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18.慈母情 教案

合集下载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教案模板(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教案模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教案模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教案模板第【1】篇〗教材分析:《慈母情深》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组中的一篇略读课文。

根据课标对五年级的学段要求,本单元以情立意,以感受亲情为人文主题,以有感情的朗读和琢磨课文语言文字,学习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描写表现亲情为语言训练目标,安排了《地震中的父与子》、《慈母情深》、《学会看病》四篇课文。

其中,《慈母情深》是著名作家梁晓声小说《母亲》中的节选。

课文语言平实,笔触细腻,记叙了母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不顾别人劝阻毅然拿钱给我买书的故事,通过对母亲外貌、语言、动作等的描写,勾勒出一位辛劳、瘦弱、开明、慈爱的母亲形象,字里行间吐露着一份深厚的慈母情,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那份敬爱之情。

设计理念:1、略读课文的设计,首先要敢于在目标设计上大胆取舍,选择最重要的一个两个目标去设计,因此,本课以导读为确立教学目标的依据,明确导读所包含的教学要求,把握其中阅读方法和技能的要求,并以此为重点或主线展开阅读。

2、著名特级教师钱正权认为:略读课文应该是精读课文的有机延伸,是将精读学习所习得的方法进行实践运用依据此,本课的教学设计突出强调了阅读技能培养,将在精读课中学到的学习方法运用到略读课文的学习中。

3、以略读为主,以精讲为辅,充分让学生自己读书、以合作交流为主,辅之以教师的引导点拨。

以一篇带多篇,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时间运用方法,自主阅读,既进行了有效地阅读方法训练,又扩充了学生的阅读量根据教材的特点、课程标准、单元教学目标以及五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时间为一课时,教学目标有两个教学目标:1、结合阅读提示,引导学生通过对母亲外貌、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深情。

2、运用抓住人物的语言、外貌、动作、神态描写的语句,体会情感这个方法,拓展阅读其他篇目。

教学重点:学习方法的迁移,运用抓住人物语言、外貌、动作、神态等描写的句子,体会情感的方法学习课文及拓展篇目,体会父母之爱。

18慈母情深(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18慈母情深(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教案:慈母情深(五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课文,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慈母深情的主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本课是一篇描写母爱的散文,通过讲述一个母亲为了孩子的成长和教育付出艰辛努力的故事,展现了慈母情深伟大的母爱。

课文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慈母深情的主题。

难点:理解母亲为了孩子的成长和教育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学会感恩。

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2. 学生课本3. 相关慈母情深的图片或视频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慈母情深的图片或播放相关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母爱,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2. 学生通过课本注释,自主学习生字词。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分析课文,理解慈母情深主题。

2. 教师讲解母亲为了孩子的成长和教育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引导学生学会感恩。

四、小组合作(10分钟)1. 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慈母情深的理解和感悟。

五、课堂小结(5分钟)板书设计:慈母情深爱子心切无私奉献作业设计:1.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慈母情深的感悟日记。

2. 回家后,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表达对父母的爱和感激之情。

课后反思:需要重点关注的是作业设计部分。

作业设计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能够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这部分,我将对作业设计的细节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作业设计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写一篇关于慈母情深的感悟日记,二是回家后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这两个作业设计都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旨在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慈母情深主题,并学会感恩,珍惜父母的爱。

对于第二个作业,回家后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这个作业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将课堂所学内容付诸实践。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慈母情深》教案优秀6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慈母情深》教案优秀6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慈母情深》教案优秀6篇慈母情深的教案篇一一、教材分析《慈母情深》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组中的一篇略读课文根据课标对五年级的学段要求,本单元以“情”立意,学习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描写表现亲情”为语言训练目标,安排了《地震中的父与子》、《慈母情深》、《“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学会看病》四篇课文其中《慈母情深》是著名作家梁晓声小说《母亲》中的节选课文语言平实,笔触细腻,记叙了母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不顾别人劝阻毅然拿钱给“我”买书的故事,通过对母亲外貌、语言、动作等的描写,勾勒出一位辛劳、瘦弱、开明、慈爱的母亲形象,字里行间吐露着一份深厚的慈母情,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那份敬爱之情二、教学目标1.认识“陷、碌、攥”3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母亲的慈祥与善良,体会母爱的深沉本文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引导学生研读文本,对母亲外貌、语言、动作描写的重点句、段的品析,体会母亲的慈祥、善良以及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三、教学设计本文情感丰富,每句语言都蕴含情意,但因为是略读课文,学习时不可能面面俱到,只有取其精华中的精华,在教学时,为营造朴素、扎实的语文教学课堂,让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和人文味,我紧扣目标,根据本课的重点、难点安排教学内容,主要从以下五个环节设计第一环节,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简短谈话,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第二环节:检查预习,整体感知五年级的学生应该达到一定的预习能力,检测词语是对学生识记词语和理解的一种基础检测手段,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的概括课文的能力和口语表达的训练手段。

学生们对词语的理解很到位,对“龟裂”学生理解得不够到位,老师给予补充学生能够及时获得信息。

课文内容概括得一个比一个好。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慈母情怀》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慈母情怀》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慈母情怀》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教案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慈母情怀》教案(一)一、回顾旧知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学完了《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后,我们深受感动。

一位父亲经过38小时挖掘终于救出了遇险的儿子。

这件事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父爱所迸发出来的力量是巨大的。

这种爱是伟大、无私的。

那么,母爱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慈母情深》,将让我们深深地感受一番母爱。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各小组说说想知道些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提出要求,各小组学生自学。

(1)借助工具书,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生字要多读几遍。

(2)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同桌相互读课文,相互正音。

3.各小组汇报自学情况。

师点评。

(1)出示生字“陷、碌、攥”,学生认读。

(2)交流: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再读课文,体会感情(一)感悟慈母对孩子深沉的爱。

1.根据“提示”要求,自学课文。

画出描写母亲外貌、语言、动作等语句,联系上下文,说说这是一位_________的母亲,有理由即可。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只作适当点拨。

如(这是一位瘦弱的母亲。

从“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

”可以体会出来。

)这是一位贫苦的母亲。

从“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可以看出来。

这是一位辛劳的母亲。

从“有事快说,别耽误干活。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了背……”可以看出来。

这是一位善良、关爱孩子的母亲。

从母亲的同事认为“我”是要钱买闲书,劝阻她给“我”钱时,母亲却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这位母亲家境这么贫寒,挣钱又这么艰辛,却慷慨地给“我”钱买书,形成鲜明的对比,其中包含着深沉的母爱。

再如,这是一位勤劳的母亲,这是一位慈祥的母亲,这是一位无私的母亲,这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小结:通过对文中描写母亲的外貌、语言、动作等句段的读悟,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这位母亲的慈祥与善良,这位母亲对孩子深沉的爱。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

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词语。

2、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感受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母爱的伟大感人。

3、感受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教学重难点:就课文的主要情节和细节,引导学生注意从人物和环境的描写,集中探究课文是怎样表现“慈”和“深”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明白孟郊的《游子吟》吗?(师生共同背诵。

)你们明白诗歌赞颂的是什么吗?(母爱)2、历来的文人墨客喜欢用诗歌来赞扬母亲。

今天我们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一位普通的母亲,去感受那博大的——慈母情深(指板书,引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文意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在读的过程中,看看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这篇课文讲述的是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

)三、了解我的家境的贫困(1——4自然段)1、同学们,我们明白事情的起因只是因为一本价值一元五角的书。

对你而言,买这样一本书容易吗?可对于当时的梁晓声,买书容易吗?(不容易)2、请你读读课文的1——4自然段,从哪些语句中看出买这么一本书不是容易的事情?3、理解“失魂落魄”(1)“失魂落魄”什么意思?(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2)从“失魂落魄”这个词语你读出了什么?(作者很想要书,但苦于家境贫寒)4、介绍梁晓声的家境一元五角钱在当时究竟意味着什么呢?那个年代,工人的工资是20几元,学生的学费是3元,梁晓声家有兄妹5人,父亲去遥远的大西北工作,为了养活一大家子人,常常一块豆腐要吃3顿,舍不得吃炒菜。

而母亲在一个小厂做临时工,每月工资只有27元。

为了省钱,她每天不吃早饭就去上班。

由此可见,一元五角钱对于这个家庭实在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四、入景融情,感悟情深1、面对这样的家庭情况,我的愿望有没有实现呢?照理说,梁晓声拿到钱,可以去买书了,心情应该是——高兴,开心。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优秀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优秀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优秀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

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鼓励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通过对母亲的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通过描写母亲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体会平凡母亲的伟大,激发热爱母亲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研究课题最近有一本书,震撼了我和许多人,这本书就是《感悟母爱》,翻开这本书,有这么一段文字,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一遍。

出示:总有一个人将我们支撑,总有一种爱让我们心痛。

这个人就是母亲,这种爱就是母爱。

今天让我们走进当代作家梁晓声,让我们来感悟书中那份浓浓的慈母情。

板书课题,读题。

问:当慈母俩个字映入眼帘的时候,你的脑中会闪过怎样的画面?在“深”字下划着重号,问:老师为什么在“慈母情深”的“深”字下加了一个着重号。

二、整体感悟梁晓声对母亲有怎样的感情?出示文字题:我一直想买(),想得整天失魂落魄。

于是,我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那里的噪声(),我发现母亲极其瘦弱。

当知道我是要钱买书时,母亲用()的手将钱塞给了我,立刻又陷入了()。

我鼻子一酸,()着钱跑了出去。

1、指名读这段文字。

2、理解词语:震耳欲聋的“欲”、描述“龟裂”的手、“攥”的近义词、齐读这段话。

读着读着,就会自己也向自己的母亲要钱的情景,同学们有鼻子一酸的感觉吗?齐读这段话的最后一句,为什么我向母亲要钱,会鼻子一酸?打开课文,读着读着,有感触的地方,用波浪线工工整整地划下来。

三、对环境描写衬托“慈母情深”出示: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躁声震耳欲聋1、你们曾经听到过震耳欲聋的声音吗?给你什么样的感觉?2、你愿意呆在那里吗?3、那就是母亲工作的环境,母亲在这样的环境中是呆一会儿吗?这声音会离开吗?这声音会停止吗?这躁声还藏在很多的字里行间,你找到了吗?生回答(妈后面的延长号是大声说的声音)请你们不要忘记,刚才你们听到躁声会说烦,吵,而母亲就一直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

部编版五年级(上)《慈母情深》优质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慈母情深》优质教案

《18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复习旧知,单元语文训练要素,课文主要内容,几处场景。

2、自学场景一,通过这处场景体会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教给学生边朗读边想象画面的学习方法。

从学生的发言中概括其他理解课文的方法。

3.小组合作学习场景二——场景四,运用边朗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抓细节体会“慈母情深”。

了解“反复”修辞手法,体会表达效果。

场景二“我的母亲”边朗读边想象画面,体会“反复”的表达效果。

场景三:省略号,体会作者的迟疑和愧疚。

场景四:工友和母亲的对话,学生根据故事写作背景,体会母亲在生活那么困难的情况下,支持我读书,体会慈母情深的深。

关注细节,通过“龟裂”想象画面,“立刻”的反复使用,感受母亲的辛苦。

4. 联系上下文理解为什么作者会“鼻子一酸”,学习表达方法。

5.通过最后一句话和教师补充的梁晓声的资料,学生体会到唯有好好读书才是对母亲最好的回报。

6.布置作业,能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本课学习的方法写出自己“鼻子一酸”的经历。

教学重点:从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体会人物的情与爱,培养学生热爱父母的情感;难点:如何引领孩子体会母亲朴素的言行,感受母爱的真挚、深沉、崇高。

教学过程:准备好了吗?上课!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进行第六单元的学习,先来回顾一下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上节课我们进行了18课第一课时的学习,在上个课时我们了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认识了生字词,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共同梳理归纳了课文中的场景。

1.谁再来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还记得吗课文中描写了哪些场景吗?3.初到厂房——寻找母亲——向母亲要钱——塞钱给“我”(课件)这节课我们就通过课文中描写的场景、细节,继续感受这深深的慈母情。

二、品读“初到厂房”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默读第6——9自然段,也就是初到厂房这一场景,标画印象深刻的语句,写写感受。

谁来交流你标画的语句1.潮湿阴暗:母亲在这样差的环境中工作,什么感受?你看,他用“抓关键词谈体会”的方法感受到母亲的辛苦。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8《慈母情深》(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8《慈母情深》(教案)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课标依据】1.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2.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

3.阅读叙事性作品,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教材分析】《慈母情深》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以“舐犊情深”为主题, 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本单元的课文对故事中的场景、人物言行举止中的细节都有具体的描述,学生通过品读交流印象深刻的场景、细节,可以更深入地把握内容,更细致地体会蕴含在其中的人物感情。

《慈母情深》通过边读边想象描写的场景、细节,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母爱;《父爱之舟》引导学生说出梦中出现的难忘的场景,体会深切的父爱;《“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场景、细节描写品读不同的爱的表达方式。

《慈母情深》是作家梁晓声小说《母亲》中的节选。

语言平实,文笔细腻,记叙了作者渴望得到一本书,到工厂找母亲要钱买书,母亲在家境极端贫困情况下,毫不犹豫地给“我”钱买《青年近卫军》的事,表现了慈母对孩子的深情,以及孩子对母亲的感激与敬爱之情。

本节课为单元起始课,以读为本,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抓住文中重点句、段体悟场景、细节描写,感受蕴含的情感,为后面几篇文章的学习做好阅读方法的铺垫。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在语言感知方面已有了前面学习基础的铺垫,已能通过抓关键词、品味作品语言等感知语言表达效果及课文表达方法。

其次,学生乐于倾诉自己的情感,但文章写作背景距离学生生活较远,对文中的生活细节容易忽略,引导学生体会慈母情深的同时学会从细节中感受母爱也是本课难点。

【学习目标】1.认识生字新词,理解“龟裂、失魂落魄”等重点词语的意思。

2.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阅读文本想象描写的场景、细节,体会“慈母情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再如,这是一位勤劳的母亲,这是一位慈祥的母亲,这是一位无私的母亲,这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小结:通过对文中描写母亲的外貌、语言、动作等句段的读悟,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这位母亲的慈祥与善良,这位母亲对孩子深沉的爱。
三、再亲的感激、崇敬与热爱之情:
读完课文,谁都会被慈母情深深打动,更何况是文中的“我”。请找出“我”深受感动的语句,如,“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那天,我用那一元五角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引导学生用学过的阅读方法──联系上下文,反复读读,边读边想,体会“我”对母亲的感激、崇敬与热爱之情。
体会感情
1.感悟慈母对孩子深沉的爱:
(1)根据“提示”要求,自学课文:
画出描写母亲外貌、语言、动作等语句,联系上下文,说说这是一位___的母亲,有理由即可。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自己的见解,教师只作适当点拨。如:
这是一位瘦弱的母亲。从“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可以体会出来。
这是一位贫苦的母亲。从“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可以看出来。
这是一位辛劳的母亲。从“有事快说,别耽误干活。”“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了背……”可以看出来。
这是一位善良、关爱孩子的母亲。从母亲的同事认为“我”是要钱买闲书,劝阻她给“我”钱时,母亲却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这位母亲家境这么贫寒,挣钱又这么艰辛,却慷慨地给“我”钱买书,形成鲜明的对比,其中包含着深沉的母爱。
18慈母情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母亲的慈祥与善良,体会母爱的深沉。
教学重难点
通过描写母亲的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的重点语句,体会平凡母亲的伟大,感受伟大的母爱,激发热爱母亲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精要总结,
歌曲结束
1.教师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母爱是慈祥的,母爱是深沉的,母爱也是伟大、无私的。这种爱,作为子女永远也报答不了,正如唐代诗人孟郊所写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课件播放《烛光里的妈妈》,学生跟着轻轻哼唱。
七、作业超市,
注重积累
1.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提出要求,学生自学:
(1)借助工具书,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生字要多读几遍。
(2)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同桌相互读课文,相互正音。
3.汇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陷、碌、攥”,学生认读。
(2)交流: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再读课文,
2.搜集颂扬母爱的名句或诗歌。
3.课外阅读颂扬母爱或感激母爱的文章,如《母亲的“存折”》《那一刻,我理解了母爱》《妈妈的心,是瓷器》等等(可以上网查找)。
四、感情朗读,
升华情感
1.选取自己感受深的语句读,读出对伟大母爱的赞颂以及对母亲的热爱和感激。
2.指名有感情朗读,教师相机指导。
五、联系实际,
拓展延伸
1.联系生活实际,讲述自己亲身经历母爱的故事。
2.自由朗读课后的“阅读链接”《纸船──寄母亲》,感受冰心热爱母亲,怀念母亲的思想感情。
3.写几句话或编一首诗,抒发你对母亲的热爱和感激之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一、回顾导入,
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
同学们,学完了《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后,我们深受感动。一位父亲经过38小时挖掘终于救出了遇险的儿子。这件事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父爱所迸发出来的力量是巨大的。这种爱是伟大、无私的。那么,母爱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慈母情深》,将让我们深深地感受一番母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