变化,如颤音、 滑音等。
音色柔和、甜美,具 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适合表现抒情、欢快 的旋律。
指法
葫芦丝的指法应熟练、准确,每个手 指应独立、灵活地运动,同时要注意 手指的按孔位置和力度,以确保音准 和音色的优美。

湘艺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3课《月光下的凤尾竹(葫芦丝与小乐队)》说课稿

湘艺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3课《月光下的凤尾竹(葫芦丝与小乐队)》说课稿

湘艺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3课《月光下的凤尾竹(葫芦丝与小乐队)》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月光下的凤尾竹》是湘艺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三课的一首歌曲,本节课主要通过葫芦丝与小乐队的演奏形式,让学生感受和体验多声部音乐的魅力。

歌曲以我国傣族民间舞曲为基础,改编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葫芦丝曲目。

教材通过此曲,旨在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民族音乐有了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

但同时,学生对多声部音乐的感知和理解还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深入体验和感受多声部音乐的特点。

三. 说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月光下的凤尾竹》,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奏、合唱等形式,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知识与技能:学会演唱《月光下的凤尾竹》,了解歌曲的民族特色,掌握葫芦丝的基本演奏技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感受和理解多声部音乐的特点,学会协作演奏。

2.针对重难点的教学策略:通过分组练习、示范演奏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魅力,提高协作演奏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聆听、模仿、演奏、合唱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音乐。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歌曲、示范演奏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听资源。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月光下的凤尾竹》歌曲,引导学生聆听并感受歌曲的美感。

2.讲解: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民族特色以及葫芦丝的基本演奏技巧。

3.分组练习: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乐器,进行协作演奏练习。

4.示范演奏:教师演奏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5.合唱练习:学生合唱歌曲,体会多声部音乐的魅力。

6.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月光下的凤尾竹》1.背景与特色2.演奏技巧3.多声部音乐感知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演唱、演奏能力的评价:通过课堂表现、分组练习和期末考试,评价学生的演唱、演奏水平。

葫芦丝教学教材

葫芦丝教学教材

乡村少年宫音乐社团校本教材《葫芦丝》第一单元基础知识葫芦丝简介葫芦丝为云南地区彝、苗、哈尼等少数民族使用的单簧吹管乐器。

用竹管、葫芦制成,有七个个按孔(前六后一),吹口处装一尖舌形铜质簧片。

演奏时吹上端,振动簧片发音。

葫芦丝音量较小,音域较窄,但音色柔美,常用于伴奏舞蹈、独奏等。

葫芦丝是一件极富民族色彩的乐器,常用演奏抒情的、宽广的音调,亦可演奏技巧性强的华彩乐段。

合奏时葫芦丝音色易和其它乐器融合在一起。

葫芦丝和葫芦丝在音色上区别不大。

葫芦丝的簧片是裸露的,葫芦丝的簧片在葫芦里面,音域通常是一样的。

但是葫芦丝有多个管,发的是复音,而葫芦丝是单音。

二、葫芦丝结构图示(同葫芦丝)三、按孔方法及部位注意的问题:要求手指自然放松,成弧形持葫芦丝,双臂和肘部肌肉要放松,指肚接触孔应有周边缘感,吹奏时在气流的作用下,指肚共振,微有麻感,其音色富有弹性,过于压紧则手酸,音窒,多有不利。

另外手指开孔时,不宜抬得过高,否则会使手指僵硬,影响演奏速度。

一般手指抬到距管音孔上方2—3厘米即可。

四、演奏姿势吹奏葫芦丝的姿势分坐、立两种,通常称为坐式和立式。

(一)立式就是站着吹奏的姿势,一般在独奏时采用这种姿势。

要求身体站立,自然放松成垂直状,两脚稍稍分开,胸要挺,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两臂稍微弯曲,两肘部下垂,管体稍向前,与上身成45度角。

切忌过分挺胸或歪斜。

(二)坐式就是坐着吹奏的姿势,一般在合奏时采用这种姿势,要求身体自然放松地坐在椅子上,两腿稍稍分开,身体要正,头要直,肩要平,左右手肘部与身体成45度角。

切忌过分放松或僵硬。

五、气息的运用吹奏葫芦丝的气息与竹笛、竖笛的气息截然不同。

竹笛、竖笛吹奏低音时气流要轻缓,而吹奏葫芦丝的低音(低音“”音除外)气流要强;竹笛、竖笛吹奏高音时气流要强,而葫芦丝的高音只能缓吹,如果用气过猛可能导致无乐音或损坏簧片。

同学们最好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

(1)吹奏低音“”时气流要急,而且气息要下沉,有一种下坠的感觉;(2)吹奏中音“1 2 3”时气流要适中;(3)吹奏高音“5 6”时气流要渐缓,气息要有所控制,有一种上提的感觉;(一)风门指吹奏葫芦丝时,上下嘴唇之间气息经过的空隙处叫“风门”。

2024版年度葫芦丝基础教程

2024版年度葫芦丝基础教程
广西地区的葫芦丝演奏风格独特,具有浓厚的壮族风情。音调高亢 激昂,节奏明快热烈,演奏技巧独特。
贵州流派
贵州地区的葫芦丝演奏风格古朴典雅,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音 调悠扬宛转,节奏舒缓流畅,演奏技巧精湛。
2024/2/3
22
06
葫芦丝学习与演奏建议
2024/2/3
23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葫芦丝
2024/2/3
巧。
2024/2/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注重基本功训练
多听、多模仿
定期复习与巩固
从长音、音阶、吐音等 基础练习开始,逐渐提
高难度。
聆听优秀演奏家的演奏, 模仿其音色和技巧,培
养自己的音乐感觉。
25
定期回顾所学内容,加 强练习,巩固记忆。
提高演奏水平与表现力的途径
学习多种吹奏技巧
掌握单吐、双吐、三吐等多种吹奏技巧,丰 富演奏表现力。
音乐表现
葫芦丝的音乐表现力强,可以抒发欢快、柔美、悲伤等多种情感。在演奏时,演奏者需要充分理解乐曲的内涵和 情感,通过运用不同的演奏技巧来表现出乐曲的意境和情感。同时,葫芦丝还可以与其他乐器进行合奏,产生更 加丰富的音响效果。
2024/2/3
6
02
葫芦丝基本吹奏技巧
2024/2/3
7
吹奏姿势与呼吸方法
葫芦丝基础教程
2024/2/3
1
目录
2024/2/3
• 葫芦丝概述 • 葫芦丝基本吹奏技巧 • 葫芦丝常用演奏技法 • 葫芦丝经典曲目解析 • 葫芦丝演奏风格与流派 • 葫芦丝学习与演奏建议
2
01
葫芦丝概述
2024/2/3
3
葫芦丝的起源与发展

音乐西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葫芦丝吹奏》课件公开课

音乐西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葫芦丝吹奏》课件公开课

记 谱:

实际效果: 2 3·3 6 5·5
加在一个音的左上角的小音符在两个以上的 叫复倚音,也用弧线把它们和本音连接起来,如:
记 谱:

实际效果: 23 2 2 3

映山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琵琶
萨克斯
映山红
映山红 歌曲背景
歌曲《映山红》是影片《闪闪的红星》的 插曲,那优美的旋律,那深情的歌词,表 达了人们对红军的热爱,对英雄的崇敬。
因为红军用鲜血换来的革命的胜利,让满 山开遍了代表着胜利的映山红。
歌曲是抒情的,速度稍慢,充满着期待和 向往
映山红
倚音
倚音是葫芦丝演奏中常用的技巧之一,一般分为 单倚音和复倚音两种。加在一个音的左上角的一 个小音符叫单倚音。本音和小音符用一条弧线连 接,如:

介绍葫芦丝的课件(2023版ppt)

介绍葫芦丝的课件(2023版ppt)

葫芦丝的构造
葫芦:作为乐器的主体,起到共鸣和扩音的作用
01
副管:负责演奏和声,通常为铜制
03
主管:负责演奏旋律,通常为竹制
02
簧片:负责产生声音,通常为铜制
04
葫芦丝嘴:负责吹气,通常为竹制
05
葫芦丝尾:负责固定葫芦丝,通常为竹制
06
葫芦丝的音色特点
音域宽广:葫芦丝的音域较宽,可以演奏出多种音色和音域。
介绍葫芦丝的课件
演讲人
目录
01.
葫芦丝简介
02.
葫芦丝的演奏技巧
03.
葫芦丝的曲目介绍
04.
葫芦丝的选购与保养
05.
葫芦丝的学习与教学
06.
葫芦丝的发展与创新
1
葫芦丝简介
葫芦丝的起源
STEP1
STEP2
STEP3
STEP4
起源地:中国云南
起源时间:古代
起源传说:与傣族民间故事有关
发展历程:从民间乐器逐渐演变为现代乐器
03
创新与传承: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提高葫芦丝的制作工艺和演奏技巧。
02
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推动葫芦丝的国际化发展。
04
谢谢
01
教学进度: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兴趣,合理安排教学进度,避免过于紧张或过于缓慢
03
教学方法:采用示范教学、分组练习、个别指导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02
教学评价:通过定期的考核和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技巧
04
6
葫芦丝的发展与创新
葫芦丝的发展历程
04
03
0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葫芦丝——音色甜美、圆润、清析,属标准 传统型葫芦丝,具有鲜明的傣族风格。
北方葫芦丝——音色粗犷、开放,音量大。但有 的葫芦丝比标准传统型葫芦丝少一个音。
可拆卸葫芦丝——主管、附管都可以从葫芦上拨 下来,便于专业人员维修,也便于使用者作细微 调整。
不可拆卸葫芦丝——主管、附管粘接在葫芦上, 非专业维修人员不能拆卸。
(全按作5 )


7孔(左手大拇指按)
6孔(左手食指按)


5孔(左手中指按)


4孔(左手无名指按)

3孔(右手食指按)
手 在
2孔(右手中指按)

1孔(右手无名指按)
指法教学第一阶段 (学吹左手部分 1 2 3 5 6) 1(哆) 2(唻) 3(咪) 5(嗦) 6(啦)

(●表示按孔、○表示开孔)
从下到上依次为“mi[3]”,“so[5]”,“la[6]”, “si[7]”,“do[1]”,“re[2]”,“mi[3]”, “fa[4]”,“so[5]”,“la[6]”。
副主音管无按音孔,在葫芦主音管左右两侧,在 葫芦丝吹奏时,如将副音管底端软塞取出,装有簧片 的副管音就与主管音一同响起,但副管音只能发一个 音。只能发出与主管的共鸣的和音。通常左面附管发 “3”音,右边附管不发音(或发低音6音)。
《月光下的凤尾竹》 《婚誓》 1957年电影《芦笙恋歌》主题曲 《多情的巴乌 》《竹林深处》 《山寨情歌》《侗乡之夜》《瑶族舞曲》 《月夜》《竹楼情歌》《放马山歌》 《美丽的金孔雀》《军港之夜》 《梦回景颇山》《勐养江畔》 《古歌》
葫芦丝的音域
主音管音阶排列(以全按下主音管一至七个音孔 吹奏作“so[5]为例”)
现常用的葫芦丝有C调,小D调,降B调,F调,G调 等几种。
1.吐音
单吐:音符上方用“T”标示。根据音乐表现的需要,单吐又可 以分为断吐和连吐两种。
双吐:在“吐”字发出后,立即加发一个“苦”字,将“吐苦” 二字连接起来便是双吐。双吐的符号是“TK”。
三吐:三吐实际上是单吐和双吐在某种节奏型上的综合运用, 符号为“TTK”或者“TKT”,即“吐吐苦”或者“吐苦吐”。
葫芦丝吹奏
葫芦丝,又称“葫芦箫”,傣语 称“筚郎叨”(“筚”为傣语吹管乐 器的泛称。“郎”为直吹之意,“叨” 即葫芦),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 期(公元前5世纪)。是云南少数民族 乐器,主要流传于傣、彝、阿昌、德 昂等民族中。葫芦丝可分为高、中、 低音三种类型,常用的调为降B、C、F 等调。葫芦丝发源于德宏傣族景颇族 自治州梁河县,主要流行于傣、阿昌、 佤、德昂和布朗等族聚居的云南德宏、 临沧地区,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2.连音:连音是常用技巧之一。适用于抒情如歌的乐句或
乐段。用符号“⌒”(连音线)表示,连音线内的音除了吐第 一个音,其余的音均不用吐,吹奏连音时要强调连贯、流畅。
3.滑音:滑音及技法在葫芦丝演奏中被广泛使用,其效果
具有圆滑、华丽的特点,应用滑音技法可以模拟人声和弦乐器 上的抹音效果。滑音又有上滑音、下滑音、复滑音三种。

左 手
小羊羔


右 手 在 下
3.

5. 6.
7.
1
(●表示按孔、○表示开孔)
大羊羔(移至下4度 )
筒音作 5.指法(●表示按孔、○表示开孔)
3.
.5 .6 .7 1
2
3
4
5
6
背 孔
左 手 在 上
右 手 在 下
2/4 全按作5. 轻吹
1 1 ︱ 5 5 ︱ 6 6 ︱ 5 - ︱ 4 4 ︱ 3 3 ︱ 2 2 ︱1 —︱ 5 5 ︱ 4 4 ︱ 3 3 ︱ 2 - ︱ 5 5 ︱ 4 4 ︱ 3 3 ︱2 —︱ 1 1 ︱ 5 5 ︱ 6 6 ︱ 5 - ︱ 4 4 ︱ 3 3 ︱ 2 2 ︱1 —︱
谢谢
同学们
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同学们
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